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查雅歌,真的是有點意料之外。雖然我希望慢慢能把聖經研究完,但是雅歌這卷書 顯然難度很高,「用途」不大。我又不喜歡陷入寓意之中亂猜,所以....一直都沒想 要查雅歌。 後來是太太建議,因為她看到「天長地久雅歌情」這本書出來,就要我們每週日下午 查經班的進度跳到雅歌。我想,反正早晚要查,就盡量買齊了中文解經書,挑戰起這 卷難度甚高的書卷。 還好有黃朱倫博士的兩本書,不然真的會查不下去。這兩本書的品質比目前其他的中 文參考書來得好多了(這樣說會不會太老實?)。至少很有條理的分析了雅歌的結構 ,讓原本難懂的情歌,變成了有條有理的文學作品,這讓我對雅歌的恐懼,減少不少。 也要謝謝http://bible.fhl.net 中的parsing資料,讓我解決不少難題。 ************************************************************************/ 雅歌 雅歌查經資料 零、背景: 一、時間: (一)如果是所羅門王所著,時間應該在西元前971-931年之間。至少本書主要 的部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 (二)最後編著完成的時間很可能是西元前七到西元前五世紀之間。 (三)死海古卷中有四份雅歌殘篇,證明雅歌的著作日期不可能太晚。 二、作者: (一)傳統上認為雅歌是所羅門王所著。 (二)也有學者認為這是一本「詩集」,是後來的編者加以編輯而成的。但仍 不排除有些資料是來自西元前第十世紀的所羅門王。 (三)多數的學者認為雅歌的主要材料源自所羅門時期,但最後的編著者乃是 西元前七到前五世紀之間的一個匿名作者。因此會有早期的風格、文字 (烏加列文)與較晚期的外來衍生文字(亞蘭文、波斯文、希臘文)出 現在此書之中。 (四)所羅門是大衛與拔示巴生的兒子( 撒下 12:24 代上 23:1 ),是以色 列極盛時期的君王。他妻妾成群,有妃700個,嬪300個 王上 11:1-3 ,甚至還有情婦。衣索匹亞的傳統中就認為所羅門與示巴女王 王上 10:1-13 有特殊的關係。所羅門王寫了很多箴言和詩歌 王上 4:32 ,因此箴言和雅歌的主要部分是他所寫的,也頗有可能。 可惜他並不是按照他自己寫的來過生活就是。 三、釋經歷史: (一)西元前一世紀以前,人們大致上是用字義的方式來了解雅歌書。 (二)西元前一世紀中,開始有人用寓意的方法來解釋雅歌,偏執的認定雅歌 是描述耶和華與以色列的關係。 (三)舊約聖經早期的譯本也顯示是照字義而非寓意的方式來翻譯雅歌。七十 士譯本用來翻譯這卷書的性愛描述用語,甚至比希伯來原文更露骨。 (四)西元第三世紀以後到十九世紀,猶太教與基督教對雅歌的主流釋經方法 都是「寓意解經(靈意解經)」。 (五)現代的學者則是以字義解經為主流。 四、信息: (一)以一連串的詩歌來記載兩個年輕戀人的愛情,作為對人類愛情的禮讚。 (二)雅歌中對人類的性行為持肯定的態度。 (三)關於本書的主角,有兩個主角說:所羅門與書拉密女,三個主角說:所 羅門、牧羊女與牧人,最後牧羊女選擇牧人而不要所羅門王。 (四)目前大部分的學者都接受兩個主角說,這樣釋經的困難最少。不過認為 這是所羅門年輕時的愛情故事,或者是所羅門記載或構想的一個完美愛 情故事(不是他自己的故事,他有1000個以上的妃嬪)。 五、特點: (一)有許多人都認為雅歌是舊約聖經中最神聖的書。最遲在西元前第二世紀 就已被接納為正典。雅歌是屬於正典的第三部份:雜集(前兩部份分別 是「律法」與「先知」)。雅歌也和約伯記、傳道書、箴言等同屬於智 慧文學的一部份。 (二)是困難最多,但卻最受猶太人與基督徒歡迎的一卷書。 (三)是聖經中唯一的一首長篇情詩,文體極特殊。 (四)本書只用了大約470個不同的希伯來字,卻包括了47個沒有出現在其他 經卷的字。並且不包含任何重要的宗教語彙。 (五)雅歌曾經因為被許多人用在世俗的宴樂場合之中,所以曾經被拉比考慮 過是否由正典中移除(西元90年的雅麥尼亞大會)。 (六)文學風格顯出以色列早期文化的風采,深受埃及的文學與藝術風格影響。 (七)雅歌整卷書沒有被新約引用過。 (八)本書結構特殊,成倒V字形對稱, 5:1 是時間點中最後面的一點,五章 一節之後又用倒敘法回到男女主角結婚前的時間。當然,也有人持不同 看法認為五章一節以後是繼續男女主角結婚之後的記載。 ☆參考資料: 1.「天道聖經註釋--雅歌」,黃朱倫著,天道書樓。 2.「天長地久雅歌情」,黃朱倫、吳仲誠著,吳瑞誠譯。校園出版社。 3.「天道研經導讀--雅歌」,柯埃華著,徐林貴珍譯。天道書樓。 4.「丁道爾舊約聖經註釋--雅歌」,卡洛德著,潘秋松譯,校園出版社。 5.「舊約詩歌智慧書導論」,卜洛克著,賴建國、陳興蘭譯,華神出版社。 6.「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更新傳道會。 7.「啟導本聖經」,海天書樓。 ☆代號說明: 「●」:經文註釋 「◎」:個人感想與應用 「○」:相關經文 「☆」:特殊注意事項經文:
所羅門的歌,是歌中的雅歌。 1:1-1:1
註釋:
壹、戀愛中的喜樂與掙扎 1:1-3:5 一、標題:本卷書是歌中之歌,屬於所羅門的。 1:1 ●「歌中的雅歌」:原文是「歌中之歌」,是希伯來文學中最高級形容詞的 一種表達方式,意思是「最好的歌」或「最美的歌」。 例如:萬主之主 申 10:17 、至聖所(聖中之聖) 出 26:33-34 都是類似的例子。「歌中之歌」是原文 中的第一句。 ●「所羅門的」:可能是「所羅門作的」或是「屬於所羅門的」、「獻給所 羅門的」。經文:
願他用口與我親嘴;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所以眾童女都愛你。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王帶我進了內室,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我們要稱讚你的愛情,勝似稱讚美酒。他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 1:2-1:4
註釋:
二、第一段詩歌 1:2-8 (一)渴望之歌 1:2-4 ◎這一段是女主角的獨白,表達出她內心的渴望。 1.女主角渴望男主角的親吻,因為女主角認為男主角的愛情比酒更美。 1:2 ●「願他用口與我親嘴」:原文這一段裡面有兩個「吻」字,表達對 親吻的渴望。 ●「因」你的愛情:有加強的作用,不單單只是因為,而是「真的」 、「多麼的」的意思。 ●「愛情」:原文不一定含有「愛撫」或「性愛」的意思,也可能只 是單純的「愛情」或「擁抱」。 ◎這裡表達出女主角認為與男主角親吻的感官享受比美酒還令人歡愉 ,不過她並不是只享受「感官享受」而是享受男主角的「愛情」。 2.女主角稱讚男主角的人格美好,有如香膏芬芳,所以適婚年齡的女性 都欣賞男主角。 1:3 ●你的「膏油」....你的「名」:兩字原文的發音接近。 ●「膏油」:混有芬芳香料的橄欖油。用於醫藥或化妝用途。 ●你的「名」:在希伯來的觀念中,「名」包含一個人的聲望、品格 和誠信。 ●「倒出來」的香膏:這個字常被修改翻譯為「倒出來」的意思,不 過有學者認為烏加列文中顯示這字是表示是一 種稀少而昂貴的化妝用油。 ●「你的膏油....的香膏」:表示男主角的人格美好,如同他身上的 香膏一樣令人喜愛。 ●「眾童女」:指「適婚年齡的未婚年輕女孩」。 ●眾童女都「愛」你:這個愛與 1:2 的愛原文字是不同的,表達的 是一種理性的愛,而不是感官上的愛。 ●「眾童女都愛你」:表示適婚年齡的女性都欣賞男主角。 ◎這裡提到的是一種客觀的愛情,就是男主角的人格也得到其他人的 肯定,而非只是女主角一廂情願的愛慕。 3. 女主角希望與男主角獨處享受彼此的愛情 1:4 ●「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正確的翻譯如呂振中譯本「 願你拉我跟著你哦,我們快 跑吧!」。「願你拉我」的 原文是命令句。 ●「王」:指「男主角」。可能男主角的確是君王,也有可能這是有 如「白馬王子」這樣的情人間的稱呼。在許多文化中,情 人們常常互相稱呼為「王」、「王子」、「王后」、「公 主」。 ●「內室」:「隱密的房間」或「僻靜的場所」。 ●「稱讚」你的愛情:原文是「紀念」、「題說」、「回想」,而不 是「稱讚」。不過題說「他的愛情比美酒更好 」,也算是一種稱讚啦! ●「我們」....:詩歌中用「我們」表達女主角與其他人分享男主角 對他的愛時所帶來的歡愉。簡單的說,這裡的我們 就是指「我」,以及「我」分享給其他人時,其他 人的同感。 ●他們「愛」你:與 1:3 的「愛」同。 ◎這裡的描寫並不是一種性愛的關係,而是情人間渴想單獨在一起享 受親吻與彼此熱情的記載。 ◎這裡女主角歡喜快樂的原因是因為男主角與她單獨享受親吻與熱愛 ,而男女主角的愛情在大家眼中是看為比美酒還好的,所以她的女 伴們欣賞男主角也是理所當然的。 ◎男主角的「愛情」、「人格」受到女主角與大家的仰慕,這是女主 角愛情的基礎。經文: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雖然黑,卻是秀美,如同基達的帳棚,好像所羅門的幔子。不要因日頭把我曬黑了就輕看我。我同母的弟兄向我發怒,他們使我看守葡萄園;我自己的葡萄園卻沒有看守。 1:5-1:6
註釋:
(二)障礙之歌 1:5-6 1.女主角描述自己外在的障礙:太黑,不過她覺得自己還是很漂亮的。 1:5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在雅歌中多次出現,可能是指所羅門王的 宮女或者是耶路撒冷上流社會中的女子。 ●「秀美」:「美麗」、「可愛」、得體」。 ●「我雖然黑,卻是秀美」:顯然以當時的審美標準,黑就不美。所 以女主角需要強調自己仍是美麗或可愛 的。 ●「基達」:指阿拉伯北部的游牧民族Bedouin族人,他們用黑山羊毛 編織帳棚,排成一列一列的,相當壯觀。 ●「所羅門的幔子」:應該是極為高貴美麗且獨特的。 ◎這裡女主角形容自己膚色雖黑,但是卻仍然是高貴美麗而有獨特的風 采。 2.女主角解釋自己變黑的理由,是因為兄弟對她生氣,使她看守葡萄園 ,以致太陽把她曬黑了。 1:6 ●「曬黑」:在原文中「注視」與「曬黑」是同一個字。 ●「輕看」:原文只是「看」、「注視」的意思。 ●「發怒」:字根的意義就是「使熱」、「燃燒」。與「曬」對稱。 ●「我自己的葡萄園」:一個隱喻,指她自己的身體。 ◎雅歌中的女主角與其母親的關係親密,父親可能已經去世,家庭的 領導權落在兄弟手中。由此看來女主角在家庭中的地位可能有點問 題。此處女主角兄弟向她發怒的理由不明,可能是因為她談戀愛, 可能因為其他因素。經文:
我心所愛的啊,求你告訴我,你在何處牧羊?晌午在何處使羊歇臥?我何必在你同伴的羊群旁邊好像蒙著臉的人呢?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你若不知道,只管跟隨羊群的腳蹤去,把你的山羊羔牧放在牧人帳棚的旁邊。 1:7-1:8
註釋:
(三)追求之歌 1:7-8 1.女主角請男主角告訴她:自己在何處放羊,他們好在中午休息時分約 會。 1:7 ●「我心所愛的啊」:指「男主角」。 ●「何處」:是 1:7 中強調的,表達出女主角尋找男主角的急切心 情。 ●巴勒斯坦土地貧瘠,牧羊人必須帶著羊群由一處遷移到另一處找 草吃,中午時則通常會找一個蔭涼的地方休息避暑休息。 ●「放牧」:原文跟「親密伴侶」、「愛人」諧音。 ●「蒙著臉的人」:當時的妓女就是蒙著臉的。女主角在野外遊蕩 可能會被誤會為妓女。因此一方面女主角想和 男主角約會,卻又不願意被認為是行為不檢的 女性。 2.男主角(或者是耶路撒冷的眾女子)指出找到男主角的方法。 1:8 ◎本節可能是男主角或者是耶路撒冷的眾女子的發言,不過以前者比 較可能。 ◎此段男主角建議女主角以牧羊女的身份來找他。 ●「極美麗的」:「最美麗的」。 ●「女子中極美麗的」:男主角解決了女主角關心的「容貌」問題 ,表明自己肯定女朋友的美麗。 ●「帳棚的旁邊」:與 1:7 在羊群旁邊相對,在羊群旁邊表示不被 牧人們接納,在帳棚旁邊表示被牧人接納。 ◎這段詩歌顯示女主角主動定下一個約會的約定,但是男主角善體人 意的解決女朋友對容貌的疑慮,並且處理約會可能導致女朋友名聲 損壞的問題。而且看起來男主角的牧人朋友也都參與並且接納這場 午餐的約會。經文:
我的佳偶,我將你比法老車上套的駿馬。你的兩腮因髮辮而秀美;你的頸項因珠串而華麗。我們要為你編上金辮,鑲上銀釘。 1:9-1:11
註釋:
三、第二段詩歌 1:9-2:7 (一)男主角讚美女主角的詩歌 1:9-11 ●「佳偶」:含有「親愛的」、「My darling」與「同伴、朋友」的意 思。 ●「法老車上套的駿馬」:有一種解釋為「法老戰車中的雌馬」,用來 吸引拉車的雄馬的。另一種解釋則為「法老 車上的駿馬」,因為女主角本來就美麗,再 加上合宜的裝扮,更顯得氣質高雅,像為法 老拉車的駿馬。埃及自古以馬種優良聞名, 王室的馬自然更為優秀。看前後文的關係, 以這種解釋比較可信。 ●「髮辮」:「耳環」或是其他「臉上圓形的飾物」。 ●「我們」:是一種邀請的意思,邀請其他人一同來欣賞女主角的美麗。 ●「編上」:「製作」而且是未來式,表示「將來要製作」。 ●「金辮」:「金耳環」。 ◎ 1:9-2:7 這一段應該是女主角找到男主角之後,一起約會的記載。 ◎當時女主角所戴的裝飾品可能只是一般的裝飾品,似乎未能完全把女 主角的高貴氣質襯托出來,所以男主角承諾未來(可能是結婚的時候) 要製作高貴的裝飾品送給女主角,以更襯托出其氣質。經文:
王正坐席的時候,我的哪噠香膏發出香味。我以我的良人為一袋沒藥,常在我懷中。我以我的良人為一棵鳳仙花,在隱‧基底葡萄園中。 1:12-1:14
註釋:
(二)女主角想像的詩歌 1:12-14 ●「王」:又是指「男主角」。 ●「坐席」:原文指「環繞」、「圓桌」的意思。 ●「哪噠」:貴重的香膏,原產於印度喜馬拉雅山附近,古代女性喜歡 用這種香膏來做媚藥。 ●「我的哪噠香膏」:指「男主角」。 ●「沒藥」:是一種香的膠或香樹脂,產於南阿拉伯和北非洲。 ●「我懷中」:原文是「兩乳之間」。 ●「鳳仙花」:巴勒斯坦常見的灌木,可用來作為香水與染料。 ●「隱基底」:是死海西岸的綠洲,盛產熱帶香料。該處水質優良,甚 至還有瀑布。 ●「隱基底葡萄園」:是暗喻女主角的身體。 ◎這裡女主角用香氣為主題來描述她的愛情,並且暗示她希望與男主角 長相廝守。經文:
我的佳偶,你甚美麗!你甚美麗!你的眼好像鴿子眼。我的良人哪,你甚美麗可愛!我們以青草為床榻,以香柏樹為房屋的棟樑,以松樹為椽子。我是沙崙的玫瑰花(或譯:水仙花),是谷中的百合花。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荊棘內。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蘋果樹在樹林中。我歡歡喜喜坐在他的蔭下,嘗他果子的滋味,覺得甘甜。 1:15-2:3
註釋:
(三)情侶的對話 1:15-2:3 1.男主角稱讚女主角的眼睛美麗 1:15 ◎整節順序是「你甚美麗,我的佳偶,你甚美麗」,強調出女主角的 美麗。 ●「你的眼好像鴿子眼」:原文是「你的眼睛是鴿子」。 2.女主角也稱讚男主角英俊可愛,並且幻想他們共有這周遭的環境有如 擁有自己的家庭一般。 1:16-17 ●「床榻」:指精心布置的床,這種床可能有天蓬遮蓋或用屏風隔開 。 ●「青草」:「青蔥繁茂」,指「生長茂盛」的樣子。應該是指一棵 樹木像床的屏風或天蓬,而不是指青草地。 ●「香柏樹」:香柏樹本是利巴嫩的名產,樹身有一種香油(目前是 化妝品的原料之一),這種香油使香柏樹蟲蟻不生, 具有防蛀功能,使之成為名貴的木材。 ●「松樹」:「扁柏」、「松樹」,也是高品質的木料。 3.女主角認為自己只是平凡的平原玫瑰,谷中百合,男主角卻回應女主 角說她是百合沒錯,不過卻是像荊棘中的百合一樣。 2:1-2 ●「沙崙」:字義是「平原」,而迦密山脈南邊的平原也叫「沙崙」 。 ●「玫瑰花」:可能是「玫瑰花」、「水仙花」、「番紅花」或者是 「鬱金香」。由上下文看,應該是常見的野花。 ●「谷」:原文是複數。 ●「谷中的百合花」:意思是山谷中常見的一般百合花。 ◎照女主角對自己容貌的看法,她應該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所以她 用平原的野花、谷中的百合來形容自己。而男主角在愛中看她,卻 是有如百合在荊棘中的獨特,引人注目。 4.女主角認為男主角像蘋果樹在樹林中,而她可以享受男主角果實的甜 美。 2:3 ●「蘋果樹」:原文不明,可能是「杏樹」、「柑樹」、「香椽樹」 。 ●「樹林」:「未經開墾的野地」。經文:
他帶我入筵宴所,以愛為旗在我以上。求你們給我葡萄乾增補我力,給我蘋果暢快我心,因我思愛成病。他的左手在我頭下;他的右手將我抱住。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指著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囑咐你們: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不要叫醒……情願:或譯不要激動愛情,等它自發)。 2:4-2:7
註釋:
(四)女主角的思念與慾望 2:4-7 1.男主角帶領女主角進入酒屋,並且含情脈脈的看著她。 2:4 ●「筵宴所」:字義是「酒屋」。可能是指一個可以喝酒的建築物,也 許是農村裡或果園旁的小屋。 ●「旗」:許多譯本翻譯為「旗幟」,但此字也可以翻譯為「注視」, 亞喀得文中類似的字意義是「驚訝或欽羨地看」。因此翻譯 為「注視」可能比較合乎上下文。 2.男主角正擁抱著女主角,而女主角請求旁人給她一點食物增補心力,她 因為男主角的愛而渾身無力。 2:5-6 ●「葡萄乾」與「蘋果」:應該都是酒屋可以拿到的食物,也有可能是 暗示「親吻」或「愛情」。 ●「增補我力」:「支持我」,指的應該是「支持我的身體」。 ●「暢快我心」:恢復我的精神。 ●「思愛成病」:在這個場景中,男主角與女主角在一起,並沒有分離 ,因此不是「思愛成病」而是「因愛成病」。 ● 2:6 就是描述男主角抱住女主角的情景。 3.女主角向耶路撒冷的眾女子發言(其實是向自己發言),要他們克制愛 情的進一步慾望。 2:7 ●「羚羊」:原文也有「美麗,榮美,尊榮」的意義,可能暗指「萬軍 之耶和華」。 ●「田野」:寬闊的鄉村。 ●「母鹿」:有可能暗指「全能的上帝」。這也有可能是為了避諱上帝 的名字,所以用兩種代表愛情的動物來代替上帝的名字。 ●「不要驚動與叫醒」的對象應該是「愛情」而非男主角。 ●他自己「情願」:「喜悅、喜愛」或「為某事做好準備」。原文是陰 性單數,指的應該是「愛情」而不是女主角,因為 這一節是女主角的發言,「愛情」在希伯來文中也 是陰性。 ●「不要驚動與叫醒愛情」:意義應該是女主角希望不要再進一步活化 愛情(導致真正的性愛),而等到適當的 時候。 ◎這一段記載一面描述了熱戀中的細緻感情與彼此對愛情的渴望,又謹 慎的立下的界線,讓愛情在婚姻來臨前不會進展到性愛的地步。經文:
聽啊!是我良人的聲音;看哪!他躥山越嶺而來。我的良人好像羚羊,或像小鹿。他站在我們牆壁後,從窗戶往裡觀看,從窗欞往裡窺探。 2:8-2:9
註釋:
四、第三段詩歌 2:8-3:5 (一)男主角來拜訪女主角。 2:8-9 ●「來」:現在式動詞,強調「立刻與迫切」的意境。 ●「羚羊」:原文也有「美麗,榮美,尊榮」的意義,暗指男主角的 容貌英俊。 ●「躥山」「越嶺」:在語意、句法、語音上都是平行的。這兩個用 詞也清晰的表達出男主角想見女主角的興奮與 渴望的心情。 ●「牆壁」:指「房屋的牆壁」。 ●「窗戶」、「窗櫺」:原文都是複數,表現出男主角四處觀察尋找 女主角身影的急切。 ◎ 2:9 描述男主角到了女主角家之後,暫時躲在牆壁後面,觀察女 主角是否在家。可能這時他們的愛情還不是讓女主角家人完全接受 。經文:
我良人對我說: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來,與我同去!因為冬天已往,雨水止住過去了。地上百花開放,百鳥鳴叫的時候(或譯:修理葡萄樹的時候)已經來到;斑鳩的聲音在我們境內也聽見了。無花果樹的果子漸漸成熟;葡萄樹開花放香。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來,與我同去! 2:10-2:13
註釋:
(二)男主角邀女主角一起出去,因為春天已經到了。 2:10-13 ●「雨水止住」:巴勒斯坦的冬季是雨季,到了四月雨季就過去了。 ●「地上百花開放」:五、六月是春季百花齊放的時候。 ●「百鳥鳴叫的時候」:原文可以翻譯為「歌唱的時候」或「修剪的 時候」。前者就是指「百鳥歌唱」,後者就 是指「修剪葡萄樹」。 ●「斑鳩」:這種鳥是候鳥,春夏季遷徙到巴勒斯坦居住。 ●「無花果樹的果子」:無花果樹於三月底的時候結早期的無花果, 幾個月後(八、九月)結成真無花果。 ◎在這段中男主角邀請女主角一起去遊賞春天的風景,而女主角並沒 有給予正面的回應。經文:
我的鴿子啊,你在磐石穴中,在陡巖的隱密處。求你容我得見你的面貌,得聽你的聲音;因為你的聲音柔和,你的面貌秀美。 2:14-2:14
註釋:
(三)男主角說女主角好像高不可攀的鴿子,躲在陡峭山崖,他希望能夠看見 女主角的面容,聽女主角的聲音。 2:14 ●「鴿子」:指女主角。 ●「面貌」:指整個人的外表儀態,而非僅只是長相。 ◎這段中女主角因為矜持而躲在屋子裡面,好像鴿子躲在陡峭的巖穴 中。男主角非常想見女主角的面容,聽女主角的聲音。經文:
要給我們擒拿狐狸,就是毀壞葡萄園的小狐狸,因為我們的葡萄正在開花。 2:15-2:15
註釋:
(四)女主角告訴男主角,要他注意其他的追求者,保護兩人的愛情。 2:15 ●「擒拿」:原文形態是陽性複數,可能這本是一句格言,女主角借用 來鼓勵男主角看守愛情。 ●「葡萄園」:雖然是複數,但指的是「女主角」。跟 1:14 一樣。 ●「狐狸」:可能按指其他追求女主角的人。 ◎這裡女主角不立刻出去會見男主角,可能是要逗弄男主角,讓他知道 愛情不是這樣理所當然,而是需要他花心力去培植的。而且也有其他 的競爭者在,所以他應該要關注這愛情的發展。經文:
良人屬我,我也屬他;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我的良人哪,求你等到天起涼風、日影飛去的時候,你要轉回,好像羚羊,或像小鹿在比特山上。 2:16-2:17
註釋:
(五)女主角認定自己與男主角是互相隸屬,男主角也在愛情的事上盡力。女 主角又邀約男主角來看她。 2:16-17 ●「良人」:「心愛的人」。 ●「牧放群羊」:原文可以解釋成「放牧」或「細賞」、「親密」。 ●「百合花中」:百合花不是羊隻要吃的食物,所以這不會是真實世界 的牧羊景象,而是一種隱喻。可能指著「親吻」(百 合花用來比喻嘴唇),或者是暗示男主角也為愛情盡 力。 ●「日影」:「影子」。 ●「飛去」:「逃離」、「消逝」。 ●「日影飛去」:可能指晚上或早晨,早晨似乎比較可能。 ●「轉回」:不能確定是要男主角轉離開或轉回來,不過看上下文應該 是要男主角早晨再回來找女主角。 ●「比特山」:可能是一個地名,或者是指「崎嶇的山嶺」。 ◎在開玩笑與逗弄之後,女主角也表明自己的心終究是屬於男主角的。 並要男主角早晨再來找她(她應該就會跟他一起出去約會)。經文:
我夜間躺臥在床上,尋找我心所愛的;我尋找他,卻尋不見。我說:我要起來,遊行城中,在街市上,在寬闊處,尋找我心所愛的。我尋找他,卻尋不見。城中巡邏看守的人遇見我;我問他們:你們看見我心所愛的沒有?我剛離開他們就遇見我心所愛的。我拉住他,不容他走,領他入我母家,到懷我者的內室。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指著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囑咐你們: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不要叫醒……情願:或譯不要激動愛情,等它自發)。 3:1-3:5
註釋:
(六)女主角思念男主角,便起來走遍全城找男主角,找到以後就帶男主角進入 自己家(訂立婚約)。 3:1-5 ●「夜間」:原文的形態是複數,表示是「許多夜晚」。 ●「遊行」:走遍、繞圈。原文的時態表示這是一種積極的行動。 ●「巡邏」:跟「遊行」的字義相近,但時態卻顯示一種慣常的工作態 度。積極的尋找沒找到目標,消極的巡邏卻找到女主角。 ●「你們看見我心所愛的沒有」:這個問題對找人沒有幫助,卻透露出 女主角的情緒失控。誰知道她的男朋 友長怎樣呢?不過她內心的渴望卻透 過這個沒頭沒腦的問句清楚的表現出 來。 ●「拉住」:「抓住」、「抓牢」。 ●「我母家」:聖經中把「未婚女子的家」都稱為「母家」。 創 24:28 歌 8:2 得 1:8 ●「領他入我母家」:之前有一個「直到」,中文聖經沒有翻譯出來, 表示這是「未來」的事情。帶領男朋友進入自己 的家,大概就是要訂立婚約,而真正成婚前還是 不能隨便發生性關係,所以有 3:5 的克制詩歌。 ◎我們無法確定這段是夢境、幻想還是真實的事件。因為在情詩的體裁中 這些元素常常會混雜在一起。 ◎女主角經過失落又獲得的經驗,深深的瞭解自己需要男主角的愛,因此 要緊緊的抓住他,與他訂立婚約。下一段就是結婚的詩歌了,這是婚前 詩歌的最後一段。經文:
那從曠野上來、形狀如煙柱、以沒藥和乳香並商人各樣香粉薰的是誰呢?看哪,是所羅門的轎;四圍有六十個勇士,都是以色列中的勇士;手都持刀,善於爭戰,腰間佩刀,防備夜間有驚慌。 3:6-3:8
註釋:
貳、結婚與圓房 3:6-5:1 一、婚禮之歌 3:6-11 ◎這一段雖以所羅門為名,事實上也如之前使用「王」的方式一樣,可能僅僅 是一般人的婚禮,卻用「王室」的婚禮來形容結婚的主人翁。 (一)遠看:來自曠野。形狀如煙柱,以香料熏的是所羅門的轎,轎旁有六十個 勇士護衛。 3:6-8 ●「曠野」:指巴勒斯坦牧人放牧羊群的曠野,不是指南部的沙漠。 ●「上來」:當時的城市多半是建立在山嶺之上,所以用「上來」。 ●「是誰呢」:原文也可以翻譯成「是什麼?」,不過這個原文一般是翻 譯成「是誰呢?」。依照下文來看,這裡指的應該是「所 羅門的轎」,所以翻譯成「是什麼」會比較妥當。也有可 能是這裡問「是誰」,下一段因為看到轎子,所以回答「 所羅門的轎子」。這也間接的回答了「是誰」(陰性)的 問題:跟所羅門有關的女子。轎子在原文中也是陰性的。 ●「煙柱」:是因為轎子前進的時候,有人沿途燃燒香料熏轎子,導致形 成一個煙柱的形狀。 ●「乳香」:盛產於印度、阿拉伯西南部與非洲東北,是一種琥珀色的樹 脂,表面覆有白色粉末。這是聖膏油的成分之一 出 30:34 。 ●「轎」:原文是「床榻」,這裡應該是指一種特別而輕便的床榻。 ●「六十個」:形容「眾多」。 ●「以色列」:顯示這是以色列還沒有分成南北國之前就已經寫好的詩。 ●「刀」:大約十八吋長,像短劍一樣的短兵器。經文:
所羅門王用黎巴嫩木為自己製造一乘華轎。轎柱是用銀做的,轎底是用金做的;坐墊是紫色的,其中所鋪的乃耶路撒冷眾女子的愛情。 3:9-3:10
註釋:
(二)近看:這個轎是所羅門用黎巴嫩木與高貴的材料做的。 3:9-10 ●「華轎」:可能是外來語,不過指的應該就是前面 3:7 的輕便床榻。 ●「黎巴嫩木」:指的就是「香柏樹」。 ●「所鋪的....愛情」:最後詩人又把焦點由權勢、財富轉向「愛」。這 裡這樣用跟 1:3 中「眾童女都愛你」的意義是一 樣,每個適婚年齡的未婚女性都欣賞男主角。經文:
錫安的眾女子啊,你們出去觀看所羅門王!頭戴冠冕,就是在他婚筵的日子、心中喜樂的時候,他母親給他戴上的。 3:11-3:11
註釋:
(三)更近看:邀錫安的女子出來觀看男主角,在婚宴的過程中頭帶冠冕,心 中喜樂。 3:11 ●「冠冕」:可能指「王冠」或「花冠」,在此指的應該是花冠。根據 拉比的資料,到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毀前,普通的新郎 新娘都帶著花冠。 ●「母親給他戴上」:表示這花冠是婚禮中為了慶賀戴上的,母親為新 郎戴上這花冠也表示對這婚姻的承認與接納。經文:
我的佳偶,你甚美麗!你甚美麗!你的眼在帕子內好像鴿子眼。你的頭髮如同山羊群臥在基列山旁。 4:1-4:1
註釋:
二、身體的頌歌 4:1-7 (一)新郎稱讚新娘的眼睛與頭髮美麗。 4:1 ◎這裡重複了 1:15 對新娘眼睛的稱讚。 ●「鴿子眼」:原文是「鴿子」。 ●「帕子」:「面紗」。通常女性不戴面紗,但是在訂婚與結婚的時候 就會戴面紗。 ●「山羊群」:當地的山羊大都是黑色品種,具有波浪狀的黑毛。 ●「基列山」:此山以高而崎嶇的峭壁聞名。這些峭壁由約但河谷往上 延伸大約一千零六十公尺。這裡用來形容新娘的頭髮下 垂,並且具有上下起伏的動感。 ●「臥在基列山旁」:「從基列山旁下來」,「臥」,原意是「坐」、 「躺」在此就是「下來」的意思。經文:
你的牙齒如新剪毛的一群母羊,洗淨上來,個個都有雙生,沒有一隻喪掉子的。你的唇好像一條朱紅線;你的嘴也秀美。你的兩太陽在帕子內,如同一塊石榴。 4:2-4:3
註釋:
(二)新郎稱讚新娘的嘴、唇、牙齒、雙頰美麗。 4:2-3 ●「新剪毛的一群母羊」:形容「牙齒潔白」。 ●「個個都有雙生,沒有一隻喪掉子的」:應該是「個個成雙成對,沒 有單獨一隻的」,形容牙齒 左右對稱,排列均勻,沒有 缺少。羊很少生雙胞胎。 ●「嘴」:原文是「說話的器官」,不直接用「嘴」是為了音韻的關係。 ●兩「太陽」:原文是「太陽穴」,這裡應該是指「臉頰」。 ●「石榴」:指兩頰紅潤,好像石榴內部的顏色(多汁的紅色果肉)。 石榴是當地主要的果實之一,廣泛的被當成食物,也被當 成是愛情藥劑(催情劑)使用。經文:
你的頸項好像大衛建造收藏軍器的高臺,其上懸掛一千盾牌,都是勇士的籐牌。你的兩乳好像百合花中吃草的一對小鹿,就是母鹿雙生的。 4:4-4:5
註釋:
(三)新郎稱讚新娘的頸項、乳房美麗。 4:4-5 ●「大衛建造....高臺」:形容「很宏偉」、「很高大」的意思。古埃 及人認為長頸項很優雅美麗,且代表高貴的 氣質。 ●「盾牌、」「藤牌」:形容新娘脖子上所帶的珠串。 ●「小鹿」:形容新娘乳房的美麗、優雅。經文:
我要往沒藥山和乳香岡去,直等到天起涼風、日影飛去的時候回來。我的佳偶,你全然美麗,毫無瑕疵! 4:6-4:7
註釋:
(四)新郎希望能發生進一步的親密關係。 4:6-7 ●「天起涼風、日影飛去」:可能指晚上或早晨,早晨似乎比較可能。 這裡可能暗示夜已經深,新郎希望在天亮 黎明前進一步親密。 ●「沒藥山和乳香岡」:指新娘的胴體,不過並不能確定是那個部分。經文:
我的新婦,求你與我一同離開黎巴嫩,與我一同離開黎巴嫩。從亞瑪拿頂,從示尼珥與黑門頂,從有獅子的洞,從有豹子的山往下觀看。我妹子,我新婦,你奪了我的心。你用眼一看,用你項上的一條金鍊,奪了我的心!我妹子,我新婦,你的愛情何其美!你的愛情比酒更美!你膏油的香氣勝過一切香品!我新婦,你的嘴唇滴蜜,好像蜂房滴蜜;你的舌下有蜜,有奶。你衣服的香氣如黎巴嫩的香氣。 4:8-4:11
註釋:
三、新郎表達自己對新婦的傾心 4:8-11 (一)新郎邀新婦離開高不可攀的地方,跟他一起享受魚水之歡。 4:8 ●「亞瑪拿」、「示尼珥」、「黑門」:這幾座山都是在「黎巴嫩山」 對面,相隔約二十多公里。 ●「往下觀看」:原文應該只是「下來」,意即新郎邀新婦由那些高山 與危險難以到達的環境中下來。 (二)新郎表示自己的心已經屬於新婦,在一瞥之間就心屬於她。 4:9 ●「我妹子」:「我的妹妹」,這是戀人間親暱的稱呼,與血統無關。 (三)新郎稱讚新婦的愛情。 4:10 ◎在此新郎用與 1:3-4 類同的比喻來描述新娘的愛,這裡表示新婦的 愛情是讓新郎迷戀的核心。 (四)新郎稱讚與新婦接吻的感覺很好,新婦衣服的香氣很美。 4:11 ◎ 1:2 中描述女主角喜歡男主角的親吻。經文:
我妹子,我新婦,乃是關鎖的園,禁閉的井,封閉的泉源。 4:12-4:12
註釋:
四、圓房之歌 4:12-5:1 ◎這一段是整個雅歌的高潮,以「園子」來表示女性的身體,並帶有性的含 意。 (一)新郎讚美新娘的貞潔,好像關鎖、禁閉的園,封閉的泉源。 4:12 ●「禁閉的井」:七十士譯本、武加大譯本、別西大譯本把「井」寫成 「園」。根據詩歌的對仗結構,「禁閉的園」似乎比 較可能。 ●「關鎖的園,禁閉的井,封閉的泉源」:用來比喻新娘的貞潔。也說 明了新人在婚前並沒有發生 性行為(雅歌中此處之前的 親密都沒有性行為在內)。經文:
你園內所種的結了石榴,有佳美的果子,並鳳仙花與哪噠樹。有哪噠和番紅花,菖蒲和桂樹,並各樣乳香木、沒藥、沉香,與一切上等的果品。你是園中的泉,活水的井,從黎巴嫩流下來的溪水。 4:13-4:15
註釋:
(二)新郎讚美新娘的身體有如美麗的果園,充滿了異國的香味,並且充滿活 力。 4:13-15 ●你「園」內:這個字是古波斯外來語,通常譯做「樂園」。聖經中另 出現兩次 尼 2:8 指「園林」, 傳 2:5 指「 園囿」 。波斯人早在西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經在波斯當地定居 了,所以這個外來語未必表示這段著作的年代是比較晚 的。 ●「所種的」:原文是「水道所經之地」。 ●「石榴,有佳美的果子」:原文中有個「以及」和合本沒有譯出,應 該是「石榴以及極美的果子」。表示普通 的石榴跟珍貴稀有的果子都有,包羅萬象 的意思。 ●「鳳仙花與哪噠樹」:鳳仙花是當地常見的,哪噠樹就是印度土產的 。這句也是表達「包羅萬象」的意思。 ●一切上等的「果品」:原文是「香料」不是「果品」。 ●「番紅花」:一種具有乾而粉狀的雄蕊與雌蕊之植物,可以作為香料 ,但是一盎司的香料就需要四千朵以上的花。 ●「桂樹」:「錫蘭肉桂」,產於亞洲東南方,其樹皮或樹皮滴下來的 油可以作為香料,也是聖膏油的成分之一 出 30:23-29 。 ●「沈香」:可能是梵文外來語,意思是「檀香木」或「鷹木」。 ●「各樣乳香木」、「一切上等的香料」:都是概括性的說法,用來總 結前面列出來的植物。 4:14 是用來形容新娘身體 的香氣。 ●「園」中的泉:原文是複數,形容泉水的活力,可以灌溉很多園子。 ●「活水的井」:也是形容活力,井水自己湧出來的井。 ●「黎巴嫩流下來的溪水」:指上等的溪水,清涼澄清的溪水。經文:
北風啊,興起!南風啊,吹來!吹在我的園內,使其中的香氣發出來。願我的良人進入自己園裡,吃他佳美的果子。 4:16-4:16
註釋:
(三)新娘邀新郎來享受圓房的快樂 4:16 ●「北風啊,興起!南風啊,吹來!」:重點是要把「香氣發出來」( 供新郎享受),沒有特別的意 義。 ●「進入園子...吃...果子」:就是指「圓房」與「性愛」。經文:
我妹子,我新婦,我進了我的園中,採了我的沒藥和香料,吃了我的蜜房和蜂蜜,喝了我的酒和奶。我的朋友們,請吃!我所親愛的,請喝,且多多地喝! 5:1-5:1
註釋:
(四)新郎表達自己已經完全的享受了屬於他的新娘。 5:1 ●「進了」、「採了」、「吃了」、「喝了」:都指「性愛」,表示新 郎完全佔有他的新娘。 兩人成為一體。 ●「我的朋友們....」:這一段應該是「耶路撒冷的眾女子」的發言, 鼓勵新人盡情享受圓房的快樂。 ●「請喝,且多多地喝」:原文是「請喝,而且喝醉」,翻譯成「請喝 ,而且不醉不歸」似乎更傳神。經文:
我身睡臥,我心卻醒。這是我良人的聲音;他敲門說:我的妹子,我的佳偶,我的鴿子,我的完全人,求你給我開門;因我的頭滿了露水,我的頭髮被夜露滴濕。我回答說:我脫了衣裳,怎能再穿上呢?我洗了腳,怎能再玷污呢?我的良人從門孔裡伸進手來,我便因他動了心。我起來,要給我良人開門。我的兩手滴下沒藥;我的指頭有沒藥汁滴在門閂上。我給我的良人開了門;我的良人卻已轉身走了。他說話的時候,我神不守舍;我尋找他,竟尋不見;我呼叫他,他卻不回答。城中巡邏看守的人遇見我,打了我,傷了我;看守城牆的人奪去我的披肩。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囑咐你們:若遇見我的良人,要告訴他,我因思愛成病。 5:2-5:8
註釋:
參、再談戀愛中的喜樂與掙扎 5:2-8:14 ◎ 5:1 以後的內容,應該是用倒敘法再談男女主角婚前的關係,亦即雅歌以「 婚姻」為核心與高潮,前後兩段都是談婚前的戀愛關係。 一、男主角來訪,女主角拒絕開門,男主角離去。女主角出外尋訪,遭遇挫折, 後來終於找到男主角一起享受愛情。 5:2-6:3 (一)尋訪之歌 5:2-8 ◎這段與 3:1-5 、 2:8-13 有相似的情景。 1.女主角處於身睡心醒的狀態,聽到男主角來訪,要求女主角開門。 5:2 ●「我身睡臥,我心卻醒」:似乎暗示女主角為了感情的事情焦躁不 安、睡不著的樣子。 ●「這是我良人的聲音」:原文是「聲音」或「聽」一個字。顯示出 女主角的緊張與興奮之情。 ●「露水」、「夜露」:巴勒斯坦的夜晚寒冷,而且濕氣重,有時地 上甚至會有薄霜。此處男主角應該是因為趕 路所以沾染了濕氣。 ◎看起來男主角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需要深夜來找女主角,而且這 樣深夜找人,可能也會讓女主角的家人有不良的觀感。不過由男主 角對女主角的稱呼中,可以知道男主角應該也是為了愛情的緣故急 著跑來見女主角一面,即使半夜也在所不惜。 2.女主角卻回應以自己已經準備好就寢,不好開門。 5:3 ●「衣裳」:「外袍」、「外衣」,不是「內衣」。亦即女主角不是處 於脫光衣服的狀態。 ●「洗了腳」:在當地人們多半是穿著草鞋一類的開放式鞋子走路,因 此常常要洗腳,睡前洗腳也是很平常的習慣。 ◎外衣脫了、腳洗了這種理由應該只是推託之詞,女主角可能因為少女 的衿持或者因為當時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不願意半夜隨意會見男主 角,找個理由推託不會見男主角。 3.男主角自己伸手進來要開門,女主角就起身要幫他開門,但男主角卻已 經離開了。 5:4-6 ●「伸進」:「插進」的意思。 ●「門孔」:「凹洞」、「洞穴」。 ●「動了」心:「激動」、「騷動」。 ●「心」:「腸子」,以色列人認為「腸子」是人類情緒之所在。 ●「他說話的時候」:「因著他的離開」。 ●「他說話的時候,我神不守舍」:應該是「我的心因他走了下沈」, 有「差點昏倒」的意思。 ◎男主角由門孔中伸手進來,希望能夠自己開門,這時女主角也就無法 繼續保持衿持,要為他開門。但男主角已經轉身走了,至於沒藥,可 能是男主角留下或女主角本來塗著的。 4.女主角決定出門去找男主角,但遭遇守衛的欺侮,但女主角仍不死心, 請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們幫忙找男主角。 5:7-8 ◎守衛打人的理由可能是誤會夜間外出的女主角是妓女,或是誤會她是 不法的人。 ●「披肩」:「大披肩」,「大面罩」。 ●「因思愛成病」:跟 2:5 用字一樣,但意義卻是「因為沒看到男主角 而患了相思病」。 ◎女主角似乎不要讓男主角知道她遭遇的不幸,但他知道自己得了相思 病。經文:
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你的良人比別人的良人有何強處?你的良人比別人的良人有何強處,你就這樣囑咐我們?我的良人白而且紅,超乎萬人之上。他的頭像至精的金子;他的頭髮厚密纍垂,黑如烏鴉。他的眼如溪水旁的鴿子眼,用奶洗淨,安得合式。他的兩腮如香花畦,如香草臺;他的嘴唇像百合花,且滴下沒藥汁。他的兩手好像金管,鑲嵌水蒼玉;他的身體如同雕刻的象牙,周圍鑲嵌藍寶石。他的腿好像白玉石柱,安在精金座上;他的形狀如黎巴嫩,且佳美如香柏樹。他的口極其甘甜;他全然可愛。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這是我的良人;這是我的朋友。 5:9-5:16
註釋:
(二)男主角身體的頌歌 5:9-16 ◎當時附近地區的情詩中,描述女主角身體美麗的文字相當普遍,但是 很少以「頌歌」的形式描述男性身體的美麗。 1.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問女主角:男主角有什麼優點?值得她這樣囑咐大 家。 5:9 2.整體而論,男主角面色紅潤,在眾人中如鶴立雞群。 5:10 ●「白」而且紅:燦爛的、明亮的。顯示出「健康」的樣子。 ●白而且「紅」:紅色、紅潤,也有「年輕俊美」的意思。 ●「超乎萬人之上」:「引人注目」、「顯著的」。 3.形容男主角的頭部俊美。 5:11-13 ●「頭像至精的金子」:表示「頭部顯示出尊貴威儀」。 ●「厚密纍垂」:原文意義不明,大概有「波浪狀的, 茂枝的」 的意思。 ●「鴿子眼」:原文是「鴿子」。 ●「用奶洗淨,安得合式」:是來形容「鴿子」不是「眼睛」。 ●「安得合式」:應該翻譯成「坐在水池上」。 ●「兩腮」:「臉頰」,跟 1:10 同字。 ●「香花畦」:「香花台」。 ●「如香花畦,如香草臺」:意義是「生產香膏的香花台」。 ●「嘴唇....滴下沒藥汁」:應該是形容「接吻時的歡愉」。 4.形容男主角的身體與四肢俊美強健。 5:14-15 ●「水蒼玉」:是產於「他施」(西班牙)的一種寶石。 ●「雕刻的象牙」:可能指「象牙塊」或「明亮的象牙」。 ●「藍寶石」:指「天青石」。 ●「白玉石」:「雪花石」、「大理石」。 ●「香柏樹」:香柏樹本是利巴嫩的名產,樹身有一種香油(目前是 化妝品的原料之一),這種香油使香柏樹蟲蟻不生, 具有防蛀功能,使之成為名貴的木材。 ◎這裡用一座貴重雕像的形象來描述男主角的身體。 5.形容男主角的談吐甜蜜得體,令人愉快。 5:16 ●「口」:指「說話」、「談吐」,也可能指「嘴」(這樣的話底下 的「甘甜」就應該又是指親吻的滋味)。 ●「甘甜」、「可愛」:原文都是用複數形態來加強語意。 ●「我的朋友」:「同伴」、「密友」。雅歌中女主角僅此一次這樣 稱呼男主角,表明他們的關係不單是感情或肉體方 面的,也是心靈、意志、思想的密切契合。 ◎這種愛情是全面性的,除了欣賞彼此的美貌與感情上的投入外,還 有心靈、意志、思想方面的契合,今日的情侶們,能有這樣的契合 嗎?經文:
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你的良人往何處去了?你的良人轉向何處去了,我們好與你同去尋找他。我的良人下入自己園中,到香花畦,在園內牧放群羊,採百合花。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 6:1-6:3
註釋:
(三)耶路撒冷女子們聽完女主角的回答後,進一步問男主角去哪裡了,並且 承諾要一起去尋找男主角。女主角回答以男主角已經與她愛意纏綿中了 。 6:1-3 ●「自己的園中」:比喻女主角自己。 ●「良人」:「心愛的人」。 ●「牧放群羊」、「採百合花」:就是「細賞」、「親密」的意思。 ◎與 2:16 比起來,這裡女主角先說自己屬男主角,再說男主角也屬她 ,顯示他們的感情似乎比 2:16 節更為成熟。 ◎這一段並沒有交代女主角如何或者何時找到男主角,就直接進入愛意 纏綿的情節中。詩歌本來就不一定要什麼細節都交代清楚,至少可以 知道這個意外是已經解決了。經文:
我的佳偶啊,你美麗如得撒,秀美如耶路撒冷,威武如展開旌旗的軍隊。 6:4-6:4
註釋:
二、男主角表達對女主角的欣賞 6:4-13 (一)男主角稱讚女主角如山上大都市般的美麗,可敬。 6:4 ●「耶路撒冷」、「得撒」:都是建造在山上的大城市。 ●「得撒」:在示劍東北方十一公里處。是後來北國分裂出去的第一個 首都。西元前第九世紀以後北國首都遷到撒瑪利亞後,得 撒就開始沒落。所以這裡使用得撒,顯然是早期北國還沒 分裂出去之前的作品。 ●「展開旌旗的軍隊」:原文沒有「軍隊」,「展開旌旗」這個字很可 能是「看」或「景象」(源自亞喀得文)。 ●「威武如展開旌旗的軍隊」:「看起來也令人覺得可畏懼、可敬」。 也就是「令人驚異的景觀」的意思。經文:
求你掉轉眼目不看我,因你的眼目使我驚亂。你的頭髮如同山羊群臥在基列山旁。你的牙齒如一群母羊洗淨上來,個個都有雙生,沒有一隻喪掉子的。你的兩太陽在帕子內,如同一塊石榴。 6:5-6:7
註釋:
(二)男主角稱讚女主角的眼睛讓他驚亂,並讚美她的頭髮、牙齒、雙頰。 6:5-7 ●「驚亂」:「驕傲」、「擾亂」。這裡應該是用來表達男主角的心神 受到女主角眼神的刺激。 ●「山羊群」:當地的山羊大都是黑色品種,具有波浪狀的黑毛。 ●「基列山」:此山以高而崎嶇的峭壁聞名。這些峭壁由約但河谷往上 延伸大約一千零六十公尺。這裡用來形容新娘的頭髮下 垂,並且具有上下起伏的動感。 ●「臥在基列山旁」:「從基列山旁下來」,「臥」,原意是「坐」、 「躺」在此就是「下來」的意思。 ●「母羊洗淨上來」:形容「牙齒潔白」。 ●「個個都有雙生,沒有一隻喪掉子的」:應該是「個個成雙成對,沒 有單獨一隻的」,形容牙齒 左右對稱,排列均勻,沒有 缺少。羊很少生雙胞胎。 ●「嘴」:原文是「說話的器官」,不直接用「嘴」是為了音韻的關係。 ●兩「太陽」:原文是「太陽穴」,這裡應該是指「臉頰」。 ●「石榴」:指兩頰紅潤,好像石榴內部的顏色(多汁的紅色果肉)。 石榴是當地主要的果實之一,廣泛的被當成食物,也被當 成是愛情藥劑(催情劑)使用。 ◎這段與 4:1-3 相似。經文:
有六十王后八十妃嬪,並有無數的童女。我的鴿子,我的完全人,只有這一個是她母親獨生的,是生養她者所寶愛的。眾女子見了就稱她有福;王后妃嬪見了也讚美她。那向外觀看、如晨光發現、美麗如月亮、皎潔如日頭、威武如展開旌旗軍隊的是誰呢? 6:8-6:10
註釋:
(三)男主角讚美女主角是他獨一的愛慕對象,也是其母親最鍾愛的女兒,其 美貌有如日月與晨光,令人敬畏。 6:8-10 ●「童女」:指宮廷中的未婚女性。 ●「完全人」:指倫理或道德上無瑕疵,顯示男主角對女主角的品德相 當讚賞。 ●「只有這一個是她母親獨生的」:應該斷句成「是獨一的」,「是他 母親獨一的」。簡單的說,男主角 用「鴿子」、「完全人」與「獨一 的」來稱呼女主角。 ●「獨生的」:「獨一的」,並不一定是「獨生的」,而是指「最受寵 的」。 ●「那向外觀看、如晨光發現」:就是「如晨光顯現」的意思。 ●「威武如展開旌旗軍隊」:「看起來也令人覺得可畏懼、可敬」。 ●「如晨光顯現」、「美麗如月亮」、「皎潔如日頭」、「看起來令人 敬畏」:指的都是女主角的美麗。 ◎這裡男主角是幻想自己是君王,有很多后妃,但他也只專一愛女主角 一個。男主角應該不是君王,更不會是所羅門王,不然應該不會只有 那麼少的王后、妃嬪。六十、八十、無數與「獨一」,是用數字來表 達「高級」的意思。越少數的越高級,由此襯托出女主角的獨特。經文:
我下入核桃園,要看谷中青綠的植物,要看葡萄發芽沒有,石榴開花沒有。不知不覺,我的心將我安置在我尊長的車中。回來,回來,書拉密女;你回來,你回來,使我們得觀看你。你們為何要觀看書拉密女,像觀看瑪哈念跳舞的呢? 6:11-6:13
註釋:
(四)女主角高興的做起白日夢,好像自己隨著男主角的車揚長而去,留下旁 人高聲呼喊要看女主角的美貌,但女主角斷然拒絕。 6:11-13 ●「核桃園」:應該不是指女主角的身體,而是指一個真實的園子。 ●「尊長」:原文是「高貴的國民」,指的應該就是「男主角」。 ●「回來」:在此重複四次,而且是使用命令式,強調懇求的迫切性。 ●「書拉密」:不是人名與已知的地名,可能是源自「所羅門」或「平 安」。所羅門的陰性稱呼就是「書拉密」。 ●「瑪哈念」:「兩隊人馬」、「兩隊兵」,也有可能是地名「瑪哈念 」。 ●「瑪哈念跳舞的」:如果是指「兩隊軍兵之舞」,很可能就是指一種 中東舞蹈,一個女子在兩列很長的男人中間跳舞 ,而這些男人則一面觀賞這位女性的舞蹈,一面 拍手、踏步和唱歌。 ◎女主角不理會旁人要看她美貌的急迫要求,並且質疑這種要求並不合 理。她寧可把她的美貌留給男主角私人觀賞,也不拿來取悅其他人。 這樣的觀念跟今日將美貌商業化的觀念似乎有很遙遠的距離。經文:
王女啊,你的腳在鞋中何其美好!你的大腿圓潤,好像美玉,是巧匠的手做成的。你的肚臍如圓杯,不缺調和的酒;你的腰如一堆麥子,周圍有百合花。你的兩乳好像一對小鹿,就是母鹿雙生的。你的頸項如象牙臺;你的眼目像希實本、巴特‧拉併門旁的水池;你的鼻子彷彿朝大馬士革的黎巴嫩塔。你的頭在你身上好像迦密山;你頭上的髮是紫黑色;王的心因這下垂的髮綹繫住了。我所愛的,你何其美好!何其可悅,使人歡暢喜樂!你的身量好像棕樹;你的兩乳如同其上的果子,纍纍下垂。我說:我要上這棕樹,抓住枝子。願你的兩乳好像葡萄纍纍下垂,你鼻子的氣味香如蘋果;你的口如上好的酒。女子說:為我的良人下咽舒暢,流入睡覺人的嘴中。 7:1-7:9
註釋:
三、身體的頌歌與愛情 7:1-13 (一)身體的頌歌 7:1-9 1.男主角讚美女主角的腳與腿 7:1 ●「王女」:「王室的女子」或「尊貴的女子」。這裡應該是用來表 達女主角的氣質高貴。 ●「鞋」:指的是「草鞋」、「涼鞋」一類的便鞋。 ●大腿「圓潤」:「曲線」、「弧線」的意思。 2.男主角讚美女主角的腹部與胸部 7:2-3 ●「不缺調和的酒」:是形容圓杯,表示女主角的肚臍像不缺酒的圓 杯一樣給人歡愉。 ●「一堆麥子」:指女主角的腰或肚子是金黃色的。 ●「小鹿」:形容女主角乳房的美麗、優雅。與 4:5 類似。 3.男主角讚美女主角的頭部 7:4-5 ●「象牙臺」:「象牙塔」,形容脖子長而且光滑。 ●「眼目」像希實本:原文可以指「眼睛」或「水源」,因此這是一 語雙關的用法。 ●「希實本」:地名,字義是「寧靜」。亞摩利王西宏的首都,位於 高原西邊邊陲,在流便族與迦得族得邊界上。 ●「巴特拉併」:字義是「眾人的女兒」或「貴族的女兒」。可能暗 示女主角的高貴氣質。 ●「水池」:這裡指的是水泉源頭流入的深蓄水池,用來表示女主角 的眼睛「寧靜、清澈、深沈」的意思。的確發現在「希 實本」附近有蓄水池的遺跡。 ●「你的鼻子....黎巴嫩塔」:形容女主角的鼻子筆挺。 ●「大馬色」:「大馬士革」,敘利亞首都。 ●「迦密山」:以「林木茂密」著名,形容女主角的頭髮。 ●「王的心」:可能指「男主角的心」或「甚至連國王的心」的意思 。 4.男主角頌讚女主角的身材修長美好,並且表達他要親吻女主角並撫摸 她的胸部,女主角表達她願意接受親吻(委婉拒絕胸部的愛撫) 6-9 ●「身量好像棕樹」:表示女主角的身材修長。 ●抓住「枝子」:「樹枝」、「棗椰樹的果莖」,因此意義是「果子 」(也就是女主角的乳房)。 ●「抓住枝子」:「撫摸乳房」的意思。 ●「鼻子....口....」:表達想要接吻的慾望。 ●「流入睡覺人的嘴中」:依據一些古譯本,更動一個字母可以變成 「輕輕流過唇齒之間」,這樣意思就比較 通順。 ◎這一整段中可以看出男女主角的親密關係,雖然某些人將這段解釋 成女主角的裸露舞蹈,不過看起來應該只是男主角與女主角間的私 人約會。男人很容易被激起性慾,但女主角有智慧的限定了身體接 觸的界線(就是止於接吻)。經文:
我屬我的良人,他也戀慕我。我的良人,來吧!你我可以往田間去;你我可以在村莊住宿。我們早晨起來往葡萄園去,看看葡萄發芽開花沒有,石榴放蕊沒有;我在那裡要將我的愛情給你。風茄放香,在我們的門內有各樣新陳佳美的果子;我的良人,這都是我為你存留的。 7:10-7:13
註釋:
(二)女主角邀請男主角一起檢查他們的愛情是否成熟,並保證她會把性愛的 一切美好為男主角存留。 7:10-13 ●「戀慕」:「渴望」、「想要」、「熱望」的意思。 ●「村莊」:也可以指「鳳仙花叢」。 ●「葡萄」、「石榴」:都是「愛情」的隱喻。 ●「風茄」:指「性愛」。 ●「各樣....的果子」:指性愛的快樂。 4:13-14 ◎這裡女主角一面肯定承諾自己與男主角獨特唯一的關係,並且要男主 角和他一起去檢查他們的愛情是否已經成熟可以結婚了,然後他們就 可以一起享受性愛的歡愉,女主角要把性愛的歡愉為男主角存留到婚 後。經文:
巴不得你像我的兄弟,像吃我母親奶的兄弟;我在外頭遇見你就與你親嘴,誰也不輕看我。我必引導你,領你進我母親的家;我可以領受教訓,也就使你喝石榴汁釀的香酒。他的左手必在我頭下;他的右手必將我抱住。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囑咐你們: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不要叫醒……情願:或譯不要激動愛情,等它自發)。 8:1-8:4
註釋:
四、女主角的願望 8:1-4 (一)女主角表達希望男主角是她的兄弟,她就可以與他公開接吻。 8:1 ◎這裡表達女主角希望男主角跟她的關係有如兄妹一樣被人認可,其實 這就暗示如果兩人結婚的話,關係就會有如兄妹一樣被認可。 (二)如果是這樣的話,女主角就可以帶男主角回家,享受性關係。 8:2-3 ●「石榴汁」、「香酒」:「性關係」的隱喻。 ●「石榴」讀音跟「右手」近似,「香酒」跟「在下面」也是讀音相近 。 (三)女主角又希望愛情的慾望被限制住,直到結婚那天來到。 8:4經文:
那靠著良人從曠野上來的是誰呢?我在蘋果樹下叫醒你。你母親在那裡為你劬勞;生養你的在那裡為你劬勞。 8:5-8:5
註釋:
五、愛情的頌歌 8:5-7 (一)旁人問:「靠著男主角從曠野上來是誰?」(當然是女主角) 8:5 ●「靠著」:「倚靠」、「撐著自己的身體」。 (二)女主角表達她在蘋果樹下叫醒男主角,那個地方就是男主角母親懷孕、 生產的地方。 8:5 ●「劬勞」:指「劬勞」或「生產的陣痛」。 ◎這裡暗示愛情終將帶來懷孕、生產的責任與痛苦,女主角也準備負擔 這個責任與痛苦,所以請男主角把她放在心上。經文: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 8:6-8:7
註釋:
(三)女主角請男主角把她放在心上、帶在臂上,不要忘記她。因為愛情的力 量強大,而且如烈焰無法被毀滅。 8:6-7 ●「印記」:當時印章是有地位的人才擁有的,個人印章在任何文件上 做印記,就表示那個文件是屬於他的重要文件。這個印章 通常帶在脖子上或當成戒指帶在手上。「戳記」與「印記 」原文相同。 ●「愛情如死之堅強」:死亡應該是最堅強的事物,人不能抗拒也不能 由死亡手中搶奪什麼。而這裡說愛情跟死亡一 樣堅強,所以愛情也是最堅強的事物。 ●「陰間」:「死者的居處」。 ●嫉恨如陰間之「殘忍」:「艱苦」、「困難」、「冥頑不靈」、「頑 固」、「堅硬」。這裡翻譯成「頑強」會比 較好一點。 ●「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愛情被破壞所產生的嫉妒也如陰間般的強 固。 ●「電光」:原文也指「箭」。 ●「是耶和華的烈焰」:原文是「巨大的火焰」或「最猛烈的火焰」, 跟「耶和華」並無直接關係。 ●「大水」:「洪流」。 ◎在這裡「印記」可能是女主角的印記,她要男主角把自己的內在與外 在都「印記」成是她的貴重財產,因為她準備要付出愛的代價(懷孕 生子),而且愛與嫉妒的力量強大,不可能抵擋或毀滅。 ◎聖經中是認同「嫉妒」這種夫妻間的獨佔權。這是出於愛的獨佔權, 而非是一般的嫉妒。 ◎這應該不會是所羅門王的經驗才對。 (四)如果有人要拿財寶來換愛情,將會被藐視。愛情是不能買賣的 8:7經文:
我們有一小妹;她的兩乳尚未長成,人來提親的日子,我們當為她怎樣辦理?她若是牆,我們要在其上建造銀塔;她若是門,我們要用香柏木板圍護她。我是牆;我兩乳像其上的樓。那時,我在他眼中像得平安的人。 8:8-8:10
註釋:
六、成長之歌 8:8-10 (一)女主角幼年時,她的兄弟要保護年幼的妹妹免於無謂的騷擾。 8:8-9 ●「小妹」:原文顯示這是十二歲以下的女性。 ●「牆」:表示「貞潔」、「自愛」。 ●「銀塔」:表示要稱讚鼓勵她的貞潔與自愛。 ●「門」:可開可關,表示如果女主角不夠自愛,兄弟要用堅固的香柏 木保護她。 (二)女主角自認已經長大了而且貞潔自守,可以自由處理愛情的事情。 8:10 ●「我是牆」:表示女主角肯定自己的貞潔與自愛。 ●「兩乳像其上的樓」:表示女主角已經成熟。 ●「平安」:與「書拉密女」、「所羅門」字根相同。 ◎「我兩乳像其上的樓」:表示年齡、身體已經成熟,「像得平安的人 」:表示心靈也成熟。說明自己已經可以自由戀愛了。經文:
所羅門在巴力‧哈們有一葡萄園;他將這葡萄園交給看守的人,為其中的果子必交一千舍客勒銀子。我自己的葡萄園在我面前。所羅門哪,一千舍客勒歸你,二百舍客勒歸看守果子的人。 8:11-8:12
註釋:
七、葡萄園之歌 8:11-12 (一)所羅門王有葡萄園要租給別人,租金是一千舍客勒銀子。 8:11 ●「巴力哈們」:地名,但地點不詳。字義是「群眾之主」、「財富之 主」的意思。 ●「交給看守的人」:這裡的所羅門的葡萄園不是指女主角的身體,看 守的人自然也就不是女主角的兄長。參考後文, 這裡指的就是「佃農」、「承租戶」。 ●「舍客勒」:重量單位,一個「舍客勒」等於11.4公克。 (二)女主角拒絕看守所羅門王的葡萄園,而要專注於自己的葡萄園。 8:12 ◎這種說法好像是「橋歸橋、路歸路」,用買賣方式各賺各的錢,那是 所羅門與承租人的事情,跟女主角沒有關係,女主角只專心照顧她自 己的「葡萄園」,等待男主角來享用。 ◎這段列出兩種照顧「葡萄園」的方式,隱喻有兩種對待愛情的方式。 一種是使用金錢買賣,買的樂意、賣的甘心,銀貨兩訖。一種就是堅 持自己看守自己的貞潔,直到真愛來到。女主角選擇後者。經文:
你這住在園中的,同伴都要聽你的聲音,求你使我也得聽見。我的良人哪,求你快來!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 8:13-8:14
註釋:
八、等待的愛情來臨 8:13-14 (一)男主角希望能聽見女主角的聲音 8:13 ●「住」:原文是「陰性」,所以應該是指女主角。 (二)女主角答應男主角的邀約,要他快點來展開愛情的旅程。 8:14 ◎這段結局,顯示出女主角果然很能照顧她的葡萄園,直到有一天她等 待的男主角出現,急著要與她約會,她也就迫不及待的請男主角快點 來,展開愛情的旅程。重新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