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耶稣受试探( 4:1-11 )
○ 可 1:12-13 路 4:1-13
(一)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经过四十昼夜的禁食,就饿了。这
时试探者来到。 4:1-2
●「旷野」:在犹太人认知中,这是魔鬼活动的地区,也是昔日以色列人
出埃及后受上帝磨练的地方。
●「试探」:「引诱」、「试验」、「磨练」。在这里意指「不怀好意的
探问或诱惑」。
◎马太在此特别指明耶稣的禁食是包括白天和黑夜,可能因为当时犹太人
的禁食只有白天,晚上则照常吃喝。所以马太特别声明。
◎「四十」:这个数字跟圣经中许多事迹有关,例:摩西在山上四十昼夜
( 出 24:18 )、以利亚禁食四十昼夜( 王上 19:8
)、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四十年( 民 14:33-34 )。
(二)试探一:地点:在旷野
内容:如果是神的儿子,就吩咐石头变成食物。
回应一: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
话。 4:3-4
●「那试探人的」:指「魔鬼」。
●「你若是神的儿子」:原意应该是「你既是神的儿子」,而不是用来质
疑耶稣神儿子的身份。
●「神的儿子」:死海古卷中,以「神的儿子」当作「弥赛亚」的职
衔。
●「这些石头」:路加的记录是「这块石头」。应该是记录的重点不
同所致。
●「食物」:bread,当地熟悉的饼。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引自 申 8:3 。
◎这试探要引诱耶稣不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单单因为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就
自行以神迹来解决眼前饥饿的难题;和伊甸园中对亚当、夏娃的引诱相当
,魔鬼期盼人们背离上帝的心意,迳自决定一切。不过,当日亚当的环境
优渥,耶稣的处境却是饥饿艰困,两者差异成败,更值得比较与深思。
◎耶稣并不否认人对食物的需要,这是思考时不能偏废的。
◎当时的犹太人中流传一种看法,认为弥赛亚国度来临,贫穷与饥荒都消失
,遍地都是食物,因此这试探可能与这种传说有关。
(二)试探二:地点:在圣殿顶上
内容: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
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回应二: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4:5-7
●「圣城」:指「耶路撒冷」。
●「殿顶」:原文是「殿的翅」,大概是指圣殿建筑中最高或悬空突出之
处,当时的圣殿高约54公尺。
◎撒但所引的经文出自 诗 91:11-12 ,却忽略了「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
◎耶稣使用的经文出自 申 6:16 。
◎这试探引诱耶稣测试上帝的保护与应许,当耶稣一跳下去,就显示
耶稣并不是真的相信上帝会在必要的时候保护他,所以他必须在不
必要的时候测试一下,证明给别人以及自己看一看。
◎这试探也可能与当时的传说有关,约瑟夫的犹太古史记载:当弥赛
亚出现时,会在圣殿顶上显明自己,那是他出现的记号。
(三)试探三:地点:最高的山
内容: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耶稣看,对耶稣说:你
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
回应三:耶稣要撒但退去!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 4:8-10
●「最高的山」:可能是异象中的经历,而非指世界上最高的山。
◎耶稣引的经文出自 申 6:13 。
◎这试探要引诱耶稣不以十字架的巨大代价(参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来赢取荣耀,而透过向撒但屈膝的简单方式换得荣耀。
◎魔鬼引诱耶稣不理神的旨意,单运用『神子』的身份,或藉助魔鬼的能
力去满足自己的肚腹、超越感、与权力欲。另外,魔鬼的试探也可能关
乎耶稣的使命,怂恿他先顾及百姓的肉身需要,继而施行神迹招来徒众
,最后运用手段称王称霸。
◎耶稣对魔鬼的答覆,均引自圣经( 申 6:13,16 申 8:3 )。皆论及
昔日以色列人四十年漂流旷野的历史教训。
(四)结果:魔鬼离开耶稣,有天使来伺候耶稣。 4:11
●「伺候」:「照料」,在圣经中此字多与「食物」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