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 9章23节 到 9章28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8.第九章23至28节:
    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当时最流行的希腊思想观念,认为地上的一切乃是天上的「影像」、「副本」,所以地上一切都是「虚幻」的,天上的才是真实。因此,作者在这段经文中再次表明这样的观念,提到天上的比地上的更美好,既然地上的圣殿(或是会幕)需要用洁净礼来表明它的圣洁。同样的,天上的圣殿就更需要用「更好的祭物去洁净」。

第23节,希伯来书作者引用了旧约祭祀礼仪的规定,因为利未记从第十一章开始直到第十五章止,都是记载有关各项洁净的礼仪规律,包括怎样的情况之下是不洁净的,要怎样的方式才能表示洁净。
	第24节,耶稣并不是利未家族的后裔,依照人的族谱来看,他是属于犹大系统的后裔,因此,他从来没有进入「人手所造的圣所」为任何人举行过类似的祭祀礼仪,他是上帝的儿子,直接来自上帝的。因此,他是直接就进入上帝在天上的居所,带着所有倚靠他的人到上帝面前。
第25至26节,这里提到犹太人的大祭司每年都要「带着牲畜的血进到至圣所」,相对的,耶稣并不需要这样,而且他「一次」就完成了献祭的功效,使人的罪得以洁净。

	第27节,这里说「人人必有一死,死后有上帝的审判」,这句话对当时充斥着希腊思想的大众来说是很难接受和理解的,因为在希腊思想中认为:人只要一死,一切都结束了。而这句「死后有上帝的审判」让当时的人无法理解,人都死了,上帝要怎样审判呢?基本上基督教信仰认为生命是永恒的,没有死亡。因此,怎样让这永恒的生命有个善恶的区别,就是从有审判的观念来看。上帝不可能让作恶的人也可以恒久享受他的慈爱,更不可能让那些遵行他旨意的人一直受到轻视。上帝必定会将遵行他的旨意者和违背他教训者区分出来,使这二者在永恒的境界里分开就必须进行审判的工作。圣经中这种例子不少,像马太福音第廿五章31至46节,在审判的日子里,将好与坏的如同区分绵羊与山羊一般,明显区隔出来。又如在马太福音第十三章47至48节,用渔网捞起海里的东西,把鱼儿分开,将好的收进来,坏的丢弃。类似这样的例子甚多,都是在说明审判的意义。因此,死后有审判,这是基督教信仰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整本圣经都一再提起上帝一定会审判。

第28节,可说是希伯来书作者一再努力要告诉当时的犹太人基督徒耶稣再临时并不是来审判的,而是来「拯救迫切等候他的人」。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希伯来书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