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询  A+放大  A-缩小
经文:

马太福音 1:1-1:17

注释:

1.第一章1至17节:
a.这是一份族谱。这份族谱很特别,一开始就说「耶稣基督是大卫的后代,大卫是亚伯拉罕的后代」,这样的说法都是有特别用意的。而且比较特别的地方,是这份族谱是从亚伯拉罕开始说起,然后依序说到后代。然后在第17节特别强调从亚伯拉罕到大卫是「十四代」。

马太福音之所以会在一开始就写族谱,这是因为这本福音书是为了要写给犹太人阅读而写的。由于犹太人会通过族谱来确认整个族群或个人,与上帝的拯救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因此,对于族谱的重视不喻可明。在圣经里常会读到这样的一句话说:「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这句话表面上看来,是在表明「约」的延续,但更重要的乃是在强调族群血脉和上帝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以族谱作为开始来介绍耶稣的身世,对犹太人来说会感受到亲切,尤其是当「耶稣基督是大卫的后代」这句话作为开场白时,马上就会抓住犹太人的眼光,因为犹太人对大卫王有一种无法忘怀的情结。先知以赛亚就有这样预言说:「从耶西的残干上要抽出嫩芽;有一位新王要从他的后代兴起。」(以赛亚书十一:1)接着又说:「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从耶西的根要兴起一位新王。他要成为列国的旗帜;万民要向他进贡;他的京城辉煌显要。」(以赛亚书十一:10)这些句子都在表明从大卫的后裔中,将会出现一位新的王来带领以色列民族恢复大卫王朝那样辉煌的时代,而耶稣又是大卫的后裔,这就是作者写这份族谱的主要用意。

b.这份族谱的特色,就在于它将之分成三个「十四」代,就是从亚伯拉罕到大卫;大卫到以色列人民被掳到巴比伦;从被掳到巴比伦到耶稣的时代等(参考马太福音一:17),而这「十四」刚好是「七」的倍数。

「七」这个数字,在犹太人的观念中有「神圣」、「完美」的意思。作者将族谱这样的分法,是有意想要告诉犹太同胞说:大家注意啦,时间到了,犹太人长久以来所期盼的那位拯救者就是耶稣,他来了。

c.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族谱中出现了四位女性,这一点很不寻常,因为在犹太人观念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且族谱是不会出现女性名字的,现在却特别记明,表示这四位女性在以色列的历史上有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第一位在第3节,名叫「塔玛」。她的事迹记载在创世记第三十八章,原本是雅各的儿子犹大和迦南人书亚的女儿结婚后所生长子珥的妻子,也就是犹大的媳妇。因为塔玛还没有生下儿女,丈夫珥就去世。珥的弟弟俄南娶嫂嫂塔玛过门同牀,但也是一样还没有生下儿女就去世。但是犹大不让塔玛跟第三个儿子示拉同牀,怕示拉也去世。因此叫她回娘家。过一段时间之后,塔玛设法勾引已经忘记了媳妇的公公犹大上床,结果因此而怀孕。犹大这时候才知到自己理亏,就将塔玛带入门来。
第二位在第5节的「喇合」。她的事迹记载在约书亚记第二章,和第六章22至25节。在这两段经文中,可清楚看到喇合原是一位妓女,帮助了约书亚派入耶利哥城侦察实况的探子。因此,当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民攻入耶利哥城后,保存了喇合的生命。

第三位也是记载在第5节的「路得」。有关她的事迹就是整卷路得记。她是摩押的女子,嫁给以法莲支派的以利米勒的长子玛伦。玛伦和弟弟基连都有结婚,但都没有生下孩子就去世。以利米勒的妻子拿娥美决定返回故乡。路得跟着婆婆拿娥美回伯利恒,赢得以利米勒亲族波阿斯的赏赐,波阿斯决定娶路得为妻,大卫就是这样子再经过三代出生。要注意的是摩押这个族群是乱伦的后裔(参考创世记十九:34—38)。

第四位是第16节的「马利亚」。有关马利亚的背景,除了这一章18至25节记载外,也可参考路加福音第一章26至56节。

这样,可看到前三位女性都有特别的背景,唯独马利亚只有介绍她是一位卑微的女子而已。但卑微的女子却是上帝所拣选完成他拯救旨意最重要的器皿。

在第6节「大卫跟乌利亚的妻子生所罗门」,简单的一句话,却说出大卫王犯奸淫罪的事件(参考撒母耳记下第十一章)。这样看来,这份族谱将这些女人的名字写出来,让读者清楚知道她们的背景,对讲究身份、背景、种族优越感的犹太人来说,必定会造成很大的震撼。
经文:

马太福音 1:18-1:25

注释:

2.第一章18至25节:
这段经文记载耶稣降生的背景。作者特别强调耶稣的降生,是「经由圣灵怀了孕」(参考一:18),表明耶稣的降生乃是上帝拯救的计画,跟一般人的出生大大不同。圣经作者一再表达一个信仰观念:拯救的工作,是上帝的计画。不是用人的力量可以达成,而是需要上帝的手亲自做工。而上帝的作法就是用他圣灵的力量来达成这项计画。

    再者,要注意的是马利亚当时是已经订婚,但还没有结婚。依照犹太人法律的规定,订婚就是已经确定婚姻关系。因此,若是在还没有结婚就有身孕,这对犹太人来说是很大的问题。上帝在约瑟睡梦中,特地差遣天使让马利亚的未婚夫约瑟清楚知道马利亚是藉由上帝的圣灵怀孕而来。并且还赐下名字要称为「耶稣」,这名字在犹太人社会是普遍的。这名字的意思是指:耶和华上帝是帮助者。因此,当约瑟醒过来后,随即依照上帝透过天使指示他的话去做,将马利亚迎娶入门。

	  第22至23节所引用的经文是以赛亚书第七章14节。
经文:

马太福音 2:1-2:12

注释:

3.第二章1至12节:
马太福音在记录耶稣降生时,说是有几个东方的星象家来寻找,后来因为在东方发现一颗很特别的星星,这星星是代表着犹太人的王的星,因此,这几个东方星象学家依据所看见的星象,并且在星星的指引之下,他们找到伯利恒,并且看见了耶稣,于是献上三样礼物:一是黄金、二是乳香、三是没药。

这里所谓的星象学家,也可以称之为「有智慧的人」,用现代的语言就是所谓的「知识份子」,是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之意。这样的人必须随时在寻找上帝拯救的记号,并且不辞辛劳去寻找。这些星象学家就是这样用心,终于才找到耶稣。

最担忧这件事,是统治犹太地区的大希律王。由于犹太人经常有叛乱的事发生,因此,他听到有一个新的王降临,他就假装很想要认识,就先问犹太人的宗教领袖,问他们这位降临的新王会在哪里。接着召见这些星象学家,要他们在找到之后来回报。
经文:

马太福音 2:13-2:23

注释:

4.第二章13至23节:
上帝很清楚这些在世上掌权者的心思意念,上帝知道大希律王并不是真的想要拜见耶稣,而是想杀害他。因为他想的是这位新王会威胁到他的统治权。因此,上帝差派天使启示约瑟,要他带着马利亚和婴儿耶稣逃往埃及去避难。因为大希律王会为了要维护自己的权位而进行大屠杀。果然,大希律王将伯利恒和附近地区两岁以下的男孩都杀掉。他们就这样住在埃及直等到希律王去世之后,才又在上帝的启示下,没有回去伯利恒,而是去加利利地区的拿撒勒定居下来。因此,耶稣有另一种称号,就是「拿撒勒人耶稣」。这个称号又有另一种意义:是指他确实是一个人,成长和生活、工作都在拿撒勒这个村庄。

	这里说「亚基老」继承了他的父亲大希律在主前4年去世后留下来的王位。其实,大希律的统治权留给三个儿子分别掌管三个区域,犹大和撒马利亚就是由亚基老掌管,加利利和比利亚由安提帕管理,约旦河东北方由腓力所管辖。这位掌管犹大的亚基老是个暴君,动辄就会残害他统治之下的人民。因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很不高兴,曾要他好好管理统治区,善待人民。但显然他没有遵照罗马皇帝的要求,在主后第6年就被皇帝给罢黜了。

从马太福音的这段记事来看,再对照出埃及记第二章15节所记载的:「国王听到了这事,要杀摩西,摩西就逃到米甸去,住在那里。」然后从这里继续看到出埃及记第四章19至20节,说后来想要杀害摩西的人都死了,摩西就带着妻儿向埃及出发,准备要进行上帝交代他的使命。出埃及记的记事,对犹太人来说非常清楚,也从这里可看到马太福音的作者,他是用这种写法有意要表明耶稣的降生,就如同旧约圣经时代的摩西一样。
经文:

马太福音 3:1-3:12

注释:

5.第三章1至12节:
「悔改吧,因为天国快实现了!」这是施洗约翰出来在约旦河边传出上帝信息时,所说非常重要的一句话。马太福音作者最喜欢引用旧约先知的话语来佐证耶稣的出现,就是跟先知的预言有关。现在作者引用以赛亚书第四十章3节的话,作为预备者的施洗约翰,就是如同先知玛拉基所说的,在上帝「大而可畏的日子来到以前」,会先差遣先知以利亚来临(参考玛拉基书四:5),对照一下马太福音第十一章14节耶稣所说的:「如果你们愿意接受他们所说的预言,约翰就是那要来的以利亚了。」这样就可以看出马太福音作者引用先知以赛亚这句话的用意,就是要说施洗约翰就是为耶稣的来临作预备的。而施洗约翰出现时的穿着,也很像以利亚一样,是骆驼毛的衣服,系着皮带,吃简单的食物(参考列王纪下一:8)。

施洗约翰的出现确实是对当时的犹太人社会造成很大的震撼,这点从成群结队的人群来接受他的施洗,以及「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要求受洗」,就可以看出他传出的悔改信息确实是撼动了人心。他对当时的人说要悔改,若不悔改,即使有亚伯拉罕作犹太人祖先也是枉然。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犹太人拉比经常告诉犹太人,说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会在地狱门口,以免犹太人进入地狱。但施洗约翰说没有悔改,任何人都保不了。他强调悔改必须有实际的行为来见证。
经文:

马太福音 3:13-3:17

注释:

6.第三章13至17节:
犹太人认为是有罪的人才需要受洗,或是外邦人要加入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就必须受洗,表示洁净。四本福音书都有记载耶稣受施洗约翰的洗礼(参考马可福音一:9—11,路加福音三:21—22,约翰福音一:32—34),但其中约翰福音并没有清楚记载耶稣在水里受洗的情形。而马太福音很清楚强调施洗约翰知道耶稣的身分,因此,觉得耶稣把自己的身分降低来接受他的施洗,并不妥当。但耶稣认为应该依照规矩来,而他受洗为了表示他和所有罪人在一起,表明他要带领大家一起悔改、归向上帝。而耶稣受洗之后,所出现的圣灵降临之景象,正好在说明他和上帝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经文:

马太福音 4:1-4:11

注释:

7.第四章1至11节:
耶稣在旷野受试探的记事,在马可福音第一章12至13节;路加福音第四章1至13节都有记载,但是马可福音只用两节记载,没有记载试探的内容,非常简略。倒是马太和路加这两本福音书记载得非常详细,只是在第二、三个试探,这两本福音书记录上的顺序刚好相反。马太福音将重点放在「世上万国的荣华」对人的诱惑,路加福音则是将重点放在宗教权力欲,会导致人堕落的方向来看。但三本福音书都强调试探的时间长达「四十天」,且是没有吃喝的情况下。

    在这三次的试探中,魔鬼最喜欢用的一句话,就是「既然你是上帝的儿子」,它用这句话主要目的是在挑起耶稣抗拒上帝旨意的念头,甚至想要让耶稣兴起和上帝平行的念头,但耶稣很坚定的拒绝魔鬼各种试探。即使魔鬼在第6节引用圣经的话语(参考诗篇九十一:11—12),但耶稣也同样引用圣经的话回应过去,其实,耶稣三次都是引用申命记的话来排除魔鬼的诱惑,第一次是引用申命记第八章3节,第二次是引用申命记第六章16节,第三次是引用申命记第六章13节。
经文:

马太福音 4:12-4:17

注释:

8.第四章12至17节:
这段经文是耶稣开始在加利利地区传福音的序文。在第12节先说耶稣是在施洗约翰被监禁之后,耶稣开始接续出来传福音,而有关施洗约翰被关入监狱的事,在第十四章3至12节有详细记载。并且强调耶稣并不是回到自己的故乡拿撒勒,而是到迦百农去传福音。马太福音再次引用以赛亚书第九章1节的经文,说明耶稣就是在黑暗中让人看见的亮光。

    第17节可清楚看到耶稣传讲的信息和施洗约翰相同,都是劝人赶紧悔改。「天国」,这词和马可福音、路加福音所用的「上帝国」是相同的意思,都是表明上帝的主权将来临,且是要进行审判。
经文:

马太福音 4:18-4:22

注释:

9.第四章18至22节:
有关耶稣呼召门徒的记事,马太福音很清楚记载第一对兄弟档成为门徒的,就是彼得和他弟弟安得烈。第二对就是雅各和约翰。他们都是渔夫,以在加利利湖打鱼为生。

这句「来跟从我」,意思是「跟在我后面」,意思是跟着学习。而「成为得人的渔夫」,表明他们将会获得许多人跟他们一样后来都跟随耶稣,这些人数会像他们在加利利打鱼那样,得到非常多。
经文:

马太福音 4:23-4:25

注释:

10.第四章23至25节:
    这段经文是先为耶稣往后在加利利地区传福音的情形作个简介,包括传讲天国的信息,也医病和赶鬼,不但这样,有一大群民众都紧随在他身边。

11.马太福音共计有五段经文是所谓的「耶稣言论集」,这五段就是1.第五至七章;2.第十章5至42节;3.第十三章3至52节;4.第十八章2至35节;5.第廿三至廿五章等。每段话之后,都会用一句「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作结语。

    第五至七章这段所谓「山上宝训」,是对门徒所讲的,也是一种训练之意。门徒是从各地来跟随的人,此时,他还没有拣选12位门徒。因此,到山上去听他教导的门徒必定很多,就像第五章1节所说的「一大群人」跟着他「上山」。
经文:

马太福音 5:1-5:12

注释:

12.第五章1至12节:
    这段经文是出名的所谓「八福」。每一项都用「有福了」来表示。其实在马太福音中,还有几处也都提到「有福」的教导,例如第十一章6节;第十三章16节;第廿四章46节等。这「福」字,也在表示内心的满足而有的喜乐,就如同诗篇第一篇1节所说的。
经文:

马太福音 5:13-5:16

注释:

13.第五章13至16节:
    这段经文很清楚在说明要当耶稣的门徒应该有的内涵,也是跟一般人不相同的地方。
    「盐」,这是调味品,但也是早期社会防腐必用之物。巴勒斯坦的「盐」是属于岩盐,因此,若是失去了味道的功能,就会被丢弃在路上。

	「光」,是导引方向的要素。诗篇的诗人说上帝的话是「人生路上的光」(参考诗篇一一九:105)。耶稣说他就是世界上的光,跟随他的人会得到「生命的光,绝不会在黑暗里走」(参考约翰福音八:12)。耶稣在这里强调「光」就是一种好的行为,让人可以跟随。
经文:

马太福音 5:17-5:20

注释:

14.第五章17至20节:
    这段经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第21至48节作个引言,都是在谈原本旧约中的法律问题。在这里耶稣特别强调,他不是要废除旧约摩西法律和先知的教导,而是要让这些被扭曲、误解的内容重新呈现出真意,他特别指出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暗示着他们有人故意曲解这些法律和先知信息的内容。在这段经文中,耶稣强调任何正确教导这些法律真意的人,都是在为天国努力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上帝所喜悦的对象。
经文:

马太福音 5:21-5:48

注释:

15.第五章21至48节:
	在这段经文中,谈到1是「不可杀人」、2是「不可奸淫」、3是夫妻关系、4是论发誓的问题,5是报复的事,6是爱邻舍的问题等。在这六项教导中,会看到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都是以「你们听过」开始,然后接下去就是「但是我告诉你们」,表示过去经学教师或是法利赛人在教导上有偏差,或是故意曲解原本的意思。

	第21至26节,这里用十诫的第六诫「不可杀人」作例子。杀人的背后诱因就是嫉妒、生气。耶稣强调和好是避免这种彼此之间残害生命最好的途径,而不是用报复的手段。主要原因是上帝会为受到冤屈的人伸冤。这可回应到第五章7节所说的「以仁慈待人」,就是有福气的人。

	第27至30节,引用十诫的第七诫「不可奸淫」。耶稣强调内心的意念远胜过行为。行为可以隐藏内心的意念。但上帝却是看人内心。

	第31至32节,这两节需先参考申命记第廿四章1节,才会明白写休书给妻子的法律规定。也可参考马太福音第十九章3至12节,耶稣谈到有关休妻的事。耶稣强调除非有不忠实的事发生,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婚外情」,这里虽然是指妻子,但也该用在丈夫身上。

	第33至37节,谈及发誓的事。圣经时代的人发誓,都会指着上帝的名发誓。因此,必须真实。若是指着上帝的名发誓,却又没有依照所发的誓去做,那就是在滥用上帝的名,甚至会用上帝的名发誓来隐藏内心的邪恶意念。耶稣强调一个诚实的人,知道上帝鉴察人的内心,这样的人不发誓也会知道诚实的重要性。

	第38至42节,这段经文的背景是在罗马帝国强势统治之下,不是用硬碰硬的方式,而是用爱来胜过恨。这段经文常被引用来作为现在所谓「非武力运动」的教材。

	第43至47节,这段经文可先参考箴言第廿五章21至22节。这段也是继续前段经文的教导延伸出来。重要都是在用爱胜过仇恨,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感化敌对的一方。在上帝眼中,所有的人都一样。有好与坏之分,是因为人内心的意念有偏差。

在上述这些教导中,耶稣都重新给予一个崭新的认知。而在最后第48节,耶稣用上帝的爱作为学习准则,只有这样才会使人更完全。
经文:

马太福音 6:1-6:18

注释:

16.第六章1至18节:
    第六章的教导是继续第五章所提到,有关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教导上和行为上之问题,第五章谈到这些宗教领袖在教导上有偏差,或是曲解了原本上帝法律的旨意,现在第六章1至18节这段经文则是指出他们在教导之言行和行为上,连结不起来,结果形成一种假冒伪善的样式出现。

	耶稣从这些犹太人宗教领袖教导民众所认知的生活中最重要之三件事说起,这三件事是指一施舍、二祈祷、三禁食。在这三样事上,都有一个共同强调的中心:看得见你在隐密中做事的天父一定知道,且会回应。

	耶稣强调施舍不是为了赢取别人的赞美,而是一种责任,也就是第五章43至48节所提到的爱别人,甚至连仇敌也爱进去。人即使在没有任何人看见之下所行的善,上帝会看得一清二楚,且会有奖赏回应。

	祈祷也是这样,是一件很隐密的事,祈祷是与上帝对话,不是要向人祈祷。因为祈祷是生命的告白,是内心真诚的告解。因此,祈祷必须清楚面对的是上帝。这样,祈祷不在话的长短,而在诚实。上帝看人的内心意念。

	在第9至13节编入了一篇基督徒最熟悉的主祷文。并且强调祈祷不是在控诉别人的错,而是原谅宽恕。这样的祈祷,表示出来的意义是:上帝知道很清楚,人所有的一切言行举止。

	禁食,这是一种哀伤、痛苦时很自然的反应。犹太人将禁食用来表示敬虔,这原本是要用来表示忏悔的(参考利未记廿三:26—32)。但忏悔不是让人看见,忏悔是要向上帝表白。有没有真正的忏悔,这是内心的事,上帝知道得非常清楚。
经文:

马太福音 6:19-6:34

注释:

17.第六章19至34节:
	这段经文是谈到对物质生活应该有的态度,这牵涉到对生命价值的态度和观念。

	第19至21节,谈到真实财宝应该是存放在天上,而不是在地上。原因是积存在地上会变质,但存放在天上则是永远不会变坏。如若将此段经文参考箴言第十九章17节,以及路加福音第十二章16至20节耶稣的比喻,就会更清楚耶稣教导真实财宝的意义。

	第22至23节,短短两节说出必须清楚生命的方向。这里用「光」与「暗」作强烈对比来教导,这也是耶稣教导上的特色。

	第24至34节,这段经文是以第24节作基础,第25至34节都是进一步在叙述第24节的意义。人若对上帝忠实,知道倚靠上帝,这样的人永远会饱足,不会有欠缺。因为上帝是赏赐一切的源头。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用生活的例子作教导,一般人之所以会忧虑物质生活的需要,是因为不认识上帝的缘故。对上帝有信心的人都会知道知足,而有知足之心的人,就不会贪婪,这样的社会,就不会有欠缺。耶稣劝勉门徒要先追求「上帝主权的实现,遵行他的旨意」,而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认识上帝,以上帝为我们生命的中心,我们倚靠他,这样的生命自然会丰富起来,这样的人就不会把生命用来忧虑物质生活上的事。
经文:

马太福音 7:1-7:5

注释:

马太福音第七至十一章
1.第七章是继续第五章开始的山上宝训。作者强调在山上听到耶稣连串的教导,大家都感到相当惊讶,因为他教导的内容确实是不同凡响,大异于经学教师传统的教导。

2.第七章1至5节:
	耶稣教导门徒和群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先从自我反省开始。不要一开始就论断他人。他希望人人先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开始,这样就比较容易体谅他人。他强调上帝才是真正的审判者,因为上帝鉴察人的内心(参考耶利米书十七:10)。

	第3至4节的「木屑」和「大梁」,这是极大的对比,「木屑」原本之意是「针」;后者「大梁」是指建造房子的梁柱。

	第5节所提到的「伪善的人」,表示在「木屑」和「大梁」之间的次序颠倒了。人要先将大梁移走之后,才会清楚到底是否有木屑。否则永远看不清楚。
经文:

马太福音 7:6-7:6

注释:

3.第七章6节:
	「神圣的东西」,通常是指上帝的名,而上帝的名是神圣的。「珍珠」可看成是天国。而「狗」和「猪」都是指外邦人的意思。这里很清楚在强调,将上帝的国和神圣的名,说给那些拒绝的人听,是没有效果的,只会带来更大的羞辱而已。
经文:

马太福音 7:7-7:11

注释:

4.第七章7至11节:
	在第六章1至7节已经谈过祈祷应该有的态度和认识。这里再次劝勉门徒和民众,对上帝祷告必须抱持着恒心,因为上帝赏赐给人的,都是最好的。
经文:

马太福音 7:12-7:12

注释:

5.第七章12节:
	这是一节重要的教导,在路加福音第六章31节也有记载,但路加福音将此节编辑在爱敌人的教导之后,表示把期盼别人的心境,用来放在自己的身上,就会更清楚该怎样对待别人。耶稣强调摩西法律和先知的教导就是如此。

	当福音书出现「摩西法律和先知教训」这种句子时,意思就是指旧约圣经。这样,从第五章3节开始的登山宝训,在这里作个总结。
经文:

马太福音 7:13-7:14

注释:

6.第七章13至14节:
	「窄门」、「难走」的路,和「通向生命的门」相连结,愿意选择且找到这方向的人甚少。相对的,朝向「宽」的门、「好走的」路,和「通向灭亡」的道路去的人却很多。
经文:

马太福音 7:15-7:20

注释:

7.第七章15至20节:
	「你们要提防假先知」,这句话可看出新约时代的假先知依旧猖獗。耶稣在预言末日景象时,再次提到会有许多假先知出现来迷惑人心,这些假先知甚至还会行神迹奇事(参考马太福音廿四:11、24)。

	「绵羊」,通常会被用来形容「善良」、「温驯」,相对于「豺狼」则多被用来形容是凶恶的野兽,只会欺负弱小的羔羊。

	从日常生活行为就可看出先知是否真实,就像好的果树,会结出好的果实一样,坏的果树是结不出好果实的。

	第19至20节,可看出必定有严厉的审判等候着这些假冒的先知。而上帝的审判是从人所做的事和心思意念来报应。
经文:

马太福音 7:21-7:3

注释:

8.第七章21至23节:
	接续前一段论及的假先知的问题,就像第19节所提起的,必定会有审判,而这审判并不是评断谁有行神迹奇事的能力,而是诚实的心灵。
	这里的「主啊,主啊」,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求救的呼声(参考八:2、6、8、25),而重复使用,表示非常迫切的呼声(参考廿五:11)。二是指一种礼仪上的欢呼,就如同今天的人在欢呼「万岁、万岁」一样。
	能否被上帝所接受?跟一个人是否会行神迹奇事没有关系。最重要的,就是第21节所说的,实行上帝的旨意才能进去。耶稣也强调只要是实行上帝旨意的人,都是他的「母亲和兄弟姊妹」(参考十二:50)。
经文:

马太福音 7:21-7:23

注释:

8.第七章21至23节:
	接续前一段论及的假先知的问题,就像第19节所提起的,必定会有审判,而这审判并不是评断谁有行神迹奇事的能力,而是诚实的心灵。

	这里的「主啊,主啊」,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求救的呼声(参考八:2、6、8、25),而重复使用,表示非常迫切的呼声(参考廿五:11)。二是指一种礼仪上的欢呼,就如同今天的人在欢呼「万岁、万岁」一样。

	能否被上帝所接受?跟一个人是否会行神迹奇事没有关系。最重要的,就是第21节所说的,实行上帝的旨意才能进去。耶稣也强调只要是实行上帝旨意的人,都是他的「母亲和兄弟姊妹」(参考十二:50)。
经文:

马太福音 7:24-7:27

注释:

9.第七章24至27节:
	这段是山上宝训最后一段,是延续第21节的题旨:真正实践上帝的旨意。

	「磐石」和「沙土」是相对的;前者坚硬,后者松散。耶稣强调听见他的教导后,就要将这些教导实践出来,这就是实在,如同坚硬的磐石一样。就像摩西教导以色列人民,凡上帝所吩咐的一切命令,都要切实去遵行(参考出埃及记廿四:7,申命记三十一:11—12)。
经文:

马太福音 7:28-7:29

注释:

10.第七章28至29节: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这是马太福音收编耶稣五段言论集之后,会出现的一句话(参考十一:1、十三:53、十九:1、廿六:1)。

	民众听了耶稣的教导之后,都惊讶他的教导,甚至认为他的教导远比经学教师更有「权威」。这里的「权威」,表示让人的心灵震撼之意。
经文:

马太福音 8:1-8:4

注释:

11.第八章1至4节:
	这件医治麻疯病的神迹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而行,不但这样,耶稣行这件医治神迹是「伸手摸」这个麻疯病人,这也表示他接触了麻疯病人,可是他不但没有被感染,相反的,这人的麻疯病是「立刻消除,洁净了」,表示耶稣身上有奇特的力量,胜过当时社会最惧怕的麻疯病。

	找祭司检验和依摩西的规定献上祭物,可参考利未记第十四章10至32节。

	但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医治,却要求这病人「不要把这件告诉人」,这样的吩咐一再出现在耶稣行医治神迹之后(参考马太福音九:30、十二:16,马可福音五:43、七:36、八:26)。他会这样吩咐,是因为不想在福音的事工上被扭曲或是受到阻碍。因为大多数的人只喜欢看神迹奇事,却不想要听天国的信息。
经文:

马太福音 8:5-8:13

注释:

12.第八章5至13节:
	这是马太福音记载第二件医治的神迹,医治的对象是外邦人,是罗马军官为了家里的仆人来请求耶稣医治,因为他的仆人「瘫痪」了,「非常痛苦」。

	罗马军官会来请求,表示耶稣医治的名声已经远播,而当耶稣决定要去他家时,这个罗马军官的回应是不敢劳烦耶稣去他家,他只求耶稣给他一句「命令的话」就好,他把自己带兵的经验,认为只要耶稣愿意出一句命令的话,他仆人就会获得医治。

	这位罗马军官的信心,也在表明他对耶稣的认识远比犹太人还要深,而这点是让耶稣大感惊讶的原因。

	这句「有许多人从东从西前来」,意思是指许多外邦人,他们都要跟犹太人的祖先同享上帝拯救的恩典。所谓「坐席」,表示是天国的宴席之意,也表示天国的欢乐。

	耶稣依这位军官所祈求的,耶稣只用一句命令的话,就医好了他的仆人,而这句话是:「回家去吧,照你的信心给你成全!」信心坚定的人,上帝必定会成全其所求。
经文:

马太福音 8:14-8:17

注释:

13.第八章14至17节:
	这段经文记载两件事,第一件是第14至15节,说彼得的岳母发高烧,经耶稣「一摸她的手,热就退了」,接着彼得的岳母就起来「接待耶稣」。马太福音这样的笔法表示:彼得的岳母只服事耶稣,表示感恩之意。

	再者,这里提到彼得的岳母,表示彼得有结婚,而且在后来出去传福音时,是带着妻子一起(参考哥林多前书九:5)。

	在第16至17节,这两节虽然很简单的说明耶稣的工作,但却是将他在加利利所行各种神迹奇事,而且「只用一句话就把鬼都赶走,又治好所有的病人」,这样的句子,都是在表示耶稣身上确实有特别的能力。马太福音作者将耶稣这种一直为病人医治的工作,引用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4节的经文来表示,该节经文原本表示上帝差遣来的受苦仆人,就是为了要担负我们的痛苦,而这种生命的痛苦和「罪」有密切关系。
经文:

马太福音 8:18-8:22

注释:

14.第八章18至22节:
	马太福音从第四章开始记载耶稣召门徒来跟随他传福音,他是一面呼召人来当门徒(参考八:21—22、九:9—12),另一方面是随时在教导门徒认识天国的信息(九:35—38)。

	第19节说有个经学教师对耶稣表示想要跟随他,这也说明了耶稣出来传天国的信息后,已经在犹太人当中造成很大的震撼。经学教师在犹太人社会的地位很高,约翰福音第十二章42节记载有不少犹太人领袖确实是信了耶稣,但因为害怕法利赛人反扑,不敢公开表态。因此,第20节就记载耶稣回应这个经学教师,要他认真思考要付出的代价。

	第21节所说的「门徒」,就是跟随耶稣一些时间,但并不是像彼得、安得烈、雅各、约翰、马太等这些人专心一意跟随者,现在这个门徒表示想要专心跟随耶稣,但想要先回去等到他父亲死后且安葬妥当之后,再来跟随。耶稣回应这个人,既然如此就不必来跟随,因为传福音的事工,需要坚定的毅力,有后顾之忧的人,并不适合。
经文:

马太福音 8:23-8:27

注释:

15.第八章23至27节:
这段经文记载耶稣有能力行奇妙的神迹,让自然界的风和浪都听他的命令,已经在暗示着耶稣跟一般人不一样,在他的身上具有上帝创造的能力,因此,就算有大风浪袭击,甚至浪涛盖过了船,耶稣仍然可以安然睡觉。

「主啊,救救我们,我们快没命啦!」马太福音用这种方式要让犹太人知道,表示耶稣就是生命的救主、主宰。耶稣醒来后并没有随即命令风和浪停止,而是先对门徒说:「为甚么这样害怕?你们的信心太小了!」和耶稣在一起,还在担心生命的安危,这就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耶稣一斥责风和浪,风和浪都听他,这才是引起门徒大为惊讶之事,他们都提出这个问题:「这个人究竟是谁?」表示门徒对耶稣的认识很少。
经文:

马太福音 8:28-8:34

注释:

16.第八章28至34节:
	马太福音记载耶稣所行这件神迹的地点是在「加大拉」,这村落离加利利湖东南方约有十公里。

	这两个被鬼附身的人,是住在「墓穴」中,依摩西法律来看,他们就是属于不洁净的人(参考民数记十九:16)。福音书作者一再表示鬼认识耶稣(参考马可福音一:23—24、三:11),这些鬼对耶稣说的话表达出重要的意义:
	一是「上帝的儿子」,这表示它们认为耶稣是弥赛亚、拯救者。

	二是「你为甚么要干扰我们」,这句话表示耶稣来到它们当中,使它们想要继续危害人生命的事受到了阻碍。

	三是「时机未到」,鬼认为上帝审判的末日还未来临。表示他们还可以继续危害人的生命。

	「猪」,在摩西法律中认为是属于不洁净的动物,不可以食用(参考利未记十一:7)。不洁净的猪,和被鬼附身而住在墓穴的人刚好是相配,都是属于不洁净的。马可福音第五章14节说这些猪只共计约有两千只,这确实是很大的数目,应该是属于社区的共同财产。这些鬼请求耶稣让他们从这两人身上出来后,进入猪群中。等于是他们想要回到同样是属于「不洁净」的生物体,这样它们可以附体存在。结果这些猪群因而冲入湖中淹死了。

	湖,在犹太人文化中是属于鬼生存的地方,也是会危害生命的力量。在这里暗示着这些鬼回到它们所居住的地方。但加大拉的人并没有因这两个被鬼附身的人得到医治而感谢耶稣,相反的,人们看见这件事的反应是相当害怕(参考马可福音五:15),他们要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地方。
经文:

马太福音 9:1-9:8

注释:

17.第九章1至8节:
耶稣医治人的病,通常是因为当事人对耶稣有相当的信心。但也有好多次,是因为病患周围的人的信心,使耶稣施行了医治的能力。例如在第八章1至10节,记载一位罗马军官为了他的仆人生病了,来求耶稣医治,他只求耶稣赐给他一句「医治」的话就够了,耶稣听了很赞叹这位罗马军官的信心。

现在此段经文的这个瘫痪病人,就是因为别人将他抬到耶稣面前来求治,耶稣看出这些人的信心而治好这个人的病。有坚定信心的人,不但对自己有帮助,也会对一起生活的人有利益。

马太福音在记载上省略了描述这些朋友怎样将这个瘫痪病人抬到耶稣面前的过程,在马可福音第二章1至5节和路加福音第五章17至20节等,都有很详细的描述,说这些人是将病人抬到屋顶,拆开屋顶之后,将瘫痪病人缒下到耶稣面前。他们这样的举动大大感动了耶稣。

这些经学教师认为耶稣医治这个病人所说「你的罪蒙赦免了」这句话,有亵渎上帝之嫌。因为犹太人长久以来认为只有上帝才有权赦免人的罪(参考以赛亚书四十三:25)。

福音书作者喜欢用「耶稣知道他们在想甚么」这种句型来表示,耶稣有特殊能力,能知道人的心思意念(参考马太福音十二:25、十六:8、廿二:18,马可福音八:17,路加福音六:8、九:47,约翰福音六:15),而这是上帝才有的能力。
经文:

马太福音 9:9-9:13

注释:

18.第九章9至13节:
	马太福音说这位税吏名叫马太,在马可和路加福音书都说是「利未」。在第十章3节记载耶稣门徒的名单中也是用「税吏马太」,他原本是一个犹太人眼中的罪人(参考路加福音十九:7),竟然会被耶稣接纳成为门徒,这是多么大的恩典啊!

	「税棍和坏人」,这里所说的「坏人」很可能指的是妓女,或是在犹太人社会中,经常被认为不赞成法利赛人那样严谨守祖先传统的人。

	在第13节,马太福音作者引用了何西阿书第六章6节的经文,强调怀着怜悯的心,远比遵行繁文缛节的祭祀礼仪还重要。这表示对社会上被人鄙视、厌恶的人,要存着怜恤的心看待。
经文:

马太福音 9:14-9:17

注释:

20.第九章14至17节:
禁食,这原本是很严肃的一项信仰行为,是人在表示谦卑、忏悔、悲伤的态度。在旧约摩西时代规定每年赎罪节的时候,全国人民都要禁食(参考利未记十六:29—34)。主前586年以色列人民亡国于巴比伦帝国后,他们增加了禁食的次数到四次(参考撒迦利亚八:19)。到了耶稣的时代,有敬虔派的犹太人每个礼拜禁食两次(参考路加十八:12)。禁食,应该是人内心的一种省思,不是用来比较个人信仰的层次高低或好坏的方式(参考马太六:16—18)。

耶稣在第15节用婚姻的关系比喻。犹太人的婚宴长达七天时间,那是件大事,甚至刚结婚的男人,一年内都可免除公务和兵役(参考申命记廿四:5)。耶稣在此隐喻着自己就是新郎,他正在办婚宴,当然不用禁食。

「日子将到」,这是指审判的时刻即将来临,新郎会被带走,表示他受难之后,将会有大的迫害出现,那时候,哀伤的时刻也会来临,那时就必须禁食。

第16至17节是犹太人流行的谚语。古时候的布因为需要先浸过水之后才能做成衣服。新布,是指还没有浸过水的,用新布来补旧衣服,一定会将原有破损的洞加大。装酒的皮袋也是如此。

「要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那么,两样都保全了。」马太福音记载耶稣这句话,很清楚在说明旧的和新的要分明,这样两种都会保存下来。
经文:

马太福音 9:18-9:26

注释:

20.第九章18至26节:
这段经文将两则医治的神迹编辑在一起。会堂的主管,在犹太人社会中备受尊崇。但他深信耶稣有特殊能力可以医治他女儿。

犹太人的习俗是死后先埋葬,之后才通知亲友。因为耶稣到他的家有稍微延迟,当他到的时候,叶鲁的女儿已经去世而准备要出殡了。但耶稣认为叶鲁的女儿并没有死,只是「睡着了」,大家都觉得耶稣讲这样的话很好笑。因为明明是死了,才会请出殡的鼓吹手来准备出殡的事宜。耶稣进入这女孩的卧室,拉起她的手,这女孩就复活过来。

马可福音第五章42节说这女孩当时是12岁。这年龄刚好和导致延缓到叶鲁家去的一位患有血漏症的女人患病时间相同,都是12年。摩西法律认为患这种病的女人是不洁净的(参考利未记十五:25—30),不能参加任何聚会,也不能与任何人有接触。因此,这种女人通常会被隔离出来,以免跟她有接触的人都成为不洁净。可见这个女人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

	「衣角」,这是犹太男人衣服边缘上所缝制的缀子,用来提醒以色列人民要记得遵守上帝一切诫命(参考民数记十五:37—41)。当这女人伸手触摸到耶稣的衣角时,从耶稣的身上就有能力散发出来(参考马可福音五:30),治好了这个女人的病。马太福音第十四章36节就有这样记载说,有病的人只要一摸耶稣外袍的衣角,身上的病都好了,这都在说明耶稣身上有特殊能力。
经文:

马太福音 9:27-9:31

注释:

21.第九章27至31节:
所谓「大卫之子」,指的是拯救者(弥赛亚)之意,这是根据先知以赛亚书第十一章1节、耶利米书第廿三章5、6节的预言延伸而来。这两个人虽然眼盲,但是他们的心没有盲。他们可能只听到耶稣的故事,就相信耶稣就是先知所预言的救主,结果得到医治。

马太福音提供这种特别医治的资料,会强调「两个人」,主要在强调这是有公开见证者(参考申命记十九:15),就像在加大拉遇到两个被大群鬼附身的人一样。

如果盲人听到耶稣来的消息,就会大声喊叫耶稣是「大卫之子」,眼明的人应该会更清楚才对。
「我们信」,这是一句生命的告白,也因此,耶稣「成全」他们所期盼的,就像他成全了罗马军官所祈求的一样(参考马太福音八:13)。

「不要把这事告诉任何人」,耶稣这样交代这两个刚被治好的盲人,就像他也曾吩咐那位麻疯病被医好的人(参考八:4)。但这两个人并没有依照耶稣的吩咐,他们到处去传扬耶稣在他们身上所做的事,就像马可福音第一章45节所记载那位麻疯病得到医治的病人一样,到处宣扬耶稣为他所做奇妙医治的事,但反而影响了耶稣的工作。
经文:

马太福音 9:32-9:33

注释:

22.第九章32至33节:
「被鬼附身的哑巴」,福音书作者喜欢用「鬼附身」来形容病症之严重,已经远超过当时医生医治能力的范围。因此,当时的人看见这种病被医好之后,他们的反应就是「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事」。

  先知以赛亚书第廿九章18、19节这样说:「到那一天,聋子会听见读书的声音;一向在黑暗中的盲人会张开眼睛观看。卑微的人要接受上主所赐的喜乐;贫穷的人要颂赞以色列神圣的上帝。」这样,马太福音的作者在描述耶稣能有这样的力量医治瞎眼、聋哑的人,甚至使死人复活,他(耶稣)就是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
经文:

马太福音 9:35-10:1

注释:

23.第九章35节至第十章1节:
这段经文的重点就在第36节所说的:「当他看见一群群的人,动了恻隐之心;因为他们孤苦无助,像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

  「动了恻隐之心」,也是整本圣经在介绍上帝拯救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上帝看见人类的苦难,他生出怜悯、恻隐之心,展开拯救的工作。

	马太福音作者以耶稣四处传福音和医治病人时,发现一:群众有如没有牧羊人看顾、喂养的羊。二:等待收割的庄稼很多,但收割的工人少,作为接下去经文要叙述耶稣拣选门徒来协助传福音事工之因。
经文:

马太福音 10:2-10:4

注释:

24.第十章2至4节:
马太福音直接就述说耶稣「召集他的十二个门徒在一起」,并且列出这十二位「使徒」的名单,然后随即在第5节说差派他们出去传福音,为了要让他的门徒在福音事工上进行顺利,耶稣也「赐给他们驱逐邪灵和医治各种疾病的权力」。

第1节用「门徒」,第2节用「使徒」,前者表示「学习者」,后者表示「受差派」。前者是在耶稣时代所用的名词,后者是早期教会使用。「十二」,其实含有以色列民族「十二支派」之意。

「巴多罗买」,很可能就是约翰福音第一章46节所提起的「拿但业」。

「收税的马太」,也就是马可和路加这二本福音书所说的「利未」。

「激进党」,这是当时犹太人社会的一种政治党派,跟「希律党」的人在政治理念上相反。这字的希伯来文是「Kama」,也就是「狂热者」(zealous)之意。

「出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三本福音书都将之编排在十二门徒之后,且都强调「出卖耶稣」,表示这名单是在耶稣死后才出现的(参考马可福音三:19,路加福音六:16)。
经文:

马太福音 10:5-10:15

注释:

25.第十章5至15节:
	只有马太福音记载耶稣吩咐他的门徒不要到外邦人地区,而且还强调不要进入撒马利亚人的城市。这样的吩咐一再引起讨论。因为耶稣自己也进入撒马利亚人的城市,而且还住了两天,使很多撒马利亚人信了他(参考约翰福音四:40—41)。耶稣也曾进入外邦人的城市,且行了神迹奇事(参考马太福音十五:21—28)。他复活之后,交代门徒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参考马太福音廿八:18—20)。因此,到底是在甚么情况之下会有这种禁令出现,很难理解。有可能跟第7节所提起的「天国快实现了」有关,表示时间很紧迫,只好先从上帝的子民以色列的后裔开始这件福音事工。

	福音事工最重要的态度,就是「白白地得,也要白白地给」,使徒保罗也强调说上帝是「白白地赐恩典」,使人得到耶稣拯救的恩典(参考罗马书三:24)。

	第9至10节可看出传福音的范围很小,平常生活所需只要有人接待就不会有缺乏。犹太人又有一种习俗,喜欢接待出外的人,因为可能因此而接待了天使(参考希伯来书十三:2)。
	「愿你们平安。」这是一句祝福的话,平安,是指享受上帝赏赐的福气,心灵的安息之意(参考马太福音十一:28—30)。

	第15节可参考创世记第十九章。
经文:

马太福音 10:16-10:25

注释:

26.第十章16至25节:
	这段经文述说门徒受差派出去传福音必须要有的认识,也说明了传福音要有牺牲生命的准备,这说出传福音并不是一件容易或轻松的事。从这里想起耶稣吩咐门徒不用带任何身外之物,也跟这种会面临苦难的事有关。

	「把羊送进狼群中」,表示必定会有生命的危险。这种情形在基督教会历史上,发生许多传道者殉难的事件,就证实了耶稣这句话。

传福音所要面对的是人,而且是罪恶越深的人,越需要福音的信息。因此,灵巧、机警像「蛇」一样乃是必要的。但灵巧、机警,并非是用来欺骗他人,或是图谋私利,而是知道怎样才能将福音的信息传达出去。再者,传福音的人更需要怀着善良的心。

第17至20节已经说出早期教会信徒遇到的困境背景,就是受到犹太教徒的迫害。这里所说的「法庭」,是指犹太人的地方公会组织,由维护犹太会堂纪律的委员会组成,人数大约二十三名,专事处理宗教和民间的事务。「鞭打」,这也是公会对于被告判刑的惩罚之一种。耶稣受犹太人最高议会审问后也受到类似的惩罚(参考马太福音廿六:67)。使徒保罗曾受到这样的待遇(参考哥林多后书十一:24)。

第18节可对照第五章11至12节,回应第16节所说的必须灵巧如蛇。另一方面,上帝会赐福给他的仆人,使他明白上帝的旨意。

第21至23节,除了来自犹太宗教领袖们的压迫外,更严肃的是来自自己的家人。第22节的「忍耐到底」,是指面对一切迫害、苦难,仍然不改变心志,坚持为福音不惜牺牲任何代价的意思。

  第23节所谓「走遍以色列的城市」,这应该是指巴勒斯坦地区的范围,表示耶稣再临的时间会很快,这点早期教会深信无疑。

对早期教会受迫害的信徒来说,第24至25节是很安慰的话,因为耶稣也受到残酷的迫害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当耶稣的门徒(或是基督徒)来说,遇到迫害时想想耶稣,那就没有甚么好觉得委屈的。

  「别西卜」,这是犹太所指称的「鬼王」(参考马可福音三:22),也是指魔鬼、撒但的意思。
经文:

马太福音 10:26-10:31

注释:

27.第十章26至31节:
第26节是当时犹太社会的谚语,意思是指人很有限,无法隐藏自己的身份,因为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他很清楚人的一切行为,是生命真正的主宰。人只能杀害身体,却对灵魂毫无办法。这里说「灵魂」和「肉体」并不是分开,而是说整个生命包含这两个部份,且只有上帝才有权柄处置人生命中的这两个部份。

  「麻雀」,这是当时鸟类中被看为最卑微的。就像人头上的头发一样,有时掉了毛发,人也不会在意,但在上帝眼中,他的手所创造之物,他都珍惜看顾。人因为具有上帝的形像(参考创世记一:26),因此,被托付来管理上帝所造的万物。也因为这缘故,人比一切万物有更特殊的使命,这是第31节所提起的,主要在安慰、鼓励为了福音受到迫害的人。
经文:

马太福音 10:32-10:33

注释:

28.第十章32—33节:
「认」,意思是指结连在一起,不能分开的。参考约翰福音第十四章6至7节说的,没有认识耶稣,就无法认识天父。另外也可以参考路加福音第九章26节。
经文:

马太福音 10:34-10:39

注释:

29.第十章34至39节:
这是一段很难理解的经文。天使传报耶稣降生的信息时,是带「和平」给这世界(参考路加福音二:14b)。先知以赛亚说有一个为我们出生的婴儿,他将会是一位「和平的君王」(参考以赛亚书九:6)。但这里耶稣却说他没有带来「和平」,而是带「刀剑」,且会引起家人或亲朋好友之间的纷争。其实,这段经文也说出早期基督徒选择信仰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有时严重的情况就像战争一样,是生死的问题,甚至关系到整个家庭存亡,因为罗马帝国后来施行迫害基督徒的政策,就是采用连坐法,只要发现一个家庭里有人信耶稣,连带的整个家庭都会受到惩罚。

当一个人决定要跟随耶稣时,就必须先衡量自己是否愿意背起十字架,这是必要的先决条件,否则就很难继续。因为跟随耶稣是为了要传福音,而这福音是上帝拯救的信息(参考罗马书一:16)。但传福音可能会为生命带来苦难,这在早期的教会一再发生,在近代的极权国家也是如此。
经文:

马太福音 10:40-10:42

注释:

30.第十章40至42节:
这两节是这一章有关差派门徒出去传福音的一个总结。在拣选门徒之后,耶稣差派十二使徒出去传福音,并让他们知道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耶稣在第34至39节说到真正的问题,说人的仇敌是自己的家人。然后在这里回应善待所有为福音事工奉献心力的人,都会和传福音的人一样得到上帝的奖赏。换句话说:传福音和协助传福音的人,即使是接待、支援等等,都是上帝所奖赏的对象。因为只要是福音事工,就是参与上帝救人生命的工作。可将此段经文与第廿五章31至46节对照来看。
经文:

马太福音 11:1-11:1

注释:

31.第十一章1节:
「耶稣指示十二个门徒的话说完了」,这句话是耶稣言论的第二段的结束。
经文:

马太福音 11:2-11:15

注释:

32.第十一章2至15节:
有关施洗约翰派门徒去问耶稣身分的事。在第四章12节曾提到施洗约翰因为批评希律乱伦的事而被关在监狱里。他虽然在监狱里,仍关心着「弥赛亚」来临的事。因为经常听到门徒来传达耶稣传福音、医病的事,因此,再度派门徒去询问耶稣,是有「再次确认」的用意。

第4至6节,耶稣的回答是很具体的,他要施洗约翰的门徒将「所听见、所看到的」回去向施洗约翰报告。他引用以赛亚书第廿九章18节,以及第三十五章5至6节的经文,先知以赛亚书的预言中提到以色列人民重新获得拯救的日子来临时,就是:「瞎眼的能看,耳聋的能听,跛脚的能像鹿跳跃,哑巴能歌唱。旷野将涌出大水;荒漠将流出甘泉。」也可将此段预言对照以赛亚书第六十一章1至2节。耶稣要让施洗约翰的学生清楚,他就是以色列人民期待甚久的拯救者、弥赛亚。

第7至11节,这段经文谈到人真正的问题,是不清楚自己想看到甚么?或是人看到了甚么?如果没有属灵的眼光,人所看到的还是表面的。除非有上帝的启示,否则人所看到的还是肤浅的现象。
耶稣引用玛拉基书第三章1节所记载的预言,耶稣很清楚在表示施洗约翰就是那要来的先知以利亚,这样,耶稣就是他们所期盼的弥赛亚。

  第11节提到有关施洗约翰在天国里是最卑微,但他却比以往任何一位先知都伟大,原因是他看到耶稣。但耶稣是开创天国信息者,就像施洗约翰自己所说的,他连要为这位拯救者解鞋带、提鞋子也不配(参考马太福音三:11)。

第12节有许多种解释;一是有人误把天国当作地上的政治王国一般,用各种方式想要夺取。因此会猛烈地用尽各种方法想要占有。从教会历史来看,这种解释很接近。二是将基督教会看成是地上的天国,很多人想要占有教会的地位。三是确实有认识天国,想要进去,却需付出相当的代价,甚至会如同第十章34至39节所说的,连自己的家人也隔绝了。
经文:

马太福音 11:16-11:19

注释:

33.第十一章16至19节:
比喻当时的世代,耶稣曾指出他的世代是个「多么邪恶、多么不忠」的时代,因为大家只想看神迹,却对神迹显示出来的意义一再漠视(参考马太福音十二:39)。他甚至明确指出没有神迹可看,因为那时代真的很「邪恶、淫乱」(参考马太福音十六:1—4)。

耶稣基督用两种生活中一再看到的景况来比喻;一是婚礼,另一是丧礼。他特别指出这是以小孩子在街道旁玩「家家酒」之游戏来比喻上述的两种礼仪。将之当作游戏,就不认真。说明人一方面在期待拯救的来临,但心里却并不是真的如此想,而是带着游戏、好玩的态度在看此事。

第18节,施洗约翰是属于严谨、苦行的传道者,他和门徒经常会禁食祈祷(参考马可福音二:18)。但他们说施洗约翰简直是被鬼附着的人,因为一般人不会这样子过生活。

第19节,论到耶稣,说他并没有像施洗约翰那样子圣洁,不但没有禁食,甚至还允许他的门徒在安息日摘麦穗,又搓着麦穗吃(参考路加福音六:1),也经常与税吏、坏人在一起(参考马可福音二:15—16,路加福音十九:7)。基本上,批评耶稣的犹太人只知道找碴,用一大堆理由,只是不想认真去明白上帝拯救的信息。
经文:

马太福音 11:20-11:24

注释:

34.第十一章20至24节:
这段与前段有密切关系,不信的犹太人,总是找出许多拒绝救恩的理由,而这刚好说明了犹太人拒绝的态度,即使看见了许多神迹还是不信,还持续在寻求神迹显现(参考马太福音十二:38、十六:1)。

「伯赛大」、「哥拉汛」,这是位于加利利河边的村镇。耶稣曾在伯赛大医治好一位瞎眼的人(参考马可福音八:22—26)。但福音书并没有记载有关耶稣基督在哥拉汛传福音的事迹。

「泰尔与西顿」,这是两座外邦人的城镇,与伯赛大、哥拉汛这两个犹太人的村落在信仰态度上刚好成对比。因此,所得到的审判结果也会有差异。

「所多玛」和迦百农也成对比的状况;前者在创世记第十九章,那是一个罪恶满贯的城市,而迦百农是耶稣最早行神迹、传福音的城镇。甚至连耶稣自己家乡的人也知道他在迦百农行过许多神迹(参考路加福音四:23)。但是,看见的神迹虽多,信心依然冷淡,怀疑的态度仍然没有减轻。
经文:

马太福音 11:25-11:27

注释:

35.第十一章25至27节:
这两节可以参考哥林多前书第一章18至25节,以人的聪明想要明白上帝的旨意是愚蠢的想法(也可参考以赛亚书廿九:14)。只有谦卑的人才会明白上帝的神迹每天发生在他的生命中。

  第27节是耶稣明确说出他和上帝之间的特殊关系――父与子。
经文:

马太福音 11:28-11:30

注释:

36.第十一章28至30节:
「轭」,是指重担。古时候的轭,是指套在牛、马颈部,用来驾驭牛马犁田用的,也是象徵一种生命的枷锁。生命的苦难,就像一种重大的轭放在人的生命中,也像是一种重担,使人无法承受得了一样。但耶稣说在他里面,人生命的这些枷锁都将减去,生命不再是枷锁,也不再是重轭,而是轻省的。
经文:

马太福音 12:1-12:8

注释:

马太福音第十二至十五章
1.第十二章1至8节:
有关安息日的问题,也是耶稣传福音过程中,经常遇到犹太宗教领袖强力反抗的问题。依照申命记第廿三章24至25节规定:肚子饿的人,可以在经过别人的麦田时,摘麦穗来吃,但不能拿镰刀割;经过葡萄园时,也可摘葡萄来吃,但不能装在篮子带走。其实,耶稣的门徒肚子饿了,摘麦穗来吃并没有错,他们会被法利赛人指责的原因是,他们摘了麦穗后又用手搓着吃(参考路加福音六:1),而因此被认为是违反安息日的规律,就是违背十诫中的第四诫,依照摩西法律是要判处死刑的(参考出埃及记三十一:14—15)。

第3至5节,耶稣提出一个历史背景,是记载在撒母耳记上第廿一章1至6节记载大卫王在逃难的时候,也吃祭坛上献祭用的饼,那是只有祭司才可以吃的。耶稣的意思是:如果大卫王不守摩西的法律,为甚么宗教领袖们没有谴责。而当安息日都必须遵守的时候,祭司却可以为了献祭而宰杀公羊,更换祭坛上的祭品,这些举动也是在做工,也是违反安息日的规定,和原本十诫规定的全体守安息日之精神不同。

第6至7节,这是耶稣第二次引用何西阿书第六章6节的经文,第一次是马太福音第九章13节。他强调要用上帝的慈爱看人生命的需要,远胜过遵守繁文缛节的宗教礼仪更能符合上帝对他子民的教导。一个人如果是为了止饥而吃东西,而没有遵行宗教礼仪的限制继续挨饿,是可以被接受的。

第8节,可参考马可福音第二章27节,可看出上帝设立安息日主要的目的,是与为了要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之本意有密切关系。因此,安息日就是上帝赐福给人的一种特别恩典。上帝赐福既然是为了延续人的生命,而饥饿乃是对人生命的威胁,这样,当人饥饿难耐的时候,吃东西止饥,也等于是在回应上帝赏赐生命的爱。耶稣在此强调:安息日最主要是表明上帝对人的赐福。
经文:

马太福音 12:8-12:14

注释:

2.第十二章8至14节:
和前一段相同,都是有关安息日引发的问题。耶稣在当时已经受到一般大众的喜爱,因为他的讲道与经学教师不同而被认为有权威(参考马太福音七:29)。因此,每当安息日耶稣到会堂去时,大家就喜欢请他讲解圣经。作者路加就是说耶稣去会堂「教导人」(参考路加福音六:6)。

犹太人的会堂,这是主前586年南国犹大被巴比伦帝国灭亡,以色列人民被俘虏到巴比伦去当奴隶后,在俘虏营生活中发展出来的一种聚会方式。规定只要有十个以上结过婚的男人就可以成立一所会堂。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再回到耶路撒冷圣殿去敬拜上帝了,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取代。会堂的主要功能是读圣经和祈祷,跟过去圣殿的主要功能是献祭大为不同。过去在圣殿的祭司,逐渐转变成会堂的教师,教导被掳的民众学习圣经上帝话语。也因为会堂推动研读圣经、教导圣经,才保存了犹太人耶和华宗教的信仰能迄今不变。主前538年,波斯帝国取代了巴比伦帝国,波斯皇帝塞鲁士决定释放所有以色列人民返回故乡重建家园,以色列人民开始从各地返乡,这种在异乡成立的会堂型态不但没有废除,反而是被存留下来。也因为会堂的聚会,使得他们的信仰得以长存下来,甚至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很成功地在集中营,以及许多寄居国延续下去。

第10节说这个人「一只手枯萎了」,依照规定,这样的病是属于「慢性病」,因此,是可以等到安息日过后,也就是太阳下山后才治疗。但是这些宗教领袖却想要利用这个机会找碴,因此故意提出「安息日治病是不是违法」这个问题来问耶稣。

第11至13节,耶稣以羊作比较提出问题。羊,这是犹太人最常用的献祭牲品,也是犹太人最重要的经济物品之一。如果有羊刚好在安息日掉落在坑洞中,即使是在安息日也要将羊救起来,然后带去献祭,则祭司也会分到一部份的羊肉。如果将羊卖了,也有将所得的十分之一带去奉献,这样圣殿又有收入。因此,宗教领袖都会同意就算是安息日也要将掉落坑洞中的羊救起来。但是,对于生病等待救助的人,这些宗教领袖显然并不用同理心看待。既然动物都可以马上救起来,为甚么人生病了不能马上救治?这也是为甚么耶稣会用「人比羊贵重多了」这句话来回应之因。

「把手伸直!」这是一句命令的话语,这个人也跟着耶稣的命令伸出手,结果就马上得到医治。
第14节,因为耶稣公然在会堂里违反安息日的规定,在这些法利赛人眼中,耶稣的医治举动,就是在藐视摩西法律的尊严。因此,这些宗教领袖决定将耶稣杀害。
经文:

马太福音 12:15-12:21

注释:

3.第十二章15至21节:
耶稣并不想要与宗教领袖起正面冲突,主要原因是他并不是为此事到世上来,他是为传天国的福音而来。但群众喜欢耶稣,这也是让宗教领袖们一再感到头痛,和不知该如何下手杀害耶稣的原因(参考马太福音廿一:46-廿六:5)。

	许多群众来跟随耶稣,他「治好了他们所有的疾病」,简单的一句话,说出当时民众喜欢来跟随耶稣,主要之因还是在于他能医病,且是医治各样的疾病。

	第16节说耶稣一再地要求被医治的人不要把消息传扬出去(参考八:4、九:30)。
  第17至21节是引用以赛亚书第四十二章1至4节仆人的诗歌。

第18节和耶稣在接受施洗约翰洗礼后,从天上传下来的声音相同(参考三:17)。上帝拣选的仆人要宣告上帝审判的主权。

第19节,说明上帝仆人有谦虚的态度和隐忍的毅力,但绝对不会受制于强权或是妥协,而真正的福音并不需要大肆广告、吹嘘。

第20至21节,主要在说明耶稣虽然被犹太人所拒绝,但却被外邦人所接受,因为他是「万民」的救主(参考路加福音二:10)。再者,即使人用尽一切办法想要阻挡上帝的信息,也无法抵挡得住。因为福音乃是上帝的大能,为的就是要拯救一切仰望上帝救恩的人(参考罗马书一:16)。
经文:

马太福音 12:22-12:32

注释:

4.第十二章22至32节:
耶稣有一般人无法明白的力量,路加福音作者说,那是因为「主的能力与耶稣同在,使他能治好病人」(参考路加福音五:17)。当福音书作者用「被鬼附身」,这句话紧接着某一种疾病时,主要是在形容这个人的病已经严重到超越了当时的医疗能力。因此,当人把既瞎又哑的病人带来寻求耶稣的医治时,在一般人看来,那是不可能得到医治的,但耶稣却治好这个病人。

第23节的「群众都很惊奇」,这是福音书经常出现的词句,形容耶稣有非常大的能力,能够治好各种疑难杂症(参考八:27、九:8、33、十五:31、廿一:20)。

「大卫之子」,在第一章1节的开场白就已经提起过,是在形容耶稣就是上帝差派到世上的拯救者(参考以赛亚书十一:1、11)。

第24至32节,描述耶稣因为受到群众称赞,也有人认为耶稣可能就是他们等待甚久的「大卫之子」,因而引起当时犹太人社会有影响力的法利赛人大为不满。他们想到要消灭群众对耶稣的期盼,而把耶稣形容是被鬼王别西卜附身的。意思是指耶稣身上的能力并不是来自上帝,而是被鬼附身,且是被鬼王所附身,才有能力赶走许多鬼。

第25至26节,耶稣说了个简短的比喻。在这之前,作者先说耶稣知道这些法利赛人心中在想甚么,福音书作者用这种笔法是在隐喻:耶稣和上帝一样,能知道人内心的意念(参考撒母耳记上十六:7,耶利米书十七:10)。

耶稣比喻是以法利赛人用「鬼王」这名号,耶稣回应是:如果此言当真,那么鬼也有它的国度的组织系统。鬼王必定会为了维护组织的秩序,而不会自己先破坏了组织。

第27节,这节看到法利赛人的子弟也赶鬼。如果他们也教导子弟赶鬼,那么他们的能力岂不是比鬼王还要大。但耶稣赶鬼并不像法利赛人需要念类似用咒语的方式,他只用简单一句话就能将鬼赶离人的身上,也因为这样才震惊了当时的犹太人(参考马可福音一:23—28)。因为上帝的灵与耶稣同在,也藉着这种方式让民众看见上帝来到人间(第28 节)。

第29节,这里用「武士」代表着鬼,「财物」表示鬼所控制的对象。

第30节,信仰没有所谓中间、灰色地带,那是生命的抉择,必须明确。

第31至32节,亵渎圣灵,是指明明知道实况,却故意用污蔑的方式表示。耶稣指责些法利赛人明明知道他的力量乃是来自上帝的灵,但这些法利赛人却故意说耶稣是被鬼王别西卜附身,这是污秽圣灵的神圣,是不可原谅的罪过。
经文:

马太福音 12:33-12:37

注释:

5.第十二章33至37节:
耶稣用当时流行的俗语,清楚地表达出善与恶之间的差别,他指出法利赛人在信仰上的基本认知有问题,才会如此。

第34节可比较马太福音第三章7节,施洗约翰曾称呼那些想要接受他洗礼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为「毒蛇」。蛇,在创世记第三章1节被当作是最狡猾的受造物,也是诱惑人犯罪的力量。毒蛇,则表示更厉害。

第35节可以对照第33节看。一个人是否善良,可以从他外在的行为举止看出来。因为外在行为跟内心的意念相配合。

第36至37节,讲话也会列入审判的证据。换句话说,说话不诚实,也等于是害人,甚至会诱惑人离弃上帝。在审判的日子来临时,大家都要向上帝交帐,且是会赤裸裸地呈现在上帝面前,没有任何可隐藏的空间(考希伯来书四:13)。
经文:

马太福音 12:38-12:42

注释:

6.第十二章38至42节:
犹太人向来就是喜欢看神迹(参考哥林多前书一:22),因此,虽然耶稣在迦百农城行了许多神迹奇事,甚至包括让死人复活、麻疯病得医治等,但他们还是向耶稣要求看神迹。每次耶稣行了神迹奇事之后,他们都会赞赏、惊讶。但发出惊叹声之后,心底还是不相信。在第十一章16节,耶稣很感叹地问说:要拿甚么比喻这个世代?他说他的世代对他传讲的天国信息并没有反应。现在他进一步地说,他的世代根本就没有甚么神迹可看,因为人的心若是对上帝不忠实,即使有神迹给他们看见,也是枉然,因为他们还是不会相信。

	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这两种人都是当时犹太社会菁英的领导阶层。他们来要求耶稣显现神迹给他们看,并不是心存好意,这也是为甚么耶稣的回应是「这时代的人多么邪恶、多么不忠」之因。他们是表面上想看神迹,内心是想要找碴好陷害耶稣。

  第39节,这里所谓的「不忠」,意思是指人的心中没有将创造的独一上帝看成是唯一的上帝。中文《和合本》用「邪恶淫乱的世代」,就是指着人的心中有其它的上帝之意。犹太人从祖先传承下来的观念:上帝是以色列民族的丈夫,他们是上帝的妻子,是有夫妻之间的关系(参考以西结书十六:8,耶利米书三十一:32,何西阿书二:19—20,以赛亚书六十二:4—5)。因此,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当时犹太人对上帝并不是忠实,如同妻子对丈夫不够忠实一样。这些宗教领袖是表面上看起来虔诚,其实内心并不是如同外表那样,只是虚伪的外表而已。

	在这段经文里,耶稣特别指出约拿的记事来比喻,约拿的神迹是犹太人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是记载人从犯罪到悔改。尼尼微城的人民是外邦人,但他们听到上帝的信息,就赶紧悔改认罪、归正了,上帝因此赦免他们。但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且一再亲眼看见神迹,亲耳听见耶稣传递天国信息,他们却仍硬心不相信。

	「人子也要在地的深处三天三夜」,耶稣用这句话来隐喻着他将受难死在十字架上,但三天后会复活。就像约拿被大鱼吞入肚子中三天,结果出来后使外邦的尼尼微城人因听信福音而悔改获救。耶稣这样的比喻已经在告诉这些宗教领袖,除非他们悔改,否则上帝拯救的信息,将会传到外邦人当中去。

	第42节是用对比的方式来形容,南方的女王是指示巴女王,她为了要亲眼见识所罗门王的智慧,不惜千里跋涉(参考列王纪上十:1—10)来访问。现在有一位比所罗门王更有智慧者出现在犹太人的眼前,他们却是拒绝倾听。
经文:

马太福音 12:43-12:45

注释:

7.第十二章43至45节:
	这段经文用邪灵再次回来寄居在这时代的人的身上,正好回应了前一段法利赛人和经学教师一再在寻求神迹的心态上。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用「带回七个比他更邪恶的灵来」,这里的「七」,表示更多、更大、更厉害。换句话说,人心的堕落是越来越严重了。
经文:

马太福音 12:46-12:50

注释:

8.第十二章46至50节:
「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兄弟?」有人认为耶稣说出这样的话很奇怪,其实,如果我们认真思考这段经文,应该不难看到这基督教信仰精华的所在。人和人的关系,若是限定在血缘的关系上,那样的世界与社会是很狭隘的。其实,种族的冲突常常是从血缘关系的扩大而产生的,历史上兄弟阋墙的的例子俯拾即是。将这段话用来比较路加福音第十章25至37节,耶稣所说好的「撒马利亚人」比喻,就会清楚个中奥秘了。

耶稣强调「实行天父的旨意」,就有亲密的亲属关系,有如一家人一般的紧密。天父上帝的旨意,就是指上帝的爱。有爱的地方,人和人的关系会打破文化、历史、地理、习俗等等的限制。
经文:

马太福音 13:1-13:9

注释:

9.第十三章1至9节:
马太福音第十三章是非常出名的一章,总共记载耶稣所讲的七个天国比喻。也是马太福音耶稣言论集的第二段。在这七个比喻中有两个比喻是经过解释的,包括撒种的比喻,以及撒稗子的比喻。

第1至2节,有「一大群人」来到耶稣跟前,他们都想听耶稣讲天国的信息,但必定也有人是想来寻求耶稣的医治。为了要让大家都可以看见他,他让群众站在岸边的草地上,他搭上船,向着岸边的群众传讲上帝国的信息。

第3至8节,犹太人的田是旱田,撒种时通常会将种子放在袋子里,然后将袋子放在驴的臀部两侧,在袋子底的角端剪洞,这样赶驴上田去撒种时,种子就会随着驴走路一摆一摆地撒出来,不过,这种方式撒出来的种子不会很规则,常会掉落在「路旁」,所谓的「路旁」就是类似台湾水田中的田埂。

第二种是撒在「浅土的石地上」,这是跟巴勒斯坦的地质有关,当地石头很多。他们平时甚少整地捡石头,在第七年安息年休耕过后才整地。浅土的土地,根很难深入土地。

第三种是撒在「荆棘」中,这是指草丛之意。犹太人平时也很少有除草的习惯,这些草长大就是这里所说的荆棘。通常也一样是在第七年安息年过后,要重新播种时,才会进行除草的农务。因此,这些荆棘草丛会影响到撒在其荫下的种子成长。

第四种是撒在「好土壤」的种子,这些种子会成长得非常棒。最高可以达到「一百倍」。但好的土壤需要排除荆棘、石头。换句话说,好的土壤是需要用时间去整理,也就是施肥整地。

在犹太人观念中:五或十的倍数都是很好的。这是因为他们看上帝造人的时候,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头,两只手有十只手指头,因此六十倍、或是三十倍都是很好的收获,而一百倍意思就是代表最完美的状态。
经文:

马太福音 13:10-13:17

注释:

10.第十三章10—17节:
耶稣说比喻应该是要大家明白的,不会是故意要隐藏甚么。门徒却因为听不懂而来问耶稣,这种情形发生过几次,例如第十五章15节,他们也是请耶稣解释比喻的意思。

「比喻」是指「故事」、「证明」、「说明」之意。

「天国的奥秘」,这是有关上帝主权的事,这种主权就是审判和拯救的工作。奥秘是只有在上帝启示之下,人才能了解。使徒保罗说,上帝透过耶稣已经向听从他的人显明这奥秘了(参考歌罗西书一:26)。在这里耶稣对门徒说,这个上帝主权的奥秘已经启示给门徒了。

第12节,表示门徒接受这天国的信息只会越来越多,因为他们一直紧跟着耶稣的身边,听他传讲天国的信息。但相对的,是那些拒绝听从的人,到最后将丧失所有的一切。

第13节说明了耶稣用比喻教导民众,原本的用意是要让他们一听就明白,且愿意继续听从。但那些心硬的人,就算听了也没有用,即使亲眼看见也不会相信。对这些人只能等待上帝的审判。

第14至15节是引用以赛亚书第六章9至10节的话,要表示的:人根本不想听天国的信息,或是即使是听了也不当一回事,才会变成这样的结果。

第16至17节,成为耶稣的门徒最大的荣幸,就是亲眼看见,也亲耳听见天国的信息,更重要的,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亲自启示他们明白天国的信息。而古时候的先知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
经文:

马太福音 13:18-13:23

注释:

11.第十三章18至23节:
	这段经文是在解释第3至9节的比喻。其实可以这样了解:耶稣所说的比喻本身,就已经很清楚了,他会用比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人一听就明白,而能赶紧接受天国福音的信息。因此,之所以需要解释,可能是当福音传到外邦去后,因为外邦地区有些环境和巴勒斯坦境内的情况不同。因此,虽然是简单的撒种比喻,却有加以解释的必要。

	再者,也从这段解释经文中看到早期教会的信徒,有些人虽然传承了信仰,却没有好好耕耘,把信仰当作一种生活点缀,没有认真追求。也因此,信仰的根基很脆弱,容易受到诱惑。但有些信徒则是非常坚定,就如同撒在肥沃土地上的种子一样,成长得非常好。
经文:

马太福音 13:24-13:30

注释:

12.第十三章24至30节:
	这则天国的比喻只有马太福音保存了下来。

	基本上,天国的信息就像「好的种子」。因为天国就是上帝拯救的信息,都是最好的。将这种最好的种子「撒在田里」,很自然会期盼有好的收获。

第25节说到当田里的主人在「睡觉的时候」,表示无法预防的情况下。敌人来进行破坏,是将「稗子」撒在麦子中间。「稗子」是一种有毒的草本植物,样式跟麦子很相似,如果不是相当内行的人是分辨不出来的。再者,这种植物如果与麦子撒在一起,它的根会与麦子的根纠结在一起,因此就算是行家发现稗子时也不会去马上拔除它,因为会伤了麦子的根。

    第26至27节,仆人因为是在睡觉中,所以不知道谁做这件破坏的事。不过主人很清楚会来破坏麦田的人,就是「敌人」。

    第28至29节,仆人问主人是否要将稗子除掉?主人认为要过一些时间再处理。因为现在麦子和稗子的根部是缠连在一起,若是将稗子拔除,恐怕也伤害到麦子。

	第30节,「收割的时候」,这就是时机成熟时刻来到,自然就要将两种都一起收割,将稗子去掉,将麦子收起来。
经文:

马太福音 13:31-13:32

注释:

13.第十三章31至32节:
「芥菜种」,这种芥菜在巴勒斯坦地方很普遍,尤其是在约但河边很多。这种芥菜长大起来约有十五尺高,但种子却是非常细小。这是一种强烈对比的比喻方式,说那样细小的种子却会长出那么高的植物(这里用「它成为一棵树」),表示无法想像得到,且还可以让许多小鸟来作窝。表示天国的力量远超过人能想像得到的。
经文:

马太福音 13:33-13:33

注释:

14.第十三章33节:
	「面酵」,是一种发了酵的面团,却可用当作新面的酵母。跟芥菜种一样,小小的种子却可以长大成树。面团也是这样,只要一点点面酵就可以让四十公升的面团发了起来。表示其中蕴含的力量是远远超过人的想像与估计。
经文:

马太福音 13:36-13:43

注释:

15.第十三章36至43节:
    这段经文在解释第24至30节有关稗子的比喻。解释的方式,就是将「敌人」比喻成魔鬼,是专事在诱惑人离弃上帝的力量。最后的审判会将之丢弃在「火里焚烧」。圣经喜欢用「火」来形容审判的工作。

	在火炉里「哀哭,咬牙切齿」,表示在火炉里并不是死亡,而是受痛苦的刑罚。相对的是「义人」在上帝审判中,却会看见生命的亮光。这里的「义人」是指听从福音信息的人。
经文:

马太福音 13:44-13:44

注释:

16.第十三章44节:
    这比喻也是马太福音特有的资料。

	古代中东地带有人喜欢将财宝埋藏在地下(参考马太福音廿五:25),这样可以防止盗贼、土匪来抢劫。比喻说明当人发现天国的奥秘,就好像发现宝贝一样,宁愿付出更多的代价换取天国的奥秘,就如同人发现一块藏有财宝的土地,也会想尽办法买下那块土地。
经文:

马太福音 13:45-13:46

注释:

17.第十三章45至46节:
	这则比喻也是马太福音特有的资料。
「贵重的珍珠」,和第44节所说埋有财宝的土地是内容相同的比喻。
经文:

马太福音 13:47-13:50

注释:

18.第十三章47至50节:
	这比喻也是马太福音特有的资料。

	就像前面第二个比喻中的麦子和稗子,天国是要区分好的,与坏的。

	「从好人中把坏人分别出来」,表示在当今的世界中,坏人总是深藏在好人当中,使人不易发觉。但当审判的日子来临时,坏人一定会被发现,并且分别出来。坏人跟稗子一样,要丢进火炉里烧毁。
经文:

马太福音 13:51-13:52

注释:

19.第十三章51至52节:
	这两节是上述天国比喻的总结。让耶稣感到欣慰的是门徒们都表示了解他所讲的比喻。

	由上述天国比喻中,可看见一个重要的信息:有终末的审判。且当上帝进行审判时,「好」与「坏」会分得非常清楚,且一定很严厉惩罚「坏」的部分。

	从「库房里搬出新和旧的东西来」,表示真正属于天国子民的人,不论是过去的,或是新的,耶稣都会给予他们新的意义。
经文:

马太福音 13:53-13:58

注释:

20.第十三章53至58节:
为甚么拿撒勒的人会不相信耶稣?很有可能是受到耶稣出身的家庭背景所影响!要注意,上帝在拯救的工作上,是超越人间这种荣华富贵的背景的。

这里列出了耶稣家里的兄弟名单,后来这位雅各(不是门徒)在早期教会中扮演着相当有影响力的角色(参考使徒行传十五:12—21,加拉太书二:12)。
经文:

马太福音 14:1-14:12

注释:

21.第十四章1至12节:
施洗约翰的死,跟他「屡次指责希律」王犯淫乱罪有关,因为他妻子还在的时候,竟然去娶弟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为妻。而希罗底比希律还要更恨施洗约翰,因此,她利用希律生日宴会,设计女儿跳舞,赢得希律王的报赏,结果因此要求希律杀害施洗约翰。但希律王并没有因此而心安,而是担心施洗约翰已经复活(参考马可福音六:16)。
经文:

马太福音 14:13-14:21

注释:

22.第十四章13至21节:
	第13至14节,耶稣的名声早已传遍加利利各乡镇,因此,无论耶稣走到哪里,总是有一大群民众从各地蜂拥来找他,跟着他,想听他传讲上帝国的信息。耶稣看见他们当中有生病的人,他就生出恻隐之心,治好了他们。有时耶稣看到群众渴望听到天国信息,也是一样生出「恻隐的心」(参考马太福音九:36)。

五饼二鱼的神迹,是唯一在四本福音书中都有记载的一件神迹。

以色列人民计算人口数的标准是只算男人,且是要年满二十岁以上的男人才算(参考出埃及记三十八:26)。这次享受耶稣用五饼二鱼喂养到饱的总人数,一定大大超过五千人,因为在第21节特别强调说「除了妇女和孩子,约有五千」。不但这样,而且是有剩余的碎屑「装满了十二个篮子」。这种篮子是犹太人外出时随身携带的。
经文:

马太福音 14:22-14:33

注释:

23.第十四章22至33节:
	耶稣「独自上山去祈祷」,他经常离开众人去向上帝祈祷。他并没有带门徒一起去,而是要他们先上船过湖到对岸。

	这也是耶稣第二次在加利利湖遇到大风引起湖面的水波浪颠簸的记事,依照约翰福音第六章18节的资料,那时也是「狂风大作,浪涛翻腾」,第一次是他跟门徒同船(参考马太福音八:25)。这次耶稣没有搭船,是门徒先行搭船过湖,船航行很慢,耶稣却是用行走在水面的方式赶上了门徒。因为是夜晚,他的门徒看不清楚是耶稣而受到惊吓,以为是看见鬼魂。马太福音作者的这种笔法,也是在说明门徒对耶稣的认识不多,他们忘记耶稣有能力行各式各样的神迹。

	马太福音最特别的地方,是在第28至31节记载彼得也想学耶稣行走在水面,耶稣应允给他有这样的力量,结果他「一看见风势猛烈,心里害怕」,就「开始往下沉」,他大声喊叫耶稣救他。耶稣说他「信心太小了」。这跟第八章23至27节所记载的情节类似。
经文:

马太福音 14:34-14:36

注释:

24.第十四章34至36节:
	短短两节,强调耶稣身上充满着特别能力,只要有人摸到他的外袍衣角,所有的病都能得到医治。先前一位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女人就是个见证(参考八:20—21、十二:15)。
经文:

马太福音 15:1-15:20

注释:

25.第十五章1至20节:
在耶稣的教导中,他对事情的看法和工作的态度,引起犹太人领袖们极度不满,他治病的方式也被认为有亵渎上帝之嫌(参考九:3),他们认为耶稣身为一个教师,怎能没有教导门徒学习禁食,特别是在安息日的戒律上,竟然敢公然违背法律,做出这足够导致判处死刑的行为(参考出埃及记三十一:14),但耶稣以强有力的回应阻挡了他们的质疑,因此,他们开始计画要杀害耶稣。

犹太人流传下来饭前洗手的规定,原本是从祭司上祭坛献祭前必须有动作,表示他们的双手是洁净的。但经过一段时间,这种传统附加了许多新的礼仪、动作,现在是扩大到所有的人饭前都要洗手。耶稣的门徒并没有依照这种规律,因此,这些宗教领袖来质问耶稣为甚么没有依照传统的规定。

耶稣回应的方式是以十诫中的法律规定,人人都要孝敬父母,但是后来这些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教导民众说,要献给上帝的礼物,比照顾父母生活上的所需更重要,因而有人把原本要给父母的生活物品拿去献祭,而依法律规定献祭物品又要分出一部份供养祭司。耶稣在此用以赛亚书第廿九章13节的话作为回应,认为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是敬拜上帝,内心并不是真的如此。同样的,他们只是表面遵行祖先传统,内心并不是真的这样。

26.第十五章10至20节:
    这段经文是针对法利赛人听了耶稣在前一段回应犹太宗教领袖指责他的门徒饭前没有洗手的事,感到相当「不服气」,在这段经文耶稣进一步解释,并且强调说人内心的意念,才是真正影响一个人是否洁净,而不是从外表是否洁净看待一个人。

	第13节是简单的比喻。「天父所栽种的植物」,这是指以色列人民是上帝所栽种的葡萄树(参考诗篇八十:8,以赛亚书五:1—7、六十:21、六十一:3),但若是没有结出好的果实,就会被连根拔起。耶稣用这种方式在强调:上帝栽种的是人,不是栽种法律、规矩。

	第14节是另一则比喻。「瞎子」,等于失去眼睛的人,这样的人不可能引导人走正确的路。耶稣这样说,已经在暗喻这些犹太人宗教领袖有如瞎子一般,听从他们这样的引导,不会有稳健的脚步。

	彼得来问这两个比喻之意,跟马太福音第十三章10节门徒来问比喻之意相同。第16至20节是耶稣进一步解释第11节的比喻。耶稣清楚指出,内心的恶念才是使人不洁净的主要因素,跟有否洗手一点关系也没有。
经文:

马太福音 15:21-15:28

注释:

27.第十五章21至28节:
泰尔和西顿是外邦人居住的城镇,位于加利利湖西北方,也是个商业港口城市。这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段经文,因为在耶稣从未拒绝求救于他的人,这样的行为与耶稣过去给人的认识不相符。

第23至24节这两节是马太福音特有的资料。这两节也反应出早期教会的情况,就是外邦人加入教会,受到犹太人基督徒强烈的反对。

第25节这位迦南的女人是属于外邦人,她会称呼耶稣为「主啊,大卫之子」所表示的意义就很特别,因为这句话表示她承认耶稣是救主,是弥赛亚。如果一个外邦的女子会认识耶稣是救主,那么犹太人岂不应该更认识耶稣!

第26节是一句流行在当时犹太人社会的谚语,也说出当时的加利利人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外邦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是因为加利利人经常看见他们生产的粮食被运往泰尔和西顿去供应当地的需要,但身为产地的加利利却经常有缺乏、不足的状况(参考使徒行传十二:20)。

第27至28节说出这外邦女人对耶稣的信心,正好和跟随耶稣的门徒成强烈的对比,门徒常被耶稣说是信心不足(参考六:30、八:26、十四:31、十六:8、十七:20)。
经文:

马太福音 15:29-15:31

注释:

28.第十五章29至31节:
这种概述的经文在马太福音第四章23至24节、第八章16节也出现过。

这段话的背景若参考旧约以赛亚书第廿九章18至19节的经文,就会清楚马太福音作者的用心,他就是要让犹太人知道耶稣乃是旧约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

要注意的是从第31节这句「赞美以色列的上帝」,说出耶稣「到加利利湖边」,并不是到犹太人居住的社区,而是外邦人居住的乡镇,正好反应前一段这位迦南女子对耶稣有信心的反应。表示耶稣所行的神迹,在外邦人看来也都会不由得称颂上帝的恩典。
经文:

马太福音 15:32-15:39

注释:

29.第十五章32至39节:
这是另外一件神迹(参考十六:9—10)。请注意,犹太人对「七」的数字观念是含有「完整」、「圆满」的意思。再者,这里所说的剩下的篮子,是一种大型的篮子,是和使徒行传第九章25节所用的「大篮子」相同,但和第十四章20节剩余的十二个小篮子不一样,那是一般犹太人外出时随身携带的篮子。也是一样「除了妇女和孩子,有四千人」饱食,表示超过四千人饱食。而这「四」数字,隐喻着包含了世上所有的人。这也反应了前段所叙述的,外邦人也会得到耶稣给予的福音信息。
经文:

马太福音 16:1-16:4

注释:

马太福音第十六至廿一章
1.第十六章1至4节:
这是马太福音第二次记载犹太人领袖来要求耶稣显示神迹给他们看,第一次是在第十二章38至42节。
「撒都该人」乃是犹太人的一种宗教领导阶级,从他们延伸出来的,就是祭司。他们不是没有看见过耶稣行神迹,「法利赛人」还曾因为看见耶稣行神迹,而污蔑耶稣是依靠鬼王的力量赶鬼(参考马太福音十二:24)。耶稣当然清楚知道他们的计谋,指责他们既然懂得观察气候的变化,也应该会明白「时代的徵兆」。这徵兆是指耶稣所行各种神迹奇事,和他所传天国信息带来的新意义。因此,耶稣进一步说当时是个「邪恶、淫乱」的时代,这两个词都在表示他们对上帝不够忠实,这样当然无法看见神迹。
经文:

马太福音 16:5-16:12

注释:

2.第十六章5至12节:
耶稣形容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酵母」,这是很严厉的评语。因为酵母,是指一种已经败坏的东西。耶稣用酵母比拟这两种人,表示他们很虚伪,只是外表好看,里面空洞、不实在,甚至是已经发酸败坏的。

第8至10节,耶稣对于门徒忧虑忘记带饼的事,说他们是「信心太小了」,因为他们都曾看见耶稣用「五个饼」分给超过五千人饱食,且后来又曾用「七个饼」让四千余人吃饱,在这两则神迹中不但人人饱食,且都有剩余。

第11至12节,耶稣要门徒不要学习上述这两种犹太人领袖,只会看到外表,或是重视外表之物,却忘记在这些神迹的背后所表明的意义。
经文:

马太福音 16:13-16:20

注释:

3.第十六章13至20节:
这段经文对基督教会历史有很大的影响。
「凯撒利亚・腓立比」这城,是希律腓力王为要感念罗马皇帝而建造的城。在这里耶稣问他的门徒两个问题:一是一般人说他是谁?另一是要门徒说他们认为他是谁?

第14节是犹太人坊间在议论的耶稣,包括一是「施洗约翰」,但他已经被希律王安提帕王杀死了。第二是「以利亚」,他是旧约圣经中被认为伟大的先知,没死,被上帝接回天上去。第三是「耶利米」,他也是以色列人民认为伟大的先知之一,但从未有人提起他跟弥赛亚的预言有关。四是「先知中的一位」,这是和申命记第十八章15及18节摩西的预言有关,将会有一位新的先知来临。

第15节,耶稣问门徒他们对他的认识。彼得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这里「永生上帝」,表示创造万物的上帝才是永恒的。

第17至20节,这段耶稣所说的话是马太福音书特有的资料,影响教会历史甚巨。

第17节,耶稣认为彼得是「有福」的人,意指他比别人更有福气,因为他得到来自天父「启示」的真理。

第18至19节,这一段经文是罗马天主教会最看重的经文,他们自认是传承自彼得,且得到「天国的钥匙」。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罗马天主教会强调:人若想要得救,就必须透过他们教会。宗教改革后将这种看法改正过来,认为得救乃是上帝绝对的恩典,是上帝的主权,不是由人决定的。

再者,这里的「教会」,只有在马太福音出现,另一处在第十八章17节。「彼得,是磐石」,这是亚兰语,发音是「矶法」(参考约翰福音一:42)。这里说教会要建造在「磐石上」,是指教会要建立的基础就是第16节彼得所宣告的耶稣「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这个信仰告白。

第20节,耶稣禁止他的门徒将这件宣告他是基督的事告诉任何人,因为若公开宣告,必定会受到犹太宗教领袖们的刁难,反而会影响福音事工的宣扬。
经文:

马太福音 16:21-16:28

注释:

4.第十六章21至28节:
这是马太福音第一次记载耶稣预言受难的记事。

「长老、祭司长,和经学教师」,这三股力量组成犹太人最高议会「三和林」(Sanhedrin)。耶稣提醒门徒他将在这最高议会的权势之下受难,但「第三天将复活」。

「复活」,就是超越了死亡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严词指责彼得想要阻止他的动作,说彼得的动作是「撒但」,是「绊脚石」,「是人的想法」。跟他原本宣告耶稣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而被耶稣赞赏,完全相反。

第24至28节,耶稣要门徒好好想想为甚么要跟随他。再者,这里他强调要跟随他,就必须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而「十字架」表示的意义就是苦难。耶稣要跟随他的门徒好好深思这件事。若是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十字架的苦难,在还没有到耶路撒冷之前,后悔还来得及。

早期教会的时代,若公开宣告是耶稣的信徒,就会面临被捕入狱,甚至送入竞技场受死的威胁。
经文:

马太福音 17:1-17:13

注释:

5.第十七章1至13节:
这段耶稣带彼得、雅各和约翰等三人上山去祈祷(参考路加福音九:28)。

第2节描述耶稣变了形像,包括「面貌像太阳一样明亮,衣服也像光一样洁白」,这些用词都在表明生命的记号。

第3节,这里出现「摩西和以利亚」。「摩西」是代表着法律,而「先知」是代表着上帝的话。这两个词连在一起代表着旧约圣经之意。这里用「以利亚」,代表着先知。而根据玛拉基书第四章5节的记载,若是先知以利亚出现,表示上帝审判的大日子即将来临,也就是基督(弥赛亚)拯救日子来到的时候。

第4节,「帐棚」,这是指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在旷野漂流时代居住的帐棚。表明上帝和以色列人民同在之意(参考利未记廿三:43,撒母耳记下七:6)。

第5节,「云彩笼罩」表明的意思是上帝临在。出埃及记和民数记一再用这种方式来说明上帝降临在以色列人民当中。云中出现声音对这三位门徒说话,要门徒听从上帝所拣选、所喜爱的儿子——耶稣。

耶稣要他们在他「从死里复活以前」,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原因是若他们宣告,只会遭到犹太人领袖的逼迫,不会有任何帮助。耶稣也让这三位门徒知道施洗约翰,就是代表着先知以利亚,而耶稣就是犹太人期盼很久的拯救者——弥赛亚。
经文:

马太福音 17:14-17:21

注释:

6.第十七章14至21节:
这个孩子患的病是被鬼附身导致罹患「癫痫病」。第15节是孩子的父亲描述了他孩子的病况。

第16节,耶稣曾赋予他的门徒有「驱逐邪灵和医治各种疾病的权力」(参考马太福音十:1),但现在门徒们却「不能治好」这孩子的病。若是对照第20节来看,原来门徒这次的治病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信心。有些古卷加上第21节说:「至于这一种鬼,只有靠禁食、祷告才赶得出去。」这样看来,这些门徒很可能因为过去赶鬼都成功,就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而忘记需要透过禁食祈祷,恳求上帝赏赐力量,结果这次才会失败。

第19至20节,这两节可看出门徒也不解为甚么过去成功,现在却失败。他们问耶稣所得到的答案是他们的信心太小,连一粒细小的「芥菜种子」都比不上。
经文:

马太福音 17:22-17:23

注释:

7.第十七章22至23节:
这是耶稣第二次预言他将受难。

第22节所提到的「人子」,在马太福音中耶稣最常用这词来代表他自己。这「人子」一词,在亚兰文是指「人」或是「我」。耶稣用这词来表示自己和使命,这使命跟他的死与复活有关系。

第23节这里说门徒听了「非常忧愁」,是因为他们不明白。
经文:

马太福音 17:24-17:27

注释:

8.第十七章24至27节:
依照摩西法律规定,每个年满二十岁以上的男人都要缴纳圣殿税(参考出埃及记三十:13—14),缴纳的税额是两个银币,这是当时两天的工资。但在新约时代,犹太人规定凡是年满十三岁以上的男子,就必须负担圣殿的维护责任,缴交圣殿税就是其中的一项,而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还必须担起保护社稷安全的义务。因此,缴圣殿税的规定在耶稣时代是不论男女,从年满十三岁就得缴纳,且是直到死去才免缴,这和原先的法律规定已经有了差异。

第25节,耶稣确实有依规定缴纳圣殿税。他没有特权,跟大家都一样要缴纳,他也要彼得不要去冒犯这些掌控圣殿权威的人,并不是因为怕,而是不想被套上莫须有的罪名。
经文:

马太福音 18:1-18:5

注释:

9.第十八章1至5节:
「在天国里谁最伟大?」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天国的意思就是指上帝的主权,或是说上帝在管理。在这样的地方,会想到谁大谁小的问题,就是表明对上帝主权认识的有错误。

第2至4节,耶稣是以小孩子当教材。他告诉门徒「除非你们回转,变成像小孩子一样」,这句话很清楚表明人要以纯洁的心归向上帝,或是说以「谦卑」忏悔的态度回到上帝面前,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这样的人才是「最伟大」的人。

第5节,为了耶稣而接纳一个被人轻看如同小孩那样没有地位、卑微的人,就是接纳耶稣;接纳耶稣,就是接纳上帝(参考马可福音九:37)。
经文:

马太福音 18:6-18:9

注释:

10.第十八章6至9节:
这段经文接续前一段的「小孩子」,在这里耶稣用「微不足道」,表示任何人在上帝面前都是贵重的生命,上帝绝对不会轻忽。两者都是强调每一个生命的得救,在上帝看来都是非常重要。相对的,若是因为让那卑微如小孩子的人「离弃」耶稣,那将是件很严重的事。因为耶稣是上帝差派到世上的拯救者。

第8至9节,是非常鲜明的相对句子,以获得永恒生命作主轴来比较。如果人因为失去一只手或一只脚或是一只眼睛,却能因此而获得永恒生命,就应该要将阻碍人得救的力量隔绝、丢弃。这是一种抉择,信仰就是生命的抉择。
经文:

马太福音 18:10-18:11

注释:

11.第十八章10至11节:
从第1节开始到第14节,都有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微不足道」的人,从小孩子到微不足道的人。现在则是强调在人看来最「微不足道的人」的身上,也有天使在替上帝看顾着。

犹太人深信在每个小孩子的身上都有一位天使在守护着。

有的古卷加上第11节写着:「因为人子来的目的是要拯救失丧的人。」
经文:

马太福音 18:12-18:14

注释:

12.第十八章12至14节:
耶稣用「一百」比「一」,极大的对比来形容「一」是属于「微不足道」。「一百只羊」,基本上这么大的数目不是一个人的财产,而是一个社区共有的。因此,不会只有一个人放牧,而是好几位牧羊人同时看顾羊群。

第12节说牧羊人发现有一只羊迷失在「山野间」,他会「撇下那九十九只」,去「寻找那只迷失的羊」,这位去寻找迷失之羊的牧羊人,应该是最有经验的牧者。其他的牧羊人照顾其余九十九只羊。

第13节,当这位牧羊人找到迷失的那只羊后,会很高兴的让所有人知道。
经文:

马太福音 18:15-18:17

注释:

13.第十八章15至17节:
「得罪」的另一个意思,是指「犯罪」。耶稣教导门徒和民众,在这种情形下不可公开指责,要私底下劝勉。这可以使亲朋好友获得尊严而愿意改过归正。

第16节,若是有拒绝劝勉的,就「请其他一两个人一起去」,原因是摩西法律规定作见证者,至少有两人以上才能成立(参考申命记十九:15)。

第17节再次出现「教会」一词,也从第16节可看出,早期教会内部也出现纠纷,需要有公正者来裁判,好维护教会的秩序。
经文:

马太福音 18:18-18:20

注释:

4.第十八章18至20节:
第18节的句子在第十六章19节已有出现过。现在是针对第17节所提起的教会说的,也看出当时的教会已经拥有很大的权柄。

第19节提到「两个人」,就像第16节所提到的共同见证之意,是一起「同心合意」,这一词可参考使徒行传第二章46节、第四章32节等,都在说明一个重要的基本观念:用真实的心灵敬拜上帝,就算人很少,上帝也不会轻忽,因为在上帝眼中,重要的不是在数字多寡,而在心灵的真诚(参考约翰福音四:24)。
经文:

马太福音 18:21-18:35

注释:

15.第十八章21至35节:
犹太人对「七」的观念很特别,认为具有神圣、完美的意思。当耶稣说要宽恕人「七十个七次」的时候,表达的意思是:这是一门永无止境的信仰功课。

第23至34节是一则「天国」的比喻。

第23节「结帐」这一词,表示天国是有审判的。而「君王」就是指上帝,因为天国就是以上帝为中心。

「债务」表示亏欠上帝的爱。上帝有「宽容」的心,让人可以「免了」所欠的债。但上帝这种「宽容」和「免了」的举动,都因为他的「慈心」。上帝也希望所有的人学习他这种慈爱的样式(参考路加福音六:36)。

第28至30节,这个欠君王债务甚多的人,竟然没有学习君王对他宽厚、仁慈的心,他用恶劣的手段对待欠他债务、且同样是「仆人」的「伙伴」,不但没有「宽容」他,还将之下在「监狱」中。
第31节说有人会向上帝报告这种冤屈、不公平的待遇。而上帝是个公义的审判者,他一定会以他的标准和条件来衡量每一个人。

第32至34节说出上帝重新审判这个欠债更多(也是得到更多恩典的人)的人,将他关入监狱中,不再宽容他。

第35节,这节经文可参考路加福音第六章37至38节。「从心里饶恕」,表示真心诚意的态度。
经文:

马太福音 19:1-19:2

注释:

16.第十九章1至2节: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这是马太福音作者在每篇言论集结束后,必定用这句话来表明(参考七:28、十一:1、十三:53)。

「离开加利利,回约旦河对岸的犹太地区去」,这句话说明了两种情形:一是这里「回」一字很关键,表示耶稣也曾在犹太地区很多次,这点在约翰福音记载很清楚,但在马太福音并没有记载他有去过耶路撒冷或犹大地区传福音事工的记录。二是耶稣开始在犹大地区,特别是在耶路撒冷一带传福音的事工(参考十九:1—廿七:66)。

第2节,耶稣每到一个地方,人群总是会跟着来拥挤在他身边,也带来病人求他医治,他都伸手医治他们。
经文:

马太福音 19:3-19:12

注释:

17.第十九章3至12节:
法利赛人再找问题来问耶稣,主要是想要「陷害」他。这次他们提出关于离婚的事。

第3节,「我们的法律」这是引用的背景是申命记第廿四章1节的法律规定。

第4至6节,耶稣以创世记第二章21至24节的经文背景来回答,并且强调说「上帝所配和的,人不可拆开」,表示休弃妻子,并不是上帝所喜悦的事。

第7至8节,这些法利赛人并不是不知道创世记创造的故事,而是故意要问为甚么摩西会订定申命记第廿四章1节这种法律。耶稣认为是以色列人民「心肠太硬」,这是指他们听不下上帝的教导,离弃上帝的心很强。

第9节,耶稣坚持对婚姻的看法,认为除非有发现「不贞」的行为。这种不贞也包括男人对妻子的态度,因为夫妻是同等的。不贞等于「犯了奸淫」罪。

第10至12节,门徒听了耶稣的回答之后,有了反应,认为这样「不结婚,倒好」。而耶稣认为是否结婚,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需要上帝「特别恩赐的人才能接受」,这是特别有毅力的人才有办法。

「生来不适于结婚的」,这是指先天性无能的人、经过阉割的人,另有些人是为了要专心传天国福音而不结婚,例如有些宗教系统的神职人员就是如此。
经文:

马太福音 19:13-19:15

注释:

18.第十九章13至15节:
小孩子在犹太人社会就像女人一样,没有社会地位,常被疏忽、鄙视,属于弱势族群。但耶稣在第十八章1至5节的天国比喻中,已有用小孩子来作教材,要大家跟小孩子学。

当「有人带小孩来见耶稣,要请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这里的「按手」,是指祝福之意。可是门徒却「责备那些人」,可见他们对耶稣的教导并不清楚,才会有做出这种举动。

第14节,耶稣说「天国的子民正是像」这些小孩子一样的人,这句话也再次回应了第十八章3至4节耶稣所说的话。
经文:

马太福音 19:16-19:30

注释:

19.第十九章16至30节:
来询问耶稣有关「永恒的生命」这个问题的人,他是个财主。他来问耶稣「我该做甚么善事才能够得到永恒的生命」,意思是有甚么具体的好行为可寻。

第17节,耶稣要他遵守「诫命」即可得到。这里的「诫命」,就是上帝的教导。这个人想要清楚到底是哪些诫命。

第18至19节,耶稣用十诫来回应,意即只要确实将十诫实践出来即可。第19节的b句引用利未记第十九章18节b句的教导「要爱邻人,像爱自己一样」。在马太福音第廿二章38至39节,耶稣将爱上帝和爱邻人分列为第一和第二诫命。换句话说,爱上帝,就是从爱邻人开始做起。

第20节,这个有钱人认为这些诫命他都有尽到责任了。

第21节的「要达到更完全的地步」这句话,耶稣的意思是他并没有完全尽到责任。这里耶稣要财主若想尽到责任,就是将他的「产业」都卖掉,然后「把钱捐给穷人」,这样他就会有「财宝积存在天上」,当他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再来跟随他。其实耶稣是在告诉这个财主,他并没有实践诫命所说「爱邻舍」。

耶稣这些指引之道,让这个年轻财主失望到极点,「垂头丧气地走开了」,主要原因是「他非常富有」。这说明了财富成为他得到永恒生命的绊脚石。

第23节,「有钱人要成为天国的子民多么难哪!」这句话可以对照马太福音第六章24节,钱财确实是会使人迷失方向,甚至错误地将之当作神一样看待。耶稣认为必须在这二者之间做出明确的抉择。

第24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骆驼是庞大的陆上动物。针,是家庭生活用具里最细小的。将这两者用来对比,清楚说出困难度极大。表明人若想要用靠累积的钱财进入天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第25至26节,「人是不能,但在上帝,事事都能。」这是一句很值得深思且要谨记于心的话语。
第27节,彼得再次发言,表示他和其他门徒都「撇下一切来跟从」耶稣了,这样他们将会「得到甚么」?

第28至29节,耶稣回答说有「百倍」的报偿。这里所说的「百倍」,是指完美的境界,就是「永恒的生命」,正好是这位财主想要寻求却得不到的。

第30节,「有许多在先的,将要居后,居后的,将要在先」,这是一句俗语,从犹太小孩的舞蹈引伸而来,孩子们会围成圆圈跳舞,转了一个方向,原本带头跳的人,会变成最后一个,原先是最后一个,会变成最先的。耶稣延伸意思为一个人若是能转正确的路径,生命就会变得不一样。暗示这个财主只要转个方向就对了。可惜,他没有。
经文:

马太福音 20:1-20:16

注释:

20.第二十章1至16节:
这是一则天国的比喻。天国的事,要用「上帝的主权」作为认识的基础。

第2节,这节已经很明确地提到主人和工人之间有「约」。这「约」是每天给工人「一块银币」,是当时一天的工资。

第3至4节,「会给你们公道的工资」。「公道」与第5节说主人「照样」的作法,这些都在表明「约」的意义。所以当发放工资的时候,主人对那些在报怨的工人所回答的话就是以他们「同意」(第13节)这约来答覆。

第6至7节,「没有人雇用我们」,表示这些人已面临生存的危机,这种危机可能连带影响到他的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所需。葡萄园主人也请他们入园去工作。

第8节,「傍晚的时候」发放工资,这是摩西法律的规定(参考申命记廿四:15)。而第9节的从最后来的工人先领工资,刚好是第16节的写照。

第10至15节,先进入葡萄园工作的工人,工作时间也是最长,但领的工资和最后才进入葡萄园工作一个小时的工人相同,因此,他们有很大的不满。而主人的回答说明了一个中心认知:有约在先。上帝是依约来进行,天国就是依约领赏。再者,既然是天国的事,上帝就有绝对的主权。
经文:

马太福音 20:17-20:19

注释:

21.第二十章17至19节:
这是耶稣第三次预言他将在耶路撒冷受难。第19节所说的「外邦人」,是指罗马统治者彼拉多,且只有马太福音明确指出耶稣将面临「钉十字架」的死刑。但三次预言受难都强调「第三天,他将复活」这个重大信息。
经文:

马太福音 20:20-20:28

注释:

22.第二十章20至28节:
马太福音的作者在这里写出「西庇太的妻子带着两个儿子来见耶稣」,马可福音的作者很清楚指出是雅各和约翰两兄弟(参考马可福音十:35)。

第21至22节,「在你作王的时候」,他们认为耶稣将进入耶路撒冷去赢得王位。耶稣认为他的门徒并不清楚自己在说些甚么,或是求甚么。他提醒他们进入耶路撒冷是去喝「苦杯」,表示死在十字架上的苦难。但雅各和约翰都回应说他们「能」喝。后来,雅各果然是门徒中第一个喝下苦杯的人(参考使徒行传十二:1—2)。

第23节,耶稣强调他的国度是属于上帝的国度(参考约翰福音十八:36)。因此,只有上帝才有权决定给谁坐哪个位置。

第24节,有争夺,就会有纷争;有纷争,就会有「恼怒」的现象出现。

第25至28节,耶稣要门徒学习「仆人」的角色,就像他来到这世界上,也是像仆人一样来「侍候人」(参考腓立比书二:7),且是「为了救赎众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重点在第26节:「可是,你们却不是这样。」这句话才是整个事件的主轴。基督教会是个信仰团契,就必须跟一般的团体不同,而跟随耶稣的人如果对权位有企图心,那就是没有明白耶稣的教训。
经文:

马太福音 20:29-20:34

注释:

23.第二十章29至34节:
「耶利哥」是接近耶路撒冷的城市。这两个盲人从来不曾看见过耶稣行神迹奇事,他们顶多是听到大街小巷中关于耶稣的各种传说故事,包括所行的神迹,以及他的教训。但只因此他就知道耶稣就是「大卫之子」,确信耶稣有能力可以医治他们瞎了的眼睛。这句「大卫之子」表示拯救者之意。相对于许多人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却还是不信,尤其是那些犹太人领袖更是如此。

当耶稣问他们有什么期待时,他们的回答很清楚表示希望「眼睛能够看见」。

第34节,这是马太福音第三次提到耶稣「动了恻隐之心」(参考九:36、十四:14),然后伸手摸了他们的眼睛,就使他们立刻能够看见。
经文:

马太福音 21:1-21:11

注释:

24.第廿一章1至11节:
接近耶路撒冷之前,耶稣先派两个门徒进去前面村庄借用「一匹驴和一匹小驴」。若是有人问及为何牵驴,就说是「主要用它们」,这是耶稣和驴主人的约定暗语。

第4至5节,是引用撒迦利亚书第九章9节的经文。所不同的,是撒迦利亚书只说一匹驴,但在马太福音却是说有两匹驴。

第6至8节,古时候的人用衣着来表示身份,因此将自己的衣服铺在驴背上给耶稣骑,或是铺在路上给耶稣骑驴过去,都是在表示放低自己的身分,愿意顺服之意(参考列王纪下九:13)。

第8节说有人砍下「树枝铺在路上」,这是早期以色列人民欢庆住棚节时的方式(参考利未记廿三:40)。约翰福音第十二章13节特别指明民众是拿着棕树枝,因此,教会历史上就称之为「棕树节」,这一天也是受难周的第一天。

第9节,这句「颂赞归于大卫之子」,意思是说「求上帝现在拯救」之意。第二句「愿上帝赐福给奉主名来的那位」,这句是引用诗篇第一一八篇26节。

第10至11节,耶路撒冷城朝圣的民众纷纷询问是谁来了,显然询问的人很多是从外国返乡朝圣的侨民。认识耶稣的群众回答:「他是加利利省拿撒勒的先知耶稣。」这里特别用「先知」来称呼耶稣,似乎有意要表明耶稣就是申命记第十八章15至18节,摩西转达上帝所预备那位要来带领犹太人的先知。
经文:

马太福音 21:12-21:13

注释:

25.第廿一章12至13节:
第12节说「耶稣进了圣殿」,参考约翰福音第二章14节就会清楚,那是指圣殿的外院,是所有民众可以聚集的地方。在这外院处设有兑换钱币和贩卖鸽子的摊位,为了方便外地回来的犹太侨民到圣殿献祭和奉献时的需要,这些摊位都是由圣殿的祭司在掌管。耶稣会将这些摊贩都推倒,是因为他认为这些摊贩有欺骗的行为,已经污蔑了圣殿的圣洁,让圣殿变成「贼窝」。他引用以赛亚书第五十六章7节,认为圣殿原本是要「作祷告的殿」,这表示圣殿是和上帝对话的地方,怎能有欺骗的心或行为?若此,又将如何进入圣殿面对上帝呢?
经文:

马太福音 21:14-21:17

注释:

26.第廿一章14至17节:
第14节,这节可参考第十九章2节。
第15节可清楚看出当时在圣殿握有权柄的「祭司长和经学教师」心中的「恼怒」,其实就是嫉妒,因为民众对耶稣的喜爱远超过对他们的肯定。也因此他们不敢公然逮捕耶稣,深怕激怒群众(参考马太福音廿一:46)。

这些宗教领袖问耶稣是否有听见儿童和民众呼喊的声音?耶稣用诗篇第八篇2节诗人描述连婴儿都会歌颂上帝的伟大。其实,耶稣已经在隐喻一个重要信息:连在圣殿里的小孩子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都会认识出他就是来自上帝,却只有这些宗教领袖硬是不信。
经文:

马太福音 21:18-21:22

注释:

27.第廿一章18至22节:
马太福音作者喜欢用果树结果子来诠释实际行动和信仰之间的紧密关系(参考三:8、十二:33—35、十三:23、廿一:19、33)等。

无花果树通常是在每年六至八月时候结果,它的特色是叶子和果实是同时开出来。因此,只要看到叶子,就必定会找到果实,现在的时间是大约三、四月间,应该不是无花果结果实的时间,却会长出叶子来,表示这棵无花果树已经有了问题。

第19节,耶稣指着这棵无花果树说「永远不会再结果子」这样的话,结果这个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

第20节,门徒「大感惊奇」,他们问这棵无花果树「为甚么会立刻枯干」?他们想问的是「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能力吗」,跟耶稣原本要说的,没有结出好果子的树会被砍掉(参考路加福音十三:7,约翰福音十五:2、6),已经有了差距。因此,耶稣的回应是「只要有信心」,他所做的,门徒也可以做,这样的回应也是马太福音第七章7节所教导的。
经文:

马太福音 21:23-21:27

注释:

28.第廿一章23至27节:
耶稣能在圣殿里教导群众,是因为民众对他的教导有高度的肯定,而且耶稣的教导让群众觉得有权威,这也使得犹太人的领袖们对他相当不满,因此他们对耶稣提出有关权威的问题。

第23节说耶稣当时正在教导民众。因此,当这些领袖来问他「凭甚么权柄做这些事」时,可能是指:一是指他没有祭司长同意,怎能在圣殿公然当起教师的工作?因为耶稣不是经学教师。二是指他把在耶路撒冷圣殿的摊贩都赶走。他既不是祭司,也不是圣殿管理阶层,谁给他这权柄?

第24至25节,耶稣知道这些领袖当中有很多人对施洗约翰的权柄并不认同,但民众却是给予很高的肯定。于是他反问他们如何面对施洗约翰的权柄问题。而这正是他们之中意见有分歧的事,他们不敢在耶稣面前公开出来。

而真正的问题是第26节,这些犹太人领袖只怕群众。他们不怕上帝,也不怕人。因此,他们回答耶稣,说他们不知道施洗约翰的权柄从哪里来。耶稣也藉此拒绝回答他们。
经文:

马太福音 21:28-21:32

注释:

29.第廿一章28至32节:
这是马太福音特有的资料,也是一则鲜明的比喻。

第28至30节中,耶稣以两个儿子作比喻,第一个儿子听了父亲的吩咐后,当场说「不去」,但后来后悔了,就照父亲的吩咐去做。第二个儿子是对父亲的吩咐说「好」,结果并没有去。

显然地,第二个儿子的态度,就是犹太人宗教领袖的缩影,只会说,不会做(参考马太福音廿三:3)。

第31节,要「成为天国的子民」,就是要遵照上帝的指示去做。因为天国就是以上帝为中心,听从上帝的指示。

第32节是耶稣对此比喻的解释,表示「税棍和娼妓」,原本是被拒绝进入葡萄园的对象,却因为后来听了施洗约翰传出的信息,照着所「指示」的去做。但是,这些宗教领袖原本就应该去做的,却是拒绝或是没有去做,这样说来,税吏和娼妓比他们更快成为天国的子民。
经文:

马太福音 21:33-21:46

注释:

30.第廿一章33至46节:
从这比喻可看出耶稣和犹太宗教领袖之间的冲突很大。耶稣用这则葡萄园比喻来述说这些宗教领袖心态上的可议之处,就是他们有窃据上帝主权的心思意念。

第33节,是采用以赛亚书第五章2节有关主人开垦葡萄园的诗歌为背景。

第34节,葡萄园主人外出去旅行前,将葡萄园出租。依照利未第十九章23至25节的记载,开垦新种的果树,前三年收成的果实都要当作不洁净的,第四年的收成是属于上帝的初熟果实,第五年才是属于自己的。因此,这里说「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也就是第五年收成之际,要去收租金。这里指出葡萄园主人「应得的分额」,意思是他们之间有契约关系。

第35至39节,这段经文是佃户的心态就是想要霸占该葡萄园,因此,对主人派仆人去收租金,不但不给,还将收租的仆人杀害。最后主人只好派出自己的儿子去收租金,结果还是一样遭到杀害。整个比喻的中心经文是在第38节,佃户想要「夺取」园主的产业,自命为园主。

第40至41节,很清楚地,园主一定会采取行动,严厉惩罚这些恶劣的佃户。然后收回葡萄园,转租给「能按时交租的佃户」。

第42节,这节是引用诗篇第一一八篇22至23节的诗歌,表示人所瞧不起的上帝仆人,在上帝手中却是最贵重的。

第43至44节,耶稣指出这些犹太宗教领袖们,根本就无份于上帝国,因为他们和想要夺取葡萄园的恶佃户一样。

第45至46节,这些宗教领袖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因为他们知道这比喻就是在说他们,且将他们比喻为没有得救希望的对象,他们感觉备受羞辱,因此,想要逮捕耶稣。因为那是在圣殿范围内,他们可以迳行逮捕,且送去最高议会审判,但他们不敢这样做,原因是当时正逢逾越节,耶路撒冷城内人潮拥挤,特别是群众都喜欢耶稣,且认为他是「先知」,万一逮捕耶稣引发群众情绪激荡而失控,他们将会受到罗马政府的严厉惩罚。因此,不敢出手逮捕。
经文:

马太福音 22:1-22:14

注释:

1.第廿二章1至14节:
这是一段不太容易懂的比喻,有可能是来自两个比喻(第2-10节、第11-13节)合并在一起的,也有可能是原始资料有遗漏,使这个比喻读起来有点衔接不起来。

第2节,这节提到天国好像国王为儿子办婚姻的宴席,这种用婚宴来解释天国的比喻,在第廿五章1至13节再次出现。

第3节,因为是国王娶媳妇的婚宴,因此,都会事先邀请宾客,而被邀请的宾客应该感到相当荣幸才对。「可是他们不愿意来」,这句话表示受邀请的宾客根本就瞧不起国王。

第4至6节,国王于是「再派遣另一批仆人」,并且宣告宴席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宾客来就坐。但受邀请的宾客不但拒绝参加,且找出许多理由推辞,更严重的是不参加也就罢了,还殴打国王派去的仆人,甚至将国王的仆人给杀了。这样的比喻很像第廿一章33至39节的园主将葡萄园放租给佃户一样。

第7节,国王对宾客的态度大为忿怒,决定采取制裁行动,这说明了天国是有审判的。而国王代表着上帝和受邀请宾客(上帝子民)之间的关系。

第8至10节,因为原先宾客的恶劣态度,终于改变国王的决定。他要仆人上街去,只要「看到的人,无论好坏都请来」,这句话跟第十三章47至48节的撒网之比喻类似。但也因为不论「好坏」都邀请入席,才会继续下列的审判。

「使喜堂上坐满了客人」,这原本是天国办宴席的本意。但却因为原先被邀请的宾客不理会,才会改变原本计画,改为到街道上邀请所有遇到的人来参加宴席。
第11至13节,这段很可能是另一个比喻,不过也有可能是接续第10节所说的,只要到街上看到人就邀请进来,之后才来分别。

「没有穿喜宴的礼服」,表示对国王的邀请态度轻视。因此,当国王询问他们的时候,这些漠视国王邀请的人,答不出话来。国王对这种鄙视他邀请的人,会采取严厉的惩罚。表示鄙视上帝恩典的人,上帝不会宽待、饶恕。

比喻的重点是在第14节所说的,被邀请的人未必都是经过拣选的人,如果将这一节跟第十三章47至50节经文相对照来看就会更清楚明白,该段经文说,天国就像是撒网在湖里,然后将所有捞起来的鱼分类,把好的放在桶里,坏的丢弃。这说明了天国有分别为圣的要件。
经文:

马太福音 22:15-22:22

注释:

2.第廿二章15至22节:
所谓「希律党」,这是犹太人的政治党派之一,另一个与此党派对立的就是「激进党」(《和合本》译为「奋锐党」)。希律党的人支持希律的家族统治犹太,这种看法刚好与激进党的人所持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是坚持必须由犹太人自治。一般说来,法利赛人是激进党派的主要份子,因此,希律党派和法利赛人在政治理念上可说几乎是南辕北辙。但如今却因为要除掉耶稣而结合在一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而是第二次。第一次是马可福音提供的资料,说耶稣在会堂里医治一位手枯干的人后,他们就共谋过这样的计划(参考马可福音三:6)。

第16节,这节正好表明这些犹太人社会领袖的虚伪,他们虽然开口说称赞耶稣的话,但并不是真心诚意说这些话,主要目地是想要「陷害」耶稣。

第17节,「向罗马皇帝纳税是否违背我们的法律」,这里的「税」是指罗马政府开徵的人头税,男人只要是年满十四岁,就必须缴税到六十五岁,而女人年满十二岁以上就要开始缴纳,也是到六十五岁才停止。激进党派的人经常发动抗缴,因为他们认为若缴纳这种税,等于表示顺服罗马帝国的统治权,他们认为只有上帝才是他们惟一的君王。也因为这样,激进党派的人经常被罗马政府认为是叛乱份子。因此,若是耶稣认为该缴,激进党派的人就会说耶稣承认罗马皇帝是他的王。但若是说不合法律,希律党派的人就会向罗马政府控告他,表示他反对罗马政府,是叛乱犯。后来他们就是向彼拉多指控耶稣鼓动民众抗缴税金(参考路加福音廿三:2、5)。

第18至19节,耶稣有特别能力,会知道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因此,指责他们是「假冒为善的人」,然后要他们拿个「纳税用的银币」给他看。这种银币不能拿去圣殿奉献。就像第20节所说的,银币上面有凯撒的雕像在上面,被认为是偶像。但罗马政府只收这种银币。

第21至22节,耶稣回答的这句话,表示政府的东西和上帝的是不同的,二者不能混淆。这使得他们原本想好要陷害耶稣的计谋因此破解,他们只好离开。
经文:

马太福音 22:23-22:33

注释:

3.第廿二章23至33节:
在阅读这段经文之前,最好先读申命记第廿五章5至10节经文,也就是所谓的「利未拉特婚姻条例」。该法律原本是要让兄弟负起责任,关心家庭陷入困境的兄弟而设。因为若是没有生下儿女,失去丈夫的寡妇就无法继承财产,对寡妇来说是生活会陷入困境。

撒都该人不但不相信复活,他们也不相信天使、圣灵(参考使徒行传廿三:8),他们也不接受先知的书信,只相信摩西五经而已。

撒都该人也用比喻方式来问耶稣,若「兄弟七人」,先后都是娶了同一个女人,若是有复活,那女人将会是谁的妻子?这「七」,表示到最后实在是无人可以再娶那位寡妇了。

第29至32节,「不知道上帝的权能」,表示在人看来很困难、无解,但在上帝却事事都能(参考马太福音十九:26)。复活的事是上帝在掌管,上帝使死人复活并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再者,上帝要怎样管理「天上的天使」的事,也不是人的能力可以理解。

「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这句话主要在表示上帝是永恒的上帝。人有限的生命无法了解。
经文:

马太福音 22:34-22:40

注释:

4.第廿二章34至40节:
「法律教师」用摩西法律来问耶稣,摆明了就是要「陷害」耶稣,存心不良。

第37节,耶稣依据申命记第六章5节来回答,而这节被看成是圣经中最重要的经文,因此,第38节随即说是第一重要的诫命。

第39节,「要爱邻人,像爱自己一样」之教训是依据利未记第十九章18节的经文引伸而来。耶稣说这是第二重要的诫命。

第40节,「摩西全部的法律和先知的教训」,这句话指的就是整本旧约圣经。
经文:

马太福音 22:41-22:46

注释:

5.第廿二章41至46节:
前面连续三次都是犹太人领袖来向耶稣挑战,想要陷害耶稣。现在这里则是换成耶稣提问向他们挑战。

耶稣提出「基督」是「谁的子孙」?犹太人依据先知的预言,认为基督一定会出自「大卫的子孙」(参考以赛亚书十一:1,耶利米书廿三:5)。

第43至44节,耶稣引用诗篇第一一○篇1节作题材,问他们怎样解释这段诗歌?基督就是拯救者之意。他藉着大卫的后裔出生在人类历史当中,与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因此,从人的角度看,他是大卫的子孙。没错!但是,拯救者就是上帝本身,连大卫王也必须臣服在他脚下。

第45节,耶稣要强调的是:不能老是用字面上的词来解释圣经,要知道圣经字面背后所要表达的意义。基督固然是来自大卫的子孙,那是上帝差派的拯救者藉着人的家庭降生到世界上来,这位拯救者当然是比大卫更为伟大。当时有人称耶稣为「大卫之子」,但并不表示耶稣是一般人,而是超越了大卫的地位。只是这些犹太人领袖不愿意承认罢了。
经文:

马太福音 23:1-23:12

注释:

7.第廿三章第1至12节:
第2至3节,耶稣承认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在教导摩西法律上有权威,要听从,但不要学习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只会说,不会做」。

第4节,耶稣指出他们只会把摩西法律加上许多传统习俗,加重了人民学习的困难。

第5至7节,说出这些领袖爱面子,很虚假。

第8至10节,犹太人经常将「老师」、「导师」、「父亲」三词交替使用。耶稣在这里将之厘清,让民众和门徒知道不要混淆。大家应该彼此成为学习的老师,从救主来学习牺牲生命救赎他人的爱,也学习认识只有一位赏赐的天父。

第11至12节,可参考马太福音第二十章26节,腓立比书第二章7至9节。耶稣再次强调会谦卑自己作为仆人的角色来服侍别人,这样的人会被人尊崇,而上帝一定会高举他, 
经文:

马太福音 23:13-23:36

注释:

8.第廿三章13至36节:
这段经文叙述法利赛人和经学教师的真实问题,共计有七种,每一种的开头都是用「要遭殃了」来说明他们所做的这些事,都将遭到上帝的惩罚。

第一种:第13至14节,他们阻碍别人进天国的机会。

第二种:第15节,带领外邦人信上帝,后将这些加入的新成员塑造的比他们更糟糕,不但狂热,且胸襟更狭隘。所谓「加倍的坏」,这句话也表示法利赛人和经学教师将受到「加倍」的惩罚。
第三种:第16至22节,他们会用发誓来掩饰内心的贪婪,表面上是在向上帝发誓,事实上内心想的是祭坛上的贡品,这种发誓简直就是在亵渎神圣的上帝一样。

第四种:第23至24节,是关于十分一的奉献固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对人的要有正义、仁慈、信实等品格,但这些却常被他们故意疏忽。

第五种:第25至26节,只知道做好表面的工作,内心充满着贪欲和放纵的念头。

第六种:第27至28节,粉刷坟墓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人不会因为没看见坟墓而碰触到变成不洁净的人。因为根据民数记第十九章16节的规定,碰触到坟墓就属于不洁净。这原本是件好事,但他们就像是这样,只重视外表的亮丽好看,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坏死的身体,是没有生命的躯体一样,充满着邪恶和虚伪,刚好显示了他跟坟墓里埋葬的死人一样,本身就是不洁净的。

第七种:第29至33节,他们修建先知的坟墓,似乎很尊重先知,其实他们却继续在杀害先知。比起他们的祖先,他们没有好到哪里去。

以上七种都发生在这些犹太人宗教领袖身上,且持续在发生,并没有改善。因此,耶稣用第34至36节作结语,用很严厉的话指责他们这种恶劣行径。

第35节的「亚伯」,这是创世记第四章1至8节,被哥哥该隐无辜杀害。

「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这里在记录上有点错误,应该不是「巴拉加的儿子」,而是「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才对(参考历代志下廿四:20—22),是约阿施王执政的时代,命令手下在圣殿的院子里用石头把他打死。
经文:

马太福音 23:37-23:39

注释:

9.第廿三章37至39节:
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中心,但是对上帝的仆人却是采取迫害的态度,旧约时代的先知受到如此遭遇,耶稣最后也是在耶路撒冷被杀害。

第38节,预言圣殿将成为「人烟绝迹的荒场」,这句话在主后70年应验,罗马将军提多将之摧毁。时至今日,圣殿依旧尚未重建,仅留下一片「哭墙」(西墙)。

第39节,引用诗篇第一一八篇26节的诗歌。「从此再也见不到我」,这句话表示终末的时间即将来到。

10.马太福音在编辑上有很特别的手法,例如第五至七章,作者用连续三章的篇幅将耶稣的言论汇集在一起;在第十三章则是用七个比喻述说天国;在第廿三章是连续指责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的七个问题;第廿四章作者用七个景况在描述有关末日的灾难;第廿五章是用三个故事说明天国的景况。
经文:

马太福音 24:1-24:2

注释:

11.第廿四章1至2节:
「耶稣从圣殿出来」,这句话可以接续第廿一章23节的「耶稣进了圣殿」,这当中都是马太福音所收集的耶稣教导之言论。

「圣殿的建筑」,这是大希律王在主前20年开始扩建,经过46年的时间才完成(参考约翰福音二:20)。完成后的圣殿范围比原先的大出三倍,且装潢的更加美丽。但耶稣说它的「每一块石头都要被拆下来,没有一块石头会留在另一块上面」,这件事在主后70年应验,正如第廿三章38节所说的,「殿宇将成为人烟绝迹的荒场」。
经文:

马太福音 24:3-24:51

注释:

12.第廿四章3至51节:
第3节,耶稣预言圣殿将会被拆毁之后,门徒私底下来问此事「甚么时候会发生」,因为一般犹太人认为,当耶路撒冷圣殿被拆毁时,也表示末日就来到了。

从第4节开始一直到第51节,耶稣连续讲了七个灾难的景况。

第一个是第4至14节:
有人会假借基督的名,也会有假先知出现来迷惑人,而战争、饥荒和地震将会不停地发生。先知耶利米在描述上帝惩罚他那邪恶的时代的方式,也是用战争、饥荒和瘟疫(参考耶利米书廿一:7、9、廿八:8、廿九:17—18、三十二:24、36)。不但这样,耶稣提醒他的门徒,他们将会受到迫害,甚至会被杀害。但耶稣强调当福音传遍了全世界之后,世界的末了才会来到。

第二个是第15至22节:
这段经文用希腊帝国统治末期发生的事件来述说末日的景象。

在第15节的这句「毁灭性的可憎之物」,一再出现在但以理书中(参考九:27、十一:31、十二:11)。背景是发生在主前167年的事件,那时是希腊的安提阿哥四世衣匹法纽(Epiphanes)带猪进入耶路撒冷圣殿至圣所的祭坛献祭,结果引起犹大家族里的马加比挺身而出,他带领犹太人起来反抗希腊军队。后来在主后40年,罗马皇帝卡利古拉(Caligula,37--41)也曾威胁犹太人说要采取和安提阿哥四世相同的行动亵渎圣殿。因此,这句话也在暗示着,若有类似这样的景况发生,就是大灾难又将来临的时刻。

而从第16至18节可清楚看出,指示要赶紧逃离灾难。问题是若这是末日景象,要逃往哪里去呢?
第19至21节,提到期盼灾难的日子不要发生在冬天,因为这只会让孕妇或哺育婴儿的母亲加倍痛苦,可能她们会跑不动,或是连带使婴儿受害。也不要发生在安息日,因为他们怕违反安息日的规律。

第22节,这节提到上帝在苦难中施恩典,让苦难的时间缩短,这样可以留下更多残存的人民。

第三个是第23至28节:
这段经文主题放在假基督和假先知的出现。

第23和27节将第4至14节再次提起假借基督和先知之名出现的事件,表示迷惑人心的事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第28节,这是一句谚语,是引用约伯记第三十九章30节。意思是只要注意,就会看到即将发生或是已经发生的事。

第四个是在第29至31节:
这里提到「人子」将要来临,他来临时天象会出现变异,圣经作者喜欢用这种天象变化来说明那是上帝出重手惩罚的记号(参考以赛亚书十三:10、三十四:4,以西结书三十二:7,约珥书二:10,阿摩司书八:9)。「号角的声音要大响」,这表示审判开始。

第五个是第32至35节:
耶稣用自然生态景象来教导门徒,要他们注意看那末日景象的来临,其实从生态环境的变化就会明白,就好像看无花果树的生长一样,很平常没有甚么特别。

「就在门口」,意思指时间迫切,很快,且是随时会来到。做好准备比猜测时间甚么来到更重要。
第35节,这节可参考以赛亚书第四十章8节。耶稣要大家相信他讲的话。

第六个从第36至44节:
这段经文的中心词字就是「警醒」,因为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时间甚么时候会来临,就好像「挪亚时代」也是这样。另一方面,没有人知道谁会被拯救,或是谁会被留下来。会警醒的人,知道随时「准备好」,因为末日会在人「料想不到的时候忽然来临」。

第七个是第45至51节:
这是继续前段警醒的这个主题,一个仆人若是警醒,他不会去猜测主人甚么会回来的时间,因为主人随时都可能会回来。当主人在仆人「料想不到」的时候回来时,看到仆人始终非常忠实,主人一定会奖赏,但对于偷懒、不忠实的仆人,主人必定会用很严厉的手法惩罚他们。

注意,耶稣讲天国的比喻时,会提到关于审判的事,讲末日的问题也是这样。
经文:

马太福音 25:1-25:13

注释:

13.第廿五章:
这一章用三个比喻来说明天国,而且都和终末的审判有密切关系。在这三个比喻中的第一和第三个,都是马太福音特有的资料,第二个比喻在路加福音第十九章11至27节也有记载。

14.第廿五章1至13节:
将天国比喻成婚姻的筵席也是耶稣比喻中的一个特色(参考马太福音廿二:1—14)。再者,耶稣比喻的另一个特色,就是采用极鲜明的对比,这种比喻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当时的人一听就马上了解他所说的比喻。

这个比喻是说将十个少女分成两组,聪明的五个一组,愚笨的也是五个一组。聪明者表示有准备,且是准备好迎接结婚的新郎来到,好加入庆贺的人群中。耶稣就曾在比喻中隐喻着他就是新郎(参考九:15)。相对的另外五个,就是愚蠢的,她们因为准备不够,等候新郎的时间比预期延迟了,手上的灯油耗尽了,想要先向别人借来用,却得不到。整个比喻的中心是强调这种准备是不能借用别人的,也没有人能够帮忙,因为大家都担心自己所预备的不够用。

再者,这里所说的「聪明」的女子和「愚蠢」的女子,就像第七章24至27节所提起的两组人一样,「聪明」的意思是指会实践所听到的教导的人,相对的,愚蠢就是听了却不去实践的人。
第13节,这节是重复着第廿四章42节、44节、50节的意思,都在表示没有人知道甚么时间,审判的末日会来临。
经文:

马太福音 25:14-25:30

注释:

15.第廿五章14至30节:
这则比喻和第廿四章45至51节的比喻类似,都是在强调仆人受主人之托管理家产。从字面上看起来,这则天国的比喻好像是有三组人,其实只分两组,就像前一个比喻一样,一组是「又好又可靠的仆人」,另一组是「又坏又懒的仆人」。耶稣在说天国的比喻时,总是跟审判有关。

整个比喻的重点在第15节所说的,主人是按照仆人的「才干」交托给他们不同的工作量。

这里说一个给五千,另一个给两千,第三个给一千。第15节这里用「金币」来表示,表示数目相当庞大。

第18节说出三个仆人最大的差异,就是前两个都是领了主人交代的金币后,就「动身」、「立刻」去做生意。只有那位领一千的,是在地上「挖了一个洞,把主人的钱埋起来」。

古时候的人,会为了安全的缘故将钱埋藏在地下(参考马太福音十三:44),这个领一千的并没有依照自己身上拥有的「才干」去做生意。而且当主人回来结帐时,他还用了许多理由(第24至25节)来搪塞、推诿。如果说将钱存放在银行是最简单的方法,那么,这应该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事,但这个仆人则是连这么简单的事也不做,还用许多理由来推卸责任,那只会使主人更加生气而已,于事无补。上帝交托给你多少?这是每个人要自己反省的问题,不是他人可以过问的。

第19节,这节是天国比喻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主人会回来「结帐」,这表示审判。最后,主人判定那领一千的仆人是「又坏又懒」,而前面两位被主人认为是「又好又可靠的仆人」,然后依照他们的才干所努力之结果奖赏他们,让他们「经管」更大的数目。

第29至30节,是此比喻的结尾,说明只要尽心尽力努力,一定会有奖赏,而这奖赏会超过原本所拥有的。相对的,懒惰的人,上帝会连他原本所拥有的也将失去。
经文:

马太福音 25:31-25:46

注释:

16.第廿五章31至46节:
这段最后审判的故事就跟前面两个比喻一样,也是分成鲜明的对比,重点在强调微不足道的事。在一般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人或事上,甚至人自己都不曾记住有过的事。但是上帝记住人所做的每一件事。圣经作者说每一个人都有一本生命册,身旁都有一位天使在记录着所言所行,这些都会成为将来上帝审判的依据(参考腓立比书四:3,启示录二十:11—15)。

这则比喻用「绵羊」和「山羊」作题材,并不表示绵羊比较好,是因为在巴勒斯坦地区早晚温差大,白天放牧时让这两种羊在一起,但到夜晚时候会将绵羊和山羊分开,因为山羊需要升炭火或是草堆保暖。「右边」是指宠爱、祝福的意思,相对于「左边」,表明的是失宠、诅咒。
经文:

马太福音 26:1-26:5

注释:

17.第廿六章:
这一章是记载耶稣受难的故事。从一个女人用香油膏抹他,到和门徒用逾越节晚餐后去客西马尼园祈祷,然后被犹太人最高议会逮捕、审问等等。

18.第廿六章1至5节:
这两段经文都是和犹大出卖耶稣有关。在第1至5节中,耶稣再次提醒门徒,他将「被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是第二次提醒门徒他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参考二十:19),也是他提起即将受难的第四次。

第3至5节说明这些犹太人领袖确定要除掉耶稣,但怕引起群众暴动。理由他们很清楚,是民众喜欢耶稣(参考廿一:8—11、15—16、46)。在逾越节期间,耶路撒冷城内人口会暴增到十倍以上,稍有不慎,在维安工作上就会失控。因此,他们确定要秘密进行此项谋害之事。
经文:

马太福音 26:6-26:13

注释:

19.第廿六章6至13节:
四本福音书都有记载有一个女人拿珍贵的香油膏在耶稣身上,只有路加福音的资料比较特别(参考七:36—39)。

第6节提供这件事发生在伯大尼,是一位曾患麻疯病但已经被耶稣治好的西门家里。

第7至9节说有个女人拿来「一只玉瓶,盛满了珍贵的香油膏」,马可福音第十四章3至4节特别指出那是「纯哪哒香油膏」,价值「三百多块银子」。她将这么珍贵的油膏倒在耶稣的「头上」,这种举动通常是圣经时代国王或大祭司就任时才有的。可看出耶稣在这位女子心中的地位。门徒看见了,很不以为然,认为可以将这瓶香油膏拿去卖,将所得到的钱用来周济穷人。

第10至13节,耶稣认为这女人知道他将受难,因此,特地用这种方式来为他的安葬作准备。耶稣这样的回答已经在表明,这个女人知道耶稣将受难,但门徒并不清楚。再者,这个女人为耶稣所做的,跟加略人犹大所做的事,呈现出来的刚好完全相反。她用多出犹大十倍价钱的香油膏耶稣,相对的是,犹大是用极低价出卖耶稣。
经文:

马太福音 26:14-26:16

注释:

20.第廿六章14至16节:
犹太人领袖一心一意地设法要逮捕耶稣,却不知道他在夜晚躲藏在哪里?刚好耶稣门徒加略人犹大提供了合作的意愿。马太福音作者在这里很清楚地表示,是犹大主动去找这些犹太人领袖(第14节)。

第15节,「如果我把耶稣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甚么?」这句话充分显示犹大确实是为了某种利益而要将耶稣出卖。而这里说犹太人领袖给他「三十块银币」,这个数目刚好是旧约时代一个奴隶的价钱(参考出埃及记廿一:32)。也因为这样,一般都说犹大为了钱出卖耶稣。这点也是约翰福音作者暗示犹大对钱的喜爱,说他是「贼」、「管钱,常盗用公款」(约翰福音十二:6)。
经文:

马太福音 26:17-26:25

注释:

21.第廿六章17至25节:
「除酵节」,这是从逾越节隔天开始,共计有七天。由于逾越节也必须吃无酵的食物,因此,前后共计八天。从犹太历正月14日的黄昏开始算是逾越节(参考利未记廿三:5—8)。

第18节,耶稣早已经安排好他要和门徒守逾越节晚餐的地点。因此,要门徒「进城去见某某人」,他们要在他的「家里守逾越节」。

第19至21节,「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句话也是在提醒犹大,耶稣很清楚他心中的企图、计谋。希望他能即时回心转意。

第22、25节,「一个一个地问」耶稣,「不是我吧?」这样的写法很清楚在表明犹大也是跟其他的门徒一样,他也来问耶稣。这真的是很讽刺的行为。

第23至24节,耶稣很清楚用一个动作暗示着那个跟他「一起在碟子里蘸饼吃的那个人要出卖」他,但门徒显然没有听进这句话。因为「一起蘸饼吃」,表示关系良好,可能每个门徒都有同样的举动,表明他们和耶稣紧密连结在一起。但耶稣在此特别提醒他们,做这种出卖老师的事的人,会面临灾祸。
经文:

马太福音 26:26-26:30

注释:

22.第廿六章26至30节:
这里所记载的最后晚餐形式,和逾越节晚餐的规定已经不同,而是简略了许多,且比较接近早期教会守圣餐的样式。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23至25节也写下了当时圣餐的状况。

耶稣拿起「饼,先献上感谢的祷告」,这是很典型的逾越节晚餐之方式。但耶稣已经将这饼的意义重新诠释,说那是代表着他的身体。

「拿起杯」,也是一样先感谢,他说那是代表着他的「血」。利未记第十七章11节说血代表着生命,可用来赎罪。当耶稣这样解释时,已经在表明他要牺牲生命来救赎人类的罪了。

第30节说他们「唱了一首诗」,通常是诗篇第一一三篇至一一八篇中的一首。
经文:

马太福音 26:31-26:35

注释:

23.第廿六章31至35节:
彼得有三次否认他和耶稣之间有师徒关系,这件事在四本福音书中都有记载。

第31节,耶稣引用撒迦利亚书第十三章7节的经文,说明敌人会把牧羊人抓走,羊群自然会四散而去。他用这句经文来警告他的门徒,当他受难时,门徒们都会「离弃」他。

第32节,耶稣与门徒有个约定,当他复活之后,要比门徒「先到加利利去」,表示他将在那里跟门徒会合。然后马太福音在第廿八章16节说十一个门徒们确实是到了加利利的一座山上去跟耶稣相会。马可福音并没有这后续的经文,而路加福音则是认为门徒一直留在耶路撒冷,且复活后的耶稣基督也是在耶路撒冷显现给门徒看,然后才带门徒到伯大尼,耶稣在那里升到天上(参考路加福音廿四:50),然后门徒回到耶路撒冷(参考廿四:52)。约翰福音记载耶稣和门徒都有去加利利,只是门徒认不出他就是复活的耶稣,直到耶稣告诉门徒怎样捕鱼,那时,彼得终于发现那是耶稣。

第33至35节,彼得虽然表示他一定不会离弃耶稣,耶稣却很肯定地告诉彼得在当天晚上「鸡叫以前」,他将会有「三次」否认与耶稣相识。但彼得更加坚定地表示,就算是要死,也会与耶稣同死,而不会否认他。
经文:

马太福音 26:36-26:46

注释:

24.第廿六章36至46节:
耶稣带门徒离开耶路撒冷,到橄榄山中的一座「客西马尼园」去祈祷。所谓「客西马尼园」,意思是指榨橄榄油的地方。约翰福音说耶稣经常和门徒到这地方来,也因为这样,犹大才知道怎样带人去逮捕耶稣(参考约翰福音十八:2)。犹大若是没有去通报这个消息,犹太人领袖并不知道耶稣和门徒在这里。

就像之前一样,耶稣只带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也就是雅各和约翰,离开其他门徒到另一个地方。路加福音说那距离大约有「扔一块石子」远(参考廿二:41)。然后他又离开他们三个,独自一个人俯伏在地上向上帝祈祷。

第38节,此时的耶稣心里很「忧伤,几乎要死」,这是作为一个人必定有的心境,因为他知道离受难的时间越来越接近。

第39节,耶稣向上帝祈祷,不要让他喝那「苦杯」,这是指十字架的死亡。但他还是清楚地表示,愿意顺服上帝的「旨意」。他这样祈祷,连续有三次都是相同(参考第42、44节)。

耶稣每次祈祷回来到这三个门徒的地方,结果看见他们都睡着了。耶稣对彼得和门徒说,要警醒祈祷,但门徒确实很软弱,连续三次,耶稣回到门徒那里,都是看见他们睡着了(参考第40、43、45节)。就在第三次之后,耶稣告诉门徒,出卖他的人带人来抓他了。
经文:

马太福音 26:47-26:56

注释:

25.第廿六章47至56节:
来抓耶稣的人,是从犹太人最高议会派出的警卫,是犹大带队。这表示犹大知道怎样来客西马尼园这个地点,就由他带队,表示他所提供的消息确实可靠。

犹大用「亲」耶稣的方式作暗号,让来抓耶稣的人看清楚。因为是深夜,若不注意,可能会抓错了人。但「亲」吻耶稣,这原本是在表示非常高兴、喜爱的方式,在巴勒斯坦的地区的学生也用这种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当犹大用这种方式对耶稣表示热情和问安时,耶稣很清楚犹大所要做的是甚么,他就回应他:「朋友,你想做的,赶快做吧!」其实这句话是在告诉犹大说:「你在干甚么,我都很清楚,不必用这种方式来伪装。」

第51节说有一个人拔刀出来「向大祭司的奴仆砍去,把他的一只耳朵削掉」,这个拿刀的人就是彼得,而被他削掉耳朵的仆人名叫「马勒古」(参考约翰福音十八:10)。但耶稣随即把马勒古的耳朵治好(参考路加福音廿二:51)。耶稣禁止门徒用武力的方式处理事情。耶稣斥责彼得这样的行为,要他把刀收起来,他说拿刀的人,「一定在刀下丧命」,这也很清楚说到用武力的方式,并没有解决问题。耶稣也斥责那些带着刀棒来抓他的人,是把他当作「暴徒」看。

第56节,这里说到「圣经上所说的话」,这可能是引用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12节。

果然,就像耶稣之前预言的,就在这时候,他的门徒们都「逃跑」了。
经文:

马太福音 26:57-26:68

注释:

马太福音第廿六章57节至第廿八章20节
1.第廿六章57至68节:
当时的大祭司是该亚法,他也是犹太人最高议会的主席,议会是由包括大祭司在内共计有71名议员组成,这些议员是由经学教师、祭司、长老等代表,议会名称「三和林」(Sanhedrin)。除了不可在夜间审问案件外,开会应该是在耶路撒冷圣殿区域内的一个名叫「掘石」(Hall of Hewn stone)的大厅中开会审问。因此,可以看出这些犹太人领袖明明知道那是错误的行为,却为了要杀害耶稣不择手段。

第58节是为第69至75节有关彼得三次否认、他和耶稣之间的师生关系先作个前言交代,也表示所有门徒都离开,但彼得是「跟着耶稣,到了大祭司的院子」。他混在警卫当中,心中想要知道耶稣被捕之后会有怎样的发展。他就是在这里被认出来和耶稣有关系的。

第59至61节,这些犹太人领袖竟然是「找假证据控告耶稣」,这是很要不得的事,因为已经违背十诫的第九诫,难怪耶稣会用先知以赛亚的话谴责他们,说他们虽然口口声声说上帝,但是心确实是远离了上帝(参考马太福音十五:7—9)。他们虽然努力找证据,还是找不出来,最后有「两个人上前指称」耶稣的罪状,说他能够「拆毁上帝的圣殿,三天内又把它重建起来」,这句话是耶稣在洁净圣殿所说的话(参考约翰福音二:19)。

第62至63节,耶稣「默不作声」,这种态度也是他差派门徒出去传福音时,给门徒的交代(参考马太福音十:19—20),这种方式也是受难仆人呈现出来的特点(参考以赛亚书五十三:7)。

「我指着永生上帝的名命令你发誓」,这是一句很严肃的话,因为必须用发誓来说话,而犹太人发誓,必须用上帝的名发誓,表示上帝深深知道人内心的意念。但讽刺的是出自大祭司的口。

「你是不是基督、上帝的儿子?」这对耶稣而言是一个攸关生死的问题。如果耶稣说「不是」,就没有甚么问题。如果说「是」,那他随即会被判为亵渎上帝,可处死刑(参考利未记廿四:16)。
「这是你说的」,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你说的是」,表示耶稣用肯定的语句回答「是」。然后他举出但以理书第七章13节,以及诗篇第一一○篇1节的话作为回答,耶稣表示自己就是从天上要降下来审判世界者。

第65至66节,大祭司一听到耶稣这样的回答,心中认定耶稣已经落入他设计的陷阱中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用「撕裂了自己的衣服」来表示极大悲痛之意,其实内心应该是非常高兴的。他说耶稣「侮辱了上帝」连续说了两次,表示大家都不用再怀疑,耶稣真的说出亵渎上帝的话。于是大家都说「他该死」,就这样,他们完成了长久以来就想要除掉耶稣的盼望。

第68节,这节很清楚描述犹太人领袖们怎样羞辱耶稣,也可看出他们心中确实是痛恨耶稣到极点。
经文:

马太福音 26:69-26:75

注释:

2.第廿六章69至75节:
这段记载彼得连续三次否认与耶稣之间的师徒关系,而且连自己是「加利利人」也否认了。

第69至72节,这段经文中说有两个婢女先后都认出彼得是和耶稣有关系。「加利利人耶稣」,这表示在加利利地区传天国信息、行神迹奇事的耶稣。而「拿撒勒的耶稣」,表示他确实是一个真实的人,生活在拿撒勒那个小乡村。但这两次彼得都极力否认他跟耶稣有任何关系,不但这样,他还用「发誓」的方式来否认。

第73节,又有另外一个人出来指证彼得确实是和耶稣同伙的人,因为他的加利利人「口音」被人认出来他就是加利利人。

  第74至75节,这节说出彼得的软弱,他明明是说谎,还敢拿上帝的名作赌咒发誓,这是很要不得的事。因为既然要用上帝的名发誓,就必须诚实的说出来。如果没有,就等于是在滥用上帝的名,等于是做了违背十诫之第三诫。当彼得刚用撒谎来发誓之际,「鸡叫了」,这一叫,也叫醒了彼得的心灵,他因此而感到羞愧、难过,走出去「痛哭起来」。
经文:

马太福音 27:1-27:2

注释:

3.第廿七章1至2节:
犹太人领袖决定要处死耶稣,但是他们没有处死的权柄,因为耶稣不是现行犯,或是在圣殿里违反法律。因此,必须送交给罗马当局审判同意,才可以判处死刑(参考约翰福音十八:31)。他们「商议」好,决定要将耶稣「处死」。

  再者,已经到了清晨时间,若是不赶紧将耶稣移送给彼拉多,万一被民众知道他们抓了耶稣,恐怕引起更大的麻烦。
经文:

马太福音 27:3-27:10

注释:

4.第廿七章3至10节:
除了马太福音有记载犹大的死亡,其它三本福音书都没有记载。另外,在使徒行传第一章18至20节也有在记载。但所记载犹大死亡的经过,和马太福音并不是完全相同。

第3至4节,这两节也是引起讨论的经文,似乎犹大并不是真的为了贪爱钱财而出卖耶稣,好像另有隐情的样子。他将三十块银子带回去见祭司长和长老,表示他做了杀害「无辜者的命」,而这是上帝所不能允许的事。但这些宗教领袖拒绝接受他想退回的钱,因为那些钱沾满了无辜者的血。他们要犹大自己去承担这样的罪。可是在第24节,犹太人却因为这些宗教领袖的煽动,表示愿意承担下来。其实,最需要承担这种罪状的,就是这些宗教领袖。

第5节,这里说犹大是上吊自杀,而使徒行传第一章18节说他是因为「坠下,五脏逬裂而死」。

第6至8节,这里和使徒行传第一章记载的相同,就是犹大所得到的这笔出卖耶稣的钱,后来就是买了一块作为埋葬异乡人的坟地,称为「血田」。

第9至10节,这两节其实引用撒迦利亚书第十一章13节。但马太福音作者特别指出是先知耶利米的话。没错,先知耶利米有买过一块田地(参考耶利米书三十二:6—15)。不过耶利米书第十九章1至13节可以反应此段马太福音这两节经文的意义。
经文:

马太福音 27:11-27:14

注释:

5.第廿七章11至14节:
马太福音简略地叙述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强调耶稣还是一样,拒绝回答任何问题。这件事让彼拉多感到非常诧异。为甚么耶稣不回答呢?因为耶稣很清楚知道,所有控告他的罪名都不是事实。

当彼拉多问他「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的回答就是很简洁有力:「这是你说的。」这句话也有两种意思:一是「没错,我是犹太人的王。」另外一种意思是:「你说说看,我是不是?」

从第12节来看,这些宗教领袖显然还控告了耶稣许多罪状,但马太福音作者并没有记录出来。
经文:

马太福音 27:15-27:26

注释:

6.第廿七章15至26节:
已经没有资料可找出甚么时候开始,罗马统治当局会在犹太人过逾越节时,释放一个死刑犯给他们。

第16至18节,这里说刚好有个「出了名的囚犯叫『耶稣』巴拉巴」,马可福音第十五章7节说他是在参与「暴乱」中杀了人。因此,彼拉多希望释放耶稣,取代将原本就该处死的叛乱犯这位「巴拉巴」。马太和马可这两本福音书都强调,认为彼拉多清楚知道这些犹太人领袖是因为嫉妒耶稣才要害死耶稣。

第19节,这节是马太福音特有的资料,说明耶稣的确是无辜者。彼拉多的妻子因为作恶梦,梦到关于耶稣被谋害的事。因此,她希望彼拉多「不要管」,意思是希望他释放耶稣。

第20至21节,更清楚这些犹太人领袖就是一再传播假消息,让民众陷入错误的认知中。这等于是和作假见证陷害人相同。他们明明知道不可以,却一再这样做。彼拉多没有办法,只好顺着民众的喊叫声,释放巴拉巴。

第22至23节,民众不但要处死耶稣,还特别指明要将耶稣钉死十字架,这正好是耶稣在第三次预言自己将于耶路撒冷受难时,有说过会被人钉死十字架(参考马太福音二十:19)。

  第24至25节,这两节也是马太福音特有的资料,也回应了第19节彼拉多的妻子警告丈夫的话。彼拉多用「洗手」表示他跟判耶稣死刑无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民众的呼声胜过了彼拉多该本持的公义审判。而第25节民众表示愿意为这件流无辜者的血付出代价,承担罪责。

	第26节,彼拉多做出判决,释放巴拉巴,然后「鞭打」耶稣,这正好是耶稣的预言提到的事(参考马太福音二十:19)。
经文:

马太福音 27:27-27:31

注释:

7.第廿七章27至31节:
这就是当时一个人要被钉十字架之前受到羞辱的情景。

第28节,「深红色的袍子」,这很可能是向罗马军官借用,但更可能是用纸糊起来染上红的颜色。

第29节,兵丁拿「藤条」,这是芦苇的茎,将之当作象徵国王的权杖。然后再用这根芦苇的茎打耶稣的头。

第30至31节,罗马士兵用极尽羞辱耶稣的方式,这通常都是在对待被判钉十字架死刑的囚犯,在执行之前会遇到的经历,为的是要让囚犯感到自卑到极点。
经文:

马太福音 27:32-27:44

注释:

8.第廿七章32至44节:
第32节,当时的罗马军人,有权强迫被统治的人民做义务工作(参考马太福音五:41)。古利奈的西门是在此看耶稣背负十字架去受刑,他却因此而被「强迫」替耶稣背上十字架。

第33至34节,「各各他」,可能是专门在执行十字架之刑的刑场。这种「搀着苦胆的酒」,可能是有麻醉的功效,但耶稣拒喝。

第35至36节,将受刑人身上的物品归给执行者,这是一种风俗。也是诗篇第廿二篇18节诗歌所提到的。

第37节,十字架上的牌子竟然是写着:「犹太人的王耶稣。」认真说来这也对犹太人极大的讽刺,因为表示被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不是一般人,而是犹太人的王。

第38节,这里所说的「暴徒」,也可当作强盗。

  第39至44节,民众都在讥笑耶稣,且将耶稣在说他们污秽了的圣殿,他要用三天重建起来的话,当作笑话来讽刺他。他们不知道耶稣要做的是一场心灵改革,且是要用他的死来完成。

这句「从十字架上下来」,就好像魔鬼在试探耶稣时所说的,要他从圣殿最高的地方跳下来一样(参考马太福音四:6)。大家都在讥笑耶稣,连同那被钉十字架的「暴徒」也是这样。这就像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甚么(参考路加福廿三:34)。
经文:

马太福音 27:46-27:56

注释:

8.第廿七章45至56节:
马太福音只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这句而已。这句话是引用诗篇第廿二篇1节a句。罪,最大的特徵,就是使人与上帝隔离。耶稣是背负着人类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也因为背负的罪极重,感觉就是和上帝隔离开来。

第50节说耶稣「又大喊一声,气就断了」,这里作者并没有说明那大喊一声说的是甚么内容,约翰福音第十九章30节说他喊「成了」之后「气就断了」。

第51至53节,圣殿里的「幔子」,这是隔开至圣所和祭司院的布幔,突然「从上到下裂成两半」,这是具有象徵性的意义,表示因为耶稣的死,使人和上帝之间原本的隔阂,重新修复(参考希伯来书十:19—20)。

这段经文是马太福音特有的资料,说到原本已经去世的圣徒,都因为耶稣的死,从坟墓中复活过来。

第54节,军官和士兵看见此景都非常惧怕,因为他们从未看见过这样的景象,因而都同声见证耶稣「真的是上帝的儿子!」

  第55至56节,只有留下来看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是一些「妇女」,她们是「从加利利跟随着耶稣来服事他的」。这些妇女一直是耶稣传福音事工支持的主力。她们没有逃跑,且是守着坟墓(参考第61节)。
经文:

马太福音 27:57-27:61

注释:

9.第廿七章57至61节:
马太福音作者说这位安葬耶稣的亚利马太的约瑟,他既是财主,也是「耶稣的门徒」。他也是犹太人最高议会的议员(参考马可福音十五:43),过去可能因为怕犹太人把他们赶出会堂,而不敢公开承认和耶稣的关系吧(参考约翰福音十二:42)。当他向彼拉多请求收殓耶稣的身体时,很快就得到允许。然后他将自己新买来凿成的墓穴作为耶稣安葬之用。

第59节,约瑟用「干净的麻纱包裹」耶稣的身体,约翰福音第十九章39节说他和尼哥德慕一起用30公斤重的香料,涂抹在麻纱上裹着耶稣的身体。

  犹太人的坟墓是凿山洞而成,因此,封守坟墓的方式,是用另一块大石头堵住山洞的洞口。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一起守住坟墓。
经文:

马太福音 27:62-27:66

注释:

10.第廿七章62至66节:
犹太人领袖怕耶稣复活,因此,除了石头堵住坟墓外,他们另外再请求彼拉多「下令严密守护坟墓」。他们强调这至少要过三天,因为三天后身体就会腐烂,依他们的看法,三天后就不会有死人复活的可能性出现。但他们忘记拉撒路是在坟墓中四天,且身体都腐烂臭了(参考约翰福音十一:39),但耶稣还是让他复活过来。这些犹太人领袖的请求获得彼拉多的同意,不但带了封条去贴在石头上,且派兵守卫着。但复活是上帝奇妙的作为,岂是人的力量可以阻挡得住?
经文:

马太福音 28:1-28:9

注释:

11.第廿八章1至9节:
	是妇女最先看到复活的主耶稣,不是门徒。而且还是她们将耶稣复活的信息传达给门徒们知道的。

「强烈的地震」发生,「主的天使从天上降下来」,天使「把石头滚开」。「容貌像闪电」以及洁白的衣服,这很像耶稣带三个门徒上山去祈祷时,耶稣变形的样式(参考马太福音十七:5)。

第5至7节,这是天使对这两位马利亚说的话,要他们去告诉门徒,耶稣已经复活,且要在加利利跟他们相会。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门徒先跑。但是这些妇女是留下来,且看守到耶稣死了被埋葬。门徒还在躲藏时,妇女们则勇敢的去探墓,结果她们知道了耶稣复活的大好消息,两者之间差距好大啊!

第8至10节,复活的耶稣亲自显现给这两位妇女看见,再次叮咛她们去告诉门徒。要注意第9节,这里说妇女「抱住耶稣的脚拜他」,表示复活的耶稣是实体的复活,不是虚幻的,或者是一般人所谓的只有「灵魂」。
经文:

马太福音 28:11-28:15

注释:

12.第廿八章11至15节:
第11至12节,除了妇女看见坟墓发生的大事,连同守卫的兵士也看见。因此,有人去通报犹太人领袖,这些犹太人拿钱贿赂罗马的兵丁。

第13至14节,这些犹太人领袖不但在害死耶稣的事上作假见证,连耶稣复活的这件大事也是一样,想用钱财贿赂的方式阻止上帝奇妙的神迹传扬出去,可见他们心中根本就没有上帝。

第15节,罗马兵士原本就是喜欢钱财胜过事实,因此,他们听从了这些犹太人领袖的话。但上帝的神迹并不是这样就可以堵住不会传出去。
经文:

马太福音 28:16-28:20

注释:

13.第廿八章16至20节:
门徒依照耶稣与他们之间的约,回去加利利相会,这里并没有说明是哪一座山,也有可能是耶稣变了形像的那座山。

第17节,这节说到他们一看见耶稣就下拜,但在他们当中有人还是「心里疑惑」。怎么会这样?而这种疑惑一直到五旬节圣灵降临时才全部清醒过来。

第18至20节,这是耶稣给门徒的使命,要他们去世界各地宣扬福音,带领人来受洗。这种说法已经是早期基督教会带领人来加入信仰团契之规矩,必须要受洗才算。
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