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 11章32节 到 11章40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4.第十一章32至40节:
这段经文作者作了总结,说明历代信仰前辈所留下的足迹,是无法细数得完的。作者概略地述说这些信仰的伟人,都曾经历残酷的刑罚,但坚定的信心使他们胜过苦难。即使在他们当中有人因此被「石头击毙」(参考历代志下廿四:20—22)、「被锯子锯断」、「被刀剑杀死」,但丝毫都没有减低他们对上帝顺从和坚定的信心。
第32节,这节从士师开始说起,直到先知撒母耳和其他的先知们。但士师是只有提到以下四位士师,分别是:
基甸,参考士师记第四章6节至第五章15节。

巴拉,参考士师记第六章11节至第八章35节。

参孙,参考士师记第十一章节至第十二章7节。

耶弗他,参考士师记第十三章24节至第十六章31节等。

其他士师还有俄陀聂、以笏、珊迦、底波拉、陀拉、睚珥、以比赞、以伦、押顿等都没有提到。特别的是只写了「巴拉」,却没有说底波拉。

再者,在君王中只有提到「大卫」一个人而已,而在先知的方面只有提到「撒母耳」,其他就用一句「先知们的事迹」概括了,而没有描述。

第33至34节,这两节提到这些士师之所以能打败「周围的国家」,是因为他们「施行正义,领受上帝的应许」,这里的「施行正义」,意思是指大卫听从上帝的话来治理国家(参考撒母耳记下八:15)。

「他们堵住狮子的口」,这句话可能和但以理有关(参考但以理书六:18—23)。

「扑灭了烈火」,是指但以理的三位朋友,也就是沙得拉、米沙、亚伯尼歌,他们三人因为拒绝向偶像下拜而被抓到尼布甲尼撒王面前,尼布甲尼撒王还为此大发雷霆下令将他们丢入火窑并用比平常热七倍的烈火烧他们,但他们三人都安然无恙。相关记事参考但以理书第三章。

「逃脱了刀剑的杀戮」,这是指先知以利亚(参考列王纪上第十九至廿一章)、以利沙(参考列王纪下六:31)等际遇。

「击败了外国的军队」,这句话可能指希西家王因为倚靠上帝的大能,结果围困耶路撒冷的亚述军队被上帝的天使杀死殆尽,为耶路撒冷解危。

第35至38节,这段经文将许多信仰事迹都合在一起。

「藉着信心,有些妇女接纳那些从死里复活的亲人」,这可能指撒勒法那位照顾先知以利亚的寡妇,先知以利亚让她的独儿子从死里复活(参考列王纪上十七:17—24),也可能指那位接纳先知以利沙的寡妇,先知以利沙也曾使她的儿子从死里复活(参考列王纪下四:18—37)。

「另有些人拒绝被释放,宁愿死在酷刑下」,这句话除了隐喻着旧约先知撒迦利亚的遭遇(参考历代志下廿四:19—22),也可以是指早期教会信徒遇到困境并遭遇迫害,但都不屈服。

第36至38节,也说出了早期教会信徒遇到的迫害是相当严厉。作者连续提到几种惨遭凌辱的情形,包括了「戏弄、鞭打、捆绑、囚禁、石头击毙、锯子锯断、刀剑杀死」等。这些描述都在先知运动中可以看得到,例如:先知以利沙在路上被一些年轻人讥笑他(参考列王纪下二:23);先知米该雅则是被亚哈王下命令关在监狱里(参考列王纪上廿二:26—27);先知耶利米则是苦难不少,他甚至为此还诅咒自己的出生(参考耶利米书二十:7、14—18);先知撒迦利亚,也就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他是被约阿施王命令人用石头将他在圣殿的院子里打死(参考历代志下廿四:17—22);而传说中先知以赛亚是在玛拿西王时代被人用锯子锯死的;约雅敬王曾派人到埃及去逮捕先知乌利亚押解回国,并命令人把他杀死(参考耶利米书廿六:20—23)。另外也有人为了信仰的缘故四处逃亡的情形。例如在亚哈王朝的时代,王宫主管俄巴底就曾救出一百个先知,把他们藏在山洞里,以逃避亚哈王的妻子耶洗碧的追杀(参考列王纪上十八:4)。

作者用上述这些人的信仰见证,来说明早期教会忠实信徒遇到的境况是相同的,虽然面临危险,但都没有改变他们对上帝的忠心。

    第39至40节,这两节是这一章的结论。作者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些人都是坚持信仰到最后的人,也因此他们可以「领受」更美好的赏赐。虽然这些人都没有在他们有生之年看到上帝给他们的「应许」,可是他们从不改变心意,也没有因为生命遇到困境、危险,甚至面对死亡的威胁而有丝毫的动摇,他们依旧坚持所信的。作者想要表达一个重要的信念:并不是一定要看到成果出现才是有信心。信心是对未来生命的盼望,也就是第1节所说的,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

另外一点:信心,是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作者一再引用旧约信仰伟人为例子,主要在说明:这些人也会和这一代有信心的人一同得到上帝的应许。换句话说:只要有信心,就不会在意时间的早晚,也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上一代和这一代的信徒在耶稣基督里都是一家人。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希伯来书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