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询  A+放大  A-缩小
经文:

希伯来书 1:1-1:4

注释:

希伯来书第一至四章
1.第一章:
    这章主要在介绍耶稣是谁?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必定是在早期教会中对耶稣的身份有很多争论。因此,这章一开始,作者就先说上帝藉着自己的儿子向我们说话,然后用诗歌来介绍这位上帝的儿子耶稣是谁。

    2.第一章1至4节:
 这一段可说是这本书的前言。一般书信的写法,都会有收件人、问安致意等,但这本书信都没有,但主题很清楚是在表达:耶稣基督是谁?

第1节,「古时候」,意思是指耶稣基督之前,但也可以说是「旧约」的时代。「多次多种方法,藉着先知向我的祖先说话」,这样的口语很类似先知文献中的语气。这里的「说话」也含有「启示」的意思。而「多次多种」,表示不仅仅是用语言,也用各种方式,例如:梦、天使、异象,甚至先知的身体语言,例如先知以西结就有多次用身体语言来表达上帝的信息。

第2至3节,在第1节说「上帝」,紧接着在这节就提到「自己的儿子」,这表示作者是要介绍「上帝的儿子」,因此,先说出「上帝」然后才说「儿子」,这也是东方文化里的一种特色。

	作者说上帝藉着「这儿子」进行「创造宇宙」,这句话可参考约翰福音第一章10节、14节。表明耶稣就是与上帝同质、同性、同等地位。因为万物的来源就是藉着他而创造的。这也是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二章6节所说的,耶稣就是「原有上帝的本质,却没有滥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权」,见证耶稣就是与上帝同一体。

再者,作者表达在耶稣(上帝的儿子)身上可看见三件重要的大事:一是他「反照着上帝的光辉」,就是上帝创造万有的能力,行了许多神迹奇事的美妙。二是耶稣的死,「清除了人的罪恶」。三是耶稣死而复活后,升天「就坐在天上至高权力者的右边」,进行审判世界的工作(参考马太福音十九:28)。

第4节,「天使」,这是上帝身边的仆人,在东方世界里,天使具有特别的身份,是传递上帝信息的使者,也是执行上帝旨意的仆人。作者说耶稣的「地位远比天使崇高」、「高贵」,表示耶稣的地位连天使都无法比拟。
经文:

希伯来书 1:5-1:14

注释:

3.第二章5至14节:
这段经文用诗歌表达了耶稣和天使之间的差异,也说明上帝的儿子的使命,并不是天使可以扮演的角色。

第5至7节,这三节说明了上帝与天使之间的关系。

首先作者引用诗篇第二篇7节的诗歌,很清楚说明上帝的儿子和天使截然不同。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表明被上帝选立的这位儿子,就是拯救者,是列国的希望。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这诗句,为的是要表明耶稣基督就是上帝所选立的拯救者,是人类的盼望。

这三节主要说明天使并没有甚么,他们只不过是上帝的仆人、器具,像是「风」、「火焰」等(参考诗篇一○四:4),都是听从上帝的使唤,执行上帝的旨意。

「所有的天使都必须拜他」,这句可能引用自诗篇九十七篇7节的c句,很清楚表明天使比上帝的儿子的位阶要低很多,有如仆人和主人之间的差别。

第8至9节,这两节说明上帝的儿子身分很不一样;他是以公义作为统治、管理这世界的准则(参考以赛亚书九:6—7)。这说明了上帝所差遣到世上来的拯救者,必定是一位公义、和平的君王。
第10至14节,这段经文是引用诗篇第一○二篇25至27节的诗歌。

诗篇的作者原本是在赞美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的伟大。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这段诗歌来颂赞耶稣就是基督,是人类的救主。

而天使「都是事奉上帝的灵」,这清楚说明了天使的工作就是帮助人认识基督耶稣的救恩。
经文:

希伯来书 2:1-2:4

注释:

4.第二章:
这章也是继续在讨论有关上帝的儿子和天使之间的不同。作者努力要将这二者之间的差异说明清楚,希望耶稣基督的信徒都能分辨出来,以免被许多错误的信仰认知所迷惑。作者要告诉大家:真正的拯救者(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他就是耶稣,不是天使。从这里也可看出早期教会有人在崇拜天使,认为天使既然是上帝的仆人,透过天使也会使人得救。但这是错误的观念。

5.第二章1至4节:
希伯来书有五段类似警告或是提醒的话,这是第一段,其他四段是第三章7 节至四章13节;第五章11节至六章12节;第十章19节至39节;第十二章14至29节。

在这段经文中,作者再次说明天使确实有传出上帝的信息,不听从的人都受到了审判。但天使并没有带给人拯救的盼望。因为真正有拯救能力的,只有上帝的儿子。

第1节,这节清楚地指出作者写给受信的对象,是一群已经是信耶稣的信徒,且可能就是在信仰中很有年资的信徒,作者提醒这些老信徒应该「更加坚守所听到的真理,免得被潮流冲走」。要知道坚守,不要随便放弃或是改变。

第2节,这里所说的「天使所传给我们的信息」,指的乃是摩西法律。依照申命记第三十三章2 节的记载,当上帝颁布法律给摩西时,有「千万天使跟随着他」,因此,犹太人一直深信,摩西法律就是上帝透过天使传达下来的。如果天使所传的信息,不信的人会遭到应得的惩罚,那么若是不听比天使更尊贵的救主亲自所宣告的信息,岂不要受更大的惩罚?

第3节,这节说「忽略这么伟大的拯救」,这句话无论是从旧约来看,或是从新约早期的教会来说,都有相同的意义;旧约时代,上帝透过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神迹,表明他的救恩。新约时代,上帝以他的独生子耶稣来说明他拯救的爱,这些都在说明上帝对人生命的拯救工作是非常珍贵而且重要的。因为上帝的救恩就是为了要使人避免因罪所带来的惩罚。因此,忽略上帝救恩的人,等于是藐视上帝的恩典一样,是骄傲的态度,也是不承认有上帝。

第4节,参考马可福音第十六章20 节;使徒行传第二章22节;罗马书第十五章18节。

作者说「上帝自己用异能、奇事,和各样的神迹来加强他们的见证」,为的是让人能清楚明白他拯救的信息。

「把圣灵的恩赐分配给我们」,这句话说明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上帝赏赐的圣灵恩赐,这些恩赐并不是人本身拥有,而是上帝赏赐才得到的。但这些恩赐都是为了要见证上帝拯救的爱,而不是用来显示自己的才能。换句话说,能行神迹、奇事、异能的事,并不是因为人自己有这些能力,而是来自上帝的旨意和圣灵的帮助。因此,不论是谁,能够行神迹、奇事、异能的,都是为了要见证上帝的救恩所做的,否则就不算是属于上帝的旨意与作为。
经文:

希伯来书 2:5-2:18

注释:

6.第二章5至18节:
这段经文说明了耶稣基督确实成为人,并且生活在人间。他之所以成为人在人世间,主要是为了帮助那些被信仰所困惑,或是因迫害而心生怀疑的人,可以清楚知道耶稣和他同在一起,也是跟着受苦,并不孤独。

第5节,这节指出上帝「要创造的世界」,这是指未来的世界。这世界并不是一般所说的「天堂」,也不是所说的「新生命」,而是指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秩序,也就是福音书中所说的上帝国,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境界。

第6至7节,这段诗歌是引用诗篇第八篇4至6节、第一四四篇3节的诗歌。

如果人比天使的位阶还低,这位道成肉身的救主,也像人一样,但这并不损他原有的荣耀。
第8节,这里说「上帝使人统辖万有」,这句话和创世记第一章26至28节有关,说上帝创造人的时候是以他的形像造人,并且赋予人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要人「管理」一切受造的万物。可是,因为人犯罪之后,被上帝驱逐出原本享有的管理权柄,人成为罪人,因此,不再享有这样的特权。因此,作者说「现在并没有看见人统辖万有」。

第9至10节,这两节经文可参考腓立比书第二章6至11节。

这两节可说是整个希伯来书的主题中心之一,作者要告诉所有的读者:耶稣是真正代表着上帝的荣耀。这里说耶稣「经过了死的痛苦而获得荣耀、尊贵的华冠」,这句话说出当时基督徒受到迫害,许多人因此丧命,甚至有的在痛苦中呻吟着。作者透过这句话在告诉当时的信徒: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就是上帝恩典的记号,但他也经历了死亡的痛苦,可是后来却享有上帝所赏赐的荣耀和尊贵。作者希望这样的比喻,对那些在受到迫害而活在苦难中的信徒增添信心,鼓励他们向耶稣基督学习。

再者,这句「为要使许多儿子一起享受他的荣耀」,这句话可参考约翰福音第一章12至13节,凡是信耶稣基督的人都可以成为上帝的儿女。

第11节,耶稣的死,是洗净了人的罪,接着使人因此和耶稣合而为一(参考约翰福音十七:20—23),成为「一家人」。这也是约翰福音作者的观点,认为所有耶稣的信徒都会得到上帝赏赐的特权,成为上帝的儿女(参考约翰福音一:12)。

第12至13节,这是引用诗篇第廿二篇22节。

诗篇第廿二篇乃是一篇描述上帝所差遣到世上来的拯救者受难的诗歌。希伯来书的作者将这诗句引用在此,有意要表明,受难的仆人将传扬出上帝拯救的爱和恩典。而使所有因着耶稣得到上帝救恩的人,都会同声歌颂赞美上帝,说「我要信靠上帝」。

第14节,这是很重要的一节经文。这句「耶稣本身也同样有了人性」,对于早期教会有很特别的意义,因为在早期教会里盛传耶稣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人间,只不过是幻影的存在而已。如果只是幻影,就没有死这件事。既然没有死,也就谈不上复活的伟大神迹。但复活乃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因此,当希伯来书的作者强调「耶稣本身也同样有了人性」,正好说明耶稣成为人,且是真实地生活在人间的重要性。因为耶稣是实实在在的人,才能生活于人类的历史里,并与人一同受难。不仅如此,耶稣更胜过了生命最大的苦难――死亡。既然耶稣与人同受苦难,就会因为复活,让人也进入生命复活的盼望中。

第15至16节,作者也努力要安抚那些对死亡有恐惧的信徒,让他们知道,就是因为耶稣的死,替人赎了罪,因此,当一个罪已经被赎回的人死去时,他就不用再害怕甚么了,因为罪获得赦免的人,可以进入上帝国度里,享受上帝所赏赐的永恒生命。这样,就不会成为「怕死而一生处在奴役下的人」,原因是耶稣已经为信靠他的人成为赎罪的祭,献在十字架上了。

这里说耶稣是「帮助亚伯拉罕的子孙」,这句话很重要,已经在告诉犹太基督徒,过去他们倚靠亚伯拉罕的救恩,是不正确的。要回来信靠耶稣才是正确。这里的「帮助」一词,是指「救拔」、「抓住」,是「紧紧抓住不放」之意。这样就更清楚了,耶稣为了要拯救这些信靠他的人,用他的手「紧紧抓住不放」,把他们从堕落入死亡深渊中「抓」回来,重新回到上帝面前,因为所有信靠耶稣的人,都已经和他成为「一家人」,永不分开。

第17至18节,清楚说明这位拯救者耶稣,就是「祭司」。因为他成为人,所以才能成为「祭司」,代表着人类面对着上帝,并且成为赎罪者,像献在祭坛上的羔羊一样,为的是要「使人的罪得到赦免」。他是真正的人,生活在这世界上,且是「亲自经历过被考验、受折磨的痛苦」,因此,才能够「帮助那些被考验的人」。这也是约翰福音第一章14节所传递的重要信息,说上帝亲自「道成肉身」来到人间的意义。
经文:

希伯来书 3:1-3:19

注释:

7.第三章:
    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这章更进一步地以犹太人认为最伟大的先知摩西作为例子,说明耶稣与摩西之间的不同,这对早期教会的信徒来说,这点是非常重要。因为在早期教会中,盛传旧约时代有摩西,新约时代有耶稣,这样的看法就是将旧约时代的摩西和新约时代的耶稣放在同等位置上。这种观点也经常出现在今天的基督徒中,一般的说法是:旧约有「摩西五经」,记载上帝救赎的恩典。新约有「四福音书」记载上帝拯救的爱;旧约有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出那奴隶之地埃及,新约有耶稣基督为「新的以色列」(指基督徒而言)赎罪脱离因罪捆绑而变成奴隶;摩西是以色列民族的祭司,而耶稣则是为新以色列人民献身为祭。这样的看法在早期教会存在,也在今天的基督徒中被引用。但希伯来书的作者就是要纠正这种看法,认为这样的认知是错将耶稣的救恩和摩西当作相同等质看待。作者从第三章1节开始直到第四章十三节,都是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第1节,这节一开始就说耶稣是「使者和大祭司」,这是基督徒信仰上要「宣认」的。

    所谓「使者」,这字与「使徒」同字,意思是指「奉差遣的人」。耶稣自己就曾多次说他是「奉差遣」到世上来的(参考马太福音十:40、十五:24,马可福音九:37,路加福音九:48,约翰福音四:34、五:24、30、36—38、六:38)。

    「大祭司」,耶稣就是「大祭司」,然后在第四章14节再次提起,这点也是希伯来书最大的特点。所谓「大祭司」,指的是上帝与人之间的桥梁,含有「中保」之意。在旧约时代,祭司的制度分成三级;一是大祭司,二是祭司,三是利未。摩西的时代,亚伦就是大祭司,是所有祭司中最高位阶者,带领全体以色列人民敬拜上帝。希伯来书的作者说耶稣是「永远作大祭司」(参考六:20),胜过亚伯拉罕,像麦基洗德一样。

第2至6节,作者在这段经文中用摩西和耶稣作一比较;摩西只是上帝的仆人而已,而耶稣却是上帝的儿子。作者之所以会用摩西作比较,可能是当时的局势对基督徒很危险,迫害的消息频传,许多信徒心里不安,甚至在那些皈依耶稣的犹太基督徒中,有些人想要重新返回犹太教,因此,作者以摩西来比较,为的是要让犹太基督徒知道,他们最尊崇的伟大先知摩西,也不过是上帝的仆人而已,但耶稣却有更高的身分,他就是上帝的儿子,是上帝的爱子。

另一方面,作者也用人能建造房子作比喻,说上帝建造的是整个宇宙万物,他比整个受造的宇宙万物都更有荣耀。所谓的「房子」,是在比喻以色列民族,而「上帝创造万物」则是在比喻全体人类,指的是包括一切族群,不是单指以色列民族而已。这样就很清楚有了区分;摩西是为了以色列民族受上帝差遣成为仆人,而耶稣则是受差遣成为所有人类的救主,这就是第3节所说的「耶稣比摩西配得更多的荣耀」,其意在此。

「如果我们坚持所盼望的信念和勇气,我们就是上帝一家的人」,这句话非常重要,对受到迫害而有挥心想要放弃信仰的基督徒来说,这是一句很重要鼓励的话,在告诉他们信仰是需要坚持的,是需要勇气的。

第7至11节,从这章第7节起,直到第四章13节止,是希伯来书的第二段「警告」经文。这段第7至11节的诗歌,是引用诗篇第九十五篇7至11节,也是一段和出埃及事件有关的简略史诗,可参考出埃及记第十七章1至7节。

人「如果听见上帝的声音」,却还「顽固」,就会像早年以色列人民出埃及进入旷野时,心硬而背叛上帝,甚至一再怀疑上帝的救恩,引起上帝的忿怒,结果当时年满二十岁以上的人,除了约书亚和迦勒得以进入应许的迦南地,其余的人都死在旷野中(参考民数记十四:29—30)。这里所说的「安息」,表示上帝的赐福。而迦南地就是上帝要赐福给他们的流奶与蜜之地。

第12节,这节说「心思败坏,不肯相信,背离了永生的上帝」,这都在说明当时的环境,已经让很多人不愿意,或是不想持守原本已经领受到的信息。作者提出警语,要他们「谨慎」,不要陷入迷惑。这里的「心思败坏」,也在表示放弃上帝的救恩。认为人间的力量才是真实,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第13节,「为罪所迷惑,心肠刚硬」,这表示听不下上帝透过耶稣带来的拯救信息。作者提醒大家要「趁着」还有「今天」的时候,赶紧回心转意来信靠耶稣。同时,所有的信徒都有彼此相互关怀的责任,要「勉励」那些心思软弱的信徒。这节也可看出作者有「末日」的观念,特别是在那个迫害很严厉的时代,作者这种「末世」观念更为突显。

第14节,这节可对照第6节来看;在第6节说坚持所盼望的信念和勇气,会成为上帝一家的人,在第14节这里则是成为「基督的同工」,因为是在参与福音宣扬的工作,而这也是一份极高的荣誉。

第15至18节,这段经文再次重复叙述第7至11节所说过的,也可参考民数记第十四章26至35节。

第19节,说明对上帝有怀疑的人,就是信心不足的人,这样的人无法享受到上帝的赐福。
经文:

希伯来书 4:1-4:16

注释:

8.第四章:
    在第三章提到享受上帝赏赐的「安息」,然后这一章进一步解释「安息」这词的意义。「安息」这词,含有上帝的赐福之意,是指内心完全的平静,与上帝分享他创造万物的喜乐。因此,安息日也可以说是尽情享受上帝创造的日子。

第1节,这节说「享受上帝所赐的安息」,是他给信靠耶稣的基督徒之应许。因此,信徒就要有「畏惧的心」,意思是指必须小心、谨慎,才能免于「失败」而落空。

    第2至3节,这里提到有人同样「听见福音」的信息,但却因为「没有用信心去领受」而使上帝应许的「安息」落空,这就是第三章一再提起的,以色列人民在旷野漂流期间所失掉的福气。但有信心领受的人,且会坚持这福音信息的人,就会得到这样的福气。

第4节,这节提到「圣经有一处论到第七天」,这是指创世记第二章2节。

第5节,这节就是民数记第十四章26至35节的背景。

第6节,这里用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民,因为心硬而无法进入迦南应许之地,比拟那些先听到上帝拯救信息,后来又放弃的人,比起后来听见却会知道珍惜、坚持的信徒,二者之间的差别,就是前者失去了上帝的应许,后者则是享受上帝所赏赐的安息。

第7节,的「今天」,可参考第三章13节「今天」,指的就是「现在」。

第8至11节,这段经文很清楚地在说明一件事:进入迦南上帝应许之地,应该是可以享受「安息」,也就是上帝的赐福。但以色列人民在约书亚带领他们进入之后,他那一代的人都去世了,以色列人民就离弃了上帝(参考士师记二:6—10),这说明以色列人民并没有坚守所领受到的信息,他们放弃了和上帝之间永恒的约定。

为此,上帝再次以「另外的安息日」来表明他对人类拯救的爱。这里所谓的「安息日」,表示上帝对生命最大的赐福。但因为人犯了罪,结果使这项可安息的福气流失了。因此,上帝差遣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世界上,就是要使信他的人不再有劳苦、重担(参考马太福音十一:28—30)。这也是耶稣来到世界上的主要原因。

第12至13节,「上帝的话」,指的就是创造宇宙万物之生命的动力。作者很清楚在这里提出两个基本认识:一是听从上帝的话,有时确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有如「双刃的剑」,非常「锋利」,会刺透人的「灵和魂,关节和骨髓」,这会使人痛到无法忍受。但坚持下去的,就会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二是有审判,且是非常清楚地会依据人所做的一切进行审判,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逃避得了。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犹太人认为有亚伯拉罕作他们的祖先(参考马太福音三:9—10),他们就可以免于审判,作者在这里说不可能的事,每个人都要面对上帝的审判。

第14至16节,从第14节开始,直到到第七章28节,这段经文都是讨论有关「大祭司」的工作和角色。这段经文也可说是希伯来书最中心的经文。作者很详细描述大祭司的工作和角色,因此,不少圣经学者认为,此经书的作者必定是犹太人,且是相当熟悉犹太宗教事务者,这也就是有些圣经学者会认为此经书的作者乃是使徒保罗的原因之一。

第14节可参考诗篇第一一○篇4节。作者勉励所有的信徒,要坚持所信的耶稣,他才是真正的「大祭司」,是「上帝的儿子」,已经复活「进到上帝的面前」。

作者再次强调耶稣成为人,跟我们一样生活在人间,也跟我们一起工作,他也经历了我们的缺点和试探,但最重要的是「他没有犯罪」(参考七:26)。这也让我们明白:耶稣与我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他是无罪的,我们是有罪的。因此,当我们需要他拯救的恩典时,他就是我们「及时的帮助」。藉着耶稣,我们可以「大胆地来到上帝恩典的宝座前,好领受慈爱和恩典」。
经文:

希伯来书 5:1-5:14

注释:

希伯来书第五至十一章16节
1.第五章:
    这章主要在讨论大祭司制度,是从民间选出来的。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耶稣的时代,大祭司是由罗马政府任命的,这一点可以从约翰福音第十八章12至14节经文中看到,那年的大祭司是该亚法,他的岳父亚那原本是大祭司(主后七至十四年),却因为得罪了罗马统治者格拉都(Valerius Gratus)而被废掉大祭司的职位,由他的女婿该亚法从亚那的儿子以利亚撒(Eleazer)夺取大祭司的职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之因,是与庞大的金钱诱惑有关,如果仔细读四本福音书中记载有关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圣殿,将那些贩卖献祭牲畜与兑换银钱的商家桌椅、箱柜等物品,全部都推翻倒地,就会明白耶稣那些举动并不是故意藐视生意人,而是在那些商家、摊贩的背后,有庞大金钱利益输送进入大祭司和圣殿祭司群的手中,这一点才是让耶稣忿怒的原因。他控诉这些宗教领袖将敬拜上帝的圣殿变成「贼窝」、「市场」,已经让圣殿远离敬拜上帝的事了。
    这章也可说是延续第四章14至16节所讨论的大祭司之角色,就像第四章14节所说的:「我们有一位伟大的大祭司,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已经进到上帝的面前。」虽然这里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大祭司都是从民间选出来」,但他就是要强调耶稣是超越所有从民监选出来的大祭司,并明白的指出,耶稣就是带领着所有的人回到上帝面前,清楚认识上帝救恩的伟大祭司。

    第1节,这里说「每一个大祭司都是从民间选出来」,这简单的一句话,说明耶稣是大祭司,他是真正的「人」,不是幻影,这一点对早期的教会非常重要。因为早期教会有一影响颇大的说法,认为耶稣是神所以并没有真正的生活在世上,人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幻影而已。再者,大祭司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人民「事奉上帝,为他们的罪献上礼物和祭品」,这也就是现代所说的「礼拜」之意。

    第2至3节,这两节大祭司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人软弱的特质。因此,身为人的大祭司耶稣,也会知道用「温和」的方式对待那些「无知和犯错误的人」。而且大祭司不但要为「人民的罪献祭,也必须为自己罪献祭」,这句话是依据利未记第十六章11至14节,摩西法律规定亚伦要为自己和他的家属献赎罪祭。

    第4节,这节说到大祭司是一项「尊贵地位」的工作,因为是「上帝选召的人才能够作大祭司,像亚伦一样」是上帝亲自拣选的。可惜的是在耶稣的时代,大祭司已经沦为罗马政府操控的政治筹码,用来控制犹太人的社会组织。其实作者在这里以亚伦为例,是要说明一个重要的认识:当大祭司并不是用人的影响力争取得到的。这点在耶稣时代之前的马加比时代已经发生,几乎都是统治阶层才能担任。因此,政治统治者往往会利用职权任命大祭司,而不经由人民选出,更不是由上帝拣选。

    第5节,这节是引用诗篇第二篇7节的诗歌。

这里说到耶稣当「大祭司的尊贵地位」,是上帝亲自拣选,并且和耶稣之间有约,他是上帝的儿子,上帝作为他的父亲,这点从约翰福音可清楚看出来,也是耶稣一再说上帝就是他的父亲之因(参考约翰福音五:17、36、六:32、十:36、十三:3)。

    第6节,这节可参考诗篇第一一○篇4节的诗歌。而有关「麦基洗德」的事,可参考创世记第十四章17至24节的记事。创世记作者说这位「麦基洗德」祭司,也同时是个君王。作者有意表示:耶稣就是大祭司,也是一位伟大的君王。

第7至8节,这节可参考马可福音第十四章35至36节,耶稣与门徒守最后晚餐之后,前去客西马尼园祈祷,他在极痛苦中,祈求上帝让「苦杯」离开他,但不是依照他的意思。他愿意顺从天父的旨意。在路加福音第廿二章44节说,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祈祷到「汗珠像大滴的血滴落在地上」,可见耶稣的祈祷非常迫切。

再者,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曾大声呼喊(参考马可福音十五:34、37),而他所呼喊的话是引用诗篇第廿二篇1节的诗歌。

第9至10节,作者在两节表明耶稣因为是「完全」奉献,使这项奉献达到最高峰。因此,上帝透过他使所有「服从他的人永远得救」有了「根源」。因此,上帝「宣布」耶稣就是像「麦基洗德」一样,担任大祭司。

    第11至14节,这段经文从第11节开始,直到第六章12节止,是希伯来书劝勉信徒的第三部分。也从这段经文可清楚看见作者写这本经书的主要对象,并不是初信的基督徒,而是已经皈依耶稣已经有一段时间的信徒。但他们的信仰显然没有成长,而且还很软弱,没有进步。就像使徒保罗指责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一样,说他们还停留在喝奶的阶段,不能吃饭(参考哥林多前书三:1—2)。

	作者在第11节这里说是因为大家对耶稣成为一个大祭司的角色认识不清楚,就像一般人会问的问题:一位伟大的拯救者,怎么能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当作替人类的罪作赎罪的祭品呢?这样的事太深奥了,不容易了解。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就困扰着许多基督徒。其实,作者在这里说早期教会的基督徒「听觉迟钝」,类似这样的话也出现在马可福音作者笔下的耶稣门徒(参考马可福音六:52、八:17)。因为人们无法理解为甚么耶稣既然是伟大的大祭司,却没有享受世上大祭司的荣耀,反而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在第12至14节作者用「吃奶」与「吃干饭」作对比,指出一个信徒如果已经来到教会一段很长的时间,就应该成为别人的老师,而不是老是要别人用最简单的信仰功课来教导。换句话说:老信徒应该成为新的信徒的老师,而不应该停留在「新信徒」的阶段,接受他人的帮忙。

	「上帝信息的第一课」,在中文《和合本》这「第一课」是用「小学」,在《台语版》圣经同样用「小学」,天主教《思高版本》用「初级教材」,这是指最简单的功课。表明初代教会信徒在信仰上并没有明确的进步之意,这是很可惜的事。
经文:

希伯来书 6:1-6:20

注释:

2.第六章:
    这章很清楚继续在说明成长的信仰,是在生活上可以见证出来的。信仰绝对不是口号,或是停留在思想中,而是有确实的行动,这种行动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现出来。

    第1至3节,这三节是继续第五章11至14节的劝勉,希望信徒们能够进步,而不要老是停留在信仰的初步阶段。在这三节经文中,作者提到几点重要的信仰要义内容:(1)懊悔,指承认错误之意。(2)信上帝,相信只有一位创造宇宙万物的神。(3)洗礼,早期教会视为非常重要的入信礼仪。有洁净、洗涤过去的罪的意思。也就是犹太教的洁净礼。(4)按手礼,通常都是在洗礼之后,象徵祝福的意思。若是要差派人去传福音,按手除了表示祝福,也表示赋予权柄。(5)死人复活,基督教信仰最根本的要义。(6)永远的审判,例如马太福音第廿五章31至46节耶稣所讲的最后审判。

  作者希望基督徒不要老是在上述这些问题上打转,而是要继续寻求更积极的信仰见证。例如:洗礼,就不要老是停留在争论要用「浸礼」或「滴礼」的仪式上,而应该继续问:洗礼后,人怎样过洁净的生活,这样才有意义。

    第4至6节,这段经文说出在希伯来书作者的时代,有信徒离开了教会,并且重回到他们原先的信仰里,不再坚信耶稣就是生命的救主。作者的看法是:一个人在未信主之前,得到福音之后,因「悔改」而皈依耶稣。现在「离弃正道」之后,就无法再叫这个人「重新悔改」。他的意思是「离弃正道」的人,就是「再一次把上帝的儿子钉十字架上,公然羞辱他」,这样的人怎能有「再次悔改」的机会呢?不可能的。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说上帝不接受悔改的人,而是说这些会这样,是因为他们的心硬才会做这种选择。既然这样,就必须自己负起羞辱上帝的责任。这就如同耶稣所说的:「亵渎圣灵的人永远得不到赦免,因为他所犯的是永远的罪。」(马可福音三:29)

第7至8节,作者用田地耕种作为比喻,这个比喻类似以赛亚书第五章1至7节,先知以赛亚说到葡萄园的比喻,那些没有结出好葡萄的果园,将要拆除它的围篱,让野兽来吃园子里的果实,并糟蹋它,让它荒废。作者在此引用这比喻,主要在说明好的又有整理过的田园,必定会「吸收雨水,生长蔬菜」,这是有上帝赐福。相对的,让田园荒废的,必定会长出许多「无用的荆棘和蒺藜」,这些只能用「火烧毁」,就像「被诅咒」一样的「危险」,不会有上帝的赐福。

第9至12节,作者写给信徒的这本书信有责备也有鼓励,这段话与第4至6节那些离弃正道的信徒刚好呈现对比。作者激励那些在信仰上坚持的信徒,给予他们很高的肯定。他说他们有坚定的信仰,就是「更接近拯救」的目标。作者提醒信徒,上帝是「公道的」,绝对不会忘记他们在「工作和爱心」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好见证。他要这些在工作和爱心有见证的信徒,不可有「懒惰」的心,这样才能「领受上帝的应许」。这是天上的应许,是给那些始终热心于福音事工的人。因为这些人不仅自己有坚定的信心,且能帮助别人。

第13至15节,作者在这段经文中以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为例,说上帝曾用自己的名「发誓」要「应许」给他,这项应许就是「多子多孙」(参考创世记十二:2)。亚伯拉罕就「耐心等待,终于得到上帝所应许的」这项赐福。

第16节,这节是为了要解释第13节所提到的上帝以自己的名发誓。因为上帝就是整个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当他用自己的名发誓时,表示整个宇宙万物都是担保品一样。因此,当一个人用比他「自己大的发誓」,这样的发誓就会「结束人和人当中一切的争执」,原因是这位更大的人会担当中保,负起发誓所说的责任。

第17至18节,这两节作者特别强调上帝的应许是「永远不会改变自己的计画」,原因是在上帝的应许中也包含他的誓言,因为上帝是神圣的,他所说的话必定会实现,在他实践所承诺的誓言之前,他不会改变他的应许。这也是圣经作者一再强调的,上帝是个「信实」守约的神。这也是希伯来书的作者要表明白:在上帝的应许里面,含有上帝的誓约在其中。因此,作者要所有信徒必须「抓住」这项应许的「盼望」,不要让之溜走、消失。

第19至20节,作者在这里提到所有的信徒可以有这样的「盼望」,就是可以领受上帝的应许,这种来自上帝的应许就像「生命之锚」一般。如同船进入港口时要放下「锚」,使船停泊于港口的时候,可以稳定下来,「又安全又可靠」。

另一方面,作者在这里也将耶路撒冷圣殿「至圣所」的观念引用在此;犹太人一直有个观念:「至圣所」乃是上帝显现与大祭司对话的地方,是神圣之地,也是每一位大祭司一生所期盼的事(参考路加福音一:8—11)。而基督徒则是最期盼能进入上帝的国度,不是人间圣殿的「至圣所」之处。因此,作为「大祭司」的耶稣,他已经成为所有信徒的「先驱」进入上帝的国度,他是带领着所有信靠他的人进入了上帝的国度里。这样,耶稣带给信靠他的人有安全、稳定的生命,就像一艘船进入港口,抛下了锚一般安稳。
经文:

希伯来书 7:1-7:28

注释:

3.第七章:
    这整章的篇幅都是在介绍麦基洗德这位大祭司。但不论是在旧约创世记第十四章17至24节,或是诗篇第一一○篇4节,都只是提到麦基洗德是祭司,却都没有提起他的身世背景,或是他到底是怎样出现的。不过由于创世记第十四章提到亚伯拉罕和麦基洗德之间有过互动,因此,几乎犹太人都知道麦基洗德就是一位大祭司。

    第1至2节,这两节可参考创世记第十四章18至20节的记载。

这里也给「麦基洗德」这名字下个定义为「正义的王」。

再者,所谓「撒冷」,指的是耶路撒冷。由于「撒冷」这个名字也有「平安」的意思,因此,「撒冷王」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和平的君王」,这和以赛亚书第九章6节所说那位即将来临的弥赛亚是个「和平的君王」的意思相同。麦基洗德既是耶路撒冷的王,也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同时拥有两个地位。

第3节,这是很特别的写法,与创世记第十四章的写法有些差异;在创世记虽然没有介绍麦基洗德的身世背景,读起来会让人觉得是资料不全。但在希伯来书这样的写法,则有意表明:麦基洗德乃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一位「大祭司」,是上帝所差派专程来到世上的。因此,作者用「他跟上帝的儿子相似」这句话来形容。

第4至10节,这段经文也是从创世记第十四章18至20节的背景为底,主要以三点说明麦基洗德是一位来自上帝的特别使者:

(1)连亚伯拉罕也向麦基洗德「纳」了十分之一的战利品,这项举动非常特别,尤其这和利未人从献祭物品中抽取十分之一的意义不同。

(2)麦基洗德为亚伯拉罕祝福,这表示他比亚伯拉罕的位阶还要高,因为在古代只有在上位的人可以为下位的人祝福。因此,作者在这里说「给人家祝福的比那受祝福的人大」。

(3)麦基洗德并不像利未人,他们依法律规定「收取了十分之一」,但还是会死去;但麦基洗德虽然「也收取十分之一,却是活着的」,并没有去世。

作者用上述这三点来表明一个重要的信息:犹太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祖先亚伯拉罕,都会向麦基洗德行上述这些举动,就可想像麦基洗德是多么地尊贵了。

第11至12节,这段经文说到耶稣的背景,并不具有祭司的身分,因为耶稣是属于犹大支族的后裔,而祭司乃是利未族的后裔。之所以会有耶稣的出现,是因为祭司的传承出了问题,这问题不在于血缘的传承,而是来自心灵的洁净。当时因为人心堕落,离弃了上帝的正道。因此,作者在这里说「要是利未祭司的制度的工作是完全的,就用不着有另一种麦基洗德——不是亚伦——制度的祭司出现」。这样,既然「制度改变,法律也得改变,这是很正常的事。

第13至14节,「我们的主」,指的就是耶稣。他并不属于利未支族的后裔,而是属于犹大支族的人,但这支族的人「从来没有人当过祭司,在祭坛前供职」过,摩西法律也没从没有提起这犹大支族的人有当祭司的份。但现在主耶稣已经成为像麦基洗德一样的大祭司,且是带领所有信靠他的人回到上帝面前。因此,过去摩西法律的规定,现在都不适合再用了。

第15至19节,在第3节作者曾说过麦基洗德「没有父亲,没有母亲,没有身世族谱,也没有生死的记录,他跟上帝的儿子相似,永远作祭司」,这就清楚地说明麦基洗德并不是根据利未人承袭祭司条例来的。因此,在第七章6节曾提到「麦基洗德不属于利未的世系」。现在作者说「另一个像麦基洗德的祭司已经出现」,这句话是用来形容耶稣的身份。既然麦基洗德不属于祭司,耶稣当然也就不属于利未族的后裔。因此,在第16节作者就说耶稣基督「并不是由于世系承袭下来的条例」。
	这里说「世系承袭下的来条例」,意思是指祭司是由利未人依据相关的法律条文传袭下来的。这些法律规定包括有:
第一、必须先沐浴洁身。

第二、穿上全套的祭司礼服。包括从头上的帽子到身上的长袍。

第三、由大祭司用油膏在利未人的头上,表明设立为祭司。而这些油也要涂抹在祭坛上。

第四、宰杀羔羊,并将羔羊的血涂抹在祭司的右耳垂、右手大拇指、右脚大拇指,然后再将剩下的血泼洒在祭坛的四周。

第五、完成这些礼仪之后,所有被膏立的祭司都必须留在圣殿中七天不准离开。七天之后才算全部完成。这就是希伯来书作者在这里所说的「世系承袭下来的条例」。

	从上述这些承袭条例看到一个重点,就是相当重视外表的礼仪。这些在人看来是相当重要,但却无法突破一点:人内心的意念。礼仪的整个过程都是人可以用眼睛看得见,但人内心的意念则是无法用眼睛看得出来。因此,必定会有许多属于人「软弱无能,没有用处」的部份。
作者并不是说这些法律规矩不重要,他并不否认这些成为祭司所必须具备的整个过程,而是指出膏立祭司即使有这样的繁文缛节,还是有不完全的地方,因此,才需要有一个更完全的来补足缺失。而这个补足的方式,就是由上帝亲自差遣来到世上的耶稣执行。因为有耶稣成为大祭司的带领,使「我们可以接近上帝」,这才是最好的「盼望」。

第20至22节,这里分别出利未的祭司,和上帝差遣的耶稣之间,二者身为祭司身份的差异;利未成为祭司,上帝并没有发出任何「誓言」,但在耶稣身上,上帝「曾经发誓,绝不改变心意」,要让耶稣「永远作祭司」。作者引用诗篇第一一○篇4节的诗歌,说明耶稣就是永远的祭司,因此,他成就了「更美好的约的保证」。

第20至25节,这段经文作者继续提到利未系统的祭司和耶稣成为祭司之间的差异。作者在这里强调一个基本的差异是:以前被封立的祭司虽然很多,但都死了而耶稣是永活的祭司,因此,没有人也不需要有人来继承。也因为他永远活着,所以他一直是最能带领人们「亲近上帝」,也是最能替信徒向上帝「求告」的祭司。

第26至28节,这段经文继续说明耶稣成为大祭司,和一般的大祭司不相同。

一是耶稣是「圣洁、没有过错、没有罪」的,因此,他被「提升到诸天之上」。但一般大祭司是有罪的人,会死。

二是他只献祭一次,就是「把自己献上」,这样一次就完成救赎的工作,但一般的大祭司是需要天天献祭。

三是摩西的法律「封立不完全的人为大祭司」,相对的,上帝所设立的这位大祭司,就是他「永远完全的儿子」,是上帝「发誓应许」给人的恩典。
经文:

希伯来书 8:1-8:13

注释:

4.第八章:
	作者在这章经文中继续强调最伟大的祭司就是耶稣,他和过去从利未人推选出来的大祭司有甚么不同,以及原本利未人推选出来的大祭司之工作是甚么,而耶稣作为大祭司为了人类所献上的又是甚么祭。

基本上,可以这样了解:从第八章到第十章,在讨论的主题内容,主要的依据就是耶利米书第三十一章31至34节的经文所延伸出来。在先知耶利米的信息里,提到上帝将和以色列人民立「新的约」,这「约」不再是外表的,而是刻在人的内心,这样的「约」才会永远存在。希伯来书的作者就是用先知耶利米的信息来开启犹太人基督徒对耶稣有新的认识,希望他们更清楚这位上帝亲自差遣到世上来的大祭司,他成为人类与上帝之间最好的「约」的记号,其意义是深远的,也是贵重的,作者希望读者会珍惜这份来自上帝赏赐的贵重礼物。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观念是:耶稣是新约,这新的约胜过旧的约。

第1节,因为耶稣就是直接从上帝来的大祭司,且是上帝的儿子。若是没有人比得上麦基洗德,那又怎能有人能和耶稣相比呢?当然更不可能。这就是作者在这里所要表明的一个结论。因此,他在这里用「重点」来形容这个结论。然后作者进一步说到耶稣就是伟大的祭司。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坐在天上至高权力者的宝座右边」,这句话非常重要。这句话在表明耶稣是上帝和人之间的桥梁,就像是信仰上的「媒人」一样,替人当作担保者。

第2节,「至圣所」位于圣殿最里面的地方,从列王纪上第六至八章可以清楚看见圣殿建造得非常富丽堂皇,是由最好的工匠负责雕琢殿内各种物品。大祭司每年一次带着赎罪祭的血进入「至圣所」、也是上帝与大祭司会面的地方(参考利未记十六:13—15、希伯来书九:7)。因此,任何大祭司要进入,都必须谨慎依照规定的礼仪进行。但现在耶稣基督当大祭司所服事的圣所,并不是用人的手和金饰物品所建造的,而是上帝自己建造的,这才是「真圣幕」。

第3节,这节可参考第五章1节:「每一个大祭司都是从民间选出来,被指定替人民事奉上帝,为他们的罪献上礼物和祭品。」作者说既然大祭司需要献祭,耶稣也一样。但耶稣最特别的地方,他不是用牛或羊等这样的祭牲作为祭品,而是用自己的生命代替了所有的人的罪,献在上帝的祭坛上了。

第4节,耶稣并不属于利未族人,因此在这世上不可能当祭司,因为在这世上有依照摩西法律设立的祭司做献祭的工作。

第5至6节,这是很特别的经文;作者以为地上所有的,都是「天上圣幕的副本和影像」。这样的说法与当时相当流行的希腊思想有密切关系。因为希腊思想认为世上的事物是虚幻、不实在、暂时的,是从天上映照下来的「影子」而已。但作者在这里强调耶稣所事奉、献祭、服事的,都比地上的祭司要优越,因为他的祭司身份有上帝的「应许」在其中,是「介于上帝和人之间作中间人的约」而成为祭司。

第7节,原本上帝颁布给摩西转达给以色列人民的「约」是美好的,但以色列人民将之破坏了(参考耶利米书三十一:31—32)。因此,才需要立第二个「约」,这个「约」就是所谓的「新约」。
第8至12节,这段诗歌是引用耶利米书第三十一章31至34节。重点在于上帝要与以色列人民立新的约。这新的约与旧的约之间的差别,就是新约是写在人们的心坎上(第10节),旧的约则是以「割礼」作记号(参考创世记十七:7—14)。

第13节,也因为有新的约出现,因此,过去旧的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就会「急速消逝」,不再出现。

其实,这也是使徒保罗一再强调的,摩西法律并不能使人获得生命的拯救,只能让人知道自己的罪而已(参考罗马书七:7—11)。

经文:

希伯来书 9:1-9:10

注释:

5.第九章:
在这章作者引用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后,进入旷野时建造的圣幕来说明耶稣作为一位大祭司,其所扮演的角色是甚么。希伯来书是写给犹太人基督徒看的,因此,犹太人对于圣幕是一点儿也不陌生。而在圣幕中是以约柜作为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间约的记号。因为有圣幕,就有负责管理和带领人民到圣幕敬拜上帝的祭司。再从圣幕演变到后来进入迦南应允之地后的圣殿,祭司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祭司就是要带领人民以祭祀礼仪敬拜上帝,学习认识上帝的爱,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马虎不得的事。

希伯来书作者提到的祭司工作,就是以旧约时代圣幕的背景所说的规定,将耶稣定位在伟大的祭司的角色上。作者说耶稣带领所有信靠他的人进到上帝的面前,直接领受上帝所赐永恒的生命。

6.第九章1至10节:
这段经文的背景与出埃及记第廿五至廿六章有密切的关系;作者引用出埃及记所记载关于圣幕(后来的圣殿)之各项礼仪规定,来表明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些礼仪规定都只是表面的象徵。如果礼仪不周全,只要修正即可。

第1节,所谓「头一个约」,指的就是旧约。有记载两项重要的事,其一就是「礼拜的规例」,另一项是「礼拜场所」。前者,非常清楚记载在摩西的法律中,明确的规定祭司应该怎样进行献祭的礼仪,特别是在利未记第一至七章很清楚地记载各种不同的祭祀方式和内容。而后者,是指出埃及记第廿五与廿六章以后所记载关于建造圣幕的事。这圣幕是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出埃及进入旷野的时代所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作为敬拜上帝之用。

第2至5节,这段经文都是记载有关圣幕里面的设施。

在第2至3节提到圣幕里有两个部份,就是里、外两个部份;前一个部份就是所谓的「外部」,也就是祭司进入的地方。然后是里面的部份,这里就是只有大祭司才可以进入的所谓「至圣所」。圣幕里有灯台、桌子、供饼等物品。这些都在出埃及记第廿五章31至39节记载得非常清楚。在第3节记载有关「至圣所」里的设施,包括有烧香用的金香坛、约柜等东西。烧香用的香坛之所以被称为「金香坛」,是因为它的外面有用纯金包裹,这样才可以在上面点香。这些香的调配方式和一般家庭所使用的绝对不同;「至圣所」所用的香是用最好的香料调配起来的,因为要献在「至圣所」给上帝的,当然要用最好的。

	第4节谈到有关约柜里放着盛着吗哪的金罐子,背景记载在出埃及记第十六章33至34节为的是要让以色列人民知道吃吗哪,是和上帝之间有生命不可分离的生命关系。而亚伦那根发过芽的杖则是记载在民数记第十七章。约柜里面放着两块刻写着十诫的石版,这是在表明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间立有永远的生命之约,世世代代都不会改变。

第5节可参考出埃及记第廿五章17至22节。

第6至10节,这段经文谈到关于进入圣所的规定。

第6节说一般的祭司只能进入「圣幕的外层举行礼拜仪式」,这里所谓的「圣幕的外层」,可分成两部份,一是在圣幕外的祭坛,另一是圣幕到至圣所之间的地方。

第7节提到只有大祭司才可以进入「至圣所」里面,而且是「每年只有一次」的「赎罪日」(犹太历七月十日,参考利未记廿三:26)才可进去。大祭司要带着动物的「血」,因为血可以赎罪(参考利未记十七:11),大祭司用这些动物的血来「为自己和人民赎罪」。

	第8节,在这里所说的「圣灵藉着这些安排来指明」,这句话涵盖往后到第10节所说的,所有这些繁琐的祭祀礼仪都是「外表的规例」,并不能使人的内心完全,这一点可以从他们每年都必须举行「赎罪」的礼仪看出来。

    第9至10节,这节作者给了一个崭新的解释,说圣幕的外层「象徵着现今的时代」,表明无论圣幕里外所有的献祭,都无法使人的「内心完全」。作者强调献祭牵涉到的,只不过是「饮食和不同的洁净仪式罢了,是属于外表的规例」,无法建构人内心的真诚和敬畏的心灵。
经文:

希伯来书 9:11-9:22

注释:

7.第九章11至22节:
这段经文作者谈到旧约记载献祭赎罪的规律,在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时,流出来的血就是赎罪的记号了。

第11至12节,这节很清楚说耶稣「基督已经来了;他作大祭司」,这表示耶稣就是「救赎者」(基督之意)。他救赎的对象「更大更完全」,比起用人的手建造起来的圣幕,只有针对以色列民族,耶稣所献祭救赎的范围更大。因为他用的是「自己的血」作为救赎的代价,不是旧约时代用「山羊和小牛的血」作祭物。

第13至14节,作者在这里表明耶稣用他的血献祭,可以「净化」人的「良心」,除掉人的「腐败行为」。作者这样的说明已经说出耶稣带给所有信他的人一个崭新的生命形像,也是生命的改造。就像使徒保罗说的:「无论谁,一旦有了基督的生命就是新造的人;旧的已经过去,新的已经来临。」(哥林多后书五:17)血是代表生命(参考利未记十七:11),因此,当耶稣以他的血献祭,也就是献上自己的生命,也表示所有信他的人都和他的生命合而为一了(参考约翰福音十四:20)。因此,基督的献祭是「完整的」,跟过去人所献的祭不一样。

第15节,「基督成为这新约的中间人」,也就是保证人之意。保证所有听到福音信息的人,都能得到上帝所「应许永恒的福泽」。人是「藉着」耶稣的「死」,才得以修复和上帝之间因罪带来的隔阂,如今人可与上帝重新建立合宜的关系。

第16至18节,这两节用「遗嘱」来表示关系的建立。这是一般人都能够理解的事。一般而言,血是带表生命。旧约时代用动物的血表示立约,也表示赎罪。新约就是耶稣用自己的生命所流的血来表明赎罪,也用来表示建立新的约。

第19至21节,这段经文提到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民与上帝所立的约,虽然已经过去了,但那「约」还是一样有生命的基础。作者引用出埃及记第廿四章4至8节所记载的,上帝命令摩西带领亚伦及他的儿子拿答、亚比户,和以色列全体民族代表到西奈山上领受诫命。当摩西从山上下来后,将上帝「一切的命令和规例」陈述给全体以色列听,然后他在山下筑了一座祭坛,并差派一些年轻人向上主献牲畜,作为烧化祭与平安祭,再将这些牲畜的血洒在祭坛,以色列人民回应说:「上主所吩咐一切的命令,我们愿意顺从遵行。」

希伯来书作者用犹太人相当熟悉的血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来表明一件最重要的事:旧约时代是用动物的血来赎罪,但新约时代则是由耶稣基督以自己的血来替所有的人赎罪。这样的生命远比用动物的血赎罪更贵重。

第22节,「几乎各样器皿都是用血洁净的」这句话所说的「各项器皿」,是指在圣幕中里摆设的各项敬拜用的器皿,包括了灯台、桌子、祭坛等等这些与敬拜有关的物品。这也是犹太人长久以来的传统,每年「赎罪日」的敬拜中,大祭司就必须将献祭牲畜的血洒在所有圣殿内的物品,用这种方式象徵这些器皿都已经被洁净了。

「没有流血,就没有赦罪」,这句话回应了第15节所说的,耶稣就是以自己的血来赎所有的人的罪,他取代了旧约用牲畜的血,他流自己生命的血作为与上帝立约的记号。
经文:

希伯来书 9:23-9:28

注释:

8.第九章23至28节:
    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当时最流行的希腊思想观念,认为地上的一切乃是天上的「影像」、「副本」,所以地上一切都是「虚幻」的,天上的才是真实。因此,作者在这段经文中再次表明这样的观念,提到天上的比地上的更美好,既然地上的圣殿(或是会幕)需要用洁净礼来表明它的圣洁。同样的,天上的圣殿就更需要用「更好的祭物去洁净」。

第23节,希伯来书作者引用了旧约祭祀礼仪的规定,因为利未记从第十一章开始直到第十五章止,都是记载有关各项洁净的礼仪规律,包括怎样的情况之下是不洁净的,要怎样的方式才能表示洁净。
	第24节,耶稣并不是利未家族的后裔,依照人的族谱来看,他是属于犹大系统的后裔,因此,他从来没有进入「人手所造的圣所」为任何人举行过类似的祭祀礼仪,他是上帝的儿子,直接来自上帝的。因此,他是直接就进入上帝在天上的居所,带着所有倚靠他的人到上帝面前。
第25至26节,这里提到犹太人的大祭司每年都要「带着牲畜的血进到至圣所」,相对的,耶稣并不需要这样,而且他「一次」就完成了献祭的功效,使人的罪得以洁净。

	第27节,这里说「人人必有一死,死后有上帝的审判」,这句话对当时充斥着希腊思想的大众来说是很难接受和理解的,因为在希腊思想中认为:人只要一死,一切都结束了。而这句「死后有上帝的审判」让当时的人无法理解,人都死了,上帝要怎样审判呢?基本上基督教信仰认为生命是永恒的,没有死亡。因此,怎样让这永恒的生命有个善恶的区别,就是从有审判的观念来看。上帝不可能让作恶的人也可以恒久享受他的慈爱,更不可能让那些遵行他旨意的人一直受到轻视。上帝必定会将遵行他的旨意者和违背他教训者区分出来,使这二者在永恒的境界里分开就必须进行审判的工作。圣经中这种例子不少,像马太福音第廿五章31至46节,在审判的日子里,将好与坏的如同区分绵羊与山羊一般,明显区隔出来。又如在马太福音第十三章47至48节,用渔网捞起海里的东西,把鱼儿分开,将好的收进来,坏的丢弃。类似这样的例子甚多,都是在说明审判的意义。因此,死后有审判,这是基督教信仰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整本圣经都一再提起上帝一定会审判。

第28节,可说是希伯来书作者一再努力要告诉当时的犹太人基督徒耶稣再临时并不是来审判的,而是来「拯救迫切等候他的人」。
经文:

希伯来书 9:223-9:28

注释:

8.第九章23至28节:
    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当时最流行的希腊思想观念,认为地上的一切乃是天上的「影像」、「副本」,所以地上一切都是「虚幻」的,天上的才是真实。因此,作者在这段经文中再次表明这样的观念,提到天上的比地上的更美好,既然地上的圣殿(或是会幕)需要用洁净礼来表明它的圣洁。同样的,天上的圣殿就更需要用「更好的祭物去洁净」。

第23节,希伯来书作者引用了旧约祭祀礼仪的规定,因为利未记从第十一章开始直到第十五章止,都是记载有关各项洁净的礼仪规律,包括怎样的情况之下是不洁净的,要怎样的方式才能表示洁净。

	第24节,耶稣并不是利未家族的后裔,依照人的族谱来看,他是属于犹大系统的后裔,因此,他从来没有进入「人手所造的圣所」为任何人举行过类似的祭祀礼仪,他是上帝的儿子,直接来自上帝的。因此,他是直接就进入上帝在天上的居所,带着所有倚靠他的人到上帝面前。
第25至26节,这里提到犹太人的大祭司每年都要「带着牲畜的血进到至圣所」,相对的,耶稣并不需要这样,而且他「一次」就完成了献祭的功效,使人的罪得以洁净。

	第27节,这里说「人人必有一死,死后有上帝的审判」,这句话对当时充斥着希腊思想的大众来说是很难接受和理解的,因为在希腊思想中认为:人只要一死,一切都结束了。而这句「死后有上帝的审判」让当时的人无法理解,人都死了,上帝要怎样审判呢?基本上基督教信仰认为生命是永恒的,没有死亡。因此,怎样让这永恒的生命有个善恶的区别,就是从有审判的观念来看。上帝不可能让作恶的人也可以恒久享受他的慈爱,更不可能让那些遵行他旨意的人一直受到轻视。上帝必定会将遵行他的旨意者和违背他教训者区分出来,使这二者在永恒的境界里分开就必须进行审判的工作。圣经中这种例子不少,像马太福音第廿五章31至46节,在审判的日子里,将好与坏的如同区分绵羊与山羊一般,明显区隔出来。又如在马太福音第十三章47至48节,用渔网捞起海里的东西,把鱼儿分开,将好的收进来,坏的丢弃。类似这样的例子甚多,都是在说明审判的意义。因此,死后有审判,这是基督教信仰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整本圣经都一再提起上帝一定会审判。

第28节,可说是希伯来书作者一再努力要告诉当时的犹太人基督徒耶稣再临时并不是来审判的,而是来「拯救迫切等候他的人」。
经文:

希伯来书 10:1-10:18

注释:

9.第十章:
有人认为希伯来书的作者很可能就是使徒保罗,原因是有许多观念或是论调实在很像使徒保罗的说词。这章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作者谈到有关法律和救恩的问题。对犹太人来说,摩西法律有绝对的权威。但是希伯来书的作者要让当时的犹太人知道,即使是摩西法律有绝对的权威,却不是带领人回到上帝面前的途径,真正能帮助人回到上帝面前的,不是法律中所规定的那些有着繁文缛节的敬拜、献祭礼仪,真正使人能够回到上帝面前的,乃是上帝的儿子耶稣拯救的爱,而这点正好是使徒保罗的思想中心(参考罗马书四:21—28),难怪有人会说希伯来书的作者就是使徒保罗。这章就是在讨论这方面的差异。

10.第十章1至18节:
希伯来书的作者在笔法上有很大的特色,例如在第八章7节说:「如果第一个约没有缺点,就不需要有第二个约。」(希伯来书八:7)又说:「如果把山羊和公牛的血和焚烧了的母牛的灰,洒在那些在礼仪上不洁净的人身上,能够清除他们的污秽,使他们净化,那么,基督的血所能成就的岂不是更多吗?」(希伯来书九:13—14)现在又说:「如果敬拜上帝的人的罪真的都得到洁净,他们就不会再有罪的意识,一切献祭的事也就可以停止。」(本章第2 节)这种笔法的特色是:相对性,或说是比较性。

第1至4节,这里说明法律的功效是相当有限的。这也是使徒保罗的思想,人如果靠遵行法律就可以得救,那就不需要耶稣的救恩。在这里也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法律是完整的,就不需要每年都献上祭物表示罪已经得赎了。这表示无论怎么献祭,或是献了多少祭牲都并不能解决人的罪的问题。
第5至7节,这两节是引用诗篇第四十篇6至8节的诗歌。

摩西法律中规定五种祭,一是烧化祭、二是平安祭、三是素祭、四是燔祭、五是赎罪祭等。作者引用诗篇的诗歌,主要在说明上帝喜欢的,并不是各式各样的献祭,而是喜欢人遵行他的旨意。在弥迦书第六章6至8 节就有同样的说法,上帝并不喜欢人献祭给他,他只希望人跟随他走世上的旅途。大卫犯罪后,醒悟过来时写了诗,在诗歌中他说:上帝不喜欢牲祭,上帝喜爱的是忧伤痛悔的心(参考诗篇五十一:16—17)。

第8至9节,这两节是继续解释前面的诗歌。表示上帝并不喜欢人的献祭,因为人虽然有献祭,却往往没有将这种献祭所要表达的意义,表现在生活或工作中。因此上帝才会以「基督的牺牲替代」过去所有的献祭。

第10节,这节可参考马可福音第十四章36节。耶稣「遵行了上帝的旨意,献上自己的身体」,就这样成功地把所有属于上帝的子民都「圣化」归给上帝。

第11节,这里再次强调说虽然「祭司天天站着事奉上帝,多次献上同样的祭物」,但并没有解决人的罪的问题。

第12至13节,这段经文再次引用诗篇第一一○篇1节。作者再次强调「基督献上一次永远有效的赎罪祭」。

第14节,这节可说是希伯来书的中心思想,也重复叙述第10节所说的过的,使所有信靠耶稣的人都因此「圣化归主」,得到永恒的生命。

第15至17节是引用耶利米书第三十一章31至34节。

第18节,这节也是从第七章15节以来,直到第十章17节的一个结论。作者希望读者不要被许多繁复、外表好看的祭典礼仪所迷惑,这些只能使人的眼目满足,但并不能解除人的罪,因为真正能使人的罪得到赦免的,乃是上帝的恩典,且这恩典是来自上帝本身,并不倚靠人的祭典礼仪。
经文:

希伯来书 10:19-10:38

注释:

11.第十章19至38节:
从第19节开始,是另一段劝勉、警告的话题。也是从第19节开始,直到这本书信的最后,也就是第十三章21节为止,谈论的主题都是「信心」。这样,可看出这本书信的整个大概轮廓,就是:第一章到第十章18节,都是在讨论有关耶稣的身份;他比天使的地位更崇高(第一至二章),也胜过摩西、亚伦和约书亚(第三至四章),再来以麦基洗德的身份来比拟耶稣基督(第五至七章),然后第八至十章18节都将主题放在讨论有关耶稣就是上帝和人之间所立新的约的记号。现在这段经文就是最后一个部份,讨论有关信心的问题。

第19至20节,这两节是很重要的经文,可参考第四章16节。

作者在这里说人可以回到上帝面前,面对着上帝,与上帝和好,是因为「藉着耶稣的死」所带来的救赎恩典,使所有信靠耶稣的人可以「坦然进到至圣所」,以前只有在每年的「赎罪日」大祭司才可以进入「至圣所」,现在则是连「我们」都可以进入,不再需要让大祭司代表我们了。另外,就是不再限定只有「赎罪日」,或是特别的时间,而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面对上帝,直接与上帝对话、聆听上帝的声音。因为上帝的爱已经在耶稣身上表明出来。

	第21至22节,这里再次强调所有的信徒都必须准备洁净的心灵来亲近上帝。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认识,整本希伯来书要传递的信息:与上帝立「新的约」,而这「约」必须是真实的。因此敬拜上帝需要用真诚的心灵,这也是耶稣的教训。

作者在这里提到「用已经蒙洁净、无亏的良心,和清水洗过的身体,来亲近上帝」,这是指一个人已经悔改、认罪,且有受过洗礼的礼仪而言。作者用这些词句,是要让这些已经悔改认罪的犹太人基督徒知道他们都已经受过洗礼,只要信靠耶稣,就可以直接面对上帝,而不是再次回到犹太人传统的礼仪里去寻求拯救的盼望。

第23节,「持守」这个词,意思是要紧紧抓住不放已经公开承认的信仰告白。这份信仰告白是在盼望上帝的宽恕和拯救。希伯来书的作者再次强调上帝的应许是真实可靠的,他一定会宽恕、赦免人的罪。

第24至25节,这两节特别提到当时犹太人基督徒中已经发生的状况——有人离弃了聚会。特别是在「主的日子快到」的时刻,也就是「末日」快要来临,有这样的彼此关心、劝勉,心中的焦虑与不安才会减到最低的状况。

第26节,这节很清楚表示「故意犯罪」是上帝不能接受的事,等于是很难获得上帝的赦免。因为信徒「故意犯罪」等于是在亵渎、践踏上帝神圣的救赎恩典一样。再者,这里的「故意」一词,也有「连续不断」的含意,意思是指一而再、再而三的行为。

第27节,作者说每个信耶稣的人都会清楚知道有审判。因此,面对上帝的审判,就必须以「战战兢兢」的态度等候着,而不是随便不当一回事。

第28至29节,这里提到摩西法律规定「只要有两个或三个证人证明」某人的「过犯,就必须处死,不蒙宽恕」(参考申命记十七:2—7)。如果摩西的法律都如此规定了,那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上帝亲自派遣到世上来的救主,人若是把耶稣的救恩当作图谋私利的工具,或是将耶稣的救恩看成废物一样,随意丢弃,那将会是甚么后果呢?不用解释也可以清楚。

第30至31节,这里引用申命记第三十二章35节,说上帝必定会报应。因为上帝是个公义的上帝,他不会让被压迫者一直受到冤屈。使徒保罗曾引用这节经文来劝勉罗马教会的信徒(参考罗马书十二:19)。基督徒一直认为:上帝必定会审判,没有任何人能够免除,希伯来书作者也说过,每个人都需要面对上帝,向上帝交帐(四:13),呼吁大家不要轻忽上帝的审判。

	第32至33节,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这里提到信徒当中有人相当勇敢,并没有因为「遭受许多痛苦」而放弃信仰。虽然所遭遇到的迫害使人感到相当难堪,甚至自己已经受到了「侮辱和虐待」,也安慰那些因为信仰受到迫害的人,和他们「站在一边」,这都是美好的见证。

第34节,这里提到许多信徒所受到的困境,就如同「囚犯」一样,甚至连「所有的财物都被夺走的时候」,为了福音的缘故也「甘心忍受」苦难。

第35节,作者深信有这种坚持的信徒,将来必定会得到「极大的报赏」,因此,作者鼓励他们「不要丧失了勇气」。

第36至37节,作者引用诗篇第九十五篇7至11节,诗人提醒以色列人民必须趁着「今天」能听到上帝的声音时,不要心硬,而是要赶紧悔改归向上帝。作者引用这样的诗歌,就是在鼓励信徒要忍耐,因为上帝审判的「那日子」很快就会来临,不会「迟延」,而是「再过一会儿」就会来到。希伯来书的作者一直有强烈的暗示:审判的日子即将来临,不会延迟多久,要忍耐下去,不要放弃,以免过去忍受的苦难因为无法坚持而变成落空,那就很可惜。

第37节,这是引用哈巴谷书第二章4节。

作者主要也是在鼓励信徒们不要因为等待而气馁,要对上帝有绝对的忠心,这才是领受天上奖赏最重要的凭据。

第39节,这节是为第十一章先做了开场白。作者告诉这些犹太人基督徒,让他们知道有「信心」,才能使人免于「沉沦」。这里所说的信心,意思是对上帝绝对的忠实、不怀疑。再者,信心,也是指持续不间断的状态,不是某一段时期信心很好,其他时段就很差。而是一直保持着不变的态度,持续不停持守着,不敢有任何疏忽。
经文:

希伯来书 11:1-11:16

注释:

12.第十一章:
这章是讨论有关信心的问题。因为当时有不少信徒已经背弃了信仰,离开教会,不再参加聚会,更严重的是,有人「故意犯罪」污辱了上帝的圣名。因此,这一章的主题内容就是讨论关于「信心」是甚么。作者从亚伯开始论述,一直谈到先知撒母耳,内容都着眼在「信心」这个题目上。要特别注意的是:作者论述「信心」时,是指对上帝要有信心,他是在这个基础上讨论信心的问题。再者,也从这章举出例子来谈论信心,可看出作者对旧约信仰人物相当熟悉。

13.第十一章1至16节:
    这段经文都是以亚伯拉罕作为题材,讨论关于信心的问题。

第1节,这三节为「信心」下了简单的定义,说「信心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这句话指出对「信心」的基本观念:它是超越现实生活范围时间、空间的限制。要特别注意的是,它是「看不见」以及对于「将来」的领域,因此,绝对不是属于「过去」的。

  「把握」,指的是「保证」、一定能成就的意思。而「肯定」是「证明」。这是当时法庭的用词,表示一切已经「定谳」,不用再辩论、申诉或喊冤。

第2节的「古人」,意思是「过去的长辈」,在这里是指耶稣以前的信心典范。如亚伯拉罕等人,也就是本章第4节之后所列举的伟大信仰者。作者说这些信仰前辈之所以会得到「上帝的赞许就是由于他们相信上帝」的缘故。

第3节,作者对创世记第一章与约翰福音第一章所说的「太初」的创造表示了他的观点:宇宙的开始,必须以信心去了解,不是要亲眼看见才明白。

第4至7节,这段经文主要在说明「古人」中三位信仰的典范,其一是「亚伯」,再来是「以诺」,第三位是「挪亚」,他们三位是旧约圣经中大家所熟悉的对象。

我们并不清楚作者为甚么会选亚伯,因为亚伯的故事并不长,且没有甚么特别的记事,有的只是他的献祭博得上帝的喜欢,但却遭到兄长该隐的嫉妒而被杀害。「他虽然死了,仍旧藉着这信心说话」,这句话是指亚伯的血「从地下出声,向上帝哭诉」(参考创世记四:1—12)。

第二位是以诺,他就是圣经中两位没有经历「死亡」中的一位,另一位是先知以利亚,他们两位都是由上帝直接带到天上去。以诺最特别的地方是:他活在世上总共三百六十五年,一直跟上帝「有密切的交往」,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以诺在「他被提升以前已经得到了上帝的欢欣」之意。后来「上帝把他接去,他就不见了」(参考创世记五:21—24)。这是因为他活着的日子都一直保持着跟上帝「有密切交往」的缘故。

第三位是挪亚,他的故事一直是最脍炙人口的,有关他的故事记载在创世记第六至九章,也是这三个人事迹中篇幅最长的一位。创世记的作者说挪亚乃是那个时代「惟一的好人;他跟上帝有密切的交往」(参考创世记六:10),这句话充分表示他对上帝有绝对的信心,并且在生活上有好的见证。要在犯罪充斥的环境中,成为「惟一的好人」,确实是需要相当大的信心才有办法达到。因此,上帝警告他,他即将毁灭整个世界,要他到山上造大船,因为上帝要用大水毁灭他所造的世界。只有他的家人和所有洁净与不洁净的动植物被挑选进入大船中而得已避难。

第8至10节,从第8节开始直到第19节的经文都是在介绍以色列人民的祖先亚伯拉罕,他也被称为「信心之父」。他被视为以色列民族最典范的「古人」(前辈、祖先)。有关他的事迹记载在创世记第十二至廿三章。

在这么长的篇幅中,作者主要在介绍亚伯拉罕顺服上帝的呼召,以及相信上帝的应许,要赏赐给他儿子和土地的故事。这句「跟领受上帝同样应许的以撒和雅各住在帐棚」,这句话表示从亚伯拉罕开始,直到孙子雅各等三代,都是过着不稳定的漂流生活,但他们都对上帝有绝对信心。

第11至12节,这两节提到亚伯拉罕的妻子「莎拉」已经年老且「过了生育的年龄」,但却「相信上帝会持守他的诺言」,在莎拉年满九十岁时,上帝赏赐让她怀孕生子。虽然亚伯拉罕「已经死了,从他一个人所传下来的子孙却像天上的星星和海边无数的沙粒那么多」,而这也是上帝给予他们祖孙三代的诺言。

第13至16节,这里提到两个重要的认识:
一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人,都没有进入上帝所应许他们要赏赐的土地,且没有如同上帝所说的,会有如同天上的星星、海边的沙那样多的子孙。当年雅各和他的子孙进入埃及的时候,家族的人口也不过才只有七十名而已(参考创世记四十六:27)。离上帝对他们所应许的实在相差太远,特别是当他们居住的地方遇到严重饥荒,还要千里迢迢地迁移到埃及去寄居时,他们还是对上帝的应许存着坚定的信心。因此,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他们是「至死有信心的人」。他们不会因为没有看到上帝的应许,就怀疑上帝的爱,或失去对上帝的信心;反而存着坚定的信心认定上帝的应许一定能实现,这就是对上帝有绝对的信心。

二是知道自己在这世上只不过是异乡人,是旅客。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就会将希望存放在上帝手中,让上帝去安排。从听到上帝的应许,直到他们由摩西开始带领以色列人民迈向应许之地,这样前后相差大约有长达五百年的时间,他们一直以信心、耐心在等待。

	作者提醒大家,只要人将心思意念及生命的目标放在上帝那儿,对上帝有绝对的信心时,上帝并不会因为人的软弱就不再承认人和他之间的关系。上帝是慈悲的上帝,他也不会人因为一时受到诱惑离弃了他,就记恨、生气,不再理会人,而是会在人知道悔改、认罪后,仍然接纳人成为他的子民。

第16节,这节可说是希伯来书作者最主要的用意,在告诉当时受难或在信心动摇的信徒们,祖先们之所以得到上帝的祝福及应许的果实,是因为他们相信有「天上更美好的家乡」,在那儿,上帝就是他们的上帝,还替这些有信心的信徒预备了一座城,让这些忠实信徒永远居住。
经文:

希伯来书 11:17-11:31

注释:

3.第十一章17至31节:
	这段经文除了第17至19节继续提到亚伯拉罕的记事外,第20至22节是谈到创世记中描述的以色列另三位族长,包括有以撒、雅各,和约瑟。然后从第23节开始到第29节,是记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离开埃及进入旷野的记事。而第30至31节,是记载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民进入上帝应许之地的迦南地。

    第17至19节,上一段说亚伯拉罕被上帝拣选,并且深信给他的应许。这段则是说亚伯拉罕的信心,连上帝要他献上「独子」以撒,他也毫不怀疑地遵照上帝的旨意。原因是他深信上帝的应许与赏赐,必定会实现,即使他献上独子以撒,上帝还是会让他「把以撒从死里领了回来」。

第20至22节,这三节经文提到「以撒」、「雅各」、「约瑟」等,他们三位都是创世记中族长历史的代表者。从亚伯拉罕以后,就是他们三位接续族长的角色。他们的故事分别记载在创世记第廿七章27至40节;创世记第四十七章29至31节、第四十八章8至20节;创世记第五十章24至25节。这些经文都共同述说一件事:他们祝福下一代,都是谈及未来的事,而不是眼前的事务。信心,就是对未来有盼望并深信不疑。

第21节说雅各在临终时「扶着自己的拐杖敬拜上帝」,这并不是因为他年老行动不便,而是因为与上帝的天使摔角时,天使在他的大腿窝打了一下,使他因此跛脚(参考创世记三十二:22—32)。

第23至29节,这段经文除可参考出埃及记之外,也可参考使徒行传第七章
20至44节。这段从摩西出生开始,谈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入旷野的情形。

第25节说摩西「不愿在罪恶中享受片刻的欢乐」,这句话是指埃及人正在奴役以色列人民,将他们当作奴隶驱使。而摩西当时是埃及王子。但他认同自己是希伯来人,拒绝参与迫害同胞的事。因此,当他看见希伯来人被埃及人欺负时,便挺身护卫那被欺负的同胞。

第26节是希伯来书作者劝勉当时信徒的话;他告诉大家,所有的财宝、人间的富贵,都不比上帝的奖赏重要。但要获得上帝从天上来的奖赏,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得到。

第27节和第15节意思相同;亚伯拉罕原本可以返回故乡,因为对上帝有绝对的信赖,因此,亚伯拉罕一离开哈兰,就不再回头。同样的,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后,就不再回去,因为他看到未来,看到上帝所赏赐那美好的「流奶与蜜」之地。

第28节,可参考出埃及记第十一至十三章。

第29节,可参考出埃及记第十四章。

第30至31节,这两节可参考约书亚记第一至三章,以及第六章。这两节是记载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民进入迦南应许之地的经过。
经文:

希伯来书 11:32-11:40

注释:

4.第十一章32至40节:
这段经文作者作了总结,说明历代信仰前辈所留下的足迹,是无法细数得完的。作者概略地述说这些信仰的伟人,都曾经历残酷的刑罚,但坚定的信心使他们胜过苦难。即使在他们当中有人因此被「石头击毙」(参考历代志下廿四:20—22)、「被锯子锯断」、「被刀剑杀死」,但丝毫都没有减低他们对上帝顺从和坚定的信心。
第32节,这节从士师开始说起,直到先知撒母耳和其他的先知们。但士师是只有提到以下四位士师,分别是:
基甸,参考士师记第四章6节至第五章15节。

巴拉,参考士师记第六章11节至第八章35节。

参孙,参考士师记第十一章节至第十二章7节。

耶弗他,参考士师记第十三章24节至第十六章31节等。

其他士师还有俄陀聂、以笏、珊迦、底波拉、陀拉、睚珥、以比赞、以伦、押顿等都没有提到。特别的是只写了「巴拉」,却没有说底波拉。

再者,在君王中只有提到「大卫」一个人而已,而在先知的方面只有提到「撒母耳」,其他就用一句「先知们的事迹」概括了,而没有描述。

第33至34节,这两节提到这些士师之所以能打败「周围的国家」,是因为他们「施行正义,领受上帝的应许」,这里的「施行正义」,意思是指大卫听从上帝的话来治理国家(参考撒母耳记下八:15)。

「他们堵住狮子的口」,这句话可能和但以理有关(参考但以理书六:18—23)。

「扑灭了烈火」,是指但以理的三位朋友,也就是沙得拉、米沙、亚伯尼歌,他们三人因为拒绝向偶像下拜而被抓到尼布甲尼撒王面前,尼布甲尼撒王还为此大发雷霆下令将他们丢入火窑并用比平常热七倍的烈火烧他们,但他们三人都安然无恙。相关记事参考但以理书第三章。

「逃脱了刀剑的杀戮」,这是指先知以利亚(参考列王纪上第十九至廿一章)、以利沙(参考列王纪下六:31)等际遇。

「击败了外国的军队」,这句话可能指希西家王因为倚靠上帝的大能,结果围困耶路撒冷的亚述军队被上帝的天使杀死殆尽,为耶路撒冷解危。

第35至38节,这段经文将许多信仰事迹都合在一起。

「藉着信心,有些妇女接纳那些从死里复活的亲人」,这可能指撒勒法那位照顾先知以利亚的寡妇,先知以利亚让她的独儿子从死里复活(参考列王纪上十七:17—24),也可能指那位接纳先知以利沙的寡妇,先知以利沙也曾使她的儿子从死里复活(参考列王纪下四:18—37)。

「另有些人拒绝被释放,宁愿死在酷刑下」,这句话除了隐喻着旧约先知撒迦利亚的遭遇(参考历代志下廿四:19—22),也可以是指早期教会信徒遇到困境并遭遇迫害,但都不屈服。

第36至38节,也说出了早期教会信徒遇到的迫害是相当严厉。作者连续提到几种惨遭凌辱的情形,包括了「戏弄、鞭打、捆绑、囚禁、石头击毙、锯子锯断、刀剑杀死」等。这些描述都在先知运动中可以看得到,例如:先知以利沙在路上被一些年轻人讥笑他(参考列王纪下二:23);先知米该雅则是被亚哈王下命令关在监狱里(参考列王纪上廿二:26—27);先知耶利米则是苦难不少,他甚至为此还诅咒自己的出生(参考耶利米书二十:7、14—18);先知撒迦利亚,也就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他是被约阿施王命令人用石头将他在圣殿的院子里打死(参考历代志下廿四:17—22);而传说中先知以赛亚是在玛拿西王时代被人用锯子锯死的;约雅敬王曾派人到埃及去逮捕先知乌利亚押解回国,并命令人把他杀死(参考耶利米书廿六:20—23)。另外也有人为了信仰的缘故四处逃亡的情形。例如在亚哈王朝的时代,王宫主管俄巴底就曾救出一百个先知,把他们藏在山洞里,以逃避亚哈王的妻子耶洗碧的追杀(参考列王纪上十八:4)。

作者用上述这些人的信仰见证,来说明早期教会忠实信徒遇到的境况是相同的,虽然面临危险,但都没有改变他们对上帝的忠心。

    第39至40节,这两节是这一章的结论。作者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些人都是坚持信仰到最后的人,也因此他们可以「领受」更美好的赏赐。虽然这些人都没有在他们有生之年看到上帝给他们的「应许」,可是他们从不改变心意,也没有因为生命遇到困境、危险,甚至面对死亡的威胁而有丝毫的动摇,他们依旧坚持所信的。作者想要表达一个重要的信念:并不是一定要看到成果出现才是有信心。信心是对未来生命的盼望,也就是第1节所说的,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

另外一点:信心,是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作者一再引用旧约信仰伟人为例子,主要在说明:这些人也会和这一代有信心的人一同得到上帝的应许。换句话说:只要有信心,就不会在意时间的早晚,也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上一代和这一代的信徒在耶稣基督里都是一家人。
经文:

希伯来书 12:1-12:29

注释:

5.第十二章:
接续第十一章谈到有关信心的问题,作者将焦点转移到耶稣基督的身上。作者先在第十一章逐一提出旧约圣经中的信仰伟人来作见证,供当时代的信徒们参考,看过他们的信仰见证之后,他要基督徒学习耶稣基督,想像耶稣基督是怎样以信心忍受生命的苦难,他要强调的是:真正的信心是可以禁得起考验的。如果信心不堪考验,那就不能说是信心。因为真实的信心是得到足够的力量去面对生命的苦难,这样的信心才有意义,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在这一章所提起的,都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换句话说,学习耶稣基督的信心,就是在学习怎样将信心应用在生活中,因为耶稣基督就是将信心实践在生活里。这样,就可以知道信心不是用讲的,而是必须在每日的生活中实践出来。

第1节,作者要大家排除一切困难,将焦点放在耶稣基督身上;他就是我们信心的源头和结尾。就像使徒保罗喜欢用竞技场上的赛跑一样,希伯来书的作者也用「奔跑」来形容信仰的历程。如果有障碍物在路上,就必须将它除掉,否则无法抵达最后的终点。信仰是一场竞赛,退缩就输了。只有勇往直前才可期待胜利的结果。

第2节,可说是这一章的中心主题;作者希望基督徒会将目标放在学习耶稣基督。在第十一章,作者举了许多例子都是与信心有关的好见证者。但作者并不希望在有许多例子可看之后,反而看见基督徒像个没有设定好目标的竞赛者四处东张西望,忘了最美好的目标。他只希望大家会专心一意的注视着耶稣基督;他就是所有基督徒信心的建造者,也是终极目标。

	第3至4节,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文;作者劝勉基督信徒要把焦点放在耶稣基督的身上,他希望大家多想想耶稣基督和十字架的意义。这点也是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所说的,他只传耶稣基督和他的十字架。而十字架就是苦难。作者提到十字架的痛苦,是从人们心中的「憎恨」引起,这种憎恨是因为罪的缘故。但相对于基督徒所受的苦难,尚且还不至于像耶稣基督这样受到十字架一样的苦难。

第5至6节是引用箴言第三章11至12节的经文,将上帝的管教比喻成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样,是为了孩子好。说上帝的管教,是为了要使所有信靠的人都得到益处。作者说上帝就像父母在「鞭打他所收纳的每一个儿子」,用这种方式来「管教」忠心于耶稣基督的人,他说这就是上帝的爱。这种观点可参考诗篇第一○三篇13节,诗人说父母怎样疼爱子女,上帝也是这样爱惜他的子民。

第7至11节,这段经文的重点是在最后两节,作者说:苦难并不是平白无故来到,上帝也不会冤枉人,其中都是有上帝的旨意。作者将苦难当作是上帝管教的方式,为的是要导正人的错误或是使之更为美好。

作者在这里提出两点:
一是上帝的管教,为的是使我们成为圣洁的子民。作者提出信仰观念上非常重要的认识:上帝是「圣洁」的,因此,属于上帝在基督耶稣里的子民也必须也「圣洁」才可以。这也是摩西转告以色列人民必须认清的事(参考利未记十九:1—2)。换句话说,圣洁的上帝,不会允许他的子民是随便、肮脏、不守规矩、纷乱的。而圣洁的最基本要件,就是从忠实开始做起。

二是上帝的管教,为的是使基督徒「能够结出平安的果子,过正直的生活」。

所谓「平安的果子」这句对照第十章19节所说的:「我们藉着耶稣基督的死可以坦然无惧地进到至圣所。」在犹太人的观念中「至圣所」乃是上帝居住的地方。换句话说,藉着耶稣基督的死,所有信靠他的人可以「坦然无惧」地回到上帝的面前。

这种在耶稣基督里的平安,是胜过生命苦难的平安,因为耶稣基督已经胜过这世界的苦难(参考约翰福音十六:33)

    第12至13节,参考以赛亚书第三十五章3节。

先知以赛亚的诗歌主要是针对即将来临的拯救,对以色列受苦的人民发出拯救信息中的一句诗歌,表示上帝要带领以色列人民,让他们可以挺直站立起来,不用再害怕。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这句诗歌也是这个意思,要所有基督徒勇敢地向前走,不用惧怕,因为有复活的耶稣基督同在,必定会使「跛了的脚」重新「得到力量」可以自由行走。

第14至15节,希伯来书的作者一再强调基督徒应该过「圣洁的生活」,而依使徒保罗的看法,基督徒的圣洁生活应该和这个世界有所区隔(参考罗马书十二:1—2)。作者说没有过圣洁的生活,「就没有人能见到主」,这表示圣洁是基督徒身上的记号。

「要努力跟人和睦」,这句话可参考罗马书第十二章18节。

在这段经文中,作者一再重复「要谨慎」,不要让上帝的恩典「失去了」,也不要成为「遗害人群」的「有毒植物」,这是指让别人失去了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拯救的恩典,去拜偶像神明(参考申命记廿九:18)。

第16节a句,这里说「淫乱」,这是指对上帝不忠实,也就是信仰混淆之意。但也可以是指在性生活上没有检点。使徒保罗就曾严厉谴责哥林多教会发生这种事(参考哥林多前书五:1)。

第16节b句至17节,这里用以扫为例,可参考创世记第廿五章27至34节,以及第廿七章有关以撒为雅各祝福,但没有为以扫祝福的故事。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这样的故事背景,主要在说明一件事:如果基督徒没有过圣洁的生活,等于是在出卖自己的身份一样。上帝在所有信了耶稣基督的人的身上作了「印记」(参考哥林多后书一:22,以弗所书一:13)。

    第18至24节,作者试着将「西奈山」与「锡安山」作了个对比;「西奈山」是上帝颁布诫命给摩西转交给以色列人民的地方。当摩西带以色列人民接近「西奈山」准备接受上帝的诫命时,上帝用云彩、火焰等遮住了他们(参考出埃及记第十九章、廿四:12—17)。对以色列人民来说,「西奈山」的经验是恐惧的,也是严谨的法律规范,和严厉的惩罚。这是旧约所描述上帝居所的部分。而「锡安山」所表明的是有新约的含意,是和旧约不同。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锡安山」的「上帝居所」观念,来比喻上帝所居住的天上。是人可以接近的地方。在第十章19至20节,作者表示耶稣基督已经替所有信靠他的人,铺好了一条通往上帝「至圣所」的道路,大家可以「坦然无惧」地与上帝面对面。而耶稣基督以他在十字架上所流下来的血铺出这条通道。因为耶稣基督就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

第25至29节,这是作者再一次语重心长地劝勉犹太人基督徒,不要忘记过去以色列人民的祖先在出埃及入旷野时代那段时期所犯的错误,就像前面一段所提及的在西奈山下,他们得到上帝透过摩西颁布给他们的法律诫命,可是以色列人民并没有遵守,也因为这样,他们的祖先都受到上帝严厉的惩罚(参考出埃及记第三十二章)。现在,上帝是亲自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来到世上,亲自将那永恒生命的信息传给所有信靠耶稣基督的人,主要目的也只有一点:就是希望所有信徒能够专心事奉上帝,用敬虔的心敬拜上帝。作者提醒所有的信徒:上帝虽然怜悯,却也是「毁灭的火」。这是引用申命记第四章24节:「因为上主—你们的上帝像炽烈的火焰;他不容忍任何跟他对立的神明。」作者有个心愿:希望所有基督徒在这迫害来临的时刻,不要受到诱惑而有放弃信仰的念头,而是要有坚忍的信心直到世界的末了。
经文:

希伯来书 13:1-13:25

注释:

6.第十三章:
	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这一章是属于希伯来书的「附录」部分。但也有些圣经学者认为不是这样,认为这一章正好可以看出希伯来书的作者要读者知道一件重要的信息:如果信仰只是一种理论的说词,没有实际生活的指导,则希伯来书将会使人感觉它是不切实际的一本经书。作者写这一章,就是要让读者知道:信仰应该确实在生活上见证出来。没有这样的见证,信仰就很容易落入空谈,失去意义。

	这样,可看出这本经书主要在讨论一个重要的主题:信心。特别是在第十章39节的地方,作者用「我们并不是退却而沉沦的人;我们是有信心而且得救的人」这句话,为第十一章作了个开场白。因为第十一章整章都在讨论有关「信心」的问题。然后在第十二章,作者以耶稣基督作为讨论「信心」的议题,他说:「我们要注视耶稣,因为他是我们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十二:2a)这句话也是整本希伯来书最重要的一句话,也可以用这句话来作结论。希伯来书的作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犹太人基督徒知道信靠耶稣基督绝对是正确也是应该的,如果没有信靠耶稣基督,人的生命面临苦难的时候,将会不知所措,甚至会失去原有对生命的期盼。所以他用这句话来说明耶稣基督乃是一切信心的开始和结束。

	接下来第十三章作者提到几点与早期教会团契生活有关的事,包括:(1)兄弟之间的互爱;(2)接待外出客旅的,而这也是摩西法律的规定,因为以色列人民曾在埃及当奴隶(参考利未记十九:33—34);(3)关心那些在监狱中受难的人;(4)婚姻的关系要忠实;(5)不可贪心;(6)记念传道者等。

第1节,「你们要常有手足相爱之情。」这句可参考约翰一书第四章20至21节;罗马书第十二章10节。爱,就是先从爱自己的兄弟姊妹开始。

第2节,「要接待异乡人到你们家里。曾经有人这样做,竟在无意中接待了天使。」,这节可参考创世记第十八章描述亚伯拉罕接待三位异乡人,结果他们竟然是接待了上帝和两位执行命令的天使。

第3节,这节提到「记得」在监狱中「坐牢的人」,以及「记得那些在患难中的人」,而且都强调「好像你们也跟他们一起坐牢」,或是「好像你们也在患难中一样」,这正好在说明与苦难者同受苦的基本精神(参考罗马书十二:15,哥林多前书十二:26a)。耶稣基督也曾强调过,在审判日子来临时,去探望在监牢里的人,在天上将会得到一大奖赏(参考马太福音廿五:36)。这节也反应了初代教会有许多基督徒受到严厉迫害的事件,被关入监狱的信徒也很多。

第4节,这节提到对婚姻的关系,一定要严格守「约」的关系。旧约圣经一再强调上帝和以色列人民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夫妇一般(参考以赛亚书五十四:5、六十二:4,耶利米书三十一:32,以西结书十六:8,何西阿书二:16)。耶稣基督在教导民众时,就很清楚表示,除非有婚外情的事发生,否则就应该要坚守双方所立的婚约(参考马太福音五:31—32)。作者也强调淫乱的行为,上帝绝对不允许。

第5节,「不要贪慕钱财,要满足于自己所有的。」耶稣基督也劝勉民众要「躲避各样的贪婪」,因为「一个人无论怎样富裕,他的真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财产」(参考路加福音十二:15)。使徒保罗就很清楚说「贪婪等于拜偶像」(参考以弗所书五:5,歌罗西书三:5),他也劝勉提摩太要告诉信徒,学习知足的重要性(参考提摩太前书六6—10)。

第7节,这节提到过去传福音给他们人,有的因为迫害而丧失生命,有的终生在福音事工上确实是鞠躬尽瘁,这些人都留下了美好的信仰榜样,是值得新一代信徒学习的典范。
「向你们传上帝信息的人」,这句话指的就是耶稣基督。这也是使徒保罗所说的,他只传耶稣基督和他死在十字架的信息(参考哥林多前书二:2)。

第8节,这节很清楚说到只有耶稣基督是从上帝来的,他才是永远存在。人的世代很快会过去,包括君王、领袖、财富、知识都一样。

第9节,并没有清楚说明甚么是「怪异的学说」,但接下去则提到「不要倚靠食物的规例」,有可能是早期教会有些信徒很讲究饮食的问题。就像使徒保罗写给罗马教会、哥林多教会的信都提到饮食问题一样(参考罗马书十四:14—23,哥林多前书八:1—13)。可能因为犹太人对洁净与不洁净的食物有过度的洁癖,导致在教会里也引起争执。作者在这里强调,真正的信仰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

第10至12节,犹太的大祭司献祭的是动物,而烧这种牲祭是在耶路撒冷城外,而在圣殿完成之前是在圣幕的营外。但耶稣基督是把自己当作献祭在十字架上,而他是被带到耶路撒冷城外的各各他。他用死在十字架上流出来的宝血洗涤人的罪。

第13节,这节是在鼓励犹太人应该去寻找耶稣基督献祭所带来的救恩,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担他所受的凌辱」。因为和耶稣基督同死,就会跟着耶稣基督同复活(参考罗马书六:8—9)。因为耶稣基督已经甘愿被钉死来救赎人类,我们应该要学习他的榜样愿意为福音忍受一切凌辱。

第14节,「我们没有永久的城;我们是在寻求那将来的城。」这句话很清楚在说明这世上的一切都是短暂的,但在天上的才是永远的,使徒保罗也强调这样的信仰认知(参考腓立比书三:14)。

第15节,作者强调基督徒是会公开「宣认」耶稣基督的名(参考罗马书十:10),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荣耀上帝的名。

第16节,会知道「行善和帮助别人」,因为上帝喜欢人做这样的事(参考使徒行传二十:35,罗马书十二13)。

第17节,作者在这节已经说明了传福音的工作,就是在「看顾」人的「灵魂」,作者强调要「听从传福音工作者」的教导,因为传福音工作者都「要向上帝交帐」。传福音工作者最高兴的事,就是看见信徒会听从他们的教导,这样,在福音的事工上他们会越做越欢喜。相反的,他们「会灰心」,这样对传福音工作者和信徒来说,都没有好处。

第18至19节,提到「代祷」的重要性。这是基督教团契生活中很重要的信仰功课。为传福音工作者代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第20至21节,这是作者为收信者的祈祷和祝福。这里提到耶稣基督就是「大牧人」,而耶稣基督也自喻为好的牧者(参考约翰福音十:11—16)。

这里强调上帝就是赏赐「平安」的神,也藉着耶稣基督里成全了上帝在每个信徒身上的拯救工作。

第22至25节,这段经文是此信的结尾。第23节说提摩太曾经被关在监狱里。他和使徒保罗同时在罗马监狱,因此,有人认为希伯来书就是使徒保罗的作品。他从监狱写信给腓立比教会、歌罗西教会,都同时提到提摩太的名字,说他们两人同时写信(参考腓立比书一:1,歌罗西书一:1)。不过也有可能是别人写的,那人当时也在使徒保罗身边。
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