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詢  A+放大  A-縮小
經文:

提多書 1:1-1:16

註釋:

提多書第一至三章
1.第一章:
在這章,他很清楚提醒提多管理和組織教會應注意的事項。在這方面,使徒保羅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設立長老。主要目的是希望該教會能自立起來,因為長老就是在負責管理和幫助福音事工者。

再者,在這章經文中,也可看到克里特島教會發生的問題,跟加拉太教會一樣,就是有人進入該教會傳講「另外一種福音」(參考加拉太書一:6、9)強調割禮很重要。他說傳這種信息的人根本就是「叛道」,是「用荒唐無稽的話欺騙別人」。因為如果認為割禮最重要,那等於說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已經失去了光輝和拯救恩典的意義了。而由於提多是希臘人,使徒保羅帶他在身邊,也沒有替他行割禮。這對克里特島教會信徒來說,特別具有意義。

第1節,使徒保羅就自稱是「上帝的僕人」,這種用法很少見,因為在別處他都是用「基督的僕人」(參考羅馬書一:1,腓立比書一:1),這裡卻是用「上帝的僕人」。而「僕人」,這詞原本指的是「奴隸」的意思,也就是說完全屬於主人所擁有的財產,個人沒有甚麼自由可言。另一點,在徒保羅採用希臘文「僕人」(doulos)一詞,意思是指:自己是心甘情願地接受上帝差遣,也完全遵照上帝的話語傳達信息。

第2節,使徒保羅在這裡強調「真理」是和「永恆的生命」分不開的。再者,使徒保羅在這裡特別提到上帝乃是「不撒謊的上帝」,意思就是上帝乃是「信實的上帝」。而「信實」,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對所立的「約」永遠執著固守,不改變、也不會忘記。表明的意思是當人的生命陷入苦難中,上帝決定要將人從苦難中拯救出來,而這就是第3節使徒保羅所提到的,他受付託就是要宣揚上帝拯救的信息。

第3節,「時機成熟」,是指末世的日子之意。這裡所用的「奉上帝——我們救主」,這樣的用詞已經在表示拯救工作是依照上帝的旨意在進行,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上,就是依照上帝的旨意而來的。而使徒保羅就是要將這個信息宣揚出來,這就是他受上帝揀選、呼召的使命。

第4節,這裡使徒保羅表明他和提多之間的親密關係,有如「父子」一樣,就像他對提摩太的態度一樣。在這裡使徒保羅稱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主」,而在第3節也稱上帝是「我們的救主」,然後在第二章10節說「我們救主上帝」,接著在第13節又稱「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而後在第三章4節又稱上帝是「我們的救主」,又在第6節則稱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這樣的交替用法,可清楚看到使徒保羅思想中要表達的一個重要的觀念是耶穌基督就是和上帝合一的救主(參考約翰福音十七:11、21、22,腓立比書二:6—7)。

第5節,「克里特」,這是位於地中海中的一個很大的島嶼,在希臘的東南邊。使徒行傳第二章11節記載,在聖靈降臨於使徒們身上時,那時在場的群眾當中,也有來自克里特島的人。使徒保羅要提多在該島的教會設立長老。

第6至9節,這段經文提到設立長老應該注意的要件:
一是「無可指責的人」(第6節),這句話並不是說一個人完美無缺點,而是說不要有被別人握有攻擊把柄的人。例如當長老的人「只能有一個妻子」,同樣的,若是對一個女長老來說,就是「只能有一個丈夫」。

二是除了忠實於婚姻生活外,更進一步要求兒女也是要在信仰上清楚、明白真理的人。換句話說,身為一個教會的長老,就是在指導信徒認識真確的信仰,若是連自己的兒女都無法指導,這樣的人要成為信徒們的信仰指導者,依照使徒保羅的看法,並不適合擔任長老的角色。
三是在生活上有規範的人。使徒保羅在這裡列出了幾點:包括有「不傲慢、不暴躁、不酗酒、不好鬥、不貪財」等五項。其實,將這五項併合起來看,就會明白他要求一個長老應該懂得在生活上有所節制。

四是在有積極幫助人的信仰態度。包括有「樂意接待人」、「喜歡做好事」,這兩點在教會信仰團契中非常重要。「喜歡做好事」,這句話指的就是心甘情願地參與服事的工作。

五是「堅守可靠、符合教義的教訓」,這是指對聖經的教導有明確的認識,這一點恐怕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了。這樣才能「同時糾正那反對的人的錯誤」。從這裡可看出一點:克里特地區教會裡,已經有人在傳遞那些與聖經的教導不符合的謬誤信息。

第10節,在該教會中有猶太基督徒傳遞尊崇割禮的信息,這也是使徒保羅聽了之後感到相當惱怒之因。於是,他希望提多在這件事上有個好的處理方式,看怎樣阻止這種謬誤的信息繼續傳出去。而使徒保羅認為在克里特教會設立長老就是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讓教會的長老來協助提多維持教會的秩序。

第11節,使徒保羅要提多「禁止這些人說話」,要怎樣才能禁止這些人說話?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聖經來教導信徒們明白謬誤與正確的差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堵住這些傳講錯誤信息的人的嘴。

再者,使徒保羅提醒這些傳講不正確信息的人,也就是過去他經常提起的所謂的「假教師」,主要目的就是貪圖錢財,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好像是大發熱心,但骨子裡卻是想要賺錢,把福音當作商品販賣,這樣的行為也發生在哥林多教會中(參考哥林多後書二:17)。

第12節,使徒保羅提到在克里特有一位先知,但卻沒有說這位先知的名字是誰。很可能這句話在使徒保羅的時代是一句很流行的俗語,用來形容克里特人的個性,因此被使徒保羅採用當作教導的材料。使徒保羅採用這句俗語在形容克里特人時,主要在說明當地的人很狡猾,不誠實,不要被他們的外表所欺騙。

第13節,使徒保羅就要求提多一定要教導信徒活出信仰,這樣就可以區別出信與不信之間的差異。使徒保羅要提多必須「嚴厲責備」那些亂講信息的人。

第14節,這裡再次指出那些強調割禮最重要的猶太基督徒,所講的是荒唐的信息,這信息導致他們背棄了真理「所堅持的規例」。

第15節,這節可參考馬可福音第七章8至13節,耶穌基督對門徒的教導。
這節說出了當時教會遇到的問題,除了猶太基督徒對割禮的堅持外,還面對著另一個造成信仰認知上的困擾,就是所謂「重智派」(Gnosticism)者的困惑,這一派主張人的肉體是骯髒、邪惡的,只有靈魂才是潔淨的。因為耶穌基督是神聖的,因此他根本就沒有降生在人類世界上,因為人的世界是這麼的骯髒,怎能被這樣聖潔的救主居住呢?這就是「重智派」者所強調的一種對耶穌基督降生、死、復活等相對看法。「重智派」的人還會強調若一個人要真的潔淨,就必須謹守禁慾主義,不要結婚,也不要吃某些食物等,這樣的說詞也困擾著以弗所教會,因此,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要他注意這一派的人對信徒造成的影響(參考提摩太前書四:3)。

第16節,是對前述經文的一個結論,使徒保羅說這些「主張受割禮的猶太基督徒」,表面上看起來像基督徒,其實他們並不是真的認識上帝,因為他們的言行不一致。
經文:

提多書 2:1-2:15

註釋:

2.第二章:
就像寫信給其它教會的信所關心的事一樣,使徒保羅很多時候在處理的事件,除了信仰的認知之外,還有就是有關信徒信仰生活上所遇到的問題。從這裡可以明白一點:基督教信仰是和生活連結在一起、分不開的。如果信仰上沒有好的規律、嚴正,就很難傳遞信仰的意義。

第1節,「至於你」,這句話是用很強的語句寫出來的。其實是和第一章10至16節相對照,因為在該段經文中,特別提到在克里特地區教會中,發現有一批「假使徒」在傳講不正確信息。因此,使徒保羅指出那些人的謬論和錯誤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提醒提多必須在教導信徒對信仰的認識「合乎健全的教義」,就是關於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以及他復活、升天的事。使徒保羅講這句話時,是用嚴肅,也接近命令的語句,要提多不可以像那些傳錯誤信息的「假教師」,導致信徒背離了信仰。

第2至5節,提醒提多針對年紀大的人應該有的教導態度。在這段經文當中,他特別提到幾點:
一是對男性的老人,要他們在信仰和生活上成為好的模範。這裡特別提到「信心、愛心、耐心」等三樣信仰內涵,這也是使徒保羅給提摩太的書信中提起過的事(參考提摩太前書六:11、提摩太後書三:10)。

二是對年老的婦女,要她們在生活上有所節制。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是在這裡對年老婦女的要求方面,包括有「不可搬弄是非」、「行為要謹慎」、「不作酒的奴隸」等。

三是對年輕的婦女,要她們重視家庭生活。使徒保羅確實非常強調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在他的觀念中,家,就是見證信仰最重要的地方。而婦女則是最容易見證福音的人。

第6至8節,這三節經文是針對年輕信徒的教導。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他並沒有說要怎樣教導年輕人,只說一句「要他們管束自己」,然後接著就是要提多作年輕人的榜樣。他提到「誠懇、嚴肅」這兩項,前者意思是指正確、不腐化的意思。而後者是指在態度上要很清楚,不隨便之意。

注意第8節所提到的,不要讓那些敵對者有把柄可以攻擊,或是找到錯誤可以羞辱,這一點很可能就是在隱喻著那些假教師;他們表面上好像在教導信徒認識甚麼大道理,其實心中在意的是「貪圖錢財」這件事。另一方面,使徒保羅也特別提醒提多,「言語要恰當」,意思很清楚,就是要言行一致,不可以說一套,做一套。

第9至10節,這兩節談到有關奴隸和主人之間的問題,這也是使徒保羅所關心的議題。他在以弗所書第六章5至9節;歌羅西書第三章22節至第四章1節;提摩太前書第六章1至2節等處經文都有提起過,特別是腓利門這本書信,談的就是有關奴隸阿尼西謀的事。而在哥林多前書第七章20至22節,使徒保羅甚至運用這種主人與僕人之間的關係,比喻耶穌基督和基督徒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耶穌基督就是信徒的主人,所有的信徒都是耶穌基督的僕人。

使徒保羅的時代,蓄養奴隸的風氣相當豐盛。在使徒保羅的看法中,身為奴隸最重要的就是誠實。因此,用誠心順服主人之外,更不可有「偷竊」的行為出現。

    第11節,「上帝拯救全人類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了」,這句話其實也在說明兩個重要的信息:一是審判的時刻到了,二是上帝有救贖的恩典。在上帝的審判中,都有奇異的恩典相隨。但這拯救的恩典都有一個基本的要件,就是認罪悔改,而這一點也是整本聖經的主要信息之一。沒有認罪悔改,就無法看到或體會到上帝憐憫的愛(參考以西結書三十三:11)。

第12節,使徒保羅一再強調的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準則,在這裡他談到一個基督徒既然已經領受上帝的恩典,就應該和敗壞的生活有區隔,或是將過去敗壞的生活給排除。這節所說的「恩典」,指的就是第14節所說的「基督為我們獻上自己,救贖我們」。當聖經在說「恩典」時,是說原本不是人有資格領受的,但現在卻「白白地」得到了。而「正直」,這是對待別人或是處理事務時應該有的態度,是不會冤枉別人,也不會欺負比自己軟弱的人。「敬虔」,這是指與上帝之間的關係,表示不隨便,而是以真實的態度敬拜上帝。

第13節,這是很重要的一節經文,使徒保羅再次談到「蒙恩的日子來臨」,這是指耶穌基督再臨的時候,所有信靠他、皈依在他的名下的人,都將享受耶穌基督的救恩。

第14節,一個信耶穌基督的人,都有信仰上的責任,因為信徒都是領受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救恩的人,因此應該知道怎樣將這樣的救恩顯明出來。而使徒保羅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知道去分享這份拯救的愛。他告訴提多這分享的愛,就是教導信徒「熱心行善」,也就是要將上帝的愛具體化,付諸實際的行動。

第15節,這節可到使徒保羅對提多的期待,他不僅要提多扮演一個傳道者,將上帝的救恩向信徒們闡明,還要扮演著監督者的角色,也就是要督促信徒照著教導去實踐,如果有不聽從的,或是有偏離教導的,不可以隨便了事,而是應該要「責備」。「不要讓人輕看你」,這句話也曾用在提摩太的身上(參考提摩太前書四:12)。也從這句話,可知道提多當時年紀確實是年輕。在早期的社會,都會有一種看法:經驗和知識,會隨著年紀而增長。但使徒保羅要提多認知一點:傳道者必須在信仰的認知上,日日進步,不但自制力要高,並且在行事上顯出公正的態度,這樣才會讓信徒尊重。
經文:

提多書 3:1-3:15

註釋:

3.第三章:
我們讀使徒保羅的書信,很快會發現他的書信有個特色,就是非常強調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是帶有社會責任的。在他的書信中就一再提醒所有的信徒,必須將基督徒的美德展現出來,這是為了要讓眾人看到基督徒在信仰生活上確實有與眾不同之處。他認為一個人得到耶穌基督的救恩之後,就應該更新心思意念,要與未信耶穌基督之前有所不同。如果沒有這樣,信與不信之間就沒有甚麼差別。(參考以弗所書四:23—24)。

在這章經文中,可以看到使徒保羅一再要求提多要好好勸勉克里特島教會的信徒,在平日的生活中活出基督耶穌的樣式,就是要有更多實際的行動去關心困苦的人。從這章多少也看到該島教會信徒是自私的多,真正有愛心的人少。

第1節,這節提到「要他們服從執政者和當權者,聽從命令」,類似這樣的說法不僅出現在這裡,也出現在其羅馬書第十三章1至2節;提摩太前書第二章1至3節。但要注意,不要單看話語的表面,而要思考一個問題:他們為甚麼這樣說?如果對照一下使徒行傳第四章19至20節所記載,彼得和約翰對當時猶太最高階級的議會之議員所說的話,就會更清楚明白他們所說的「服從」是有條件的。如果統治者、掌權者要取代上帝,那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如果掌權者要強迫信徒去做違背信仰的事,那是應該抵抗,且是要勇敢抵抗。因為基督徒最大的使命就是為福音作見證。

第2節,使徒保羅提到一個好的信徒應該就是一個好的國民。身為一個好國民,他有幾點基本的生活態度:
一是不毀謗別人。毀謗,是指惡意中傷,也就是故意散佈不實在的話傷害別人之意。

二是不要爭吵。所謂爭吵,是指不接受任何與自己相異的意見,只要與自己相反的意見,就一律反對到底。這種態度是錯誤的。

三是要和氣友善。意思是指不隨便發脾氣,而是要「生氣有理」。

四是謙讓待人。謙讓的意思是指溫柔的態度,也是仁慈的另一個意義。

第3節,他用「我們」一詞的用法很特別,主要是讓克里特教會的信徒感受到包括使徒保羅在內,大家都是同一個家庭的成員。他見證說在他還沒遇到復活的耶穌基督之前,自己就像是一個「悖逆、迷失」的人一樣。這是指生命失去了方向,這樣的人,會放縱情慾,為了追求滿足個人的慾望,甚至會不擇手段,即使因此而傷害到別人也不會在意。但這些行為都是錯誤的。

第4至5節,這是很重要的一節經文,使徒保羅提醒提多,要讓克里特教會的信徒知道,被揀選成為一個基督徒,並不是因為他們有甚麼特別的才能,或是有甚麼好行為被上帝揀選,而是因為上帝的憐憫。類似這樣的提醒也出現在摩西轉達上帝給以色列人的話中(參考申命記七:7—8)。使徒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也有提起(參考以弗所書二:8—9)。使徒保羅將上帝拯救的焦點,放在祂的憐憫和仁慈上,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這節也提到早期教會已經實施的一件事:就是洗禮。洗禮在早期教會被看成是一個恩典的記號,這記號表明了一個人的悔改。有悔改,就可以得到拯救的恩典。

第6節,這節可看見早期教會信仰告白中非常重要的信念:三位一體的上帝。這樣的信仰告白一直傳承到我們今天的教會。聖靈就是三位一體的上帝之一,和耶穌基督同等位格,也和上帝相連在一起(參考哥林多前書六:11b)。耶穌基督和上帝的靈是分不開的,也和上帝拯救的計畫相連在一起。因此,可以這樣解釋三位一體的意義:
聖父上帝:這是指創造天、地、海等宇宙萬物的獨一上帝。

聖子上帝:就是指上帝為了拯救世人,使人認識祂的救恩,祂親自來到世界上,以人的形體出現,取了奴僕的樣式,成為人生活在這世上,就是耶穌基督(參考腓立比書二:6—7)。

聖靈上帝:是上帝拯救工作的方式,也是上帝拯救力量的記號。使人受感動而啟開心門,認識上帝的救恩,這種力量就是聖靈的工作(參考以弗所書一:13)。

第7節可說是提多書的中心信息,也是使徒保羅最重要的思想。這節提到兩件事:
一是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人才能和上帝有合宜的關係。

二是可以盼望永恆的生命。這一點也可說是基督教信息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在傳遞一個信息:信耶穌基督的人,不會死,因為會有復活的恩典在等待著他去領受。

第8節,使徒保羅要提多在克里特教會傳揚的就是這個信息:傳揚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傳揚這信息也是今天基督教會最重要的使命。

第9節,這節提到「族譜和名錄以及法律上的爭執」,這很清楚是指猶太人最重視的割禮。割禮的問題也牽涉到猶太人傳統的認知,猶太人一直堅持只有亞伯拉罕的子孫才是上帝揀選的子民。因此,一個外邦人要成為上帝揀選的子民,第一個要件,就是必須先成為亞伯拉罕的子孫。而亞伯拉罕的子孫必須接受割禮作為記號(參考創世記十七:11—14)。但使徒保羅則強調這些已經被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恩典取代了。

使徒保羅為甚麼會告訴提多,說爭論這些事沒有益處呢?原因是他在各地傳福音時都會遇到有些保守派的猶太基督徒,一直在他背後強調守割禮的重要性,讓他非常生氣。

第10至11節,使徒保羅主張對付這些經常造成教會紛爭的人,所採取的態度就是先警告他,而且要警告兩次。如果勸勉之後還不聽,就要與他切斷來往的關係,意思就是在信仰上將之當作不同「道」的人看待。原因就是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信仰不會有成長,相反的,很可能會敗壞,因為這種信仰是「腐化的」,意思是指沒有生命可言。

第12節,這裡提到「亞提馬」這個人。這名字只在這裡出現,也因此,並沒有任何資料可讓我們對他有更多認識。

「推基古」,他是亞細亞人,也是使徒保羅的同工,他有很多次隨使徒保羅去旅行傳道(參考使徒行傳二十:4),備受使徒保羅的信任,傳遞信件給以弗所教會(參考以弗所書六:21—22)和歌羅西教會(參考歌羅西書四:7)。使徒保羅也曾派推基古去以弗所教會,可能是為了替代提摩太(參考提摩太後書四:12),可見他在使徒保羅心目中的份量很重。現在則是差派他去克里特教會替代提多,讓提多回到使徒保羅的身邊。

然後使徒保羅要提多到「尼哥坡里」去跟他相會。這是現今南斯拉夫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的一個城市。

第13節,「律師西納」,很可惜聖經沒有任何資料可幫助我們對他有更多的認識。但從這一節可以看出他和亞波羅同行,也是一位好的福音伙伴,因為亞波羅是很優秀的福音工作者,口才很好(參考使徒行傳十八:24—28),甚至後來在哥林多教會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參考哥林多前書一:12、三:4—6、22、十六:12)。他們兩人將會經過克里特地區,使徒保羅希望提多給予他們兩人幫助,也有聖經學者認為這封信就是託他們兩人帶去給提多的。從這裡也可看出早期教會對那些福音工作者有很大的幫助。

第14節,這節再次看到使徒保羅在教導信徒的功課上,都沒有忘記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分享和分擔。就像他告訴以弗所教會的長老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二十:35)他認為結出信仰的果子,就是幫助那些缺乏的人。所謂「不要作閒散無用的人」,意思就是不要成為沒有結出果子的信徒,意思是如果信仰讓人只顧自己,這樣的信仰並不是真實的,基督教信仰就是教導我們怎樣伸手幫助需要的人。因此,努力行善,就是結出好果子的方法。

第15節,使徒保羅特別要提多「向同一信仰的朋友問安」,因為在第十一節提到對那些製造紛爭的人,使徒保羅已經將之看為不同信仰的人,因此,也不必帶關懷去給他們,也不需要向他們祝福。
重新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