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詢  A+放大  A-縮小
/*************************************************************************
趕在成大學弟們當兵前看看是不是能夠查完這一卷比較短的書卷。

這份研經資料,都願意放棄著作權,歡迎轉載、引用,甚至修改。我想,或者透過這種
Open Source的分享方式,可以把上帝的話傳達給更多的人知道,並且也希望有人可以
站在這份研經資料的肩膀上繼續改進,讓網友可以有更好的資料可以取用。

**************************************************************************/
耶利米哀歌研經資料

零、背景:
  一、作者:
    (一)一般認為是先知耶利米, 代下 35:25 記載耶利米作哀歌。不過也有人
          認為哀歌的內容與耶利米書有不少差異,因此不可能是耶利米所作。不
          過嚴格說起來並沒有決定性的反對作者為耶利米之理由,因此一般還是
          依照傳統認為耶利米是作者。
    (二)「耶利米」字義是「耶和華所指定的」。先知的工作開始於約西亞十三
          年,約西元前627年,大約西元前586年之後不久結束。與哈巴谷、俄巴
          底亞先知同時代,於西番雅之後。第一年的時間很重要,因為這是約西
          亞的改革活動之後一年,巴比倫脫離亞述宣告獨立之前一年。
    (三)先知耶利米是祭司,屬於希勒家一族,家鄉是亞拿突 耶 1:1 。他和文
          書巴錄是親密的夥伴,巴錄記下耶利米口述的話 耶 36:4-32 。
    (四)家室:根據 耶 16:2 ,耶利米終生未婚,並未留下任何後裔。
    (五)犧牲:按照以色列傳統,耶利米被帶往埃及地後,被眾民以石頭打死,
                並葬在埃及。
          
  二、抄本:此書卷的七十士譯本與馬所拉經文差異甚小。
      
  三、著作年代:西元前587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破耶路撒冷,本書應該就是在
      城破後不久寫成。一般認為著作年代不會晚於575年,至少不可能晚於西元
      516年(聖殿重建完成之年)。

  四、寫作目的:
    (一)約的角度 :因神子民背棄與神所立之約( 申 4:1-49申 9:1-29申 11:28-30 ) 
    (二)先知角度:先知所傳「耶和華的日子」的實現(如約珥書、西番雅書) 
    (三)歷史角度: 王下 17:1-41 以色列之亡並沒給猶大教訓--「歷史給
                    人類的教訓是人類不接受歷史的教訓」(黑格爾),故此猶
                    大果然覆亡( 王下 24:1-25:30 )。 
    (四)個人角度:為所愛百姓流淚、勸勉、警告的先知,親自看到所預言、
                    也是自己不願見到的耶路撒冷之傾毀的事實,呈現在耶利
                    米的淚影裏。
    (五)《哀歌》處理一個嚴重的問題:民族的苦難。一般人遇到苦難時,都
          會問:「為何偏偏選中我?」《聖經》也提出同樣的問題,只是以不同
          形式來發問,例如《詩篇》會問:「還有多久....」。苦難問題可能很
          複雜,沒有一定的答案;且對於身處苦難中的人來說,苦難已不再是抽象
          問題。即使我們明白人遭遇苦難的前後因果為何,仍是毫無用處,因為
          更重要的乃是要如何去「面對」。《聖經》並沒有叫人逃避、忽略苦難,
          反倒讓人學習經驗苦難。
    (六)《哀歌》幫助神的子民面對身處黑暗的時刻。《哀歌》雖沒有提供容易的
          答案,說上帝在明天施行拯救;但它提供了一個反思的空間。或許可以思
          考:信仰可以在生命中顯出耐力,使我們熬過去嗎?否則我們的信仰難道
          只是「即食」而膚淺的?經過扎根、成長的熬煉後,生命豈不顯得豐富?
          另外,我們在評估苦難時,採用的是否是《聖經》的信仰立場,還是只用
          我們個人的想法?這是《哀歌》給予我們的一些思考與挑戰。
    
  五、特點:
    (一)本書本來沒有書名,也沒有載明作者,後來採用的書名,也是本書的首
          字,是「何竟」、「哀哉」之意。七十士譯本將之翻譯為「哀歌」、「
          輓歌」。
    (二)本書和「雅歌」、「路得記」、「傳道書」、「以斯帖記」並稱為「舊
          約五詩卷」、「節期五卷」。雅歌於逾越節誦讀、路得記於五旬節誦讀
          、傳道書於住棚節誦讀、以斯帖記於普珥日誦讀、耶利米哀歌於亞筆月
          第九日誦讀。
    (三)本書的一到四章都是字母詩,第三章每三節使用一個字母起首。 一、
          二、四章每一節使用一個字母起首(共22節),不過並不一定完全按照
          字母順序。第五章不是字母詩。
    (四)這種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詩,又被稱為「離合詩」。最有名的是
           詩 119 。這是用來表達「完美」、「完整」。耶利米哀歌大概就是用
          來表達「徹底的傷痛」。
    (五)本卷書中使用很多猶太詩句常用的「交叉平行」法,本書的五首哀歌中
          ,第一、二、三、四首都是用這樣的筆法來表達。
    (六)猶太人習慣在亞筆月(第五月)第九日(陽曆七、八月)誦讀本書,因
          為傳統認為此日是所羅門聖殿被毀之日。天主教傳統儀式中,也會在受
          難週最後三日誦讀此書。
    (七)七十士譯本、和合本等將此書放置於耶利米書後面(先知書),有點將
          之當成耶利米書補篇的意味(七十士譯本更加上一段文字來描述之)。
          但希伯來文聖經將此書放置於雅歌之後(聖卷的位置)。
    (八)類似的哀歌,在當代附近區域並不罕見,蘇默人著有「吾珥哀歌」。   
    (九)本書是大篇幅的詩篇之外,出現最多「哀號」字眼的書卷。
    (十)作者將錫安擬人化,將以色列民族視為單一個體,他自己也與民族苦難
          認同,不斷懇切呼求,有時又以神的口吻安慰選民,使全書在絕望,哀
          慟中仍交織著希望的火花。

  六、內容總整理:
|-----------------------------------------------------------------------------|
|                             罪人因他的罪困苦哀痛                            |
|-----------------------------------------------------------------------------|
|                      哀歌                                |      禱告        |
|-----------------------------------------------------------------------------|
|                     離合詩句                             |    非離合詩句    |
|-----------------------------------------------------------------------------|
|   錫安的哀慟   | 主憤怒的日子 |   主的憐憫  | 罪孽的刑罰 | 求你使我們回轉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耶路撒冷哀哭  |  耶和華降罰  |  苦難中仰望 | 罪導致刑罰 |    祈求憐憫      |
|      ↓        |      ↓      |     ↓      |            |                  |
|     禱告       |     禱告     |    禱告     |            |                  |
|    哀 1:20-22  |  哀 2:20-22  |  哀 3:55-66 |            |                  |
|-----------------------------------------------------------------------------|
|                |              |             |            |      禱告        |
|                |              |             |   悔改↗   |                  |
|                |              |    盼望↗   |            |                  |
|                |     原因↗   |             |            |                  |
|     悲傷↗     |              |             |            |                  |
|-----------------------------------------------------------------------------|
|     外觀       |     內省     |     仰望    |    俯視    |       展望       |
|      ↓        |      ↓      |      ↓     |     ↓     |        ↓        |
|     城市       |   神的憤怒   |   神的憐憫  | 各階層的罪 |       禱告       |
|-----------------------------------------------------------------------------|
|                               |     高潮    |                               |
|-----------------------------------------------------------------------------|

☆參考資料:
  1.「中文聖經註釋-耶利米哀歌」,陳廷忠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天道聖經註釋-耶利米哀歌」,唐佑之著,天道書樓出版。
  3.「丁道爾舊約聖經註釋-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哈理遜著,李蕙英譯,校園出版社。
  4.「啟導本聖經」,海天書樓。
  5.「舊約聖經背景註釋」,華爾頓、麥修斯 、夏瓦拉斯著,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譯,
    校園出版社。
  6.「每日研經叢書 耶利米書下冊、耶利米哀歌註釋」,戴衛遜著,古樂人譯,基督教文
    藝出版社。
  7.「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更新傳道會。

經文:

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現在竟如寡婦;先前在諸省中為王后的,現在成為進貢的。她夜間痛哭,淚流滿腮;在一切所親愛的中間沒有一個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詭詐待她,成為她的仇敵。猶大因遭遇苦難,又因多服勞苦就遷到外邦。她住在列國中,尋不著安息;追逼她的都在狹窄之地將她追上。錫安的路徑因無人來守聖節就悲傷;她的城門淒涼;她的祭司歎息;她的處女受艱難,自己也愁苦。她的敵人為首;她的仇敵亨通;因耶和華為她許多的罪過使她受苦;她的孩童被敵人擄去。錫安城(原文是女子;下同)的威榮全都失去。她的首領像找不著草場的鹿;在追趕的人前無力行走。耶路撒冷在困苦窘迫之時,就追想古時一切的樂境。她百姓落在敵人手中,無人救濟;敵人看見,就因她的荒涼嗤笑。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為不潔之物;素來尊敬她的,見她赤露就都藐視她;她自己也歎息退後。她的污穢是在衣襟上;她不思想自己的結局,所以非常地敗落,無人安慰她。她說:耶和華啊,求你看我的苦難,因為仇敵誇大。敵人伸手,奪取她的美物;她眼見外邦人進入她的聖所─論這外邦人,你曾吩咐不可入你的會中。她的民都歎息,尋求食物;他們用美物換糧食,要救性命。他們說:耶和華啊,求你觀看,因為我甚是卑賤。 1:1-1:11

註釋:

壹、第一首哀歌:哀悼聖城陷落  1:1-22 
    ○在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中,開頭有一段外加的引言:「以色列被擄以後,耶路
      撒冷成了一片荒涼,耶利米痛哭流涕的坐著,唱了這篇哀歌,憑弔耶路撒冷
      嗚咽說:」這雖然不是原文所寫,但反映了古猶太傳統和基督教傳統的看法。
  一、耶路撒冷被攻擊毀滅  1:1-111:1 第一個字是一個驚嘆詞,常常翻譯成「何竟」或「怎麼會這樣」。
      ●諸「省」中:巴比倫或波斯帝國底下的「省份」。
      ●「王后」:「公主」、「貴族婦女」。
      ●「進貢的」:「勞工群」、「奴隸群」。
      ●「痛哭」:原文是連續兩個「哭」,加強語氣用。
      ●「所親愛的」: 結 16:33  何 2:5 用此字來描述不正常的關係,此處可
                      能也暗示那些國家是猶大國(此處被形容為棄婦)的情
                      夫。
      ◎ 1:2 的意思是猶大以前的外交努力都沒用,她的盟邦不但沒有幫她,還
        落井下石。
      ◎她所親愛的一詞曾被耶利米用以指埃及、約但河流域各族、推羅
        以及西頓( 耶 22:20 ),猶大曾試圖和這些國家結盟對抗巴比
        倫 。這些朋友在耶路撒冷迫切需要之時,卻棄她不顧,其中有
        的事實上還存心協助巴比倫來洗劫耶路撒冷,加速了她的敗亡。
      ◎我們知道外交場上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聖經也常常斥責只想
        靠強權而不依靠上帝的以色列人;人若只看眼前的利益,常常會忽略或故意
        忘記背後付出的代價。我們在哪方面也是個目光短淺的投機者?我們結交的朋
        友只是泛泛之交嗎?我們在哪些重要的決定上背棄信仰的原則?
      ●「猶大因遭遇苦難,又因多服勞苦就遷到外邦」:原文是「猶大遭遇苦難
        、多服勞役、被擄到外邦」。 
      ●「守聖節」:以色列每年有三個要到耶路撒冷朝聖的節期:除酵節、七七
                    節、住棚節。正常情況下,這些節期期間耶路撒冷附近的道
                    路都會擠滿了人。但若是遭遇戰亂,當然就很少人會冒險去
                    耶路撒冷。
      ● 1:4 連續用了幾個不同的字來表達悲傷、痛苦與難過,應該是極力想描寫這種
        悲哀之情:
-------------------------------------------------------------------------------------
原文編號     原文字      原文簡義              中文翻譯      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
SH 57「'abel」    哀痛(因死亡或災禍)    「悲傷」       「in mourning(哀悼)」
SH 584「'anach」   嘆息(因痛苦或悲傷)    「歎息」       「sigh(歎息)」
SH 3013「yagah」    悲傷的                「受艱難」     「unhappy(不快樂的)」
SH 4751「mar」      苦的                  「愁苦」       「disconsolate(憂鬱的)」
-------------------------------------------------------------------------------------
      ●「狹窄之地」:該字有「悲痛」的意思。(「在狹窄之地中將她
                      追上」也可譯為「在她痛苦中將他追上」)。
      ●「她的城門」:原文是「她所有的城門」。
      ●「自己也困苦」:也可譯為「她的苦楚歸到自己」。
      ●「自己也愁苦」:意思是「錫安城也苦」。
      ●敵人為「首」:「頭」、「主」、「首領」。
      ●「亨通」:「自在」、「興旺」。
      ●「找不著草場的鹿」:因食物不足而無力逃跑的鹿。
      ◎無草場之鹿的比喻,令人聯想到 詩 23:1-6 所描繪的耶和華帶
        領並引導祂的羊,而昔日被上帝引領的羊,卻因為自己偏己路,
        而無草場。
      ●「窘迫」:字義是「漂流」、「不得安歇」。
      ●「樂境」、「美物」:「合意喜愛的東西」、「珍貴的東西」。猶太版英文
                            聖經(TNK,1985)作「precious things」和原文相同。
      ●「荒涼」嗤笑:「斷絕」、「滅絕」。
      ●「大大犯罪」:原文是「犯罪 犯罪」,作為加強語氣之用。
      ●「赤露」就都藐視:「赤身」、「裸露」。
      ●嘆息「退後」:字義是「退怯」。
      ●污穢是在「衣襟」:「裙子」、「衣服下擺」。
      ●「所以非常地敗落」:原文直譯是「她的敗落是件奇事」;猶太版英文聖經(
                            TNK,1985)作「She has sunk appallingly(她令人震
                            驚地下沉了)」。
      ●「非常地」:原文是「奇事」,這邊的意思大概是「令人訝異」,除了此處
                    這個字大部分是正面用法(耶和華行奇事)。
      ●「敗落」:原文是「下去」、「下沉」、「墜落」。
      ◎我們想到上帝的「神蹟奇事」以正面為多,沒想到祂公義地審判罪惡,使一
        個國家衰敗,也是一種「奇事」;有人認為慈愛的神一定會替人完成夢想,
        但我們與神同行嗎?我們的禱告是否只求神為我們的所作所為背書,不求明
        白祂的旨意?神蹟奇事的發生只是為了使人的問題馬上解決,還是使人認識
        神蹟的來源?
     ◎「她不思想自己的結局」:從聖經的角度來看,做惡必遭審判是不證自明的道
                              理,而上帝似乎有時會保留怒氣,使惡人也暫時昌
                              盛,但有人就自欺欺人不肯悔改,就像錫安城自以
                              為可以同時背叛上帝又永遠屹立不搖。我們的信仰
                              雖不能只留在思考的層面,但不多加以思考反省,
                              如何帶出真正的悔改與敬虔呢?若延伸思考到永生的
                              問題,有人說「未知生,焉知死?」,但若我們知道
                              死亡的盡頭在哪,又怎能只顧今生的事呢?
      ●仇敵「誇大」:「強大」、「尊大」。
      ◎這一半都是用第三人稱的角度來看耶路撒冷的毀滅,下一段則是用第一人
        稱來陳述耶路撒冷的毀滅。
      ◎按照以色列的曆法,每年有三個朝聖節期:除酵節、七七節、住
        棚節。一般來說,過節時分道路都會擠滿了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
        人。但若是世局動盪,則很少人會冒險前來。況且如今更沒有城
        市、聖殿供人朝聖。
      ◎在太平時期,猶大的首都耶路撒冷是熙來攘往的商業中心,也是
        全國敬拜的重鎮。現在她卻是被人棄置的廢墟,往日繁華不再,
        居民亦走散一空。作者為了強調此一滅亡的悲劇,以死了丈夫和
        孩子的婦人為喻。她正為往日的光采痛苦地哀哭,並在悲痛和憂
        愁中思慮當前淒涼的景況。孀居的概念經常被用來描繪深沈的孤
        寂和絕望。作者在此不僅用自己的口吻敘述荒涼的景象,他同時
        也代表這遭災的京城為它過去的罪而哀哭。
      ◎律法對於非以色列人進入殿院,有極嚴格的規定( 申 23:1-25 )。
        只有祭司才有資格進入聖所,而且還有許多限制。但如今聖殿已被
        踐踏,成為荒涼之地。
      ●「她的美物」:是僅以複數形出現的罕見字,意即「貴重物品」。在
        西元前587年的攻擊行動中,巴比倫人奪取了聖殿內一切值錢的裝飾
        物,並將最貴重的敬拜用具帶往巴比倫( 耶 52:17-23 )。讓異教
        人士進入神的聖所,可說是聖殿最嚴重的噩運。
      ◎上帝允許自己的聖殿史上頭一遭真的被敵人攻入,這是當時的以色列
        人難以接受的。我們的信仰中是否也把持著哪些「聖物」(是我們的
        服事、信仰的經歷…等嗎?),以為依靠它,就好像有「免死金牌」可
        以跟上帝談判嗎?

經文:

你們一切過路的人哪,這事你們不介意嗎?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就是耶和華在他發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他從高天使火進入我的骨頭,剋制了我;他鋪下網羅,絆我的腳,使我轉回;他使我終日淒涼發昏。我罪過的軛是他手所綁的,猶如軛繩縛在我頸項上;他使我的力量衰敗。主將我交在我所不能敵擋的人手中。 1:12-1:14

註釋:

  二、上帝發怒藉著敵人懲罰百姓。 1:12-14 
      ●「你們不介意」:原文只是「不向著你們」,因此也可以翻譯成「不要
                        發生在你們身上」。
      ●「烈怒」:原文是「憤怒  憤怒」。
      ●「使」火進入:原文是「差遣」。
      ◎「骨頭」:大概是表達「力量來源」與「內在深處」,參 詩 6:2  42:10 
                  賽 38:13 ;傷到骨頭就不只是「皮肉傷」而已,而是會嚴重
                 影響到行動能力。
      ●「剋制了」我:「統治」、「支配」。
      ●「轉回」:「拉回」,並非「悔改」的意思。
      ●「使我轉回」: 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He hurled me backward(
                      他猛然將我拉回) 」。
      ●「綁」:「使留在其上」,舊約中只出現這一次。
經文:

主輕棄我中間的一切勇士,招聚多人(原文是大會)攻擊我,要壓碎我的少年人。主將猶大居民踹下,像在酒醡中一樣。我因這些事哭泣;我眼淚汪汪;因為那當安慰我、救我性命的,離我甚遠。我的兒女孤苦,因為仇敵得了勝。錫安舉手,無人安慰。耶和華論雅各已經出令,使四圍的人作他仇敵;耶路撒冷在他們中間像不潔之物。耶和華是公義的!他這樣待我,是因我違背他的命令。眾民哪,請聽我的話,看我的痛苦;我的處女和少年人都被擄去。我招呼我所親愛的,他們卻愚弄我。我的祭司和長老正尋求食物、救性命的時候,就在城中絕氣。耶和華啊,求你觀看,因為我在急難中。我心腸擾亂;我心在我裡面翻轉,因我大大悖逆。在外,刀劍使人喪子;在家,猶如死亡。聽見我歎息的有人;安慰我的卻無人!我的仇敵都聽見我所遭的患難;因你做這事,他們都喜樂。你必使你報告的日子來到,他們就像我一樣。願他們的惡行都呈在你面前;你怎樣因我的一切罪過待我,求你照樣待他們;因我歎息甚多,心中發昏。 1:15-1:22

註釋:

  三、耶路撒冷被攻擊毀滅,無人安慰  1:15-22 
      ●「輕棄」:字義是「嘲笑」、「輕蔑」。
      ●「多人」:字義是「會眾」、「大會」。
      ◎基督同樣為充耳不聞的耶路撒冷哀哭(參 太 23:37-38  路 13:34-35 )
      ◎『大會』通常是為了快樂的目的,但此處卻是由神招聚的敵軍,為
        要慶祝猶大勇士的一敗塗地。
      ●「酒醡」:「壓酒池」。
      ●「我眼淚汪汪」:原文是「我的眼睛  我的眼睛  流下淚來」。
      ●兒女「孤苦」:原文是「被蹂躪」、「被遺棄」。
      ●「愚弄我」:字義是「騙取」、「以奸詐對待」。
      ●「心腸」:「內臟」、「腸子」、當時的人認定「情緒之所在」。
      ◎踹酒醡,是指將葡萄在壓酒池中壓榨出汁,葡萄汁的顏色與血相近,
        因此常被用來當成「血流成河」的意義。
      ◎神公義的審判,被耶路撒冷以服從的態度毫無疑問地接受。她體認到
        自己是如何地罪孽深重;亦了解到自己不斷地拒絕西乃之約的責任,
        導致國家如先知所預言般滅亡。猶大受的審判完全出於公義的神的管
        教( 創 18:25 )。耶路撒冷陷落,無人得以倖免,少年人和少女亦遭
        到重擊。猶大延續未來的希望全繫於他們身上,但他們都被連根拔起
        ,強擄至巴比倫。猶大人無論在國家或是個人層面,都不能忍受被人
        滅絕,而這點是可以了解的。
     ◎即使面對祂的兒女,上帝還是帶來了痛苦的審判,因為祂是「公義」的;當
       恩典不被看重的時候,刑罰就無可避免了。我們想過神「公義」的屬性是
       強而有力、超越人的認知的嗎?
     ◎本章的 1:22 經文,提到祈求神報復所涉的道德問題。在舊約中,
       這些呼求通常是在以色列因行惡被罰後發出,她(耶城)希望全地的
       審判者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惡人。這種態度乃基於神是管轄全人類
       道德的主。而以色列人也相信上帝雖然施行審判於自己身上,但神也
       會照著公義去審判他的仇敵。
經文:

主何竟發怒,使黑雲遮蔽錫安城!他將以色列的華美從天扔在地上;在他發怒的日子並不記念自己的腳凳。主吞滅雅各一切的住處,並不顧惜。他發怒傾覆猶大民的保障,使這保障坍倒在地;他辱沒這國和其中的首領。他發烈怒,把以色列的角全然砍斷,在仇敵面前收回右手。他像火焰四圍吞滅,將雅各燒毀。他張弓好像仇敵;他站著舉起右手,如同敵人將悅人眼目的,盡行殺戮。在錫安百姓的帳棚上倒出他的忿怒,像火一樣。主如仇敵吞滅以色列和錫安的一切宮殿,拆毀百姓的保障;在猶大民中加增悲傷哭號。他強取自己的帳幕,好像是園中的窩棚,毀壞他的聚會之處。耶和華使聖節和安息日在錫安都被忘記,又在怒氣的憤恨中藐視君王和祭司。耶和華丟棄自己的祭壇,憎惡自己的聖所,將宮殿的牆垣交付仇敵。他們在耶和華的殿中喧嚷,像在聖會之日一樣。耶和華定意拆毀錫安的城牆;他拉了準繩,不將手收回,定要毀滅。他使外郭和城牆都悲哀,一同衰敗。錫安的門都陷入地內;主將她的門閂毀壞,折斷。她的君王和首領落在沒有律法的列國中;她的先知不得見耶和華的異象。 2:1-2:9

註釋:

貳、第二首哀歌:悲嘆上帝公義審判下的聖城  2:1-22 
  一、上帝對子民的憤怒  2:1-9 
      ●「黑雲遮蔽」:字義是「變幽暗」、「變陰沈」。該字僅出現一次。
      ●「錫安城」:「女兒錫安」、「女子錫安」。
      ●以色列的「華美」:「榮美」、「燦爛」、「榮耀」。可能是指「聖殿」。
      ●「腳凳」:「踏腳的小椅子」,應該也是指「聖殿」或「約櫃」
                    代上 28:2  詩 132:7 。也有人認為是指「錫安」 詩 99:5 
                   。
      ◎神寶座的腳凳就是寶貴的約櫃( 代上 28:2 )。約櫃是猶太人
        信仰中至聖之物,他們亦相信這是神同在的象徵。約櫃若都不能倖
        免於災禍,便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逃避祂的怒氣,更是離棄的代表。
      ●一切的「住處」:「草場」、「草地」。
      ●「猶大民」:「猶大女兒」。
      ●猶大民的「保障」:「要塞」、「堅固城」、「堡壘」。
      ◎「住處」是比較沒有防衛的城外居住地點,「保障」則是防衛良好的「要
        塞」,兩者都一樣被傾覆。
      ●「辱沒」:字義是「凌辱」、「踐踏」。
      ●以色列的「角」:代表「力量」與「能力」。
      ●「強取」:「施暴於」、「凶暴地對待」。
      ●「園中的窩棚」:原文僅是「園子」。
      ●「外郭」:字義是「堡壘」。
      ● 摩 7:7-8 也有出現「準繩」,但該字與 哀 2:8 的「準繩」在希伯來文
        並不同字(SH 594);該字意思為「鉛錘」、「測深線」(該字僅出現於
        此)。與 哀 2:8 的準繩同為建築用具,同樣是代表「上帝的標準」。
      ●「落在沒有律法的列國中」:原文是「落在列國中,沒有律法」,參考上
                                  下文,意義可能是「執行律法的人被擄走了
                                  ,所以沒有律法」。
      ◎猶太人以為和神立了約,所以享有特權地位,但對這樣的地位在道
        德和屬靈上的重責大任,然而猶太人卻似乎渾然不知。如今她的降
        卑既突然且徹底,令她難堪地降到甚至低於其他民族。一度榮耀萬
        分的京城不僅被夷為平地,而且一直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聖所,
        亦遭仇敵玷污。
經文:

錫安城的長老坐在地上默默無聲;他們揚起塵土落在頭上,腰束麻布;耶路撒冷的處女垂頭至地。我眼中流淚,以致失明;我的心腸擾亂,肝膽塗地,都因我眾民遭毀滅,又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內街上發昏。那時,他們在城內街上發昏,好像受傷的,在母親的懷裡,將要喪命;對母親說:穀、酒在哪裡呢?耶路撒冷的民哪,我可用甚麼向你證明呢?我可用甚麼與你相比呢?錫安的民哪,我可拿甚麼和你比較,好安慰你呢?因為你的裂口大如海,誰能醫治你呢? 2:10-2:13

註釋:

  二、上帝子民的處境難以被安慰  2:10-13 
      ●「麻布」:「粗麻布」、「粗布袋」,這種布通常用黑山羊毛製成。
      ●「心腸」:「內臟」、「腸子」、「情緒之所在」。
      ●「擾亂」:「騷亂」、「混亂」。
      ●「肝膽」塗地:「肝」。
      ●肝膽「塗地」:「倒在地上」。
      ●「街上」:字義是「廣場」。
      ●「發昏」:「昏厥」、「暈倒」。
      ◎在剛進迦南地初期,每個城市都設有長老,負責管理當地諸般事宜
        ( 申 19:12申 21:2士 8:14 )。稱為「以色列長老」的
        全國性團體,無論在被擄前後都有相當的影響力。
      ◎長老對被擄之災束手無策,哀痛逾恆。揚起灰塵落在頭上,是表示
        悲哀的舉動( 伯 2:12結 27:30 )。穿上粗布則象徵為死者哀
        悼( 創 37:34撒下 3:31 ),以示為罪悔改( 王上 21:27拿 3:5 ),或代表為個人或國家之不幸而哀傷( 斯 4:1伯 16:15 )。
      ◎耶路撒冷(猶大國)滅亡的原因乃在於違背了以色列人在曠野時與
        上帝所立的約定,而以色列人與上帝所立的約為一強調「整體特性
        」的約,整個以色列群體都必須要付出相當的責任,然而西元前七
        世紀的猶大人,卻似乎對此重要事實出奇地漠不關心。就算有些人
        或許比較無辜,但他們所屬的團體卻無疑罪孽深重,所以落在神的
        審判之下。這些妄行、自私的父母對子女命運的漠視,突顯出猶大
        人敗壞的程度。父母沒有教導子女敬畏神,使子女在神的餵養中長
        大,反而把子女出賣給巴力,使子女在情感和靈性上都成了巴力的
        奴隸。為人父母的必須將正確的屬靈價值灌輸給子女。
      ◎ 2:13 的意思是作者想要找出一些安慰猶大人的說法,但是卻無能
        為力,因為耶路撒冷的傷口太大。

經文:

你的先知為你見虛假和愚昧的異象,並沒有顯露你的罪孽,使你被擄的歸回;卻為你見虛假的默示和使你被趕出本境的緣故。凡過路的都向你拍掌。他們向耶路撒冷城嗤笑,搖頭,說:難道人所稱為全美的,稱為全地所喜悅的,就是這城嗎?你的仇敵都向你大大張口;他們嗤笑,又切齒說:我們吞滅她。這真是我們所盼望的日子臨到了!我們親眼看見了!耶和華成就了他所定的,應驗了他古時所命定的。他傾覆了,並不顧惜,使你的仇敵向你誇耀;使你敵人的角也被高舉。 2:14-2:17

註釋:

  三、假先知虛偽的言論導致聖城滅亡的下場  2:14-17 
      ●「見」虛假和愚昧的異象:「先見在狂恍狀態之下看見」。
      ●「愚昧的異象」:原文僅是「愚昧」。
      ●「被趕出本境的緣故」:字義是「引誘」、「誤導」。
      ◎虛假異象的特徵就是「沒有顯露你的罪孽」。我們現在傳講的東西是否
        變成時尚的人本主義,而完全不提人的罪孽了?
      ●他們向「耶路撒冷」城嗤笑:原文是「女子耶路撒冷」。
      ●「全美」:「完全美麗」。  
      ●「切齒」:「咬牙」。
      ◎先知應為國家的命運負大部分的責任。他們非但不提醒百姓與上帝立約
        的意義,反倒宣告完全錯誤的平安和繁榮之信息( 耶 2:5耶 10:15耶 14:13耶 16:19 ),完全漠視阿摩司、何西阿和其他人所發出
        的嚴重警告。假先知就等於在鼓勵猶大的居民陷溺於荒淫的巴力敬拜
        之中,而忽視了西乃之約的公義和道德標準。由於假先知並未揭發及
        斥責全民的罪,因此他們要為全國走向毀滅和被擄這無法扭轉的趨勢
        ,承擔大部分的責任。
經文:

錫安民的心哀求主。錫安的城牆啊,願你流淚如河,晝夜不息;願你眼中的瞳人淚流不止。夜間,每逢交更的時候要起來呼喊,在主面前傾心如水。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餓發昏;你要為他們的性命向主舉手禱告。耶和華啊,求你觀看!見你向誰這樣行?婦人豈可吃自己所生育手裡所搖弄的嬰孩嗎?祭司和先知豈可在主的聖所中被殺戮嗎?少年人和老年人都在街上躺臥;我的處女和壯丁都倒在刀下;你發怒的日子殺死他們。你殺了,並不顧惜。你招聚四圍驚嚇我的,像在大會的日子招聚人一樣。耶和華發怒的日子,無人逃脫,無人存留。我所搖弄所養育的嬰孩,仇敵都殺淨了。 2:18-2:22

註釋:

  四、呼籲錫安哀求上帝  2:18-22 
      ●「錫安民的心哀求主」:原文沒有「錫安民」,作「他們的心哀求主
                              」。
      ●「眼中的瞳人」:原文是「眼睛的女兒」。意義當然是「瞳仁」。
      ●「交更的時候」:原文是「夜間更次開始」。當時一夜分為三更。每更
                        四個小時。
      ●「傾心如水」:當時的以色列人相信在極度悲痛的狀況下,人的心變成
                      水,由眼中流出。
      ●「自己所生育」:原文是「果實」。
      ●「在街上躺臥」:應該跟「倒在刀下」同義,指「被敵人屠殺」。
      ●「你殺了」:字義是「大批屠殺」。
      ◎城破之際,就算沒有立時死在刀下的人,卻在耶路撒冷的斷垣殘壁中昏
        倒、垂死,卻無人加以援助,這一幕顯然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不可磨滅
        的印象,相信任何擁有如此敏銳之創作力的人,都會有一樣的感受。垂
        死的孩童似乎是在絕望中尋找食物,因此從家裡爬到城中心的街上,卻
        仍毫無所獲。擬人化的錫安在驚愕中,從這可怕的一幕轉而絕望地向神
        呼求,提醒神受苦的正是祂的選民。
      ◎作者應該還記得過去節期的日子中,以色列人由各地集中到耶路撒冷來
        過節的景況。但是現在是敵人由各地集中到耶路撒冷來攻擊擄掠。
經文:

我是因耶和華忿怒的杖,遭遇困苦的人。他引導我,使我行在黑暗中,不行在光明裡。他真是終日再三反手攻擊我。他使我的皮肉枯乾;他折斷(或譯:壓傷)我的骨頭。他築壘攻擊我,用苦楚(原文是苦膽)和艱難圍困我。他使我住在幽暗之處,像死了許久的人一樣。他用籬笆圍住我,使我不能出去;他使我的銅鍊沉重。我哀號求救;他使我的禱告不得上達。他用鑿過的石頭擋住我的道;他使我的路彎曲。他向我如熊埋伏,如獅子在隱密處。他使我轉離正路,將我撕碎,使我淒涼。他張弓將我當作箭靶子。他把箭袋中的箭射入我的肺腑。我成了眾民的笑話;他們終日以我為歌曲。他用苦楚充滿我,使我飽用茵蔯。他又用沙石磣斷我的牙,用灰塵將我蒙蔽。你使我遠離平安,我忘記好處。我就說:我的力量衰敗;我在耶和華那裡毫無指望!耶和華啊,求你記念我如茵蔯和苦膽的困苦窘迫。我心想念這些,就在裡面憂悶。 3:1-3:20

註釋:

參、第三首哀歌:仰望上帝的信實  3:1-66 
    ◎這是一首個人性的哀歌,以男性身份發言。
  一、個人遭遇苦難的沈痛與反思   3:1-20  
      ●「遭遇」困苦:「看見」、「學習」、「經歷」。
      ●他「引導」我:原文可以是「引導」或「驅趕」,此處是「驅趕」之意。
      ●「再三」:原文是「轉回」、「返回」、「反覆的」。
      ●「反」手:原文是「轉動」、「轉向」、「翻轉」;不過這裡和 太 5:39 
                  「有人打你的右臉(用手背打,表示極大的污辱)....」意義不
                  同。
      ●「再三」SH 7725、「反」SH 2015兩字連用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意
        思,代表神的盛怒一時難以消失; 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Again 
        and again, without cease(一遍又一遍,不曾停下)」。
      ●「枯乾」:「破舊」。
      ●「苦楚」:「一種有苦味、有毒的藥草」。此處是比喻「困苦的環境」。
      ●「幽暗之處」:「黑暗的地方」、「墓穴」。
      ●「我哀嚎求救」:原文前面尚有「也因此....」,應與上句合併成為「他
                        使我的銅鍊沈重,也因此我哀嚎求救」。
      ●「使我的禱告不得上達」:「封閉我的禱告」、「阻塞我的禱告」。
      ◎「他使我的禱告不得上達」:當我們的禱告沒有立刻得到回應,我們也會
                                  有這種「上帝應該沒有在聽吧?」的感覺。
                                  神有時似乎願意暫時保持沉默,這對人來說
                                  是相當痛苦的;相對的,我們願意留心聽上
                                  帝的話嗎?
      ●「鑿過的石頭」:這種建築用石頭通常特別堅固。而且鑿過的石頭一定可
                        以把去路堵得水洩不通。
      ●「淒涼」:字義是「被蹂躪」、「被離棄」。
      ●「將我當作」:原文是「命我站立」。
      ●「箭袋中的箭」:原文是複數的「箭袋的後裔」,指的就是「箭」。
      ●「肺腑」:原文是「腎臟」。
      ◎耶利米先是把神形容成猛烈攻擊的敵人,隨後改變了修辭,將神描繪成野
        獸,隨時準備要把行經身旁的人撕成碎片。仇敵已在神的權柄之下,將猶
        大肢解並吞食。另一個比喻中,神被形容為高明的獵人,把致命的箭射向
        獵物( 哀 3:12 )。
      ●「眾民」的笑話:原文是「我的民」、「我的國民」。
      ●「苦楚」充滿我:「苦的東西」、「苦的草藥」。
      ●「飽用」:「浸透」、「喝足」。
      ●「茵蔯」:是一種藥用灌木,味道很苦。可以用來泡製飲料(當然味道
                  也很苦)。中文的「茵蔯」是一種類似青蒿可治風濕熱病的
                  草藥,在植物分類學上是「菊科、蒿屬」。
      ●「磣斷」:「擊碎」、「磨碎」。聖經僅出現兩次,另一次在
                   詩 119:20 。
      ●「蒙蔽」:「使彎曲」、「壓擠或拗在一起」。聖經僅出現在此處。
      ●「用灰塵將我蒙蔽」: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ground me into  
                            the dust(把我限制在土裡面)」。
      ●忘記「好處」:「好東西」、「美物」。
      ●「困苦窘迫」:「困苦且紛擾不安寧」。
      ●「想念」:原文是「想念想念」,加強語氣用。
      ●「憂悶」:原文是「下沉」。
      ◎耶利米藉著提到耶和華忿怒的杖,反映出 賽 10:5 的思想,以及西元
        前八世紀先知們作品中類似的引喻。先知們一致向這不信的國家斷言:
        神可以、且將會使用外邦人的軍隊來懲罰以色列人,因為他們不斷違背
        神的律法。因此耶利米把以色列人遭受的痛苦,看為神在祂子民身上親
        手的作為。
      ◎或許我們處在順境很久了,已經不知道怎樣的環境會讓人喪失希望。
        此處作者就是說他如果想起自己的處境,就覺得一切都沒有希望。
經文:

我想起這事,心裡就有指望。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我心裡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他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人仰望耶和華,靜默等候他的救恩,這原是好的。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他當獨坐無言,因為這是耶和華加在他身上的。他當口貼塵埃,或者有指望。他當由人打他的腮頰,要滿受凌辱。因為主必不永遠丟棄人。主雖使人憂愁,還要照他諸般的慈愛發憐憫。因他並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憂愁。人將世上被囚的踹(原文是壓)在腳下,或在至高者面前屈枉人,或在人的訟事上顛倒是非,這都是主看不上的。除非主命定,誰能說成就成呢?禍福不都出於至高者的口嗎?活人因自己的罪受罰,為何發怨言呢? 3:21-3:39

註釋:

  二、在苦難中仍肯定上帝的慈愛與忠誠   3:21-39 
      ○許多人注意到 3:21-26 是耶利米哀歌的重點。這段把重點放在神的「慈
        愛」、「憐憫」、「誠實」與「救恩」;猶太民族因敵人的入侵(也就是
        上帝所帶來的刑罰)遭受極大的痛苦,我們相信他們的哀嚎與流淚是真實
        的,但同時先知在苦難中仍以上帝的慈愛與憐憫訴諸祈禱,這值得我們
        思考。
      ●「想起這事」:原文是「轉過來思想」。原文有一個字「轉回」
                       (SH 7725)和合本未翻譯。
      ●「這事」:原文是「這樣」、「這般」、「雖然如此」,在原文中此字
                  放在字首,可以理解為一個轉折語氣的字; 猶太版英文聖經(
                  TNK,1985)作「But this(但因此)....」。
      ●「指望」:「等待」、「期望」。
      ● 3:22 原文是「雅威的慈愛不止息,祂的憐憫不斷絕」。而「慈愛」是
        指上帝立約中的「慈愛與忠誠」。
      ●「這」都是新的:指上文 3:23 耶和華的「慈愛」與「憐憫」。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原文型態是複數,因此是「每天早晨,這些
                                都是新的」。
      ●「誠實」:「信實」、「堅固」、「忠誠」、「堅定不移」。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不禁讓人想到 詩 30:5 「他的怒氣不過是轉
                                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
                                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上帝的慈愛和憐
                                憫是天天「更新」以至於永不止息的,讓人
                                倍感安慰。但我們也發現慈愛和憐憫伴隨著
                                「誠實」,也就是上帝行事有一些不可更改
                                的鐵律與原則,少了這些原則,那麼愛不過
                                是膚淺而廉價的,這也是為什麼慈愛的神仍
                                然會帶來憤怒的審判。
      ●「我的分」:「我的一份產業」、「我的一份財產」。
      ◎耶利米對神永不止息的憐憫表現出極大的信心,並以嶄新的盼望展望遙
        遠的未來。我們在困苦患難中是否對神仍有信心,相信祂仍有豐盛的憐
        憫。
      ● 3:26 是「人靜默等候雅威的救恩,這原是好的」。
      ●「幼年」:原文是「幼年」、「年少時」、「人生的早期」。
      ● 3:27 「幼年負軛」,到底是指「年輕時遭受痛苦」還是「年輕時服膺
        律法」,學者有不同的看法。由上下文看起來,「軛」指苦難應該是最
        直接的解釋,不過人能因「負軛」認識神、學習規範,所以解釋成律
        法也有可能。
      ◎從動物身上可以發現,若不在馬年輕的時候就給牠套上韁繩,而任由牠
        隨意亂跑,之後大概就無法馴服了;牛也是類似的狀況,若不在六歲到
        八歲前(牛大概最多可以活二十多歲)讓牠負軛,之後也不可能勉強牠耕
        田了。人也是一樣,在年輕時是可塑性最大的,應該趁早認識神並服事
        他;現代的教育強調多元、自由、與創意,但我們是否也教導並訓練年
        輕的一輩認識不變的真理、尊重全能的上帝?
      ●「口貼塵埃」:表示「完全的降卑臣服」。
      ●「由人打他的腮頰」:當時的奴隸也透過任人打臉頰表示「完全的降卑
                            臣服」。
      ●「凌辱」:原文是「辱罵」、「毀謗」。
      ◎我們在痛苦中的禱告,常常只是求神救我們脫離現況;但這裡我們看到
        先知在苦難中,更加「認識」了神、並且等候尋求祂。或許我們也身處
        在或大或小的苦難中,我們學會了甚麼?認識了甚麼?反省了甚麼?體會
        到了超越苦難之上的甚麼東西?
      ●「踹」在腳下:「壓碎」。
      ●「看不上的」:「看」、「讚賞」。
      ●「因他並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憂愁」: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
        「For He does not willfully bring grief or affliction to man(他
        並不蓄意帶給人痛苦與折磨)」。
      ●「他並不甘心」:原文直譯是「他不苦待自己的心」。
      ●「被囚的」:原文是「一切被囚的」。
      ●「命定」:「命令」、「吩咐」。
      ◎這一段是作者回想上帝的本質,知道上帝不是殘忍惡劣故意要苦待人的
        ,今天會遭遇這種狀況,實在是出於上帝的命令,背後是因為人的罪惡
        。而且上帝是慈愛忠誠的(不會背約),所以我們還可以等待上帝回頭
        施恩。上帝的慈愛忠誠,是苦難中的人最重要的希望。
      ◎我們自己遭遇苦難時(不可否認,大部分的苦難都跟我們自己的罪惡有
        關),是否能夠靜默順服,等候上帝的拯救?是否相信上帝也不甘心讓
        我們受苦?
經文:

我們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再歸向耶和華。我們當誠心向天上的神舉手禱告。我們犯罪背逆,你並不赦免。你自被怒氣遮蔽,追趕我們;你施行殺戮,並不顧惜。你以黑雲遮蔽自己,以致禱告不得透入。你使我們在萬民中成為污穢和渣滓。我們的仇敵都向我們大大張口。恐懼和陷坑,殘害和毀滅,都臨近我們。因我眾民遭的毀滅,我就眼淚下流如河。我的眼多多流淚,總不止息,直等耶和華垂顧,從天觀看。因我本城的眾民,我的眼,使我的心傷痛。無故與我為仇的追逼我,像追雀鳥一樣。他們使我的命在牢獄中斷絕,並將一塊石頭拋在我身上。眾水流過我頭,我說:我命斷絕了!耶和華啊,我從深牢中求告你的名。你曾聽見我的聲音;我求你解救,你不要掩耳不聽。我求告你的日子,你臨近我,說:不要懼怕!主啊,你伸明了我的冤;你救贖了我的命。耶和華啊,你見了我受的委屈;求你為我伸冤。他們仇恨我,謀害我,你都看見了。耶和華啊,你聽見他們辱罵我的話,知道他們向我所設的計,並那些起來攻擊我的人口中所說的話,以及終日向我所設的計謀。求你觀看,他們坐下,起來,都以我為歌曲。耶和華啊,你要按著他們手所做的向他們施行報應。你要使他們心裡剛硬,使你的咒詛臨到他們。你要發怒追趕他們,從耶和華的天下除滅他們。 3:40-3:66

註釋:

  三、苦難中的反思與禱告  3:40-66 
      ●「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原文是「考察」「自己的道路」「考察」。
                                前後兩個「考察」作為強化用。這兩個「考
                                察」動詞型態都是「第一人稱複數鼓勵式」
                                ,翻譯成「讓我們深深....」比較合適。
      ●「再歸向耶和華」:原文是「並且歸向雅威」,「再」這個連接詞多數
                          英文譯本作「and(並且、而且)」與原文相同。
      ◎我們可以發現,想歸回上帝的人是非常需要「自省」的;讓人聯想到施
        洗約翰在預備彌賽亞的到來時,也要人「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裡受
        他的洗」 太 3:6 。或許我們可以說人「回轉歸向神」的過程是從「察
        覺自己的罪惡與不足」開始的;今天,我們查考自己的行為了嗎?
      ●「我們當誠心向天上的神舉手禱告」:原文直譯是「我們舉起我們的心
        在我們手裡向天上的神禱告」; 照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的註腳,
        英文可作「Let us lift up our hearts to our hands to God in 
        heaven」。
      ◎舉手禱告是一種自然的表現 詩 63:4  提前 2:8 ,我們在詩歌讚美時也
        常常舉起手;不過這裡告訴我們不只是舉手,而是要把「心」也舉起來。
        或許外在的信仰儀式可以表達我們內在的敬虔,但最重要的還是內心而
        非外表,讓我們想到耶穌所說:「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約 4:23 
      ●「顧惜」:「留情」、「憐憫」、「憐惜」。
      ●「黑雲」:字義是「雲」,該字並無「烏雲」之意。「雲」常常伴隨上
                  帝的顯現,參 出 16:10  民 12:5  結 10:3-4 。
      ●「污穢」:「被社會所唾棄的人」。
      ●「渣滓」:「垃圾」。
      ◎「以黑雲遮蔽自己」:從前後文來看,上帝不聽禱告,甚至用雲把自己
                            遮起來,是因為百姓犯罪的緣故,參
                             賽 59:2  耶 7:16-19 。我們知道慈愛的神不輕
                            易發怒,但人會真的把上帝惹毛,也是不爭的事
                            實。把一個善良又脾氣好的人弄得火大到不可收
                            拾,相信不是那個人本身的問題,那把上帝弄到
                            祂不想聽禱告,是誰的問題?
      ◎ 3:40-45 作者鼓勵讀者自己檢驗自己的行為並歸向神,又承認犯罪的
        下場是上帝不留情的的殺戮懲罰。現在一般的基督徒都不會覺得自己
        的罪惡是罪該萬死,總覺得上帝應該對他們好一點,而作者倒是覺得自
        己罪該萬死。
      ◎ 3:46-51 作者描述整體百姓所受的痛苦,以致他自己痛苦流淚。
         3:52-66 作者改為第一人稱,描述自己的遭遇與委屈,並且認定上帝
        必定為伸冤。
      ●「我就眼淚下流如河」:原文直譯是「我的眼睛流下如河的水」; 猶太版
                              英文聖經(TNK,1985)作「My eyes shed streams 
                              of water」與直譯相同。
      ●「我的眼多多流淚,總不止息」:原文是「我的眼睛流淚,總不止息,總
                                      不停歇」。
      ●「我本城的眾民」:「我本城的婦女們」。  
      ●在「牢獄」:「坑」、「井」、「水池」、「監獄」。
      ●「使(我的心)傷痛」:原文是「嚴格行事」、「嚴格處置」、「對付」。
      ●「追逼(我)」、「追逼(雀鳥)」:原文是「獵取」。
      ●「雀鳥」:原文是「鳥」,有時翻譯為「麻雀」。
      ●「斷絕」:原文是「結束」、「消滅」、「了結」。
      ●「拋」:原文是「投」、「扔下」。
      ●「並將一塊石頭拋在我身上」:原文是「向我扔石頭」,猶太版英文聖經(
                                    TNK,1985)作「cast stones at me」。不過
                                    也有人認為這邊的石頭是指像 但 6:17 封住
                                    洞穴出口的大石頭,如果照此解釋,那這句
                                    話的意思就是「出入口封死,毫無逃脫的希
                                    望」。
      ●「眾水」:原文就是「眾水」;這裡應該不是指真的水,而是指「無助悲慘
                  的心境」或「如洪水猛獸的敵人與逆境」, 詩 69:1-2,14-15 。
      ●「流過我頭」:字義是「淹過我頭」。
      ●「我命斷絕了」:「我被剪除」,意義當然是「我沒命了」。
      ◎猶太民族慘遭滅國,先知也沒有置身事外;他不只流淚不止,也遭到牢獄之
        災、痛苦的覺得自己快死。我們認為上帝對我們的生命計畫為何?我們「允
        許」祂把痛苦放在我們人生中嗎?我們遭遇逆境時,還是求告祂並相信祂是
        慈愛的嗎?我們認為來自上帝的祝福就只是平安順利沒有煩惱嗎?
      ●「深牢」:原文是「最低處的坑」、「最低處的地牢」。
      ●「我求你解救,你不要掩耳不聽」:其他譯本作「不要掩耳不聽我的呼求,
                                        不救我。」,亦較符合原文。
      ◎「你臨近我」:懇求與耶和華神的「同在」、「靠近」與「親密」,是我們
                     的信仰中很特殊、也很珍貴的部分;若只是一個利益交換的
                     信仰,我們不會希望這個神與我們「靠近」(好處撈完就快
                     閃了,最好不要接近!)。在患難中,我們格外地需要上帝接
                     近我們,聽到我們懇求的聲音,我們由此體會到上帝不是阿
                     拉丁神燈、也不是我們的僕人小弟,而是唯一能救我們的全
                     能者。
      ◎「不要懼怕」:其實我們不是很清楚上帝是如何跟作者說的,或許是祂自
                     己親自顯現安慰他,或只是在他心裡用微小的聲音給予鼓勵
                     ,不管如何,相信這是一句份量十足又真正能撫慰人心的話
                     。經歷苦難是一種難以忍受,有時讓人甚至想死的經驗,但
                     上帝知道我們的軟弱,也願意給予貼切的安慰;面對考驗時
                     我們內心真正需要的、真正在意的是甚麼呢?或許就是主自己
                     對我們說「不要懼怕」。                             
      ●「伸明」:「爭訟」、「處理案件」、「處理訴訟」。 
      ●「冤」:原文是「訴訟案件」。這裡用的是複數型(這個字用單數型
                較多),指「許多案件」,也就是說過去上帝幫助了作者許多次。   
      ●「委屈」:「顛覆」、「彎曲」、「扭曲」。猶太版英文聖經
                  (TNK,1985)作「the wrong done me(加在我身上的錯誤)」。
      ●「申冤」:原文是「仲裁判決」、「主持正義」。
      ●「委屈」與「伸冤」是正好相反的,原文是「彎曲 SH 5792」與「公義 
        SH 4941」。
      ◎有些人認為「公義」的神聽起來很嚴格、可怕(常懲罰人?)、又難以親近
        ,不過神要不是公義的,相信祂也沒辦法申明我們的冤屈、給我們所受
        的不平一個合理的交代。
      ●「他們仇恨我,謀害我」:原文是「他們全都仇恨我,全部都謀害我」。
      ●「辱罵我的話」:字義是「羞辱」、「責備」。
      ●「所設的計」:原文是「所設的所有計謀」。
      ●「口中所說的話」:原文是「嘴唇」。
      ●「計謀」:原文是「秘密圖謀計畫(負面意義)」。
      ●「求你觀看」,他們坐下,起來:原文是「看」的祈使式陽性單數,意
                                      思就是「求神看」。
      ●以我為「歌曲」:「譏諷或嘲弄的歌曲」。
      ●「使他們心裡剛硬」:「給他們頑固的心」、「遮蔽他們的心」。
      ●「耶和華的天下」:原文是「在雅威的諸天之下」;猶太版英文聖經(TNK,
                          1985)作「under the heavens of the LORD」。「諸
                          天之下」就是指地上、人的國度;「耶和華的」則強
                          調上帝擁有全地的主權。
      ●「除滅」:原文是「根絕」、「毀滅」、「破壞」。
      ◎作者一面覺得自己受苦並非完全無辜,但他也覺得仇敵壓迫過份,因
        此他懇求上帝能夠為他伸冤。
      ◎作者在此以全民代表自居,將他的案件向人類事務的最高仲裁者陳明。
        就算他知道猶大的懲罰和羞辱肇因於長久拒絕約的責任,他仍聽憑神的
        憐憫,並期待聽到一個公平恰當的處置。
      ◎作者在此祈求神降罰給那些被神用來審判以色列的國家,不單是因為他
        們帶來毀滅,而是他們在執行任務時幸災樂禍,並將以色列作其辱罵的
        對象。律法書和先知書都指出,神必懲罰那些欺壓以色列的人(
         申 32:34賽 10:12耶 50:9 )。在耶利米的心目中,那些早
        先作為懲罰猶大工具的國家若心裡頑梗,必然導致神的報應。
      ◎舊約聖經很重視「今生報應」(口語一點就是「現世報」)的觀念(
         申 19:21  詩 59:5,13 ),因為對於來生的審判還沒有清楚的啟示,那
        麼在今生看見惡人遭報便是看到上帝的公義顯現了,這也是一個被欺壓
        的人很自然的呼求。進入恩典顯明的新約時代,基督徒雖然很少再做「
        求上帝處罰毀滅某某惡人」的禱告,但我們還是相信上帝是絕對公平的,
        對於善惡祂會有不偏頗的處置 羅 12:19
經文:

黃金何其失光!純金何其變色!聖所的石頭倒在各市口上。錫安寶貴的眾子好比精金,現在何竟算為窯匠手所做的瓦瓶? 4:1-4:2

註釋:

肆、第四首哀歌:  4:1-22王下 25:3-6 
    ○這邊用許多貴重物品(黃金、寶石、珊瑚等)來比喻猶大百姓。 亞 9:16 用
      「冠冕上的寶石」來形容以色列民;當地的其他文學作品(如「巴比倫神義
      論」)也曾用寶石來代表人。
  一、猶大國的國運由尊貴變成低賤  4:1-24:1 第一個字是「何竟」。
      ●「失光」:字義是「變暗」。
      ●「黃金何其失光」:有不少學者認為這是「何竟黃金被輕看」的誤抄。
      ●「純金何其變色」:也可能是「純金被人厭棄」(原文僅母音有差異)。
      ●「聖所的石頭」:原文是「神聖的石頭」,意義可能是「寶石」。可能指
                        祭司階級。
      ●「各市口上」:原文是「各街頭」。
經文:

野狗尚且把奶乳哺其子,我民的婦人倒成為殘忍,好像曠野的鴕鳥一般。吃奶孩子的舌頭因乾渴貼住上膛;孩童求餅,無人擘給他們。素來吃美好食物的,現今在街上變為孤寒;素來臥朱紅褥子的,現今躺臥糞堆。都因我眾民的罪孽比所多瑪的罪還大;所多瑪雖然無人加手於她,還是轉眼之間被傾覆。錫安的貴冑素來比雪純淨,比奶更白;他們的身體比紅寶玉(或譯:珊瑚)更紅,像光潤的藍寶石一樣。現在他們的面貌比煤炭更黑,以致在街上無人認識;他們的皮膚緊貼骨頭,枯乾如同槁木。餓死的不如被刀殺的,因為這是缺了田間的土產,就身體衰弱,漸漸消滅。慈悲的婦人,當我眾民被毀滅的時候,親手煮自己的兒女作為食物。 4:3-4:10

註釋:

  二、耶路撒冷所遭遇的飢荒導致婦人吃自己的小孩。 4:3-10 
      ●「殘忍」:「兇猛的」、「殘忍的」。
      ●「鴕鳥」:此字在舊約聖經中僅出現一次,除了鴕鳥外,有人認為此字
                  可能是指「雕鶚」。當時很多地方都有鴕鳥的蹤跡。鴕鳥的
                  說法,與 伯 39:13-16 描述鴕鳥(原文是SH 7443)不顧
                  幼雛相符。當時的人認為鴕鳥將蛋下在沙中,又離巢覓食,
                  是十分無情的做法。
      ●「吃奶孩子」:原文是「嬰兒」。
      ●「上膛」:字義是「上顎」。
      ●「因乾渴貼住上膛」:其實耶路撒冷因為有希西家水道,所以水源並不
                            缺乏,此處應該是指缺乏母奶的餵養而言。
      ●「無人擘給他們」:原文直譯是「卻連一小塊也得不著」。猶太版英文
                          聖經(TNK,1985)作「None gives them a morsel(
                          沒有人給他們一小口)」。
      ●「美好食物」:「精緻食物」。
      ●「變為孤寒」:原文是「被變荒涼」、「遭遺棄」。
      ●「臥朱紅褥子的」:當時朱紅色的染料相當昂貴。只有高級的政府官員
                          或宗教領袖的禮服才會使用。 
      ●「躺臥」糞堆:「擁抱」。
      ●「糞堆」:原文是「垃圾堆」、「糞堆」。
      ●「所多瑪」:位於死海西南的城市,常和「蛾摩拉」並列提及;這兩城罪
                    惡太大,被耶和華以硫磺與火毀滅了( 創 18:20  19:24 ),
                    所以這兩個城市也被作為「極大罪惡」的象徵(特別是所多
                    瑪被用來代表「同性性行為」的罪惡);這兩個城市的遺跡
                    有人推測已經淹沒在死海以下。
      ◎舊約多次形容以色列人犯罪其實不亞於所多瑪( 賽 1:9-10  耶 23:14 ;
         結 16:46-48  摩 4:11 );一直到耶穌在加利利傳道時,也說迦百農城不
        如所多瑪( 太 11:23-24 )。被這樣形容的原因,都是因為「犯罪不肯回
        改」;我們這時代不也到處充斥著大大小小的所多瑪城嗎?我們誇口說相
        信上帝的人,會不會有時候也不如所多瑪的居民?
      ◎ 4:6 說明了作者認為猶大國的景象淪落到這樣,是因為猶大國的罪孽。
      ●「錫安的貴冑」:原文是「他的拿細耳人」、「他的分別為聖之人」。
                        拿細耳人的定例可參考: 民 6:1-21 
                         4:7 對這類人的形容,會讓人覺得很像是形容貴族。
                        不過拿細耳人應該是保持自己潔淨、蒙神祝福,所以
                        身體與精神都健全。而且要當拿細耳人,恐怕社經地
                        位也不會太差。
      ●「純淨」:原文是「光亮」、「閃閃發光」。
      ●「白」:原文是「閃耀眩目」。
      ●「身體」比紅寶玉:「骨頭」。
      ●「紅寶玉」:「珊瑚」。
      ●「光潤的」:原文是「切割的」、「擦亮的」、「磨光的」。
      ●「藍寶石」:「藍寶石」、「天青石」。
      ●「煤炭」:「煤灰」,舊約聖經中僅出現一次。
      ●「土產」:原文是「水果」、「農產品」。
      ●「身體衰弱」:原文是「流出」,比喻「因饑餓消瘦下來」。
      ●「漸漸消滅」:原文是「刺穿」、「穿洞」。
      ●「身體衰弱,漸漸消滅」: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Who pined 
                                away, as though wounded(那些人消瘦憔悴
                                ,像是受了傷)」。
      ●「慈悲的婦人」:「有同情心的婦人」,舊約聖經中僅出現一次。
      ● 哀 4:10 原文排序稍有不同。原文直譯是「慈悲婦人的手烹煮自己的
        兒女,在我眾民遭毀滅時可供為食。」
      ◎關於耶城被圍困時鬧飢荒,參 王下 25:3  耶 52:6 。
      ◎「親手煮自己的兒女」:這真是人間慘劇,若不是被逼到絕境,相信沒
                              有人願意出此下下策;而且沒有活在戰亂飢荒
                              時代的我們,可能很難體會這種絕望的滋味,
                              所以我們也無法批評他們,誰能保證自己飢餓
                              難耐時不會一樣?我們人類實在極其渺小又自私
                              啊!連自稱上帝選民的猶太人都犯罪到無法無天
                              (比所多瑪還可惡!),其憐憫之心也禁不起痛苦
                              折磨的考驗,這不也是我們全人類的寫照嗎?我
                              們自以為了不起嗎?
經文:

耶和華發怒成就他所定的,倒出他的烈怒;在錫安使火著起,燒毀錫安的根基。地上的君王和世上的居民都不信敵人和仇敵能進耶路撒冷的城門。這都因她先知的罪惡和祭司的罪孽;他們在城中流了義人的血。 4:11-4:13

註釋:

  三、猶大國淪亡的原因是因為先知和祭司失職。 4:11-13 
      ◎西元前626年,新巴比倫帝國崛起。之後幾十年,在創國者拿布波拉撒與
        繼位者尼布甲尼撒南征北討下,征服了當時最強大的亞述與埃及,成為
        西亞地區的新霸主。在群雄環繞下的小國猶大,只有俯首稱臣的分;末代
        猶大王西底家是巴比倫扶植的魁儡王,但他不甘寂寞,密謀與埃及法老合
        弗拉(西元前589-570在位)聯合叛變。尼布甲尼撒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他
        派出迦勒底大軍,先是擊退了埃及援軍,再回頭圍攻耶路撒冷;西元前586
        年4月,被圍城一年半的耶城終於淪陷,叛變失敗的西底家王也慘遭剜眼、
        銬上腳鐐擄回巴比倫,耶和華的聖殿也被燒毀。本段描寫錫安著火、不能
        救人的國與被捉的受膏者,就是目擊了這樣慘痛的過程,參
         王下 25:1-7  耶 52:4-11 。
      ●「成就」:原文是「完成」、「實現」。
      ●「他的列怒」:原文是「他中燒的憤怒」;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
                      「His blazing wrath (他熊熊的怒火)」。
      ●「流了義人的血」: 耶 26:20-33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4:13 最後有個關閉符號,表示文士認為上一個段落已經結束。
      ◎這一段作者將視野放遠,看到整個耶路撒冷的淪陷是上帝對罪惡的懲
        罰。
      ◎「不信敵人和仇敵能進耶路撒冷的城門」:上帝做事超乎人的想法,祂甚
        至允許耶路撒冷真的被攻陷(曾有人比喻,這就像一位父親竟然允許自己
        的孩子被流氓痛毆毒打一頓,絕非人之常情),相信是猶太民族真的敗壞
        到無以復加。我們要是不知悔改,還認為上帝絕對不會用甚麼方式待我
        們嗎?我們看到上帝狠下心來管教兒女的時候,其嚴厲的程度也不得不讓
        人震驚。
經文:

他們在街上如瞎子亂走,又被血玷污,以致人不能摸他們的衣服。人向他們喊著說:不潔淨的,躲開,躲開!不要挨近我!他們逃走飄流的時候,列國中有人說:他們不可仍在這裡寄居。耶和華發怒,將他們分散,不再眷顧他們;人不重看祭司,也不厚待長老。我們仰望人來幫助,以致眼目失明,還是枉然;我們所盼望的,竟盼望一個不能救人的國!仇敵追趕我們的腳步像打獵的,以致我們不敢在自己的街上行走。我們的結局臨近;我們的日子滿足;我們的結局來到了。追趕我們的比空中的鷹更快;他們在山上追逼我們,在曠野埋伏,等候我們。耶和華的受膏者好比我們鼻中的氣,在他們的坑中被捉住;我們曾論到他說:我們必在他蔭下,在列國中存活。 4:14-4:20

註釋:

  四、猶大國淪亡後百姓流離失所的狀況  4:14-20 
      ●「亂走」:原文是「漂流」、「蹣跚而行」、「流浪」,同下文 4:15 的
                  「漂流」。
      ●「以致人不能摸他們的衣服」:原文直譯就是「以致人們不能摸他們的衣
        服」,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So that no one was able to 
        touch their garments(以致無人能碰他們的衣服)」。另外有人把這句在
        中間斷句,並把第三人稱複數全部譯為「他們」,作「他們不能(不玷汙)
        ,他們碰他們自己的衣服」;這樣的譯法是承接上句的意思,指他們瞎眼
        踉蹌而行,無法不碰自己被污染的衣服,似乎也沒有違背原文。
      ◎有人指出耶路撒冷慘遭襲擊時,可能到處都是死屍(律法上不潔的),悲
        慘慌亂的居民到處遊走, 無法找到一塊潔淨之處,於是活著的沒有一個
        不是被「玷汙」的。
      ●「不潔淨的」:根據 利 13:45-46 ,有皮膚病的人要跟一般民眾隔絕;這
                      邊則是指流亡的猶太人遭到唾棄、不受歡迎,就像罹患皮
                      膚病被視為不潔的人一樣。
      ●「逃走」飄流:原文就是「飛」。
      ●「耶和華憤怒」:原文是「雅威的臉色」。
      ●「眷顧」:原文是「看」、「看待」、「注意」。
      ●「看重」:原文是「高舉」。
      ●「厚待」:原文是「施恩」、「憐憫」。
      ●「人不重看祭司,也不厚待長老」:有人認為承接上句,這是耶和華發怒
        滅猶大國的原因;不過我們也可以解讀成這是滅亡被擄後(或者被圍城時)
        的慘狀,就是原本尊貴重要的人物,現在大家也不屑一顧,只剩活下去是
        最重要的。後者比較可信。
      ●「我們所盼望的」:原文直譯是「我們從瞭望台所等待的」。
      ●「不能救人的國」:原文是單數,可能就是指「埃及」。
      ●「追逼我們」:字義是「瘋狂追趕」。
      ●「仇敵追趕我們的腳步像打獵的」:直譯是「他們(指仇敵)追逐我們的腳
                                        蹤」。
      ● 4:20 是指西底家被補的狀況。
      ◎人所想出來的聰明策略常常不一定可靠,聯合埃及制巴比倫表面看起來不
        錯,最後卻落得傾家蕩產。以色列人的歷史一直告誡我們不要靠強權要靠
        神,不要敬拜別神要拜耶和華,但我們也看他們一代又一代的背叛耶和華
        ,讓錯誤的歷史一再重演,以致於上帝在現世就用強硬的手段帶來審判。
        我們有沒有可能重蹈覆轍?我們真的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鑑往知來,實現美
        麗的願景?還是我們被罪惡私慾弄瞎了眼卻渾然不覺,還覺得自己看得很
        清楚?
經文:

住烏斯地的以東民哪,只管歡喜快樂;苦杯也必傳到你那裡;你必喝醉,以致露體。錫安的民哪,你罪孽的刑罰受足了,耶和華必不使你再被擄去。以東的民哪,他必追討你的罪孽,顯露你的罪惡。 4:21-4:22

註釋:

   五、猶大將會復興,而以東將會變為卑賤  4:21-22    
       ●「烏斯地」:原文是「樹木繁茂的」,約旦河東南方之地,包含東南的
                     以東,是義人約伯的故鄉,參 創 10:23  伯 1:1 。
       ●「以東民」:原文是「以東的女兒」。以東居民和以色列人世代為敵,
                      詩 137:7 提到耶路撒冷陷落時,以東人幸災樂禍;從歷史
                     上來看,以東人也加入巴比倫聯軍。另外有人從更廣的角
                     度來看,認為以東指所有敵對神選民的人,指向末日的審
                     判,參 賽 63:1-6 。
       ●「苦杯」:原文僅是「杯」,無「苦」這個字。      
       ●「你罪孽的刑罰受足了」:原文是「妳的罪惡結束了」、「妳的刑罰結束
                                 了」;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Your 
                                 iniquity, Fair Zion, is expiated (妳的罪
                                 孽, 美好的錫安, 已經得贖了)」。
       ●「追討」:原文僅是「追討」、「懲罰」。
       ◎以東人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與以色列人作對,而眾先知亦因她這種敵對的態度
         ,而宣佈了神要加諸她的審判( 摩 9:12  俄 1:10-16  耶 49:7-22 
          結 25:12-14  結 35:15 )。以東顯然並未加入猶大和埃及對抗巴比倫
         的聯盟。在耶路撒冷於西元前五八七年陷落之後,尼布甲尼撒將猶大鄉
         村的地區分配給以東人,以獎勵其中立的態度,並且表揚以東人在戰爭
         末期所給予迦勒底軍隊的主動協助( 結 25:12-14  俄 1:11-14 )。
       ◎「耶和華必不使你再被擄去」:有人認為這邊指向末日,因為南國猶大滅
         亡後 600多年,耶路撒冷還是被羅馬將軍提多攻入,聖殿再次被毀,猶太
         人四散;即使到了近代,二次世界大戰後以色列已經重新建國,巴勒斯坦
         還是時有戰亂,耶路撒冷也不是個平安的城市。錫安居民能永保安逸幸福
         ,大概只有等到末日上帝使錫安城完全更新才有可能( 啟 21:1-4 )。
經文:

耶和華啊,求你記念我們所遭遇的事,觀看我們所受的凌辱。我們的產業歸與外邦人;我們的房屋歸與外路人。我們是無父的孤兒;我們的母親好像寡婦。我們出錢才得水喝;我們的柴是人賣給我們的。追趕我們的,到了我們的頸項上;我們疲乏不得歇息。我們投降埃及人和亞述人,為要得糧吃飽。我們列祖犯罪,而今不在了;我們擔當他們的罪孽。 5:1-5:7

註釋:

伍、第五首哀歌:  5:1-22 
    ○與前四首不同,這首哀歌不是字母詩。從內容來看也不是純粹描寫滅亡慘
      狀的哀歌,而是一篇向耶和華的祈禱。祈禱中作者流露悲傷與痛苦之情,
      因為他很清楚遭遇災禍本來就是上帝對罪惡的審判;雖然沒有展現喜悅或
      充滿盼望的心情,但他知道耶和華是唯一的拯救,因此仍在痛苦中向祂發
      聲。
  一、訴說苦況,並且反思目前的遭遇是因為祖先犯罪  5:1-7 
      ●「凌辱」:「責備」、「毀謗」、「羞辱」。
      ●「產業」:「基業」、「地業」。對於猶大人來說,這是神賞賜的永久地
                  業,甚至是不可轉讓的。
      ●「外邦人」:「陌生人」。
      ●「外路人」:「外國人」、「外邦人」。
      ● 5:4 原文直譯是「我們用銀子(才能)喝我們的水,他們用雇價帶我們的
        木柴來」。
      ● 5:4 的形容是很不尋常的,因為水和木頭應該是很容易取得的東西。有
        些人認為這是指巴比倫的苛捐雜稅,連喝水燒柴都要付錢,非常不合理(
        這些東西原本都是耶城居民自己的)。
      ◎本來以色列地上的資源(水、柴)是神給以色列人的,現在以色列人卻必
        須購買才能取得,這真是情何以堪。
      ●「到了我們的頸項上」:也可譯為「我們被追趕到頸項上」,「十分火急
                              」的意思。
      ●「投降」埃及人:「伸出手」,意義可能是「求助」或「乞討」之意。猶
                        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We hold out a hand(我
                        們伸出一隻手)....」。
      ●「埃及人和亞述人」:南國猶大是被巴比倫所滅的,不過這裡可能在描寫
                            的是以色列和猶大的悲慘歷史,他們反反覆覆依靠
                            埃及和亞述兩大勢力,終究沒有好下場。參
                             耶 2:18,36  何 7:11  12:1 。
      ●由西元前第七世紀開始,猶大已經受亞述所支配。後來埃及開始控制該區
        域。埃及人於西元前六○九年將約西亞之子約雅敬放在猶大國位,他一直
        向埃及效忠,直到尼布甲尼撒中止這關係為止。西元前六○四年亞實基倫
        陷落之後,約雅敬向巴比倫朝貢了幾年。但尼布甲尼撒在西元前六○一年
        入侵埃及失敗,約雅敬再度倒向埃及,停止納貢給巴比倫。因此當尼布甲
        尼撒於西元前五九七年討伐耶路撒冷時,埃及是猶大所倚靠的主要盟友。
        因此猶大可說是完全依賴埃及和亞述。
     ◎其實倚靠強權不是不用付出代價的,上帝常提醒祂的百姓不要倚靠這些。
       我們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嗎?我們為了暫時的好處拋棄尊嚴向人乞討、或放
       棄一些重要的信仰原則嗎?
     ●「而今不在了」:意思是「已經過世了」。
     ●「擔當」他們的罪孽:「負重荷」、「背負」。
     ◎ 5:7 應該不是推卸責任給自己的祖先,而是承認自己是來自一個罪惡的民
       族,自己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犯罪了。
經文:

奴僕轄制我們,無人救我們脫離他們的手。因為曠野的刀劍,我們冒著險才得糧食。因飢餓燥熱,我們的皮膚就黑如爐。敵人在錫安玷污婦人,在猶大的城邑玷污處女。他們吊起首領的手,也不尊敬老人的面。少年人扛磨石,孩童背木柴,都絆跌了。老年人在城門口斷絕;少年人不再作樂。我們心中的快樂止息,跳舞變為悲哀。冠冕從我們的頭上落下;我們犯罪了,我們有禍了!這些事我們心裡發昏,我們的眼睛昏花。錫安山荒涼,野狗(或譯:狐狸)行在其上。 5:8-5:18

註釋:

  二、再訴說被敵人統治的苦況與反思  5:8-18 
      ●「奴僕轄制我們」:指的可能是「巴比倫派遣統治猶大的低階官員」。當
                          然這些低階官員原本的身份可能真的是奴隸。巴比倫
                          人和亞述人對於戰俘皆採用高壓殘忍的對待方式。
      ●「曠野的刀劍」:意義應該是指「出沒於曠野的土匪」。
      ●「我們冒著險才得糧食」:原文是「我們用生命(才能)把食物帶進來」。
      ●飢餓「燥熱」:「蒸騰的熱氣」。
      ●「黑如爐」:原文是「燒熱如火爐」。
      ● 5:10 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Our skin glows like an oven,
        with the fever of famine(我們的皮膚燒如火爐, 因著飢荒之熱)」。
      ●「他們吊起首領的手」:原文的順序是「領袖」、「他們的手」、「被
                              掛起來」。至少有兩種解釋,且似乎都說得通:
         1.「領袖被他們的手掛起來」-這種解釋認為「他們的手」是敵人的手,
           指敵人把以色列的領袖們掛起來。
         2.「領袖的手被掛起來」-這種解釋認為「他們的手」是領袖的手;如
           果這是正確的,那這裡指的可能是一種酷刑,或者對於死者加倍的侮
           辱。非利士人就曾經把掃羅王的屍體釘在牆上表示侮辱 撒上 31:10 
           。不過此處應該是指一種「將人吊起來的刑罰」,而非指「吊死」。
           因為當時應該還沒有「吊刑」。
      ●「不尊敬老人的面」:原文直譯是「老人的面也不受尊崇」。
      ●「扛」磨石:「舉起」、「承擔」。                    
      ●「扛磨石」:當時通常是用磨石將穀粒磨成麵粉,一般是社會階層最低之
                    人的工作。當時的磨石是手磨(又稱鞍磨),用兩塊石頭製
                    成。下磨石有凹面,上磨石呈長方形。日常將穀粒磨成麵粉
                    的工作是用上磨石,將散在下磨石面的穀粒磨成粉。用驢或
                    奴隸推動的大型旋轉式石磨要到舊約晚期之後才發明。
                    考古學家在埃卜拉的王宮發現一個存放了十六個手磨的房間
                    ,據信是囚犯磨麵之處。
      ●「城門口」:是當日生意買賣和裁判(地方司法)的地方。而長老們正是
                    扮演司法官的角色 伯 29:7 。現在城門口沒有老年人,代
                    表城裡的生活秩序和訴訟正義也瓦解了。。
      ●「作樂」:字義是「弦樂歌曲」、「樂曲」。
      ●「我們有禍了」:原文是感嘆詞「悲哀!」、「哀!」、「哦!」,是因著
                        悲哀或絕望而痛哭。
      ◎人常在絕境時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和罪惡,不過至少先知為自己和人民
        呼喊代求,知道自己真的錯了,沒有執迷不悟。我們願意在神面前常常反
        省自己嗎?還是真要等到不行才來向神反悔?
      ◎從歷史中我們看到有些人還真是搞不清楚狀況。耶路撒冷淪陷後,一些寄
        居埃及的猶太居民竟然還繼續向女神伊施他爾燒香,沒弄懂會亡國就是
        因為拜偶像造成的,還自以為是,不聽先知的勸告(參 耶 44:15-18 )。我
        們自己和我們的社會是否也像這群腦袋不清楚的傻瓜,向著錯誤的方向猛
        然前行?
      ● 哀 5:17 原文是「為了這事、我們心裡發暈,為了這些事、我們的眼
        昏暗」。
      ●心裡「發昏」:「頭暈的」、「不舒服的」。              
      ●眼睛「昏花」:「變暗」。          
      ●「野狗」:「狐狸」、「掘洞者」、「狐狼」。
      ◎此處忠實的說明猶大人被佔領軍奴役的狀況,傳統的社會秩序維護機制被
        破壞,佔領者派遣的統治者為所欲為。


經文:

耶和華啊,你存到永遠;你的寶座存到萬代。你為何永遠忘記我們?為何許久離棄我們?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我們便得回轉。求你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你竟全然棄絕我們,向我們大發烈怒? 5:19-5:22

註釋:

  三、向上帝呼求,求神回轉復興以色列  5:19-22 
      ●「萬代」:原文是「世代」「世代」。
      ◎「你的寶座存到萬代」:先知處在局勢混亂的慘境中,看到統治的變成
                              奴隸、慈悲的變成殘忍、富足的變成乞討的....
                              等等,因此他深刻體會到沒有甚麼是可以永遠長
                              存的,除了上帝和祂的寶座;即使情況不利,上
                              帝也不會從寶座上摔下來或有甚麼動搖,祂永遠
                              扮演著掌權者的角色。這句對上帝的描述似乎有
                              著很深的內涵,我們能體會世事倏忽即逝,神卻
                              永遠堅定嗎?
      ●「永遠」忘記我們:「永續的」、「長存的」、「持久的」。
      ●「復新」:「更新」、「使再次成為新的」、「修補」。
      ◎「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這篇禱告哀求中,可以看到作者很重視人的責
                                任。他不只承認神的審判是因為自己的罪惡,
                                也求神使人們回轉,而不是單方面的求神憐憫
                                而已。其實若不是上帝施恩轉化人心,罪惡的
                                人類也真的很難自己歸向祂,不過我們是否
                                像先知警覺到自己需要認罪回轉?求神賜下智慧
                                ,讓我們可以認清自身的處境。
      ●「你竟」:原文直譯是「你實在是」。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作「For 
                  truly(因為實在地)....」。
      ●「全然棄絕」:原文是「棄絕」、「棄絕」,用以強調語氣。
      ◎如果用中文來讀,就會覺得整段的結尾是一個「質問」或「懷疑」。
        但是用希伯來詩的平行讀法來讀,就會了解真正的結尾是 5:215:22 是用來與 5:20 對應用的。
重新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