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詢  A+放大  A-縮小
零、背景:
  一、作者:
      1.一直以來猶太與教會傳統都認為是約拿。
        ●「約拿」:意為鴿子。
      2.約拿是在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時做先知,家鄉在西布倫境內的迦特希弗,
        距拿撒勒東北5公里。
      3.約拿在舊約 王下 14:23-27 中出現。
      4.真實作者現在仍有爭論。

  二、尼尼微:亞述首都,亡於西元前612年。位於底格里斯河東岸,
              距巴勒斯坦約800km。
              當時內憂外患,瘟疫流行,外敵臨城,又剛發生過日蝕。故約拿的警告
              深入人心。
  三、時間:西元前800年左右。
  四、亞述與以色列為仇( 鴻 3:1-19 )。
  五、特點:本書中記載約拿對尼尼微所講的信息只有六個希伯來文字,本書所關心的
            是約拿,而非其信息。
  「●」:經文註釋。
  「◎」:個人心得。
經文:

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 1:1-1:3

註釋:

壹、逃跑( 1:1-3 )
  一、上帝要約拿到尼尼微執行先知的工作。→因尼尼微人作惡。  1:1-2 
      ●「 尼尼微」:亞述首都,以色列東北800公里。
      ◎當日亞述與以色列是敵國,亞述常侵略以色列。
      ●「呼喊」:宣告斥責和警戒的信息,公開宣告。
      ●「作惡」:亞述敬拜偶像、邪淫。當時亞述充斥著令人髮指的暴行
      	          ( 鴻 3:1-19 )。
  二、約拿決定往他施去躲避神→走海路,由約帕上船    1:3 
      ●「他施」:可能是西班牙的迪數或薩丁尼亞,離巴勒斯坦3200公里遠。
      ◎約拿所乘坐的船隻是腓尼基人的船隻。
      ●「約帕」:當日巴勒斯坦海岸唯一大港。
      ◎上帝要他往東他偏往西逃。

經文:

然而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水手便懼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們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為要使船輕些。約拿已下到底艙,躺臥沉睡。船主到他那裡對他說:「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 1:4-1:6

註釋:

貳、遭遇風浪 ( 1:4-6 )
  一、上帝使海起大風,船陷入危險中。  1:4 
  二、水手懼怕:哀求自己的神、丟棄貨物 → 盡一切能力救自己。  1:5 
      ◎腓尼基的水手各有守護神,以便在急難中求救。
  三、約拿卻沈睡  1:5 
      ◎問題:約拿為何會沈睡?甚至連船主都覺得奇怪?
  四、船主為求脫險,用盡方法,故要約拿也求神。  1:6 
      ◎看來船主也奇怪約拿的反應。   1:6 
      ◎好笑的要求,不知約拿心中怎麼想?他原是要逃避神,而今要求他求告神。
經文:

船上的人彼此說:「來吧,我們掣籤,看看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於是他們掣籤,掣出約拿來。眾人對他說:「請你告訴我們,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你以何事為業?你從哪裡來?你是哪一國?屬哪一族的人?」他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他們就大大懼怕,對他說:「你做的是甚麼事呢?」他們已經知道他躲避耶和華,因為他告訴了他們。他們問他說:「我們當向你怎樣行,使海浪平靜呢?」這話是因海浪越發翻騰。他對他們說:「你們將我抬起來,拋在海中,海就平靜了;我知道你們遭這大風是因我的緣故。」然而那些人竭力盪槳,要把船攏岸,卻是不能,因為海浪越發向他們翻騰。他們便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們懇求你,不要因這人的性命使我們死亡,不要使流無辜血的罪歸與我們;因為你─耶和華是隨自己的意旨行事。」他們遂將約拿抬起,拋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 1:7-1:16

註釋:

參、被投於海 ( 1:7-16 )
  一、船上的人抽籤,看此災因誰而起→抽中約拿  1:7 
  二、眾人問約拿的身分→約拿回答他信仰耶和華,創造者。  1:8-9 
      ◎抽籤與詢問是要查出降災的是哪一位神。
      ●「創造....」:表示耶和華的主權遍及全世界,非一族一國的神。
      ●「希伯來人」:是以色列人對外邦人的自稱。
  三、眾人的反應:
      1.大大懼怕,質問約拿做的是何等的事  1:10  → 非疑問,是感嘆、驚訝!
        →若知上帝掌管一切,如何又逃避祂?
      2.問約拿當如何行?→回答把自己拋入海中  1:11-12 
        →他深知此浪是因他而起。
        ◎約拿似乎想救全船的人(外邦人)的生命。
      3.眾人竭力盪槳,要把船靠岸→卻無能為力,因為海浪向他們翻騰。  1:13 
        ◎巴勒斯坦沿岸多有礁石,水手面對風浪時通常寧願把船搖出海,也不願把
        船攏岸、以免觸礁擱淺。
        ◎可能眾人以為耶和華也是約拿的守護神,故不敢害其生命。
      4.眾人禱告求耶和華不要因約拿生命之故使自己死亡。  1:14 
      5.將約拿投入海中→海便平息。    1:15 
      6.眾人大大敬畏耶和華,向上帝獻祭又許願。 1:16 

經文:

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1:17-1:17

註釋:

肆、在魚腹中 ( 拿 1:17-2:10 )
  一、有大魚吞了約拿→耶和華安排的→約拿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1:17 
經文:

約拿在魚腹中禱告耶和華─他的神,說: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你就應允我;從陰間的深處呼求,你就俯聽我的聲音。你將我投下深淵,就是海的深處;大水環繞我,你的波浪洪濤都漫過我身。我說:我從你眼前雖被驅逐,我仍要仰望你的聖殿。諸水環繞我,幾乎淹沒我;深淵圍住我;海草纏繞我的頭。我下到山根,地的門將我永遠關住。耶和華─我的神啊,你卻將我的性命從坑中救出來。我心在我裡面發昏的時候,我就想念耶和華。我的禱告進入你的聖殿,達到你的面前。那信奉虛無之神的人,離棄憐愛他們的主;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 2:1-2:9

註釋:

  二、約拿在魚腹的禱告:  2:1-9 
      ◎可看出約拿熟悉詩篇,祈禱中多有引用。
      (一)前言: 2:2 
            遭患難求告主→神應允,從陰間呼求→神垂聽
            ●「應允」:answer,非表允許之意。
            ●「陰間」:代表「死亡」。
            ●「深處」:原文作「肚腹」。
      (二)描述現況: 2:3-4 
            被神投下深淵(海的深處)
            大水環繞約拿
            波浪洪濤漫過約拿之身
            從神眼前被驅逐
            ◎約拿認為被投下海是神的作為,而非只是水手的決定。
            ◎意思是「神使約拿落到困境」。
      (三)約拿的反應:仍要仰望神的聖殿   2:4 
            ●「仰望神的聖殿」:就是「仰望神」。
      (四)描述現況: 2:5-6 
            諸水環繞約拿,幾乎吞沒約拿
            深淵圍住約拿,海草纏繞其頭
            下到山根,地的門將約拿永遠關住。
            ●「山根」:深入海底山的根源。( 詩 18:15 )
            ●「地的門」:希伯來人認為海陸各有界限,陸地有門使海不能
                          越界。
            ●「地的門將約拿關住」:意即「約拿不能返回地上」。
      (五)頌讚:耶和華卻救其性命。  2:6 
            ●「坑」:原文作朽壞或死亡。
      (六)表達心意:  2:7-9 
            在苦境中想念並禱告耶和華
            外邦人離棄神,但約拿自認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給神。
            ◎他還是歧視外邦人。
            ●「所許的願必定償還」:大概指願意順服神的心意去尼尼微傳
                                    道。
      (七)結語救恩出於耶和華: 2:9 
經文:

耶和華吩咐魚,魚就把約拿吐在旱地上。 2:10-2:10

註釋:

  三、魚把約拿吐在旱地上→因為耶和華吩咐魚  2:10 
經文:

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這尼尼微是極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3:1-3:3

註釋:

伍、約拿在尼尼微的傳道與結果( 3:1-10 )
  一、再次呼召:  3:1-3 
      耶和華第二次要約拿去尼尼微宣告上帝吩咐約拿的話。
      約拿照神的話去尼尼微。
經文:

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或譯:披上麻布)。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說:「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甚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也未可知。」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 3:4-3:10

註釋:

  二、約拿的工作與結果:  3:4-10 
      1.約拿進尼尼微城走了一日,宣告再過四十日城「必」要傾覆(但尼尼微城要
        三天才能走完)。  3:4 
        ◎約拿顯然不太希望尼尼微城得救。
      2.尼尼微人的反應:  3:5 
        信服神,宣告禁食,全城都穿麻衣。
      3.尼尼微王的反應  3:6-9 
          a.下寶座,脫朝服披麻布,坐在灰中。
          b.通告全城:  3:7-8 
                    人與牲畜禁食禁水
                    人與牲畜披麻布
                    人離開惡行與強暴
            ●「離開惡行」:是源於以色列人的獨特神觀,當時一般
                            民族信仰的神無道德要求。
          c.期盼上帝後悔使尼尼微不滅亡   3:9 
            ●尼尼微人不確定上帝是否會赦免(可能因為約拿沒說)。
        ◎尼尼微人悲傷痛悔的表現不下於希伯來人→舊約中牲畜不披麻禁食。
  三、結果上帝不降災禍。  3:10 
經文:

這事約拿大大不悅,且甚發怒,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嗎?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耶和華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 4:1-4:4

註釋:

陸、約拿的反應與上帝的教導( 4:1-11 )
  一、約拿言語上的不滿:  4:1-4 
      1.約拿不悅且甚發怒。  4:1 
        ●「這事」:可能指上帝要赦免尼尼微城或尼尼微城人的悔改。
      2.先前不願往尼尼微的原因:耶和華有恩典、有憐憫且後悔不降災。 4:2 
        ◎約拿的反應近乎賭氣,就是不要上帝後悔不降災。
      3.求死,覺得死了比活著好。  4:3 
        ◎這顯然是賭氣。
      4.耶和華問約拿這樣發怒合理嗎?  4:4 
        ◎上帝也沒明說或責怪約拿,而是要約拿好好想一想。
        ◎其實上帝可以大發烈怒,按約拿所求的毀滅約拿,但他選擇接納與教育。
經文:

於是約拿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蔭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耶和華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發生高過約拿,影兒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次日黎明,神卻安排一條蟲子咬這蓖麻,以致枯槁。日頭出來的時候,神安排炎熱的東風,日頭曝曬約拿的頭,使他發昏,他就為自己求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4:5-4:8

註釋:

  二、約拿與蓖麻  4:5-8 
      1.約拿出城要看城的結局如何→在城的東邊搭棚。   4:5 
        ●搭棚似乎是要渡過一段長時間,可能40天還沒過。
      2.上帝安排一棵蓖麻迅速長大遮蓋約拿的頭,除去其痛苦。 4:6 
        →約拿因而大大喜樂。
        ●「蓖麻」:生長迅速的熱帶植物,高可達三公尺,葉寬蔭濃,爬在棚上可
         	    以遮蔭。
        ●「脫離苦楚」:看後文大概是指酷熱的苦楚。
        ◎「大大喜樂」:大概是因為他覺得上帝認可他或補償他。
      3.上帝殺蓖麻並使酷熱臨到約拿  4:7-8 
        ●「東風」:東風來自沙漠,乾燥焦灼,熱風過處,草木枯萎。
      4.約拿為自己求死  4:8 
        ◎約拿似乎還一直生上帝的氣。
        ◎其所用的語氣和 4:3 一樣。
經文:

神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嗎?」他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耶和華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乾死,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 4:9-4:11

註釋:

  三、上帝與約拿的對話  4:9-11 
      1.上帝問約拿為蓖麻發怒是否合理?  4:9 
        ◎上帝仍用 4:4 詢問約拿的話問約拿。
      2.約拿回答自己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 4:9 
        ◎這回約拿似乎真的發怒了。
      3.耶和華回答:  4:10-11 
        a.這蓖麻不是約拿種的,在一天中發生又乾死,約拿還愛惜。
        b.尼尼微大城中有十二萬不能分左右手的人及牲畜,上帝豈能不愛惜?
          ◎上帝的回答是要帶約拿從造物者的角度來看尼尼微城的人,跨過種
            族的恩仇。
          ●「不能分辨左右手的人」:指兒童或指著全城的人像嬰兒一樣無知。
                                    不過從十二萬這數目看起來,後者較為可
                                    能。

重新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