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 36章21节 到 36章26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3.书卷被王烧毁,犹大宫廷拒绝上帝的信息,并要追索耶利米与巴
            录的性命,但上帝保护先知的性命。 36:21-26 
            ◎「王就打发犹底去拿这书卷来」:表示约雅敬也有一点重视这
              个书卷,不过有可能是因为看到文士群的表现,让他决定要清
              晰、慎重的处理这份文件。
            ●「过冬的房屋」:指室内气温比较暖和的房屋。应该位于王
                              宫中的一楼(二楼比较通风,通常夏天住)
                              。
            ●「篇」:原文是「门」,实际的意义应该是「栏」。希伯来文
                      是横写的,写在长条形的纸上就分栏撰写。
            ●「王就用文士的刀」:原文是「他就用文士的刀」,至于这个
                                  「他」是指约雅敬王或犹底,则有一些
                                  争议。不过我们很清楚犹底不可能自己
                                  去割书卷,毁坏书卷的事情一定是君王
                                  授命。
            ●「文士的刀」:用以修理芦苇笔与蒲草书写纸的笔刀。
            ◎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在 36:23 前头加上连接词「And 
              every time(每....就....)」,于是我们可以理解这节为: 「
              犹底每念三四行,王便割下念过的部分并将之烧掉,直到整卷
              书卷烧尽。」其他如NIV(新国际版圣经)、NRSV(新标准修订版
              圣经)等英文译本都支持这种说法。但也有人认为王在盛怒之
              下,不可能慢条斯理地边听边割(哪有闲情逸致!),而是才听
              了三四段就气愤地把整卷书割破烧尽了;从原文来看这种说法
              也不无可能。
            ◎约雅敬对于先知书卷的态度,与 王下 22:11-20 中约西亚王的
              态度真是天壤之别。 36:23 显示约雅敬甚至不能忍耐到整卷念
              完就把书卷割破烧了。
            ◎ 36:23 提到王将书卷割破扔在火盆中烧尽,有学者认为如果这
              书卷是蒲草纸卷轴的话,切割焚烧就不难办到。但如果是羊皮
              纸书卷,除非是切开接驳书卷各页的皮条,不然要割破烧掉恐
              怕很费事,再加上羊皮纸烧得很慢,气味又非常难闻,所以是
              羊皮纸书卷的可能性比较低。
            ●「撕裂」衣服:这个字和前一节( 36:23 )王将书卷「割破」
                            是同一个字。所以这里是一语双关。
            ●「哈米勒的儿子」:原文应该是「君王的儿子」,可能是指「
                                君王的直系子孙」,也就是「贵族中的领
                                袖」的意思。考古挖掘到刻有「耶拉蔑--
                                王的儿子」的印章。主要的问题是此时约
                                雅敬仅仅31岁,西元前616年生长子约雅
                                斤,此时不过17岁,这个耶拉蔑如果是约
                                雅敬之子,恐怕尚未成年。因此有人认为
                                这是一种「官衔」,或者是庶出的儿子。
            ●「耶拉篾」:字义是「愿神怜悯」。
            ●「亚斯列」:字义是「神帮助我」。
            ●「西莱雅」:字义是「耶和华是统治者」。
            ●「亚伯叠」:字义是「神的仆人」。
            ●「示利米雅」:字义是「被耶和华所偿还的」、「上主所报偿的
                           」。
            ◎只有三位臣仆挺身而出反对焚烧书卷的恶行,可见当时的人对神
              的信息是多么麻木!
            ◎犹大王身边的臣仆,跟犹大王有一样的态度。这就让我们想到
              几个年轻的君王重用的人都采「讨君王欢心」的立场,导致国
              家悲剧。 王上 12:1-19 罗波安王的事迹,也是类似的状况。
              我们会拒绝跟自己观念不一样的忠告吗?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耶利米书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