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询  A+放大  A-缩小
经文:

提摩太后书 2:1-2:13

注释:

2.第二章:
这章可分成两个段落来看,一是第1至13节,这是他对提摩太的勉励。二是第14至26节,他提醒提摩太教导以弗所教会信徒该注意的事。

3.第二章1至13节:
这段经文使徒保罗勉励提摩太,要像个「忠勇战士」,也像一个「赛跑的人」。这两项都是传福音的人必有的认识,只能勇往直前,不能有后退的想法或念头。这就像在第四章2节所提到的,不论时机是否理想,都要传福音之意。

第1至2节,这里一开始,使徒保罗就要提摩太藉着「耶稣基督所赐的恩典刚强起来」,这是因为使徒保罗此刻是被关在监狱里,他希望提摩太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并且要他学习领受自使徒保罗的样式,也会栽培出能信任「交付」福音使命的人,继续承接传福音的工作。

第3至4节,使徒保罗最喜欢使用的材料之一,就是将罗马军队那种雄壮威武的样式带入信仰上来看。在他的观念中,一个人若是信耶稣基督,就要跟随耶稣基督的脚步,这样的人一定要像一个「忠勇战士」。因为这是一场属灵的战争,不是一般的战争,若稍有疏忽,信仰的基础很快就会瓦解。

第5节,这节可看到使徒保罗常提到竞技场上的赛跑者,在这里尤其强调守规矩,这是竞技场上最重要认知,只有遵守竞赛规定而得胜的人,才有真正的荣誉可言。若是有人作假,就会使这样的竞赛失去公平的基础,这样,即使是获得胜利,也不能得奖赏。

第6节,这节用农夫耕种作比喻,说农夫最先享受自己辛苦撒种、耕种所得到的果实。使徒保罗是说「辛勤耕作」这句话,已经说出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用在农事上更清楚,因为想要有好的收成,就必须有辛劳的耕种。

第7节,使徒保罗提醒提摩太,要好好「思想」他之前所说的话,便可以领悟出一个基本的认识:传福音,不可懒惰、懦弱,只能拼命,全力以赴。

第8节,这节可说是使徒保罗传福音的中心: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其实,他从一个道地的法利赛人,变成一个福音工作者,就是和遇见复活的耶稣基督有不可分开的关系。

第9至10节,使徒保罗说明为了传福音,他受苦难是值得的。因为这苦难,是为了使所有得到福音信息的人,可以藉着信耶稣基督和上帝重建合宜的关系,好使所有信徒因此而获得「拯救和永恒的荣耀」。

第11至13节,这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却是使徒保罗写给提摩太书信中最重要的一段经文,因为这首诗歌可说就是使徒保罗的信仰告白一样。使徒保罗在这里提到几个重要的信仰内涵:
一是:耶稣基督复活,这就是福音。信这福音的人,就是和耶稣基督连结在一起,跟他一起「同死」,也会跟他「同活」(参考罗马书六:8)。

二是:为福音要忍受所有的苦难到最后,这才是真正认识耶稣基督的人(参考马太福音十:32—33)。

三是:上帝乃是个信实可靠的神,这点也是整本圣经的中心信息之一。(参考申命记七:9,以赛亚书四十九:7,马太福音廿三:23,哥林多前书一:9、哥林多后书一:18,帖撒罗尼迦前书五:24、3)。

当圣经说上帝是「信实」的上帝时,这句话有三种意义:
第一是指上帝永远遵守他与人所订立的约。不论人是否继续遵守这约,上帝永不改变这约(参考哥林多前书十:13,帖撒罗尼迦后书三:3,希伯来书十:2)。

第二是指上帝的爱永不改变。这种观念在诗篇中一再出现(参考诗篇三十六:5、八十九:1、2、5、24、九十二:15、九十八:3、一○○:5)。

第三是指上帝的审判是公义的,而这公义含有怜悯的意义在里面(参考诗篇九十六:16、一四三:11,以赛亚书十一:5,约翰一书一:9)。
经文:

提摩太后书 2:14-2:26

注释:

4.第二章14至26节:
从第14节开始,使徒保罗又开始告诉提摩太怎样教导信徒,特别提醒他注意在教会中有些人传达错误的信仰观念,应该要禁止这种错误的信仰认知在教会内散布出来,这是他写信给提摩太时,开始就说明了写此书信及他要求提摩太继续留在以弗所教会的主要原因(参考提摩太前书一:3—4)。在这段经文当中,使徒保罗特别提起两个在以弗所教会内传播错误信仰认知的人,他们的名字就是舒米乃和腓理徒。

第14节,使徒保罗告诉提摩太,不要想在信仰上用辩论取胜,因为想要用辩论使人来信耶稣基督,那是很荒谬的想法。真正可以使人相信耶稣基督的,是用真实行动付出的爱,才会感动人的心(参考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

第15节,使徒保罗特别劝勉提摩太三件事:
一是:要经得起考验。意思是指不要受到诱惑,不仅要很清楚福音信息,也要注意不受到怪诞的现象给迷惑,导致离开了圣经的教导。

二是:要当个无愧的福音工人。这「无愧」意思是没有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件羞耻的事。

三是:要正确地讲解真理的信息。注意这里「正确地讲解」之词,是由「直的」(horthos)和「切割」(temno)这两个希腊字合并起来的。意思是开拓一条道路,要将阻碍的地方给予切开,例如穿越山岭、山洞等,使之成为一条直的道路。另一方面,古时候的石匠,为了要取石材作桌面,就必须正确地切开石头的面,使之有笔直且平滑的切割面。使徒保罗告诉提摩太在解释圣经上也要如此恰到好处,主要目的就是让信徒能明白圣经的教训,并进而喜欢阅读圣经。

第16至18节,从这三节经文可以看到以弗所教会内部的问题所在,就是那些专门在传讲错误信息的人,对当时以弗所教会所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徒保罗不仅说出舒米乃和腓理徒是在当时的信徒中传播错误信息的人,且说出他们所传讲的,就是当时影响早期教会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重智派」观念:耶稣基督没有死,也没有复活。此教派主张肉体是不好的,因此,耶稣的复活只有灵魂,不是肉体的复活。这也就是「使徒信经」这份影响后来基督教会发展甚大的信仰告白会出现的主要原因。

第19节,使徒保罗在这里强调真正属于基督的教会,其根基是来自上帝建造的,是不可能会动摇的。使徒保罗曾说耶稣基督就是教会「惟一的根基」,所有的基督徒就像是在这根基上建造房子一样(参考哥林多前书三:9b—15)。他也说耶稣基督就是信仰大家庭的「基石」,所有的信徒就是连结在这个大「基石」之上(参考以弗所书二:20—22),有这样稳固的「基石」,就不会动摇。

第20节,再次让我们看到使徒保罗言论的特色,就是将教会形容成为一间房子、大家庭、身体等,然后他说明房子的基础,就是耶稣基督,信徒就是将房子建造在耶稣基督的基础上(参考以弗所书二:20)。使徒保罗努力要提供一个信仰概念:在耶稣基督里,不再分彼此,所有的信徒都是为了耶稣基督而来到教会之中。

第21节,说到在教会服事的工作中,不是在分「特别」或「普通」,而是在于有洁净的心可以为主所用。使徒保罗这种观念取自以色列人传承下来的一个重要观念:上帝是圣洁的,所以上帝的子民也必须是圣洁的(参考利未记十九:1—2)。

第22节,这里使徒保罗再次提到提摩太是个「少年人」,在前书第四章12节,使徒保罗就曾提醒提摩太别让人小看他「年轻」。现在则是要他不要「意气用事」,这是指那些年轻人所比较容易呈现出来的「轻浮、虚荣、易怒、好辩论」等毛病,都必须尽可能避免。而相对于这些轻浮等事,则是要追求正义、信心、爱心、和平。这里使徒保罗用的「追求」这个词很特别,这原本是指如同一个人出去狩猎,看准了猎物,就尽所有力量一定要将猎物追到,唯恐稍微有疏忽而失去了猎物一样。

第23至24节,可以参考第14节,也是在强化第22节所提起的「少年人意气用事」。这里提到「不可争吵」,并不表示为了息事宁人而妥协,而是有所坚持,不轻易退让。

第25至26节,这里说对信徒要用「温柔规劝敌对的人」,是指像「母亲乳养儿女一般」(参考帖撒罗尼迦前书二:7),是用爱给予开导,希望对方明白真正的要理是甚么。就像在第26节所说的,期盼有这么一天,即使这些离开了教会的信徒因为走错了路,也会「醒悟」而回转过来,这样,就不会因觉得羞愧不敢回头。使徒保罗并不希望有人因为误入「歧途」,导致大家如同仇敌一般,他总是留给对方有个回头的空间。
经文:

提摩太后书 3:1-3:17

注释:

5.第三章:
在这章经文中,使徒保罗提醒提摩太注意,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的社会景象,这里提到的,都是圣经中提起过的,就是人犯罪行为的证据。另外,他也提醒提摩太,一定要教导信徒认真学习圣经的真理,这是最好也是最强而有力抵挡邪恶的人欺骗之方。

第1节,使徒保罗说「世界的末期会有种种苦难」,这里所提到的「苦难」,是指被魔鬼附身所带来的折磨惨状。再者,「苦难」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就像无法「自我节制」一样。还有,苦难也是指来自外在的攻击、威胁,这也是初代教会一再有的经历。

第2至5节,在这段经文中,使徒保罗一连串提到在世界末期的日子中,所出现各种令人难过的现象,在这里他总共列举了十九项不好的行为,但可以将之归类几点:
一是自私,只顾自己。这是基督教信仰上最不能容许的一件事。

二是自夸、狂傲,这两个词句经常是连结在一起使用的。所谓「自夸」,原来的意思是指没有真才实力,却夸口自己很有能力。「狂傲」,这是比「自夸」还要严重的毛病。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一个人站在很高的地方,夸口自己的才能。而更严重的是,这种人往往会把自己当作是上帝一样,以自己为中心。

三是「忤逆父母,忘恩负义」、「没有亲情」,这三个词句都有共通的意思。父母可说是子女最大的恩人,而会忤逆父母的人,基本上就是忘恩负义的人。

四是「不圣洁」、「恨恶良善」,这是指有坏的念头,对人存心不良,这样的人很容易用不好的计谋陷害别人。

五是「残忍」、「凶暴」,这是对苦难的生命没有怜悯之心的意思。特别是在那迫害的时代,对那些被抓去关在监狱中的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态度,这种人就是残忍、凶暴。

六是「散播谣言」、「蛮横」,这是指一个人乱说话,故意编造虚假的故事,为的是要羞辱别人,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争端。

七是「出卖师友」,这是指昧着良心说不诚实的话,或是做伤害朋友、师长的事。这已经是没有道义可言,就像犹大出卖耶稣基督一样。

八是「爱享乐过于爱上帝」,这就像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十九至三十一节耶稣基督比喻中的那位财主一样,他可以天天奢华宴乐,却没有时间敬拜上帝。其实,这样的人在心中根本就是藐视上帝的神圣和伟大。

九是假冒有信仰的人,但并不是真的如此,这种人也是使徒保罗经常指出的「假使徒」,不仅发生在哥林多教会(参考哥林多后书十一:5),也发生在加拉太教会中(参考加拉太书一:7),在以弗所教会中也出现这样的人(参考提摩太前书一:3—7、四:1—5)。

上述这十九种现象都是在一个动乱不安的世代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

第6至7节,使徒保罗特别提到这些假教师最喜欢使用的伎俩,就是到处串门子,然后诱惑妇女离弃真道。他认为有些妇女比较容易受到那些能言善道的假教师诱惑,因此,要提摩太特别注意妇女的行动。

第8至9节,这里使徒保罗特别提起两个专门在欺骗女信徒的名字,就是雅尼和洋布雷。这两人到底是谁?除了这里出现之外,圣经中都没有他们两人的资料。但在犹太人的传说中,说这两人就是埃及法老王身边的「术士」,曾被指派去抵挡摩西(参考出埃及记七:11—13、九:11)。因此,使徒保罗将雅尼和洋布雷的行为,比喻在法老王身边用来抵挡摩西的术士,为的是让当时的信徒知道,反对圣经的教训,就等于那些术士一样,到最后受到伤害的,就是他们自己而已。

第10节,使徒保罗特别指出他教导提摩太的是,有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很好的生活态度,不但有好的行为,也有信心、宽容、爱心、忍耐。这五项其实都可以在使徒保罗传福音的过程中看的出来。这里所提到的「跟随」这个词,是表示「很详细」的意思。这是指提摩太跟随使徒保罗四处去传福音,对使徒保罗的所行所为都很清楚。

第11节,这里提起在安提阿,这是指彼西底的安提阿(参考使徒行传十三:50)、以哥念(参考使徒行传十四:5)、路司得(参考使徒行传十四:19)等地遇到迫害的经验,使徒保罗都用极大的容忍之心来承受。这些受到迫害的经历,提摩太都相当清楚。他提醒提摩太,经历这些迫害的苦难,若没有救主的拯救,就无法脱离。

第12节,这是一节很有意思的经文,可参考约翰福音第十六章33节。从这节可看到使徒保罗要求信仰必须和生活相连结在一起,但对一个淫乱成性在都会生活的人来说,过敬虔生活的人反而会被人认为是「异端」、「有问题」,可能因此就遭遇到亲朋好友孤立,甚至拒绝来往,严重的还会被排斥、受到压迫。

第13节,「他们欺骗别人,自己也被欺骗」这句话,可说是针对那些假使徒说的,也就是那些将福音当作商品用来欺骗别人的人,到最后他们欺骗的伎俩一定会被看穿而遭到众人的唾弃。

第14节,「持守」和「确信」,都是和学习到的真理有关。而这真理就是耶稣基督的复活。使徒保罗要提摩太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不可妥协。


第15至16节,这两节经文可参考诗篇第十九篇7至10节、第一一九篇105节。这里再次让我们看到使徒保罗对圣经的重视。在第二章15节使徒保罗曾劝提摩太要「正确地讲解真理的信息」,现在则是再次提起圣经的重要性。

第一世纪的圣经,就是旧约圣经。使徒保罗在这里提醒提摩太,一定要重视圣经。因为提摩太的母亲是犹太人,对提摩太来说,他就是在母亲教导之下,从小就开始学习认识圣经。

所谓「智慧」,是指认识上帝(参考箴言九:10)。而整本圣经就是述说上帝怎样藉着各种方式来拯救人类。

再者,使徒保罗在这里说全部圣经都是「受上帝灵感而写的」,这句话是指圣经的作者是将圣灵感动他们的话写出来,将他们所知道的事告诉当时的信徒。可以这样了解:全部新旧约圣经的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要让读者知道上帝的爱和拯救。他们将自己的信仰告白和对上帝的认识写出来,当作教导或是反省的教材之用。因为是有上帝圣灵引领作者撰写他们在信仰上的心路历程,才会感动人的心,因此,这本圣经就成为基督教会共同的准则。若是没有圣经,教会就会很容易陷入人为标准的危险。

第17节,这里使徒保罗说明白圣经的人,就会成为上帝所喜悦的仆人,而有能力去作「各种善事」,意思是指可以见证上帝的爱的事。
经文:

提摩太后书 4:1-4:22

注释:

6.第四章:
这章好像看到使徒保罗在写告别书一样,根据教会的传统说法,认为使徒保罗写完提摩太后书之后不久,就被处以死刑。由于这是使徒保罗最后所说的话,因此也可以从这里看出使徒保罗对提摩太的爱和鼓励,就真的如同他在前书与后书的第一章开场白所说的,将提摩太看成是自己信仰上的「真儿子」。可能因为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因此,他希望提摩太赶快去他那边。他也在这里将一些加害于他、离弃他的人都名列出来,只有非常亲密的人才会知道这些事。可看出使徒保罗所以会将这些成为信仰绊脚石的人写出来,实在是让他看不下去了,若不将这些人的名字写出来,可能会让更多信徒离开了真确的信仰,因为在整个亚细亚省离弃信仰的人必定不少,才逼得使徒保罗必须采取这样强烈的手段来防范(参考提摩太后书一:15)。

第1节,使徒保罗谈到对人的生命有审判主权的,就是上帝和耶稣基督,这句话也是在否定罗马政府对人生命的主宰权。使徒保罗当时是被关在监狱中,当他这样写的时候,等于在告诉罗马政府,他不承认罗马政府对他有生命的判决权,这种权柄只有创造生命的上帝。

再者,这句「审判所有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可说是早期教会最重要的信仰告白内容。这句话也就是在回应当时罗马政府对基督徒的迫害,基督徒要表明并不害怕这样的迫害,因为真正的审判者就是复活的耶稣基督,他审判的对象包含活人与死人。

第2节,使徒保罗告诉提摩太不论在甚么情况下,都要传福音,因为福音是和生命的得救与否有密切关系。不是喜欢的时候才要传福音,也不是遇到挫折或是困境时,就对福音事工采取懈怠或是放弃的态度。

使徒保罗在这里提到几个牧养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耐心劝勉」。这让所谓的「耐心」,是指不妥协,但原则很清楚之意。并不是为了讨好信徒,怕信徒离弃信仰就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不是这样。

二是「督责」,意思是指知道错误时,不是假装没有发生,而是清楚地让信徒知道,错误在甚么地方。

三是「鼓励,教导」。使徒保罗所使用的词是积极式的,意思就是不放弃任何可以掌握的机会,要在信仰的事上用心,让信徒明白甚么才是正确的信仰。

第3至4节,从这两节看到人性在信仰上的共同点,就是指想要满足欲望的需要,并不是真在追求真理。这里也同时指出真假使徒的差异,就像旧约先知耶利米时代的假先知一样,说的经常是当时的人喜欢听的话,而不是上帝要他们说的,假先知常假冒上帝的名说虚假的信息(参考耶利米书十四:14—15)。真正的先知就像先知米该雅所定义的:「我指着永生的上主发誓,上主对我说甚么,我就说甚么。」(参考列王纪上廿二:14)同样的,身为一个福音的传播者,他主要的使命就是见证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的救恩,不是要彰显自己的能力;他的主要责任就是在为福音作见证,而不是为了要讨好信徒而讲好听的话。

第5节,这里使徒保罗提到身为传道者应该有的三点基本态度:
一是要「谨慎」,意指要保持头脑清醒。

二是「忍受苦难」。传福音的工作一定不轻松,特别是在一个充满迫害的时代,传福音甚至是会有生命的危险。因此,使徒保罗要提摩太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三是「忠心履行你事奉的职务」。这并不是说非要在哪一间教会牧会多久才是在履行事奉的职务,而是要尽责任在传福音的事工,不论所遇到的境况是甚么,都不要放弃传福音的使命和责任。

第6至8节,在这段经文中,使徒保罗提到几点很值得注意的事:
一是他说「离开人世的时刻」到了。在这里他说「牺牲」是把自己的受难看成像是献给上帝一样。

二是他做了自我评估,看到自己确实跑完「那值得竞争的赛跑」。使徒保罗将传福音当作是在罗马竞技场上竞争一样,是在赛跑,看谁能得到最后的胜利而获得那荣耀的冠冕。他说自己是跑尽全程,确实是一点也不为过。

三是他深信自己可以得到来自天上所赏赐的冠冕。他说这项奖赏已经在等着他去领取,因为他确实跑尽了全程,且没有改变信仰,因为他守住了该守的信仰。

第9至15节,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一是医生路加是使徒保罗最好的搭档,当许多其他同工因为各种原因必须离开使徒保罗时,路加一直在使徒保罗身边协助他、照顾他。

二是约翰・马可再次回到使徒保罗身边,是一位好的同工。原本约翰・马可在使徒保罗第一次和巴拿巴去传福音时,是同一个团队(参考使徒行传十三:5),但不知道为甚么约翰・马可突然临时脱队,迳自回到耶路撒冷去(参考使徒行传十三:13),这件事曾引起使徒保罗相当不快(参考使徒行传十五:37—40)。现在这里使徒保罗说约翰・马可对他在福音事工上的帮助非常大。

三是底马贪爱现世。依照歌罗西书第四章14节的记载,底马曾和路加第一次陪同使徒保罗在罗马监狱中。除了路加以外,也曾和约翰・马可、亚里达古等人与使徒保罗同为一个团队在服事福音事工(参考腓利门书24节)。使徒保罗不会随便批评这些曾与他同工过的人,但现在却将底马写成「贪爱现世」,可见底马在信仰上确实有很严重的问题,使徒保罗才会这样批评他。

四是使徒保罗对提摩太有很深的感情,在他即将去世之前,希望能见到提摩太一面。但同时,使徒保罗并没有要放弃以弗所教会的福音事工,因为以弗所是当时亚细亚省的省会,在福音事工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此,使徒保罗特地差派推基古去接替提摩太。这封书信很可能就是由推基古带去给提摩太的。

五是铜匠亚历山大对使徒保罗的伤害很大。这一位亚历山大到底是谁?并不清楚,很可能就是和提摩太前书第一章20节所提起的那位「亚历山大」同一个人。到底是怎么伤害使徒保罗的?也没有明确资料可循,但使徒保罗在这里所用的「害」这个字,在希腊文是用「endeiknumi」,这个字是「显露」、「陈列」的意思,也含有「举证」的意义。换句话说,很可能亚历山大就是一个告密者,向罗马政府告密有关基督徒聚会的事,这对早期教会来说,是很严重的一件伤害事件。因此,使徒保罗不仅在这里提起,还特别要提摩太提防这个人。

第16节,一直被圣经学界讨论甚多,到底这里所提起的「第一次为自己辩护」,这是指甚么时候的第一次?有不少学者认为应该是在第二次他被关在监狱之时,那时因为看来情况并不乐观,且迫害的情形越来越严重,颇有风声鹤唳的气氛,因而敢公开去探监的人没有了,大家都有已经自身难保的危机意识。

第17节,使徒保罗说上帝给他力量,使他能够将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传出来。其实,使徒保罗最希望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传扬出去,特别是希望能将复活的信息传给罗马统治阶层的人。为此,就算会被关、被杀也不怕,对他来说,一切都是为了传扬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的缘故。

第18节,在这里使徒保罗并不是认为自己会从监狱中获得释放,因为他已经知道获救的希望渺茫,才会要提摩太替他拿需要的衣服和书籍,并且要提摩太赶紧到罗马去跟他相会,因此,这里他说「主一定会救我脱离一切邪恶」,指的乃是让他有坚定的信心,不受到任何外力的诱惑,甚至为了保存生命的安全而妥协,或是对自己过去所传扬的信息做任何伤害真理的承诺。他深信因为传福音的缘故而受到迫害或丧失生命的,终必获得上帝的赏赐,这就是在上帝国里面得到永恒的生命。

第19至21节,在这里提到一份很齐全的名单,这也是后书与前书之间最大的差异。

「亚居拉和百基拉」,这一对夫妻原本就是织帐棚的人,在哥林多城使徒保罗相遇,因为是同业(参考使徒行传十八:1—3),且又有共同的信仰,因此,一直是使徒保罗在福音事工上最好的伙伴。他们也为了福音的缘故,特地将自己的家开放成为聚会的地方(参考哥林多前书十六:19)。

「阿尼色弗」,是一位很疼惜使徒保罗的同工,为了寻找使徒保罗,他找遍了罗马城,才知道使徒保罗被囚禁的地方(参考提摩太后书一:16—17)。

「以拉都」和提摩太两人都是使徒保罗很深爱的门徒或是同工,曾被使徒保罗差派去马其顿(参考使徒行传十九:22)。这里则说以拉都留在哥林多,在该城的教会见证福音的信息。后来可能就是一直居住在罗马城,协助该城教会的事工(参考罗马书十六:22)。

「特罗非摩」,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却也因为他的缘故,被犹太人逮到机会,认为使徒保罗就是故意带领非犹太人的特罗非摩进入圣殿,这种行为是藐视上帝圣殿的神圣,因此将使徒保罗逮捕送官去审判(参考使徒行传廿一:28—29)。

第21节这里说要提摩太赶在冬天之前到罗马来,主要原因就是冬天船会停止航行,若是再延误一些时日可能提摩太就无法前来,但他真希望看到提摩太最后一面。

「友布罗、布田、利努、喀劳底雅」这四位是谁?目前找不到更多的资料。不过这也是使徒保罗写书信的一个特色,就是会在写信时将和他同工且在身边的人,一并附上请安的口信。

第22节,这里很特别,前一句是用来对提摩太说的,因此,所用的是单数代名词「你」,而下半句则是用复数代名词的「你们」,指的就是对众人所祝福的话,这里的众人很可能就是以弗所教会的兄弟姊妹们。
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