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 1章1节 到 1章9节   背景资料  下一笔
1.第一章:
利未记从第一章开始,一直到第七章止,很详细描述有关各种献祭礼仪的规定。出埃及记第廿五至三十章、第三十五至四十章这两段落,都是记载有关圣幕,和圣幕里面各项祭典所需用的物品制造方法,甚至包括祭司人员穿的服装缝制方式。而利未记则是从第一至七章接续记载有关祭典礼仪的细则。既然是和祭典有关,必定是出自「祭司文献」的作品。因此也可看出,圣幕和后来进入迦南地所罗门建造圣殿,都是以祭祀礼仪作为敬拜上帝的主要方式。后来耶路撒冷圣殿被摧毁,人民被掳到巴比伦当奴隶之后,发展出来「会堂」的聚会,这时的聚会敬拜不再是祭祀礼仪,而是以聆听上帝的话和祈祷为中心。

这一章是谈到有关「烧化祭」的条例。烧化祭的祭品以家中饲养的动物为主,包括牛、羊、鸽子或斑鸠等,但田间的野兽,水中的鱼类皆不可用作烧化祭之祭品。所谓「烧化祭」,就是要将整只祭牲全部烧化不可存留。

2.第一章1至9节:
第1至2节a句,这段话可说是从第一章2节b至第六章7节的引言。

「召唤」,这也是希伯来文为此卷经书命名的由来。

上帝从他的「圣幕」里召唤摩西,这里的圣幕,就是出埃及记中有关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建造起来敬拜上帝的「圣幕」。上帝在这里「吩咐」他转告以色列人民依照规定应该办理的事项。

第2节b句至9节,这段经文先谈到有关献公牛当「烧化祭」的规定。最基本的要件,就是要「选用没有残缺的公牛」作为牲品(第3节)。这句话可说是所有献祭的基础。

注意第2节b句这里的「献」字,原本是指「接近」,然后将要献祭的动物带到「上主的圣幕门口」。「接近」的意思是指接近敬拜上帝的圣幕,含有透过献祭礼仪,使人接近上帝的意思。

第3至4节,说献祭牲的主人要「把手放在祭牲的头上」,这种样式是在表示两种意思:一是表示这个献祭的人和祭品之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祭牲代表着主人,因此,当用火烧掉这牲祭时,表示献祭者把自己奉献给上帝。二是透过献牲祭在上帝面前,表示赎罪。因为这样的作法是上帝会「悦纳」的方式,也就能「替他赎罪」。

第5至9节,这时候,祭司要在圣幕门口宰杀祭牲,然后将祭牲的「血洒在圣幕门口的祭坛四周」,尤其是必须涂抹在祭坛四个凸起的角,因为这角有赦免罪行的功用,然后点火烧掉祭品。由于内脏和后腿比较肮脏,可能会沾上泥土或是肠肚内有秽物,都需要经过洗涤后才能献给上帝。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利未记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