重新查询  A+放大  A-缩小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1-1:8

注释:

1.第一章:
这章先介绍先知撒母耳出生的家世背景,和他的出生。就像东方社会的妇女一样,他的母亲哈娜因为没有生孩子而感到苦闷,上帝垂听了她的祈祷,而她许愿要将上帝赏赐给她的孩子撒母耳终生献给上帝,果然依照她所许的愿带撒母耳去祭司以利那里,让撒母耳留在祭司以利那里学习事奉上帝。

2.第一章1至8节:
这段经文先介绍撒母耳的父母和家庭,也可看出早期东方社会,对不孕妇女的鄙视。同时,这段经文也为撒母耳出生埋下伏笔,要说明后来哈娜透过祈祷,上帝垂听她的祈求,使她怀孕生下撒母耳。但她又许愿将撒母耳奉献给上帝,因为她求的,是要除去不孕的耻辱。

第1至2节,「以法莲山区」、「以法莲支族」,可参考约书亚记第廿一章20节,就会发现属于利未支族的哥辖宗族,从以法莲支族的土地分得一些城居住。因此,这里虽然说以利加拿是属于「以法莲支族」,但就像约书亚记所说的,他是利未族人,从以法莲支族分配得到以法莲所在的城市居住。根据历代志上第六章33至34节的记载,撒母耳、以利加拿都是利未族人。摩西法律非常清楚规定,只有利未族人才能担任祭司的工作(参考民数记三:5—13)。

这里说以利加拿每年都从「拉玛」到「示罗」去敬拜上主,这是因为以色列男子每年至少要有三次到所谓「一个特定的场所」(参考申命记十二:5、11、14、18、21、26;十四:25;十五:20;十六:2、5、11、15、16)敬拜上帝,这三个节期就是包括逾越节在内的除酵节、收藏节、收获节等(参考出埃及记廿三:14-19)。而「示罗」是当时的宗教中心,约柜就放在那里(参考约书亚十八:1,士师记廿一:19)。

以利加拿有两个妻子,很可能是因为原配妻子「哈娜」没有生育,他再娶「比尼娜」为妻,这在早期社会相当普遍,因为不能怀孕的妇女,在家族中会被藐视,地位几乎跟「婢女」相同,而且会被能怀孕生子的妻妾欺负,亚伯拉罕的妻子莎莱就有这样的经历(参考创世记十六:4)。「哈娜」这名字的意思是指「恩典」,而「比尼娜」意思是指「珍珠」,表示她在以利加拿的家族中享有的地位,如同「珍珠」那样的贵重。原因是她能怀孕生子的缘故。

第3至5节,以利加拿依照规定都会在献祭之后,分配所得到的祭物给他的妻子,他很疼爱哈娜,虽然她不能生育,他并没有因此就鄙视她。

第6至8节,因为哈娜无法怀孕而遭遇到有生孩子的另一个妻子比尼娜嘲笑、羞辱,使哈娜难过到极点。因此,她向上帝祈祷,甚至祈祷到流泪而不吃东西,这在大节期中如此悲伤引起丈夫以利加拿的关注。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9-1:18

注释:

3.第一章9至18节:
这段经文描述哈娜不停地为自己所受的委屈向上帝祈祷,而且她的祈祷非常特别,并不是要拥有儿子,而是祈求上帝赏赐给她儿子,只要能生下孩子,她就要将儿子「献给」上帝,也就是「还」给上帝。

第9至11节,就像第7节所记载,每年重大节期去示罗献祭时,遇到的情景都相同,因为没有生育,每次献祭后在吃饭时,比尼娜都会嘲笑哈娜,满肚子委屈的哈娜都会难过到痛哭,而这是引起祭司以利的注意。哈娜的祈祷很清楚,请上帝赏赐给他儿子,只要她能生下儿子,她就要将儿子献给上帝。这里说哈娜要把儿子「一辈子不剃头发」,这是指要让这个孩子成为「离俗人」(指「拿细耳人」、「分别为圣」之意,参考民数记六:5)。她会这样祈祷,是因为她很清楚,只要能生下儿子就不会有人讥笑她。

第12至14节,「哈娜不停地向上主祷告」,这是因为她清楚知道生命是来自上帝的赏赐,这也是圣经一再强调的(参考创世记三十:2)。但因为她的祈祷没有出声,导致祭司以利以为她是喝醉酒,反而要劝勉她不要喝太多。

第15至16节,哈娜也没有解释她在祈祷甚么,只向祭司以利述说自己内心的苦闷、悲伤。因此,是在向上帝倾诉自己内心的痛苦,跟祭司以利所了解的不同。

第17至18节,当祭司以利知道哈娜是内心有极大痛苦而向上帝倾诉到流泪时,他随即祝福哈娜。而哈娜也因为获得大祭司以利的祝福,认为那样的祝福必定会得到上帝的倾听。因此,开始吃东西不再悲愁。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19-1:28

注释:

4.第一章19至28节:
这段经文述说哈娜的祈祷确实得到上帝的应允,撒母耳就这样出生,而哈娜也依自己所许的愿,将撒母耳献给上帝。圣经作者一再强调,向上帝许愿之后,必须依照所许的愿去还愿。摩西法律中的民数记第三十章就非常清楚写着有关许愿和还愿的条例,教导以色列人民,若是向上帝许愿没有依照所许的愿还清,就是「犯罪」(参考申命记廿三:21—23)。

第19至20节,果然,上帝倾听了哈娜的倾诉和热切的祈求,赏赐给她怀孕,且生下了一个儿子,哈娜为这个孩子取名「撒母耳」,意思是「上帝的名」,也表示「是从上帝求来的」之意。

第21至22节,早期以色列人说「孩子断奶」,通常是在三岁左右。过去每年都跟丈夫以利加拿去示罗献祭的哈娜,这次并没有跟随丈夫去献祭,她表示等孩子断奶后就要还愿,把孩子留在示罗祭司以利那里,将孩子终生献给上帝。

第23至28节,以利加拿知道哈娜的心意,也知道那是她向上帝许愿所生下来的儿子,因此,他同意妻子哈娜依照所许的愿去行。确实在三年后,儿子断奶了,哈娜就带着所准备要还愿的祭品到示罗敬拜上帝的地方。哈娜将孩子撒母耳交给大祭司以利,表示撒母耳将会终生归属于上帝。而大祭司以利必须接受,因为这是还愿的「奉献」不能拒绝。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1-2:11

注释:

5.第二章:
这一章有一首诗歌,是哈娜用来感谢上帝所吟颂的诗歌(第1至10节),接着描述了大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并没有遵守祭司应该有的洁净态度(第12至17节),后来上帝向撒母耳启示即将发生在大祭司以利的家灾难之预言(第27至36节)。原因是以利的儿子并不听从父亲的劝勉(第22至26节)。

6.第二章1至11节:
从第1至10节是哈娜祷告的诗歌。这首诗歌与新约路加福音第一章46至55节的「马利亚尊主颂」很类似,其中都提起上帝扶持弱者。因此,这首诗歌也会被称之为「旧约中的马利亚赞美诗歌」。不但这样,撒母耳记下第廿二章的大卫诗歌,也出现了哈娜这首诗歌的内容。从哈娜的这首诗歌,可以清楚看出其中心主题,就是在表达一个基本的信念:生命的主宰,就是上帝。而这个理念应该是普世性的信仰认知,也是整本圣经要表达出来的中心信息:一切生命的源头,都是来自上帝创造的恩典。因此,人活着的每一天,应该都是用来回应上帝赏赐生命的爱才对。

第1节,哈娜说上帝赏赐给她喜乐的心,原因是敌人(意指比尼娜)无法再讥笑她了。

第2至3节,「唯有上主神圣;除他以外,没有圣者。」这句话至少说明了一个信仰认知:人都是有罪的人。有罪的人,就不是圣者。「上主是洞悉一切的上帝」,这句表明上帝乃是「无所不知」的上帝。因为这样,基督教信仰认为只有上帝「审断人的行为」才是公义、正确。

第4至8节,这段诗歌有个重要主题,就是人看为强壮、有力的,在上帝眼中并不一定如此。同样的,人看为软弱的,只要有上帝伸手扶持,就会比强壮者更为强壮,比富足的人更富有。因为在人看来已经不可能的事,在上帝手中都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上帝是全能者,是万物的创造者。

第9至10节,因为上帝是创造者,也是审判者,因此,他会对所创造的宇宙万物进行公正的审判,使敌对上帝的力量消失。

第11节,这节若是接续在第一章28节就更清楚。这节再次强调哈娜确实还了自己所许的愿,她依约将撒母耳留在示罗的大祭司以利那儿。哈娜和以利加拿办理好献祭礼仪之后,夫妻两人就回拉玛去,只留下撒母耳在以利身边学习成为祭司。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12-2:17

注释:

7.第二章12至17节、第22至26节:
从第12节开始,直到第36节,是同时在介绍示罗大祭司以利的两个孩子,和年纪小小的撒母耳。这种编辑方式在凸显双方的差异,以及后来撒母耳成为上帝所喜爱的仆人之因。

第12至17节是记载以利的两个儿子的行为相当恶劣,他们的罪,在上帝眼中可说是「非常严重」。然后在第22至26节则是描述以利怎样告诫他的儿子。这种编辑方式在说明,当人还不知道之前,上帝已经洞察人的所作所为。

第12至14节,「以利的两个儿子都是无赖」,这句话已经说出上帝的仆人祭司以利并没有好好管教自己的儿子,他们的态度甚至是「藐视上主」,这是非常有问题的。而他们藐视上主的表现,就是从献祭的行为看得出来。

第15至16节,这两节表示以利的两个儿子不但不遵守献祭的规矩,甚至比盗匪更恶劣,等于是把要献给上帝最好的部分都抢夺过去。依照利未记第七章31至36节,第十章14至15节,以及申命记第十八章1至5节等处经文都有记载祭司可得的份。但是以利的孩子并不守这样的本份,这是因为他们心很贪婪。以利当然知道这些行为,却无法阻止他那两个无赖的儿子嚣张之行径。

第17节,以利这两个儿子在上帝眼中,他们所犯的罪「非常严重」,这表示上帝一定会严厉惩罚。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18-2:21

注释:

8.第二章18至21节:
短短一段经文,描写撒母耳父母都因为能完成所许的愿而获得祭司以利的祝福,特别是获得上帝加倍的赏赐。

第18至19节,这里说撒母耳穿「麻纱的以弗得圣服」。这种「以弗得」,是指祭司穿在身上带领民众敬拜上帝的服装。摩西法律中有清楚规定「以弗得」服装的款式(参考出埃及记廿八:6—14)。而且大祭司有特殊的「以弗得」样式(参考出埃及记三十九:1—26)。此时撒母耳尚且不是祭司,因此他穿的衣服并不是一般轮值祭司穿的,而是类似的款式罢了。

第20至21节,以利每次都祝福以利加拿和哈娜。他特别提起祝福内容,是祈求上帝赏赐更多的孩子给哈娜,因为她和丈夫以利加拿奉献撒母耳。果然,祭司以利的祝福得到上帝回应,哈娜又生了三个男孩、两个女孩。这都在表示上帝确实垂听了以利的祈祷,赐福给哈娜多出「五倍」的福气。作者用这种方式在说明:真正甘心的奉献,会得到上帝的悦纳。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意义:哈娜将撒母耳奉献给上帝成为「离俗人」,但是上帝赏赐给她的更多,她并没有因为献出了撒母耳而失去了什么。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22-2:26

注释:

第22节,这节说出以利的孩子还犯了另外的恶劣行径,就是奸淫罪,是与在圣幕前工作的女人同床。这节至少说明了以利的孩子可能将迦南人庙里的妓女(庙妓),引进了在示罗敬拜上帝的圣幕中了。他们这样的行径,就是在亵渎上帝的圣所。申命记很清楚记载这样的规定说:「以色列的男女不可在寺庙当娈童或娼妓。卖淫得来的钱不可拿到上主――你们上帝的殿宇还愿。因为上主――你们的上帝厌恶寺庙娈童和娼妓。」(申命记廿三:17―18)虽然以利劝导过他的儿子,但儿子并不听父亲的话。

第23至25节,这段经文是祭司以利苦劝他的两个儿子,千万不要做这种「得罪上主」的事,因为这样就没有人能替他们辩护。但这两无赖儿子并不听从父亲以利的劝告,依然我行我素。因此,上帝决定要严厉惩罚他们。

第26节,这节说撒母耳在以利身边长大,却和以利的两个儿子截然不相同;撒母耳是「深得上主和人的喜爱」,相对的,以利的两个儿子,是人人厌恶。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27-2:36

注释:

9.第二章27至36节:
有不少圣经学者指出这段经文是后来编者附加上去的,为接续后来撒督传承祭司的工作预留伏笔。列王纪上第二章27节就这样记载说:「所罗门革除了亚比亚他的职位,不准他作上主的祭司。这正实现了上主在示罗所说有关祭司以利和他后代的话。」若是这样,从这段经文可看到上帝差派仆人去向祭司以利传话,主要在预言以利的家将会遭受到上帝严厉的惩罚,并且也同时为撒督担负祭司工作先预留了一个伏笔。而这一段预言以利的家族将会遇到上帝严厉的惩罚,带给年老的以利极大的打击。

第27至28节,上帝差派一个仆人来向祭司以利传达信息。述说上帝会拣选亚伦当祭司,是一件相当荣耀的事,上帝看顾赐福祭司,使他们在生活上并没有欠缺。

第29至30节,但因为以利的两个儿子当起祭司,却没有严格遵守祭司的本份,反而是贪婪成性,且是亵渎了祭坛的神圣,因此,上帝决定要废除以利家族继续当祭司的荣誉,因为他的儿子藐视上帝,上帝要改选会尊敬上帝的人出来当祭司服事祭祀的礼仪。在这里,上帝非常生气的一件事,就是祭司以利明明知道他的儿子这样,他只用劝勉的方式,并没有很严厉的阻止他儿子不可以在献祭礼仪的事上亵渎上帝,这就是上帝说祭司以利看重儿子胜过看上帝的重要性之因。

第31至34节,上帝要严惩以利的家族,不但他的两个儿子会同一天死去,且他的家族中没有年老的人。也从这段话中可看出当上帝出手惩罚时,那是严厉的。

第35至36节,上帝要废除以利的家族,重新改选会忠实于上帝的祭司家族。
经文:

撒母耳记上 3:1-3:14

注释:

10.第三章:
这章是记载撒母耳成长的过程。他第一次听到上帝呼召他的声音,并且获知上帝将会对以利家人采取严厉惩罚的信息。这项拣选说明了上帝在撒母耳成长过程中,有过很仔细观察过,看他在以利家中是否有受到两个行为嚣张、目中没有上帝的祭司以利儿子何弗尼、非尼哈的影响?撒母耳不但是没有受到他们两人影响,而且是保持着纯洁的心,这才是他被拣选的主要原因。这段经文主要是在说明上帝拣选撒母耳,并宣告要废掉以利的家族。撒母耳这样的经验,非常明确是上帝拣选他的仆人――「先知」的经历。

11.第三章1至14节:
这段经文描述撒母耳连续三次听到上帝呼叫他的声音,但他并不知道那就是来自上帝的声音。经过了先知以利的解释之后,撒母耳才知道原来上帝在对他说话。而上帝第一次传给他的信息,竟然是带给以利家族最悲惨的信息,对撒母耳来说,这也是一种担任先知角色的考验。

第1节,这节说撒母耳在祭司以利的教导下,确实很认真地学习怎样事奉上帝。但同样是在撒母耳学习事奉上帝的这段时间,上帝的信息很少出现。这可能和以利两个儿子的恶劣行为有密切关系。
第2至5节,这是撒母耳第一次听到上帝呼唤他的声音,但他并不知道,以为是年老的祭司以利在叫他。

第6至7节,这是上帝第二次呼唤撒母耳,他仍然以为是以利叫他。

这时候的撒母耳是睡在安放约柜的圣所,表示撒母耳是很忠心地在学习怎样服事上帝的事工。

第8至9节,这是上帝第三次呼唤撒母耳,因为有连续三次的经验,年老的祭司以利随即知道,那必定是来自上帝的呼唤。因此,他教导撒母耳怎样回应上帝的呼唤声音。

第10节,这是上帝第四次呼唤撒母耳,而他已经知道怎样回应,于是对上帝说:「请说,仆人听着!」从这里开始,撒母耳有了先知的角色和使命。

第11至14节,这是上帝第一次对先知撒母耳传信息,这信息内容就是在第二章30至36节记载上帝差派一位仆人去见以利所说的预言。现在上帝告诉先知撒母耳,说这些预言即将实现,而且是任何方式都无法「挽回这重罪的后果」,这句也在表示上帝上次派去的仆人预言之后,以利的两个儿子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悔改,或是祭司以利并没有严厉且有效地阻止他的儿子继续那种恶劣行径。这里很清楚地指出,以利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胡作非为,却没有阻止他们,因此,上帝要惩罚的不仅是他的两个儿子,而且是连带他的家族都要受到严厉惩罚。这是上帝透过先知撒母耳要传递给祭司以利的信息,也在表示上次的预言即将实现。

经文:

撒母耳记上 3:15-4:1

注释:

12.第三章15至第四章1节a句:
这段说祭司以利知道上帝呼召撒母耳,就是要传递信息给他。因此,等到天亮后,他就直接问撒母耳,并且要撒母耳照实告诉他。

第15至18节,这段经文说祭司以利知道上帝一定有信息传给先知撒母耳,因此,他要先知撒母耳「不要瞒着」他,一定要照实说出来。其实,先知原本就是要将上帝的话照实说出来(参考列王纪上廿二:14)。原本先知撒母耳还不敢说,经过以利的催促,他才将上帝给他的信息「没有一点隐瞒」照实说出来。以利因为早就知道上帝有这样的决定,因此他说愿意顺服。

第19节至第四章1节a句,这段经文说明撒母耳成为以色列人民的先知,上帝与他同在,使他所传递的信息都确实呈现出来。这段经文也是为第七章2节之后,先知撒母耳的事工先作序言。
经文:

撒母耳记上 4:2-4:11

注释:

12.第四章:
从撒母耳记上第四章1节b句开始,直到第七章1节,这段经文都是在描述有关以色列人信仰上看为最重要的圣物约柜,它被非利士人夺去之后,所发生的一连串事件。约柜虽然被当作是上帝和以色列人民同在的记号,但这记号并不是上帝本身,它不应该被当作打仗时的护身符,而应该是被用来作为谨醒、审慎之生活,以及怎样用敬虔的态度敬拜上帝之记号才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经文中,先知撒母耳都没有出现过。有些学者认为这段经文与士师记第十三至十七章所描述的士师参孙的记事很类似,可能当时上帝呼召参孙出来对抗非利士人的缘故。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他们两人可能就是同一个时代出现。

这章主要是在交代以利家里发生灾难,正好是应验第三章上帝透过先知撒母耳所传递给祭司以利的预言。再者,这一章也记载以色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以色列人民信仰中心的记号约柜,被非利士人当作战利品夺走,这在信仰上必定有相当程度的冲击,也同时说出了耶和华宗教信仰上的重心,并不是在那有形的物品,而在于内心对上帝的忠实。

13.第四章1节b句至11节:
这段经文述说非利士人攻打以色列人民,打败仗的以色列人民决定将约柜扛出去,希望能因此而打胜仗。哪知非利士看见以色列人民扛出约柜,反而因害怕而拼命一搏,结果不但打胜仗,且还将约柜掳走,而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也都因此次战役而死。

第1节b句至4节,因为非利士人战胜,且杀死了约有四千名以色列军人,因此,长老们认为必须将约柜扛出去战场,这样,上帝就会和以色列军队同在而打胜仗。要注意的是第4节说扛约柜的,是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都参与,而他们两人却是亵渎上帝神圣之名的恶霸啊!这岂不是等于用污秽的手扛着神圣的约柜?

第5至9节,当非利士人听到以色列军队有了约柜同在而壮大声势时,都惧怕会打输而成为奴隶,因此,决定拼命一搏。

第10至11节,结果是以色列的军队并没有因为扛着约柜而打胜仗,反而败得更惨,上次死亡约四千人,这次死亡更多,有三万军人被杀死,更糟糕的是他们看为信仰中心的约柜也被非利士人掳去,而以利的两个儿子都在此次战役中死去。也是上帝预言会严厉惩罚他们两人预言的实现(参考二:34)。
经文:

撒母耳记上 4:12-4:11

注释:

14.第四章12至18节:
这段经文描述在战场上以色列军队失利的消息传回示罗后,以色列人民的恐惧,以及祭司以利的丧命,这些结果都是上帝早就预言有说过的。圣经作者有意用这种方式在表明,若是当时上帝的先知将信息传给祭司以利之后,他能用严厉的方式制止自己的儿子亵渎上帝,并带领全体以色列人民悔改认罪,或许以色列人民还不至于失败到如此惨痛。

第12至14节,有个便雅悯支族的战场报信者,用「撕破自己的衣服,撒灰在头上」的方式表示悲痛地跑到示罗报信。全城的人都因为听到这消息而恐惧号哭。因为知道失去了约柜,等于失去了上帝的同在。更大的灾难必定会接踵而来。

第15至18节,祭司以利当时已经九十八岁,年老眼花,只能透过听到的声音辨别事物。因此,他听到有极大的号哭声音而询问,才知道他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都在战场上被杀死,且上帝的约柜也被非利士人抢走。就这样,祭司以利听到这里就也暴毙死去,他当以色列领袖共计四十年。这样,先知的预言全部都应验了。

这是第一次记载约柜被非利士人掳走,不但约柜被掳走,且是兵败如山倒,伤亡惨重,多达三万四千人被杀(第2节、第10节)。这和当年约书亚带以色列人民扛约柜进攻耶利哥城时,不发一兵一卒,只扛约柜绕该城七天,然后在第七天的那一天,绕城七圈,结果耶利哥城就倒塌了,被以色列人民占领(参考约书亚记六:1—21),形成极大的对比。约柜原本表示的意思是「上帝同在」,因此,以色列人民以为扛约柜出来打仗,就如同抬着上帝出征一般,但结果还是输了。会抬出约柜,和他们过去的传统认知有关,就是上帝会为了他的名誉而战,不会使自己的子民以色列百姓因战败失去上帝的荣耀。因此,当年摩西在旷野带以色列人民往迦南地前进时,每当约柜往前行,摩西就会说:「上主啊,求你起来,驱散你的仇敌,使恨你的人逃跑!」(民数记十:35)没想到这次,上帝约柜却被非利士人掳走了,这岂不是在说明上帝已经懒得驱走敌人,反而让敌人来抓自己的子民。
再者,约柜的名声早已经在迦南地享有一定的尊崇和地位,因此,当非利士人听到以色列军队扛约柜来到战场时,他们都非常害怕。然而神圣的约柜却是由一再亵渎神圣上帝的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扛着,那岂不是在藐视约柜的神圣?难怪约柜会被抢走,因为上帝已经离开约柜了。不但何弗尼和非尼哈因此死在战场,连以利后来听到约柜被抢走的消息也因此而暴毙死亡。这些都应验了第二章27节那位「神的人」和撒母耳从上帝那里传出的消息。
以利的死,也结束了以色列人民「士师」的时代。接下来再次重回「没有士师」的时代,表示以色列社会又将进入混乱的世代,直到撒母耳接棒又进入另一新的纪元。
经文:

撒母耳记上 4:12-4:18

注释:

14.第四章12至18节:
这段经文描述在战场上以色列军队失利的消息传回示罗后,以色列人民的恐惧,以及祭司以利的丧命,这些结果都是上帝早就预言有说过的。圣经作者有意用这种方式在表明,若是当时上帝的先知将信息传给祭司以利之后,他能用严厉的方式制止自己的儿子亵渎上帝,并带领全体以色列人民悔改认罪,或许以色列人民还不至于失败到如此惨痛。

第12至14节,有个便雅悯支族的战场报信者,用「撕破自己的衣服,撒灰在头上」的方式表示悲痛地跑到示罗报信。全城的人都因为听到这消息而恐惧号哭。因为知道失去了约柜,等于失去了上帝的同在。更大的灾难必定会接踵而来。

第15至18节,祭司以利当时已经九十八岁,年老眼花,只能透过听到的声音辨别事物。因此,他听到有极大的号哭声音而询问,才知道他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都在战场上被杀死,且上帝的约柜也被非利士人抢走。就这样,祭司以利听到这里就也暴毙死去,他当以色列领袖共计四十年。这样,先知的预言全部都应验了。

这是第一次记载约柜被非利士人掳走,不但约柜被掳走,且是兵败如山倒,伤亡惨重,多达三万四千人被杀(第2节、第10节)。这和当年约书亚带以色列人民扛约柜进攻耶利哥城时,不发一兵一卒,只扛约柜绕该城七天,然后在第七天的那一天,绕城七圈,结果耶利哥城就倒塌了,被以色列人民占领(参考约书亚记六:1—21),形成极大的对比。约柜原本表示的意思是「上帝同在」,因此,以色列人民以为扛约柜出来打仗,就如同抬着上帝出征一般,但结果还是输了。会抬出约柜,和他们过去的传统认知有关,就是上帝会为了他的名誉而战,不会使自己的子民以色列百姓因战败失去上帝的荣耀。因此,当年摩西在旷野带以色列人民往迦南地前进时,每当约柜往前行,摩西就会说:「上主啊,求你起来,驱散你的仇敌,使恨你的人逃跑!」(民数记十:35)没想到这次,上帝约柜却被非利士人掳走了,这岂不是在说明上帝已经懒得驱走敌人,反而让敌人来抓自己的子民。

再者,约柜的名声早已经在迦南地享有一定的尊崇和地位,因此,当非利士人听到以色列军队扛约柜来到战场时,他们都非常害怕。然而神圣的约柜却是由一再亵渎神圣上帝的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扛着,那岂不是在藐视约柜的神圣?难怪约柜会被抢走,因为上帝已经离开约柜了。不但何弗尼和非尼哈因此死在战场,连以利后来听到约柜被抢走的消息也因此而暴毙死亡。这些都应验了第二章27节那位「神的人」和撒母耳从上帝那里传出的消息。

以利的死,也结束了以色列人民「士师」的时代。接下来再次重回「没有士师」的时代,表示以色列社会又将进入混乱的世代,直到撒母耳接棒又进入另一新的纪元。
经文:

撒母耳记上 4:19-4:22

注释:

15.第四章19至22节:
这段经文继续描述以利家人遭遇上帝惩罚的结果。

第19至20节,这两节说以利的媳妇也就是非尼哈的妻子怀有身孕,但当她听到约柜被非利士人抢走,且她公公和丈夫都死了之后,突然胎痛而早产。虽然接生婆对她鼓励,并且让她知道生出来的是儿子,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喜悦。

第21至至22节,非尼哈的妻子生下儿子之后,给儿子取名「以迦博」,表示以色列已经失去了上帝的荣耀,因为失去了约柜。「以迦博」这个名词也代表着「放逐」的意思。

约柜,它代表着上帝的同在。如今约柜被非利士人抢走,表示上帝与以色列人民之间的关系恶化,但并不表示上帝离弃了以色列人民。
经文:

撒母耳记上 5:1-5:12

注释:

16.第五章:
从第五章至第七章1节,这段经文是记载上帝的约柜被非利士人抢夺去了之后,所发生的各种状况,那些状况使非利士人大感不安,并且他们认为所遭遇的各种疾病也都是因约柜所引起的。因此,非利士人主动地将上帝的约柜又送回给以色列人。

约柜是耶和华宗教的「圣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甚么特别,实际上它是代表上帝之圣物。既然是上帝的圣物,就不可以用随便的态度处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就像圣殿是敬拜上帝的地方一样,虽说并不表示上帝一定住在其中,但既然是属于敬拜上帝的地方,就应该要用敬虔的态度看待。否则,只会惹起上帝更大的愤怒,而带来严厉的惩罚,就像玛拿西王在圣殿里做了上帝不高兴的事,因而引起上帝发怒,降灾惩罚他们(参考列王纪下廿一:1—6)。

17.第五章1至12节:
这段经文主要在说明:约柜虽然仅是一个神圣之记号,但却代表着是耶和华上帝。任何亵渎神圣上帝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第1至5节,这段经文说非利士人掳获上帝的约柜后,就带回自己的城市亚实突城,这是非利士人五个城市中的一个,其余四个是:亚实基伦、以革伦、迦特、迦萨等(参考六:17)。古代社会,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守护神。这里提到亚实突城的守护神就是「大衮神」,这神也是迦南人所敬拜的神明巴利神明的父亲,也是非利士人主要的神明。被供奉在迦萨,参孙在迦萨的大衮神庙中,最后摧毁了当时在场的非利士人(参考士师记十六:21-30)。另外一点,古时候打仗,战败国的重要神明也常常是被敌对的一方抢夺的重要物品之一,因为可将之当作献祭给自己的神明的礼物。因此,非利士人将约柜抬进大衮神庙里,也代表着说:将以色列人民的神用来献祭给大衮神。但非利士人所想的,刚好与呈现出来的景象相反;约柜不但没有成为献祭给大衮神的祭品,反而是大衮神成为约柜的「祭品」一样,倒塌了。

第5至8节,更惨的,不仅是大衮神像断裂四散在地上,连亚实突城和周围村镇的居民都因此连带遭殃,因为人民身上都长了「毒疮」,这种病很像中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一样,由老鼠传播的病菌。为此,亚实突城派人去请其他四个非利人的城市首领来会商,之后,决定将约柜转移到迦特城去。

第9至10节,非利士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的,当约柜转移送到迦特城之后,该城同样地发生亚实突城人所遭遇到的传染病「毒疮」。因此,他们再将约柜转送到另一个城市—以革伦城,结果也是一样发生传染病。

第11至12节,因此,非利士人的领袖们再次会商,因为只要哪个城市接放约柜,就会遭遇到严重的灾难。非利士人即使是向他们的神明求救,也是枉然。

这章经文已经清楚说出,非利士人可以打败以色列人民,但是,对神圣的约柜,这象徵上帝威严的记号是绝对不可污蔑。任何污蔑上帝的神圣的人,即使有更大的能力,也会遭到上帝严厉的惩罚。
经文:

撒母耳记上 6:1-6:12

注释:

18.第六章:
这章主要是说明非利士人后来决定将约柜送还给以色列人的经过。约柜原本是非利士人打仗胜利的战利品,现在却变成会令人致死疾病的烫手山芋,因此非利士人希望赶紧将之归还给以色列人民,以免毒疮的灾难继续在非利士人的城市中蔓延开来。

19.第六章1至12节:
非利士人看见不论约柜迁移到哪一个城市,就会使灾难降到收容它的城市。因此,为了解决因约柜所带来的灾难,他们只好询问宗教师的意见。宗教师的意见,就是要他们将约柜送还以色列,并且要加上礼物一起送回去,表示赔偿之意。

第1至3节,这是约柜在非利士人当中停留经过了七个月之后,他们看到灾难连连,逼到最后只好请他们的祭司和占卜者来问处理的方式。这些祭司和占卜者就是非利士人的宗教师。所得到的答案是要归还约柜,还有就是要向上帝献礼物赔罪,这样才能停止灾难继续扩大。这表示着「请罪」,因为他们将约柜当作贡品献给他们的大衮神,已经亵渎了约柜的神圣。

第4至9节,这些宗教师给非利士人领袖的建议如下:
一:五个金铸的「疮疱」和「老鼠」的模型,显然这样的传染病是属于「鼠疫」或是「瘟疫」的一种,类似「黑死病」。「五」,是代表着非利士人的「五」个城市。有点类似以色列人民在旷野时被蛇咬伤,铸造铜蛇挂在柱子上,当作医治的方式(参考民数记廿一:4—9)。

二:「向以色列的上帝承认你们的罪」,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用这种方式来「荣耀」、「尊敬」以色列的上帝。这样的用语也表示:他们承认今天非利士人所遇到的灾难,其实就是以色列上帝的惩罚。因此,才需要向以色列的上帝认罪。绝对不可以像埃及国王那样,有心硬不肯承认错误的心态。

三:「用两头从未负过轭的母牛」拉车,而车子必须是「新」的,和没有负过轭的母牛,都同时在表示纯洁、尊贵之意。把那些五个金铸的疮疱模型和五只金铸的老鼠放在车子上,连同约柜一起载运去「伯・示麦」。这地方依据约书亚记第十五章10节的记载,是属于犹大支族占领的土地,也是以色列人民和非利士人土地的交界处。但这城也是属于犹大支族中,被分配给利未族人居住的城市(参考约书亚记廿一:16)。

如果这两头母牛是往这个地方走,表示这些灾难确实是以色列的上帝对非利士人的惩罚。

第10至12节,非利士人就依照宗教师的指示和建议去做。

车子上装载的,除了约柜之外,还有一个箱子,里面装着第4节所建议的「五个金铸的疮疱模型和五只金铸的老鼠」。非常准确地,这两头母牛并没有因为它们的小牛犊被关在牛栏里,而回头转向,而是朝着伯・示麦的以色列人方向前进。果真表示这是上帝降灾难在非利士人当中(第9节)。
经文:

撒母耳记上 6:13-7:1

注释:

20.第六章13节至第七章1节:
这段经文记载约柜送回去以色列的过程,同时描述以色列人当中有人因为偷窥约柜而死亡的悲剧。

第13至16节,现在这里说约柜回来的时候,刚好是麦子收割的时候,此时应该是在五、六月间。因此,推算回去,约柜被夺去的时间,大约是在年前的十一月。正在麦田收割的以色列人民看到约柜回来时,那种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在表示过去七个月,他们几乎无法听到上帝的声音。因为约柜不在他们当中,上帝也不会出现跟他们讲话。以色列人民随即将载运约柜和赔偿礼物的车子当柴火,并将两头母牛当祭牲品,献给上帝。表示因为约柜重回他们当中,要向上帝献上感恩。而同来的五个非利士人领袖因为达成任务,就安心地回去各自的城市。

第17至18节,非利士人所送的「五个金铸疮疱模型」,是代表着非利士人的五个城市,而「五只金老鼠」,代表着五个城市的首领,以及他们所管辖的城市、村庄,这些都在表示全部非利士人都向耶和华上帝认罪。

第19节,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节。在民数记第四章17至20节特别提到,必须有资格的利未人才可以看守约柜等圣物。否则会付出死亡的代价。现在这里说有「七十个伯・示麦人」因窥探约柜而死亡。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不会是上帝的意思,而认为可能是当伯・示麦城的人高兴去迎接约柜时,不小心接触到非利士的五个首领,结果感染到鼠疫而去世。但有些圣经版本的翻译表示:这些人是没有去迎接约柜的人,但无论是什么原因,这至少说明了一件非常重要的认识:不可轻藐约柜,它代表着上帝的同在。

第20节至第七章1节,可能是受到第19节发生有人因触摸到约柜而死亡的事件,导致伯・示麦城的人开始紧张起来,因此也希望约柜远离他们。这时候,基列・耶琳城的人表示愿意将约柜放置在他们的一个「雅比拿达」的家里,同时委派他的儿子「以利亚撒」负责看守约柜。依据出埃及记第六章23节的记载,「以利亚撒」和祭司的家族有关连。还有,就是在上次的战争中,示罗的圣幕可能已经遭到破坏。但为什么要送到亚比拿达的家里停放,且一放就长达二十年之久,这就不得而知。
经文:

撒母耳记上 7:2-7:11

注释:

21.第七章:
撒母耳记上第七至八这两章,都是记载先知撒母耳如何带领以色列人。然后,帮助以色列人建立君王制度。因此,真正谈到先知撒母耳事迹的,只有第七章。从第八章一直到第十六章,都是记载先知撒母耳在以色列人中所行的事,他虽然没有像君王般亲自带领以色列人民,但却拥有绝对的权威,这也说明了所谓「先知运动」的特色,就是即使是在君王面前,先知依旧遵照上帝所给予的信息,说出上帝的话语。

22.第七章2至11节:
这段经文说明先知取代了祭司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描写先知撒母耳如何指挥以色列人民抵抗非利士人,他扮演的角色,并不只限于传递上帝的话语,更重要的,他也扮演着有如君王的角色。其实,先知撒母耳也被看成是最后的一个士师。虽然在第八章1节有提到先知撒母耳亲自立两个儿子当士师,但却不是从上帝直接任命,因此,他们不被看成是正式的士师。

第2至4节,因为有约柜,以色列人民就像过去一样,经常到亚比拿达的家里去询问上帝的旨意,并请求上帝伸手救助。第3节是浓缩了过去二十年先知撒母耳所做的,就是要改造以色列人偏差的信仰,他教导以色列人民必须弃绝拜偶像的行为,专心归向上帝,以色列人民听从了先知撒母耳的劝勉。

第5至6节,这里说先知撒母耳召集以色列人民聚集到「米斯巴」,这是便雅悯境内的村镇(参考约书亚记十八:26),距离耶路撒冷约有十二公里。在这里曾发生以色列十一个支派的人,联合起来攻打便雅悯支派的事件,并且差点就消灭了便雅悯的族群。先知撒母耳召集以色列人在这里集合,他要带领他们向上帝祈祷。这里并没有说明是甚么原因,先知撒母耳会要求举行隆重的忏悔、认罪方式,向上帝祈求宽恕赦免。使用的方式是「打水来浇在上主面前」,加上用「禁食」的方式(这也是圣经中唯一记载这种动作的经文)来进行这次的代祷仪式,这些都是在表示一种洗涤干净,也说明内心敬虔、洁净之意。

第7至11节,「米斯巴」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指「守望塔」。从这名字可看出这地方有「制高点」的军事重要性。

非利士人为甚么要来攻打以色列人?一则,可能是他们认为以色列人离开了约柜所在地基列・耶琳,到米斯巴的地方。再者,他们不想让以色列人再次出现新的领导者,这样,他们才能继续「辖制」以色列人。五个非利士首领就带领军队要来攻打以色列人民,这使以色列人民相当惧怕,因为上次才打败仗死伤惨重。先知撒母耳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救他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他同时扮演着祭司的角色。这样,撒母耳除了是先知之外,也同时是祭司,又是「士师」(领袖之意)。上帝垂听先知撒母耳的祷告,这对全体以色列人来说,是个非常重大的事。而非利士人想利用先知撒母耳正在献祭时进行破坏。在他们看来,破坏宗教礼仪,正好可以使他们的神-耶和华上帝,无法显现威力。但非利士人这样的动作,也等于是在「亵渎」上帝的神圣一样。上帝从天上雷击非利士人,就是在惩罚他们亵渎以色列人民敬拜上帝的神圣典礼。这次以色列人打赢了非利士人。也是先知撒母耳第一次使以色列人民排除了非利士人的挑衅。
经文:

撒母耳记上 7:12-7:17

注释:

23.第七章12至17节:
这段主要在说明上帝确实拣选了撒母耳为先知,并且喜爱他。因为先知撒母耳听从上帝的话行事。

第12节,圣经时代经常会用建造纪念碑,来纪念上帝的带领、看顾,并将之作为与上帝立约的记号。但先知撒母耳用此纪念碑来帮助以色列人民纪念上帝的恩典,而不是纪念那些在此次战争中死去的人。上次以色列人民在「以便以谢」战败(参考四:1),这次在「以便以谢」打胜仗,用建造纪念碑方式来表达一个信仰意义:只要有上帝的帮助,就会战胜敌人。

第13至14节,先知撒母耳一直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士师,因为在他一生的日子,非利士人没有再侵犯过以色列人民,且所有被非利士人占去的土地都收复了,并与迦南人和平相处(第13至14节)。简单的两节经文,说出撒母耳扮演「士师」的角色非常成功,而他的成功,是因为从小就已经非常用心准备成为上帝的仆人。

第15至17节,先知撒母耳重视以色列人的宗教信仰生活,因此,经常巡视以色列人的重要城市,处理人民纠纷的事务,后来也在自己的故乡拉玛建造祭坛。表示拉玛也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宗教市镇。他这样四处巡视,主要是在减轻以色列人民的负担,不需要在有事时,还必须来拉玛问他。
经文:

撒母耳记上 8:1-8:9

注释:

24.第八章:
从第八章开始到第十二章,都是介绍以色列君王制度的形成。作者用这段君王制度的形成过程,同时在探讨这历史事件与信仰上引发的冲突;这冲突是一方面以色列人民要求设立君王(八:5、19—20),另一方面则是设立君王在表明以色列人民不喜欢上帝为他们的王(八:7;十:19;十二:17、19)。

其实,有关设立君王制度的背景和原因,在撒母耳记就有两种传统;第一种,认为这是出自上帝的意思,上帝亲自要撒母耳设立君王来带领以色列人。这种传统观点从第九章的记事可看出来。第二种,是以色列人在君王制度设立之后,感到相当失望。这种传统从第八章、第十章17节至第十二章的经文,很明显说出了以色列人认为这种君王制度所带来的,只是更多的贪污和违背上帝旨意。因此,可以了解:撒母耳记是由不同的资料编撰而成的,并不是出自同一种资料。而这种交织在一起的资料,有时看起来会使读者感到似乎在先知撒母耳身上有矛盾之处,例如从第八章的描述,看到先知撒母耳是持着不同意设立君王的观点,这在第十五章10至11节,他对上帝后悔立扫罗为王的事,表现出不同意的态度。先知撒母耳有这样的心结,在一般以色列人当中也是如此。特别是北国以色列人民,对所罗门王传承王位给自己的儿子罗波安,就表现出不与苟同的态度,这可从历代志下第十章12至19节看出。

也从以色列人民要求设立君王带领他们这件事,看出迦南地人民在政治制度上远较以色列人民的族长制度要现代化许多。他们一再强调说「请替我们立一位王,治理我们,像其他国家一样」(八:3、20),这说明了以色列人民从游牧生活进入高度农业社会的迦南地,不但学习到耕种的生活方式,也从这里学习到新的社会制度。虽然是人民要求设立君王,但是,膏立国王乃是由上帝的仆人撒母耳执行,这是一个特点表明膏立的行动出自上帝的旨意,达成人民的要求。

25.第八章1至9节:
    整本撒母耳记上,记载先知撒母耳的记事并不多,除了第三章记载他被上帝拣选成为先知,然后就是第七章记载他如何帮助以色列人民「都向上主求助」,除去所有的偶像神明,专心事奉上帝(参考七:4),并且也带领以色列人民倚靠上帝。因此,以色列人民才能在上帝的帮助下,把前来攻击的非利士人击退。而这段经文所描述的就像祭司以利的儿子不学好一样,现在是先知撒母耳的儿子并不学习父亲的榜样,只知道对钱财存着贪婪的心,结果被以色列人民拒绝。以色列人民为此要求先知撒母耳为他们设立君王来带领他们。

第1至3节,这三节说出年老的先知撒母耳的家庭问题。他明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好,却还立自己的儿子当「士师」。但真正的士师,并不是自己说要当就当,就像先知并不是自己说了算数,而是有上帝的选立才会有上帝赐福给予的力量。因此,先知撒母耳自己立儿子当士师,并不是出自上帝的手。他的这两个儿子却只知道贪婪,不知道珍惜身份。

第4至6节,以色列人民的代表(长老)为此找先知撒母耳,向他告状他儿子的恶行,并提出希望能像迦南人一样,有君王来治理以色列人民。为此,先知撒母耳很不高兴的向上帝倾诉。

第7至8节,这段经文是上帝回答先知撒母耳的问题。就像前面提起的有两种传统看法,一种是支持的另一种是反对君王制度。在这里是反对君王制度的传统,认为反对先知撒母耳,就等于反对上帝一样。因为先知是上帝的仆人,何况先知撒母耳是带领以色列人民归向上帝的主要领导者。作者指出以色列人民真正的问题是去拜别的神,而这也是整本撒母耳记的中心议题。士师的出现,就是以色列人民离弃上帝,受到外族攻击而陷入苦难中时,他们恳求上帝怜悯、带领他们,上帝才拣选仆人来管理他们。这里特别提起出埃及的事件,因为有上帝的恩典,带领以色列人民出埃及,才能使他们得以进入流奶与蜜之地的迦南地。即使是这样,在旷野流浪时,他们也曾因为等不到摩西从山上下来,就背叛了上帝(参考出埃及记三十二:1)。

第9节,上帝同意他们,这种同意是一种「任凭」的意思,因为他们不再听从上帝的话,忘记上帝的恩典。但上帝要先知撒母耳提醒他们要为设立君王制度付出代价。
经文:

撒母耳记上 8:10-8:22

注释:

25.第八章10至22节:
这段经文主要在说明设立君王必须负担的税赋要件,比现在他们没有君王时,要多出一倍的负担,就是十分之一。而这些十分之一包括了人口、土地、农产、牲畜等,甚至全体以色列人民都要承担这些税赋,没有人可以避免。但以色列人民却表示他们是宁愿付出这样的代价,也不愿意继续由先知撒母耳的儿子当士师来带领他们。

第10至17节,这段经文回应第9节所记载,上帝要先知撒母耳让以色列人民知道,设立君王可能会带给他们的结果,尤其是这里所说的君王,已经在暗示他们可能面对的是「暴君」,是残酷又贪婪的统治者,并不是善良的君王。

先知撒母耳提醒以色列人民,若果真要设立君王来带领他们,他们必须为此事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这种代价就是国防税赋的加重,相对的将会使他们生活的收入减少;人民必须因此而被徵兵服役;官员会利用各种名目徵收最好的良田、土地、有生产力的牲畜等,更严重到人民成为君王的「仆人」(刚好与民主制度相反)。甚至说出女性被徵召入宫的情形,如所罗门王的宫殿中有上千的妃嫔,而他的儿子罗波安也有「十八个妻子,六十个妃嫔」(参考历代志下十一:21),这些都将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奴隶」一样。

其实这段经文也在说明往后以色列君王将会享有特殊的权利,第17节非常清楚地提到,有了君王制度,人民会变成君王的奴隶。因为君王和宫殿的开销,将使人民无法拥有自己的财富。以色列人民原本想要拥有更多的财富,结果是付出更多。

第18节,这节指出更严重的结果,就是以色列人民设立君王制度之后,一定会后悔,但那时上帝将不会再垂听他们呼求改变的声音。

第19至22节,「人民不听撒母耳的话」,这句话已经清楚说出以色列人民的心已经离弃了上帝。他们坚持要先知撒母耳为他们设立一个王来统治他们。这也说出先知撒母耳过去所努力的,带领以色列人民「都向上主求助」、只有「事奉上主」的信仰告白(参考撒母耳记上七:4),逐渐因为以色列人民的生活稳定而消失(参考撒母耳记上七:13—14)。他们想要学习迦南地的人有君王统治,他们觉得这样比先知上帝的仆人带领更好。其实,这也在表示:在平顺安定的生活中,会带来另一个现象:经济发展。此时,而这时候也是人最容易忘记上帝在人苦难中所给予的恩典。

第21至22节,既然以色列人坚持要这样,上帝就「任凭」他们所要的。他要先知撒母耳照他们所求的答应他们。但圣经告作者曾说,祈求上帝赏赐之前,需要深切三思,以免将来懊悔(参考箴言二十:25)。

摩西曾把自己出自埃及王宫的亲身经历,用诚恳的态度提醒以色列人,要他们在进入迦南地之后,若是选择君王时,就必须相当小心,而且需要严格规范君王的生活规矩。可惜,后来以色列人并没有想起摩西给他们的警语(参考申命记十七:14—20),他们还是坚持要设立君王,不要上帝的先知来带领他们。
经文:

撒母耳记上 9:1-9:14

注释:

1.第九章:
第九章至第十章,都是记载有关扫罗被设立为王的经过。第九章认为设立君王的事,是上帝主动提出,并且指示先知撒母耳去执行。

有关先知撒母耳和扫罗相遇的故事,作者描写得非常有趣;作者笔下的扫罗和他的仆人并不认识先知撒母耳,扫罗和仆人为了要寻找失去的驴子,想要去问先知,看是否能知道遗失的驴子在何处,没想到却遇到先知撒母耳,而被膏立为以色列民族有史以来第一个王。而先知撒母耳依照上帝的指示,要寻找一个适当的人来作以色列人的君王,却找到一个连想要当君王之念头都没有的年轻人扫罗。作者用这种方式在说明一个重要的信息:一切都是在上帝的旨意下完成。而上帝的旨意,跟人所想的完全不相同(参考以赛亚书五十五:8—9);上帝特地拣选便雅悯支派的扫罗,这支派是以色列民族中最弱小的一支,上帝却选出一个自认家族最卑微的人来带领以色列人民。

2.第九章1至14节:
在第八章并没有说明先知撒母耳要膏立谁来当以色列的王,而在这一段经文介绍基士的儿子扫罗,受父亲之托去寻找走失的几匹驴,因为找不着,接受建议去询问先知,看是否可以得到指示。其实,这是上帝美妙的安排,使先知撒母耳遇见扫罗。

第1至2节,这里先介绍扫罗的家庭,父亲名叫基士,是便雅悯支族的人,也是位有钱有地位的人,扫罗身高比一般人高。

第3至5节,扫罗的父亲基士遗失了几匹驴,要扫罗带一个仆人去寻找,但找遍各地都没有找到,扫罗想要放弃回家以免父亲担心。注意这里提到「苏弗」,这是先知撒母耳的老家(参考撒母耳记上一:1)。既然找不到驴,他们准备从「苏弗」回去。这样说法也在表明扫罗和先知撒母耳根本不认识。

第6至11节,这段经文述说扫罗原本要放弃继续寻找,但因为仆人建议去拜访「神的人」,这是指神的仆人,就是指先知之意,摩西被这样称呼,先知以利亚也是被称为「神的人」(参考申命记三十三:1,约书亚记十四:6,列王纪上十三:1、6—8、十七:18、24)。在这里「神的人」是指先知撒母耳。扫罗和仆人准备一个「小银币」当作给「神的人」谢礼,在路上,他们问一个出来打水的女孩怎样找到「神的人」。

第12至14节,这些女孩子知道扫罗和他的仆人想要见的人就是先知撒母耳,就告诉他们在山坡的祭坛处可以看见先知撒母耳。因为他正准备带领以色列人献祭给上帝,可知先知撒母耳也是祭司(参考撒母耳记上七:9)。
经文:

撒母耳记上 9:15-9:21

注释:

3.第九章15至21节:
这段经文很清楚说明,先知撒母耳在上帝的指示下,知道扫罗就是上帝为以色列人拣选要当君王的人,而扫罗本人是根本都不知道这件事。

第15至16节,上帝拣选,上帝会启示使相关的人知道。这两节是整个拣选扫罗为王的中心经文,表明拣选乃是出自上帝的旨意,不是出自人民的意思。用油膏立一个人为王,有如用油膏立一个人为祭司(参考出埃及记廿九:7),表明这个人身上负有上帝所交托的使命,他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听从上帝的旨意行事。

第17至18节,上帝让先知撒母耳知道扫罗就是上帝要拣选出来当以色列人民的王。

第19至21节,扫罗因为不认识先知撒母耳,还在询问怎样才能找到「先见」(跟「先知」同样意思)时,先知撒母耳回答扫罗,并且让他们知道他父亲失去的驴会找回来,同时让他知道上帝要拣选的对象就是他,这让扫罗感到惊讶与不安。因为他是属于便雅悯支族,而便雅悯支族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最微小的,如今,若要他出来带领以色列十二支派,恐怕是一件非常严重的负担,所以他才对撒母耳说「你为什么对我说这样的话」。
经文:

撒母耳记上 9:22-9:27

注释:

4.第九章22至27节:
先知撒母耳在献祭之后,邀请扫罗同桌共席,并且还有其他的宾客作陪,参加这个筵席的人共计有三十位,等于是公开在宣告扫罗在以色列人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因为先知撒母耳是「士师」,就是统治者,他用如此的方式对待扫罗,正好可凸显扫罗地位的重要性。

第22至24节,值得注意的是,扫罗被安排坐在首位,先知撒母耳用这种方式向众人显示扫罗的特殊身份。这次的餐会是经过安排的。因此,先知撒母耳事先就交代厨师要留下特别的肉来宴请扫罗。且是将这块特选的腿肉「放在扫罗的面前」,这是在接待国王时,才会有的举动。否则,就是款待上宾时,主人才会这样做。先知撒母耳故意在众人面前这样做,就是要公开宣告上帝要拣选扫罗作为以色列人的王。这很可能和扫罗出身的背景有关;他是便雅悯族的人,可能怕会遇到他族的人,特别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最大族的犹大族人的不满,而发生杯葛的举动。透过这样的宴席,可以让所有参与宴席的人看到,连先知撒母耳都这样尊崇扫罗,其他的人就甭想要有反对的意见了。

第25节,请注意这一节,《现代中文译本》、《吕振中译本》,以及《英文标准版》等的翻译,都是:「有人为扫罗在屋顶上预备好床铺」,这翻译是根据《七十人译本》。但希伯来文的圣经则译为「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Samuel talked with Saul on the roof.」),《中文和合本》也是用这个翻译。这两种翻译都可以有适当的解释,这就如同接待贵宾时一定会准备最舒适的地方。另一点,为了要认识上帝所拣选的第一位国王,先知撒母耳要先对他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向以色列人民介绍、公告。

第26至27节,为了要将上帝的话传给扫罗,先知撒母耳先将扫罗的仆人支开,一路送扫罗到城门边时,他才将上帝的信息单独说给扫罗听。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0:1-10:16

注释:

5.第十章:
这一章说明先知撒母耳膏立扫罗为王的经过。可分成两个部份,其一是继续延伸第九章的记载,先知撒母耳将上帝要扫罗当王的事告诉他之后,并且实现了之前先知撒母耳承诺扫罗的事,就是让他知道父亲遗失的驴在哪里。第二部份是和第八章的资料相同,都是对设立君王制度表示反对的意见。但先知撒母耳依照上帝的指示,选出扫罗当国王。且这种「推选」是在全民之前一步公开选的,并不是立即由上帝直接拣选。

6.第十章1至16节:
这段经文主要在说明先知撒母耳先「私下膏立」扫罗当以色列人的王。然后为了要让扫罗确信他所领受的权柄是真实的,先知撒母耳给他三个记号:一是会遇到两个人告诉他要寻找的驴已经找着了。二是会遇到三个人,这三个人都带着不同的礼物要去献祭。三是扫罗将因为圣灵感动,而跟着其他被圣灵充满的先知一起「忘形说话」。而亲友们都惊讶他的改变,但没有人知道他已经被先知撒母耳膏立为王,而扫罗也没有说出他被膏立为王的经过。

第1节,这里说先知撒母耳用橄榄油倒在扫罗头上,表示确定扫罗是被膏立的以色列王,并且亲吻他表示尊敬之意。先知撒母耳让扫罗知道他当以色列人民的王,就是要带领以色列人民抵挡来侵犯的敌人。

第2至5节,这是先知撒母耳要让扫罗相信,上帝真的已经拣选他来带领以色列民族,因此,要给他三个兆头,第一是「驴已经找到了」,扫罗原本就是奉父亲基士之命,带仆人去找走失的驴,现在先知撒母耳让他们知道驴已经找着。第二个记号是在「他泊的圣树」会遇到三个准备去伯特利献祭的人。他们很有可能是要去朝圣的旅客。因为他们都携带着要献祭的礼物,包括有「三只小山羊」、「三个面包」、「一皮袋酒」等。先知撒母耳告诉扫罗,当他们当中有人拿两个面包给他时,他必须收下。第三个记号是在扫罗的故乡基比亚会遇到一群先知,扫罗会同时和这些先知充满着圣灵的感动。

第6至8节,先知撒母耳提出此一预警给扫罗,说他将会跟这些从献祭的山丘上下来的先知一样,忘形跳舞、弹琴等。先知撒母耳很尽职的提醒扫罗,必须要记得「照上帝导引」的去做,这一点也是圣经的中心信息。先知撒母耳约好扫罗,要扫罗在「七天」之后,到吉甲与他去相会。那时候,他会再次告诉扫罗许多往后该做的事。

第9节,这节也是第十三章的一记伏笔,扫罗并不是现在就成为以色列人的君王,而是需要听从先知撒母耳的指示行事,而这也是在暗示着:先知是君王的指导者,为要使君王听从上帝的话语。
「上帝赐给扫罗一颗新的心」,这句话很重要,在说明扫罗已经被上帝膏立为王,他是上帝亲自拣选的王,上帝亲自改造他,使他成为一个「新人」。这种「新的心」,可从他加入了先知「忘我」的举止看出来。他甚至可以领受来自上帝的启示,也因此有人传说扫罗也是「先知」中的一位(参考第11节)。

第10至13节,先知撒母耳在第4至6节所说的预言在这里实现了,也因此,让当时的人误以为扫罗也是个先知。因为有上帝的灵在扫罗身上,因此,扫罗也有「受感忘形说话」的经历。

第14至16节,扫罗回到家里,他家里的亲人一定听到乡亲们都在讨论着扫罗「是先知吗?」这问题,因为这也牵涉到他家族的事,因此,这些父执辈的人都很关心并询问扫罗到底发生甚么事。但扫罗只说他去见先知撒母耳,并没有说他受膏立为王的事。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0:17-10:27

注释:

7.第十章17至27节:
这段经文描述先知撒母耳用抽签的方式,为以色列人选出第一位君王,结果就如同上帝所预定要拣选的人,这人就是扫罗。在这之前,只有先知撒母耳和扫罗他们二人知道,但他们都没有对外说出先知撒母耳已经用油膏立扫罗的事。民众也仅只知道由先知撒母耳为他们寻找一位君王,他们也一直在期待这件事早日有消息。因此,这段经文也可说是接续第八章,说明撒母耳依照以色列人的要求,寻找一位君王来统治带领他们。

第17至19节,先知撒母耳传递上帝要给以色列人民的信息,主要在说明下列几件事:
一是:他是用大能的手,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神。这句话可说是圣经中非常重要的提醒话语,要以色列人注意,他们能够存活到现在,都是因为上帝用大能的手带领他们出埃及的结果。这句话也是用来警告以色列人,若是忘记上帝拯救的恩典,他们无论现在拥有甚么,都将化为乌有。

二是:「他是你们的上帝」,这是一句立约的用语。完整的句型是:「我要作他们(指以色列人)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参考耶利米书十一:4、廿四:7、三十:21、三十一:33、三十二:38,以西结书十一:20、十四:11、三十七:23、27,撒迦利亚书八:8)。

三是:以色列人「厌弃」上帝。会有这样的说法,是认为君王制度会破坏他们和上帝之间立约的关系。

四是:要以色列人民选出自己的君王。先知撒母耳采取的方式是「按支族和宗族的次序集合」。这里的「支族」,是指「大支派」,就像吕便、西缅、犹大等秩序排列。而「宗族」也可以说「一千人」的意思。

第20至22节,这段经文描写整个拣选的经过,就是用「抽签」的方式进行。这里的「拣选」,原文就是「抽签」。先知撒母耳会用这种「抽签」方式,很有可能是他并不支持这种君王制度,因此,以此方式来表示责任并不在他。先是抽中便雅悯支族,接着从便雅悯支族中抽签选出「玛特利家族」的人。再从这个家族选出「基士」的儿子扫罗。比较奇怪的是,就在此时,扫罗竟然躲藏起来。这可能和第九章21节所说的话有关,他自认不配当以色列民族的领导者。就像这一章27节所说的,有些人相当怀疑扫罗是否有能力「救」他们,他们甚至有点瞧不起扫罗。

第23至24节,虽然扫罗躲藏起来,但上帝既然拣选了他,就指示大家他躲藏的地方。先知撒母耳就在众人面前宣布扫罗就是以色列人民所祈求要设立的君王。「吾王万岁」,这句话并不表示他们都是诚心实意地支持,而是因为这是他们抽签选出来的王,就必须接受。

第25节,可参考第八章11至18节,先知撒母耳曾经警告过以色列人的事,在这里又再次说明了一次。另外依据申命记第十七章18节摩西法律的规定,要抄写一份摩西的法律规章给新任的国王扫罗,好让他知道遵行上帝透过摩西所颁布给以色列人的典章律例。「存放在上帝面前」,这表示这份抄写下来的摩西法律,以及警告国王的话语,都以上帝作为见证人。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记录抄本的内容,就是以色列国王治国的基准。

第26至27节,有一群支持扫罗的人,跟随扫罗去,这些人可能有意要保护扫罗的安全。但也有瞧不起扫罗的人,很可能是和扫罗是出身便雅悯支派有关系,因为这个支派在以色列十二支派中,是最弱小的一族。因此,即使他们瞧不起扫罗,也只能接受。但「扫罗却没有说甚么」,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1:1-11:7

注释:

8.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主要是在回应第十章27节所记载的,在以色列人当中,有人因为抽签选出来的第一位国王是扫罗而感到不满,认为他无法「救」以色列人民脱离敌人的手。这一章就是在说明只要是上帝拣选的人,必定有能力带领上帝的子民脱离敌人的压迫、攻击。因为上帝会与他所拣选的人同在,使他有能力完成被拣选的使命。

9.第十一章1至7节:
扫罗虽然已经被抽中选立为以色列人民的国王,但他并没有王宫或是特定的地方执行他当国王的工作,而是和平常一样,继续在田里工作。这可能和他们过去从来没有过君王制度有关。再者,当时以色列人民要求设立国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要打仗(参考八:20、九:16)。因此,平时若是没有战事,国王就像是平民一般过生活。

第1至3节,这段经文记载亚扪人要攻打以色列人民居住的基列境内的雅比城。而且他们的态度傲慢,高傲到连该城人民想要投降,也得每个人挖出一只眼睛当作投降条件,是非常残酷。为了投降而挖掉右眼,不但是一种凌辱,更严重的,是使他们失去作战的能力,因为使用弓箭需要用右眼。雅比城的长老要求宽限七天去请求援助,如果没有结果才接受拿辖的统治。

第4至7节,扫罗在圣灵感动充满下,马上使他从一个农夫,成为一个道道地地的军事领袖。他决定带领以色列人民去跟亚扪人打仗。为了要激励以色列人民,他宰杀两头牛,除了当献祭之外,也在表明所有的以色列人民都必须参与打仗,这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生存的要件。要注意的是第7节,这里说上帝的震怒使以色列人民害怕,这里的「震怒」也可以当作「恐惧」解释。意思是上帝使以色列人民都意识到: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整个民族可能会沦为残废的奴隶,是他们有尊严生存下来的一次机会,进而激发出连结的强烈意念。果然,以色列人民都「同心合意出来应战」。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1:8-11:15

注释:

10.第十一章8至15节:
这段经文记载扫罗第三次被肯定为以色列人民的王,也是第三次举行就任仪式。第一次在第十章1节,第二次记载在第十章24节,这次是第三次。

第8至10节,为了要抵抗亚扪人对以色列人民的恐吓和羞辱,扫罗号召全体以色列人民出来抵抗,共计集结三十三万大军,同时派遣特使去告诉雅比城人一定会得到全体以色列人民的救助。但另一方面,他们回覆给亚扪人错误的讯息,说是会投降任他们宰割。

第11至12节,在扫罗的带领下,以色列军队不但打败了亚扪,且是大获全胜。让大家肯定扫罗确实是以色列人民的王,如他们所期盼的,可以带领他们上战场打仗(参考八:20)。

第13至15节,先知撒母耳要大家都到吉甲去,要在吉甲的祭坛前设立扫罗为以色列人民的君王。这一次才真正完成以色列人民设立君王制度的程序,表明:以色列的君王必须向上帝负起照顾上帝子民的责任。这样前后共计三次,这次才是使所有以色列人民完全顺服扫罗统治的开始。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2:1-12:12

注释:

11.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也可说是先知撒母耳「退休」的告白,就像约书亚在去世之前对以色列人民最后的忠告一样。现在先知撒母耳一再叮咛以色列人民,必须专心事奉上主,遵守他的诫命,这样才能保有上帝所赏赐给他们居住的土地。为了要表示他所说的话是可信的,先知撒母耳还施行了一次神迹,来显示他所说的话都实现了。

12.第十二章1至12节:
这段经文是先知撒母耳用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历史,让他们知道选择君王所呈现出来的信仰问题。这里虽然没有写出是在甚么情形之下聚会而说的,但很可能和重要节期有关,这点可从第17节所说的「旱季」看出,是在这段经文是先知撒母耳用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历史,让他们知道选择君王所呈现出来的信仰问题。这里虽然没有写出是在甚么情形之下聚会而说的,但很可能和重要节期有关,这点可从第17节所说的「旱季」看出,是在收割的季节,也许就是「五旬节」的时候,民众聚集相当多,许多远地的以色列人,都会相聚到当时的敬拜中心——米斯巴,献上「初熟的果子」给上帝(参考利未记廿三:9—11、14)。

第1至3节,先知撒母耳表示他已经为以色列人选出一位新的王。现在他自认是「已年老」。第3节是非常特别的一节经文,先知撒母耳为甚么会提出这么严肃的问题,要以色列人指出他有没有犯错?他提出几个问题:一是贪婪、二是欺骗、三是收受贿赂。这三样其实都是指着一点:诚实。先知撒母耳认为自己很诚实地在带领他们。因此,他问以色列人民是否有发觉他犯了上述三件事,若是有,可以在新王的面前控告他。他这样说是为了要表示自己是很清白的卸下领导者的地位和角色。他会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可能在暗示以色列人民当中有人控诉他儿子有上述这些不正当的行为,是和他有关系。而他现在要表明的是:如果他的儿子真的犯了这些事,是跟他有关系,他愿意接受新王的制裁与惩罚。

第4至5节,民众不但当场表示他们承认先知撒母耳确实是清白,且是用发誓的语句表明他们对先知撒母耳的确信。

第6至8节,先知撒母耳很清楚地从历史经历来提醒以色列人民,他先从上帝拣选他的仆人摩西和亚伦带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这是上帝所行的奇妙神迹。他要是在让以色列人民知道谨记出埃及的历史,才会使他们知道保存感恩的心,要记住他们今天能有这片迦南土地可居住,就是上帝特别的恩典。

第9至12节,紧接着先知撒母耳要「指控」以色列人,说他们经常忘记上帝以及与上帝的誓约,而离弃上帝,去拜别的神明(参考士师记二:10—13、18—19),也因为这样才会有外族人,包括非利士人、摩押人,和夏琐城的将军带领军队来攻打他们,这也是他们承认的事。当以色列人民在异族统治之下受苦时,他们呼求上帝,上帝就差遣「基甸」、「巴拉」、「耶弗他」等士师带领他们,使他们有平安的日子可过。但现在为了要抵抗亚扪王拿辖的攻击,竟然是要求先知撒母耳为他们立一个王,只是为了要找人领导他们抵抗外族人的侵犯(参考撒母耳记上八:20、九:16)。先知撒母耳认为这是因为以色列人民已经对上帝的带领、庇护,失去了信心的缘故,所以才会提出这个要求。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2:13-12:25

注释:

13.第十二章13至25节:
先知撒母耳一面控诉以色列人民背叛上帝,但他依旧苦口婆心地劝勉他们,在新选出来的国王带领之下,一定要记得遵守上帝的诫命,只有事奉、敬畏上帝,这样才能使他们安心地生活。否则,就算是设立了君王也是一样会腐败、灭亡。整个来看,问题并不是在于君王制度是否比较好或是比较坏,关键要点是对上帝有否忠实。

第13至14节,先知撒母耳提醒以色列人民,他们对上帝的祈求,上帝已经应允了他们,给他们一位新的王带领他们。他们若是敬畏上帝,专心事奉、听从上帝,包括这位新的王在内,大家都这样遵从上帝的话语,一定可以安居生活,平安无事。

第15至17节,相对的,若是他们悖逆上帝的旨意,不遵守他的诫命,上帝就会成为他们的敌对者。先知撒母耳为了要证明他所说的警语,他要以色列人民注意看一个异象:在干旱的季节里,他要祈求上帝使天打雷下雨,用这当作警告的景象。

第18至19节,上帝垂听先知撒母耳的祈祷,果然出现天打雷下大雨,以色列人民都因此而惧怕上帝发怒。

第20至25节,先知撒母耳很严肃提醒以色列人民,一定要专心事奉上帝,绝对不可以去拜假神,这样,上帝就会永远是他们的帮助者、守护者。而先知撒母耳也承诺会继续教导他们。在这里,撒母耳说上帝要他继续替以色列人民祷告,帮助以色列人民「行善道走正路」。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3:1-13:14

注释:

14.第十三章:
从第十三章开始到第十五章,这三章经文都是记载扫罗当上以色列人民的王之后,发生在他身上的各种事件,特别是在国防防卫的事上,足见扫罗确实是个很有见解、领导能力的王。在这三章中,很清楚在描述扫罗和非利士人、亚玛力人之间的战事。但也同时描述扫罗当上了王之后,有脱离先知撒母耳教导的倾向,终至两人渐行渐远,因为扫罗不听先知的指导,这不是上帝喜爱的行为。因为先知撒母耳是上帝所喜爱的仆人,而扫罗则是先知撒母耳所膏立的王。他拒绝先知的教导,等于是在拒绝上帝一样,那是非常严重的事。

15.第十三章1至14节:
这段经文主要在说明上帝透过先知所膏立的君王,并不表示这君王就可以取代先知的角色,或是用藐视的态度看先知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忠实的先知就是上帝忠实的仆人,听从先知传递上帝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事。这段经文中也说出君王设立、拥有权柄之后,想将上帝忠实仆人先知角色的重要性降低,这不会是上帝所想看到的事。上帝有权膏立、拣选谁当国王,上帝就有权废除拒绝听从他的人。这一章也记载先知撒母耳又发挥了他对公众事务的影响力,可看出作者有个明确观点:即使是有了国王领导以色列人民,但先知的角色和工作,依旧是代表着上帝,负责传递上帝的信息,因此,在以色列人的社会中还是具有不能疏忽的权威。

第1节,这里《现代中文》译本没有出现第1节,但有些版本有第1节这样记载着:「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参考《中文和合本》、《台语版》等二种版本都有这节,且翻译相同)。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的版本完全不同的资料:「撒母耳三十岁登基,作以色列王四十年。」思高学会用「四十年」,是依据使徒行传第十三章21节:「后来,他们要求有一个王,上帝就从便雅悯支族选出基士的儿子扫罗,立他作他们的王,前后四十年。」

第2至4节,这里说扫罗知道怎样用兵的策略抵抗非利士人的侵犯。这也说明了现在的扫罗已经不再是一个在田里放牛的农夫,也不是一个唯先知撒母耳的话都顺从的领导者。现在的国王扫罗是有自己的主见,会自己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于战事的君王。而且在他身边也有一个相当优秀的军事幕僚,就是儿子约拿单(参考十四:49)。因此,扫罗可以将精选出来的精锐部队拨出一支给他率领指挥。而拿单确实也很有能力,就在「迦巴」这地方杀了非利人的指挥官。扫罗听到这消息认为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他鼓励以色列人趁机而起,藉此打退非利士人。有许多以色列人响应,扫罗于是号召他们集合在「吉甲」。

第5至7节,这段经文可看出非利士人在当时是相当富强的国家,远非以色列人民可抵挡(参考第19至22节),从武器就可以看出非利士人已经有很尖端的兵器,而以色列军队却只有原始的武装设备而已,这当然和他们游牧生活有密切关系。加上听到非利士人派出的军队都是菁英,兵员之多向海滩上的沙粒,让以色列人民惊骇、不安,赶紧躲藏到所有可能藏匿的地方,甚至逃到约旦河东岸去避难。

第8至14节,这段经文应该可以当作一独立的事件来看。在编辑上若是与前段并在一起读,会感觉有些混乱,因为这里插入了等候先知撒母耳的记事。有些学者认为这段经文是为了要说明先知撒母耳和扫罗之间有的裂痕,这种裂痕产生于扫罗被膏立为王,且深受人民爱戴之后,便对先知撒母耳的命令或指示,不再像过去那样愿意听从。

第8至9节,这节「人民开始离弃扫罗」,为甚么会这样?作者没有进一步说明。有可能和前述的战争之事有关,人民害怕,因为过去有先知撒母耳带领他们对抗非利士人获胜。而且上次与亚扪人打仗,也是用先知撒母耳的名呼召民众(参考十一:7),且有先知撒母耳在场(参考十一:12)。现在若是没有先知撒母耳在他们当中,且发现非利士人已经集结庞大军团,有一股作气要消灭以色列人民之态,这让以色列人民大为恐慌。以色列人民因为看不到先知撒母耳在他们当中为他们祈求上帝的帮助。加上大家看到扫罗等候先知撒母耳的时间已经超过原订的「七天」,可能因为这样,让以色列人民对扫罗的权威和信任感有了疑惑,大家因此纷纷离弃扫罗而去。连扫罗自己都因为等候而失去信心,于是自己取代了先知撒母耳当祭司的角色,做献祭的工作。扫罗会这样做,是因为过去的经验和传统民俗信仰,军队要出征之前必定先举行献祭礼仪,并且询问神明的意见,否则没有军人敢出征。

第10至11节,但就在扫罗进行献祭的这个时候,先知撒母耳来到用很严厉的话质问扫罗:「你做了甚么事呢?」这句话的原意是:「你为甚么要做这样的事呢?」扫罗将他心中的不安说出来,重要的是「人民离弃我」这句话。他向先知撒母耳倾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因为先知撒母耳延迟到吉甲,导致人民对扫罗的信任度降低,纷纷离弃他,而他想要及早获得上帝的应许,好知道是否可以攻打非利士人。他这样的回答,等于是承认自己扮演了祭司的角色工作。

第13至14节,先知撒母耳非常清楚地谴责扫罗是对先知的信任不足,且对上帝的信心不够。若是扫罗对上帝的信心够,就一定会等待先知撒母耳来到,并且透过先知来询问上帝的旨意。因为先知撒母耳曾经很清楚告诉过他,会让他知道应该做的事(参考十:8)。先知撒母耳在这里很清楚指出扫罗「没有遵守上帝的命令」,这句话是非常严肃的指控。国王若是没有带头遵守上帝的规律,人民就更不会遵从。但这里并没有明确指出到底扫罗是哪些地方「没有遵守上主的命令」,并不必然是和献祭的事有关,可能还有其它的问题。也在这里先知撒母耳清楚告诉扫罗,他的王位将会由别人来取代。上帝要立新的王。因此,第14节也为后来上帝拣选大卫接替扫罗的王位,留下一记伏笔。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3:15-13:23

注释:

16.第十四章15至23节:
这段经文说明非利士人准备全面进攻以色列。不但这样,更让以色列人民担心的是,他们的武力兵器根本就不能和非利士人相抗衡。因为他们连制造刀枪的能力也没有。上次先知撒母耳带领以色列人打败非利士人,也是一样没有任何武力兵器,但却能够打赢他们,靠的就是耶和华上帝的帮助。圣经作者相当强调的一点,就是战争并不是完全靠武力兵器,而是倚靠上帝。而上帝会拯救、帮助敬畏他的人(参考诗篇三十三:16—19)。士师时代的底波拉打败夏琐的迦南王耶宾,就是倚靠上帝,而不是倚靠武器(参考士师记五:8)。

第15至18节,这里很清楚说出先知撒母耳离开了扫罗,这表示扫罗将失去先知撒母耳的辅导,这已经为他往后偏离上帝旨意留下一记伏笔。扫罗身边仅剩下六百个忠心的跟随者,加上他很英勇的儿子约拿单,扫罗带领这些跟随者和非利士人准备开仗。

第19至23节,这段经文已经清楚描绘出,非利士人的军队和以色列的军队,二者之间强弱差距太大。若是这样打下去,以色列的军队绝对是惨重伤亡。不说兵器、武力,单说人数就相差太多;非利士人军队多达「三万战车、六千骑兵,和无数的步兵,多得像海滩上的沙粒一样」,而以色列的军队也只不过是跟从在扫罗身边的六百人、约拿单身边的一千人。

再者,这里说非利士人不准让希伯来人「制造刀枪」,然后解释说非利士人会打造各式各样的兵器,和耕耘用的器具。这都在说明当时的非利士人已经发展得相当先进,比起以色列人民是先进甚多,以色列人民虽然进入迦南地,但似乎还是停留在放牧的生活型态中。因此,他们最普遍的武器,就是弓箭和甩石机,就像上次亚扪人威胁要挖掉他的右眼(参考十一:2),这样会使他们无法再使用仅有的兵器。整个以色列军队只有扫罗和儿子约拿单,他们两人有刀枪这种「现代化」的兵器而已。这就如同以今天的美国和非洲小国一样。这段经文也说出以色列人民若是有「现代化」的农具,就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看起来,这次的对仗是使以色列军队想要逃离都会有困难,因为非利士人已经驻守在「密抹隘口」,这是一个重要的防守要地。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4:1-14:15

注释:

17.第十四章:
这章经文主要在说明以色列人民在扫罗父子的带领之下,抵挡了非利士人庞大军队的压阵,原因是扫罗的儿子约拿单确实是个智勇双全的领导者,甚至比扫罗更具有领导能力。但作者要说明真正使以色列军队打赢的,并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因为有上帝带领,是上帝决定要将非利士人交给以色列人民,才让以色列军队能够以寡敌众。作者努力透过这段故事来说明一个中心主题:若是扫罗知道能够听从上帝的话,约拿单应该是非常适合接续扫罗当以色列的王。可惜,因为扫罗没有遵行先知撒母耳的话,使上帝决定要更换以色列人的统治者。另一方面,也可从这章经文中看出扫罗并没有像过去第十一章那样精明有智慧,相对的,现在的扫罗不仅是优柔寡断,甚至是显得有些胆怯,这样的人已经不适合当领导者。

18.第十四章1至15节:
这段经文述说扫罗的儿子约拿单确实是个智勇双全的领导者,他带领身边的侍卫进入敌营非利士人的阵中去突击,结果搅乱非利士人,使他们丧胆逃逸。

第1至3节,这里提到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是个很有勇气的将军,他要身边的侍卫跟他潜入敌营。而这件突击的计画保密到非常完美,没有人知道约拿单离开了营地。

第4至7节,约拿单对他的侍卫说明突击的计画,更重要的,他深信上帝一定会帮助以色列的军队赢得胜仗。

第8至10节,约拿单对侍卫说明他的计画,就是故意让非利士人看见他们两人,若是非利士看见且邀请他们过去,就是上帝会让他们打赢此次战役的记号。

第11至12节,果然非利士人用鄙视的语句和态度,要约拿单和侍卫两人过去他们的阵营,约拿单很清楚这是上帝将非利士人交给以色列军队,这次一定会打胜仗。

第13至15节,约拿单和他的侍卫,两人就在短短时间内,杀了约二十名非利士人的士兵,这让非利士人的阵营大为震惊和恐慌。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4:15-14:23

注释:

19.第十四章15至23节:
这段经文看出扫罗确实是后知后觉的领导者,他是看到非利士人军营大为混乱,才发觉敌方有了状况,且发现这种状况似乎和自己的军营可能连带密切关系。因此,下命令清查军队的人员。

第16至17节,这时候扫罗的哨兵发现非利士人军营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的特别在于敌方军队中有慌忙奔逃的现象,表示是出了极大的问题才会有的景象,于是马上去通报扫罗。会有这样的景象之因,当然和上帝引起的地震有密切关系,因为只有在强大的地震之下,马匹才会惊慌大声呼叫,且会用力挣扎要脱离繮绳奔逃。再加上约拿单和他的侍卫,杀死了二十个非利士人的士兵,使非利士人更加心慌焦急和不安。而此时扫罗下令清查人数,他可能也担心自己的部队会受到敌方的影响,所以想先查清楚到底是谁不在营区。结果竟然查出是自己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侍卫。

第18至19节,这里说扫罗要祭司亚希亚「把以弗得捧来」,这是因为在以弗得上头安着「乌陵」与「土明」,可用之来询问上帝的旨意(参考民数记廿七:21)。而现在亚希亚穿着以弗得,且是在基比亚营区。因此,扫罗要亚希亚来,为的是想透过祭司询问上帝的旨意。但后来又放弃,不再询问了。扫罗看到是攻击非利士人的大好机会,就不想要再问上帝,这也表示在他心中,上帝已经逐渐不再重要了。

第20至23节,扫罗利用非利士人阵营大乱之际,进攻非利士人阵营,而这时,原本担心而躲藏起来的,包括原本已经背叛非利士人的,看到情况大好,都转向跟在扫罗这一边。这都在表示:这些临时转向的人,就像扫罗一样,看见机会来临,就忘记需要上帝一样。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4:24-14:46

注释:

20.第十四章24至46节:
这段经文再次显示扫罗不适合继续当以色列人民的王,作者用这种方式诠释扫罗已经失去了上帝的赐福,因此,他不但失去正确的判断力,也不再像过去一样有带领以色列人民的能力。虽然以色列人民曾因为上帝的帮助赢得了战争,但并没有因为战胜而享受到胜利的果实,相对的,以色列的兵士们都是在相当疲惫之下,显露出对扫罗的不满,甚至敢公开反对他要杀死自己儿子约拿单的命令。

第24至28节,这段经文已经说明了扫罗不体贴部属的困难,下了严厉的禁止令,不准在战事结束前吃任何东西,但这种禁止令是违反了作战士兵的实际需要。但没有听到命令的约拿单违背了吃了蜂蜜,也听到兵士都没有得吃。

第29至30节,约拿单认为父亲扫罗所下的禁令是错误的,不合情理。

第31至35节,奋勇打仗的兵士,因为打了胜仗,虽然还没有全部打赢,可是已经是击退了非利士人,大家都饿到极点时,有的兵士从战利品中拿出羊、牛等宰杀吃了充饥,但因为兵士没有注意不可吃带血的肉,这点扫罗得知之后,大为惊讶,才赶紧开放给兵士吃食物,也同时下令禁止吃带有血的肉。

第36至40节,当以色列军队都吃过,且充满精神体力之后,扫罗又想要继续出兵攻打非利士人。但祭司提醒他必须先询问上帝的旨意。可是无论怎样问都没有结果。扫罗认为一定是有人犯罪才不会得到上帝的回音。因此,下令要查到底是谁犯罪?

第41至44节,于是扫罗询问上帝,他甚至表示就算是他或他儿子约拿单犯罪,他恳求上帝用土明或乌陵回答,用抽签来表示,结果抽中了约拿单,扫罗问约拿单到底做了些甚么事。约拿单承认是因为违背扫罗的誓言,吃了蜂蜜。扫罗因此决定要杀死约拿单。

第45至46节,但扫罗下令要处死约拿单时,以色列人民却坚持反对,并认为约拿单能够打败非利士人,完全是靠上帝的帮助才有的结果。扫罗因此决定不再追击非利士人带兵回去。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4:47-14:52

注释:

21.第十四章47至52节:
这段经文可说是为扫罗当以色列国王时所做的大事作个简略的介绍。

第47至48节,短短两节说明了扫罗一生的战绩,他在执政期间,可说是不断地在扩张领土疆域,巩固以色列边界的安全。这里并没有详细描述出其他较小族群的挑衅,而只说出几个比较重要的族群,包括有摩押人、亚扪人,他们居住在以色列的东边地区;以东人,住在以色列的南边地带;非利士人则是在西边,而琐巴人的所在是在北边。换句话说,扫罗是带领以色列人民作全面性的征伐,使以色列人的外患几乎都在他执政的时代消除。第47节的「无论他上哪里都打胜仗」这句话,在希伯来文原本是「无论他上哪里都很邪恶(或是残忍)」。意思是他对待敌人的手法一点也不仁慈。

第49至51节,这三节经文也是一份简单的族谱。将这些名字对照第三十一章2节的名单,就会发现这里少掉了「亚比拿达」(也可参考历代志上十:2)。

「亦施韦」,这名字的意思是指「上主的人」。在历代志上第八章33节用「伊施・巴力」,就变成了「巴力的人」,这已经说明了这个儿子后来在信仰上脱离了上帝,因此,在撒母耳记下第二章8节他的名字成了「伊施波设」,意思是「罪恶的儿子」。

第52节,从这节可看出以色列人民最麻烦的仇敌就是非利士人。也为了要防御非利士人不断地挑衅,扫罗不停地徵召强壮的男人入伍当兵。这节也为第十五章、第十七章的战事留作伏笔。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5:1-15:9

注释:

22.第十五章:
有关以色列建立君王制度,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支持君王制度,这是比较早期的资料。另一是反对君王制度,这是晚期的资料。而撒母耳记上第十五章,是比较晚期的作品,作者主要在表明反对没有依照上帝旨意行事的君王,持这种观点的强调:只要设立君王就会有这样的危险。扫罗就是没有确实遵照上帝所指示的话去做,因此,上帝决定要废掉他,并且指示先知撒母耳膏立一位新的人来接替扫罗的王位。

23.第十五章1至9节:
这段经文是为扫罗不再受上帝喜悦作了解释,主要内容是说明上帝交代扫罗的事,扫罗并没有照着去行。值得注意的是,为甚么上帝要求将亚玛力人全部铲除,并且连所有的一切财产都不可当作胜利品使用?原因是这次的战役是一场「圣战」,意思是指这场战争并不是为国防上的防御之需要,也不是要扩张以色列国的疆域,而是为了要执行上帝的命令打仗。因此,此次的战争并不是以色列军队在打仗,而是上帝要以色列人民去为他执行「审判」的工作。

若是这样,战利品就不是属于以色列人民的,而是属于上帝的。这种观念不仅是在以色列人民当中存在着,在当时的中东地带也相当普及。申命记第二十章描述这种来自上帝的命令之「圣战」规则,不是出自勉强,只要胆怯,或是有家务缠身者,都可以不用参加出征的行列。再者,在开战之前,必须给予敌对一方有和解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杀戮。因为上帝喜欢人认罪悔改。但是谁可以决定这项命令真的出自上帝旨意?或是统治者个人的喜好而利用上帝的名字?这才是真正问题所在。

第1至3节,先知撒母耳一开始就对扫罗说「你要听上主的话」,这点是整本圣经的中心思想。听从上帝的话,就可存活到永远。也是申命记派作者的中心思想(参考申命记八:1、3、6、11、20)。这里提到「亚玛力人」,这是当时在旷野中相当强悍的游牧民族(参考民数记廿四:20)。当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旷野之后,经常受到他们的骚扰(参考出埃及记十七:8,民数记十四:45),即使以色列人已经进入迦南地,也一直深受亚玛力人侵犯的威胁(参考士师记三:13、六:3—5、七:12、十:12)。他们经常利用以色列人过逾越节、收藏节(即「住棚节」)的时候,进去抢劫、掠夺。造成以色列人甚大的困扰。因此,先知撒母耳要扫罗带以色列军队去惩罚亚玛力人,且是严厉惩罚。这里说「毁灭他们所有的一切」,意思是指亚玛力人所拥有的,都是从以色列人身上抢夺得到的,上帝全都要索回。

再者,这句「毁灭他们所有的一切」,也是在表明这次属于上帝的战争,战利品就是上帝的。因此,必须将之看成是「无条件献给上主的东西」,不可以有任何一部份存留下来(参考利未记廿七:28—29),就是必须彻底毁灭的意思,就像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一样,被彻底毁灭。

第4至6节,扫罗召集的军队依旧是以北方的以色列十个支派为主要兵力来源,共出兵二十万人,而南部犹大只有一万名。集结这么多的兵力,显然是有点夸张之意。而圣经中也没有「亚玛力城」这地方,有可能是表明亚玛力人聚集比较多的地方,或是他们的领袖居住之处。「基尼人」是在西奈半岛上的游牧民族,和米甸人有亲族关系(参考士师记一:16),因此,有时米甸人和基尼人没有分别(参考民数记十:29)。由于怕这次的毁灭也同时损伤到基尼人,因此,扫罗派人先去警告基尼人,要他们避开以免遭受池鱼之殃。这里特别提到当年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旷野之际,基尼人曾经帮助过以色列人(参考民数记十:31—32)。

第7至9节,这次打亚玛力人的战役是成功的,就像撒母耳记上第十四章48节所说的,他过去也曾打败过亚玛力人一样。不但这样,连亚玛力人的国王「亚甲」也被以色列军队给生擒。以色列军队依照上帝给予扫罗的指示,将这些亚玛力人消灭。扫罗确实做到了「杀灭所有的人民」。但扫罗和他的军队虽然生擒了亚玛力人的国王亚甲,却没有将他杀死,这不是上帝的意思。作者在暗示着,有些亚玛力人是逃脱了。因为若是杀死百姓,留下国王并没有意义。设若有人逃脱了,或是大部份人逃脱了,则留下国王就有更好的筹码可用。至少可用国王的生命来作为交换。再者,上帝原来的意思是要将一切都杀了(参考第3节)。可是,扫罗并没有这样执行,他是将「最好的」,包括家禽、牲畜,以及「其他的好东西也都留着」,这明显是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依照扫罗后来解释,说他会这样做,是要把这些最好的「牲祭献给上主」的(参考第21节)。但若这是属于上帝的战争,也就是「圣战」,就必须完全听从上帝的旨意,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圣战,也不必将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上帝。因此,扫罗的决定已经违背了上帝的旨意。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5:10-15:35

注释:

24.第十五章10至35节:
这段经文很清楚地说出先知撒母耳明确指出扫罗的问题所在,就是违背上帝的旨意,这是上帝所不能允许的态度。因为设立君王制度,就是要君王听从上帝的旨意带领以色列子民,就像上帝所选派的牧者一样。若是没有听从上帝的命令,主人会随时更换这些被拣选出来的领导者。因此,可以这样了解:听从上帝的旨意,依照上帝的旨意去行,是整本圣经的教导。

第10至14节,先知撒母耳听到上帝不喜欢扫罗时,感到相当懊恼、忧虑。在第11节的这句「撒母耳很不高兴」,在《中文和合本》用「撒母耳便甚忧愁」,《台语版》圣经用「撒母耳真戚心」,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版本》用「撒母耳感到不安」。因此,这句「撒母耳很不高兴」,指的是先知撒母耳对扫罗违背上帝的行为感到相当不悦之意。他特地为此事整夜向上帝祈求,为的是希望上帝能宽恕扫罗,究竟扫罗是第一位被他膏立的国王。但扫罗显然不知道上帝已经不高兴他违背命令,还在「迦密」这个地方「筑了一座纪念碑」,用来纪念打败亚玛力人。他不是筑一座祭坛献祭给上帝,以感谢上帝。而是建造一座纪念碑,纪念这场战事。先知撒母耳为了这件事特地去找扫罗,他对先知撒母耳表示自己已经有「遵守了他的命令」,但先知撒母耳很质疑地说:「是吗?」这是一句高度怀疑的话。因为他听见有牲畜的叫声。

第15节,这节经文说出了扫罗所想的,正好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扫罗辩解说「留下最好的牛羊,为的要当牲祭献给上主」,他显然是想要改变了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完全顺从上帝的旨意。再者,他没有承认是自己下命令,要将这些动物牲畜留下来,而是说「我的军队」,显然是在推卸责任。

第16至19节,先知撒母耳听到扫罗这样解释之后,用很生气的语气要他「住口」,然后将上帝启示他的话告诉扫罗。在这信息中有几个重点:
一是扫罗的王位是上帝所选立的,并不是他平白可得到的,或是他有甚么可被膏立为王的条件。

二是上帝的命令相当清楚,要把这场战争当作一场「圣战」。也就是为上帝而战。

三是先知撒母耳清楚指出扫罗「急急忙忙地掠夺战利品」,这节说出扫罗前面所说「要当牲祭献给上帝」的话,根本就是欺骗、不诚实的推托之词。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用来献祭,但建造纪念碑荣耀自己,这样,在献祭时,就很容易会自己扮演「神明」的角色。这也是这里所说「做了上主看为邪恶的事」的意思。

四是这句「上主看为邪恶的事」,在旧约圣经中通常都是指敬拜偶像的行为,或是严重违背上帝的旨意。当作者用「上主看为邪恶的事」,指的就是这位君王没有专一的心敬畏上帝。
第20至21节,扫罗听了先知撒母耳的话之后,他再次辩解说是他的军队没有依照命令行事,换句话说,他并强调自己都依照上帝的命令行事。

第22至23节,这两节诗歌说出整本圣经的中心信息,也是扫罗故事的中心。「顺从比祭物更好;听命胜过献上最好的羊」,这句子可参阅以赛亚书第一章11至17节;耶利米书第六章18至20节;何西阿书第六章6节;阿摩司书第五章21至24节;弥迦书第六章6至8节等经文。先知的文献都在强调听从上帝的话,遵行上帝的旨意,远比献祭和热烈的敬拜礼仪更为重要。第23节的「背叛」,等于是和上帝敌对一样,这是指违背上帝的旨意,这种行为就跟「行巫术」一样严重。这种行为在摩西法律中是严厉禁止的(参考利未记十九:31,申命记十八:10—11)。而「傲慢跟拜偶像一样有罪」,这是因为傲慢的人,心中根本就没有上帝(参考诗篇十四:1),会自己扮演上帝的角色。

第24至26节,扫罗听到先知撒母耳这样的指责后,他终于承认自己「犯罪了」,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和先知撒母耳的指示。他更坦承是因为怕人民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因此,他盼望先知撒母耳陪他回去吉甲。因为扫罗清楚知道,若是有先知撒母耳陪伴着他去吉甲,以色列人民对他的尊崇会加分;相对的,若是人民发现先知撒母耳和他决裂了,一定会影响到他在以色列人民当中的形象和领袖权威。但先知撒母耳刚开始拒绝了这项请求。并且明白地让他知道上帝已经厌弃他,不要他再作以色列人民的王。

第27至29节,当先知撒母耳决定离开扫罗时,他赶紧拉住他的衣服,没有想到就这样衣服「撕裂了」,这也表示先知撒母耳和扫罗之间的关系决裂了,也象徵着以色列王国和扫罗的关系有了裂痕。第28节的这句「赐给一个比你更好的人」,已经为后来大卫被膏立为王留下一记伏笔。

「上帝不说谎,也不改变主意」,这句话可参考民数记第廿三章19节;诗篇第一一○篇4节;耶利米书第四章28节。所谓「不改变主意」,是指上帝的计划,必定会依照时间完成。

第30至33节,扫罗再次承认自己犯罪。但他请求先知撒母耳陪他回去吉甲献祭敬拜上帝,好让人民看见他和先知撒母耳之间有和谐的关系。先知撒母耳同意扫罗的恳求,陪他去吉甲祭坛献祭给上帝。但这并不表示他同情扫罗,或是接受他的请求,而是如第32至33节所记载的,先知撒母耳是要去执行亚玛力王亚甲的死刑。

第34至35节,先知撒母耳决定离开扫罗,而扫罗则清楚知道,没有先知撒母耳的支持,他在人民中将失去领导地位。在当时,虽然已经设立了君王制度,可是先知的角色在以色列人民中依然是最重要。一直到第十九章24节扫罗才再次见到先知撒母耳。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6:1-16:13

注释:

1.第十六章:
从这章开始是介绍以色列出现一个新的王——大卫。这也在说明上帝已经确定要废除扫罗,另立一位新的王来替代他的政权。但扫罗并不是随即被上帝废掉,而是后来在跟非利士人的战役中,扫罗被敌人的弓箭手射中,受了重伤,最后,他拔出自己的刀,「伏在刀上自刺而死」(参考三十一:3—4)。因此,从这章开始,撒母耳记上的作者用很大的篇幅在介绍这位新的王大卫,并且特别说明当扫罗知道大卫要接替他的王权时,便想尽办法要阻止此事的发生。既然这是出自上帝的旨意,人就算使尽所有的力量,也无法阻止。

这章也是接续第十五章的观点,记载对君王制度的设立,表示反对的意见。作者一再强调一个基本观念:只有上帝才是以色列人民真正的君王。因此,上帝有权膏立扫罗,也就有权废除扫罗的王权。同样的,上帝决定膏立大卫来接替扫罗时,也是在表明真正领导以色列人民的是上帝。

2.第十六章1至13节:
这段经文主要在说明先知撒母耳得到上帝的启示,去伯利恒为膏立耶西的儿子大卫为王。但这次膏立大卫的行动,就像上次撒母耳膏立扫罗王一样,并不是在以色列全体代表面前膏立的,而是在伯利恒举行,只有伯利恒的长老和耶西家人出席而已。

上帝拣选扫罗时,他是便雅悯支派的人,他的家族在便雅悯支派中算是弱小的(参考九:21)。同样的,这次上帝拣选大卫,他是耶西家里最幼小的一个孩子。这说明了拣选的意义,并不是在于人的条件,而是在于上帝的旨意。上帝要看的不是人的外表,他所看重的是人的内心。

第1至3节,在第十五章11节有记载先知撒母耳知道上帝要废除扫罗之后,很难过,一再地为扫罗向上帝祈求。但并没有获得上帝的同意。现在上帝要先知撒母耳去伯利恒耶西的家,上帝已经在耶西家找到一位新的王。上帝要先知撒母耳借用献祭的方式,听从上帝的旨意行事。

第4至5节,撒母耳遵照上帝的话做了。他到伯利恒也邀请当地的长老和耶西的子们出席他的献祭礼仪。

第6至7节,先知撒母耳看见耶西的大儿子「以利押」(参考十七:13),以为他就是上帝所要拣选的对象。但是上帝的回答却不是这样,因为上帝不是看外表,而是看人的内心。这样的信仰观念后来也成为以色列人的一句格言,经常被用来劝勉子女(参考历代志上廿八:9,诗篇廿六:2,箴言廿四:12、三十一:30,耶利米书十一:20,路加福音十六:15,帖撒罗尼迦前书二:4)。

第8至10节,这三节经文描述耶西连续把他的七个儿子都叫来见先知撒母耳,却没有一个是上帝所拣选的对象。

第11至13节,因此,先知耶利米问耶西还有谁?他说还有一个最小的儿子是大卫,但他在外面放羊。先知撒母耳要耶西将大卫带来。结果上帝告诉先知撒母耳,大卫就是他所要拣选的对象,就这样,先知撒母耳在长老和耶西及家人的面前膏立了大卫。作者特别强调说「上主的灵立刻支配大卫」,且是从先知撒母耳油膏大卫的那天起,就「与他同在」,这都在说明上帝受拣选抹油的人,必定有上帝同在,就像上帝与先知撒母耳同在一样。在先知运动中,上帝拣选出来的先知,也都会用这句「与他同在」来表明上帝一定会与他所拣选的仆人在一起(参考出埃及记三:12,申命记三十一:23,约书亚记一:5、9,撒母耳记下七:7—9,以赛亚书四十一:8—10,耶利米书一:8、18,但以理书五:14,路加福音一:28)。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6:14-16:23

注释:

3.第十六章14至23节:
这段经文述说扫罗和大卫相遇的一个背景。编者把大卫被上帝拣选,并且有上帝的灵同在,和上帝的离开扫罗这样的两段记事放在一起,呈现出有上帝的灵同在与否,二者之间的强烈差异。

第14至17节,这句「上主差邪灵来折磨他」,圣经的作者在表达一个重要的观念:不论是善或恶的灵,都是在上帝的掌管之下。因此,邪灵的任何行动,也要经过上帝的允许(参考约伯记一:12、二:6)。就像以赛亚书第四十五章7节所说的,上帝「造光明,也造黑暗」,他「降福」给人类,也「降祸」在人的身上。扫罗因为上帝的灵离开,开始有了许多奇怪的幻象出现。他的臣仆向他建议请乐师来帮助他扫罗同意了。

第18节,每件事都有上帝特别的旨意。在扫罗身边的侍从随即推荐耶西的儿子大卫,说他不但是弹琴高手且有口才,更重要的,他有上帝同在,这点正好和扫罗已经失去了上帝的灵同在呈现对比。

第19至23节,就这样,大卫被带到扫罗的身边。也从大卫身上看见上帝的灵同在的力量,每当扫罗被邪灵附身,大卫一弹竖琴,邪灵就随即离开扫罗,使他感到身心愉快。这样,大卫就从当扫罗的服侍者开始。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7:1-17:11

注释:

4.第十七章:
从这章开始直到第十八章5节止,都是在描述大卫和非利士军队的代表歌利亚之间打仗的经过和结果。这段经文是由两种不同的资料传承编织在一起,也因为是来自不同的资料,因此,在第十六章记载先知撒母耳已经膏立大卫来接替扫罗,且扫罗也已经徵召大卫入王宫成为他带兵器的侍卫官,并且成为治疗他身上疾病的「乐官」。但在第十七章则说扫罗完全不认识大卫,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这名字,还连续两次询问大卫是谁,想要明白他的身份(参考十七:55—56、58)。可以了解:比较晚期资料认为大卫是一个牧羊人,没有受过特别训练,尤其是对作战几乎是没有经验,但凸显出他有智慧与勇气。不论是早期或晚期资料,作者要呈现一幅图画:大卫是个有智慧和勇气的君王。这种智慧与勇气,正好说明了有上帝与大卫同在的证据。

5.第十七章1至11节:
这段经文是属于比较早期的资料。作者在这里先介绍让以色列人民看到就胆战心惊的巨人歌利亚,他代表非利士人出来摆头阵,向以色列人民挑衅,并让以色列的军人都惊慌失色。

第1至3节,这里说非利士人军队集结在「梭哥城」,这是位于伯利恒以西约二十四公里的地方(参考历代志下廿八:18),靠近非利士人的边境,属于山丘城镇(参考约书亚记十五:35),意思是指非利士人已经侵入以色列人的领土了。因此,扫罗率领军队集结在「以拉谷」,表示两军距离相当接近,大约仅有六、七公里,有一触即发之势。

第4至7节,这段经文介绍身高有三公尺的巨人歌利亚,是「迦特」城的人。「迦特」是非利士人五个城镇之一,另四个是以革伦、亚实突、亚实基伦、迦萨等。迦特是属于内陆城市。歌利亚确实是个超乎寻常的巨人,他可以穿上重达「五十七公斤的铜铠甲」,单是这样的重量,穿在大卫身上,就会让他透不过气来(参考撒母耳记上十七:38—39)。另外还要加上头盔,腿部的护甲,手上还要拿着重达「七公斤」的枪矛等,这些都在说明歌利亚确实是异于常人。若是他代表着非利士人军队,也在说明有很多非利士军人,都像歌利亚一样强壮、有力,绝非以色列的军人可比。

8至10节,这段经文描写巨人歌利亚对以色列人挑衅,并且说自己可以代表非利士人。如果他打输了,就代表着全部非利士人都输;若是以色列军队派出的代表输了,就是全体以色列军队打输。而古代战争中,输的一方,就等于是输了所有的一切,将会成为奴隶。
第11节,歌利亚的挑衅让扫罗和他的军队都感到惊惶失措,非常害怕。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7:12-17:40

注释:

6.第十七章12至40节:
这段经文显然和第十六章的资料不同,记载了扫罗并不认识大卫。但在这段经文中,可看出几件重要的信息:
a.污辱上帝的选民,就等于是污辱上帝的名一样的严重。

b.有上帝同在的人,即使面对着敌人也不害怕,就如大卫的诗所说的:「纵使走过阴森山谷,我也不怕灾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用杖领我,用棍护我。」(诗篇廿三:4)

c.大卫不是靠武力取胜,而是靠着上帝赏赐的智慧。箴言说智慧乃是从敬畏上帝得来的(参考箴言九:10)。

这段经文描述大卫受父亲之命,到前线去探望他的兄长们。这里也同时说明大卫如何看待歌利亚向以色列军队的挑衅。大卫虽然年纪轻轻,但因为有上帝与他同在的缘故,而充满着勇气。所以,他请求扫罗让他代表以色列军队,接受歌利亚的挑战。

第12至15节,这段经文再次简略地介绍耶西和他的家庭。当扫罗作王时,耶西已经有三个儿子去当兵。大卫替这些兄长们看顾羊群。

第16节,这节说非利士人向以色列军队挑衅已长达「四十天」之久,这表示已经到了以色列军队无法容忍的地步,但他们却又不敢出去应战,因为大家都怕歌利亚,没有人敢出去。

第17至19节,当两军对恃的时候,这时候耶西突然要大卫带着食物去前线看他的三个哥哥,除了给自己的哥哥外,也同时给指挥官。然后要大卫带一点东西回来,好证明他确实是有去看到他们,且他们一切都好。但有另一种看法,认为这是在说明,耶西是要大卫去军队拿军饷回来供给家用。因为他有三个儿子在服兵役,对抗非利士人。

第20至25节,这段经文是在描述前线的情景:以色列军队原本以为有能力可以对抗非利士人,但每当看见歌利亚出来挑衅,他们就怕到赶紧跑回自己的营寨躲藏起来不敢出去。也因为这样,扫罗王就提出杀死歌利亚就有三项丰厚的奖赏:一是可以获得一大笔奖金。二是可以娶扫罗王的女儿。三是税赋全免。可惜,没有人敢为此奖赏卖命,因为大家都惧怕歌利亚。

第26至27节,大卫好像对所有的状况都很陌生,因此询问身边的人。「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这句话带有藐视的意味(参考三十一:4,士师记十五:18)。这句话表明了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间有特殊关系,而「割礼」是他们最引以为荣的记号。但这句话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以色列人居住的土地,不准非利士人入侵(参考创世记十七:7—14)。

「藐视永生上帝的军队」,这句话也出现在第36节中。表明以色列人民就是上帝的军队,因此,上帝就是以色列人的总司令(参考约书亚记五:14、15,撒母耳记上十七:36)。也因此,圣经作者常用「万军的统帅」来称呼上帝(参考撒母耳记上十五:2,撒母耳记下七:26,诗篇廿四:10、四十八:8,以赛亚书一:9、五:16、九:7、十:23、十三:4、十四:22、四十七:4,耶利米书十九:11、三十二:18、四十六:10、四十八:15、五十:25,何西阿书十二:5,哈该书二:23)。这种用法有两种意义,除了表明以色列人民就如同是上帝的军队,上帝亲自带领他们打仗(参考出埃及记十四:25、31、十五:3、十七:16,约书亚记十:14)。再者,也表明上帝自己拥有军队--天使(参考以赛亚书三十七:36)。

第28至30节,大卫的大哥因为不知道是父亲派大卫来军营的,因此,才会谴责他不该丢下看顾羊群的工作。但这也暗示了以利押不知道大卫已经被膏立为王的事。而大卫在以色列军队的营寨中询问军情时,也可看出大卫已经长大了,有独立的看法和意见。

第31至37节,有人将大卫介绍给扫罗认识。扫罗听大卫要去对付歌利亚,起先不同意,认为他太嫩没有任何打仗的经历。但大卫让扫罗王知道他有能力打败狮子、熊这么凶暴的野兽,必定可以打败歌利亚。因为这种说法,使扫罗王决定让大卫去打歌利亚。这等于是将整个以色列军队的输赢全部都寄望在大卫的身上。

第38至40节,因为扫罗也很高壮,当他把自己的盔甲给大卫穿上时,大卫因为没有扫罗那样的块头,反而成为一种极大的负担,他宁愿像平时牧羊时那样的穿着,换句话说,他要用照顾羊群时击打狮子和熊那样的装束去打歌利亚。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7:41-17:54

注释:

7.第十七章41至54节:
这段经文描述大卫打败歌利亚的经过。重要的是大卫非常清楚,使他打败歌利亚的,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上帝帮助他的结果。因为他是倚靠上帝的名去迎战歌利亚。再者,作者也用这段经文说出以色列人民长久以来的观念:人想要倚靠军事武器打胜战,是错误的观念。因为如果没有上帝的帮助,就算有最精准的武器,或是精锐的部队也是枉然,因为上帝必定会帮助敬畏他的人(参考诗篇三十三:16—18)。

第41至44节,大卫的身材和歌利亚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因此,歌利亚以藐视的态度看大卫,认为大卫只不过是一个长得好看的小伙子而已。但他忘记有上帝与大卫同在。他会有这样的反应,跟一般人相同都是看外表(参考十六:7)。他指着自己的神明发誓要把大卫杀死,并且将他的尸体丢给飞鸟野兽吃。

第45至47节,整个大卫打歌利亚的事件,就是以这段经文为中心。作者要表明一个重要的信念:有上帝同在,就有生命;失去上帝的带领,就会失去所有。因为真正会保护人生命的,就是赏赐人生命的上帝,而不是军事武器。而大卫在这里公开宣告:他站在上帝这边;上帝是他的保护者。因此,他要奉上帝的名对付歌利亚的挑衅。他同时表示要用打胜仗,来向天下所有的人见证他所倚靠的神,才是真实的。第48至50节,果然,大卫拿他手上用来护卫羊群的投石器甩向歌利亚,而歌利亚连刀都还没有出鞘,就被大卫甩出的石头打中头部倒下去死了。这是非常令人诧异的结局,说出了上帝奇妙的作为在大卫身上显现出来。

第51节,大卫用歌利亚的大刀砍下他的头,非利士人因此都惊吓逃跑。

第52至53节,以色列军队看见歌利亚已经死,而非利士人都惊慌逃跑,这时他们就出来追赶,杀了许多非利士人军队,并且掠夺他们的营地。大卫就这样凯旋式的回到耶路撒冷。

第54节,这里说大卫「把歌利亚的武器留在自己的帐棚里」,这句话为第廿一章9节预留伏笔,说这把武器(一把刀)后来被挪伯的祭司亚希米勒收留,在大卫逃亡时取了回去。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7:55-18:5

注释:

8.第十七章55至第十八章5节:
这段经文是来自不同的资料,从连续两次提到扫罗根本就不认识大卫的记事可看得出来,因为在第十六章18至23节已经清楚说明,大卫是扫罗的随身侍卫了。这段经文同时也说明扫罗留下大卫在自己的身边,他的儿子约拿单因此成为大卫的知己朋友。

第55至58节,扫罗问以色列的元帅押尼珥,想知道大卫的身份,这是扫罗连续两次查询大卫的身分背景。这和他答应要将打赢歌利亚的人当作女婿(参考十七:25)有关。因此要认识到底这位「准女婿」是谁。

    第十八章1至5节,这段经文都在描述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成为大卫的知心朋友,两人建立了「生死之交」的关系。这「生死之交」的意思,是指「结盟」。在希腊文的译本用「立盐约」。依据利未记第二章13节的记载,盐代表和上帝立约。因为在古代,盐是作为保存食物及消毒、洁净的用途。因此,用「生死之交」,意思是指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和大卫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纯洁的,不会败坏的。约拿单用自己的衣服和身上的配备,当作与大卫立约的凭据。这种方式也在说明大卫在约拿单的心目中,甚至是可以取代他继承父亲扫罗的王位。从这次战役之后,大卫在以色列人当中不但拥有权柄,且深获人民和官员的爱戴。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8:6-18:6

注释:

9.第十八章:
从第十八章6节开始,直到第三十一章扫罗去世为止,这段占撒母耳记上将近半部篇幅,都是在描写扫罗和大卫之间紧张的关系。这也说明一件重要的信息:大卫逐渐兴起,而相对的,扫罗想尽一切办法要阻止大卫,但他的世代就在大卫兴起中逐渐没落,最后扫罗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战死沙场。作者在描述大卫兴起的过程中,一再描述所有与大卫接触过的人,都对大卫有好感。也因为这些周围的人对大卫的爱护增加,相对的,扫罗对大卫的嫉妒心也随着增强。

10.第十八章6至16节:
这段经文是描述因为大卫杀死歌利亚而受到以色列人民的欢呼爱戴,但相对的却使扫罗对大卫产生相当的戒心,而这种戒心的另一个反应,就是嫉妒。

第6至9节,因为大卫杀死歌利亚的事件,引起以色列人民广大的回响,当军队凯旋回来时,大家兴高采烈地迎接凯旋归来的军队,但更高的荣誉颂赞大卫的英勇,这句「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的赞美诗歌,引起扫罗相当的不满,心生妒忌。这第9节也为往后扫罗一再设法要杀害大卫留下一记伏笔。

第10至11节,这里再次提起扫罗的病仍然持续发作着,使他失去理性,这次他拿起一把矛,准备要杀死大卫,但都被大卫躲开。显然地,大卫过去可以用竖琴的声音安抚扫罗激动的情绪,现在已经失去功效,才会发生这种事。

第12至16节,这里用「怕」字,在第15节则用比较级,且是升级「更加怕」来形容大卫日渐兴起,到第29节就用「更怕」来描述,表示此时的扫罗对大卫的态度是心中的恐惧越来越强。因此,扫罗希望藉着打仗,让大卫战死沙场(参考十八:17、21、25)。但因为有上帝的同在,使大卫不但在沙场上安然无恙,而且每战必胜。也因为这样,以色列人民对大卫更是越加爱戴。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8:17-18:30

注释:

11.第十八章17至30节:
这段经文凸显出扫罗的心机险恶,为了要除掉大卫,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而这都在说明作者所重视的一个主题:一个人有否上帝同在,从他的意念和行为就可以看得出来其中的差异,现在上帝的灵已经不再与扫罗同在,而是与大卫同在。而想要和上帝同在的人对抗,就是想要敌对上帝一样。因此,扫罗虽然绞尽脑力要谋害大卫,上帝却庇护着大卫,使他事事顺利。

第17至19节,原本扫罗为了要打败歌利亚就曾提出将他的女儿当作奖赏,可是,当大卫打赢了歌利亚,同时为以色列人打胜了非利士人之后,扫罗并没有依照他先前的承诺,主动奖赏大卫,而是将女儿改嫁给别人。不过这可能牵涉到资料来源不同,因为若是从第17节之后的经文脉络看起来,扫罗显然并没有提出这种嫁女儿当作奖赏的要件。但大卫很聪明,他表示自己出身卑微家庭,并不配当国王的女婿。

第20至23节,这里说「米甲爱上了大卫」。将这句话比较第22节扫罗亲自对臣仆说的话,已经说明了大卫在所有以色列人当中,有很好的评语。因此,米甲会爱上大卫,并不是很稀奇的事,她必定也知道父亲扫罗欺骗了大卫,没有按照约定将姊姊米拉嫁给大卫。但扫罗心中所想的都是坏念头,只想到要怎样害死大卫,这点正好说明了他心中已经没有上帝的灵同在。现在又想要藉着米甲爱大卫,计画将大卫害死。但大卫都保持这样的态度:自己不配当国王的女婿。

第24至27节,扫罗认为大卫是考虑到聘金的问题承担不起,就利用这个机会提出杀害大卫的饵,就是以「一百个非利士人的包皮」作聘金的条件。但这就是至少要杀死一百个非利士的男人才有办法达成。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问题是:割包皮,在以色列人民看来,这是一项神圣的宗教礼仪,是和上帝立永远之约的行为(参考创世记十七:9—10)。现在扫罗要将这神圣宗教礼仪,用来当作迎娶他女儿的聘金,且是用此种方式要进行陷害的行为。这种将宗教礼仪拿来当作谋害人命的行为,就是在亵渎上帝的神圣。而扫罗并不是第一个做这种事的人,在雅各的儿子西缅和利未身上就有过;他们两人为了要替自己的妹妹底拿报仇,也是要求示剑城所有男人以「割礼」当作聘金娶底拿。然后利用示剑城所有男人割包皮之后,疼痛到无法动弹之时,进行全城大屠杀(参考创世记第三十四章)。这件事让雅各相当难过,后来他在临终之前,诅咒了西缅和利未(参考创世记四十九:5—7)。

对大卫来说,认为杀死一百个非利士人并不是甚么困难。因此,同意了,不但这样,大卫还给「两百个」,足足多出一倍。可是大卫并没有发现扫罗对他有很深的敌意。而扫罗也因为大卫果然完成并且提出了这项聘金,使他原本想要害死大卫的计谋又告失败,只好让女儿米甲和大卫成婚。

第28至29节,此时,扫罗才真正发现「上主的确与大卫同在」,而且也发现连自己的女儿米甲也确实深爱大卫,也因为这样,他嫉妒的心升高。而且是「更怕大卫」,因而决定要终生与大卫为敌。

第30节,这节说出了大卫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导者。这里说大卫每次出战非利士人,总是「比扫罗其他将官有更辉煌的战果」,也使得他的名声因而远播。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9:1-19:10

注释:

12.第十九章:
这章开始介绍扫罗的儿女和大卫之间深厚且真挚的情感,他们为了要保护大卫,故意冒着生命的危险,想尽办法要保护大卫,使他免于被自己的父亲扫罗杀害的危险。
这一章和第二十章的资料来源显然不同;这一章一开始就说扫罗把想要杀害大卫的事告诉约拿单和其他臣仆,但第二十章2节却说约拿单并不知道扫罗有想要杀害大卫的计划。第十九章说约拿单为大卫向他的父亲扫罗说项,获得圆满的结果。但第二十章却说约拿单不但没有说服他父亲扫罗成功,甚至自己也差点被父亲扫罗所杀。但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可能并不相同。但都强调一点:扫罗确实是很积极想要除掉大卫。原因就是第二十章31节扫罗所说的,只要大卫活着一天,约拿单就别想要作国家的王。但扫罗忘记,他的王位并不是传承的,而是上帝拣选的。

13.第十九章1至10节:
这段经文主要在强调约拿单和大卫之间的「约」,有如「生命之约」一样,因为他们两人立誓结为「生命之交」(参考十八:3)。而扫罗再次想尽办法要杀害大卫。显然地,前段所描述约拿单化解扫罗和大卫之间的紧张,只不过是将这种危机延后而已。在扫罗的心目中,大卫依旧是他最痛恨的「仇敌」,非将他除掉不可。

第1至3节,这是第一次记载扫罗公开表示「要设法除掉大卫」,这样的写法已经很清楚说明过去大卫在扫罗宫廷中受欢迎之事(参考十八:16),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可能是和第十八章30节所说的大卫的名声已经胜过了其他重要将军,这也可能威胁到其他将军们在国王扫罗面前的地位。但约拿单和大卫之间有着「生死之交」的浓厚友谊,他深爱着大卫。因此很明白地告诉大卫说他的父亲扫罗想要杀他。然后他对大卫提出一个保全的意见,就是找一个可让大卫藏匿的「秘密」之地。而那地方只有拿单知道而已。然后,约拿单表示要去跟自己的父亲恳谈这件事。

第4至5节,这两节记载约拿单确实依照对大卫的承诺去做;他在扫罗面前称赞大卫美好的事迹,包括了:(1)大卫所做的事,对扫罗只有帮助,没有伤害。(2)大卫确实是击退非利士人的主要功臣,因为他杀死了以色列人最惧怕的巨人歌利亚。(3)大卫是无辜的。杀害无辜的人,绝不是上帝所喜悦和赐福的事。约拿单这样的说法是在提醒自己的父亲扫罗杀害大卫,将会为自己带来上帝更大的惩罚。

第6至7节,扫罗虽然是发誓不杀大卫,但接着就发生他拿手上的矛要刺死大卫,这表示他发誓的话并不会算数。

第8节,简单的一节经文,表示大卫持续兴旺起来。相对的,就是扫罗逐渐在没落中。大卫可说是非利士人的克星,只要有大卫出征,就可以打败非利士人。而以色列军队最怕的就是非利士人,因此,强化了大卫在以色列军队中的声望。而以色列人民一定会像妇女所歌颂的,街头巷尾到处都会唱着「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的诗歌。这就更让扫罗感觉不是滋味,越想要杀害大卫。

第9至10节,这两节随即反应出第8节所提到的,大家越称赞大卫,扫罗就越想要杀害他。这次是在毫无预警之下,扫罗突然向大卫抛掷他手上的矛,还好大卫躲开了,才幸免于难。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9:11-19:17

注释:

14.第十九章11至17节:
这段经文记载大卫的妻子米甲协助丈夫逃离扫罗的手。米甲在父亲和丈夫之间作出一个重要的抉择,她选择帮助丈夫,这在当时对她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就像雅各的妻子协助丈夫逃离父亲拉班的手一样(参考创世记三十一:14—16),必须有切断与父亲之间关系的心理准备(参考创世记三十一:52)。

第11至13节,扫罗因为大卫逃离他的杀害大为生气,派人到大卫的家去守候。大卫的妻子也是扫罗的女儿米甲,利用半夜把大卫从窗口缒下逃离他去。然后用一尊偶像假扮大卫还睡在床上。

第14至17节,扫罗下令一定要杀死大卫才会罢手,于是命令人连床铺都扛到他面前。结果发现躺在床上的是个假人,而生气地质问自己的女儿米甲为甚么要放走大卫。米甲以自己生命受到威胁回应。
经文:

撒母耳记上 19:18-19:24

注释:

15.第十九章18至24节:
这段经文主要在说明大卫寻求先知撒母耳的帮助,也同时在解释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扫罗竟也成了先知吗?」这句俗语的由来和扫罗后来被「上帝的灵支配」有关。再者,这段经文也可看到,上帝的灵是随着上帝的旨意行,不是人所能指使、控制。这是扫罗第二次受上帝的灵感动而忘形说话,第一次也是遇到一群先知,然后他就跟着先知们一样「忘形说话」(参考十:10-12)。

第18至20节,当大卫跑到先知撒母耳处寻求庇护时,扫罗忘记先知撒母耳是膏立他的上帝仆人。还派人去拿约找撒母耳,要缉拿大卫,但这些受派去缉拿大卫的人,却因为先知撒母耳的关系而受到上帝的灵支配,也开始忘形说话。

第21节,当扫罗听到他派去缉拿大卫的人都受到上帝的灵支配,就再派更多人去缉拿,结果连续差派了两次都受到相同的经历,就是因为上帝的灵支配着这些人,才使他们没有完成扫罗的命命。

第22至24节,扫罗听到连续派三组人去缉拿大卫,结果都被上帝的灵支配,没有成功。于是他亲自出马去抓大卫,但和前三次受他差派去的人的经历一样,甚至他还在先知撒母耳面前脱光衣服忘形说话,而这就是此句「扫罗竟也成了先知吗」的俗语的由来。但这句话是带有怀疑的意思。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0:1-20:23

注释:

16.第二十章:
这章记载大卫继续他逃亡寻求庇护的路线,他去找约拿单,并让他知道扫罗要杀害他的事,而后来约拿单也证明了他父亲扫罗的确要杀害大卫。原因是扫罗想要把王位由儿子约拿单继承,但若是大卫还存在,将无法使以色列军队心服口服,也不易得到民众支持。唯有除掉大卫,才会使约拿单顺利继承王位。

17.第二十章1至23节:
这段经文记载大卫在先知撒母耳的帮助下,顺利躲过扫罗三次的追杀,之后他就离开拉玛,去找他「生死之交」约拿单的帮忙。约拿单是扫罗的儿子,扫罗心中的王位继承人。

大卫之所以会找约拿单,很可能是上次约拿单曾说服了他父亲扫罗,不要杀害他的事有关。但更可能就是因为这是不同的资料,若是将此章经文编辑在第十九章9至10节之后,则整体读起来会更连贯。也有些学者认为,此段经文应该发生时间会比第十九章1至7节所记载的事件更早。

第1至2节,大卫从先知撒母耳的拿约处离开,他去找扫罗的儿子也是他的好友约拿单,让他知道自己的遭遇。但约拿单向大卫保证,若是扫罗有谋害他的计画,一定会让他知道。他用这种方式要保护大卫。

第3至4节,大卫提醒约拿单不要以为他的父亲扫罗会把所有的事都告诉他。为了要让大卫安心,约拿单用发誓的语气向大卫表示:愿意尽所能地听从大卫。

第5至8节,这段经文是大卫告诉约拿单他的计画,为了要确认扫罗是有杀害大卫的证据。他给约拿单的建议是:故意在与扫罗的定期餐会中缺席的方式,来测试扫罗王的态度。他要约拿单用大卫返回故乡去参加家族的「献年祭」,这个祭原本是指每月的「初一」。但大卫的话的意思,是指「每年一次」,他的家庭利用此节日聚会一次。大卫要挚友约拿单用这种方式,检测扫罗是否真的生大卫的气。大卫强调他和约拿单之间结盟的重要性。他们彼此之间有「生死之交」的盟约在,因此,他希望即使是真的非要他死,也希望是由约拿单来执行「死刑」,而不是由扫罗来杀他。

第9至10节,约拿单认为大卫想得太多,原因是他仍旧相信父亲扫罗并没有想要杀害大卫的计划或想法。他用很肯定的语句让大卫知道,一旦明确知道扫罗有杀害大卫念头,一定会让大卫知道,但大卫依旧不放心。有些学者认为大卫这样的态度,显然是很有「心机」,或是心思很「细腻」,但也从这话语中,表示他对约拿单并不是完全信任。

第11至16节,这段经文可看出约拿单确实是在表明他和大卫之间的关系,是「生命之交」的关系,他用生命作赌注发誓,不论如何一定会让大卫清楚知道他父亲扫罗的态度。就算付出生命代价,他也会让大卫获得逃离扫罗的手的机会。而他也肯定大卫有一天必定会掌权,他希望大卫也发誓,一定会照顾他的家人。

第17节,约拿单在此要求大卫发誓,确认他和大卫之间「生死之交」的盟约能够永续存在。后来大卫确实遵照约拿单所要求的,善待他的儿子米非波设(参考撒母耳记下第九章、廿一:7)。

第18至23节,这是约拿单继续谈到大卫前面所提与扫罗王一起用餐的事,大卫的问题是:万一扫罗王发大怒,「谁来告诉我」这个危险信号,约拿单在此告诉大卫如何得到明确的答覆和保障。约拿单要用射箭的方式来表明,他会利用命令仆人捡取他发出的箭所说的话,当作暗号。若是在「你后面」,这就表示安全。但相对的,若是说「在你前面」,这就表示危险,大卫必须马上逃跑。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0:24-20:42

注释:

18.第二十章24至42节:
这段经文证实了大卫的忧虑:扫罗确实要杀害他。而约拿单也因为这件事,对父亲扫罗相当不满。因为他亲自经历到父亲扫罗连他也要杀害。

第24至26节,就像大卫告诉约拿单的,王宫有例行的饭局,第一天他没有参加,扫罗以为大卫可能「遇到了使他不洁净的事」,这句话可能是指利未记第十五章16至18节,申命记第廿三章10节的法律规定,与性行为有关的事。

第27至29节,就如同大卫预先猜测到的,当第二天他还没有出席饭局时,就会引起注意了。这时果然扫罗就问起大卫的事。约拿单也用事先和大卫讨论过的答案回应,说大卫回故乡去参加家族的聚会。

第30至31节,没错,这时扫罗真的大发雷霆,指责约拿单,骂他是「畜生」。他之所以如此生气,是因为当父亲的扫罗想要将王位让给儿子约拿单,但约拿单却不知道只要大卫活着一天,他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才会想要设计杀害大卫。他下令不论如何,一定要把大卫带来处死。

第32至34节,约拿单虽然被严厉斥责,他仍然质疑地问扫罗为甚么要杀大卫。扫罗是越听越生气,拿起他的矛向约拿单丢掷过去,想要杀害他。约拿单为此非常生气也很难过到整天都没有吃饭,因为他终于发现扫罗确实想要杀大卫。

第35至40节,次日约拿单照样去事先约好的地方练习射箭,并且带一个童子替他捡箭,然后利用捡箭的机会让大卫知道他必须逃离扫罗。

第41至42节,这时候,大卫从躲藏的地方出来,他感谢约拿单隐藏他、庇护他、爱他。大卫向约拿单保证,若有一天他掌权,一定会信守所发的誓言,照顾约拿单的家族。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1:1-21:9

注释:

19.第廿一章:
从第十九章18节开始记载大卫为了要逃避扫罗的追杀,四处逃亡并寻求他人帮助。大卫首先找先知撒母耳(参考十九:18—24节),然后又继续跑去找与他结有「生死之交」的扫罗儿子约拿单(参考二十)。现在第廿一章则是记载大卫找了挪伯的祭司亚希米勒帮忙(参考廿一:1—9),接着又从挪伯到非利士人迦特城那里去躲藏(参考廿一:10—15)。上述这些并不一定是依照前后秩序,这些资料有的是出自不同来源,例如第二十章寻找约拿单帮助,就像前面提过的,那时大卫还在扫罗王宫中,且在固定时间和扫罗及其他官员一起聚餐。但在第十九章10节就已经记载得很清楚,大卫已经逃离自己的居所,并离开了王宫,开始他一连串的逃亡生活。

再者,有关大卫到挪伯找亚希米勒帮忙的故事,在第廿一章只记载亚希米勒协助的经过,后续的事件则是祭司亚希米勒家族惨遭扫罗报复这件事,在第廿二章9至23节,非常详细地叙述扫罗大屠杀亚希米勒家族的整个经过。圣经作者有意表达一件事:扫罗残杀上帝的仆人祭司,且是以大屠杀残酷手段之方式,正好说出扫罗已经没有上帝的灵同在,才会用这种极端鄙视和污蔑上帝的方式,对待上帝的仆人。敬拜上帝的地方,也应该是一个提供庇护生命的场所。当祭司在敬拜上帝的场所惨遭杀害时,也表示杀害者心中已经不再敬畏上帝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经文故事曾被耶稣引用回应法利赛人指责他的门徒安息日摘麦穗来吃的问题(参考马可福音二:25—26)。

20.第廿一章1至9节:
这段经文记载大卫逃到挪伯,他在这里找到祭司亚希米勒,请求给予他食物的协助。

  第1节,「挪伯」是位于耶路撒冷东北部大约五公里处,在基比亚南部的一座城市。是国王敬拜上帝的场所。「亚希米勒」,他是亚希突的儿子,非尼哈的孙子,以利的曾孙。当他看见大卫来到时,以「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大卫,他是扫罗朝廷的宗教师。而这句「战战兢兢」也可说为第廿二的大屠杀事件,预留了一记伏笔。他问大卫为甚么独自到这里来找他,这句话说明了亚希米勒和大卫很熟识。

第2至3节,非常清楚地,大卫对祭司亚希米勒撒谎,且是这个谎说得非常周密。他以「特殊任务」(参考第5节)来说明此次单独行动之因。再者,他希望能获得食物支援。但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大卫没有告诉亚希米勒实情,是为了要保护他,届时若是扫罗追问,他可以因为全然不知,而免遭牵连,但这种说法证明是错误。因为后来扫罗还是大屠杀了亚希米勒和他的家族。大卫向亚希米勒希望有「五个饼」可吃。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大卫想要拿这五个饼在继续逃亡的路上食用。

第4至6节,亚希米勒表示只有「圣饼」,而这是指陈设饼。依照出埃及记第廿五章30节的记载,圣幕里面要有桌子在约柜前面,在这桌子上面要放献给上帝的「供饼」。亚希米勒愿意分享这种只有祭司才可以吃的饼(参考利未记廿四:9)。因此,他问大卫是否「近日没有亲近过女人」,因为这种饼是献祭给上帝的,属于圣洁之祭物。在当时的看法,有「亲近女人」就属于一种「属世」、「世俗的喜乐」,又是与「性欲」有关,因此不能和神圣的物品有任何接触。否则会玷污了圣物的洁净。大卫强调他和他的部下都因为有「特殊任务」在身,所以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亲近过女人」的事。这里所用的「洁净」,意思是指性器官没有进行任何性行为之意。可能是大卫的解释让祭司亚希米勒觉得可信,因此,他将规定只有他或其他祭司才可食用的圣饼给了大卫。这种饼是每逢安息日,就要更换新的上去。因此,这里说祭司亚希米勒将「刚从圣桌上换下来」的陈设饼给大卫。

再者,为什么祭司亚希米勒会询问大卫「近日有没有亲近过女人」这样的问题?原来当大卫告诉亚希米勒说是为了「特别任务」,由于大卫是成功的军事领袖,因此,在亚希米勒的了解里,「特殊任务」可能与军事行动有关,根据摩西法律,军人在营中或是在军事行动时,不可以亲近女人(参考申命再者,为什么祭司亚希米勒会询问大卫「近日有没有亲近过女人」这样的问题?原来当大卫告诉亚希米勒说是为了「特别任务」,由于大卫是成功的军事领袖,因此,在亚希米勒的了解里,「特殊任务」可能与军事行动有关,根据摩西法律,军人在营中或是在军事行动时,不可以亲近女人(参考申命记廿三:9—11),这点从撒母耳记下第十一章可看到大卫为了想要夺取乌利亚的妻子拔示芭,将乌利亚从前线调回来,并一再想尽办法要乌利亚回去与妻子同房,可是都被乌利亚拒绝了,原因是看战争是神圣的事,如果违背了而导致战败,不但自己生命不保,连带的是整个民族都可能毁灭。因此,任何军事出发之前,都必须有宗教仪式。在以色列人民,军人出征之前则必须先举行洁净的礼仪。

第7节,这一节是编者为了解释第廿二章9至10节、18节等经文而有的解释。「以东人多益」,以东是以扫的后裔,也是替国王或是宫廷管理所属的牲畜,负责管理、放牧等工作的主要官员「畜牧长」。他刚好去挪伯「履行一件宗教上的义务」,这是指多益可能在某些宗教行为上的问题,去会幕进行一项宗教上的「赎罪」礼仪。二是也可能利用宗教上的礼仪,掩饰他当扫罗线民的角色,为的是要查访大卫的行踪。因此才会有这句「那天刚好在场」。而这句也为后来多益检举祭司亚希米勒协助大卫逃亡,以及后来扫罗命令由多益执行屠杀祭司亚希米勒和其家族的工作,作了伏笔。

第8至9节,这里说大卫向祭司亚希米勒索取矛或刀的理由,是因为行动太匆促,以致于没有时间准备武器就上路。其实,这样的理由很薄弱。真正的原因是:大卫很可能是看到多益在祭司亚希米勒之处,因此,感觉不妙,才向祭司亚希米勒索取武器,为的是要作为安全上的防范之用。而祭司亚希米勒拿被大卫杀死的非利士人歌利亚的那把大刀给大卫。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1:10-21:15

注释:

21.第廿一章10至15节:
这段经文为甚么会编排插入在此?确实有点不解。因为若是将第廿二章紧接在第9节之后,应该是很容易明白,因为第廿二章述说着祭司亚希米勒因为协助大卫,结果全家族惨遭扫罗杀害。但为甚么会将此段大卫逃到非利士人迦特城的记事,编排于此?或是,为甚么大卫会想要逃到这城来躲藏呢?确实很难理解。

再者,第廿七章1至7节也有记载大卫逃到非利士人迦特城亚吉王那儿去寻求庇护,不但这样,亚吉王还赏赐给他一个洗革拉城。因此,若是要将大卫寻求庇护的事件比较有系统的编辑在一起,应该是将第廿一章10至15节这段经文和第廿七章1至7节的经文编辑在一起,这样会比较有系统些。也有可能此段经文和第廿七章的记事,是相同的资料也说不定。

第10至11节,「迦特」,这是非利士人的城

第12至13节,为了要躲避亚吉王发现是他而遭到报复,大卫就故意装疯、「乱写乱画」,且故意「让唾沫流到胡子上」等,这些动作使他避开了被逮捕的危险。圣经时代留长胡子是一种荣誉和尊贵的象徵。这也是摩西法律会要求「离俗人」(拿细耳人)必须留长发和胡子之因(参考民数记六:6—9)。现在大卫「让唾沫流到胡子」,这已经在说明大卫玷污了自己。这样的人,是肮脏、不洁净的人。谁接触到这样的人,也会跟着倒楣。其实,古代人有个观念,认为精神失常的人,是受到神的诅咒、折磨。因此,要远离这种人,会比较安全,以免连带受罚。

第14至15节,亚吉发现大卫的样子,马上就认定大卫是发疯了。将这样的人带到国王面前是跟在羞辱国王一样的严重。因此,他很不高兴他的臣仆带大卫去他面前。亚吉王的这些话,显示他并不知道大卫是在自己的城内被发现的。而从亚吉王的话中可推测当时迦特城内可能有不少疯子。
,大卫逃到这里,可以确定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2:1-22:10

注释:

1.第廿二章:
撒母耳记作者在描述第廿二章有关扫罗去挪伯处分祭司亚希米勒之前,先插入了几段大卫逃往迦特王亚吉(参考廿一:10—15)、亚杜兰城(参考廿二:1—2),以及摩押的米斯巴(参考廿二:3—4),之后,大卫接受先知迦得的预警,他逃往哈列的森林(参考廿二:5)。会编入这三段记事,并不是时间上前后的问题,而是想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大卫逐渐累积他的人脉和势力。

从整个逃亡的过程中,可看到大卫到亚杜兰城寻求庇护,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因为从这里开始,大卫不再是孤独一个人,而是有一群人跟着他,而这群人当中,除了家人以外,还包括了祭司在内(参考廿二:20),这点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此后,他身边都有可协助他的力量,不但退可守,进也可攻。更重要的,他可随时透过祭司询问上帝的旨意(参考廿三:6)。相对的,扫罗却残杀了上帝的祭司,换句话说,作者已经在表示扫罗不但失去了上帝的灵保守,他更弃绝了上帝的旨意。这正好说明了大卫虽然是过着逃亡的生活,但有上帝的话语一直伴随在他身边,而扫罗则是因为没有上帝话语,而经常感到「失落」,他一直无法如心所愿的追缉到大卫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扫罗杀害了上帝的祭司亚希米勒和他的家族,这件杀害上帝的仆人祭司的事件,使上帝非常生气。圣经作者表达一个观念:任何统治的力量,若是缺少宗教信仰的支撑(辅导、协助),很快就会衰微。扫罗残害祭司,以及亚比亚他投靠大卫,正好说明一个政权的衰微,另一个政权的兴起之因。

2.第廿二章1至10节:
这段经文可分成两个段落,一是述说大卫获得摩押王的帮助,替他照顾父母,并且得到先知迦得给予的信息。二是描述扫罗埋怨他的臣仆不支持他,就在那时多益提供扫罗情报说大卫曾逃难到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去。

第1至2节,短短两节记载大卫离开迦特城,到亚杜兰去避难,但却也说明了大卫从此之后,有了新的转机,他不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有群众跟随着他,这些跟随者当中,有许多是不满扫罗政权的民众。这样,大卫一下子身边就增加了四百个跟随者,而他也成了这些投靠者的首领。

第3至4节,大卫又逃到摩押人的地区,这说明了在扫罗统治的以色列地区,已经很难让大卫有藏身之处。他在这里请求摩押王准许他的父母居住下来,使他毫无后顾之忧。而摩押王愿意庇护大卫的家人,可能与扫罗曾攻打摩押有关系(参考十四:47)。

第5节,先知迦得之所以会来帮忙大卫,必定是跟上帝给他的启示有关。因为大卫是上帝所拣选准备要接替扫罗成为以色列人的新王。前有先知撒母耳膏立大卫并且协助他逃亡,现在又有先知迦得加入大卫的阵营,这说明了在大卫身边,有上帝的仆人先知,以及后来又有祭司亚希米勒参与帮忙大卫,和祭司亚比亚他加入大卫阵营中等等,这使得大卫实力更加强大。这位先知迦得,也是后来参与编撰大卫一生事迹的作者之一(参考历代志上廿九:29—30)。而先知迦得会建议大卫回到犹大去,也在表示大卫的势力已经足够使他安全回去。但是否就是现在?这节经文可能是比较晚期的资料。因为此时的大卫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但有另一种说法是:大卫此后都在南部犹大地区活动。扫罗都在犹大北面、便雅悯支派的基比亚地区。因此,也有一种说法,说大卫和扫罗之争,就是南与北两方势力的对抗,也跟此逃亡的事有关。

第6至8节,这里说扫罗可能从其他人的报告中,得知有便雅悯支派的人去投靠大卫(参考历代志上十二:16—18),因此才会说第7节这些话,认为大卫就是用「田地和葡萄园」来贿赂便雅悯支族的勇士。扫罗要大家清楚知道此时的大卫根本就没有这种能力,而会传出这种谣言的人,是故意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对抗、谋害扫罗罢了。他也埋怨自己的儿子约拿单竟然和大卫结盟,而他的臣仆却没有人向他报告。但他说「大卫正在找机会杀我」,这种话刚好与事实相反。

第9至10节,这里说扫罗的畜牧长以东人多益,在发现大卫藏身于挪伯的亚希米勒处时,已经有想向扫罗报告了。在扫罗的认知中,这种帮助大卫,且借刀给大卫,都是在协助大卫谋害他(参考第13节)。多益是以东人,他可能是被掳来当看管扫罗家畜的奴工。如今可以和其他臣仆站在扫罗身边,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向扫罗报告有关祭司亚希米勒资助大卫逃亡的事而升官。多益举发亚希米勒替大卫求问上帝旨意,并且提供食物和歌利亚的刀给大卫。值得注意的是:多益指控祭司亚希米勒的罪状中有两项,一是为大卫「求问上主」,但这是属于祭司的职责,他不能拒绝。二是给予大卫「食物」和「歌利亚的刀」,这项指控使得亚希米勒全家族和该城的人惨遭扫罗屠杀。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2:11-22:23

注释:

3.第廿二章11至23节:
这段经文描述扫罗做了一件非常不应该的残酷事件,就是大屠杀祭司亚希米勒、他的族人,和挪伯城的居民,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事,也是上帝所无法容忍的事件。

第11至12节,在多益的告状之后,扫罗随即传唤祭司亚希米勒和他的家人,共计有85名,这也在表示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发生甚么事。

第13节,扫罗直接提出控告亚希米勒的罪状:一是阴谋对抗国王;二是为何资助朝廷通缉要犯大卫?三是为甚么替这样的人求问上帝?扫罗提出这些控诉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亚希米勒「背叛」他,且准备要「杀他」。在当时,背叛国王等于是叛国。因此,他认为亚希米勒帮助大卫,就等于是和大卫共同「阴谋对抗」一样。

第14至15节,这是祭司亚希米勒的答辩。他并不认为大卫是叛国者。理由有下列几点:大卫是「最忠心的臣仆」,且是国王的女婿,是宫廷里最受敬重的人,而且他执行祭司的职务,向上帝询问旨意,也不是第一次。但他承认自己并不知道大卫是朝廷要犯。因此,他请求扫罗息怒,不要怪罪他或他的家人。不过,当亚希米勒提到大卫是「宫廷里最受敬重的人」时,这句话刚好刺伤了扫罗的心,因为他最怕的就是民众也有同样的说法,这也是扫罗对大卫产生嫉妒的原因(参考十八:9),且因为大卫战胜非利士人有功,在民间的声望远超过扫罗(参考十八:16、30)。

第16至19节,扫罗当然不会接受亚希米勒这种辩解,随即就说他和他的亲属都该死。随即下命令要侍卫杀死亚希米勒和他的家人,但没有人敢这样做,原因可能是他们知道扫罗想杀大卫的理由并不充分。因此,扫罗故意嫁祸给这些祭司。他们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敢杀害无辜者,因为这不是摩西法律所禁止的事(参考出埃及记廿三:7)。因此,扫罗要这检举人多益去杀害这些祭司。果然,多益照着扫罗的话去做了。多益会这样做是因为他是检举者,就必须先出手杀死他,但依摩西法律规定,也必须有两个人以上作证人才可以(参考参考申命记十七:6—7,列王纪上廿一:10),扫罗的命令连这样的基本要件也不符合。不过,多益若没有出手,就表示他的举证是假的,变成他作伪证,换他要被处死。不过有另一个原因,是多益想要讨好扫罗,这样,才能保住他的官位,让他留在宫廷过着富裕的生活。多益这一杀,竟然杀了多达八十五位「有资格穿戴以弗得的祭司」,这是一种「赶尽杀绝」的作法,扫罗以为这样,就不会有后顾之忧。更残酷的是不但将所有「穿戴以弗得的祭司」全部杀害,且连挪伯城里所有的人,「不管男女、婴儿或幼童」,甚至连动物都杀了。这样的作法已经在表明:扫罗的心中根本就没有上帝。因为这些「牛、羊、驴」等动物,都可以用来当作献祭的动物,连它们也被扫罗杀了。这样,他不仅毁了所有可以协助、参与祭典之工作者祭司,也毁了所有可供作献祭的用品。再者,现在连想要询问上帝旨意的「以弗得」也没有了。表示扫罗跟上帝的关系真的是一刀两断了。

第20至23节,这段经文说在大屠杀中,亚希米勒的一个儿子亚比亚他逃掉了,他逃到大卫那里去,大卫收留了亚比亚他,并表示会保护他的安全。另一方面,大卫曾在宫廷生活的人,他也知道扫罗是个残酷的君王。因此,他说当时他发现多益在场时,就深觉不妙,一定会发生抄家灭族的残酷报复行动。他对亚比亚他承认这件事跟他有关系,所以他有责任负起亚比亚他的安全。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3:1-23:13

注释:

4.第廿三章:
这一章说明大卫已经可以用自己的武力,为保护以色列人而抵抗非利士人的侵犯,这也是在说明大卫获得民心的主要因素。再者,在第廿二章记载扫罗残害祭司亚希米勒的族人时,唯一逃离灾难的祭司亚比亚他也去投靠大卫,在这章就记载他成为大卫询问上帝旨意的好帮手。这也是说明在大卫身边,随时都可以听到上帝的话,使他明白上帝的旨意。而扫罗却因为杀尽了祭司家族的成员,而切断了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此后,扫罗再也听不到上帝的话语。这样的政权,等于是在自取灭亡。

5.第廿三章1至13节:
这段经文记载三件主要事情,一是第1至5节,说大卫求问上主出兵,决定去救基伊拉城。二是从第6节的记载,清楚说明了祭司透过以弗得询问上帝的旨意,让大卫明白上帝要他做的事。三是第7至13节,记载大卫避开与扫罗的正面冲突。这也说明了大卫并没有因为势力逐渐壮大,就有恃无恐,他依旧谦卑的询问上帝的旨意。

第1至2节,「基伊拉城」,位于亚杜兰南方约五公里、希伯仑北方约八公里的地方,是一座建造在海拔四百五十公尺高的城市。该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特别的是,该城有门,设防非常坚固,原本就是属于犹大支族的辖区。但自古以来,经常受到非利士人的攻击,因为占有该城,就能使非利士人所居住的平原得到天然屏障,免于更多的外患。现在这里记载大卫听说非利士人来攻打这城,且抢夺了许多谷物,他随即「求问上主」,这也说明了他心中一直尊崇上帝,从他收留祭司亚比亚他的事件就可以看出来。想知道上帝对出兵去攻打非利士人的旨意。结果上帝给的答案很清楚,是「去攻打他们,救援基伊拉城」。

第3至5节,但大卫的部下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此时并不妥当,原因是大卫的势力尚不足以抵挡非利士人的力量。其实,以色列人普遍都对非利士人有恐惧感,再加上当时来投靠大卫的,并不是原本以色列人中的「正规军」,而是一群乌合之众(参考廿二:2),他们没有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纵然已经训练过,但还谈不上是精锐部队。因此,大卫再次询问上帝的旨意。上帝回应的答案是要大卫不要怕,要他去攻打非利士人。因为有上帝的应许和帮助,大卫和他的部下打败了非利士人,并且还「掳来敌人的牲畜」。这是指大卫的部队获得许多战利品之意。为甚么非利士人出战的时候,会带着牲畜去?很可能是他们为了要抢夺基伊拉城收割的新谷物,特地赶着牲畜一起去,准备运载之用。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大卫会出兵来攻击他们,并且打败了他们。结果这些牲畜就成为大卫的战利品。不过也有另有一种说法,说非利士人原本不只是要抢谷物,而是计画占领基伊拉城,并且准备长久居住下来。因此,他们出征的时候,也顺便把牲畜都带了过来。但不论是甚么原因,他们这次不仅是兵员大受折损,更严重的是:连耕种、生活需要的牲畜食物都赔了上去。

第6节,说明了在大卫身边已经有了先知,此时又有了祭司。亚比亚他逃出扫罗的手时,带出了「以弗得」,这是祭司身上穿的圣袍(参考廿二:18),可用来询问上帝旨意的圣器(参考廿三:9)。这表示以后大卫可以随时透过亚比亚他获得上帝的旨意。

第7至8节,扫罗一听到大卫和他的跟随者到基伊拉城,认为这是逮捕大卫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但问题是:当以色列人居住的基伊拉城受到非利士人攻击时,扫罗不是立刻出兵救援该城。而是等到大卫打败了非利士人之后,才想要派人去捉拿大卫。扫罗所看到的是大卫自投罗网,而大卫看到的是基伊拉城人民的苦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看在以色列人眼中,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而这也刚好说出了有否与上帝同在所显现的差距。扫罗说「上帝已经把他(指大卫)交在我手中了」,这是一种当时普遍流行的口语,意思是指会打赢对方,并不是扫罗真正获得上帝赏赐的恩典。扫罗之所以会这样确定他此次可以捉到大卫,是因为过去大卫都是居住在山区或是旷野处,漂流不定,不容易逮捕。现在,大卫到基伊拉城,这是个山丘上的要寨,有城墙,且墙门有锁可关。在扫罗的看法里,只要他一下命令,就可以关闭城门,这样大卫就无法逃脱。且又有跟随者在他身边,刚好可以利用此次机会将这群他眼中的叛乱份子一网打尽。因此,他决定出兵,且是出了「重兵」。

第9至12节,当大卫得知扫罗想要派兵来缉捕他。于是要求「祭司亚比亚他」带着「以弗得」来问上帝的旨意。因为过去在挪伯的经验,他并不想就此逃离,以免他走了之后,使基伊拉城民受到扫罗残酷的报复而「毁灭」(第10节)。这也说出一个完全不相同的态度:大卫是为了救援该城,使之免于被非利士人攻击,才到此城来。而扫罗却是为了要缉拿大卫,才想「毁灭」该城,差异之大明显可见。何况,大卫来救援该城,是经过询问上帝旨意之后才进行救援的工作。因此,他必须再次询问上帝的旨意,好清楚明白:再来该如何面对扫罗的攻击?再者,大卫也害怕该城的人民会因为扫罗是当政者,他是逃亡者,而将他交给扫罗(第11节),以避免受到连累之灾难,如同挪伯城一样。基伊拉城的人民考虑到的是:在掌权者和逃亡者之间作抉择。何况当时大卫身边的人数只有四百个人,即使如第13节所说的,最多已经增加到「六百人」,但若是要与扫罗的正规部队正面冲突,损伤的都是自己的同胞,而这并不是大卫所愿意的事。

第13节,当大卫从询问上帝旨意得知基伊拉城的人民会将他交给扫罗时,大卫随即毫无恋栈的,就带着他身边六百人立刻离开该城,到处去「流荡」,虽然辛苦,但却救了基伊拉城的人民,因为扫罗听到大卫离开该城,他也不攻打该城了。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3:14-23:29

注释:

6.第廿三章14至29节:
在第13节记载大卫为了要保护基伊拉城的人民免受扫罗大屠杀的威胁,在明白上帝的指示之后,他随即决定带着身边的随从离开该城,再次过着「到处流荡」的生活。虽然是这样,扫罗仍然没有放弃任何可能缉拿大卫的机会,只要有人通报,他就想尽办法要杀害大卫。这段经文就是在说明只要有上帝的同在和庇护,即使在最危险的状况下,上帝都保护着大卫,使他有平安。

第14至18节,这段经文说明了两个重要主题,一是「上帝不把大卫交给」扫罗,原因很简单,大卫是上帝所拣选要接替扫罗带领以色列人民的王。二是在这段经文中可看到在那样困难的处境中,约拿单还是继续支持着大卫。他并不因为自己的父亲扫罗想杀大卫,就协助父亲,他知道自己父亲的行为是不对的。因此,他反而去找大卫,并且给予鼓励。第17节说出约拿单诚挚的内心,他是真的想要拥护大卫当以色列的王,而不是像扫罗惧怕大卫继承王位。也只有这样坦诚的心,才能使他和大卫之间建立了「生死之交」的友情关系。

现在大卫带着跟随者来到「西弗一带的荒野躲藏」,这是在希伯仑的南边,靠近死海的西岸地区。这里所说的「荒野」,应该是指山丘地带,该处是藏身最好的地方,就算扫罗派兵来,想要抓到大卫也很困难。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4:1-24:15

注释:

7.从第廿三章19节开始,一直到第廿六章25节:
连续记载三段有关大卫本可出手轻易杀害扫罗,以及与他敌对的拿霸,但他都没有这样做。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在第廿五章31节所说的,使大卫不至于因为无故杀人,或替自己报仇而后悔。这样的观念对于一个准备将成为君王的大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在说明一个以色列君王,必须用这种态度治理上帝的子民。换句话说,扫罗一再杀害无辜者,这样的君王不会是上帝所喜悦的。

第19至20节,这里说西弗城人出卖大卫,将大卫躲藏的地方告诉扫罗。在大卫看来,真正的敌人是非利士人,因此,只要是非利士人打以色列人民,他就要出面抵挡,就像基伊拉城的事件一样。他不想与扫罗对抗。

第21至23节,扫罗听到西弗人这样对他表示忠诚之心,就回应他们。扫罗说大卫是个「很狡猾」的人,必要的话,即使总动员搜遍了各部落,也在所不惜。他也称赞西弗人,说他们对他很好。西弗人是南方犹大族的人,而基伊拉城居民也是南方犹大族的人。他们都对扫罗忠诚。当扫罗听到西弗人的通报之后,随即要他们再去查清楚,看大卫躲藏在哪里,谁看见过他,这些话都已经在暗示,若发现大卫藏匿在哪里,那一家人将会像亚希米勒的家族那样遭到灭族大屠杀。甚至连看见而没有通报的,都将列为被屠杀的对象。

第24至25节,这些西弗人很快就打探出大卫藏匿在「玛云荒野」之地。这地点就是现今的「玛因废墟」(Khirbet Ma’in)。位于希伯仑南方大约有十三公里、西弗以南约七公里处。这里也是拿霸的故乡(参考廿五:2)。他们赶紧向扫罗通报。扫罗随即带着部下去搜捕。但大卫也有眼线,当扫罗开始大肆搜捕他的时候,有人来向他通报。因此,大卫就又躲藏,但显然搜捕他的人相当多,使他的行踪很快就显露出来。

第26至27节,因为大卫身边带着有六百个随从,只要稍微一动,就很容易引起扫罗这边搜捕队伍发现。果然,扫罗的部下很快就发现了大卫和他跟随者的踪迹,并且差点就被扫罗的搜捕队伍逮到。作者最想要表达的一个信仰观念:有上帝同在的人,在最危险的时刻,也会得到上帝的庇护、看顾。

第28至29节,就在扫罗快要逮到大卫之际,非利士人却在这时候来了,这说明了时间掌控在上帝手中,一切都是上帝奇妙的安排。逼得扫罗只好赶紧班师回去抵挡非利人的侵犯。

8.第廿四章:
这章是延续第廿三章扫罗搜捕大卫的事件。前一章说到在玛云荒野,扫罗几乎就快要缉拿到大卫之际,突然接到信报,说有非利士人来进犯以色列国境,让扫罗不得不赶紧率部下回去防御。等到打退了非利士人之进犯后,他又继续这项缉捕的行动。换句话说,在扫罗心中,除非杀死大卫,否则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可见他是多么痛恨大卫。这章说大卫有机会杀害扫罗,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是上帝所拣选出来的君王。

9.第廿四章1至15节:
这段经文说扫罗一直不停地四处去搜捕大卫,但搜捕的行动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是被大卫「突击」差点杀害。但大卫没有这样做,他留下扫罗的生命,并且让扫罗知道为甚么他没有出手杀害他。
第1至3节,这是紧接第廿三章28节,说扫罗「回师去打非利士人」。现在已经将非利士人「进犯」以色列的事处理好了,他又回到大卫藏匿的地点「隐・基底」。大卫喜欢藏匿在此处,可能和此地的地理环境有关,除了邻近山丘上洞穴多之外,再者,那里水源丰富,具备了人生存的要件。当扫罗得知大卫藏匿地点,就率领以色列精锐部队三千名要去搜索大卫。当扫罗来到一个山洞,想进去解手的时候,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卫就藏在这山洞内。而这刚好给大卫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突击扫罗,何况扫罗正好落单,没有侍卫在身边。

第4至7节,现在换成大卫的部下发现扫罗在洞穴内解手,让大卫知道这是一个反扑除掉扫罗的机会。于是大卫是悄悄地爬到扫罗的身后,然后「割下扫罗所穿的袍子的一角」,这样的动作已经说明大卫有足够的机会和力量杀害扫罗。但他没有这样做,而只将扫罗的衣服切割一块下来而已。大卫用这种方式在证明:他没有想叛变、密谋杀害扫罗的意思。所有过去扫罗听到有关大卫的事,都是错误的讯息。如果真要杀害扫罗,他不必只割下他穿在身上之袍子的一角。然后大卫认为有必要对他的部下解释,他之所以有这种「割下袍子的一角」动作之因。大卫强调扫罗就是国王,因此他在这里称呼扫罗是「我主」、「他是王」,更重要的是他让部下知道扫罗就是「上主所选立的君王」。杀害上帝选立的君王(仆人),等于是在抵挡上帝一样。这也是圣经作者要表达的一个重要观念:上帝的仆人,必须尊重、维护。就这样大卫说服了他的部下不准伤害扫罗。

第8至15节,当扫罗解手之后起身走出山洞时,大卫此时追出去跟他说明整个事件的经过。他拿出一块他割下的布让扫罗知道,他原本有机会杀害他,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一是他没有做出对不起扫罗的事。二是他让上帝当公正的审判者。在第13节他用「死狗」、「跳蚤」来形容自己,也用这种方式来描写扫罗已经失去了王者的风范,竟然去做这么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而不是带领以色列人去对抗、防御非利士人侵犯的这种大事。

从第12至15节可看出基督教信仰非常重要的信息之一:伸冤在上帝,他是会报应的上帝(参考罗马书十二:19,约伯记三十四:11,箴言廿四:12)。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4:16-24:22

注释:

10.第廿四章16至22节:
这段经文说扫罗听了大卫的这些说词之后,感到相当羞愧。他终于承认自己的错,也感到大卫确实是「以德」对待他,他也承认大卫将会作以色列的王,因此,他要大卫用上帝的名发誓,当他作王之后,要保留扫罗的后代。意思是指不会为了他对大卫的事进行报复。

第16至17节,扫罗知道大卫根本就没有想要与他作对,或是有机会可以杀害他,却没有这样做,这让他感到相当的羞愧而放声大哭。扫罗向大卫承认自己错了。

第18至19节,扫罗是想尽办法要抓大卫,而大卫却是可以杀死扫罗,却不做这种杀害的事,这点正好显示出他们两人之间的差异。扫罗特别为此祝福大卫。

第20至22节,扫罗也从这里发现真正的王应该是大卫。因此,他恳求大卫能用上帝的名发誓,当他继任为以色列的王时,会善待他的家族,不会报复。而大卫也如扫罗之心所愿。表面上扫罗的这段话,看起来似乎很感人,可是真正的问题是:他虽然承认大卫将继承王位,但是并没有邀请他回王宫去,这也在表示扫罗虽然说了这些感人的话,但实际上他的心是有保留的。这也是为什么他自行回去王宫而没有邀请大卫同行之因。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5:1-25:19

注释:

11.第廿五章:
这章主要在说明大卫是个有智慧的人,而拿霸就像扫罗一样,是个愚蠢者。大卫虽然出身贫寒,却充满着智慧;他没有权势,但是个很有才华的领导者,因此,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聚集了数以百计的跟随者,且能将这批跟随者训练成骁勇善战的军人。相对于大卫,拿霸和扫罗一样,虽拥有财富和权势,却没有智慧,因此显现出来的姿态只是「凶恶粗暴」的样式,从拿霸的身上可看出扫罗的样子。扫罗是个「寻索者」(参考廿三:14),相对的,大卫是个「被寻索者」。而拿霸就像是扫罗一样,他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大卫,拒绝给予大卫任何协助,并且在大卫仆人面前,用污蔑的话语羞辱大卫。但结果受到上帝惩罚而丧失了性命。

这一章的重要主题是:大卫才是上帝所选立的君王。任何人想要残害上帝所选立的君王,都将会被上帝所消灭。这章也在说明:大卫和犹大支族之间会建立紧密的关系,就是从大卫和爱比该结婚开始。因为爱比该继承了拿霸的产业,且她是个有智慧的女人。因此,大卫后来的发展与爱比该有绝对的关系。

12.第廿五章1至19节:
这段经文一开始先交代先知撒母耳去世,然后开始记载大卫从隐・基底逃到巴兰的荒野去躲藏以逃避扫罗的寻索。大卫知道拿霸颇有财力,希望能获得拿霸的资助,却被拿霸以藐视的态度回应的经过。

第1节,简单的一句话,说明先知撒母耳时代已经结束。距离上次记载先知撒母耳的事,是在第十九章18至24节,大卫逃到拉玛去见先知撒母耳,寻求他的协助。这段经文未出现先知撒母耳的空档中,说明了一个重要信息:君王的时代正式来临,而先知的角色退居幕后,不再是领导者,而是辅佐者,甚至是监督者。这里只说所有以色列人为他举哀,但并没有提到扫罗出席这项哀悼的行列,也说明了在扫罗执政的时代,先知的角色已经被他所疏忽。

第2至3节,「迦勒宗族」,迦勒的父亲耶孚尼,原本并不属于犹大支族,而是属于基尼洗人(参考民数记三十二:12)。后来并入犹大支族,并且发展得很好,而成为犹大支族的一支。后来迦勒还代表犹大支族,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同时被摩西差派去窥探迦南地,他和约书亚同样主张应该进攻迦南地(参考民数记十三:3—15、十四:5—10)。「拿霸」就是迦勒宗族的人,从「玛云城」来。而这地方是大卫和他部下过去躲藏之处(参考廿三:24)。他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但却是一个「凶恶粗暴」的人。但他却有一个跟他性格完全相反的妻子爱比该,这名字原本有「父亲的喜悦」,可见她出生时,使他的父亲相当高兴,也因此使她的名字含有「美丽贤慧」的意思。

第4至8节,大卫听到拿霸是个富有的商人。因此,大卫利用这时候,差派仆人去见拿霸,除了向他表示「敬意」之外,主要是希望获得拿霸的回馈,大卫因为「保护」他的事业(参考第7节)。作者在这里说「剪羊毛」时,也表示这地区很平静,没有受到干扰,才能使这节期照常举行。而能有这种平静、节期活动,正好说出大卫的势力在此地具有安定的作用。大卫要仆人转达他的意思给拿霸,主要有:一是拿霸的事业能够顺利,不受强盗、盗贼、外族人的干扰,都是和他的保护有关。二是因为有大卫的保护,拿霸的仆人可以安心做事业。这一点从第15节拿霸的仆人向爱比该说的话看得出来。三是希望拿霸能够从获利中,出资支持大卫的需要。

第9至11节,这些仆人是「以大卫的名义」去向拿霸说明这件事。换句话说,大卫是完全授权给这些仆人。而从「谁是大卫?谁是耶西的儿子?」这些话就可看到拿霸回答的话表示出他根本就不把大卫放在眼里。他甚至用「逃跑的奴隶」这种话来暗示大卫的身分卑微,因此,用这句「那些不知从哪里来的人」,表示他和大卫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可言。意思说白了,就是他不会帮助大卫。

第12至13节,大卫的这些仆人听了拿霸的话之后,并没有立即用暴力相向,而是回家去向大卫报告。圣经作者用这种方式在表明,大卫的这些仆人是受过严格训练,不会随便出手伤害别人。这也是为甚么拿霸的仆人放牧羊群、牲畜动物时,没有受到任何干扰之因(参考第15节)。但大卫无法忍受拿霸这样的羞辱。因此,他准备要带四百个仆人配戴着武器去对付拿霸。

第14至17节,拿霸家里有一个仆人赶紧将整个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拿霸的妻子爱比该报告。这仆人的报告有几点值得注意之处:一是拿霸污辱了大卫。二是指大卫真的对拿霸很好,因为他的事业能够顺利,都是在大卫庇护之下才享有的。三是拿霸的态度表明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这仆人提醒女主人爱比该,若不赶紧修补这件事,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为主人的家带来「灾难」。四是这仆人提醒爱比该,说拿霸「主人很凶,谁的话他都不听」,这句话回应第3节所描述的拿霸。

第18至19节,从第18节开始,到第31节止,角色都放在爱比该的身上,描述她是如何的聪明、伶俐,又贤慧。在这里说爱比该听了仆人的描述后,随即有了反应,马上着手进行修补关系的工作。她带赔罪礼品包括「两百块饼,两皮袋酒,五只烤好的羊,十七公斤烤熟的麦子,一百串葡萄干,和两百块无花果饼等物品,带着仆人同行要去见大卫,要向他赔罪。她让仆人走在前头,她走在后面,这有两个作用:一是可测知大卫是否会杀害仆人。二是用这种方式先消弭大卫的怒气。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5:20-25:35

注释:

13.第廿五章20至35节:
这段经文描述爱比该和大卫之间的互动结果,是完美收场。

第20至22节,这节说爱比该正要去拜访大卫,却在途中遇到了大卫和他的四百人队伍。这种「正好」的对遇,其实是有上帝的手在引导。而大卫的这群队伍原本是的计划要去报仇。

第23至27节记载,爱比该是个很聪明贤慧的女人,她向大卫表达:一是愿意承担她丈夫拿霸的错误;二强调拿霸是个「蠢材」。三是她认为像拿霸这样的人确实是该惩罚。四是她请求大卫收下她带来的礼物。

第28至31节,她先请求大卫饶恕她的过错,其实是她的丈夫拿霸犯错。但爱比该却表示要承担丈夫犯错所带来的惩罚。她相信上帝与大卫同在,保护他,就像人在保护珍贵的宝物。她也肯定大卫会成为王。但同时提醒大卫,不要当个杀害无辜者的王。

第32至35节,大卫一听完爱比该所说的话后,大受感动,他非常同意爱比该所说的,以后他当王时,就不会因为杀害无辜者,而使自己成为有缺点的君王。因此,他向爱比该承诺绝对不会杀害拿霸和他的家人,也表示一定会宽恕拿霸而收下了爱比该送给他的礼物。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5:36-25:44

注释:

14.第廿五章36至44节:
这段经文描述拿霸猝死后,大卫迎娶爱比该成为他的妻子。

第36至38节,拿霸会如此「心情愉快,喝得烂醉」,必定跟「剪羊毛」节期中,他获利很多有关,想要好好庆祝一番。但他用那种「像王所享受的一样」奢华的庆祝样式,相对于保护他财产、仆人免受损害的大卫的需要,却是如此吝啬,且是拒绝给予大卫任何资助,正好呈现出相当大的对比。爱比该是个有智慧的女人,她知道此时此刻,并不适合向拿霸说任何事,因此她等到隔天早上,拿霸从酒醉中清楚过来后,爱比该才将昨天发生的事告诉丈夫拿霸,而拿霸听了之后,则立刻有如中风一样瘫痪了,很快地,在十天之后就去世。

第39至40节,大卫一听拿霸去世,就派人去向爱比该提亲,表示要娶爱比该为妻。

第41至42节,听到大卫要娶她为妻,爱比该二话不说,马上就答应成为大卫的妻子。

第43至44节,作者没有说明大卫在甚么时候娶了「亚希暖」为妻。这个名字和扫罗的妻子同名(参考十四:50)。依照撒母耳记上第廿七章3节的记载,大卫在娶爱比该之前,已经娶了亚希暖为妻了,而且还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暗嫩」(参考撒母耳记下三:2)。可见,大卫也拥有「多妻」。再者,这两节经文也为撒母耳记下第三章13至16节,有关「归还」米甲给大卫的记事,以及后来大卫和米甲之间的不和谐留下伏笔。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6:1-26:12

注释:

15.第廿六章:
这章和第廿三章19至廿四章22节的记事,是相同的内容,主要都是提到有关大卫确实有机会和能力杀害扫罗,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原因是大卫一再强调:不可以杀害上帝所选立的君王(参考廿四:6、10、廿六:11、23)。大卫强调一个中心思想:上帝选立的君王,应该给予必要的保护,否则就是失职(参考廿六:16、24)。

其实,大卫这种说法也是在提醒扫罗,既然他是上帝所选立的君王,扫罗就算自己是君王,也不可以对大卫下手杀害。因为谋杀上帝选立的君王,等于是在对抗上帝,这样的行为只会为自己带来上帝严重的惩罚—死亡。

这章经文主要在述说大卫不但没有杀害扫罗,反而还阻止他的部下杀害扫罗。

16.第廿六章1至12节:
扫罗并不是真心地悔悟认为自己确实犯错。他心中依然无法释怀大卫将会取代他的家族继承王位。这段经文再次描述当他接到情报知道大卫躲藏之处时,随即又派出精兵要去杀害他。当大卫和随行者得到杀害扫罗的机会时,大卫还是秉持着这个基本态度:不可以伤害上帝所选立的王。

第1至5节,就像第廿三章所提起的,西弗人可能因为受到挪伯遭遇扫罗大屠杀的影响,当他们知道大卫藏匿之处,随即向扫罗通报。而扫罗听到这消息之后,马上率领「三千精兵」去搜寻,动作相当积极。而大卫也获得情报说扫罗派兵要来缉拿他的时候,立刻派出探子去调查实况。这很有意思的说出一件事:大卫不是听到后就马上行动,刚好跟扫罗的反应相对。他是先派出探子去调查是否事实,经过证实才采取因应的对策。这表示大卫绝对不会冤枉扫罗,但扫罗却一再冤屈他的忠诚。他也打听到完整的情报,知道扫罗的营地,知道扫罗睡在军营里。

第6节,「赫人亚希米勒」,这是圣经中唯一出现的一次。「赫人」这个族群一直居住在迦南的南部,可说是迦南地最凶悍的族群。大卫的部队中也有「赫人」加入,例如拔示巴的丈夫就是「赫人乌利亚」(参考撒母耳记下十一:3)。这也在表示大卫的军队是相当善战。亚比筛对大卫表示他愿意跟随大卫去扫罗营区,这是非常冒险的行动,若是不小心被发现,他们两人都可能丧命。而「洗璐雅」,是大卫的姊妹,她有三个儿子—亚比筛、约押、亚撒黑等(参考历代志上二:16)。这三个儿子都是大卫部队中的勇将(参考撒母耳记下二:17—18)。

第7至8节,当大卫和亚比筛偷偷地进入扫罗的营房内,发现他还在睡觉,那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可以轻而易举地杀害扫罗。

第9至12节,大卫阻止了欲杀害扫罗的亚比筛,他的态度相同,就是上帝所选立的君王绝对不可杀害。他深信上帝自己会惩罚违背他旨意的扫罗,而且上帝会用各种不同的机会,或许是像第廿五章36至38节所描述的拿霸猝死,也有可能会在战场上死去。这次大卫决定拿走扫罗随身的矛,和身上的水罐作证据,就像上次大卫割下扫罗身上的袍之一角作为证据一样。大卫和亚比筛完成这件偷袭事件后就离开,扫罗和所有军营的人都还在沉睡。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6:13-26:25

注释:

17.第廿六章13至25节:
大卫离开到扫罗营寨的对面,然后叫醒扫罗,且让扫罗知道他已经进入他的营房偷袭,只是没有杀害他而已。大卫这样做是要让扫罗知道,他确实是有能力杀害他,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要维护上帝选立的君王。

第13至14节,大卫大声呼叫扫罗的元帅押尼珥,此时押尼珥还不知道到底是谁在叫喊。

第15至16节,大卫让扫罗的元帅知道,他已经失职,因为没有尽到保护他们的主人扫罗的安全,因为扫罗的矛和水罐都被人偷走了。

第17至20节,这段经文也可说是大卫的告白。当扫罗醒过来知道是大卫的声音,又开始用他那带有欺骗的声调呼唤大卫。大卫很清楚地向扫罗表白,若是上帝决定让扫罗敌对他,他愿意顺服让扫罗完成心愿。但若不是,就是有人设计陷害他,为了是要让大卫离弃上帝。但大卫坚持要倚靠上帝,与上帝连结。他质问扫罗为甚么要杀害他,像杀害一只跳蚤,或是像射杀一只野鸟。

第21节,扫罗听了大卫的辩诉之后,承认自己「错了」。这里的「错」表明是一种「罪」,意思是指冤枉无辜人的罪。扫罗承认自己是个行事愚昧、无知的「糊涂人」,是个「犯了大错」的人,他同时承认大卫确实是有能力杀害他,不但没有下手,而且还阻止他的随从者出手杀害。虽然扫罗这次对大卫说「再也不会伤害」他,但大卫已经无法信任扫罗,因此,他要扫罗派一个人过去他那边拿回他的兵器—矛。

第22至24节,这段经文是大卫的回应。他要扫罗派人来他的地方取回扫罗的矛,他也再次向扫罗表示:他没有伤害上帝选立的君王,同时祈愿上帝保护,使脱离所有的灾难。第23节的「信实正义」,意思是指诚实、守约、规矩,而这些都是扫罗所违反的行为。大卫已经在谴责扫罗向来都是违背约定的人,不会得到上帝的赐福。

第25节,扫罗听了之后,再次祝福大卫,然后就回去,这也说明了他想要杀害大卫的计谋再次彻底失败。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7:1-28:2

注释:

18.第廿七章:
从第廿七章开始,直到最后第三十一章结束,这段经文的重点放在大卫遇到的困境,一是他一直觉得在犹大地区很不安全,扫罗很可能随时会来杀害他。在长达五章的篇幅中,主要也在说明一件重要的历史:扫罗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他离弃了上帝,去寻求巫师找回已经去世的先知撒母耳的亡魂,想了解自己的困境,并且设法要脱离这种困境,但还是无法逃避上帝对他的惩罚。就在与非利士人的战争中,不但自己丧失生命,连他三个儿子也都战死沙场。

这一章提到大卫逃到非利士人迦特城亚吉王处寻求庇护,跟第廿一章10至15节的记载内容并不相同;在第廿一章的记事,认为大卫逃到此处时,原本并不想让人认出来,但结果还是被发现,并且被带到亚吉王那里,大卫为了怕被杀害,故意在亚吉王面前装疯卖傻,结果被亚吉王当作是一个疯子,斥责他的臣仆带个疯子来骚扰他,要他们将这疯子赶走。但在此处,则是说亚吉王不但接纳大卫,而且对他相当信任,并将一个城市—洗革拉,交给大卫管理统治。

19.第廿七章1节至廿八章2节:
由于大卫对扫罗已经失去信任。因此,虽然扫罗要大卫回到他身边(参考廿六:21),大卫并没有跟着回去,而是继续留在哈基拉山隐藏着。大卫已经遭遇两次西弗人去向扫罗通报他所隐藏之处(参考廿三:19—20)。因此,他总觉得有很大的不安全感,不但对西弗人如此,也不信任扫罗所说的「我错了」这样的话(参考廿六:21)。因此,他决定去投靠非利士人。

第1至4节,大卫一直躲藏在西弗的哈基拉山上的荒野中。但西弗人一直对扫罗忠心,这点一直让大卫感到相当不安。因此,他认为还是到非利士人的地方比较安全。因为非利士人一直是以色列人的仇敌,扫罗若想要缉拿他,就必须派出正式部队去攻打非利士人才有办法捉到大卫。就这样,大卫「带他的部下六百人」,去投靠迦特城的非利士人。该城的亚吉王接纳了大卫,让大卫和他部下,以及所有的家眷都在迦特城住了下来。而扫罗一听到大卫逃到非利士人的迦特城去躲藏,就「不再搜寻他」,因为扫罗知道要对付迦特人是很棘手的事。再者,扫罗会放弃继续寻索大卫的计划,也可能是认为大卫既然已经离开以色列人的土地,对他的王位就没有威胁了,他的儿子约拿单便可顺利继任王位。

第5至7节,大卫确实获得迦特城亚吉王的信任,而且备受礼遇,因此,他向亚吉王提出一个建议,就是请求亚吉王赐给他一个小城。这点也正好说明了大卫聪明之处,因为他带去的人数庞大,可能稍微不小心,他的部属便会与非利士人发生冲突,若是如此,很容易使他陷入困境,甚至造成更大伤害,纵然他没有死在扫罗手中,却可能让他丧生在非利士人之手。若是能给他一个小城管理,这对他来说,正好可以保障安全。一则他的人数可以压过小城人口,即使不能,也能够自保。二则由他来管理,等于让他当该城的郡主一样。亚吉王听到大卫的建议之后,也认为那是个好意见,就决定将洗革拉城给大卫负责管理。这「洗革拉」的详细地址已经不清楚。该处原属于西缅支派所有(参考约书亚记十九:5)。后来又归属于犹大支族管辖的区域(参考约书亚记十五:31)。但可能犹大支族的人,一直没有进入此区域去管理,而被非利士人占据,否则亚吉王不可能有权柄将此小城分配给大卫管理。就这样,大卫住在洗革拉城「十六个月」,意思是指大卫在洗革拉城居住的时间,直到扫罗去世后,大卫才迁移到希伯仑去(参考撒母耳记下一:1、二:2—3)。

第8至9节,亚吉王会将洗革拉城给大卫去管理,也是跟该城邻近的族群,包括「基述人、基色人,和亚玛力人」等,经常来洗劫洗革拉城有关。因此,大卫获得此城的管理权之后,随即整顿军备,并且对邻近这些族群进行扫荡维安的工作。大卫不单是攻击这些城镇,且掠夺了他们所有的一切。就这样,大卫势力越来越强。而在第12节解释了大卫之所以会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取得亚吉王对他的信任,但他并没有让亚吉王知道,他所攻击的对象是哪些族群、城镇。

第10至12节,每次大卫将所获得的战利品带回送去给亚吉王时,亚吉王都会询问他去哪里出征,或是「掠夺」,而大卫所回答的,都以「犹大南部」,要不就是说「耶拉篾部落境内」。大卫本身就是属于犹大支族的人,因此,当他笼统的说「犹大南部」和「耶拉篾部落境内」时,听在亚吉王的耳中,是非常得意的,因为那表示大卫回去攻击自己的同胞。其实,若是依据撒母耳记上第三十章29节的记载,大卫不但没有攻击这些族群的人,而是将攻击其他族群所获得的战利品赠送给这些族群的人。这样,可看出,大卫之所以会以攻击「犹大南部」和「耶拉篾部落境内」,或是基尼人等这样来回答,是因为这些族群乃是亚吉王的仇敌,他要让亚吉王觉得大卫可信任,替他打败仇敌减少后患。说穿了,他提供洗革拉城给大卫,也是要利用大卫的实力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卫之所以会将所侵犯过,掠夺过的上述几个城镇,都赶尽杀绝,为的就是要防止有人去向亚吉王通风报信,使亚吉王知道大卫所做的都是背叛他的行动。因为亚玛力、基述、基色等城镇,以及一些小部落等,都是亚吉王的盟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大卫的部下中,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将这样的消息吐露出去,这表示大卫深获部下的爱戴和信任。要不就是大卫用强力高压的手段带领他的部下。而亚吉王也因为大卫这样的作法,以为大卫将永远成为他的部下之一,且是忠实的臣仆为他所用。从第廿九章9节亚吉王在称赞大卫时所说的话,他认为大卫简直就是「像上帝的天使一样忠心」这句话,我们就可看出他对大卫非常信任。

第廿八章1至2节,这两节说出大卫面对一个重要的抉择,那就是非利士人准备要攻打以色列人民,亚吉王需要大卫的支持。大卫是归顺非利士人的以色列军人,如今亚吉王要大卫跟他并肩作战,现在就是一个重要时刻。当大卫听到亚吉王这项要求时,他很清楚表示一切都是听从亚吉王的指挥。这句「你知道我能做甚么」,其实也是说明了大卫内心既无奈,也无法抵抗。这句话就是在告诉亚吉王,只要他下命令要他做什么,大卫就做什么。亚吉王听了大卫的回答之后,很欣赏他的态度,表示要大卫永远(长久)留在他的身边,当他的「侍卫」。大卫也确实做到让亚吉王信任的程度,让亚吉王都找不到大卫对他不忠实的把柄(参考廿九:6)。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8:3-28:19

注释:

20.第廿八章:
这一章插入这段有关扫罗找巫师,将已死的先知撒母耳从阴间里找出来,问及有关他可能遇到的事,确实引起许多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基督教信仰接受这种牵引亡魂的事吗?或是讨论先知撒母耳死后,一直都在阴间里吗?长久以来讨论甚多,但都没有明确答案。基本上可先这样了解:扫罗发现自己确实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由于迦南人流行这样的信仰,因此,摩西法律中非常明确订定禁止令(参考利未记十九:31,申命记十八:10—11),甚至说「召鬼问卜的男女都必须处死」,且是可以用「石头打死」(参考利未记二十:27),可见这条禁止令是相当严格的。但在以色列历代君王也有人招魂问卜,其中,以犹大王玛拿西最为严重,他不但带领人民拜巴力神明,建造巴力神庙,更严重的是「把自己的儿子烧献了,又行占卜、巫术,求问算命的、通灵的」(参考列王纪下廿一:3—6)。列王纪的作者甚至说犹大国会灭亡,就是因为玛拿西这种行为,大大引起上帝的愤怒且无法原谅的缘故(参考列王纪下廿四:1—4)。如今,扫罗会这样做,也在说明,他的心中已经失去了上帝的灵的同在,在他的生命中,早已经离开了上帝。撒母耳记的作者其实想要表达一个信息:扫罗和他的三个儿子后来都战死沙场,跟这事件有关。

21.第廿八章3至19节:
这段经文描述扫罗在穷途末路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继续维护自己的王权。因此,去找巫师来替他求问已经死去的先知撒母耳之亡魂,但这是违背摩西法律规定的事。当一个国王会去作违背法律的规定,也在表示这个王陷入危机中。

第3节,这节特别强调扫罗「曾经强迫所有占卜的和巫师都离开以色列」,但这是过去他跟从先知撒母耳时,听从他的教导,才会做这样的事。作者用「曾经」这词,就是要说明扫罗现在因为已经没有先知可以帮助他,就违背了过去所学到且做到的事。因此,这句话也是为了要说明后来扫罗会找巫师来询问上帝的旨意之因。

第3至7节,这里再次说到扫罗遇到非利士人聚集挑衅的压力和危机,想求问上帝,但上帝却不给予任何回应。原因是上帝已经离弃扫罗,这点从第十五章35节的「上主后悔立扫罗作以色列的王」这句话开始,接着是第十六章14节的「上主的灵离开扫罗」等这些话,到后来在第廿二章描述扫罗残杀祭司亚希米勒和他家族所有的人,这些都在说明上帝已经离弃了扫罗,不再给他任何启示。就在这时候,他想到要去找巫师来询问,臣仆提供在「隐・多珥」的地方有一个巫婆可以替他解惑,这是离非利士人扎营的书念约有九公里远的西北边。但这也在表明扫罗已经像迦南人一样,拜鬼神,听从鬼神的旨意。

第8至11节,扫罗因为怕人家认出他来,原因是这个巫婆的地方,离非利士人的营房很近,万一被认出来就糟了。因此,他「改装易服」,在侍卫的随从下,去找这个巫婆。更特别的,是扫罗指定这个巫婆替他招来先知撒母耳的亡魂。这个巫婆因为扫罗已经「改装易服」,使她认不出来询问的就是扫罗本人。但她还是询问说这是会被判处死刑的事,原因是扫罗曾有过严厉的禁止令。很讽刺的事,扫罗已经不信上帝了,却又用上帝的名发誓。这等于说,他虽然是用上帝的名发誓,但这样的举动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而更加讽刺的是:扫罗用永生上帝的名发誓,却是要询问死人的亡魂!然后又进一步用永生上帝的名,向巫婆保证做这种事,不会有任何生命的危险。说穿了,扫罗的这些举动,其实都是在利用宗教法术罢了。真正有信仰的人,绝对不会做这种自己既不相信的事,却又要发誓说确有其事。巫婆问扫罗要招哪个亡魂?他回答是先知撒母耳。

第12至14节,这段经文可说是撒母耳记中最难处理的一节经文;最常提出的问题是:现在出现的,是否真是先知撒母耳死后的亡魂?要注意的是:此刻巫婆还没有进行巫术,但撒母耳亡魂已经先行出现了。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先知撒母耳并不是被巫婆用法术招来的。因为上帝的先知,不可能被巫婆用法术招来唤去。因此,已经去世的先知撒母耳知道扫罗和巫婆的动作,他提前亲自显现在巫婆和扫罗面前。也因为这样,才让这位巫婆大为震惊而呼叫起来。就是因为先知撒母耳在毫无预警之下,突然出现在她眼前,才使她随即发现来求助的人,竟然是扫罗王。这有一个可能,就是在这位巫婆的了解中,没有人敢说要招先知撒母耳出现,因为先知撒母耳就是以色列人的领袖。除了国王以外,没有人敢这样做。扫罗一知道先知撒母耳出现,就赶紧伏在地上表示尊敬之意。

第15节,直到现在,扫罗依旧没有看到先知撒母耳,只是听到他说话的声音。「你为甚么烦扰我」,这句话说明先知撒母已经「安息」了,现在却被人打扰。扫罗向先知撒母耳表示希望先知撒母耳能出来帮助他知道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被非利士人打败。但真正的问题是他被「上帝离弃了」,这一点才是整个问题所在。

第16至19节,先知撒母耳的回答很清楚,被上帝离弃的人,也等于是上帝的敌人,这样的人,就算先知想帮助也难(参考耶利米书十五:1)。因为先知是上帝的仆人,唯一的使命,就是听从上帝的话,并且将上帝的话忠实地传递给他的子民(参考列王纪上廿二:14)。因此,先知撒母耳很清楚地告诉扫罗,上帝会把以色列的军队交给非利士人,表示以色列军队一定打败仗。而扫罗和他的儿子们,将会和先知撒母耳在阴间相会,这表示他们都将战死沙场。这句话后来确实应验了(参考三十一:2—3、4)。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8:20-28:25

注释:

22.第廿八章20至25节:
扫罗听完先知撒母耳的预言后,吓到无法站立起来,连吃都有困难。

第20至22节,作者并没有说明,先知撒母耳对扫罗讲话时,那位巫婆是否听得到。因此,当扫罗听完先知撒母耳的话之后,惊吓到「立刻倒下、全身僵直,躺在地上」,难怪当她一看到扫罗突然倒下,她也被吓到了。先知撒母耳的预言,让扫罗不但无法吃下任何食物,且使扫罗心情更加沈重,终于不支倒地。巫婆要求扫罗吃她煮的食物,以增添力量。

第23至25节,起先扫罗拒吃巫婆为他准备的食物,后来还是听从他仆人的意见,同意吃巫婆准备的食物。当天晚上,他们就离开这位巫婆,回扎营的地方。
经文:

撒母耳记上 29:1-30:20

注释:

23.第廿九章:
撒母耳记的作者有个明确的观点:上帝拣选的仆人,上帝会与他同在。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上帝绝对不会袖手旁观,而会伸出援手救助。大卫是上帝所拣选的仆人,每当他遇到困难时,上帝一定伸手救助他。现在这一章也是在这样的题旨下,述说上帝怎样帮大卫解危。当亚吉王要求大卫带兵去迎战自己的同胞—以色列军队时,上帝使非利士人的其他酋长反对大卫出兵,而使大卫免于面临必须杀害自己同胞的困境。再者,这一章另有一个可能用意,是用来说明或是反驳那些故意恶言中伤大卫的谣言;这些谣言说大卫曾带兵帮助非利士人杀害自己的同胞。作者希望用这篇故事来说明,其实大卫并没有做这样的事。由于上帝亲自介入,改变了原本可能造成的伤害。因为大卫是上帝所拣选的君王。

第1至3节,非利士人是采取联邦制度,各城邦都是独立自主,但遇到有外敌入侵任何一城,或是有对外进攻掠夺的计划,都是采取联邦共同出兵。现在是非利士人决定要攻打以色列人民。在第2节有提到「五个非利士酋长」,这里的五个,指的就是迦特城、加萨城、亚实基伦城、亚实突城,和以革伦城等。这些酋长带着自己的军队,有「百人一队和千人一队依次前进」,这是指出征之前的校阅,有鼓舞士兵精神的作用。而大卫将他的军队跟在亚吉王军队的后面走,这表示大卫和他的部下是隶属于亚吉王的队伍之一。但当非利士人的军事将领一看到大卫带领他的部下也跟在亚吉王后面,感到不解。原因是他们即使没有看过大卫,或是亲自和大卫交战过,但一定风闻过大卫的名声,就像第5节所提起的歌颂大卫之诗歌。因此,他们质问亚吉王「这些希伯来人在这里干甚么」,意思是指这些人只会碍事,对于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不利。而他们用「希伯来人」一词,也有一个意思,是指「没有水准的人」(参考廿二:2)。亚吉王听了之后,很不以为然,他极力推荐大卫确实是个很好的伙伴和领导者。

第4至5节,虽然有亚吉王的保证,但其它四个城的将领并不接受亚吉王的解说。他们「很不高兴」的要求亚吉王将大卫「遣回」洗革拉城。这已经表明若是亚吉王不将大卫送回去,他们可能会取消这次的联盟行动。他们反对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非利士人最担忧的就是大卫,过去的战史经验,只有大卫有能力打败他们,因此,他们怕大卫会在战争中突然反叛而过来攻打非利士人。

第6至7节,为了要和其他非利士人城邦和好,亚吉王虽然信任大卫,但也只好差遣大卫离开营地回去洗革拉驻守。

第8至11节,虽然大卫在这里有所辩解,认为应该信任他才对,但亚吉王仍旧坚持要大卫回去。大卫只好听从亚吉王的指令,隔天就率领他的军队回洗革拉城。其实,这也是上帝在照顾大卫的一种方式。就像前面提过的,以免大卫在打仗中杀害自己的同胞。

24.第三十章:
撒母耳记的作者将非利士人联军准备攻打以色列人的事件先暂且搁着,没有继续叙述,而是先插入这段有关大卫带兵攻打亚玛力人的事件。这样编辑的方式主要目的,说明大卫确实有能力单独带兵攻打侵犯以色列人的外族人,同时,在他的身上一直有上帝的灵与他同在。再者,作者用这则故事刚好可以凸显大卫和扫罗完全不同之处,就是扫罗一直希望获得上帝给予指示,但「上主既不藉着梦,又不藉着乌陵,也不藉着先知回答他」(参考廿八:6)。相反的,大卫因为有上帝的祭司在身边,他求问上帝是否可以带兵去攻打亚玛力人,上帝就回答了他的求问,并让他清楚知道结果如何。也藉着这个事件,作者要说明大卫是个聪明的领导者,不但有上帝的帮助,他本身也是个以爱心对待部下的领导者,对那些没有跟着去攻打亚玛力人的部队,他也给他们相同的待遇,也因此为后来以色列的军队立下了很好的条例。

25.第三十章1至20节:
这段经文述说大卫带领他的部队,从非利士人的战场上回到洗革拉城之后,才发现当他不在的时候,整个洗革拉城已经被亚玛力人入侵并烧毁破坏,整个城都几乎成为废墟了。他和自己部下的家眷都被掳去,且所有财物尽都被洗劫一空。此时,他的部下因此对大卫相当不满,对大卫的领导造成威胁。但大卫有上帝的帮助,他先求问上帝是否该出兵去打亚玛力人。他的求问,获得上帝肯定的答覆。于是大卫率领军队去追打亚玛力人。不但成功地救回被亚玛力人掳去的洗革拉城的人,也救回所有被掳去的财产。

第1至5节,就在大卫带兵跟着亚吉王去出征时,亚玛力人来突击、掠夺洗革拉城。这也可说是亚玛力人的报复,因为大卫也曾经攻打他们的聚落。但亚玛力人是「烧毁」洗革拉城,且「把所有的妇女」和「所有的人都带走」。亚玛力人跟以色列人之间可以说是「世仇」,这种冲突可追溯到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亚玛力人曾来攻打他们(参考出埃及记十七:8—16),甚至后来摩西法律也规定,与亚玛力人之间的这笔帐,要留给下一代(参考申命记廿五:17—19)。

第6至8节,因为被亚玛力人趁隙洗劫,而使大卫陷入了「窘境」,跟随大卫去打仗的兵士都很难过,甚至想要用「石头打死他」。他的部下之所以会这样,可能和他们没有办法固守自己的家园,而遭到亚玛力人侵入掠夺,导致妻儿被掳,财物尽失有关。何况,这群跟随大卫的成员,身分很复杂,包括流氓都有,这可从第22节所记载的「无赖和流氓」这用语,看出大卫身边的部下素质不一(另外可参考撒母耳记上廿二:2),这些人很容易在遇到不如意或是受到伤害时,怪罪到他人身上。但作者强调在大卫身上有「他的上帝给他勇气」,这句话表示上帝与大卫同在,让他在面对发生这巨大事件时,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知道要怎样处理。大卫找祭司「亚比亚他」带「以弗得」来询问上帝的旨意。这也是大卫第二次用「以弗得」来询问上帝的旨意,第一次是在非利士人攻打基伊拉城的时候。这在说明:大卫对于重大的行事,都会遵行上帝的旨意,他知道遵行上帝旨意就是最好的避难方式。在这里大卫问上帝两个问题:一是「该不该去追击」亚玛力人?二是若要追,是否能追得上?上帝给他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第9至10节,大卫带着跟他去和非利士人出征的六百名军队赶紧追亚玛力人去。在追赶的途中,有两百个人因过度疲惫,而无法继续和大卫一起去追击亚玛力人。这种带兵的态度,也一直持续到今天的以色列军队,只要带兵官发现士兵中有人太疲惫,不论战事多么吃紧,也会让兵士们停留休息,因为当军队疲惫时,就无法取胜于敌人。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也是大卫另一种谋略,是要留这两百个士兵在此养精蓄锐,万一其余四百名军人发生追击上的困难,或是在前线失利,当他们转回头时,就可以让这两百名当作支援的部队之用,以免全军覆没。这点也可从第17节看出亚玛力人的军队兵力,远超过大卫的部下甚多,获得证实。

第11至14节,从第11至12节可看出大卫确实是个很有智慧的领导者。他发现一个埃及男孩,原是「亚玛力人的奴隶」,很可能是在亚玛力人攻击埃及人时,带回来的战利品,就像亚玛力人侵犯洗革拉城后,他们没有杀害这城的人,而是掳走他们,且是包括大人、小孩全都掳去,主要是当作奴隶使用,要不就是送奴隶市场贩卖。因此,这个埃及男孩就是在类似这种情形之下被掳去当奴隶。因为是奴隶,所以主人并没有用比较人道的方式对待,带他出来参与洗劫洗革拉城的战役,却因为他生病就丢弃他。这就是当时的奴隶可能遇到的下场。在这三天中,他都没有任何食物和喝水,因过度饥渴导致昏倒在田野里而被大卫的部下发现。大卫善待这个埃及男孩,给予足够的食物,让他可以恢复体力。这个少年人也坦承他是跟随着主人到处去掳掠其他城镇,而其中包括了洗革拉城。这少年人的话回应了第3节所提起的,证明洗革拉城确实是亚玛力人所破坏的。这也说明了大卫透过乌陵获得上帝肯定的回应,表明他并没有瞎猜,或是有错误的行动。因为他先透过祭司来徵询上帝的旨意。

第15至20节,大卫希望这个埃及男孩能成为他的向导,带他和部下去追赶亚玛力人。这表示大卫在获得上帝的肯定答覆之后,上帝就是透过这种方式在帮助大卫。因此,会遇上这个亚玛力人奴隶的埃及男孩,并不是一种「巧遇」,而是有上帝在导引、安排。埃及男孩向大卫提出两项要求:「不杀我」、「不把我交给我的主人」,让他活下去等,这些要求大卫都接受了。亚玛力人以为大卫无法追回他们,因此,四处掳掠、洗劫,将掠夺而来的物品是「又吃又喝」、「狂欢庆祝」,原因是他们抢劫的物品相当多,多到让他们得意忘形。他们没人会想得到大卫在上帝的引领之下,有能力带兵继续反击过来。大卫带着他的四百个兵士就着手攻打亚玛力人,且是「一直打到傍晚」,这表示连连不停的攻击,主要在说明亚玛力人的数目很多。亚玛力人「除了四百个骑骆驼的年轻人跑掉外」,其余「没有一个逃脱的」,这句话表示大卫没有留下活口。因为这次彻底打败了洗劫洗革拉城的亚玛力人,也因此将所失去的一切,包括大卫的两个妻子、部下的妻儿,以及所有遗失的财物等,全部都抢救回来。
经文:

撒母耳记上 30:21-30:30

注释:

1.第三十章21至30节:
这段经文正好说出大卫带兵的特色,他会公平对待所有跟从他的人,不会让前线的官兵比后勤官兵享有更多,在他的观念中,后勤和前锋部队同样重要。

第21至22节,现在大卫有如凯旋回来一样,他带着四百个出征的部下回到那二百名因疲惫而没有参与击打亚玛力人的士兵那里。他带着关心问候那些等候他和其他去作战兵士回来的疲惫兵士,但那些跟随他去作战的兵士,是一些「无赖和流氓」,他们看到大卫关心没有去作战的人,就抢先说话,希望大卫不要分战利品给这些没有参与作战的兵士。

第23至24节,这两节经文可说是这章经文的中心,说明大卫是个明智的君王、领导者。他知道怎样照顾自己的部下,不但带他们去抢回失落的一切,也知道怎样照顾软弱者。前面有埃及男孩的事件,现在他则是让这两百个兵士也享有战利品,表示出大卫确实是个公正、公义的君王。他的论点是:所有的东西人人有份,驻守后方的和上阵的应该平分。后来这就成为以色列军队分享战利品的基准。他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清楚知道,不是他们自己去打仗就会赢,而是有上帝保护与帮助才得胜。其实早在摩西时代就是这样,当以色列人民打败米甸人之后,就把一半的战利品分配给出战者,另一半分给民众,而且强调这是来自上帝的命令(参考民数记三十一:25—27)。后来,约书亚也采取这样的态度(参考约书亚记廿二:6—8)。

第26至31节,大卫除了要求出战的前线士兵,和没有去出征的士兵共同分享之外,他也带回了许多礼物分送给「犹大的领袖们」。这些领袖就是曾在他逃亡或是寻求庇护之时,协助过他的人。有些城市在大卫逃亡藏匿在西弗时,虽然没有直接庇护过大卫,但也都曾提供大卫财物上的支援。否则,大卫和他的部下若仅单靠西弗这个城市供养,对西弗而言是非常庞大的负担和压力。在27至30节等列出了一份大卫送礼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希伯仑。因为后来大卫就是在希伯仑被当地的长老们膏立为犹大的王(参考撒母耳记下二:4)。从这里也可看出大卫确实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该怎样建立和地方领袖们的美好关系。
经文:

撒母耳记上 31:1-31:7

注释:

2.第三十一章:
这章是记载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民作战的情形。其实,也可以将这一章直接连结在第廿八章2节之后来看。但编辑者为了让读者更清楚整个战役过程当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直接关系,其实,这当中所发生的事,都在说明一个中心主题:大卫,确实和扫罗不一样;大卫有上帝的灵同在,而上帝的灵已经离开了扫罗。

3.第三十一章1至7节:
这段经文主要在说明扫罗和他三个儿子战死沙场的经过。这场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在基利波山的战役,正好回应了大卫不亲自杀死扫罗的坚持,因为大卫认为扫罗既然是上帝所亲自拣选的君王,就不可以杀害他,但上帝是公义的审判者,他一定会亲自处理扫罗的事(参考廿六:10)。如今扫罗果真「死在战场」,而且以色列人在这场战争中死伤惨重(参考三十一:1),这也应验了扫罗从先知撒母耳口中得到的「启示」(参考廿八:19)。

第1节,这节开始就说「非利士人跟以色列人在基利波山打仗」,「很多以色列人被杀」,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说出以色列人的士兵伤亡惨重。因为到后来是连指挥官「扫罗和他的儿子们都逃跑了」。若是连指挥官都逃跑了,就可以想像:其他士兵的情况就更凄惨了。

第2至3节,这里记载扫罗的三个儿子死于战场,包括「约拿单、亚比拿达,和麦基・舒亚」。连扫罗也被敌人的弓箭手射中而受了重伤,可见战况的惨烈。

第4至5节,当扫罗受重伤时,他要求身边「替他拿兵器的侍卫」,拔出他的刀,将他「刺死」。扫罗的理由是:「免得那些未受割礼、目中无神的非利士人凌辱我」。这句「未受割礼」,这个词含有藐视的语气,撒母耳记的作者在原文中一再使用这样的语句(参考十四:6、十七:26、36,撒母耳记下一:20)。意思是指肮脏、不洁净的人。「未受割礼」也是指「外邦人」,因为以色列人一直认为割礼是分别为圣的记号。在此,扫罗也提到他不希望受到重伤又被俘虏而遭到「凌辱」。因为在旧约圣经时代的社会,被掳的君王经常会受到极其残忍的酷刑,例如双眼被挖出(参考列王纪下廿五:7),手脚被断,身体伤残而在痛苦中过余生,甚至会像乞丐一般必须吃胜利者桌上掉下来的食物碎渣过生活(参考士师记一:6—7)。参孙就是眼睛被刨出来,身体被铜链锁住,然后在监狱里推磨(参考士师记十六:21)。因此,扫罗认为与其如此,不如命令拿兵器的侍卫杀死他会比较好(参考士师记九:54)。因为这是有关生命尊严的事,他不要苟且偷生。可是这拿兵器的侍卫「非常害怕,不敢做」,结果扫罗就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不过在撒母耳记下第一章6至10节却有不同的资料,说是一个年轻的亚玛力人向大卫表示,他听到扫罗这样的请求之后,想到反正扫罗也活不了了,于是就如他所愿的「杀了他」。

第6至7节,这里说「在那一天」扫罗和三个儿子,以及身边随从的人「全部阵亡」。这也在暗示着扫罗王朝的结束。这节说出在扫罗统治之下的耶斯列谷之整片区域的人们,因为害怕成为非利士人的奴隶,都逃出城外往其他以色列人城镇去避难,因此,非利士人很轻易的就占据了所有以色列人的城邑。这些城邑是在扫罗最兴盛的时代夺取下来的(参考十四:47)。现在再次沦落在非利士人的手中。
经文:

撒母耳记上 31:8-31:13

注释:

4.第三十一章8至13节:
这段经文记载非利士人用很残酷的手段对待战死沙场的扫罗,但有情义的雅比城居民却想办法将他的尸体取下火化并且将骨灰埋葬,表达对扫罗的感恩。

第8至10节,非利士人到沙场上去剥被杀的战士的战袍,这是古代打仗胜利后必有的动作,特别是战袍很重要。因为袍子上有许多的护身设备,例如铁片、刀剑、弓箭等,这些物品通常都是士兵们的随身之物,在当时都是属于昂贵的战争物资。结果才发现扫罗和他三个儿子的尸体。他们看见扫罗的尸体就将他的头给割了下来,这跟大卫割下代表非利士人的歌利亚的头是相同的意思(参考十七:51、54)。但这节的记载和撒母耳记下第一章10至16节的记载不同;在撒母耳记下是说将扫罗的头割下来的,是一位亚玛力人的年轻人。他割下扫罗的头,原本是为了要去向大卫请功领赏的。结果不但没有拿到奖赏,反而被大卫以杀死上主选立的王下命令杀死。他们那样做,除了是派人去分报消息给人民外,也报给他们的神明知道,接着又把扫罗的武器放在女神庙中,把扫罗的尸体钉在「伯・珊」得城墙上。这种作法也是古代羞辱战败敌对阵营者的一种方法,也是当时的人最惧怕的一种惩罚方式——曝尸。是让尸体曝晒在日光下,很容易就会发臭、生蛆,用这种方式来羞辱敌人。其实,这种方式也是在亵渎敌人,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严厉的创伤。古代的人也认为一个人死后,若是无法安葬,将会无法使后代得到幸福(参考列王纪上十六:4)。

第11至13节,「基列境内雅比城」,这是在约旦河东,属于玛拿西支族境内的一个市镇。这里的以色列人持着感恩的心,想尽办法将扫罗和他三个儿子的尸体从「伯・珊」的城墙上「取下来,带回雅比」,并且将之火化了。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可能因为扫罗曾经带三十三万以色列军队,去抵抗亚扪人对该城的恐吓与侵犯(参考十一:8—12),雅比城的人民以此表达他们对扫罗救命的感恩。

这里有较难了解的地方,就是有关火化扫罗和他儿子们的尸体,根据以色列人的传统,将尸体火化是一种惩罚(参考利未记二十:14、廿一:9,阿摩司书二:1)。但是,雅比城的居民这种火化方式处理扫罗和三个儿子的尸体,应该是用尊敬的心才对,他们还将扫罗和三个儿子的骨灰埋葬在「城里的柳树下」。后来,大卫又将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的骨骸,迁移到故乡便雅悯境内的洗拉,和扫罗父亲基士的坟墓葬在一起(参考撒母耳记下廿一:13—14)。大卫只迁移扫罗和约拿单的,原因是他跟约拿单有「生死之交」的特殊关系。当然,扫罗是上帝拣选的君王,即使扫罗过去曾一直想要谋害大卫,但大卫还是依然秉持尊敬上帝拣选的君王,给予最高的尊敬。雅比城的人民甚至为扫罗的死「禁食七天」,表示该城的人对扫罗最高的怀念。大卫后来在听到扫罗的消息时,也一样表现出以色列人最悲伤的方式——撕裂衣服、禁食(参考撒母耳记下一:11—12)。

5.结语:
这场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在基利波山的战役,在以色列的官方历史也有记载,而且内容几乎相同(参考历代志上十)。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历代志作者对扫罗和他儿子的死,作了非常重要的评语说:「扫罗死了;因为他对上主不忠,没有听从上主的命令。他求问死人的灵,而不求问上主,因此上主击杀他,把王位给了耶西的儿子大卫。」(历代志上十:13—14)
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