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询  A+放大  A-缩小
经文:

彼得前书 1:1-1:12

注释:

彼得前书第一至五章
1.第一章:
从彼得前书的内容、讨论的问题等,就可看出都是与初代教会遭遇到的背景有很密切的关系。第一世纪的初代教会是遇到了极大苦难,例如:在主后65年左右罗马皇帝尼禄焚烧罗马城,然后嫁祸给基督徒的事件,然后他用极其残酷的手段,狠狠地迫害基督徒。而使徒彼得就是在那段迫害时期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从这里就知道统治者要迫害基督徒之前,都会开始出现一些小动作,这就是此本书信出现的一个背景。这就像《现代中文译本》在这本书信之前简介中所说的: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鼓励那些为了信仰遭受苦难和迫害的信徒。作者一再以耶稣基督的福音—他的死、复活,和再来的应许—劝勉他们,给他们希望。因此,他们必须忍受苦难,确信苦难是对他们信心的考验,并且会使他们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日子』得到奖赏。」

从这段简介的话中,可看到早期教会确实面临了罗马帝国非常大的残酷迫害手段,导致许多信徒在期盼末日赶紧来临,上帝的审判能快快来到。

这章经文也是离不开这种内容,劝勉信徒受苦是暂时的,但透过受苦,却可清楚知道信徒的坚忍程度是否足够承受这些苦难。再者,在苦难当中,还是要坚持维护信仰生活的圣洁。这对每个信徒来说,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

2.第一章1—12节,
就像其他书信一样,罗马时代的书信开头都会有问候语。接着,作者就谈到在信仰里面遇到苦难,会带来生命的盼望。因此,他期盼所有的信徒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改变或放弃。

第1至2节,这是罗马治理时代书信写法的方式,信的开始就是先自我介绍,再来是提到受信者,接着是问安与祝福。

这里说写此书信的人使徒彼得,并且他说自己是「耶稣基督的使徒」。这里的「使徒」之意是指耶稣基督所拣选拣选的十二位门徒。当犹大出卖耶稣基督且自杀死亡之后,早期教会曾讨论过要补选一位接续犹大的使徒位置,为此使徒彼得建议必须从施洗约翰开始直到耶稣基督死而复活且升天时,都与他们同在一起的人才有资格被推选(参考使徒行传一:21—22)。大家就从众人当中推选出两个人,再以抽签的方式抽出马提亚来递补犹大的「使徒」位置。从这里就可看出「使徒」这名号也表示着特殊的身份。

作者说他写这封书信的对象,是「给上帝选召的子民」,这句话已经清楚指出就是针对基督徒说的。而这些信徒是「因逃难散居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等五个地区。从这句话可以看到作者写这本书信时,迫害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而这些地区在当时都是属于罗马行省。

再者,作者特别强调这些信徒都是「按照上帝预定的旨意,是藉着圣灵而成为圣洁的」子民。这都在表示能成为上帝的子民,是依照上帝的旨意和计画而拣选,就像旧约时代拣选以色列民族一样,不是依据人的条件,而是上帝依照自己拯救的计画来进行拣选工作。因此,拣选出来就是「成为圣洁」的,表示分别为圣之意。这样,所有被拣选的子民(信徒)必须要「顺服耶稣基督」,这里所说的「顺服」,意思就是倾听,意思是指听从耶稣基督的话和教训之意。

第3至5节,这三节经文也谈到基督教信仰上非常重要的认识:
一是上帝乃是慈爱的上帝,且他的慈爱是「无限的」。

二是上帝伟大的爱就是从耶稣基督自「死里复活」的神迹显明出来。

作者在这里强调因为耶稣基督的复活,带给所有信他的人有了「新的生命」,这种新的生命带来的就是有「活的盼望」。

这里也提到上帝拣选的子民必定会得到美好的奖赏,就是「不败坏、不污损、不衰残」的福泽。注意作者特别强调是「天上的福泽」,表示和世上的不同;在世上的赏赐,是会败坏的,而在天上的则是不会败坏的,是永恒的。这就像耶稣基督在劝勉大家要把「财宝积存在天上」,因为在天上就不会被盗贼偷窃,也不会被虫蛀坏(参考路加福音十二:33)。但这些奖赏并不是平白得到,而是需要努力到「终点」的人才能享有。

第6至7节,这段经文正好说明了第5节所提到,天上的奖赏是为那些有经过努力的人准备的。这里很清楚地说出一个耶稣基督的信徒,必定会面对许多信仰上的「试炼」或是「受苦」,作者鼓励信徒说即使这样,也要「喜乐」,表示要用甘愿的心去承受。这里提到「种种的试炼」,表示迫害的样式有很多种,依照当时罗马治理之下,包括有的被送去竞技场去拼死活,有的被丢入野兽群中去搏斗生死,有的被送到奴隶市场去贩卖,有的被强暴,有的当奴工到死去等等。但有苦难临身时,人才会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信心可以经得起考验。作者强调信心就像在炼金一样,越经历苦难,好的信心就会用明亮,有信心的人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日子来临时会「得到称赞、光荣,和尊贵」。

作者在这里已经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耶稣基督的再临,这也是早期教会非常重要的信仰告白。也是彼得前书重要的信息之一。其实这三样指的都是同样的内容,因为被耶稣基督称赞就是一项极大的荣耀,这样的信徒也是上帝国里有份的人,这种人的生命在上帝眼中就是极为尊贵。
再者,这里所提到在末日耶稣基督再临时刻显现时,有坚定信心且经过了考验之后证明属实的,将会得到「称赞、荣耀、尊贵」。

第8至9节,当作者写这封书信时,耶稣基督尚未再临,因此,大家看不到耶稣基督,而且有许多信徒都是后来在使徒们传福音时,才得到福音的信息而信耶稣基督的。因此,他们并「没有见过」耶稣基督。虽然这样,作者对信徒的表现相当肯定,因为他们是「爱」和「信」耶稣基督,并不受到任何影响。这就像希伯来书作者所说的:「那么,信心是甚么呢?信心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希伯来书十一:1)。彼得前书的作者在这里认为只有在这种绝对不疑的信心基础上,才会带给人「灵魂的得救」的结果。注意这里所说的「灵魂的得救」,意思是指生命的得救。

第10节,作者说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拯救的恩典,在旧约先知时代就已经有了的预言。其实,可以这样了解:新约的作者有一个努力目标,就是要将旧约时代先知所预言即将来临的拯救者与耶稣基督连结在一起。这也是马太福音作者最努力的工作之一,因为该福音书是写给犹太人看的。彼得前书的作者也是朝这方向努力,为要让早期教会的信徒明白,耶稣基督就是旧约先知所预言那位要来临的拯救者。

第11节,这里提到先知们是经过了「探索」之后,发现上帝拯救的恩典是「基督必须受苦难」来表明上帝的爱。要了解这句话就需要回顾到整本旧约圣经的历史背景。主前721年北国以色列被亚述帝国灭亡之后,以色列人被俘虏贩卖到外国当奴隶,从那时开始,哀哭、呼求上帝拯救的声音就从不间断,也从那时候开始,上帝透过先知的话传出拯救的信息。直到南国犹大在主前586年被巴比伦消灭,这呼求的声音频率越来越多,而先知的预言也相对的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中,就很清楚描述出那位要来的拯救者(基督)将以受难者的形像出现,这也就是以赛亚书第五十二章13节至五十三章12节的背景。

现在彼得前书的作者说耶稣基督就是这位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拯救者,他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就是一个明显的记号,他的死,就是为了所有信靠他的人而献上生命的。

第12节,上帝藉着耶稣基督拯救的信息是透过「圣灵的能力」传达出来,这点从使徒行传第二章描述在五旬节时,圣灵充满在使徒们身上,使他们勇敢见证福音,就因为这样,福音开始广传出来。这福音的好消息是「连天使」也想要「明白」这个大好消息。换句话说,能够听到这个消息,是非常珍贵难得的。
经文:

彼得前书 1:13-1:25

注释:

3.第一章13至25节:
在这段经文中可以看到一再出现「圣洁」这个词,就可以知道作者有强烈的期盼,希望所有的基督徒都能像圣经所教导的,过着「圣洁」的生活,用这种方式来显明有正确信仰与否之间的差别。

在前一段经文作者曾提起过一个真正有信心的人,是能通过考验的才算数,并且以这种方式来考验自己是否真的有足够坚定的信心可以抵挡恶劣世代的诱惑、迫害。在这段经文中,作者提醒信仰上一个重要的认识: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作者要强调生命的真正价值是在获得永恒的生命,而这永恒的生命是建立在耶稣基督的救赎上。

第13节,「你们的心要准备好」,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要束上你们的腰」。这句话的背景如果参考出埃及记第十二章11节就会更清楚,那时摩西转告以色列人,吃逾越节晚餐的时候,是要「束紧腰带,穿上鞋子,拿着杖」这样子的姿势吃。这是在表示情况非常紧急,很可能吃到一半就要赶紧离开,或是逃走。

另一方面,古代中东的人若说「束上你的腰」,意思就是指要好好做工,不要懒惰之意。衣带宽松是在散步时才有的样式。

「时时警惕」,原本的意思是指「清醒」,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这里的「清醒」,并不是一般所说的头脑清醒,而是指心灵上的清醒。换句话说,对信仰的事很清楚,也是指对上帝忠心,没有丝毫怀疑之意。

作者再次提到「耶稣基督显现」的事,表示当时大家都在盼望耶稣基督赶快来,且深信耶稣基督就要来临。因此,若没有保持清醒的心灵,就看不见耶稣基督再临和显现在众人面前。能够看见耶稣基督再临和显现,那就是最大的恩典。

第14节,这里提到要「顺服上帝」,意思是指要听从上帝话语的教导。相对于这节的末句说「从前愚昧无知」,就是指尚未明白圣经的话语,或是不遵从圣经的教训之意。换句话说,信耶稣基督的人应该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以上帝的话作为准则,会顺服上帝在圣经中的教训,而不会放纵私欲,败坏生活纪律。

第15至16节,这两节刚好与第14节成相反的句子;在第14节的末后句说「从前愚昧无知」和「让私欲支配」。而这两节所提到的是「圣洁」。

作者这是引用利未记第十九章1至2节说上帝是圣洁的,他也要求所有被拣选出来的子民都要相同圣洁,在生活上有所节制,不会放纵私欲。

这里的「圣洁」是有一个基本标准,那就是以上帝为主。因为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就是依据他的形像创造的,上帝的形像也表示着上帝的神圣。因此,一个放纵私欲的人,等于是在污秽上帝的形像一样,必定会引起上帝的震怒。

第17节,「祷告」,是在跟上帝讲话。要跟上帝讲话必须用诚实的心灵,因为上帝察验人的内心,上帝不会因为人用美丽的言词祷告就受到感动,也不会因为人拙于口才,就不会倾听那人的祷告。这节也提供了另一个早期教会共有的观念,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是「寄居世上」的旅客。这种「寄居」者的观念在第二章11节再次提到。希伯来书的作者也有这样的看法,认为有信心的人会承认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就像生活「在世上不过是异乡人和旅客」罢了(参考希伯来书十一:13)。再者,这里也提到上帝才是生命真正的审判者,因此,对上帝这位生命的主宰、审判者,人应该心存「敬畏」的态度,因为上帝是神圣的生命之主。

第18至19节,这两节可说是彼得前书很重要的经文。在这两节经文中,作者用人看为最贵重的金银财宝与耶稣基督所流的宝血相较。作者希望所有耶稣基督的信徒都会明白,能够赎人之罪,将人从因罪所带来的死亡(参考罗马书六:23)中赎回来的,就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宝贵的血」,使有罪的人因此能获得新的生命,且是永恒的生命。生命是无价的,并不是用金子或银子这种人间看为最贵重的财宝可以换取的。

作者用犹太人相当清楚的「赎罪」观念,来说明耶稣基督就是救赎者,因为人的生命并不是用金银财宝可以换取的,耶稣基督就是用他的生命——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赎回人的罪,使人可以跟上帝和好,并因此享受上帝所赏赐的永恒生命。

第20节,在第一章2节作者就已经有说过,所有耶稣基督的信徒都是「按照父上帝预定的旨意」拣选出来的。现在又进一步说上帝这样的拣选,是远在「创世以前」就已经决定好的。使徒保罗的书信也有这样的看法,就是上帝远在创造之初,就已经开始进行拯救的计画(参考罗马书八:29—30,以弗所书一:5)。作者要表达一件事:在很早的时候,上帝就已经开始他的拯救计画,这计画是包括耶稣降生到世界上来,都是在他拯救的计画里。所谓「预先」,其实要表明的就是一个有细密计画的拯救工作。

第21节,这节也是早期教会非常重要在表明信仰的基础,那就是:不是人能够明白上帝的救恩,是透过耶稣基督,才使人得以认识上帝。换句话说,是因为上帝要帮助人认识他的爱,他特别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生到世界上来,并且透过耶稣基督的死,来表明对人类最高的爱,那是一种奉献的爱,也是牺牲的爱,更是分享的爱。也因为这样,才使人因此相信复活的耶稣基督就是上帝拯救的记号。更重要的就是必须要有信心和盼望。因此,可以这样了解:有信心和盼望,就是用耶稣基督复活的爱连结起来的,这爱就是在上帝的救恩里见证出来(参考罗马书五:8)。

第22节,这里作者提到「顺服真理」。请注意,在这里「真理」指的就是上帝的话。耶稣基督在为门徒祈祷时这样向上帝祈求说:「求你藉着真理使他们把自己奉献给你;你的话就是真理。」(约翰福音十七:17)真理就是上帝的爱。只有真实、牺牲、奉献的爱,才是真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价值,也是只有在爱的里面,才会发现生命的可贵和无法抵挡的力量。

作者在这里又强调:基督徒应该知道怎样将领受自上帝来的爱见证出来,而这见证的方式就是从「彼此相爱」开始。这个「彼此相爱」就是从身边有「手足之情」的对象开始。

第23节,作者更进一步说明基督徒就是「重生」的人。这里的「重生」和第22节的「洁净」是相对应的词字;「洁净」就是指把污秽、不好的去除掉。「重生」也就是重头再来,把过去不好的、不干净的,都放弃,好像一个新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作者特别指出基督徒在过去尚未信靠耶稣基督的时候,就像是接连在那已经枯萎、「朽坏」的树枝上,现在则是连接在那充满着生命力量的树干中,生命有活力,可以长出新枝绿叶。这种赋予生命的枝干,就是从上帝的话来得到的。

第24与25节,这里是引用以赛亚书第四十章6至8节的诗歌。作者引用先知的这段诗歌主要目的,是要强调只有上帝的话才是真理,也只有上帝的话带来真实的爱。人间的一切都很快就会改变,就像野地的草、花一样,都是很快就会枯萎死去,但若是从上帝的话作基础延伸出来的,都将会永远长存。

最后一句话说「道」就是「福音」,这句话可以比较约翰福音第一章1节所说的「道是上帝」,然后又说「道成为人,住在我们当中」(参考约翰福音一:14),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上帝的道就是福音,这福音就是耶稣基督(参考马可福音一:1,罗马书一:1)。
经文:

彼得前书 2:1-2:25

注释:

4.第二章:
整本圣经给我们一个很清楚的观念,信仰是和生活相连结的,任何宗教信仰都是这样,没有和生活相连结在一起的宗教信仰,那种宗教是不实在的,或是虚无的,对人的生命并没有甚么意义可言。
再者,宗教信仰应该有很大的力量可以导正人往善的方向前进。人本来就应该有行善的能力,可是人非常软弱,受到罪的控制,使人失去了自我,随着罪的诱惑脚步走。使徒保罗就有这样的亲身体验,他说:
「我也知道,在我里面,就是在我的本性里面,没有良善。因为,我有行善的意愿,却没有行善的能力。我所愿意的善,我偏不去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反而去做。如果我做了我不愿意做的,就表示这不是我做的,而是那在我里面的罪做的。」(罗马书七:18—20)

他在这里很清楚说到人有行善的意愿,可是却常常做出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事。这可从许多犯罪了之后,懊悔的人身上看得出来。因此,宗教信仰就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让人藉着宗教信仰来抵抗深藏在人内心里面的诱惑力量,使人可以拒绝罪的诱惑。这就像使徒保罗信了耶稣基督之后所说的:
「感谢上帝,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能够救我。我的情况就是这样:我自己只能在心灵上顺服上帝的法则,而我的肉体却服从罪的法则。」(罗马书七:25)

确实是这样,要感谢上帝,藉着认识耶稣基督,使我们的生命出现一股坚强的力量,当人遇见试探时,可以透过耶稣基督的名向上帝祈求,抵挡诱惑的力量就会自然地从内心深处产生。

彼得前书作者一再提醒信徒要过圣洁的信仰生活,要信徒记得耶稣基督的死,对每个人的生命付出了相当高的赎罪之价。现在作者则是进一步要告诉所有信徒,身为一个基督徒,就应该知道珍惜这种用耶稣基督的生命赎罪换取的恩典。

第1至3节,信仰跟一个人生命的成长是一样的,就是要成长,而不能老是停留在婴儿期之中。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痛苦,而这些痛苦也是成长的一种代价。

这里作者用「排除」这个字,在希腊文的意思是「脱掉衣服」。作者用这个字,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早期教会的洗礼都是用浸礼,当一个人决志要受洗时,就是要脱掉原来的衣服,换上一件洁净的白袍浸入水中。象徵着把过去那些罪恶都舍弃,然后以洁净的心灵接受主耶稣赎罪恩典的洗礼。作者很明确指出要排除的「坏事、撒谎,伪善,嫉妒,或说人坏话」等这些不好的事。

作者对信徒的期盼,就是在信仰上要有「渴慕」成长的意念。「渴慕」这个字,这是含有强烈的欲望的意思,就是要有一种出自生命饥渴的需要,是一种在生命中强烈要求的心境,就像「新生的婴儿,时时渴慕那纯净的灵奶」一样。

这里所用「灵奶」的希腊文是「logikos」,和「logos」这个字是同字根,意思就是指上帝的话语。作者说一个真正可以帮助人的信仰生命成长的,就是真实上帝的话语。

第4节,「要亲近主——活的石头」,作者将耶稣基督比喻成为「活的石头」,这还是新约圣经中第一次用这种方式作比喻。会用石头来比喻耶稣基督,与引用诗篇第一一八篇22至23节的诗歌说:「泥水匠所丢弃的这块石头,已成为最重要的基石。这是上主的作为;这是多么奇妙啊!」原本上帝的子民被人看轻、藐视,但却在上帝的带领保护之下而获得全面的胜利,因此诗人用这样的句子歌颂上帝。现在彼得前书作者引用这诗歌来说明耶稣基督于世上传福音时,也是这样被犹太当局藐视,甚至迫害,最后将耶稣基督给钉死在十字架上,如今耶稣基督因为上帝最伟大奇妙的神迹,使他从死亡中复活起来,成为人类生命的盼望。

再者,这里用「活石」也可以代表上帝。以赛亚书第八章14节记载说上帝是神圣可畏,像一块石头,会使许多人绊倒。然后上帝又说「要在锡安建立坚强稳固的基础,在那里安放贵重的基石(参考赛亚书廿八:16)。这可明白所谓的「活石」,就是指以上帝作为生命的基础。这样的生命就会如同建造房子在磐石上一般,永不会动摇。

第5节,作者说要用这种如同与上帝之间不可分离的关系,用来「建造属灵的圣殿」。这里提到「属灵的圣殿」,主要目的就是要将之与用人的手所建造起来的耶路撒冷圣殿区隔出来,因为耶路撒冷圣殿就曾被耶稣基督斥责是「贼窝」、「市场」,并不是真正用纯净的心在敬拜上帝的地方。耶稣基督也曾公开说要用他的死和复活来重建圣殿(参考约翰福音二:19)。而使徒保罗也曾说信耶稣基督的人都要将自己身体看成是上帝的「殿」(参考哥林多前书三:16—17)。

第6节,这节的诗歌是引用以赛亚书第廿八章16节,主要在说明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就是神圣的地方,也是生命所仰望之地。彼得前书的作者引用这句话,就是要所有的信徒明白,耶稣基督就像上帝以前安置在耶路撒冷圣殿的基石一样,让进入圣殿敬拜的民众看到上帝的拯救,得到上帝的祝福。

第7节,这节引用诗篇第一一八篇22节的诗歌,主要在说明上帝奇妙的作为,就是让人所丢弃的成为最珍贵的宝贝。作者在这里也很清楚将信的与不信的人做了个区分;信的人当然知道耶稣基督救赎的爱的珍贵,相对的,不信的人会拒绝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爱,因为他们不会觉得耶稣基督和他的生命有甚么关系,也不会想要得到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恩。

第8节,这是引用自以赛亚书第八章14节的经文。这节也可为「活石」做个注解,因为是「活石」,所以可以成为倚靠的安全基石,也因为是「活石」,因此也能成为审判之工具。这里说「绊倒」,也可以作「排斥」、「拒绝」解释。早期教会时代很清楚一个观念:接纳耶稣基督的人,就会得到永恒的生命,相对的,拒绝耶稣基督的人,也会被上帝所拒绝,因为上帝已经将耶稣基督差遣到世上来,就是要让人能够信靠他而获得生命(参考约翰福音三:36)。

第9节,这里很清楚地提到所有的基督徒就是同样的族群,都是属于上帝所拣选的子民。「王家的祭司」,这句话与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旷野之后,就在西奈山盟约中,上帝透过摩西对以色列人传出的信息,说以色列人民是上帝的选民,是神圣的国民,是事奉上帝的祭司(参考出埃及记十九:4—6)。现在作者用这段话的背景来看所有的基督徒,就如同当年以色列人一样。

「圣洁的国度」,这是指分别出来的一个团契。因为上帝是圣洁的,所以,所有的基督徒相聚在一起,应该就是一个分别为圣的团体,和一般的社会团体不一样。耶稣基督就曾这样告诉他的门徒,说说他们和一般社会团体不相同(参考马可福音十:42—44)。

第10节,这节说出基督徒应该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身份的认同有差异;以前尚未认识耶稣基督时,不是属于上帝的子民,现在因为耶稣基督而成为上帝的子民。

第11至12节,作者就再次提到要人把自己当成像是一个「旅客」、「寄居」者一样。也因为这样,作者要基督徒保有良好的信仰生活之行为,让人因此看到基督徒虽然暂时移居外国之地,也会知道透过生活见证信仰,因为一个基督徒最重要的,就是时刻知道为福音作见证。

「不要放纵肉体的情欲」,这句话很快就会让人联想到与「性」有关的方面。其实,圣经的作者并不是指这么狭隘的范围,而是很宽阔的,指的内容几乎就是涵盖了广阔的道德、伦理方面等都包含在内了。

在彼得前书的作者看来,一个人若是在肉体上放纵,那等于是在污染灵魂一样。这里的「灵魂」,也可以作「心」解释。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肉体和心灵是相连接的,不是分开的,也不能是分开的。早期教会因为不被统治者认同,因此,迫害的事件此起彼落,这也是前面说过,信徒为此逃到外国去避开迫害的苦难。但这样并不表示就不会有问题发生,因为人们会用许多不实的传闻来污蔑基督徒和他们的信仰。因此,作者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更好、更实在、更圣洁的生活方式来,让人看见基督徒的好榜样而在「主再来的日子」,也就是审判的时候,成为荣耀上帝的记号。

第13至14节,这两节可参考罗马书第十三章1至2节,都有相同的意思。而在使徒行传第四章18至20节,当彼得和约翰被犹太人最高议会抓去关,并在审问他们两人时,他们两人就很清楚表示:「在上帝面前,听从你们对,或是听从上帝对呢?你们自己判断吧!我们所看见所听到的,不能不说出来。」彼得书信的作者倾向要基督徒对国家的制度采取尊重的态度,因此,强调要服从的是制度。而在这制度之下,必须有人去执行。因此,执行者要把制度确实执行出来。当国家的领导者(执政者)若是没有确实遵行这个制度的规矩,甚至滥用他的权势时,人民的好行为就等于是在羞辱这些领导者一样。就像在第14节这里所提到的,这些制度之下的掌权者,主要是为了「执行奖善罚恶」的工作。

第15节,这节可看到不论是彼得前书或是使徒保罗的时代,背景都是在罗马帝国统治之下,在那强权统治之下的环境中,若当面与之发生冲突,必定损伤惨重,且不会胜过那种邪恶的势力。因此,包括耶稣基督的教训中都有这样的看法:用爱胜过恶。彼得前书作者认为基督徒应该有足够的智慧对付「那班糊涂无知的人」,方法并不是用强悍的态度,也不是用足以伤害人命的武器,更不是正面冲突的举动,而是用「好行为」来使这些一再想要压迫基督徒的人,就算要找碴都会觉得手软,或是感觉羞愧、心虚。

第16节,「不要用自由来掩盖任何邪恶,要作上帝的奴仆」,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认知。有人将这句话当作基督徒受洗时必须宣告的一句话,因为真正信耶稣基督的人,乃是自由的人,是生命不受罪束缚的人。真正的自由,就是爱。因为有爱,生命才有自由可言。相对的,若是把邪恶隐瞒起来,这不是爱,而是错误且滥用上帝的爱。这样的举止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甚至成为邪恶的罪的奴仆而已。这里提到「要作上帝的仆人」,这句话可参考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第六章24节所教导的,要在钱财与上帝之间作个明确的选择,他劝勉所有跟随他的人都「要作上帝的仆人」。

第17节,这节可说是作者想为信徒过圣洁生活作一个简单的结语,这句结语就是爱所有的人。作者说要用「敬重」,是指诚实的态度。换句话说,一个基督徒,若是让非信徒觉得不够诚实,就不能见证信仰。因为基督教信仰就是从诚实作基础开始的。

这里说要用「爱」对待每个信徒,这「爱」字的希腊文「agape」,就是不计较、不怀疑、无保留、无条件的爱,而且是完全、无私、牺牲、奉献的爱。

「敬畏上帝」,这「敬畏」一词,意思就是不要随便,要像脚踩在薄薄冰层上面一样的心情,稍微不小心就会陷下去那样的恐惧、担忧。

第18至20节,这里谈及有关奴仆与主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了解,早期教会多数信徒都是奴仆,这也是为甚么使徒保罗的书信中也一再提起有关奴仆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参考以弗所书六:5—9,歌罗西书三:22—四:1,提摩太前书六:1—2,提多书二:9—10,腓利门书8—20节)。奴隶的背景是和早期罗马帝国四处去打仗胜利掳获上千万人回国有关,最高峰的时期就多达六千万奴隶,这些奴隶所做的工作包括音乐、舞蹈、教师、仆役,甚至有些医师也是奴隶的身份。但多数还是在劳役的工作。且在那时代,奴隶就是主人的「财产」,即使有的主人对待奴隶就如同自己家人一般的善待他们,但这并不表示奴隶就是自由的,他们常会随着主人的境遇而改变。且在罗马的法律下,奴隶并不是属于「人」的阶级,而是跟「货物」一样。

将这样的了解来看这三节经文时,就会明白为甚么作者会写出这种奴隶必须以绝对顺服的态度回应主人的观点。在作者的看法里,遇到那些不讲理,且态度恶劣的主人,也要忍受,这样做是顺服上帝的旨意,而上帝才是人真正的主人。

再者,早期教会因为耶稣基督扮演着「受难的仆人」的角色,也有一种强烈的看法,认为基督徒应该是学习耶稣基督的精神,忍受一切的苦难,因为相信在苦难中,上帝进行他奇妙的拯救工作。特别面对那强势有力的压迫者时,要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上帝,而不期望有权势的人会改变,因为那是很困难的。只有上帝进行审判、改造时,才有可能挽回人心堕落的趋势。

第21至22节,这里说「基督为你们受苦,给你们留下榜样」,是因为耶稣基督并没有犯罪,但他却在十字架上受难。使徒保罗所说的:「基督是无罪的,可是为了我们,上帝让他担负了我们的罪,使我们藉着他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关系。」(哥林多后书五:21)。早期教会信徒就有这样的信仰观念,认为每一件事都有上帝的旨意在里面,即使在最无理的际遇中,也会有上帝美妙的旨意在其中。因为这样,基督徒若是因为是个尽责任的奴仆,却也一样遭受到主人严酷的对待,就将之看成是为了上帝的缘故受苦难一样,这样反而会得到上帝的祝福,就如同耶稣基督虽然没有罪却死在十字架上,是为了要完成上帝的旨意,使人和上帝之间重建合宜的关系。

第23节,这里提到「仰望公义的审判」,这也是基督教信仰一个很重要的告白,相信上帝就是公义的上帝,他一定会为受到冤屈者伸冤。如果人间没有公理存在,上帝必定会伸张公义,审判那些不疼惜上帝子民的统治者。使徒保罗就这样说:「朋友们,不可为自己复仇,宁可让上帝的忿怒替你伸冤,因为圣经说:『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十二:19)

第24至25节,这两节再次强调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救赎恩典,使所有信耶稣基督的人的罪已经获得赦免,这样的人,就是属于耶稣基督的人,他就是牧者,信徒就是他的羊。耶稣基督就是好牧者,他会为了羊舍命(参考约翰福音十:11)。
经文:

彼得前书 3:1-3:7

注释:

5.第三章:
从使徒的书信中可以看到婚姻的问题可能是早期教会中一再发生的事。使徒保罗的书信看到这方面的问题,例如以弗所书第五章21至33节;歌罗西书第三章18至20节等,都有提到这方面的事。而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则是用第七章整章的篇幅在讨论有关婚姻关系。另外,使徒保罗写给提摩太和提多这两位门徒的书信中,虽然没有很清楚说明夫妻生活之道,但可以看到他在提醒这两个门徒,在他们所牧养教会的教会中选择重要干部时,必须要注意这些被拣选干部的婚姻生活上是否有规律。例如他强调这些教会干部「的妻子也得有好品行」,也说「教会领袖的助手只能有一个妻子」(参考提摩太前书三:11、12),又说:「善导年轻妇女,训练她们怎样爱丈夫和儿女。」(提多书二:4)这些句子都在说明教会中必要处理夫妻婚姻生活的问题时,应该要注意的事。

现在是彼得前书也谈及这方面的问题,从经文中可以清楚看到,作者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夫妻之间有了不同信仰时,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样的问题其实也是今天的基督徒经常在询问的问题。而问题最多的,就是信了耶稣基督的妇女,嫁给一个非基督徒的丈夫时,怎么办?比较少问题的是当丈夫是基督徒,娶进来的妻子不是基督徒时,这样的纠纷比较少,原因是东方的社会都是男性中心,对女性的要求也比较多。因此,一般都有这样的现象,就是娶媳妇进门之后,如果有不同的信仰时,就会要求媳妇跟着夫家改变信仰。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彼得前书的作者谈到当一个基督徒妇女嫁到一个非信徒的家庭时,该怎样扮演好当妻子的角色,好使丈夫能因此受到感化而随着信耶稣基督。我相信彼得前书作者提供给我们的,对今天基督教会的信徒应该有很值得参考的地方。

再者,在这章中作者强调行善是会得到上帝赐福的,而且这些来自上帝的赐福很快就会来临。例如第10至12节,作者引用诗篇第三十四篇12至16节的诗歌,主要也是在强调这个理念:用爱胜过恶,这样的人的祈祷必定会得到上帝垂听。虽然基督徒行善乃是最基本的信仰见证,但作者仍旧不忘记提醒信徒,上帝会赐福那些行善的人,因为这就是在实践上帝的教训。

彼得前书是写于一个迫害的时代,在那样的环境中,基督徒更需要用好的品行与行为来与当时社会有个区隔,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当时的人看到基督徒的好行为,而不会被随便加上莫须有的罪名,甚至可以杜他人悠悠之口,这也是耶稣基督在教导他那时代的犹太人一样,不要与统治者罗马帝国的军队直接冲突,因为他们的手上有强大的武器,一般人看那些强大的军事武器,就会害怕。但耶稣基督让我们学会知道,真正的武器并不是在这些用人的手打造起来的兵器,而是在人的心,且是善心。

6.第三章1至7节:
回到圣经时代背景,就会了解女人是属于男人的「财产」,并不是自由的,也不是独立的,丈夫对妻子有绝对的权柄,因此,用今天讲究「两性平权」的时代看这样的背景当然会觉得格格不入,甚至会觉得很奇怪。但就像前面提起过的,早期基督教会因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结婚的例子不在少数,必定会产生许多纷争,特别是在信了耶稣基督之后,夫妻之间若是没有共同信仰,该怎样彼此互相对待?类似的问题也会发生在主人与仆人(奴隶)之间。彼得前书作者将重点放在「顺服」这信仰理念上,探讨夫妇的关系。

第1节,这节一开始原本希腊文有「同样」这个字,这一字是介系词,用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之间,是要表明在第二章所提到的有关奴隶和主人之间关系的观点,也可以用来看妻子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因为作者这里用「顺从」(hypotasso)的这个字,也同样在第二章13节、18节使用。所谓「顺从」,是指「真诚」、「没有欺骗」之意。之所以会这样要求,就是因为丈夫乃是还「没有接受真道」的人,因此,作者认为这样才是在见证福音最好的方式,就像用忠实的态度扮演好一个仆人的角色时,就是见证信仰最好的途径一样。

再者,这里提到「用不着多说话」,这有两个方面的可供思考:
一是,犹太人向来就不喜欢女人多发表意见。

二是,当时的女人没有像现在有所谓的职业妇女,都是家庭主妇。会多话,必定跟在左邻右舍之间闲话家常有关。

作者希望当妻子的人要学习当个忠实的女人,就是用「好的品行」来感化丈夫,而不是用多说话想要说服别人来认识福音。

第2节,「端庄的品行」,这和第1节的「好的品行」和有相同的意思,都是指没有浪荡的行为,意思就是当个正经的女人,不要让人家以为这样的女人好像跟别的男人有不正常的关系一样。

第3节,这节更进一步提到在妆扮上要特别注意,不要过份。可以将这节对照提摩太前书第二章9节使徒保罗所说的:「我也希望女人穿戴朴素大方的衣饰;不要以奇异的发型、金饰珠宝,或高价的衣裳为装饰。」其实在旧约先知文献中,也经常提起这方面的警告(参考以赛亚书三:18—24,阿摩司书六:4—6)。

作者在这里用「妆饰」,这字在希腊文就是「kosmos」,意思是指引起别人的注意。作者用这个字很有意思,已经在说明福音不是商品,不需要用打广告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第4节,这节也是和第3节相对照。在这节作者说真正的美,是「内在美」,这种美有两个特色:其一就是长久「不会衰退」,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种内心的价值才是上帝所看重的。换句话说,人看外表,上帝看的是内心(参考撒母耳记上十六:7)。其实,作者并不是反对女人打扮、妆饰,而是在强调真正的美乃是上帝赏赐的,上帝赏赐给人的乃是一个纯洁的心——「温柔娴静」。若是人用化妆品来遮盖上帝创造的内心之美,那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第5至6节,这两节的经文提到亚伯拉罕和他的妻子莎拉的事件作为例子,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莎拉对亚伯拉罕都很顺从,包括他们离开家乡哈兰遇到饥荒而进入埃及避难时,亚伯拉罕要莎拉不要承认他们是夫妻关系(参考创世记十二:10—19),这样的事件后来又再次发生过一次(参考创世记二十:1—2)。二是当上帝的天使跟莎拉说再过一年,她将生下一个儿子。起先莎拉并不相信,她甚至告诉天使说她的「主人」亚伯拉罕说自己已经年老了,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发生(参考创世记十八:12)。但最后她接受了这个年老生子的应许(参考创世记十八:1—15)。作者用这比喻的主要目的,是要说明对上帝要绝对的顺从,用这样的心境来建构夫妻的关系。

第7节,相对于妻子,就是当丈夫的应该有的态度和责任。作者在这里提到当丈夫的角色和态度时,是强调丈夫的责任。

一是丈夫要跟妻子「一同生活」,这句话很重要,表示丈夫的仅能跟妻子有「性」关系,不可以有其他的性行为发生。用今天的语言就是不可有「婚外情」之意。

二是当丈夫的要知道「体贴」妻子的软弱,会这样说,就像前面已经提过的,圣经时代的女性,不能外出工作,只能协助丈夫整理田园、家务之外,不许有社交生活。也因为这样,妇女对社会动脉并不是很清楚。

三是要「尊重」她们。这里所说的「尊重」,意思是指「保护」,因为在前面提到女人比较「软弱」,那字的原意是指容易破碎的「器皿」。因此,「尊重」就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了,一是指容易破碎,所以要小心,就好像保护容易破碎的器具一样,稍微不小心就会损伤。再者,是指「贵重」之意。因为是「贵重」,所以更需要珍惜。

四是不论是男人或女人在上帝面前都同样「领受上帝所赐的新生命之救恩。换句话说,在上帝面前,男女并没有贵重轻贱之分,上帝对每个人都一样看重。

五是上帝会垂听有上述这些态度的男人的祈祷。可以看出作者强调一个男人必须有上述四点做基础,他的祈祷上帝才会垂听。也就是说一个丈夫不能只会管辖妻子,却不知道怎样疼惜妻子,一个不会疼惜妻子的人,不论他怎样祈祷,很难得到上帝的祝福。

不过,有些学者认为这句「你们的祷告」中的「你们」,是指夫妻两人,不是仅仅指男人而已。因为两人都是领受同样的恩典,只因性别和角色的差异不同,但都有各自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夫妻必须同时尽到责任才是真正在回应上帝救恩的爱,这样祈祷时才会有意义可言。
经文:

彼得前书 3:12-3:22

注释:

7.第三章12至22节:
这段经文读起来确实很熟悉,因为在使徒保罗的书信中也有这方面很清楚的教导(参考罗马书十二:17—21)。这段经文也可说是将问题焦点拉回到教会这个信仰大家庭中来,基本上,作者要强调的是:如果在一间以信仰作为基础建造起来的教会,如果没有像一个家庭那样,亲如家庭中的兄弟姊妹一般,这样的教会就很难有什么好的见证。

再者,这段是继续在谈有关善与恶之间的行为。而从这段经文让我们更清楚,作者用「善」在表示对上帝有足够的信心,宁愿为因为信耶稣基督而忍受一切的迫害。相对的,「恶」就是指那些迫害基督徒的力量。因此,这段经文就更清楚指出要忍受一切的迫害,用更坚定和温和的态度,让那些迫害者知道羞愧。就像在前一段提到对那些迫害者,要用更多的爱心来感化他们,就像一个嫁给非基督徒的女子,要用爱来感化她的丈夫一样。现在作者进一步提到要鼓励那些受到迫害的基督徒有更明确的行动,来表明自己即使受到迫害,也可以坚忍下来,因为知道这些受到迫害所带来的苦难,都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

第8节,使徒行传记载最早教会团契形成时,大家都是「同心合意」的相聚在教会里,这种「同心合意」的相聚是为了要敬拜上帝,并且过着完全分享的生活,他们活出亲如兄弟姊妹般的大家庭样式(参考使徒行传二:43—47、四:32—35)在这里,作者在信仰的团契里,大家都要「同心,互相同情,亲如手足,以仁慈谦让相待」,这将会比出生在同一个家庭的亲人更亲密。

第9节,这节可参考罗马书第十二章14节使徒保罗说的话。

犹太人长久以来传承自摩西法律的教训,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灼伤还灼伤,以创伤还创伤,以鞭痕还鞭痕。」(出埃及记廿一:24—25)但这样的观念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和平,反而是带来更多的报复和仇恨。这也是为甚么耶稣基督教导他的门徒是完全不一样,他要门徒们从「不可向欺负你们的人报复」(参考马太福音五:39)做起。他甚至说: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让他打吧!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内衣,连外衣也给他吧!假如有人强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跟他走两里吧!有人向你要东西,就给他;有人向你借些甚么,就借给他。」(马太福音五:40—42)

作者在这里强调另一个基本概念,人被拣选出来成为基督徒,就是最大的福气。因为被上帝拣选的人,就是上帝的仆人,也是上帝的同工,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耀,而被拣选是上帝给基督徒最大的恩典,但这种恩典并不是要让基督徒独享的,而是要分享给别人的,否则被拣选为上帝的仆人、同工就失去意义了。基督徒就是要带上帝的祝福给别人,而不是要诅咒不喜欢的对象。要让人因为有基督徒在身边,而得到上帝的福气。

第10至12节,这段经文是引用诗篇第三十四篇12至16节。

作者强调若是想要过好日子,享受人生的乐趣,就需要禁止「舌头说坏话」。没错,舌头若是没有用来歌颂上帝,而是用来诅咒别人的时候,那就与上帝原本创造的本意相反。第11节的「行善」和「追求和平」是对称的句型。这是说能让纷争消除,就和做善事一样。基督徒是被拣选出来的族群,为的就是要见证上帝拣选的爱。而爱才是带领人接近上帝、认识上帝最好的方法。第12节说上帝会「看顾义人」并且「垂听」祈祷的声音。这节所谓的「义人」,就是指与上帝保持和好关系的人,这种人也就是第11节所说促进和平的人,因为这种人和上帝的关系有如父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第13至14节,这两节可参考以赛亚书第八章12节、第五十章9节。

作者在这一节提到「不要怕人的威胁」,就像耶稣基督在路加福音第十二章4至5节所说的,不用怕人,因为人只能迫害人的肉体。要怕的是当把人的生命夺走之后,又可以将人下在地狱中的上帝。原因是人的生与死都掌握在上帝手中,他是我们生命的主宰。

这里「为义受苦」的「义」,是指上帝拯救的信息。可参考马太福音第五章10至12节耶稣基督在山上宝训中的教导。希伯来书的作者也用同样的话鼓励当时在受苦中过日子的信徒,要他们要有坚定的信心。信心是得救的基础。能够坚持到最后,就如同通过了生命的测验一样,可以得到上帝来自天上的奖赏。

第15节,这节引用以赛亚书第八章13节,该节的经文背景是在犹大王亚哈斯的时代,那是在主前第735年左右,有强大的亚述帝国威胁着,在犹大的以色列人心中惶惶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先知以赛亚要亚哈斯王记住只有上帝才是需要「畏惧」,其他来自人的方面之迫害、威胁都可以不用惧怕。

就像这样,这里作者认为基督徒更应该清楚知道,耶稣基督才是我们信仰的中心,生命中的一切就是以他为主,因此,真正要「敬畏」的对象是耶稣基督。

第16节,彼得前书的作者就在这里提到,当有人来询问有关信仰的内容时,要随时知道用「谦恭温和的态度回答」对方,让询问的人知道:基督徒并不是像传言中的妖魔鬼怪或猛兽一般的可怕,要让别人有好印象,让那些专门毁谤基督徒的人感到惭愧。

第17节,这节经文是古代社会流行的一句箴言,本来的话语是:「宁愿做好事受苦,也不要因为做坏事被责罚。」作者在这里加上的一句「出于上帝的旨意」放在「做好事受苦」之后,表明一个基本信仰观念:若是因为信仰而受苦难,这其中必定有上帝的旨意在里面。

第18至22节,这段经文可看到作者提供给几个重要的信息:
一是耶稣基督的拯救一次就完成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仰认知,因为耶稣基督就是上帝的「独生子」,是惟一的,没有其他代表。上帝就是要用耶稣基督来进行一次全体的大拯救。而且所用的方式,也是最残酷的记号——十字架。

二是耶稣基督的拯救,乃是要将罪人「带到」上帝的恩典面前。圣经说上帝是满有恩典、慈悲的上帝,在上帝的里面,满有救恩(参考诗篇一○三:8—12)。这充分说明了一件事:有耶稣基督的救恩,罪人才能面对着上帝的审判。耶稣基督不但成为罪人的保证者,他也承担了罪在十字架上的惩罚。

三是耶稣基督的拯救,是使人得到永恒的生命。这一点也是整本约翰福音信息的中心,就是在耶稣基督里,将会得到永恒的生命(参考约翰福音三:16),不是像肉体一样,会死掉、腐坏的。现在复活的生命将会是永远的,因为不再有败坏,也不再有罪的缠绊。因此,在耶稣基督里有永恒的生命,这一点也是基督教信仰和其它宗教信仰之间最大的差别。

四是藉着洗礼使信靠耶稣基督的人与救主耶稣相连结。这也是从第19至22节最中心的思想。因此,早期教会就是将洗礼看成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告白。

彼得前书作者在这里强调真正在审判人生命的,并不是这些在世上的统治者,而是坐在上帝右边的耶稣基督,他已经复活升天到上帝那里,得到审判的权柄。而洗礼就是一种生命的记号,每个受洗的人都有特别的记号。注意这记号就是指洗礼说的,因为洗礼已经和割礼有了区别,割礼是身体上的记号,洗礼是生命的告白,因为是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的(参考马太福音廿八:19)。
经文:

彼得前书 4:1-4:19

注释:

8.第四章:
作者在这章经文中,要所有的信徒明白因为耶稣基督的受苦洁净、洗涤了所有信靠他的人的罪,因此,就不要再次堕落了。必须在生活胜有所节制、约束。好成为一个真正分别为圣的上帝子民。
作者从信徒必须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上有美好的见证说起,因为在使徒的时代,基督徒是非常少数的,而这样的少数在一个社会中会显得特别抢眼,有很多眼睛注意在看着。如果稍微不注意,很容易落入口实而污蔑基督徒的信仰。因此,将信仰用在生活和工作上,就成为使徒们在早期教会生活中的一项很重要之教导内容。就像使徒保罗所说的:「所以,弟兄姊妹们,既然上帝这样怜恤我们,我劝你们要把自己当作活活的祭物献给上帝,专心事奉他,蒙他喜悦。这就是你们应该献上的真实敬拜。」(罗马书十二:1)

在这章作者继续提起这本书信的主题——为了基督的缘故受苦难,乃是一件荣耀的事。因此,即使是受到迫害而遇上苦难,也要在各方面都有美好的见证。

第1节,节可以参考第二章24节。

彼得前书的作者从开始就锁定了「受苦」这个题材,要谈有关因为信耶稣基督而受到的这种迫害,在每章经文都有提到基督徒若是因为信耶稣基督的缘故而受到迫害时,应该有的态度。

这里的「苦难」,跟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有关系,因为耶稣基督的死,就是将罪带上了十字架,使罪也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样,信靠耶稣基督救恩的人便不会再被罪缠着不放。再者,作者在这里呼吁信徒要学习耶稣基督这种在十字架上苦难的样式,将之看成是一种信仰的功课来学习,这就好像将罪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因为耶稣基督就是将人类的罪带到十字架的。因此,从信仰的角度来看「苦难」时,对一个基督徒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帮助基督徒学习成长的机会。

第2节,就像第1节所说的,学习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方式,把罪隔绝出来后,这样的人第一个转向就是会顺服于「上帝旨意的管束」行事,而不会再跟着诱使人犯罪的「欲望」走。这里的「欲望」是用复数,表示有很多、数不完的欲望。这表示诱惑人犯罪的方式、力量很多也大,但都会因为学习耶稣基督用十字架这种苦难的方式,可以很彻底的将罪隔绝出来。

第3至4节,这两节就是在谈到学习耶稣基督之前、后的差别;在这之前,是跟着诱惑人犯罪的欲望走。现在因为学会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样式,开始过着有节制的生活。但是,却会因此而受到过去那些生活在淫荡中的同好者所羞辱,因为那些人会从改变后的基督徒身上看到自己的罪态,会发现原来自己的丑相,但却无法接受,又不承认,因此就会有恼羞成怒的反应出来。

第5节,可参考希伯来书第四章13节。

非常清楚的,不管是活着的人或是已经死去的人,都是一样会在上帝的审判之下。约翰福音的作者告诉我们说:「父亲自己不审判任何人;他把审判的权交给儿子。」(约翰福音五:22,另外参考提摩太后书四:1)然后又说即使是已经在坟墓中的人,也将从坟墓里出来接受审判(参考约翰福音五:28—29)。这也是使徒信经中所说,复活后的耶稣基督坐在上帝右边,他将天上来审判活人与死人。

第6节,可以将这节对照第三章19至20节。

这里比较棘手的问题,就在于「死人」是指甚么对象?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那些在肉体上确实已经死去的人。二是指那些灵性上已经死去的而肉体还活着的人。一般人都是从外表判断;当看到一个人会动,会说这是一个「活人」,但上帝则是看人的心灵。一个会动的人有可能就像已经死了的人一样,俗语所谓的「心死」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例如有的人看起来好像都不动,每当有甚么活动,都不会参与。于是大家会说这个人好像不存在一样,大家都把他忘了,可是他却是活着的。基督教的福音对每个人都存着希望,也都寄予极高的盼望,就算是表面上看起来不会动的人,在基督教的福音看来,都存着盼望。即使是一个被判死刑的囚犯,基督教的福音也不会放弃,因为他的灵魂还是需要拯救。换句话说,真正的福音就是对任何生命都有「复活」、「重生」的盼望。

第7节,从这节可清楚看到末日的思想相当浓厚。在彼得前书中这样的思想一再出现,例如在第一章13至16节。其实,这种思想并不是只出现在使徒书信中,在耶稣基督的言论也出现过末日来临教训,例如马太福音第廿四章,马可福音第十三章,路加福音第廿一章7至36节等经文,都很明显地说出末日来临的景象。

新约时代的教会则是进一步地将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刻,与耶稣基督再临的观念连结在一起。使徒的书信中类似这样的用词一再出现,例如腓立比书第四章5节,希伯来书第十章25节,雅各书第五章8节,约翰一书第二章8节、28节,启示录第一章3节、第廿二章7节、12节、20节等。
「警醒祷告」,这句话可说也是使徒保罗一再告诫所有信徒的事(参考以弗所书六:18,歌罗西书四:2,帖撒罗尼迦前书五:17)。祷告可说是基督徒信仰生活最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因为祷告是与上帝保持美好关系最好的方式,没有祷告,或是忘记祷告,都等于是忘记了有上帝在我们生命中一样的严重。

第8节,这节可以说是教会存在最大的特色,因为一间教会若是失去了「彼此真诚相爱」的见证,就无法传出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拯救与爱的信息。耶稣基督在约翰福音第十三章34至35节曾说过,只有在爱的里面,才能让人看出我们是他的学生。

作者在这里说要「真诚相爱」的「真诚」这个字,在希腊文是用「ektenes」,意思是指「不停地」,也就是说相爱的心不可以停止,是持续不断的在进行。因此只要教会存在的一天,信徒就要继续不断地练习「真诚相爱」的这门功课。

再者,这节说「因为爱能消除许多罪过」,这句话是引用箴言第十章12节所说的:「憎恨引起争端;爱能掩盖一切过错。」箴言这里所说的「掩盖」,意思是指赦免之意(参考雅各书五:20)。

第9节,「彼此殷勤接待,不要埋怨」,这句话是有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早期教会不像今天有神学院在训练传道者到各地去传福音、布道等工作。而是有许多在信仰上有感动者四处去见证福音,像最早在耶路撒冷教会选出来的七位使徒的协助者一样。另外就是有使徒保罗的门徒,例如提多、提摩太等类似这样的传福音者,他们在早期教会中,并不是固定在一间教会,而是一个人同时负责许多间教会,需要四处去传福音的信息,因此,每当到一间教会去,就需要有人接待。

另一方面,早期教会因为信徒少,彼此之间的往来也会更紧密些,因为彼此都是信徒,所以都会透过教会之间的联系提供接待的机会,这样有几个好处,其一是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费用,其二是可以透过如此的接待,大家彼此分享了教会的实况。

第10至11节,作者提供一个重要的认识:在教会这个信仰团契中至少有两个基本要件,其一是每人身上所拥有的恩赐都是来自上帝的赏赐,这是为了要彼此分享(服事),而不是要独自拥有。其二是用上帝赏赐的这些恩赐来服事福音的工作,并不是要炫耀自己的能力,而是为了要荣耀上帝的名。这一点也是长老教会创会者约翰・加尔文所说的「将一切荣耀归给上帝」。

「宣讲上帝的话」。圣经就是上帝的话,这是非常清楚的,若是传道者没有依照圣经的教训来传扬,那就是不对。教会存在的主要使命就是要传扬上帝的话,而传道者更是要尽心、尽力地将上帝的话传扬出去。

「世世无穷,阿们」这句话,看起来就像一封信的结尾一样。从腓立比书第四章20节,希伯来书第十三章21节,以及彼得前书第五章11节等,都会看到这是用做结束句型。因此,有些圣经学者认为彼得前书的第一封信,应该是到这个地方暂告一个段落,然后从第四章12节开始,又是另外一封新的书信。

第12至14节,作者写这本书信的主轴,就是在鼓励因为信仰而受苦的信徒们,要大家有坚定的信心,不要失志、气馁,上帝必定会有重大的报偿在等待着。

马太福音第五章记载耶稣基督在山上教导门徒时也说过这样的教导,要门徒们明白为了传福音而受苦难,等于在天上累积了许多福气一样,那是上帝从天上要奖赏给为福音受迫害者所准备的。这很清楚让我们看到有坚定信心的重要性,因为有了坚定的信心,才不会在受到迫害时就改变了原有的信仰。使徒保罗就特别提醒当时的信徒,要有受迫害的心理准备,他说:「凡是立志跟从基督耶稣、过敬虔生活的人,都会遭受迫害。」(提摩太后书三:12)他也说若是因为信仰的缘故而受到迫害,那就是等于在「分担基督的苦难」一样,也要「分享」耶稣基督的复活的「荣耀」,他强调说这份荣耀乃是上帝特地保留下来要给所有因为信仰而受到迫害的人领受的(参考罗马书八:17)。

作者说「若因跟从基督而受凌辱,就有福了;这表示荣耀的圣灵,就是上帝的灵,在你们身上」,这句话非常重要,很可能引用自最早殉教的司提反之经历,当他被迫害而必须面对民众拿石头要打死他的时候,使徒行传作者路加这样描述说:「司提反被圣灵充满,举目望天,看见上帝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上帝的右边。」(使徒行传七:55)这是「荣耀的圣灵」充满了司提反的心,才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生命的苦难而不退却。彼得前书作者强调基督徒受到迫害就是这样,信仰遇到苦难并不是倒霉,相反的,要知道那乃是上帝所允许的,因为这是在帮助一个信徒透过受苦而使信仰的内涵能够升华。因此,作者在第12节就说这就如同「遇到火一样的考验」

第15节,作者在这节特别提到是因为信仰的苦难,并不包括这些属于伦理道德,或是人为的疏忽。也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的错误,全部都推到信仰的层面,这并不正确。

第16节可参考使徒行传第十一章26节,该处经文提到「基督徒」这个名号的由来,就是从安提阿开始的。而安提阿这里的基督徒就是因为在耶路撒冷遇到了迫害逃避到这地方,但他们并不是因逃避而将福音的信息给关闭、改变,相反的,他们逃到安提阿去避难(参考使徒行传十一:19),然后将安提阿当作广传福音的基地,也因此使他们因信耶稣基督而得到「基督徒」这个名称。因此,这「基督徒」并不是使信徒感觉羞耻的「名号」,相反的,这是一个「荣耀上帝」的称呼。

第17节,「审判的时候到了」,而审判要从「上帝家的儿女」开始先受审判,这样的观念很可能和以西结书第九章6节的经文背景有关。该处经文提到上帝的审判先从耶路撒冷的长老开始,然后才是老人到婴儿等。先知阿摩司也很清楚地说,以色列人民是上帝特别拣选出来的族群,因此,在审判的时候,上帝会特别注意到他们(参考阿摩司书三:2)。

作者在这里强调一个重点:如果一个耶稣基督的信徒要得救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那么没有信的人想要得救,岂不是需要付出更多?可以想像会有更多的困难。

第19节,作者勉励所有的信徒,要用「完全信赖」的心,将生命委托在慈悲的创造主、上帝的手中。这里作者提到两件事,第一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将自己的生命完全交托在上帝手中呢?就是那些因为上帝的旨意而受苦难的人。换句话说,是那些确实是为了信靠上帝福音、传扬福音而受苦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将生命交托在上帝手中。第二是这里所谈到的「信赖」这个词(在《和合本》用「交与」,在《台语汉字》版用「交代」),这词在希腊文是「paratithesthai」,这字的意思就是将钱财委托放最可信靠的亲友保管。而受委托保管的人会觉得很荣幸,因为被信任。而交托保管的人,可以绝对放心。

一个对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救恩有绝对信心的人,就是上帝所喜悦的对象,这样的人,因为对上帝有绝对信心,也宁愿将自己的生命交托在上帝手中,这是很正确的事,因为上帝就是生命的创造主,也是赏赐生命的主。
经文:

彼得前书 5:1-5:14

注释:

9.第五章:
早期教会在信仰上遇到极大的迫害,导致有不少信徒因此丧失了生命,也有不少信徒生命遇到极大的苦难,于是使徒的书信中就一再地鼓励信徒,要坚忍到底,并且告诉他们:对那些至死都坚持不变的信仰者,上帝必定会给予最美好的奖赏——上帝要成为他们的上帝,要亲自牧养他们,并且让他们享受永恒的生命(参考启示录七:15—17)。诗篇第廿三篇相当清楚表达上帝就是牧者,以色列民族就是上帝的羊群。在上帝这样的好牧者带领之下,属于上帝的子民之羊群,不用担忧生存的问题,也不用惧怕遇到生命的困境,因为有上帝在庇护、带领着。

这种以上帝亲自当牧羊人来牧养这些属于他的羊群,就是以色列人民一直存在的信仰认知:上帝是他们民族的牧羊人;他们是属于上帝的羊群。上帝亲自牧养,等于在说明生命不再有苦难,也不会有任何恐惧,因为上帝就是赏赐生命的主,也是最好的庇护者。先知以西结就曾在他那时代提出了上帝就是以色列人民的牧者这样的看法,使他们不会「在暗无天日、多灾多难的时候被驱散到各地」,不但这样,上帝还要领他们「回到以色列的山间和溪畔,在青绿的草场牧养他们」,让以色列人民可以安心生活。先知以西结传出上帝对以色列民族最重要的一句宣告就是:「『你们是我的羊,是我草场上的羊群。你们是我的子民,我是你们的上帝。』至高的上主这样宣布了。」(以西结书三十四:31)

耶稣基督就曾用这种牧羊人和羊群之的亲密关系,来形容他和跟随者之间不可分离的情景(参考约翰福音十:1—16)。他甚至说到好的牧羊人会为了羊群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彼得前书作者现在也用这种牧羊人和羊群之间的特殊来勉励信徒,要学习当个好的牧羊人来对待所有的羊群。

第1节,这里提到「长老」这个词,就可以看出早期教会已经发展出一个很有系统的组织,「长老」们不仅是教会中的中流砥柱,也同时看到「长老」在早期教会里已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参考使徒行传十一:30、二十:17)。至少可看到「长老」在当时已经是牧养教会的工作者。

使徒保罗在早期开拓教会时,也是用「长老」的制度来管理教会,他对教会在推选「长老」的事上有严格规定(参考提摩太前书三:2—7,另外参考提多书一:6—9)。使徒保罗每传福音到一个地方,成立教会之后就会设立长老来牧养该教会(参考使徒行传十四:23,提多书一:5)。因此,可以理解早期的教会有长老并不是很稀奇的事。

但要注意的是彼得前书的作者特别强调自己是基督受苦的见证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并不是要强调自己的权柄,而是要见证耶稣基督的受苦。

彼得前书作者说要与大家「分享将来的荣耀」,表示这种荣耀是属于未来的,并不是眼前看得见的。作者用这种方式在说明一件事:如果见证耶稣基督的苦难而受难,则这些苦难都将成为将来耶稣基督再临时,要领受耶稣基督复活之荣耀的证据。

第2节,「牧养上帝所付托你们的羊群」,且必须出于「甘心乐意」,这也是献身传道的第一要件。使徒保罗描述耶稣基督是:「自愿放弃一切,\取了奴仆的本质。\他成为人,\以人的形体出现。\他自甘卑微,\顺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二:7—8)这也是为甚么他要大家学习耶稣基督的这种心境(参考腓立比书二:5),因为这样才能使福音成为甘甜的果实。

再者,因为有甘愿献身之心,人才会不计较报酬多少,也才会「自动自发的事奉」,这一点是非常确实的。只有不心甘情愿之下,人就很会计较。这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可看出一些端倪,就是早期教会中有些长老担任着传道的工作并不是很心甘情愿,或是对金钱的问题比较在意。使徒保罗相当清楚地表示:传道者从教会信徒的奉献得到生活的所需是正确的(参考哥林多前书九:3—14),他甚至说:「善于领导的长老们,尤其是在讲道和教导上特别努力的,应该得到加倍的酬报。」(提摩太前书五:17)但使徒保罗却仍旧保持自己工作赚钱以维持生活所需,主要原因就是他不希望有人找碴,说他骗信徒的钱,因为在哥林多教会发生过这样的事(参考哥林多后书十一:7—9、十二:16—17)。他会这样坚持的原因,就是当时有些人利用教会信徒的善心,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传道,其实是在欺骗信徒的钱财。或是虽然是当传道者,但却对金钱的事很在意,这样是将传道的工作当作养活家庭生计的一种方式。

第3节,好的牧者就是羊群跟随的对象。作者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个好的传道者应该成为信徒学习的「榜样」。使徒保罗非常有名的话语,就是他曾写信给好几间教会时,都曾告诉读他书信的人要学他,如同他学习耶稣基督一样(参考哥林多前书十:32—十一:1,腓立比书三:17,帖撒罗尼迦后书三:9)。

第4节,耶稣基督就是好的牧者,这一点所有的基督徒都清楚知道。作者在这里提到这位好牧者耶稣基督再临时,是带着审判的权柄来到世上,因此,每个传扬耶稣基督十字架信息的传道者,都必须向耶稣基督交帐,这时所有负起传道工作的人,就会知道自己所得到的是甚么样的成绩。作者在这里用「永不失去光彩的华冠」,这就是使徒保罗最喜欢用的属天之奖赏(参考腓立比书三:14,提摩太后书四:7—8)。

第5节,在第1至4节提到教会的「长老」,这字有时也代表着年岁比较高、且有社会地位者。当然也是在说明带有传扬福音者的身份。紧接下来就是提到年轻人应该注意的信仰态度。

作者在这里引用箴言第三章34节的话语所说的:「他(上帝)轻看狂傲的人,恩待谦卑的人。」这句话雅各书的作者在该书信的第四章6节曾引用过(另外可参考约伯记廿二:29)。骄傲的第一个特徵,就是拒绝别人的意见,坚持己见,认为自己所做、所想的都是正确的。在教会里,这样的态度是很难与别人同工的。作者特别提醒年轻人应该对年长的人有「谦卑顺服」的态度。他用「系上谦卑的围裙」,这里的「系上」,意思是指把绳子打成有结的样子,这样就不会松开。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将「谦卑」看成是一个人生命的基本,就像穿衣服一样,如果没有穿好就很难看了。同样的,一个人如果不懂谦卑,只有骄傲的话,那个人所显现出来的,都将是不堪入目的。奥古斯丁就说过:「骄傲乃是万恶的根源。」这句话很有意思,也值得我们注意。

第6节「大能上帝的手下」,这句话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上帝是个全能的神。圣经说宇宙万物就是在上帝的手下完成的,在上帝的手中,没有不能成就的事。也因此,只有谦卑的人才会明白上帝才是生命的主。当一个人骄傲的时候,心中自然不会认为有上帝(参考诗篇十四:1),唯有谦卑的人,即使他不认识上帝,也会知道有上帝存在,且在管理着宇宙万物等一切受造之物。

第7节,这是引用诗篇第五十五篇22节。

耶稣基督曾对跟随他的人说过,到他那里可以使生命的负担减轻,使生命得到安息(参考马太福音十一:28—30)。这些「重担」指的就是忧虑、烦恼、焦虑、愁烦等等,是使人生命感到困苦的事物。这样,任何人只要是接近耶稣基督,就会得到生命的安息,会因为耶稣基督是生命的主,会使人的生命活得更轻快、有力。

「因为他(上帝)关心你们」,这句话正好说出基督教信仰最大的特质,就是告诉我们:上帝是爱。充满爱的上帝关心所有依靠他救恩的人。

第8节,从福音书中也可看到耶稣基督提醒跟随者要时刻「警醒」,原因就是和末日来临,以及将会遇到的苦难有关(参考马太福音廿六:41,马可福音十三:32—37),在他的教导中也一再提醒那些当仆人的,要「警醒」注意主人随时会来到(参考路加福音十二:35—38)。

这里的「魔鬼」,也是指那些专门制造毁谤纠纷的人。这可到早期社会为了要害基督徒,就用许多方法来陷害,甚至用钱买作假证者陷害基督徒,这些如同「魔鬼」的陷害者,他们正像饥饿的狮子,在寻找「吞吃」的对象。因此,作者说要小心这些「仇敌」,以免被伤害。

第9节,这里提到要用「坚定」的「信心」来「抗拒」这些如同「魔鬼」的诱惑者,即使因此而受苦,也要坚持下去。雅各书的作者甚至说只有这样的坚持,才能使诱惑者或是陷害者知难而退。所谓「坚定」这个词,通常是用在军事战争中,把战场上会阻碍抵抗的地方都清除掉。

再者,这节也说明了为了福音的缘故,在基督教信仰历史上几乎全世界各地都一样,记录了信徒受到迫害的经历从不曾间断过。作者用这样的话来安慰当时的信徒,要他们感到在受到迫害中不会有孤独感。

第10节,这节让在受苦中的信徒看到,遇到的苦难不会是长久的,而是短暂的。相对的,将来的荣耀却是永远的。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上帝乃是「赏赐一切恩典」的上帝。所谓「一切恩典」乃是指新生命,也就是永恒的生命,这才是所有恩典的总和。因为有这样的恩典,才能抵挡得住这世上一切的苦难和诱惑。使人的心与耶稣基督连结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与耶稣基督一起受苦而死,并且也因此与他同享复活的荣耀(参考罗马书六:5、8)。

第11节,可说是这本书信的结尾,就像在第四章11节一样。

第12节,可看出这封书信很可能就是使徒彼得的助手「西拉」写的,但使徒彼得签了名,这就像使徒保罗写的罗马书一样,是由德提代写,使徒保罗签名表示书信内容是根据他的意思写成的(参考罗马书十六:22)。

「西拉」,他就是耶路撒冷教会派去安提阿教会访问的两人之一,另一位就是巴撒巴的犹大,他们两人都是耶路撒冷教会信徒所敬重的代表,他们受耶路撒冷教会使徒会议的委托,去解释使徒会议所作成的决议给安提阿教会(参考使徒行传十五:22—29)。后来使徒保罗第二次去旅行传福音,西拉接受使徒保罗的邀请同行(参考使徒行传十五:40)。从使徒行传中可看到西拉真的是一位好的福音伙伴,使徒保罗在其它书信中都曾提起西拉的名字(参考哥林多后书一:19,帖撒罗尼迦前书一:1,帖撒罗尼迦后书一:1),他不仅帮助使徒保罗,也从这封书信中看到他也是使徒彼得好的同工。

第13节,这里用「同蒙拣选的巴比伦教会」这句话,会让读者感到奇怪,因为这里用「巴比伦教会」,而在希腊文圣经并没有「教会」这个词,而这「同蒙拣选」这个词则是用阴性的句子,因此,有人说这是指使徒彼得的妻子说的,因为使徒彼得就是带着妻子四处去传福音(参考哥林多前书九:5)。但无法确定是否真的如此?若是真的这样,那他为甚么将自己的妻子比喻为「巴比伦」?确实很难理解。

再者,若是「巴比伦」就像启示录作者用来比喻着罗马的话(参考启示录十六:19、十七:5),用「巴比伦教会」这个词,也是在保护当时受迫害的教会,就像启示录一样,不想让人一看马上知道是写给罗马帝国统治之下正在受迫害的基督教会信徒看的书信。

这节也提到「马可」,作者并且说是「我的儿子」,因此,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这位「马可」就是马可福音作者,因为与彼得关系匪浅,因此,马可福音就是在使徒彼得口述之下,马可写成的,因此马可福音在记述有关耶稣基督的事迹上,尤其是有关使徒彼得的事上,记载得很详细。但另有人认为这个「马可」很可能真的就是使徒彼得的儿子。另一种说法,说这位「马可」就是使徒行传中的「约翰・马可」,他与巴拿巴有远亲关系,但在第一次被推荐陪同使徒保罗、巴拿巴去旅行传道时,在半途退缩回耶路撒冷,为了这件事,导致使徒保罗和巴拿巴闹翻了(参考使徒行传十三:5、13、十五:37—39)。不过后来这位马可还是成为使徒保罗很好的同工(参考歌罗西书四:10,腓利门书24节)。

第14节,这种以圣洁的「爱心彼此亲吻」相互请问的方式,也是使徒保罗经常在书信结尾时所用的句型(参考罗马书十六:16,哥林多前书十六:20,哥林多后书十三:12,帖撒罗尼迦前书五:26)。
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