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後書 4章1節 到 4章22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6.第四章:
這章好像看到使徒保羅在寫告別書一樣,根據教會的傳統說法,認為使徒保羅寫完提摩太後書之後不久,就被處以死刑。由於這是使徒保羅最後所說的話,因此也可以從這裡看出使徒保羅對提摩太的愛和鼓勵,就真的如同他在前書與後書的第一章開場白所說的,將提摩太看成是自己信仰上的「真兒子」。可能因為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因此,他希望提摩太趕快去他那邊。他也在這裡將一些加害於他、離棄他的人都名列出來,只有非常親密的人才會知道這些事。可看出使徒保羅所以會將這些成為信仰絆腳石的人寫出來,實在是讓他看不下去了,若不將這些人的名字寫出來,可能會讓更多信徒離開了真確的信仰,因為在整個亞細亞省離棄信仰的人必定不少,才逼得使徒保羅必須採取這樣強烈的手段來防範(參考提摩太後書一:15)。

第1節,使徒保羅談到對人的生命有審判主權的,就是上帝和耶穌基督,這句話也是在否定羅馬政府對人生命的主宰權。使徒保羅當時是被關在監獄中,當他這樣寫的時候,等於在告訴羅馬政府,他不承認羅馬政府對他有生命的判決權,這種權柄只有創造生命的上帝。

再者,這句「審判所有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可說是早期教會最重要的信仰告白內容。這句話也就是在回應當時羅馬政府對基督徒的迫害,基督徒要表明並不害怕這樣的迫害,因為真正的審判者就是復活的耶穌基督,他審判的對象包含活人與死人。

第2節,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不論在甚麼情況下,都要傳福音,因為福音是和生命的得救與否有密切關係。不是喜歡的時候才要傳福音,也不是遇到挫折或是困境時,就對福音事工採取懈怠或是放棄的態度。

使徒保羅在這裡提到幾個牧養工作的重點:
一是要「耐心勸勉」。這讓所謂的「耐心」,是指不妥協,但原則很清楚之意。並不是為了討好信徒,怕信徒離棄信仰就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不是這樣。

二是「督責」,意思是指知道錯誤時,不是假裝沒有發生,而是清楚地讓信徒知道,錯誤在甚麼地方。

三是「鼓勵,教導」。使徒保羅所使用的詞是積極式的,意思就是不放棄任何可以掌握的機會,要在信仰的事上用心,讓信徒明白甚麼才是正確的信仰。

第3至4節,從這兩節看到人性在信仰上的共同點,就是指想要滿足慾望的需要,並不是真在追求真理。這裡也同時指出真假使徒的差異,就像舊約先知耶利米時代的假先知一樣,說的經常是當時的人喜歡聽的話,而不是上帝要他們說的,假先知常假冒上帝的名說虛假的信息(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4—15)。真正的先知就像先知米該雅所定義的:「我指著永生的上主發誓,上主對我說甚麼,我就說甚麼。」(參考列王紀上廿二:14)同樣的,身為一個福音的傳播者,他主要的使命就是見證上帝在耶穌基督身上的救恩,不是要彰顯自己的能力;他的主要責任就是在為福音作見證,而不是為了要討好信徒而講好聽的話。

第5節,這裡使徒保羅提到身為傳道者應該有的三點基本態度:
一是要「謹慎」,意指要保持頭腦清醒。

二是「忍受苦難」。傳福音的工作一定不輕鬆,特別是在一個充滿迫害的時代,傳福音甚至是會有生命的危險。因此,使徒保羅要提摩太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三是「忠心履行你事奉的職務」。這並不是說非要在哪一間教會牧會多久才是在履行事奉的職務,而是要盡責任在傳福音的事工,不論所遇到的境況是甚麼,都不要放棄傳福音的使命和責任。

第6至8節,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到幾點很值得注意的事:
一是他說「離開人世的時刻」到了。在這裡他說「犧牲」是把自己的受難看成像是獻給上帝一樣。

二是他做了自我評估,看到自己確實跑完「那值得競爭的賽跑」。使徒保羅將傳福音當作是在羅馬競技場上競爭一樣,是在賽跑,看誰能得到最後的勝利而獲得那榮耀的冠冕。他說自己是跑盡全程,確實是一點也不為過。

三是他深信自己可以得到來自天上所賞賜的冠冕。他說這項獎賞已經在等著他去領取,因為他確實跑盡了全程,且沒有改變信仰,因為他守住了該守的信仰。

第9至15節,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一是醫生路加是使徒保羅最好的搭檔,當許多其他同工因為各種原因必須離開使徒保羅時,路加一直在使徒保羅身邊協助他、照顧他。

二是約翰‧馬可再次回到使徒保羅身邊,是一位好的同工。原本約翰‧馬可在使徒保羅第一次和巴拿巴去傳福音時,是同一個團隊(參考使徒行傳十三:5),但不知道為甚麼約翰‧馬可突然臨時脫隊,逕自回到耶路撒冷去(參考使徒行傳十三:13),這件事曾引起使徒保羅相當不快(參考使徒行傳十五:37—40)。現在這裡使徒保羅說約翰‧馬可對他在福音事工上的幫助非常大。

三是底馬貪愛現世。依照歌羅西書第四章14節的記載,底馬曾和路加第一次陪同使徒保羅在羅馬監獄中。除了路加以外,也曾和約翰‧馬可、亞里達古等人與使徒保羅同為一個團隊在服事福音事工(參考腓利門書24節)。使徒保羅不會隨便批評這些曾與他同工過的人,但現在卻將底馬寫成「貪愛現世」,可見底馬在信仰上確實有很嚴重的問題,使徒保羅才會這樣批評他。

四是使徒保羅對提摩太有很深的感情,在他即將去世之前,希望能見到提摩太一面。但同時,使徒保羅並沒有要放棄以弗所教會的福音事工,因為以弗所是當時亞細亞省的省會,在福音事工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此,使徒保羅特地差派推基古去接替提摩太。這封書信很可能就是由推基古帶去給提摩太的。

五是銅匠亞歷山大對使徒保羅的傷害很大。這一位亞歷山大到底是誰?並不清楚,很可能就是和提摩太前書第一章20節所提起的那位「亞歷山大」同一個人。到底是怎麼傷害使徒保羅的?也沒有明確資料可循,但使徒保羅在這裡所用的「害」這個字,在希臘文是用「endeiknumi」,這個字是「顯露」、「陳列」的意思,也含有「舉證」的意義。換句話說,很可能亞歷山大就是一個告密者,向羅馬政府告密有關基督徒聚會的事,這對早期教會來說,是很嚴重的一件傷害事件。因此,使徒保羅不僅在這裡提起,還特別要提摩太提防這個人。

第16節,一直被聖經學界討論甚多,到底這裡所提起的「第一次為自己辯護」,這是指甚麼時候的第一次?有不少學者認為應該是在第二次他被關在監獄之時,那時因為看來情況並不樂觀,且迫害的情形越來越嚴重,頗有風聲鶴唳的氣氛,因而敢公開去探監的人沒有了,大家都有已經自身難保的危機意識。

第17節,使徒保羅說上帝給他力量,使他能夠將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傳出來。其實,使徒保羅最希望做的一件事,就是將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傳揚出去,特別是希望能將復活的信息傳給羅馬統治階層的人。為此,就算會被關、被殺也不怕,對他來說,一切都是為了傳揚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的緣故。

第18節,在這裡使徒保羅並不是認為自己會從監獄中獲得釋放,因為他已經知道獲救的希望渺茫,才會要提摩太替他拿需要的衣服和書籍,並且要提摩太趕緊到羅馬去跟他相會,因此,這裡他說「主一定會救我脫離一切邪惡」,指的乃是讓他有堅定的信心,不受到任何外力的誘惑,甚至為了保存生命的安全而妥協,或是對自己過去所傳揚的信息做任何傷害真理的承諾。他深信因為傳福音的緣故而受到迫害或喪失生命的,終必獲得上帝的賞賜,這就是在上帝國裡面得到永恆的生命。

第19至21節,在這裡提到一份很齊全的名單,這也是後書與前書之間最大的差異。

「亞居拉和百基拉」,這一對夫妻原本就是織帳棚的人,在哥林多城使徒保羅相遇,因為是同業(參考使徒行傳十八:1—3),且又有共同的信仰,因此,一直是使徒保羅在福音事工上最好的伙伴。他們也為了福音的緣故,特地將自己的家開放成為聚會的地方(參考哥林多前書十六:19)。

「阿尼色弗」,是一位很疼惜使徒保羅的同工,為了尋找使徒保羅,他找遍了羅馬城,才知道使徒保羅被囚禁的地方(參考提摩太後書一:16—17)。

「以拉都」和提摩太兩人都是使徒保羅很深愛的門徒或是同工,曾被使徒保羅差派去馬其頓(參考使徒行傳十九:22)。這裡則說以拉都留在哥林多,在該城的教會見證福音的信息。後來可能就是一直居住在羅馬城,協助該城教會的事工(參考羅馬書十六:22)。

「特羅非摩」,他是使徒保羅的同工,卻也因為他的緣故,被猶太人逮到機會,認為使徒保羅就是故意帶領非猶太人的特羅非摩進入聖殿,這種行為是藐視上帝聖殿的神聖,因此將使徒保羅逮捕送官去審判(參考使徒行傳廿一:28—29)。

第21節這裡說要提摩太趕在冬天之前到羅馬來,主要原因就是冬天船會停止航行,若是再延誤一些時日可能提摩太就無法前來,但他真希望看到提摩太最後一面。

「友布羅、布田、利努、喀勞底雅」這四位是誰?目前找不到更多的資料。不過這也是使徒保羅寫書信的一個特色,就是會在寫信時將和他同工且在身邊的人,一併附上請安的口信。

第22節,這裡很特別,前一句是用來對提摩太說的,因此,所用的是單數代名詞「你」,而下半句則是用複數代名詞的「你們」,指的就是對眾人所祝福的話,這裡的眾人很可能就是以弗所教會的兄弟姊妹們。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提摩太後書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