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 16章1节 到 16章16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12.第十六章:
使徒保罗的书信有另一个特色,就是在最后都用问安语作结束。像哥林多前书第十六章19至20节;腓立比书第四章21至22节;歌罗西书第四章15节;提摩太后书第四章19、21节;提多书第三章15节;腓利门书第23至24节等。但在所有书信中,罗马书的请安句可说是最长的。

罗马书可能在第十五章33节就结束了,因此,这第十六章或许是因为编辑上的需要才加上的。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这一章同时提出要向许多人问候的话。而这些人是分散在他旅行传道的各地,罗马教会的人并不一定都认识他们,何况使徒保罗自己也不曾去过罗马教会。因此认为,罗马书这本书信是托菲比带去的,使徒保罗只要在信中介绍菲比给罗马教会的信徒就可以了。

但也有些学者认为,这一章可能是寄给另外一间教会的信,后来在编撰罗马书时,也顺便将之编辑在此,作为书信的结语,以符合使徒保罗写信的习惯。因此,有人认为这章可能是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信。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欠缺足够的佐证。

这章是使徒保罗介绍他的同工最多的一章,总共看到廿七个名字。可以这样了解:新约圣经中有纪录出名字的这些人,可能在早期教会中都很活跃,或是在早期教会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有些人只有提到名字,并没有留下任何事迹可供参考,让人了解他们所做的事工。但是,他们的名字会被记录下来,可见他们在早期信仰团契中必定常被提及。再者,就是在这份廿七个名单中,女性就占了六个,包括有菲比、亚居拉、马利亚、土非拿、土富撒、彼息等。可见女性在早期教会福音事工上有美好的见证。

13.第十六章1至16节:
这段经文是使徒保罗纪念着在他传道工作中,与他同工过的兄姊,他不仅逐一提起他们的名字,并简略说这些同工在福音事工上的努力和用心,肯定他们。也用这种方式介绍他们,以便他日这些同工有机会去拜访其他教会时,大家可以因此认识而善待这些同工。

再者,在这段经文中,总共出现二十七个名字,其中有六个女性,可见在早期教会中,妇女在福音事工上贡献非常大,是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就像腓利的四个女儿,没有结婚,她们都是「传讲上帝信息」的难得人才(参考使徒行传廿一:8—9)。使徒保罗开拓腓立比和其它教会,就是得到卖紫色布匹的吕底亚极大的支持(参考使徒行传十六:14—15,腓立比书四:14—16)。

第1至2节,这两节介绍「菲比」,她是一位女「执事」,可见当时外邦人的教会已经有了女性参与教会管理的事工。使徒保罗就是托她将这封信带去给罗马教会,因此,才会在介绍上多所着墨,并请求该教会善待菲比,可见她在使徒保罗心中是很被肯定的同工之一。这里说菲比是「坚革哩教会的执事」,这是哥林多地区的一个港口教会,菲比就是受使徒保罗之托,牧养该教会。

第3至5节a句,「百基拉和亚居拉」是一对热心福音事工的夫妻。他们和使徒保罗同样,都是以织帐棚维持生活(参考使徒行传十八:1—3),且是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地区福音事工的最好伙伴。后来他们搬家到以弗所去,就以自己的家作为聚会的地方(参考哥林多前书十六:19)。使徒行传第十八章24至26节的记载,他们夫妇两人曾帮助过一位很热心传扬耶稣信息的同工亚波罗,「更加准确地把上帝的道路向他解释」,使亚波罗后来在教会事工上有很突出的表现(参考哥林多前书一:12、三:6)。使徒保罗在第4节并没有说明是甚么原因,百基拉和亚居拉这对夫妇必须「冒生命的危险」保护他的安全。但很有可能是和使徒行传第十九章21至41节所记载的以弗所城之暴动事件有关。也从这里可看见他们在信仰上的热心和坚定。

第5节b句至7节,「以拜尼土,他是亚细亚省第一个归信基督的人」。「以拜尼土」这人到底是谁?现在已经找不到资料。「亚细亚省」,这是包括了今天的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拉伯、叙利亚、约旦、以及以色列等地区。第6节提到「辛苦工作的马利亚」,这位妇女是谁?无法得知。但可以知道她是积极投入参与福音事工的姊妹。第7节说跟使徒保罗「一起坐牢的犹太同胞安多尼古和犹尼亚」,他们是比使徒保罗还早皈依耶稣的信徒。为甚么他们会跟着使徒保罗「一起坐牢」?没有更详细的资料。但可以确知「安多尼古」是希腊人的名字。有人说他和犹尼亚是一对夫妇,但是否如此?也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使徒保罗特别强调说,他们两位在「使徒中颇有名望」,这句话表示他们两人确实在早期教会非常认真,且在福音的事工上颇受重视。

第8至11节,这里提到「暗伯利、耳巴努、士大古、亚比利」等这四个人的名字,这些都是当时奴隶普遍的名字。如果他们果真是奴隶,则对早期教会来说,就有很重大的意义,这表示信徒当中也有奴隶了。使徒保罗用「主内亲爱的朋友」、「事奉基督的同工」、「经历过考验、对基督始终忠心」等等称呼他们,可见这些人虽然曾经是奴隶,但在归信基督耶稣后,确实都有很好的见证。「亚利多布一家人」,其原本的意思是「问候亚利多布家里的人」,这样的话,就没有包括「亚利多布」在内。这有两个意思,一是他已经去世;二是他并未信主。有些圣经学者认为,「亚利多布」这个人是大希律王的孙子,是希律亚基帕一世的兄弟。因此,这里说要问安「亚利多布一家人」,有可能是指亚利多布家里的仆人或是奴隶。这样也很有意思,他没有信主,但却允许他的奴隶去听信福音的信息,成为基督信徒。若是他已经去世,但是接受他财产的人,也允许他留下来的这些仆人(奴隶)去信耶稣。「希罗天」,有可能也是和亚利多布一样,同属希律家族的奴隶之一,或已经被释放成自由人。而「拿其数一家信主的弟兄们」,意思很清楚,就是指他家里的仆人。有人认为这位「拿其数」,可能就是提庇留革老丢王的家仆。这样看来,在使徒保罗等人的努力下,基督教的福音已经进入到权贵阶层的家中了。

第12节,「土非拿」和「土富撒」可能是双胞胎姊妹。「彼息」这个名字意思是「波斯妇女」。使徒保罗说她为传福音的事工,很「勤劳工作」。原本这句「为主勤劳工作」是形容这三个妇人,可惜《现代中文译本》只将这「为主勤劳工作」的形容句子用在「彼息」,没有用在「土非拿」和「土富撒」身上。《中文和合本》译文比较清楚:「又问为主劳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

第13节,这节很重要,因为这里介绍的这位「鲁孚」,就是替耶稣背负十字架的古利奈西门的儿子(参考马可福音十五:21)。「鲁孚」这名字的意思,是指「红色」、「红发」之意。使徒保罗说他「是主内一位杰出的工人」,这句话很值得推敲,有可能就是鲁孚的父亲古利奈的西门先受感动之后,带全家信主。然后全家都在早期教会中相当活跃。另有一种说法,是当古利奈的西门被罗马士兵强迫替耶稣背十字架时,刚好鲁孚也在父亲的身边,看到这情景就已经深受感动了。使徒保罗特别强调说鲁孚的母亲,对他很照顾,把他当作「像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他这段话有深刻的感恩心情。

第14至15节,这节连续提到五个名字,包括有「亚逊其土、弗勒干、黑米、八罗巴、黑马」等人。这些都是奴隶的名字,或他们原本是奴隶,现在已经是自由身。这样看来,早期教会成员中,有不少信徒都是来自奴隶的背景,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他们却和那些具有社会地位的信徒同属一间教会,这种现象,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因为在教会中,并没有也不应该有社会地位之别。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早期教会跟近代教会的经验一样,最快归信耶稣基督的人,大多是社会中的低阶人民,出自贵族的家庭甚少。

第16节,「用圣洁的亲吻互相问安」,这是早期教会聚会的方式之一,表示大家都互相想念,彼此关系相当紧密。这样的句子也常出现在使徒保罗的书信中(参考哥林多前书十六:20、哥林多后书十三:12,帖撒罗尼迦前书五:26)。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罗马书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