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 2章1節 到 2章25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4.第二章:
整本聖經給我們一個很清楚的觀念,信仰是和生活相連結的,任何宗教信仰都是這樣,沒有和生活相連結在一起的宗教信仰,那種宗教是不實在的,或是虛無的,對人的生命並沒有甚麼意義可言。
再者,宗教信仰應該有很大的力量可以導正人往善的方向前進。人本來就應該有行善的能力,可是人非常軟弱,受到罪的控制,使人失去了自我,隨著罪的誘惑腳步走。使徒保羅就有這樣的親身體驗,他說:
「我也知道,在我裡面,就是在我的本性裡面,沒有良善。因為,我有行善的意願,卻沒有行善的能力。我所願意的善,我偏不去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反而去做。如果我做了我不願意做的,就表示這不是我做的,而是那在我裡面的罪做的。」(羅馬書七:18—20)

他在這裡很清楚說到人有行善的意願,可是卻常常做出與自己意願相違背的事。這可從許多犯罪了之後,懊悔的人身上看得出來。因此,宗教信仰就在這方面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讓人藉著宗教信仰來抵抗深藏在人內心裡面的誘惑力量,使人可以拒絕罪的誘惑。這就像使徒保羅信了耶穌基督之後所說的:
「感謝上帝,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能夠救我。我的情況就是這樣:我自己只能在心靈上順服上帝的法則,而我的肉體卻服從罪的法則。」(羅馬書七:25)

確實是這樣,要感謝上帝,藉著認識耶穌基督,使我們的生命出現一股堅強的力量,當人遇見試探時,可以透過耶穌基督的名向上帝祈求,抵擋誘惑的力量就會自然地從內心深處產生。

彼得前書作者一再提醒信徒要過聖潔的信仰生活,要信徒記得耶穌基督的死,對每個人的生命付出了相當高的贖罪之價。現在作者則是進一步要告訴所有信徒,身為一個基督徒,就應該知道珍惜這種用耶穌基督的生命贖罪換取的恩典。

第1至3節,信仰跟一個人生命的成長是一樣的,就是要成長,而不能老是停留在嬰兒期之中。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許多痛苦,而這些痛苦也是成長的一種代價。

這裡作者用「排除」這個字,在希臘文的意思是「脫掉衣服」。作者用這個字,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早期教會的洗禮都是用浸禮,當一個人決志要受洗時,就是要脫掉原來的衣服,換上一件潔淨的白袍浸入水中。象徵著把過去那些罪惡都捨棄,然後以潔淨的心靈接受主耶穌贖罪恩典的洗禮。作者很明確指出要排除的「壞事、撒謊,偽善,嫉妒,或說人壞話」等這些不好的事。

作者對信徒的期盼,就是在信仰上要有「渴慕」成長的意念。「渴慕」這個字,這是含有強烈的慾望的意思,就是要有一種出自生命飢渴的需要,是一種在生命中強烈要求的心境,就像「新生的嬰兒,時時渴慕那純淨的靈奶」一樣。

這裡所用「靈奶」的希臘文是「logikos」,和「logos」這個字是同字根,意思就是指上帝的話語。作者說一個真正可以幫助人的信仰生命成長的,就是真實上帝的話語。

第4節,「要親近主——活的石頭」,作者將耶穌基督比喻成為「活的石頭」,這還是新約聖經中第一次用這種方式作比喻。會用石頭來比喻耶穌基督,與引用詩篇第一一八篇22至23節的詩歌說:「泥水匠所丟棄的這塊石頭,已成為最重要的基石。這是上主的作為;這是多麼奇妙啊!」原本上帝的子民被人看輕、藐視,但卻在上帝的帶領保護之下而獲得全面的勝利,因此詩人用這樣的句子歌頌上帝。現在彼得前書作者引用這詩歌來說明耶穌基督於世上傳福音時,也是這樣被猶太當局藐視,甚至迫害,最後將耶穌基督給釘死在十字架上,如今耶穌基督因為上帝最偉大奇妙的神蹟,使他從死亡中復活起來,成為人類生命的盼望。

再者,這裡用「活石」也可以代表上帝。以賽亞書第八章14節記載說上帝是神聖可畏,像一塊石頭,會使許多人絆倒。然後上帝又說「要在錫安建立堅強穩固的基礎,在那裡安放貴重的基石(參考賽亞書廿八:16)。這可明白所謂的「活石」,就是指以上帝作為生命的基礎。這樣的生命就會如同建造房子在磐石上一般,永不會動搖。

第5節,作者說要用這種如同與上帝之間不可分離的關係,用來「建造屬靈的聖殿」。這裡提到「屬靈的聖殿」,主要目的就是要將之與用人的手所建造起來的耶路撒冷聖殿區隔出來,因為耶路撒冷聖殿就曾被耶穌基督斥責是「賊窩」、「市場」,並不是真正用純淨的心在敬拜上帝的地方。耶穌基督也曾公開說要用他的死和復活來重建聖殿(參考約翰福音二:19)。而使徒保羅也曾說信耶穌基督的人都要將自己身體看成是上帝的「殿」(參考哥林多前書三:16—17)。

第6節,這節的詩歌是引用以賽亞書第廿八章16節,主要在說明有上帝同在的地方,就是神聖的地方,也是生命所仰望之地。彼得前書的作者引用這句話,就是要所有的信徒明白,耶穌基督就像上帝以前安置在耶路撒冷聖殿的基石一樣,讓進入聖殿敬拜的民眾看到上帝的拯救,得到上帝的祝福。

第7節,這節引用詩篇第一一八篇22節的詩歌,主要在說明上帝奇妙的作為,就是讓人所丟棄的成為最珍貴的寶貝。作者在這裡也很清楚將信的與不信的人做了個區分;信的人當然知道耶穌基督救贖的愛的珍貴,相對的,不信的人會拒絕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愛,因為他們不會覺得耶穌基督和他的生命有甚麼關係,也不會想要得到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恩。

第8節,這是引用自以賽亞書第八章14節的經文。這節也可為「活石」做個註解,因為是「活石」,所以可以成為倚靠的安全基石,也因為是「活石」,因此也能成為審判之工具。這裡說「絆倒」,也可以作「排斥」、「拒絕」解釋。早期教會時代很清楚一個觀念:接納耶穌基督的人,就會得到永恆的生命,相對的,拒絕耶穌基督的人,也會被上帝所拒絕,因為上帝已經將耶穌基督差遣到世上來,就是要讓人能夠信靠他而獲得生命(參考約翰福音三:36)。

第9節,這裡很清楚地提到所有的基督徒就是同樣的族群,都是屬於上帝所揀選的子民。「王家的祭司」,這句話與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曠野之後,就在西奈山盟約中,上帝透過摩西對以色列人傳出的信息,說以色列人民是上帝的選民,是神聖的國民,是事奉上帝的祭司(參考出埃及記十九:4—6)。現在作者用這段話的背景來看所有的基督徒,就如同當年以色列人一樣。

「聖潔的國度」,這是指分別出來的一個團契。因為上帝是聖潔的,所以,所有的基督徒相聚在一起,應該就是一個分別為聖的團體,和一般的社會團體不一樣。耶穌基督就曾這樣告訴他的門徒,說說他們和一般社會團體不相同(參考馬可福音十:42—44)。

第10節,這節說出基督徒應該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身份的認同有差異;以前尚未認識耶穌基督時,不是屬於上帝的子民,現在因為耶穌基督而成為上帝的子民。

第11至12節,作者就再次提到要人把自己當成像是一個「旅客」、「寄居」者一樣。也因為這樣,作者要基督徒保有良好的信仰生活之行為,讓人因此看到基督徒雖然暫時移居外國之地,也會知道透過生活見證信仰,因為一個基督徒最重要的,就是時刻知道為福音作見證。

「不要放縱肉體的情慾」,這句話很快就會讓人聯想到與「性」有關的方面。其實,聖經的作者並不是指這麼狹隘的範圍,而是很寬闊的,指的內容幾乎就是涵蓋了廣闊的道德、倫理方面等都包含在內了。

在彼得前書的作者看來,一個人若是在肉體上放縱,那等於是在污染靈魂一樣。這裡的「靈魂」,也可以作「心」解釋。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肉體和心靈是相連接的,不是分開的,也不能是分開的。早期教會因為不被統治者認同,因此,迫害的事件此起彼落,這也是前面說過,信徒為此逃到外國去避開迫害的苦難。但這樣並不表示就不會有問題發生,因為人們會用許多不實的傳聞來污衊基督徒和他們的信仰。因此,作者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更好、更實在、更聖潔的生活方式來,讓人看見基督徒的好榜樣而在「主再來的日子」,也就是審判的時候,成為榮耀上帝的記號。

第13至14節,這兩節可參考羅馬書第十三章1至2節,都有相同的意思。而在使徒行傳第四章18至20節,當彼得和約翰被猶太人最高議會抓去關,並在審問他們兩人時,他們兩人就很清楚表示:「在上帝面前,聽從你們對,或是聽從上帝對呢?你們自己判斷吧!我們所看見所聽到的,不能不說出來。」彼得書信的作者傾向要基督徒對國家的制度採取尊重的態度,因此,強調要服從的是制度。而在這制度之下,必須有人去執行。因此,執行者要把制度確實執行出來。當國家的領導者(執政者)若是沒有確實遵行這個制度的規矩,甚至濫用他的權勢時,人民的好行為就等於是在羞辱這些領導者一樣。就像在第14節這裡所提到的,這些制度之下的掌權者,主要是為了「執行獎善罰惡」的工作。

第15節,這節可看到不論是彼得前書或是使徒保羅的時代,背景都是在羅馬帝國統治之下,在那強權統治之下的環境中,若當面與之發生衝突,必定損傷慘重,且不會勝過那種邪惡的勢力。因此,包括耶穌基督的教訓中都有這樣的看法:用愛勝過惡。彼得前書作者認為基督徒應該有足夠的智慧對付「那班糊塗無知的人」,方法並不是用強悍的態度,也不是用足以傷害人命的武器,更不是正面衝突的舉動,而是用「好行為」來使這些一再想要壓迫基督徒的人,就算要找碴都會覺得手軟,或是感覺羞愧、心虛。

第16節,「不要用自由來掩蓋任何邪惡,要作上帝的奴僕」,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認知。有人將這句話當作基督徒受洗時必須宣告的一句話,因為真正信耶穌基督的人,乃是自由的人,是生命不受罪束縛的人。真正的自由,就是愛。因為有愛,生命才有自由可言。相對的,若是把邪惡隱瞞起來,這不是愛,而是錯誤且濫用上帝的愛。這樣的舉止只會帶來更多的傷害,甚至成為邪惡的罪的奴僕而已。這裡提到「要作上帝的僕人」,這句話可參考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第六章24節所教導的,要在錢財與上帝之間作個明確的選擇,他勸勉所有跟隨他的人都「要作上帝的僕人」。

第17節,這節可說是作者想為信徒過聖潔生活作一個簡單的結語,這句結語就是愛所有的人。作者說要用「敬重」,是指誠實的態度。換句話說,一個基督徒,若是讓非信徒覺得不夠誠實,就不能見證信仰。因為基督教信仰就是從誠實作基礎開始的。

這裡說要用「愛」對待每個信徒,這「愛」字的希臘文「agape」,就是不計較、不懷疑、無保留、無條件的愛,而且是完全、無私、犧牲、奉獻的愛。

「敬畏上帝」,這「敬畏」一詞,意思就是不要隨便,要像腳踩在薄薄冰層上面一樣的心情,稍微不小心就會陷下去那樣的恐懼、擔憂。

第18至20節,這裡談及有關奴僕與主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這樣了解,早期教會多數信徒都是奴僕,這也是為甚麼使徒保羅的書信中也一再提起有關奴僕與主人之間的關係(參考以弗所書六:5—9,歌羅西書三:22—四:1,提摩太前書六:1—2,提多書二:9—10,腓利門書8—20節)。奴隸的背景是和早期羅馬帝國四處去打仗勝利擄獲上千萬人回國有關,最高峰的時期就多達六千萬奴隸,這些奴隸所做的工作包括音樂、舞蹈、教師、僕役,甚至有些醫師也是奴隸的身份。但多數還是在勞役的工作。且在那時代,奴隸就是主人的「財產」,即使有的主人對待奴隸就如同自己家人一般的善待他們,但這並不表示奴隸就是自由的,他們常會隨著主人的境遇而改變。且在羅馬的法律下,奴隸並不是屬於「人」的階級,而是跟「貨物」一樣。

將這樣的了解來看這三節經文時,就會明白為甚麼作者會寫出這種奴隸必須以絕對順服的態度回應主人的觀點。在作者的看法裡,遇到那些不講理,且態度惡劣的主人,也要忍受,這樣做是順服上帝的旨意,而上帝才是人真正的主人。

再者,早期教會因為耶穌基督扮演著「受難的僕人」的角色,也有一種強烈的看法,認為基督徒應該是學習耶穌基督的精神,忍受一切的苦難,因為相信在苦難中,上帝進行祂奇妙的拯救工作。特別面對那強勢有力的壓迫者時,要把生命的希望寄託在上帝,而不期望有權勢的人會改變,因為那是很困難的。只有上帝進行審判、改造時,才有可能挽回人心墮落的趨勢。

第21至22節,這裡說「基督為你們受苦,給你們留下榜樣」,是因為耶穌基督並沒有犯罪,但他卻在十字架上受難。使徒保羅所說的:「基督是無罪的,可是為了我們,上帝讓他擔負了我們的罪,使我們藉著他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哥林多後書五:21)。早期教會信徒就有這樣的信仰觀念,認為每一件事都有上帝的旨意在裡面,即使在最無理的際遇中,也會有上帝美妙的旨意在其中。因為這樣,基督徒若是因為是個盡責任的奴僕,卻也一樣遭受到主人嚴酷的對待,就將之看成是為了上帝的緣故受苦難一樣,這樣反而會得到上帝的祝福,就如同耶穌基督雖然沒有罪卻死在十字架上,是為了要完成上帝的旨意,使人和上帝之間重建合宜的關係。

第23節,這裡提到「仰望公義的審判」,這也是基督教信仰一個很重要的告白,相信上帝就是公義的上帝,祂一定會為受到冤屈者伸冤。如果人間沒有公理存在,上帝必定會伸張公義,審判那些不疼惜上帝子民的統治者。使徒保羅就這樣說:「朋友們,不可為自己復仇,寧可讓上帝的忿怒替你伸冤,因為聖經說:『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十二:19)

第24至25節,這兩節再次強調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救贖恩典,使所有信耶穌基督的人的罪已經獲得赦免,這樣的人,就是屬於耶穌基督的人,他就是牧者,信徒就是他的羊。耶穌基督就是好牧者,他會為了羊捨命(參考約翰福音十:11)。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彼得前書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