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 2章1节 到 2章13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雅各书第二至五章
1.第二章:
    在这章经文中一再强调一个重要的观念:如果一个人有了信,却没有落实在实际的生活,那样并不是正确的信。作者并没有用很艰涩的语言或是很难懂的神学论述信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他用现实社会的各种生活看得见的事作为例子讨论,这一点是非常珍贵的。从这里也可以明白,雅各书的作者其实就是要告诉所有的信徒,信仰并不是停留在语言或是文字的游戏,而是真实的生活际遇。作者强调:生活,就是在见证所信的上帝。因为宗教信仰最忌讳的一件事,就是谈论多,实践少。真实的宗教信仰并不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而是要确实付诸行动。

	因为有许多基督徒是以实际的行动将实践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爱,才因此将福音带到世界各地去。可以这样说,雅各书对许多基督徒确实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因为从这书信让许多有理想的信徒,愿意遵行圣经的教训,以实际行动在生活中表达对上帝的信。

    但因为这一章的观点,引起一些讨论,认为雅各书作者是在反对使徒保罗的「唯独信」这种观点。其实并不然,而是雅各书写作的时代已经是主后六○年代,当时已经有第二代信徒,且面临着迫害来到,他们当中开始有人不敢暴露出信徒的身份等,这些都是作者想要提出来表白的理念:如果真的信耶稣基督,就要用行动见证。

2.第二章1至13节:
    这段经文是雅各书中第一次很具体地提到信仰最重要的中心,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说明。作者用很务实的行动,清楚的言语来说明信仰的准则,包括不可对富人和对贫穷者有接待的差异,也提醒信徒要完全遵守诫命。

    第1节,开始就说基督徒「不可凭着人的外表,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人」。这种信仰准则不只是用在教会团契生活中,也应该是用在社会生活中。为甚么雅各书作者会这样写?因为早期教会中发生了犹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之间的隔阂,不但不能一起吃饭(参考加拉太书二:12—13),更不用说彼此相互关心的实际行动出现。雅各书的作者是一个犹太人,在「大家都是一家人」这个基础上,他提倡这个观念「不可凭着人的外表,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人」,意思也是在朝着「所有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一样的」之信仰基础论述。

第2至4节,作者在这里以一个贫富强烈的对比来说明基督徒如何在生活中实际见证信仰。注意这里特别提到「来到你们聚会的地方」,表示到教会。这时,有钱人是「手戴金戒指、身穿华丽衣服」。这里会特别强调是「戴金戒指」,表示他的财富很多。因为在第一世纪,黄金是相当稀有的金属,只有富贵家族才有能力戴「金戒指」。而「华丽的衣服」,意思是指很耀眼、闪亮、光彩的衣服,容易引起人注目、赞叹的衣饰。相对的是「贫穷人」,他们是「衣着破烂」。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基督徒对这不同的人都要一视同仁。不可对有钱人特别客气,或是藐视、随意对待那贫穷如流浪汉的人,又是不可「偏心」,「恶意歧视人」。

第5节,作者说「上帝拣选世上的穷人,使他们在信心上富足」,其实也可以从这节经文来理解,在早期教会中,富有的信徒并不多,大多都是贫穷而被社会所藐视的人,但他们来到教会得到很大的鼓励,因为教会愿意接纳他们,使他们在生命中得到极大的鼓励。以西结书第十六章3至14节记载,先知提到当年上帝会拣选以色列民族,并不是因为他们富有、壮大,而是因为他们像是弃婴,一无所有。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给予的(另可参考申命记七:7—8)。雅各书的作者主要提供一个明确观念:不是因为我们有甚么好的条件才引起上帝关注、拣选,而是因为上帝的爱,拣选我们这些一无所有、卑微的人。

第6至7节,刚好与第5节相对;在这两节经文中,作者提醒这些因被上帝拣选而得到富足的人,却忘记自己过去原本就是贫穷,如今反过来欺负贫穷人。从这两节经文可看到早期教会已经出现的问题,就是有些信徒在自己富有了之后,回过头来瞧不起那些贫穷的兄弟姊妹,这一点是作者不能容忍的。

第8节,「爱人如己」,这是摩西法律上非常重要的规定(参考利未记十九:18),雅各书作者说这是「新国度的法则」。在耶稣基督的教训中,将之列为与「爱上帝」同等重要(参考路加福音十:27—28)。他说这是给门徒的新命令(参考约翰福音十三:34),而使徒保罗也说:「因为全部法律都综合在『爱人如己』这条命令里面。」(加拉太书五:14)

第9至10节,这是在回应第1节所提到的,有人以外表对待人,特别是对那些有钱人的态度很温柔,却用鄙视的态度对待贫穷的人,作者认为这样的态度是违背圣经的教训,如同犯罪一样严重,逃离不了上帝的审判。第10节也可参考马太福音第五章19节,耶稣基督的教导。

第11节,作者强调所有诫命的整体性,是不可分割的。作者之所以会强调法律的整体性观念,犯任何法律上的罪过,都是等于伤害了别人,就是没有遵行法律、诫命一样,都是对上帝的一种侮辱。

第12至13节,作者表明一个重要的信仰观念:爱是一切法律的根基。因此,不论是说话,或是行事,都必须以爱作出发点开始。作者提醒所有的信徒必须明白:若对别人没有怜悯的心,就不要期待得到上帝的怜悯(参考马太福音六:14—15)。第13节的「仁慈是胜过审判的」这句话,指的是:若是没有上帝的慈爱,人在审判中就被定罪了。因为有上帝的爱,人即使犯了罪,上帝还是会宽恕、怜悯。再者,这句话也可当作:会怜悯人的人,才会得到上帝的怜悯。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雅各书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