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询  A+放大  A-缩小
经文:

路加福音 1:1-1:4

注释:

1. 一:1—4节,四本福音书中,只有路加福音的作者很清楚地在这段开场白中就告诉读者,他写这本福音书的方式――「从头仔细考察过」,并且想「按照次序」,以及写这本福音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读者「知道所学的道是正确的」。

第1节也让我们知道,早期教会中已经有很多人用文字记下有关耶稣的事迹,很可惜这些资料没有存留下来,否则对我们认识耶稣的所言、所行一定更有帮助。
经文:

路加福音 1:5-1:25

注释:

2. 一:5—25节,就如同我在介绍路加这位作者写作上的特色时所说的,作者喜欢使用「天使」和「圣灵」这两样的资料。天使,是上帝的使者,被上帝差遣来告诉 人,上帝要成就的事。另一方面,作者也喜欢作历史上的考证,因此,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发生的时代背景,他提到「希律王统治犹大的时候」,简单的一句话,却说 明了时间是在主前卅七年至主后四年。请注意,这位希律王,一般都称之为「大希律」,对犹太人来说,他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替犹太人修建耶路撒冷圣殿,以及各 种公共设施,并且对救济贫困的犹太人很用心。他的家族后来也被部份犹太人拥护,例如希律党派的人,就是以拥护希律家族继续统治犹太人地区而得名。

a. 第13节,「约翰」这是希伯来名字,意思是「上帝是仁慈的」。(往后导读部份都将称之为「施洗约翰」,以区隔耶稣的门徒约翰。)

b. 第15节提到约翰出生后就马上要被归类为「离俗人」(和合本用「拿细耳人」,请参考旧约圣经民数记六:1—21)。类似没有儿子,后来在祈祷中祈求上帝赐 给儿子,并得到应许的,父母常将之奉献成为「离俗人」,圣经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先知撒母耳(撒母耳记上一:20—22)、参孙(士师记十三:2— 7)。

c. 这一节也提到约翰一出生将被「圣灵充满」,作者用这句话在表示,约翰往后的工作都是圣灵在主导,和耶稣从约旦河受洗后情形一样(参考路加福音三:22)。 这说明一件很重要的认识:为福音所做的事工,都是圣灵的事工,不是人的能力成就上帝的事,是圣灵藉着人彰显上帝的能力。

d. 第19节特别提起这位天使名叫「加百列」,这名字也出现在但以理书第八章16节。圣经只有两个地方提起天使的名字,其一在此,另一处在旧约但以理书第十章13节「天使长米迦勒」。
经文:

路加福音 1:26-1:38

注释:

3. 一:26—38节,同样是天使加百列,他奉差遣去向撒加利亚传递上帝的信息,半年后也去向马利亚宣布上帝的旨意。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撒迦利亚和他的妻子伊利莎白两人「都已经老了」(一:7),而马利亚却是尚未结婚的女子。

a. 第35节作者再次提起「圣灵」将降临在马利亚身上,这表示马利亚身上所成就的事,不是她自己的能力,而是来自上帝亲自的作为。

b. 第37节是整本圣经要告诉我们的信息之一 ――在上帝没有一件事是做不到的。因为上帝是创造的上帝,宇宙万物的生命都来自上帝的创造,上帝可以从「无」到创造「有」,也可以使「有」成为「无」。换句话说,没有上帝,所有的一切都将归于「无」。

c. 一般人最为困扰的问题是:处女怎么能够怀孕生子?有的人甚至说,如果这件事不能给予理性的答案,他就无法接受基督教的信仰。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对」或「不 对」的问题,问题的症结是:怎样了解宗教信仰的问题。信仰的事,并不全然可以用理性明白的,就像「爱」也是如此。上帝如果可以从没有的当中创造「有」,那 要从一个处女的身上降下圣灵怀孕,又有甚么不能的事呢?

d. 基督教的信仰基础在耶稣复活,不是在他的降生。就如同使徒保罗所说的:「如果基督没有从死里复活,我们就没有甚么好传的,你们也没有甚么好信的。」(哥林 多前书十五:14)因此,早期的基督徒没有人会想谈到耶稣降生的事,也没有人会注意到耶稣降生的由来,最早写成的马可福音书就没有记载关于耶稣降生的事 迹。
经文:

路加福音 1:39-1:56

注释:

4. 一:39—56节,第41节再次看到作者用「圣灵充满」,表明上帝奇妙的作为发生在这两位被天使预知即将生下婴儿的妇女身上。圣灵所代表的是:上帝亲自在作工,不是人的能力,是上帝的。

第46至56节这篇「马利亚尊主颂」一直是基督教会长久以来最喜欢颂赞的诗歌。也是路加福音前面两章中,四首诗歌中的一首(另三首是:一:68— 79,二:14,二:29—32)。这首诗歌充分说明耶稣将来传道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经文:

路加福音 1:57-1:80

注释:

5. 一:57—80节,施洗约翰的出生,才解除撒迦利亚因为心中怀疑所带来的「惩罚――哑巴」,他一开口就是颂赞上帝的恩典。

a. 第68至79节,就是撒迦利亚颂赞的诗歌。由于先前有天使的预言告知,所以撒迦利亚知道他的孩子约翰将来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工作,因此,这首诗歌也是在 表明他对自己的孩子约翰的认知,例如第76节形容约翰是「至高上帝的先知」,而在第32节天使告诉马利亚的话中,形容耶稣将「被称为至高上帝的儿子」,这 明显的说出他们两人之间的位阶不同。和后来施洗约翰对询问他身分的人,他都很清楚说出自己是替这位「至高上帝的儿子」脱鞋子也不配(路加福音三:16)。

b. 传福音工作的人,就是必须先清楚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的使命。绝对不能使自己「成为」上帝,这是非常重要的认识。

c. 看,施洗约翰是住在「旷野」,且在「旷野」直到他出来传福音。旷野,这是训练一个人顺服于上帝的旨意最好的场所。就像摩西被上帝呼召要去埃及带以色列人民出埃及时,上帝将他带到「旷野」,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训练他使他完成被赋予的任务。
经文:

路加福音 2:1-2:7

注释:

6. 二:1—7节,我们再次看到作者路加很清楚地交代耶稣出生时代背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以及叙利亚总督居里扭。

a. 罗马帝国之所以命令所有被统治区的人民要办理户口登记,主要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要徵税,这是凡年满十四岁的人都得纳人头税,直到年满六十五岁。另一是 徵兵,但是犹太人不用服兵役,因为他们的叛乱事件太多,徵犹太人去服兵役,等于提供他们武器一样的危险。但是犹太人曾为了要抗拒这样的「人头税」,有过 「叛乱」,结果还是被镇压了下来。

b. 由于居里扭是在主前六年至四年,和主后六年至九年担任叙利亚的总督,因此,如果这是第一次进行户口普查,那么耶稣应该是在主前六年至四年之间降生才对。

c. 作者路加特别提起耶稣降生的地方是在马槽,原因是客栈已经客满。原来返乡去登报户口的人满多的。马槽,可想而知这是马儿在休息的地方,也是马夫过夜之处, 耶稣就在这样卑贱的地方降生人间。
经文:

路加福音 2:8-2:21

注释:

7. 二:8—21节,与马太福音所记述的刚好相反之处,是马太福音说几位东方星象家因为注意观察,发现到耶稣降生的星星出现,因此开始寻找而来到耶路撒冷。路 加福音则说上帝差遣天使去告诉那些夜间露宿在旷野的牧羊人,让他们知道耶稣已经降生在伯利恒。这提供很好的思考空间,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须自己去寻 找,但是卑微的人,上帝自会设法让他们知道怎样认识救主。

a. 天使在这段经文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仅是通知牧羊人耶稣降生的好消息,也是赞美上帝拯救恩典降临的歌手。

b. 第17节让我们看到牧羊人看见耶稣后,就把天使告诉他们的事「告诉大家」。看,作者路加笔下最卑微的牧羊人,也知道要将他们得到的信息传给别人,并且歌颂赞美上帝。

c. 第21节说八天后,耶稣接受割礼,这是犹太人的传统(创世记十七:11—12),表明他们和上帝之间有立约的关系。
经文:

路加福音 2:22-2:38

注释:

8. 二:22—38节,第22节说「按照摩西法律的规定,洁净的日期满了」,这是根据利未记第十二章1至4节的规定,马利亚前后总共有四十天的时间,是在「不 洁净」的时期内,这段期间内,不得进入圣殿,也不得触摸任何圣物。再者,根据摩西法律的规定,长子必须献给上帝(出埃及记十三:12—13),因此,象徵 的方式是带着孩子到圣殿去,用「五块银子」赎回来(请看民数记十八: 15—16)。

a.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圣灵作工在西面的身上,使他可以一看见耶稣就知道上帝的拯救已经来临。这也在说明一件信仰上很重要的认识:人之所以能够明白上帝的救恩,不是人的能力,而是圣灵的感动得到的。

b. 第36节的女先知安娜,她名字的意思是「恩慈」。她可能在约瑟和马利亚带耶稣到圣殿去完成必须的手续时,见到耶稣,而看出耶稣就是上帝所差遣到世上来的救主。因此,她就极力地宣讲有关耶稣的事。可惜后来福音书都没有再次提起关于她和西面的事。
经文:

路加福音 2:39-2:52

注释:

9. 二:39—52节,有关耶稣童年的记事,路加福音算是在福音书中记载最多且详细的,但也只是到这章就结束了。从十二岁往后,一直到第三章23节说「耶稣开始传道的时候,年纪约三十岁」止,这段青少年时代的记事四本福音书都欠缺。

a. 依照犹太人的规定,儿童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而负责这项教育工作的是母亲。她必须教导孩子认识摩西法律,也讲解以色列民族的历史。

b. 第41节说「耶稣的父母每年都上耶路撒冷去守逾越节」,这几乎就是犹太人的习惯,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c. 十二岁,在犹太人是结束儿童时期,从十三岁开始就要尽犹太人的责任,加入犹太教的组织,以及负担圣殿税。因此,十二岁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 父母带孩子到圣殿去的时候,犹太人的经学教师都会测试这些孩子对摩西法律的认识多少?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了解够不够?他们从这里可以分辨出孩子的父母是否尽 了责任教导孩子。

d. 第49节可以看出耶稣在小小年纪就已经知道他和上帝之间的特殊关系。但是他没有因此就很随便自己在世上的生活,相反的,是「事事都顺从」约瑟和马利亚的教导。
经文:

路加福音 3:1-3:20

注释:

10.三:1—20节,我们再次看到作者路加提供详细的史料,跟他在本书开始所说的「仔细查考过」的态度有关。

a. 第2节说施洗约翰在旷野受到上帝的呼召出来传福音。这一节回应第一章80 节说的:「他住在旷野,直到他在以色列人中公开活动的时候。」

b. 将第3节施洗约翰所传扬的「要悔改,接受洗礼,上帝就赦免你们的罪」这句话,比较第8节「要用行为证明你们已经悔改」,可以看出悔改不是思想的模式,也不是静态的,而是有具体的行动表现在生活、工作中。

c. 作者路加提供最特别的资料是,来接受洗礼的人包括一般民众,还有税棍、兵丁。这和马太福音说来接受洗礼的人是「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马太福音 三:7)很不一样。作者路加所关心的是当时社会最瞧不起的对象,这些人却都知道要悔改,并且表明愿意用行为来证明他们真心悔改,因此,他们都异口同声在问 施洗约翰:「我们该做甚么?」真心悔改的人才会问这个问题。

经文:

路加福音 3:21-3:38

注释:

11.三:21—38节,前三本福音书都以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做为他工作的结束。路加福音很清楚地说耶稣出来传福音的时候,年纪约三十岁。

a. 第21节说耶稣在「祈祷」的时候,「天开了」,这是象徵性的说法,在表示上帝与耶稣之间亲密的关系。作者也常常描述耶稣是以「祈祷」作为他工作中的主要力量(请参考五:16、六:12、九:18、28、29、十一:1、廿二:32、41、廿三:34、46)。

b. 路加福音书所写耶稣的族谱和马太福音书所记载的不同;路加福音是写到亚当――人类的始祖。作者有意用这种方式表明:所有的人都是来自同一家族,没有犹太人 和外邦人之分。而耶稣降生就是为了所有的人(二:10)。再者,作者路加也比较重视「确实性」,他是依据自然法则编写族谱,也就是谁跟谁生的孩子,就写那 个人的传承,不一定要如马太福音因为是为犹太人写的,所以也重视「兄终弟及」的关系。第三点:路加要强调的是:耶稣就和我们一般人一样,他就和我们生活在 一起,因此,他说这份族谱是「在人的眼中」来看,就是一般人的看法。
经文:

路加福音 4:1-4:13

注释:

12.四:1—13 节,我们有看到圣灵在作工。「四十」,这是个表示「完整」的数目,例如:摩西在旷野生活了四十年后,接受呼召去带领以色列民族出埃及;又以色列民族在旷野 漂流了四十年后,才得以进入迦南。可以将「四十」当作真正的数目,也可以将之当作一个人可以容忍饥饿的最高层次。路加将一个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宗教心灵,因 此,他将魔鬼带耶稣到「圣殿的最高处」排在第三次的诱惑,在这阶段是要对上帝挑战,让人觉得自己「会像上帝」(参考创世记三:5)一样的伟大。

第13节说魔鬼是「暂时」离开耶稣。也就是说,魔鬼并没有离开,它还在找机会,随时会对耶稣下手诱惑。
经文:

路加福音 4:14-4:30

注释:

13.四:14—30节,耶稣从出生到工作,圣灵都在他身上与他一起同工,这是路加写此福音书最大的特色之一。

a. 路加福音在编写上就很不一样,他将耶稣开始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自己的故乡拿撒勒,这很清楚地在说明:是因为犹太人拒绝耶稣,如同耶稣的乡亲拒绝耶稣 一样,因此福音才会往外邦人中传开来。马太福音则是以耶稣医治好一位患麻疯病患作为开始传福音工作的第一件事,有意用这种方式表明:耶稣来到世上,就是要 调和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进而使人与上帝的距离能够修好。马可福音则是以耶稣在会堂医治好一位被污灵附身的人开始他传福音的工作(一:21—28),这在表 示的是,耶稣来到世上,就是要清除人心中的污秽,使人能够以洁净的心,回到上帝的面前。

b. 路加福音也是记载耶稣被乡亲拿撒勒人拒绝的经过最详细。由于耶稣所读的经文是以赛亚书第六十一章1至2节,他并且在读完后作个结论说,先知的预言已经应验 了(21节)。换句话说,耶稣是告诉拿撒勒人,旧约先知所预言的,已经在他的身上应验了,他就是他们所期盼已久的弥赛亚。也因此,使拿撒勒人无法接受,尤 其是当耶稣在第26至27节所引用的比喻中,都是在称赞外邦人的信心时,他们甚为生气,想要将耶稣活活地处死,但是耶稣行个「神迹」,「从容地从人群中走 出去。」
经文:

路加福音 4:31-4:44

注释:

14.四:31—44节,由于自己的乡亲拿撒勒人拒绝他,因此,耶稣才转往迦百农城去。往后耶稣就是以此城作为他传福音的中心地区。

a. 作者路加将赶出污鬼神迹的重点放在第35节「污鬼在大家面前把那人摔倒……一点儿也没有伤害他」,这节经文在表明:耶稣的医治能力,远超乎人所能理解和想 像之外。也因为他有这样特殊的医治能力,因此,在安息日的时间一过(太阳下山的时候,表示已经是过了安息日的时间,犹太人算时间是从下午六点太阳下山时开 始算起),大家就把许多病患带来找耶稣,希望他能医治他们。耶稣没有拒绝,他是一一治好他们的病。

b. 第43节说明耶稣到世上来,并不是为了要行神迹、医病,而是为了要「传扬有关上帝主权(上帝国之意)的福音」,这样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因此,明白上帝国的信息,比身体的疾病得到医治更重要。
经文:

路加福音 5:1-5:11

注释:

15. 五:1—11节,路加福音是描写彼得兄弟和约翰兄弟两对兄弟跟随耶稣的经过最详细的。作者以非常特殊的笔法,将彼得之所以决定「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 稣」,是因为他亲身经验到耶稣在他身上的奇妙作为。请注意这段捕鱼的经验,也是后来约翰福音的作者在描写复活后的耶稣,显现在门徒面前时,彼得的反应和这 次捕鱼的经验相当接近(请参考约翰福音廿一:3—7)。

这段捕鱼的故事,也告诉我 们:一个人要跟随耶稣,不是要带自己的经验、才能,而是要认清耶稣到底是谁,这一点才重要。彼得兄弟和约翰兄弟都是捕鱼的专家,但是,在耶稣面前这些才 干、专长,并不一定是有用,除非有顺服的心,愿意听主耶稣的指示「撒网」。福音的事工不是靠我们人自己的经验、才干,是因为谦卑的心,以主耶稣的话为主, 这才重要。
经文:

路加福音 5:12-5:16

注释:

16.五:12—16节,路加是一位医生,他描写这位麻疯病患者的病况是「全身 长了麻疯」,这表示他的麻疯病况严重。依规定,他是不能住在城里的(利未记十三:46),而现在他却出现在城里,有可能是因为得知耶稣的能力可以帮助他得 医治,因为耶稣的名声早已经远播(四:37)。透过医治这位病况严重的麻疯病患,耶稣的名声更加响亮,因为这种病在当时是人见人怕的如同今天的「爱滋病」 一样。

当人群都想要从他得到医治时,或是当人群都聚集来找他时,我们看到耶稣「退却到偏僻的地方去祷告」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课,因为祈祷乃是力量的来源。能够医治、行神迹,并不是人自己的力量,而是来自上帝的能力。降生成为人的耶稣,他需要上帝的能力充满他身上。

17.从第五章17节至六章11节,作者路加连续记载犹太人宗教领袖们对耶稣的不满和反击;他们除了说他乱说话外,也对他呼召税吏来当门徒相当有意见,同时对他没有教导门徒禁食的事也看不过去,并且因为他在安息日也医治病人,气得受不了,决定要「对付耶稣」。
经文:

路加福音 5:17-5:26

注释:

18. 五:17—26节,请注意,这些宗教领袖是来自包括当时犹太宗教最权威之地――耶路撒冷。但是,人的权威怎能跟上帝的能力相比呢?作者路加用「主的能力与 耶稣同在,使他能治好病人」这句话,将耶稣整个传福音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来源说明清楚。也因为耶稣知道有上主的能力与他同在,所以他用「朋友,你的罪蒙 赦免了」这句话来医治这位瘫痪病人。有上主的能力同在,即使是一句话,也是创造生命的力量。

a. 再者,耶稣因为有上主的能力同在,因此能够「看穿」这些宗教领袖们的「念头」,虽然他们是彼此私下议论着耶稣所说的话,但是,却无法逃避圣灵的能力「看 穿」人的心。b. 第25节很值得我们注意,这个瘫痪病人一听耶稣要他拿起他的床回家去的时候,他没有犹疑,而是「立刻当着大家面前起来,拿起自己所躺卧的床回家」,这就完 成了神迹。换句话说,神迹是在没有丝毫犹疑的情况下发生的。有怀疑心的人,永远看不到神迹。这就是为甚么犹太人一再看见神迹,却还一再要求想看神迹,其 实,他们是存着怀疑的心。
经文:

路加福音 5:27-5:32

注释:

19.五:27—32节,犹太人将妓女、税吏、小偷这三种人看成 是「罪人」。税吏,是替罗马政府徵收税赋的工作者。由于他们过去常常超收税额,且又是替罗马政府工作,让犹太人甚为讨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犹太人为了要 抵抗罗马政府徵收「人头税」,曾发起抗缴税金的运动,被罗马政府当作叛乱镇压,结果死伤惨重。请注意,耶稣后来就是被犹太人宗教领袖用「煽动」人民抗税的 罪名告到彼拉多那儿去的(路加福音廿三:2、5)。可见他们对税吏这样的人是多么的讨厌。

a. 如今,耶稣不但呼召税吏利未当他的门徒,还参加利未为他举办的盛大宴席,难怪他们会感到很难受。

b. 「召坏人悔改」,这句话和马可福音「召坏人」已经有很大的差距。基本上,马可福音的作者认为所有的人都是有罪的人,都需要悔改。但是,路加将这句话加上 「悔改」二字,似乎给人有种感觉:某些人是好人,可以不用悔改。作者好像要解释耶稣之所以到税吏利未的家去做客,且和许多税棍一起吃、喝,是有原因的,为 的是呼召他们悔改。

c. 其实,我们都需要悔改,不是只有所谓的「坏人」才需要,在上帝的标准下,我们都是有罪的人。诗篇的作者说:「上主从天上察看世上的人,要看看有明智的没有,有没有寻求他的人。可是人人偏离正路;个个同样的腐败。没有行善的人,连一个也没有。」(诗篇十四:2—3)
经文:

路加福音 5:33-5:39

注释:

20. 五:33—39节,从福音书里我们会感受到作者们所搜集到的耶稣语录中,新与旧之间的对立很强,例如在马太福音第五至七章,或是马可福音第二章27 节,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而设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而生的。」这样的话,在当时的犹太人社会几乎就像春雷一般,打醒了当时的人从宗教领袖们所领受到的传统 教训。难怪他到会堂去教导人的时候,「听见他教导的人都很惊奇,因为他的教导满有权威,和一般经学教师不同。」(马可福音一:22)

a. 现在这段经文就是个很特别的例子,传统上,犹太人喜欢以禁食来表示自己的敬虔,经学教师或是法利赛人也常常用禁食祈祷方式来训练自己的学生。施洗约翰曾这 样做,但是耶稣却将他自己比喻成为喜宴中的「新郎」。犹太人当然知道在喜宴中,新郎和新娘在结婚的一个月内是最特权,新郎甚至可以在那段期间内不用去打 仗。

b. 请注意路加这位作者凸显出的点在第36节,这里他用「撕破新衣服」「补在旧衣上」,明显说出这样做是两败俱伤的愚蠢动作。再者,第38节也是作者路加很特 别的地方,他指出人总是习惯旧的,常常在意识裏认为旧的比较好,就好像一个人喝了陈酒之后,不会再想喝新的酒一样。他这样说也是在暗示自己将不会受到当时 社会的接受,因为讲究传统,甚至时常把传统当作法典的法利赛人,就是对耶稣相当的「感冒」。
经文:

路加福音 6:1-6:11

注释:

21. 六:1—11节,这段经文记载两则关于安息日的问题;前则是关于安息日吃东西,路加福音强调耶稣的门徒是「用手搓着吃」,这明显是有具体的动作,违反他们 对安息日的定义:「不准制造食物。」他们这样解释安息日,很可能与他们在旷野捡拾吗哪的经验有关系(请参考出埃及记十六:22—30)。但是,如果人饥饿 的时候都不能吃东西(请参考马太福音十二:1),这样,人的生命不但不能得到安息,反而是增添苦难了。

a. 后者是关于安息日治病的行为。犹太人并不是反对安息日治病,而是对非紧急的病,必须等到安息日过后才可以,急诊并不在此受限。问题是这个手枯干的人,并不 是急诊,而是慢性病,因此,这就被列入在慢性病范围,不能在安息日接受治疗。但是在耶稣的看法里不是这样,特别是作者路加提醒我们,这个人是右手枯干,很 可能造成他在谋生上的困难,甚至是维持生活的力量。耶稣一看到这样的情景,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怜悯他,并且治好他。结果引发法利赛人大大的不满,他们决定要 「对付」耶稣。

b. 作者路加再次提醒我们,耶稣有圣灵力量的同在,因此能「知道」法利赛人心中的「念头」。
经文:

路加福音 6:12-6:16

注释:

22.六:12—16节,在拣选门徒这件事上,路加很特别地说耶稣是「到山上祷告」,且是「在那里整夜祈祷上帝」,然后才从许多跟随者中拣选出12位门徒来。祈祷,一直是耶稣传道事工中很重要的功课。这也是今天基督徒最需要学习的信仰功课,特别是传道者更需要这样的操练。

这份名单当然是在后来早期教会定稿的顺位。十二,这也反映出有意与旧约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对称,表明新约的十二门徒,如同「新时代」的「新以色列」一样。彼得总是排行第一,出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都是排在最后,而且还要加上「出卖耶稣」这样的句子。
经文:

路加福音 6:17-6:49

注释:

23. 从第17节开始,到本章的最后一节(49节),可以说是路加福音里耶稣言论集的部份。从第20节来看,这段经文是耶稣对门徒训练的讲词,类似马太福音第五 至七章一样,但与马太福音不同的地方是:马太福音说是在山上的教训,路加福音则说是从山上下来之后。因此,也有人称此段是「平原宝训」。

a. 作者路加在第19节又再次提起耶稣能医治人的病,是因为圣灵的力量充满他的身上。

b. 第20至26节,这段经文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第20节至23节,二是第24至26节。这两段经文所说的是相对的。路加这位医生很可能因为随着使徒保罗四 处去传福音,看到许多贫困的人,他们渴望得到福音远超过那些富有的人,因此,他用非常实在的语句说:「贫穷的人多么有福啊;你们是上帝国的子民!」这里所 说的「贫穷」,是真的在物质上、财产上贫困的人。这和马太福音所说的「灵性贫乏」(五:3)是不一样的。

c. 如果我们要用一句话形容耶稣传福音的主题,那么用「上帝国的福音」(或是说「天国的福音」)就对了。上帝国就是以上帝为中心,以上帝为生命的主。这样,标 准就必须放在上帝的准则上来看。因此,第36节的这句:「你们要仁慈,正像你们的天父是仁慈的。」应该是基督徒最高的行为准则。人世间的准则往往都是相对 的;你爱我,我也爱你;你不爱我,我也不会爱你。但是,在这里却要用「上帝的仁慈」之标准来看时,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从上帝的眼光看人,都是不值得 爱的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是罪人,可是上帝还是那样爱我们。既然我们都是不完美、有罪的人,那我们还有甚么资格去评断别人的好或坏呢?我们所要学习的功课就 是宽恕、原谅、赦免别人。这也是主祷文里耶稣所教导我们的。

d. 信仰不是口号,也不是专讲理论的。信仰是具体的行动表现。听耶稣的教训,就要确实地去遵行才算,而且确实地去遵行必须是「心甘情愿」,这是福音事工最基本 应该有的态度,就像一棵树的好、坏,看它结果的情形就可以知道。也像一个人把房子盖在怎样的地基上,这都是很实在的,不能造假。
经文:

路加福音 7:1-7:10

注释:

25.七:1—10节,作者路加最喜欢写外邦人在信仰上美好的见证,这位罗马军官是「听到耶稣的事」,就托人去请求耶稣帮助医治他仆人的病。福音书的作者用外邦人「听到耶稣的事」这句话来表示他们对耶稣的绝对信赖,和犹太人对耶稣的排斥、怀疑的态度很不相同。

长老,这是犹太人社区中备受尊敬的长者,时常帮助排解社区中的纷争。这位罗马军官依据自己的经验,也相信他所听到关于耶稣的能力,因此,后来改变态度,只要求耶稣下一个命令就可以了。


这位罗马军官因为与犹太人关系很好,深知犹太人不会进入外邦人的家,因此,请求耶稣到他家去,是为难了耶稣(虽然耶稣并没有犹疑跟随差来找他的人前去),后来他只请求耶稣赐一句命令,深信这样就够了。

想想看,我们比这位罗马军官的信心多出多少?我常发现老信徒比初代信徒的信心更少。
经文:

路加福音 7:11-7:17

注释:

26. 七:11—17节,这个拿因城的故事是路加福音特有的资料,也是福音书中记载耶稣使三个死去者复活的其中一个。请注意,重点在于这是「寡妇的独生子」,换 句话说,这个独生子死了,对这个寡妇来说简直等于判她往后生活进入最凄惨的景况,因为她将因失去孩子,不能继承先夫留下来的产业,势必去当乞丐维生,这也 就是耶稣「看见了那寡妇,心里充满了悲悯」的原因。
经文:

路加福音 7:18-7:35

注释:

27.七:18—35节,施洗约翰虽然人是在监狱中,但是,他的门徒都会将有关耶稣的事告诉他,因此,他差派门徒去见耶稣,并且问及有关耶稣身分的事。

a. 这段故事的重点是在第21节,作者路加用「刚好在那时候耶稣治好了许多患病、患疫症,和邪灵附身的人,并且使许多瞎眼的重见光明」这节经文,将耶稣弥赛亚的身分描述出来。

b. 先知以赛亚预言那位即将来临的拯救者是:「那时,瞎眼的能看,耳聋的能听,跛脚的能像鹿跳跃,哑巴能唱歌。旷野将涌出大水;荒漠将流出甘泉。」(以赛亚书卅五:5—6)

c. 因此,当施洗约翰的门徒来询问耶稣的身分时,耶稣的回答很清楚:「你们回去,把你们所看见所听到的报告约翰。」是的,将自己亲眼看见的上帝奇妙的恩典传述出来,就是在见证福音。

d. 请注意第29至30节,这是相对句,一般群众,尤其是收税的人(这种人和妓女、小偷,在犹太人看为是「罪人」),却愿意听耶稣传讲上帝国的信息,但是宗教领袖则是拒绝了,他们甚至也拒绝了施洗约翰的洗礼。
经文:

路加福音 7:36-7:50

注释:

28. 七:36—50节,这个故事和其他三本福音书(马太福音廿六:6—13节,马可福音十四:3—9节,约翰福音十二:1—12节)所记载的很类似,但是整个 故事的细节却是大不相同;一则,邀请耶稣吃饭的人是一位名叫西门的法利赛人。二则,带香油膏耶稣的女人,显然是个「妓女」(罪人)。三则,耶稣特地为了这 女人所作的事,设比喻教导西门,也指出西门并没有真心诚意地接待耶稣。

a. 这个女人为甚么会这么做?有人说她就是正在行淫时被抓到的那位女人,因为耶稣解围而来感谢耶稣的。不过她是带着感恩的心用香油膏耶稣,是可以从她举动中看出。

b. 若是比较马可福音书的记载,这位法利赛人西门,曾经患过麻疯病,这种病被犹太人判为「不洁净」,因此也「曾经」是个「罪人」,因为不能参加聚会敬拜上帝。 如今被耶稣医治好了,却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有过被视为是「罪人」,倒反过来看到这位「曾经」是「罪人」(妓女)的女人。

人岂不是常常这样:忘了自己也是罪人,只会眼睛亮睁睁的看到别人的罪。
经文:

路加福音 8:1-8:3

注释:

29.八:1—3节,路加福音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三节,短短三节说出妇女在耶稣传道事工上的贡献。而妇女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一直是相当卑贱,却是福音的大功臣。

今天的教会也是这样,姊妹们在事工上的认真、投入,都比男性要突出很多。
经文:

路加福音 8:4-8:18

注释:

30.八:4—18节,这段撒种的比喻,作者路加只说撒在好土地的,结出来的果实是「百倍」。当时的人看「百倍」乃是最完美的境界。好的种子撒在好的土地,结果就是最完美的。上帝国就是这样的完美,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注意第15节,作者特别强调能结出好的果实,是因为「人听了信息,以良善和诚实的心持守它,恒心等待,直到它结出果实。」良善、诚实都是信仰的基本要件,因为信仰是面对上帝对人内心的呼召,没有良善和诚实作基础,谈基督教信仰是很空洞的。

再者,上帝国的信息是要让大家都听得懂,且没有所谓秘密或隐藏的事,只要用心听、注意听,必定会明白上帝国信息的奥秘。因此,若有人告诉你很玄奥的信息,让你觉得迷惑、不解,你一定要小心,因为圣经的信息是要明白的,没有秘密可言。
经文:

路加福音 8:19-8:21

注释:

31.八:19—21节,真正在信仰入门的人,会将血缘的关系看得淡,因为他知道上帝爱的是所有的人。重视族群、血缘关系的人,传不出真正的福音。宣教师就是能突破这样的层次,才能将福音传到世界各地,到完全不同的族群、肤色、文化的地区去。
经文:

路加福音 8:22-8:25

注释:

32. 八:22—25节,门徒跟随耶稣四处去传福音,也看过耶稣使拿因城的寡妇独生子从死里复活,现在,当他们遇到大风浪袭击,非常危险时,看见耶稣平静了风 浪,却「又稀奇又惊骇,彼此说:『这个人到底是谁?』」这样的反应岂不是很奇怪吗?其实,我们岂不也是这样,常常在问耶稣是谁。
经文:

路加福音 8:26-8:39

注释:

33. 八:26—39节,整个故事的重点是在第28节,这个被鬼附身的人所说的话:「至高上帝的儿子耶稣,你为甚么要干扰我呢?我求你不要折磨我!」上帝就是因 为看见人在罪中受苦难,所以差派他的儿子来到人间,为的就是要让人从罪的折磨中解脱出来。现在这个被鬼附身的人则要求耶稣「不要折磨」它,这句话刚好说出 一个重要的信息:鬼、撒但、魔鬼等,就是阻碍上帝除去人类生命苦难的力量。当上帝运行他的慈爱拯救人的时候,也是鬼、撒但等最痛苦的时候。

最美好传福音的方式,在这个被鬼附身的人的身上可以看见,他将耶稣为他所做的一切事「走遍全镇,传扬」出去。这也是我们该做的事,岂不是吗?
经文:

路加福音 8:40-8:56

注释:

4. 八:40—56节,这段经文是耶稣医治两位女人的故事,其中一个小女孩才十二岁就去世了,另一位则是患血崩十二年。两个医治的神迹以「十二年」紧密结合起 来。这个小女孩也是福音书中记载第二则死人复活的故事,主要在说明:耶稣有使人从死里复活的能力,有这样能力的,除了上帝之外,找不到第二者。早期教会等 待耶稣再临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许多人因为等待耶稣再临未到就已去世,作者路加以拿因城的故事,和这则故事说明:即使是死了,也不用害怕,因为耶稣有这样的 能力,就像上帝一样。不但这样,即使在人看来都没有办法的病,像这位血崩妇人般的严重,只要「接触」到耶稣,生命等于是重新再造一样。
经文:

路加福音 9:1-9:6

注释:

35.九:1—6节,医病和赶鬼在早期的教会被看成是传道工作中不能缺少的,即使在今天,医疗服务的工作也是在传道事工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量。台湾的宣教事工就是由马雅各医师以医疗服务开启传道事工的。这和今天常常有许多传道者喜欢用祈祷医病、赶鬼的意义不一样。

第5节「把脚上的尘土也跺掉」,这是犹太人的习俗,表示此事与我无关之意。
经文:

路加福音 9:7-9:9

注释:

36.九:7—9节,路加福音对施洗约翰被杀死事件之记事着墨最少,重点在于描述希律心中的不安,
经文:

路加福音 9:10-9:17

注释:

37.九:10—17,四本福音书都有记载这件「五饼二鱼」的神迹,对早期教会来说,一起分享食物,乃是信仰生活最好的见证,这样至少说明不论贫贱富贵,大家在上帝的国度里都是一样。整个神迹的重点在于耶稣的祝福,有上帝的祝福,就会足够有余。
经文:

路加福音 9:18-9:27

注释:

38.九:18—27节,路加福音和马可、马太的作者不同的地方是,作者说「耶稣单独一个人在祈祷」的时候,门徒来找他,耶稣问他们有关别人在谈论他的事。当彼得回答说耶稣是「上帝所立的基督」之后,耶稣紧接着提醒他们有关他即将受难的事。

人若要跟随耶稣,必须「天天背负他的十字架」,十字架是罗马政府用来严惩叛乱罪或重刑犯用的。换句话说,跟随耶稣,就要有「每天」(从不间断或停止之意)准备受难――最严厉惩罚――的准备,因为这是在走天国之路,这条路不好走。
经文:

路加福音 9:28-9:36

注释:

39. 九:28—36节,这是一段经常被讨论且是甚为难解的经文,因为彼得他们怎么会知道谁是以利亚、摩西。这故事在早期教会中普遍流传着,才使得三本福音书都 保存了这个资料,主要目的在说明:耶稣就是旧约时代先知及摩西法律所预言的救赎主。山上形像改变的荣耀,也在说明耶稣就是上帝差派到世上来最大的记号,如 同太阳的光辉一般。
经文:

路加福音 9:37-9:43

注释:

40.九:37—43a节,作者特别提醒这个患病的孩子是个「独生 子」,对犹太人来说,这个独生的孩子是家庭最重要的期盼。马太福音说这孩子是患了「癫痫病」(马太福音十七:15)。鬼,带来各种奇形怪状的病痛,使人的 生命感到无奈,也受到摧残。使摧残人生命的鬼、撒但从人的生命中离开,这是耶稣到世上来的使命。

请注意第41节,「没有信心」很容易带来「腐败」,我们的生活世界显示出来的就是如此。
经文:

路加福音 9:43-9:48

注释:

41. 九:43b—48节,这是路加记载耶稣第二次预言受难。重点在第45节,强调门徒对耶稣的受难之事,并不了解,却又不敢问。他们不了解,可以从他们在「争 论究竟他们当中谁最伟大」看得出来,如果他们知道耶稣即将在耶路撒冷受难,谁大谁小又有甚么意义呢?恐怕早就有人赶紧离开了。

我们是否也和这些门徒一样,对圣经或信仰的事不了解,却又不敢问传道者、牧师,为甚么?
经文:

路加福音 9:49-9:55

注释:

42.九:49—55节,这是两则故事,但却说出一个中心信息:信仰让我们有更宽阔的心,看与我们不同表达方式的人。

前一则说有人「藉着」耶稣的名赶鬼,耶稣要门徒不要阻止,因为有人如果因耶稣的名,生命得到医治,那该是一件美妙的事啊。信耶稣没有特权,信仰也没有专利,只有分享。

相对的是后一则,有人拒绝接受耶稣,我们也不必愤怒,要「替天行道」,不用这样,因为上帝自会审判这样的事,用不着我们着急。
经文:

路加福音 9:57-9:62

注释:

43. 九:57—62节,要跟随耶稣,必须先衡量一下自己的需要,耶稣不会勉强人来跟随他去传福音,甚至对一些被他医治而想以跟随表示感恩的人,耶稣也是告诉他 们回家去,将「上帝为你所做的事」告诉亲友(八:39)。耶稣不希望人找了许多理由作藉口,说要「等待」父母过世后,或是等到自己的事业告一段落后,才来 相信上帝国的信息,因为生命的时间并不在人的手中,应当趁着还活着,且是自己已经听到天国福音的时候,赶紧抓住机会吧。
经文:

路加福音 10:1-10:24

注释:

44.十:1—24节,这段耶稣另外拣选72人投入传福音的记事,只出现在路加福音。耶稣会再拣选这样多人参与传福音的事工,理由在第2节「农作物很多,而工人很少。」这也说出了早期教会在福音事工上发展得很快,欠缺福音事工的同工相当严重。

a. 真实在传上帝国福音者,他所代表的,已经不再是自己,而是上帝的使者,因此,耶稣勉励他的门徒,别因为人的拒绝难过,上帝自己会处理这样的事(16 节),就像在第九章51—55节中,对撒马利亚村庄拒绝耶稣时,耶稣的反应一样。

b. 传福音的工作,是属于上帝的工作,也是圣灵在工作,不是人的能力强与否,因此,也不要因为在福音事工上有成就,就得意忘形,因为荣耀上帝的名,让上帝国降临在人类世界,才是重要。

c. 「要因你们的名字记录在天上而欢乐」,将这句话比较腓立比书第三章13至14节:「我并不认为我已经赢得了这奖赏;我只专心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全力追求前面的事。我向着目标直奔,为要得到奖赏:这奖赏就是属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着基督耶稣呼召我去领受的。」
经文:

路加福音 10:25-10:37

注释:

45.十:25—37节,这段出名的「好撒马利亚人」比喻,自古至今一直在基督教会里被人津津乐道,甚至也是许多寓言故事取材的资料。

a. 注意第27至28节,当这位教法律教师回答出摩西法律的精华时,耶稣回答他,要他就按照所知道的去行。但是,真正的问题是「爱上帝」实在是很「抽象」的, 人要怎样才能确定是真的「爱上帝」呢?每个人的衡量标准也不同。重点在「爱邻人,像爱自己一样」这句话,因为「爱邻人」是可以表达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 系。耶稣故意用「撒马利亚人」当作比喻的教材,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撒马利亚人与犹太人彼此之间没有来往(约翰福音四:9),这是历史的仇恨,在犹太人的眼 中,撒马利亚人根本就是「不洁净」的人,不能与他们接触。可是,他们所瞧不起的人,却会救受伤的人,而祭司、利未人(他们都是在负责祭典、礼仪,帮助人认 识、敬拜上帝的宗教师)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是「最爱」上帝的人,却对人受伤时的苦难视而不见,这就不能算是爱上帝,因为爱上帝和爱人不能分开。

b. 怎样爱才是爱邻人?可参考约翰一书四章7—21节。
经文:

路加福音 10:38-10:41

注释:

46. 十:38—41节,这也是路加特有的资料。这个故事让许多人替马大叫屈,其实,这也说出许多基督徒的问题:甚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生命中有许多使我们忙 乱、愁烦的事,我们岂不也是为了要解决这些琐碎、烦乱的事,结果把更重要的生命大事给疏忽了,到头来时候一到,才懊恼自己年轻时,或是健壮时没有好好把 握。这个故事确实很值得我们再次深思。
经文:

路加福音 11:1-11:13

注释:

47.十一:1—13节,祈祷对犹太人来说,几乎就 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耶稣的门徒会要求耶稣教导他们祈祷,也让我们感到奇怪,第1节说耶稣在祈祷结束后,门徒来请教他这个问题。有可能是因为门徒常常看 到耶稣会独自一个人在偏僻的地方祈祷,跟一般法利赛人不同,或有时因为听耶稣在祈祷时,与他们在祈祷的内容不一样,因此,他们想知道正确的祈祷态度或是内 容。这篇出名的「主祷文」,重点是在荣耀上帝的名。当一个人知道荣耀上帝的圣名时,才会明白自己是多么地有限和软弱。

再者,耶稣也在教导门徒怎样祈祷,接着告诉门徒们知道,上帝一定会听人的祈祷,重要的是,祈祷必须要有耐心等候,要对上帝有绝对的信心。耐心和信心是祈祷的基本要件。
经文:

路加福音 11:14-11:23

注释:

48. 十一:14—23节,当耶稣赶走一个哑巴鬼后,有人说他是「靠鬼王别西卜赶鬼的」,这种说法意思是指耶稣所行的不是神迹,而是「巫术」,如果这项指控成 立,那么依照摩西的法律,他们可以判处耶稣死刑(参考申命记十八:9—13)。但是真正的问题是,耶稣并不是靠别西卜赶鬼,他所行的是神迹。神迹乃是上帝 奇妙的作为,也因为是这样,才使得众人惊讶,原因是他们曾看过有人驱鬼过,却跟耶稣行神迹的情形不一样。
经文:

路加福音 11:24-11:26

注释:

49.十一:24—26节,这段经文也可以说是在解释那些曾被鬼附身而被医治好的人,应该时刻保持儆醒的心灵,否则很容易再被附身,若此,则情况会比以前更加严重。
经文:

路加福音 11:27-11:28

注释:

50.十一:27—28节,将此段话比较第八章19节,会帮助我们清楚耶稣所看重的事,是人遵行上帝的旨意。
经文:

路加福音 11:29-11:32

注释:

51.十一:29—32节,犹太人希望看到神迹,但是看了也不信,大概是把神迹看成像「魔术」吧。他们当中很多人跟随耶稣四处去,也看过很多神迹,但是,他们还是不信啊。其实,我们可以这样了解:没有信心的人,永远看不到神迹,因为有怀疑就不会有神迹。
经文:

路加福音 11:33-11:36

注释:

52.十一:33—36节,圣经作者喜欢用「光明」与「黑暗」代表「善」与「罪恶」。光,是为了要让人看得见,否则就显不出它的意义。同样的,基督徒要像光一样,让别人看得见自己所行的,确实是可以见证上帝拯救的「善」。
经文:

路加福音 11:37-11:53

注释:

53. 十一:37—53节,整段经文的中心点在第38节,起因在「法利赛人看见耶稣饭前不先洗手」,感到惊讶。饭前洗手,这是犹太人生活习俗,但这习俗富有相当 浓厚的宗教信仰内涵,他们觉得人在吃饭前不洗手,会导致人内心的污秽,但是耶稣认为这是很虚伪的,他认为真正使人心污秽的,是来自人的心思意念,跟有没有 洗手没有关系(请参考马可福音七:14—23)。因此,从第39节开始,耶稣指出这些宗教领袖们徒有虚伪的外表(参考路加福音十三:1),并没有真实的内 心。
经文:

路加福音 12:1-12:3

注释:

54.十二:1—3节,第1节让我们看到耶稣受欢迎的程度,这也是当时宗教领袖们最为不安的原因,他们感受到耶稣对他们的权威造成威胁。

上帝察看人的心思意念,没有人能够隐瞒得了上帝的眼目。台语有句俗语:「鸭蛋再密,也有缝。」或是另一句大家耳熟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经文:

路加福音 12:4-12:12

注释:

55. 十二:4—12节,这段经文很可能是针对早期教会受到严厉迫害(参考使徒行传八:1),信徒们有人担心,也有人离弃信仰(参考希伯来书六:4—6)。不 过,这段话也是耶稣为那些跟随他的群众说的,希望他们明白恶势力真正对人迫害的,也仅止于身体,不能及于生命的本质,真正在管理人生命的,乃是上帝。而在 上帝的眼中,生命都是他奇妙的创造,没有贵贱之分。任何残害生命的事,上帝都会计算。
经文:

路加福音 12:13-12:21

注释:

56. 十二:13—21节,这是路加特有的资料,提醒我们知道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可以计算的财产。再者,让我们知道,上帝才是生命的主宰,人不是生命的主。如果 没有上帝的同意,人所有的努力,或是累积起来的财富也是枉然。请注意第21节,此处指的「财富」,不只是物质的,也包括人的才能、学识、经历、社会地位等 等。
经文:

路加福音 12:22-12:34

注释:

57.十二:22—34节,万物来自上帝的创造,上帝自会管理妥当。人的生命也是上帝创造,不用担心这些属于生存生命所需要的,生命不在于吃、喝、穿,而在于认识上帝(参考出埃及记十六:17— 18,耶利米书九:23—24)。

有一句话值得大家参考,人能够带到天上去,只有一项:你给别人的「善」,其他的都带不上去。想想看,自己给了别人多少「善」,这才重要。注意,「别人」是指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不是自己的家人。
经文:

路加福音 12:35-12:48

注释:

58. 十二:35—48节,「儆醒」,在耶稣的教训中一再提及我们要注意的事,因为时间是在上帝手中,我们不知道甚么时候上帝会伸手审判。当然,这段经文通常被 用来解释末日来临的时刻,只是没有人知道那时间甚么时候会来临,因为只有上帝自己知道(参考马可福音十三:32)。
经文:

路加福音 12:49-12:59

注释:

59. 十二:49—59节,信仰是生命的问题,必须很清楚地作抉择,不是可以和稀泥的态度。信仰也需要「敏锐」的眼光,知道徵兆的出现,如同在看到天象变化一 样。再者,信仰是要使生命得到和解,就像人跟所亏欠的对象和解,才不会被关进监牢。同样的,耶稣来到世上,为的是要使我们与上帝和解(请参考哥林多后书 五:19)。
经文:

路加福音 13:1-13:9

注释:

60.十三:1—9节,这段经文也是路加特有的资料,让我们知道,悔改是生命得救的盼望。慈悲的上帝给我们许多机会,如果没有把握,时间一到,就像没有结出果实的果树一样遭到砍除。
经文:

路加福音 13:10-13:17

注释:

61.十三:10—17节,这段也是路加特有的资料,主要的问题在于守安息日的态度。耶稣认为安息日应该让苦难的生命得到怜悯,这也是上帝设立安息日的本意。
经文:

路加福音 13:18-13:21

注释:

62.十三:18—21节,芥菜种和面酵都是很细微的体积或量,但是影响却是最大的,甚至是大到无法估计。上帝国的影响力也是这样,在上帝奇妙作为下,即使是最微小的「善」,也将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经文:

路加福音 13:22-13:30

注释:

63. 十三:22—30节,一般人喜欢问这样的问题:「他会得救吗?」或是「不信的人会得救吗?」就像耶稣往耶路撒冷的途中,有人问耶稣「得救的人不多吧」这样 的问题一样。其实,不要先问谁会得救,或不能得救,这不是我们的问题,真正要先问的问题是:「像我这样罪重的人,上帝会救我吗?」或是这样说会比较好: 「主啊,求你赦免我,因为我实在不配进入你的国。」用这样的态度来看这段经文,或许会比较容易明白。
经文:

路加福音 13:31-13:35

注释:

64.十三:31—35节,耶稣会骂人喔,看,他骂希律安提帕王是「狐狸」,比施洗约翰骂那些想要接受他洗礼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毒蛇」客气了些(参考马太福音三:7)。大概是因为希律安提帕王杀死了施洗约翰吧,才使耶稣用这样的口气骂他。

第33节,先知乃是「上帝的代言人」之意,耶路撒冷既然是敬拜上帝的中心,但却被宗教领袖们把持,且使信仰的内涵扭曲了,上帝的仆人有责任使之导正过来。
经文:

路加福音 14:1-14:6

注释:

65. 十四:1—6节,这是路加特有的资料,也是路加福音记载耶稣第三次接受法利赛人吃饭,前两次分别记载在第七章36节,和第十一章37节。福音书记载耶稣在 安息日治病的故事不少,包括逐出污灵(马可福音一:21—28),治好一位手枯干的人(三:1—6),一个被邪灵附着长达18 年的女人(路加福音十三:10—17),使生下来就瞎眼的人能看见(约翰福音九:13)。

现在是法利赛人在家里邀请耶稣吃饭,因此,这必定是吃晚餐,晚餐一开动就过了安息日,这样他们就可以温热炉灶,否则就是违反安息日。也因为时间逐渐接 近过安息日的时刻,这个患水肿的病人才有可能出现在耶稣面前,期盼耶稣的医治。对耶稣来说,只要是苦难,即使是安息日也要解救这样的生命苦难。
经文:

路加福音 14:7-14:14

注释:

66.十四:7—14节,这段也是只有路加才有的资料,说出法利赛人的虚伪和骄傲。第7至11节,提到「婚宴」,很快使我们联想与上帝国的宴席有关。上帝国是以上帝为主,人在以上帝为主的宴席中,应该要知道怎样谦卑,因为主人是上帝。

第12至14节提到如何当一个好的主人。法利赛人喜欢炫耀社会地位,或是受人称赞。但是耶稣将重点放在上帝国,上帝对人的奖赏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因 为上帝的奖赏才是永远的,人的奖赏都是短暂的。使徒保罗说:「我们不讨好人,只求取悦那位察验我们内心的上帝。」(帖撒罗尼迦前书二:4)他又说:「我向 着目标直奔,为要得到奖赏;这奖赏就是属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着基督耶稣呼召我去领受的。」(腓立比书三:14)
经文:

路加福音 14:15-14:24

注释:

67. 十四:15—24节,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信息,是在第22节,上帝国永远都「还有许多空位」,这也是为甚么要差派门徒出去传福音的原因。另 外一点,有许多人原先是可以在上帝国里享受那美好筵席的,却因为找了许多的藉口,结果失去了,他们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取代。请注意,取代原先被约定的人的, 是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这些人在当时社会都是最可怜的人,他们生存的方式是行乞。这也是作者路加写这本福音书的主要目的,要让当代社 会边缘人看到福音。上帝国绝对不是用钱、地位、身体健康、名望、学经历等可以进入的,有时这些反而是阻碍了进入上帝国的机会呢。
经文:

路加福音 14:25-14:35

注释:

68. 十四:25—35节,要跟随耶稣传福音,确实是一件很大的生命挑战,因为「那通向生命的门是多么窄,路是多么难走,找到的人也很少。」(马太福音七: 14)既然门很窄,路又难走,谁会喜欢呢?少之又少,这样,要传这种福音当然更不是一件易事了,除非有相当的觉悟,也要对生命有高超的领悟,才能「放弃一 切」。耶稣不会勉强人来跟随他去传福音,真正想要传福音的人,会明白自己是为了甚么。我们在早期许多宣教师的身上看到耶稣所说的,他们确实是放弃了一切到 各地去见证福音的信息。
经文:

路加福音 15:1-15:1

注释:

69.第十五章的主要背景在第1节,法利赛人和经学教师对耶稣跟 「税吏和坏人」在一起而埋怨,因此说出了下列三个比喻;包括找回失落的一只羊、寻获失去的一个银币、浪子再次回来找慈爱的父亲。这三个比喻都有一个共同主 题: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喜悦,连天上都参与了这份喜悦。

a. 为了找迷失的羊回来,牧羊人并不是将99只放着不管,他是托其他牧羊人看管,因为犹太人采社区制,羊群是社区牧羊人共同看管放牧。

b. 失落的一个银币,很可能是这个女人用很长的时间积蓄起来的,对一个贫穷的女人来说,虽然只是一个小银币,也是一大数目。何况十个银币可以串成一条项链,如果失落一个,等于失去一条项链,她就无法在节期中戴着它。

c. 寻找失落的东西是如此用心,寻找失落的人,岂不更该费神?这位慈爱的父亲并没有停止寻找孩子,也没有放弃机会,他是一直在期盼孩子回来。当孩子回来时,虽然是那样落魄,他看的是失而复得、死而复活的生命,这才是整个主题中心。
经文:

路加福音 16:1-16:13

注释:

70.十六:1—13节,这确实是一段常被人提出质问的经文,这样「机警的管家」不诚实的作法对吗?如果从第14节看回来,这个比喻可能是在讲给法利赛人「爱钱」听的,如果是从第十五章1至2 节看,则可能是对税吏有启示作用。

a. 如果是对爱钱的法利赛人,则耶稣说这比喻,为的是希望他们能在敛财之时,多考虑一下那些贫困的人的需要,能减轻贫困人的负担,就是上帝所喜悦的事。

b. 假如是对税吏来说,则徵税已经在犹太人中造成很大的生活负担,如果他们能够减少税额,不要超收,他们将在民众中得到更多的朋友。

c. 这个财主累积钱财的来路也不明,因此,当这个仆人如此减轻欠债者的负担时,他反而觉得仆人比他更强。换句话说,把不义得来的钱财,扭转过来,使之更接近义的层次,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经文:

路加福音 16:19-16:31

注释:

71. 十六:19—31节,这是路加福音书中出名的一个比喻故事,也是甚为脍炙人口的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我们再次看到耶稣比喻的特色:鲜艳的对比――财主与 乞丐从第19至21节就清楚描述出二者之间极大的对比。再者,死后的际遇完全相对,财主在痛苦的阴间,乞丐在快乐的境界。请注意,这个比喻也说到基督教信 仰的基本认识:永生。没有「死亡」,只有「永生」,「永生」在快乐、美好的地方,以及「永生」在痛苦的阴间。
经文:

路加福音 17:1-17:6

注释:

72.十七:1—6节,这段经文可说是耶稣言论集的一部份,路加福音没有像马太福音书那样将耶稣的言论汇集在一起。

a. 第1至4节,也反映出早期教会的现象,彼此之间发生争执,导致有人离开教会。有些争执实在是不必要的,何况也有些犯罪的行为,很难见证福音的信息,例如贪 钱的事、淫乱的行为等。耶稣强调任何微小的事都足以让一个人离弃信仰,同样的,任何微小的爱心,也会使人得到福音的信息。

b. 能够饶恕别人,和劝勉人悔改,就如同是一个钱币的两面,不能分开。但是,要饶恕别人却需要极大的信心,因为劝勉人容易,要饶恕别人可需要相当的信心才能达成,因此,需要耶稣的扶持帮忙。
经文:

路加福音 17:7-17:10

注释:

73. 十七:7—10节,古代的人,当主人看到仆人用心、认真工作时,他会感动到自己替仆人做些服务的工作。路加福音第十二章37节:「主人回来,发现这些仆人 警醒,他们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束上腰带,让他们坐下来吃饭,亲自伺候他们。」不过,这并非是所有的主人都会如此,而即使主人愿意这样,并非 表示仆人的角色可以随时更换或混淆,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仆人就是仆人,这点很重要。

将这样的观念带入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清楚自己就是人,是实实在在的人,只要是人,就不是神,这点弄清楚了,会明白人的有限和软弱。
经文:

路加福音 17:11-17:19

注释:

4. 十七:11—19节,这段经文是路加福音特有的资料,也凸显出作者路加非常重视外邦人――撒马利亚人。四本福音书中,作者路加描述外邦人的好处最多,他就 是要告诉大家:耶稣来到世上的目的,不是仅止于为了犹太人,而是为了所有的人。作者路加很技巧地说出,会感谢上帝救赎恩典的人,竟然不是犹太人,而是撒马 利亚人,而这却是犹太人所瞧不起的族群。

再者,请注意第19节,耶稣对这个回来感恩的撒马利亚人说「你的信心治好了你」这句话,和第八章48节记载耶稣对那位摸耶稣外袍衣角使血漏病得医治的女人说的相同,这说明了一件事:肉体得医治,并不表示人的生命得到拯救。
经文:

路加福音 17:20-17:21

注释:

75. 十七:20—21节,法利赛人想要知道上帝的主权(上帝国)甚么时候来到,耶稣在这里很清楚说,就「在你们心里」。这句「在你们心里」,也可以是「在你们 当中」。换句话说,上帝的主权(上帝国)不是指某一个地区,或是某一个特别的地方,而是人心的谦卑、顺服于上帝的旨意和教训。
经文:

路加福音 17:22-17:37

注释:

76. 十七:22—37节,这是一段和末日的景象有关,可以分成两段落来看;第一段是第22至30节,这段经文主题是:人子来临的日子。耶稣连续举出几个例子说 明人子来临的时刻,都是无法预料得到的。第二段是第31至37节,这段经文是在确认必定有审判,耶稣用「尸首在哪里,秃鹰也会聚在那里」这句当时甚为流行 的俗语,说明末日的景象并非远在人的经验之外,或是可见的范围之外。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生存的四周围,就会发现审判的时刻离我们不远。
经文:

路加福音 18:1-18:14

注释:

77.十八:1—14节,这段经文都是在谈「祈祷」的事,耶稣举了两个例子说明祈祷的意义。

a. 第1至8节,祈祷态度应该是执着地、有信心地坚持下去。不过,也别忘了箴言的作者给我们的警语:「向上帝许愿前必须三思,以免后来懊悔。」(箴言二十:25)

b. 第9至14节,祈祷是和上帝说话,人面对上帝时,除了谦卑、认罪之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再者,祈祷不是用来控诉别人的罪恶,不要以为上帝「好像」甚么都不知道,其实,他知道我们所有的一切。
经文:

路加福音 18:15-18:17

注释:

78. 十八:15—17节,我们都曾经当过小孩,也经常接触到小孩,想想看,他们与成人最大的不同是甚么?他们在言行举止上有甚么特徵?当门徒们争着要坐大小位 置的时候,耶稣就「找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他们中间」,抱着小孩告诉门徒们:「为了我而接待这样一个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不仅仅是接待我, 也是接待差我来的那一位。」(马可福音九:33—37)人总是喜欢看「大」、体面、位阶高等等这样的人、事、物,耶稣教导我们的却不是这样。
经文:

路加福音 18:18-18:30

注释:

79. 十八:18—30节,有钱不是罪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想要用钱取得「上帝国的子民」的资格,则是没有门路,因为上帝国不是资本家、有钱人的囊中物,更 危险的是,钱还可能成为进入上帝国的绊脚石呢。这个富有的财主,一方面说他已谨守了诫命,另一方面却对周济穷人显得困难。值得注意的是,人往往会忽略了自 己得到钱财的方法是否正确。再者,有能力(包括钱财、知识)的人,要尽社会责任,缺乏这样的认识,很可能使自己成为压榨别人的人。
经文:

路加福音 18:31-18:34

注释:

80.十八:31—34节,一般人不喜欢谈死、苦难的问题,耶稣却是一再地告诉他的门徒他将要受难、死的事。但是已经快接近耶路撒冷了,门徒对他这样一再地谈到这件事的反应,还是「茫然无知」。基督教的信仰如果不是从「苦难」去了解,也会和门徒一样「茫然无知」。
经文:

路加福音 18:35-18:43

注释:

81. 十八:35—43节,瞎眼,在早期的社会是靠乞食维生。但是,他虽然是眼盲,心却不盲,因为他知道耶稣就是「大卫的子孙」,意思是以色列人民期盼已久的拯 救者。随时保持心灵的儆醒,比甚么都重要,否则,我们很可能是眼睛亮晶晶看出事物的贵贱,却看不出生命拯救的源头 ――耶稣――出现在我们面前。
经文:

路加福音 19:1-19:10

注释:

82. 十九:1—10节,就像我在介绍路加福音书作者时所说的,作者路加非常关心社会边缘人,或是被当时犹太人所厌弃的人,在他写的这本福音书中,一再提起税 吏、撒马利亚人的好。看,现在又提起税务长撒该,是一位看到耶稣、认识耶稣后,知道改变自己的人。注意,耶稣并没有要求撒该放弃所有的财产,也没有要求他 像利未一样去跟随他。撒该只将财产的一半分给穷人,且表明愿意以四倍赔偿被他欺诈过的人,耶稣就肯定了他的作法,并且说「救恩」降临在撒该的家。
经文:

路加福音 19:11-19:27

注释:

83. 十九:11—27节,同样的比喻,在马太福音用「产业」,在这里是用「城」。在这里的主人是贵族,他是「要被册封为王」,因此,主人的背景必然跟权势有密 切关系。再者,当主前四年,希律大帝死的时候,将财产分给他的孩子,其中巴勒斯坦地是分给亚基老王,但是这样继承必须先取得罗马皇帝的同意。那时候,犹太 人因为不喜欢亚基老王,因此也派代表去罗马晋见皇帝,要求不要同意亚基老王的任命案。后来罗马皇帝还是准了亚基老王当统治者,只是没有给他「国王」的名 号。因此,当耶稣在讲这个比喻时,犹太人很快就会想到是在说亚基老王的事件。

a. 这个比喻与马太福音不同的地方,马太福音是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分配,这里是仆人有十个,每个人分配相同的额数―― 一个金币。

b. 同样的钱,有的仆人赚了十倍,有的五倍,有的是原封不动地用手帕将之包起来。

c. 将钱用手帕包裹起来的仆人,真正的问题是在第21节,找了藉口来说明他没有去做生意的理由。但是,基本上是主人分配给所有的仆人都同样一个金币,且赚十倍、五倍的都受到肯定。换句话说,主人要求的不是赚多或少,而是知道将主人所交托的使用出来。

d. 上帝给我们每个人都有才能,至少每个人都有共同的基本才能,不拿出来用的人,即使找了许多藉口,也不会得到上帝的认同。
经文:

路加福音 19:28-19:48

注释:

84.十九:28—48节,从这里开始记载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城。

a. 第30节说这头驴是「没有人骑过的小驴」,犹太人传统上是还没有用过的牲畜只作为献给上帝用(民数记十九:2,申命记廿一:3),因此,作者在暗示着这只驴的主人的用心,就像那位拿极珍贵的油抹耶稣的女人一样,给耶稣用的,都是最为珍贵、好的。

b. 法利赛人对群众和门徒们如此拥戴耶稣显然很吃味的样子,他们甚至认为是耶稣门徒在「鼓动」群众这样做,因此要耶稣禁止门徒们呼喊。通常在这时候是吟唱诗篇 一一八篇,很可能在法利赛人听来觉得刺耳,因为这首诗的第25节说:「上主啊,救我们,拯救我们;上主啊,求你使我们顺利成功。」如果群众继续唱这样的 诗,岂不等于在肯定耶稣就是救主,这是法利赛人所无法接受的。

c. 群众的欢呼并没有使耶稣的心盲了,因为他清楚知道到耶路撒冷的主要目的是甚么。人常常在群众的欢呼声中麻木了,也混淆了自己的良知。看,耶稣进入耶路撒冷 城第一件事,就是为该城哀哭。为甚么耶稣会为该城哭?有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该城即将面临的灾难(主后七十年,罗马提多将军带兵进入,并且摧毁了圣殿),也有 可能是为该城没有悔改,一再迫害上帝仆人――耶稣自己将面临被判死刑――的事难过而哭泣。再者,犹太人一直在想的,都是政治上的解脱,却忘了人的心若没有 改变,即使是个独立的政治体制,也是枉然。因为人心若离弃上帝,就算拥有政治上的自主,很快就会遭遇到毁灭的命运。

d. 洁净圣殿的事件在四福音书都有记载,可见这件事一直流传在犹太人当中。就像前面所叙述的,人心的污秽,导致宗教圣地也会遭到污染。而耶稣洁净圣殿的事,当时没有任何宗教领袖敢出来阻挡,原因是他们本身就是污染源,因此,只能在事后设计要谋害他。
经文:

路加福音 20:1-20:18

注释:

85.第二十章都是犹太人领袖对耶稣洁净圣殿后的连续反扑;他们深深知道如果不赶快解决耶稣,这样下去,不会再有好日子和财源的利益。

86. 二十:1—18节,最先来找耶稣并向他提出问题的是犹太人最高议会的代表――祭司长、经学教师、长老。由于犹太人最高议会――三和林 (Sanhedrin),乃是犹太人最高的权利中心,因此,他们向耶稣提出「谁给你这权」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问题是:没有他们授权,耶稣怎能以 如此方式洁净圣殿,即使圣殿有问题,也轮不到耶稣来整理,他们可以决定怎样处置。换句话说,耶稣这样的行径简直就是使犹太人最高议会失去权威了。

其实,信仰的事应该说是没有所谓「权威」可言,因为这是对上帝的爱的回应。但是,信仰如果失去表达上帝的爱,那才是有问题。在圣殿里作买卖,且是手脚都不干净,这已经没有「上帝的爱」可言了。

87.二十:9—18节,路加福音因为是写给外邦人看的,因此,记载这个比喻的开始没有像马可福音那样,引用先知以赛亚所描述的葡萄园景况,直接就说「有一个人开垦了一个葡萄园」。

a. 第9节说这个主人「在外住了一段时间」,这表示葡萄园的佃户确实从葡萄园收益不少,足够缴纳给园主的租税。

b. 第16节可以说是这个比喻的中心,说到园主一定会采取惩罚的手段对付那些恶劣的佃户,而惩罚最具体的方式,就是「转租给别人」。对犹太人一再自喻为上帝的葡萄园来说,这种「转租给别人」确实是很大的羞辱。但对外邦人来说却是很大的恩典和喜悦。
经文:

路加福音 20:19-20:26

注释:

88. 二十:19—26节,整个陷阱是很明显地出自伪造,第20节说「他们收买了一些人,假装善意,向耶稣提出问题」,这些宗教领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角色和工作 的关系,而更加谨慎自己的行为,这才是问题的中心,因为十诫的第九诫很清楚说「不可作假干证陷害人」,他们这样教导人,自己却违反所教导的事。

怎样才能像耶稣所说的「把凯撒的东西给凯撒,把上帝的东西给上帝」呢?这实在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
经文:

路加福音 20:27-20:39

注释:

89.二十:27—39节,撒都该人来见耶稣,他们是属于祭司阶级的贵族,耶路撒冷圣殿主要就是由他们负责管理,包括祭典,以及维持圣殿的「神圣」,他们也是犹太人最高议会的成员之一。

在他们的观念中,复活的信仰是荒谬的。因此,他们采用摩西法律规定的「兄终弟及」(参考申命记廿五:5— 10),设计这个问题来问耶稣。耶稣的回答很清楚,要撒都该人知道,以人的看法在看上帝的工作,差距是很远的。人的生命是上帝所造,也是上帝在管理,因 此,复活后的生命也是上帝在管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复活的世界,并不是现今世上的延伸,而是完全属于上帝的。
经文:

路加福音 20:41-20:44

注释:

90. 二十:41—44节,犹太人一直将「大卫的子孙」看成是要再来临的弥赛亚,且这位弥赛亚是一位属于「政治」领域的,他的来临,是要重建以色列帝国,就像大 卫王朝一般。但是,耶稣在这里很清楚地告诉他们,真正的弥赛亚并不是属于大卫的子孙,而是大卫的主。换句话说,耶稣要让他们知道,真正的弥赛亚并不是在建 立一个政治王国,而是要带领人回到上帝的国。
经文:

路加福音 20:45-20:47

注释:

91.二十:45—47节,虽然只是短短几节经文,却也道出了宗教领袖们肮脏的一面――虚伪,且又贪婪。最要不 得的是「吞没寡妇的家产」。在先知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知一再呼吁要善待寡妇、孤儿,因为他们生活压力比一般人更艰困。但是,这些宗教领袖却常常教导 人说,供应给拉比(通常经学教师都被称为「拉比」――老师之意),是最美好的信仰见证,更甚者会说:疼爱拉比,就像献牲祭给上帝一样。这样的教导很容易感 动妇女捐出钱财,包括了寡妇在内。其实这样的教导是在欺骗人。虽然圣经也教导说要「爱人如己」,但是人绝对不能把自己比作上帝。
经文:

路加福音 21:1-21:4

注释:

92. 廿一:1—4节,所谓「穷寡妇」,指的是那些失落了丈夫,且又没有留下孩子的妇女,她也因此不能继承先夫所遗留下来的财产,除非丈夫的兄弟或近亲愿意与她 同房,替她丈夫留下后代,才能得到遗产。否则,她只能靠乞食维生,生活必然相当清苦(参考旧约路得记)。但是,这个穷寡妇即使在那样清苦的生活中,也将 「全部的生活费用都献上了」,这样的信心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功课,不因生活苦,对上帝有怨言;也不因贫困,减少奉献的心志。这里我们也看到奉献真实的意义, 在于内心的敬虔,不在于数字的多寡。
经文:

路加福音 21:5-21:6

注释:

93.廿一:5—6节,请注意第5节,作者路加说圣殿 用「精美的石头和还愿的礼物装饰成的」,所谓「还愿的礼物」,是指犹太人为了表示感谢上帝,献上最精致的礼物装饰在圣殿门口处。因此,一般人会看到圣殿精 美的外表,却忽略了信仰的本质并不在这些外表的装饰,而在内心的诚实,甚至信仰更需要实践出上帝的公义(慈爱),否则就不会有意义可言。
经文:

路加福音 21:7-21:37

注释:

94. 廿一:7—37节,都是谈到关于末日的预言。可能是与耶稣提到圣殿将会「被拆下来」的事件有关。在这段经文中,其中心的题旨在于「那日子」(那时候),也 就是旧约圣经先知一再提醒的「耶和华日子」。原本这日子在以色列民族期盼的是大得胜的日子,是上帝让以色列民族统治万国的日子。但是先知早已经提起「那日 子」将是上帝对他的子民――以色列人民――审判的日子,是灾难,不是祝福(参考阿摩司书五:18—20)。

再者,这段经文也提醒大家必须用「儆醒的心」随时准备上帝的日子来临。保持「纯洁」的心灵,远比数算上帝的日子是甚么时候更重要。
经文:

路加福音 22:1-22:5

注释:

95. 第廿二、廿三章,是记载有关耶稣受难的事件。在这两章中,有关被捕和审问的经过,写得很详细,作者路加也提供了几件比较特殊的资料;包括耶稣要门徒「没有 刀的,卖掉衣服去买一把」(廿二:35—38),审问耶稣的时候,彼拉多还将耶稣转移给希律审问(廿三:6—12),最特别的地方是,作者路加将门徒们争 论谁大谁小的事件,编排在耶稣与门徒守最后晚餐的时候发生(廿二:24—30),充分显示出作者路加的用心。

96. 廿二:1—5节,除酵节,长达一个礼拜之久,在这一礼拜中都不可吃带有酵的食物,在当时为的是要表示两种意义:(1)出埃及的行动是非常神圣的,因此,不 可食用带有不洁的食物(酵,被看成是不洁净的食物),以色列人用这种方式在表明圣洁的意思。(2)出埃及后要快速赶路,且第一阶段就要走三天的路程(参考 出埃及记三:18、五:3、八:27),才会停留,因此,吃不含酵的面包,比较能够支撑较久的时间。

「撒但进入加略人犹大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犹大给撒但找到了机会。这是作者路加非常特别的看法。人若要防止犯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给撒但有机 会,也就是不要有坏念头,尤其是试探上帝的念头。在主祷文里有一句话:「不要让我们遭受承担不起的考验。」其意就是祈祷上帝,不要使我们陷入试探上帝的罪 恶中。人最大的罪过就是想要试探上帝,或是说想要和上帝争位置,这是我们承担不起的考验,绝对不要有这样的念头产生。犹大出卖耶稣,这是他所承担不起的 事,但是他却让撒但得到机会。想想看,我们是否也会跟他一样?
经文:

路加福音 22:7-22:13

注释:

97.廿二:7—13节,只 有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差派彼得和约翰去准备逾越节的晚餐。那个拿水瓶的人,应该是用「水瓶」作为暗号,好使耶稣得以和他的跟随者一起用逾越节的晚餐。从第 12、13节可以看出这是经过事先安排的,很可能是因为耶稣知道犹太人宗教领袖想要谋害他,所以,他不想公开,因此暗中进行此事,而犹大却因而找到机会, 因为他可以提供耶稣和跟随者守逾越节晚餐的地点。
经文:

路加福音 22:14-22:23

注释:

98.廿二:14—23节,这段经文可以 分成两部分,其一是第14至18节,这部份可能就是原先的传统――逾越节的晚餐。其二是第19至20节,这部份才是后来延伸出来所谓的「圣餐」。逾越节的 晚餐可以说是每一个犹太人都会遵守,且是很严肃的态度在遵守的宴席。第16节是重点,这一节耶稣再次暗示这是最后的晚餐,也许门徒听到的以为是古老时代要 走出埃及的「真正行动」呢,因为他们一直以为耶稣就要像摩西带领他们走出罗马帝国的统治、管辖。他们没有想到这会是受难前的最后一餐,否则他们不会在这时 候还在争论谁大、谁小。
经文:

路加福音 22:24-22:30

注释:

99.廿二:24—30节,门徒在这时候争论谁大、谁小,确实对逾 越节晚餐或是耶稣和门徒最后的晚餐来说,都是极大的讽刺。这段经文也是路加福音最特别的编辑之一,因为作者将这段经文编排在此,更加说明了门徒确实不明白 耶稣受难的意义,就如同作者在耶稣第三次对门徒预言即将受难的时候,用「对耶稣所说的话茫然无知,因为那些话的意思是隐藏着」(路加福音十八:34)来描 述门徒们确实是不知道耶稣受难的意义。

我们也可以从这里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基督教会里,如果发生争论位置的事件,就是不清楚受难的信仰意义。而基督教的信仰是从受难入门的,没有明白受难的意义,就无法明白复活的信息。没有明白复活的信息,就是不懂得基督教信仰的真谛。
经文:

路加福音 22:31-22:34

注释:

100. 廿二:31—34节,看,作者路加再次用「撒但」来试探彼得了。换句话说,撒但已经扰乱了彼得的心,就像农夫拿着筛子在筛谷子一样,原本农夫筛谷子是要将 坏的去掉,但是在这里却是要搅局,但是耶稣会为彼得代祷。看,人是那样的软弱,而耶稣对人性的弱点则是相当清楚。祈祷是抵挡诱惑最好的力量来源。
经文:

路加福音 22:35-22:38

注释:

101. 廿二:35—38节,这是一段很难解的经文,为甚么耶稣会要门徒「卖衣服去买刀」?这是很奇怪的事。用两把刀要作为防范受难,或是拒捕,都不足以抵抗要捕 耶稣的人的武力。那倒底是怎么一回事,耶稣会要门徒卖衣服买刀?有一种可能,就是当耶稣在预言他即将受难时,门徒开始讨论怎样对付,此时耶稣告诉门徒,如 果害怕被抓,不如去买刀来自卫吧。当门徒说身上有两把刀时,耶稣就说「够了」,意思是这是没有甚么用的,因为在耶稣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 基础,惟有爱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经文:

路加福音 22:39-22:46

注释:

102.廿二:39—46节,马可福音告诉我们, 耶稣带门徒去祈祷的地点是在橄榄山的「客西马尼园」,这原本是个「榨油池」,可见以前是采收橄榄和榨油的地方。第39节的「照常」二字,说出他们进入耶城 后,常常前往此处聚会,也因此,犹大才知道要带人来此地抓耶稣。第43至44节,是路加福音特有的资料,作者喜欢用的「天使」资料再次出现。祈祷是得到力 量的来源,作为一个人的耶稣,需要上帝的力量帮助他承受这样十字架的苦难。祈祷也是人抵挡诱惑最好的方式。
经文:

路加福音 22:47-22:53

注释:

103.廿二:47—53节,「犹大,你用亲吻来出卖人子吗?」耶稣早就知道犹大的计画,在此,他再次提醒犹大,希望他能够清醒过来,但是就如同作者先前说过的,「撒但进入加略人犹大的心」(廿二:3),此时的犹大已经失去了排拒撒但诱惑的力量。

即使在最后的时刻,耶稣也再次给犹大机会,但是他把这机会失去了。我们是否有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或是我们已经被撒但蒙蔽了良知,继续出卖耶稣的勾当?
经文:

路加福音 22:53-22:62

注释:

104. 廿二:54—62节,彼得否认耶稣的事件,一直在基督教会里被传述着,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特别强调彼得连自己是加利利人的指控也否认了!(马可福音十 四:70—71,路加福音廿二:59—60)路加福音重点放在第61节,当彼得尚在否认他和耶稣的关系的时候,耶稣反过头来「注目看」他,换句话说,彼得 否认耶稣的举动,耶稣曾亲眼看着他。看,这是多么特别的一幕啊。当我们在「出卖」耶稣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主耶稣就在旁边「注目看」着我们?
经文:

路加福音 22:63-22:71

注释:

105. 廿二:63—71节,福音书在描述这些宗教领袖们控告耶稣的任何罪名,他都拒绝回答,但是当他们问及他和上帝的关系时,耶稣的回答都是肯定地说「是」。 「你是上帝的儿子」这句话对犹太人来说,可以说答案是绝对肯定的,他们本来就是自认是上帝的儿子,即使今天的基督徒也会是这样的回答,这些宗教领袖用这个 问题问他,只是想要找出耶稣在回答时,会有甚么特殊的说法,结果他们如心所愿地听到这句「从今以后,人子要坐在全能上帝的右边」,这表示耶稣不只是单纯的 是「上帝的儿子」,更是上帝派遣到世上来的弥赛亚,这一点才是宗教领袖们所无法接受的。
经文:

路加福音 23:1-23:12

注释:

106. 廿三:1—12节,宗教的问题,罗马政府向来给予犹太人有很大的自主权,犹太人的宗教领袖们也知道,如果用「宗教」的理由控告耶稣,罗马政府可以不理会他 们。因此,他们早就设计好要用「政治性」的理由控告耶稣,从他们设计提出「向罗马皇帝凯撒纳税是不是违背我们的法律」这问题,就已经知道他们要的是「政治 上的理由」。如今他们将耶稣押送到彼拉多面前,控告的理由就是这么政治化――煽动人民,反对向皇上纳税。他们一再强调耶稣是到处煽动人民呢。但是,如果耶 稣真的煽动人民,拒绝缴税,罗马政府早就会知道,因为从税收是否正常就可以看出,显然并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因此,当他们用这理由控告耶稣时,彼拉多用 「查不出这个人有甚么罪状」回答他们。

a. 第6至12节是路加福音特有的资料;在第九章9节,作者曾作了一次伏笔,说希律「一直想见耶稣」,现在有了机会,他看到了耶稣,但是,并不真正的想认识耶 稣,他就跟一般犹太人一样,喜欢看「神迹」而已。也许他也和一般犹太人相同,都把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当作「变魔术」般看热闹的态度吧。再者,希律并不是真 的想看耶稣,他还曾经想过要杀耶稣(路加福音十三:31)。

b. 第12节是重点,原本交恶的彼拉多和希律由于审问耶稣的缘故,从此修好了。这就如同法利赛人为了要除掉耶稣,不惜自己的立场而去跟希律党人勾结设计耶稣一样(马可福音三:6、十二: 13)。
经文:

路加福音 23:13-23:25

注释:

107. 廿三:13—25节,第22、23节是作者强调的,彼拉多连续三次对群众宣告查不出耶稣有任何罪状。但是群众的声音胜过公义和良知,这就是撒但「横行的时 刻,黑暗掌权」(廿二:53)的明确记号。可见要维护良知和公义,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相当的信心和勇气呢。
经文:

路加福音 23:26-23:43

注释:

108. 廿三:26—43节,第34节也是路加福音特有的资料,作者一再表明上帝是个慈悲的天父,他对于人一再地犯罪,是一再容忍、宽恕。我们可以说整本路加福音 就是在介绍上帝是个满腹慈悲的天父,就像第十五章所介绍的那位慈悲的父亲一样,对悖逆的儿子回来,都不计较先前所犯的过错。看,耶稣已经被钉十字架了,还 是在祈求天父宽恕人民的无知。这也是基督教信仰所要介绍给大家的上帝。
经文:

路加福音 23:44-23:56

注释:

109.廿三:44—56节,第46节「父亲哪,我把自己的灵魂交在你手里!」也是路加福音特有的资料,这句话是引用自诗篇第卅一篇5节,诗篇的作者说上帝会拯救愿意将自己交托在上帝手中的人。

作者也强调亚利马太的约瑟虽然是犹太人最高议会(Sanhedrin「三和林」)的成员,但是他和其他的议员不同,因为他没有附和他们的计谋,意思就是对于谋害耶稣的行为,约瑟是持反对立场的。这在异口同声的环境中要如此坚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经文:

路加福音 24:1-24:12

注释:

110. 廿四:1—12节,「你们为甚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这是路加福音描述「两个衣服发光的人」对那些远从加利利跟随耶稣来到耶路撒冷,且亲眼目睹他被钉十字 架,以及被安葬后才回去准备香料要去坟墓里涂抹耶稣身体的妇女所说的话,这句话也可以说是整个复活神迹最重要的一句话,在四本福音书中,这句话最具有特 色,因为真正复活的人,不会活在死人当中。换句话说,死的人,当然找不到活人。人若是因为罪带来的生命是死的,怎能找到来自上帝的复活生命呢?不可能!

没有人会相信复活的神迹,因为这是远远超过人类的生命经验。这也就是说因罪而带来生命死亡的人,是无法了解上帝奇妙作为的。
经文:

路加福音 24:13-24:52

注释:

111. 廿四:13—52节,不是人找到复活的主耶稣,而是复活的主耶稣亲自向人显现,这一点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人的能力无法看到复活的神迹,除非复活的主耶稣亲 自向他所呼召的人启示出来。以马忤斯的路上经验说明这件事,在大马士革途中的扫罗也是这样的经验(参考使徒行传九:3—6)。如果没有复活的主耶稣亲自启 示,即使是复活的主耶稣站在人的身边,人也是无法认识出来。因此,复活的神迹不是靠人自己的能力所能辨识,而是赐给复活生命的上帝亲自开启人的心灵才能得 到。

第47、52节,作者都提起耶路撒冷,这也是路加与马可福音作者观点上差异之处;路加福音强调宣教的中心在耶路撒冷,但是马可福音的作者认为要回到加利利去看耶稣在那儿所做、所言的一切。
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