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22章15節 到 22章22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八、納丁稅的問題  22:15-22可 12:13-17  路 20:20-26 
    (一)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打算陷害耶穌,派人問耶穌是否可以納稅給羅馬皇帝。 22:15-17 
          ●「就著」耶穌的話:SG 1722,「藉著」、「靠」。
          ●「陷害」:SG 3802,狩獵用的字眼,意思是「設陷阱或網羅」。
          ●「誠實人」:SG 227,「真實的」、「公義的」、「誠實的」。
          ●「誠誠實實」傳神的道:SG 1722+SG 225,「在真理中」、「在真誠中」。
          ●「傳」上帝的道:SG 1321,「指示」、「教導」。
          ●「人的外貌」:SG 4383+SG 444,原文是「人的面」、「人的臉」。
          ●納「稅」:SG 2778,此字指「每個成年人一年一度必須繳納的人頭稅」。當時每個十四到六
                      十五歲的男人,女性則由十二歲開始到六十五歲,都要繳納這筆稅給羅馬政府。
          ●「凱撒」:SG 2541,原是指「凱撒大帝」,羅馬帝國成立後,此字專門用來稱呼「羅馬君王
                      」,在耶穌傳福音當時羅馬君王是「凱撒提庇留」。
          ●「可以不可以」:SG 1832,「是不是合法的」,亦即「是不是神的律法所允許的」。
          ◎「門徒」是指法利賽人的學生,當時在耶路撒冷有兩間法利賽人的神學院Hillel和Shammai,
            這些人應該是反對納稅給羅馬皇帝的。
          ◎「希律黨人」是指支持希律政權的人,這些人是支持納稅給羅馬皇帝的。他們為了陷害耶穌,
            與立場完全相反的人結盟。
          ◎這個問題,如果耶穌回答應該要納,那百姓基於強烈的選民意識和對羅馬政權的不滿就會失去
            對耶穌的擁戴。如果耶穌回答不可納稅,那就可以被當成反政府份子,向羅馬政權告發。
          ◎看到這群人的問題,就能體會前面的客套話多麼奸詐,他們的意思就是耶穌理應不懼權勢,反
            對該撒的收稅權,而落入他們的陷阱中。

    (二)耶穌知道他們的惡意,就質問他們為何試探自己,並要他們拿出一個納稅用的錢,表明「該撒的
          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  22:18-21 
          ●「惡意」:SG 4189,「邪惡」、「罪惡」、「卑鄙」。
          ●「假冒為善的人」:SG 5273,「演員」、「偽裝者」。
          ●「試探」我:SG 3985,「測試」、「試驗」。
          ●上稅的「錢」:SG 3546,「錢幣」,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銀錢」:SG 1220,「得拿利」,重三點八公克的錢幣,自西元前268年起使用到西元200
                      年左右。一面印著羅馬皇帝「提庇留」的像,一面寫著「凱撒提庇留,奧古斯都,
                      奧古斯都神之子,大祭司」。這個錢幣價值大約等於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
          ●這「號」:SG 1923,「銘文」、「題字」。
          ●「歸」:SG 591,「歸還」,「給」、「支付」。
          ◎這種納稅用的錢幣既然不符合猶太人的信仰,這些法利賽人倒還是隨身攜帶,輕易就可以找
            出來給耶穌(耶穌身邊一時還沒有這種錢幣呢!),看起來他們也未必真的是那麼在意使用
            這種錢幣。
          ◎猶太人的傳統教導,也肯定國家權力的正當性 箴 8:15  但 2:21,37,38 ,認為猶太人必須
            向統治者(即使是外邦人)納稅。
          ◎耶穌的回答,一方面肯定了國家權力的正當性,也肯定了我們應該納稅給國家。一方面卻也
            暗示國家的權力不是可以無限擴張的,屬於上帝的事物是國家所不應該僭越的。

    (三)要陷害耶穌的人聽見就覺得驚訝,離開耶穌走了。 22:22 
          ●「希奇」:SG 2296,「驚訝」、「詫異」。
          ◎不管如何,要陷害耶穌的人並沒有辦法達成目的,耶穌用非常另類的方式來回應這個問題。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馬太福音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