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询  A+放大  A-缩小
经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 1:1-1:10

注释: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一至五章
1.第一章:
就像使徒保罗写给其他教会的书信一样,开始就是请安,再来就是先称赞受信的教会或是对象,接着就会提到他写此信的原因。

第1节,使徒保罗说这封书信是他和「西拉和提摩太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西拉,是使徒保罗第二次传福音时的同工(参考使徒行传十五:40)。他是耶路撒冷教会所派出的两位代表之一,另一位是巴撒巴的犹大(参考使徒行传十五:22),他们两人在教会备受尊敬,甚至在安提阿教会被称为是上帝的先知(参考使徒行传十五:32)。

另一位是提摩太,他也是使徒保罗第二次出去传福音时,在路司得遇到的一位难得的好青年。在路司得和以哥念的信徒们都很称赞提摩太(参考使徒行传十六:1—2)。

这节使徒保罗还提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信仰认知,那就是帖撒罗尼迦教会是「属于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这句话很清楚说明一间真正的教会,并不是属于某个人的教会,也不是某个人拥有的私人财产,真正的基督教会,乃是属于上帝和耶稣基督的。

第2至3节,使徒保罗一开始就提到要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缘故感谢上帝。原因他提到三点:一是他们把信仰实践出来,这里的「信」是指对上帝绝对忠实。二是以爱心辛劳工作,使徒保罗在这里所用的「爱心」,在希腊文是用「Agape」这个字。三是坚守主耶稣基督的盼望,这里的「盼望」,是指对复活的盼望。从这点也看到帖撒罗尼迦这本书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谈到未来复活的信息。这可看出帖撒罗尼迦教会在使徒保罗眼中,是一间有达到「信、望、爱」这三项标准的教会。

第4至7节,使徒保罗称呼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弟兄姊妹们」,他在给该教会这前后两本书信中,也不过是短短的八章,但「弟兄姊妹们」却用了共计21次,前书用了14次,后书用了7次。使徒保罗用这个词句的意思,原本是指「被一般人看为愚笨、没有能力、地位卑贱」的,但却都是被上帝拣选的子民(参考哥林多前书一:26—27)。使徒保罗在这里则是用「弟兄姊妹们」这个词,强调大家都是上帝所钟爱的对象,是上帝特别「拣选」出来的百姓。再者,使徒保罗也强调他传讲福音信息除了用言语,也「倚靠圣灵的大能」,这是指感动人心的力量。因为福音的信息若没有圣灵的感动,就算人用尽了所有美丽的词藻,也是枉然。

从第6节就会发现帖撒罗尼迦教会也受到迫害。受到迫害可说是早期教会共同的经历,当时罗马帝国的政府已经开始对基督徒有防备之心,且开始对基督徒施压力。使徒保罗称赞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很有见证,即使在这样的迫害之下,他们学习使徒保罗的模样,也学习耶稣基督在十字架的受难,宁愿接受迫害,也不改变对上帝的忠实,并且还用喜乐的心接受,这一点可真不是简单的事。这也是为甚么使徒保罗会说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是马其顿和亚该亚教会的模范。

第8至10节,这段话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来说,确实是很大的鼓励。使徒保罗说帖撒罗尼迦教会美好的见证已经传开来,且是越传越远。使徒保罗提到在外地教会传述有关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有美好见证的事,包括了三点:其一是他们接受福音的热情;二是他们在信仰上有美好的见证;三是他们用信心在盼望耶稣基督的再临。而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第10节的「盼望耶稣从天上降临」,使徒保罗在这本书信中提起很多次,有第二章19节;第三章13节;第四章16节;第五章2节。也可以这样说,帖撒罗尼迦前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在谈论有关耶稣再临的主题。

经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 1:1-1:18

注释:

提摩太后书第一至四章:
1.第一章:
使徒保罗写给提摩太的书信,可以确定的是他人当时是罗马帝国的囚犯,在诉讼期间,他利用空档时间写了第一封书信给提摩太,交代他留在以弗所教会协助牧养事工。后来,他又继续写这另一封书信给提摩太,而这封书信也是最后的一封书信,有点像是遗书一样。使徒保罗写这书信主要是因为教会内出现不正确的信仰认知,他必须出面澄清,不要让信仰误谬继续恶化而危及整个教会,因此,他特别提醒提摩太,对以弗所教会的信徒所犯之错误信仰认知,一定要严厉指责。而且对于教会内部有人用羞辱的话讥讽他,说他是政府的囚犯等事,则要提摩太不必觉得羞耻,因为他是为了传福音的缘故才受难。使徒保罗期勉提摩太,为了福音一定要坚守那「健全的信息」,绝不能妥协。

第1节,使徒保罗写信都会先自我介绍,这也是新约圣经时代的罗马人写信之格式,除了发信人的自我介绍,也有受信人的名字,以及开场白的问安语句等。使徒保罗在信一开始随即提到自己就是「奉上帝的旨意」作耶稣基督的「使徒」,这在他其它的书信中一再出现。

这句「奉上帝的旨意」,意思已经包含了自己被囚禁在监狱的苦难在内。不是事事顺利才是「奉上帝的旨意」,而是当一个人遇到困境或是陷入苦难时,也有上帝的旨意在里面。

「藉着耶稣基督所应许的新生命」,这句话在表明:当一般人看死刑犯是一种羞辱时,使徒保罗却说在耶稣基督的福音中,生命是崭新的,不是沉沦的(参考哥林多后书五:17)。原因是耶稣基督已经复活,带给信的人是复活的生命,是永恒的生命。

第2节,在前书他说提摩太是「信仰上的真儿子」,在后书这里是用「亲爱的」。虽然用词上有差异,其实都在表明使徒保罗对提摩太很信任,也有很大的期待,他将提摩太当作亲生的儿子一样。

第3至5节,这段经文可说是使徒保罗对提摩太的鼓励,包括有:
一是他日夜不停为提摩太祈祷。

二是想起提摩太与他分别时流出真诚的泪很感动。在提摩太前书第一章3节,使徒保罗与提摩太分开而流泪,是因为他要去马其顿,所以吩咐提摩太继续留在以弗所教会负责牧养的工作。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后来使徒保罗再次被关进罗马监狱时,提摩太有去看他,这时候的分离使他们有如父子分开一般的难过。

三是传承自上一代的美好信仰内涵。这里使徒保罗让我们看到一份珍贵的资料,就是提摩太的外祖母罗绮、母亲友妮基,母女两人在信仰上都有很美好的见证,而提摩太也传承了这份美好的信仰品德。

第6至7节,这里使徒保罗再次重述一次在前书第四章14节已经提过的,在他为提摩太按手,差派他为同工时,提摩太已经拥有圣灵的恩赐。这种恩赐有下列几点:
一是有火热的心。火热的心用在传福音的事工上时,就是随时随地都在为传福音着想,不会被环境的困难所挫败,也不会气馁。

二是不胆怯。这句话对早期教会的信徒来说,是一门很大的考验,因为要面对罗马政府逮捕的危险,也要面对自己犹太同胞的威胁。不胆怯,是因为圣灵就是上帝的力量。

三是充满力量。这是指生命充满圣灵力量的人,必定会勇敢见证福音,让人感受到他的生命充满活力,不但可以忍受困难,也可以承担苦难,且不会与恶势力妥协。

四是充满爱心。这应该是身为一个传道者应该有的基本要件。没有足够的爱心,在传福音的事工上必定会抱怨连连。

五是充满自制。使徒保罗曾说一个在信仰上成熟的信徒,会结出美好的信仰果实,其中有一项果实就是节制(参考加拉太书五:23)。也就是知道满足,也知道怎样过严谨的生活。

第8至9节,使徒保罗告诉提摩太,不要因为传福音遇到迫害或苦难,就觉得羞耻,以为上帝没有祝福和带领,而是要将因为福音受到的苦难,当作是在分担耶稣基督的苦难一样。也从这节看到此时他已经被关入监狱中,一定受到攻击说那是一间羞耻的事,但他要提摩太有「为福音分担苦难」的看法。他说上帝呼召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很优秀,这点对提摩太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他当时在以哥念、路司得两地是人人称赞的对象。也许他会认为自己就是有这样的条件,才会被上帝透过使徒保罗所拣选。但使徒保罗提醒他要注意:上帝呼召一个人来成为他的同工,是因为他的计画与恩典,并不是根据人的条件,这一点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第10至12节,这节就是在解释第九节,上帝拣选人来成为福音的同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藉着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彰显上帝拯救的大爱。因为耶稣基督就是福音的本身(参考马可福音一:1)。基督教福音的中心,就是在见证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但传这种耶稣基督复活的福音会遇到苦难,并不因此而有任何失志、气馁,因为知道「主再来的日子」,就可以坦然无惧交付上帝「付托」他的使命。

使徒保罗在这里用「付托」这词,意思是指将最贵重的东西交给一个可以信任的对象代为管理。因此,可以这样了解:福音并不是某个人所拥有的专利品,是主人的。主人将福音「付托」给信任的仆人代管。「付托」的另一面,就是要忠实、不欺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14至15节,提摩太是使徒保罗最得意的门生,因此,他对提摩太的期待也非常高,他要求提摩太忠实地「坚守」他从使徒保罗领受「那健全的信息」,并且是用「爱心」和「信心」持守着。使徒保罗在这里特别强调,不是人有力量做福音的事工,是圣灵在人的内心中,这样才能「持守」住上帝所「付托」的使命。

第15至18节,使徒保罗在这段经文中,提到「腓吉路和黑摩其尼」,这两个人是谁?甚么背景?只有名字在这里出现,其它资料都没有。真可惜,无法知道。而「阿尼色弗」,很可能是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传福音时,得到的果实,他的全家都皈依耶稣基督的名,并且还积极地参与使徒保罗传福音的事工。当使徒保罗被逮捕时,一定有很多人怕受到连累开始躲藏起来,也有不少人开始藉此攻击使徒保罗,但阿尼色弗却不是这样;他是勇敢地跑到罗马去探监,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但他不怕因此会受到连累。不但如此,使徒保罗说阿尼色弗还带给他许多鼓励。他也在这里祝福阿尼色弗。
经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 2:1-2:19

注释:

2.第二章:
在这章使徒保罗谈到有关他在帖撒罗尼迦传道的经历。在这章经文中可看到该教会中,有人对使徒保罗和其他同工多所诽谤,他对这些流言只做了些微的辩驳,但他深信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应该会明白过去的日子里,使徒保罗和其他同工都是尽心尽力服事,且对该教会就如同父亲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

第1至3节,第1节和第一章9节是有关连的;在第一章9节提到使徒保罗和西拉去帖撒罗尼迦传福音的时候,他们对福音的信息有很好的回应。在使徒行传第十七章4节也有记载,说使徒保罗和西拉在帖撒罗尼迦城的事工很好,不但得到了信徒,他们当中有人尚且是「希腊人和妇女界的领袖」。但现在该教会里有些谣言传出中伤他们在那儿开拓的福音事工,因此,使徒保罗在此作了澄清:
第一是「不是出于幻想」,这是指使徒保罗在传讲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使徒保罗强调耶稣基督的信息不但是真实,而且是上帝拯救的大能(参考罗马书一:16),他甚至说如果耶稣基督没有复活,那么信仰耶稣基督才是「幻想」(参考哥林多前书十五:16—17)。其实使徒保罗就是亲自遇见复活的耶稣基督,才会拼命四处见证。

第二是「没有不良动机」。这里所谓的「不良动机」,指的是人内心的心思意念不纯洁,有想要陷害别人的意念。使徒保罗传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拯救的福音,这福音乃是为了要拯救人的性命免于灭亡,怎么可能成为「不良动机」呢?所以他说没有「不良的动机」(也可参考哥林多后书十:2)。

第三是「不是想欺诈甚么人」,这句话也反应了当时在信徒当中发生的事,就是有人假冒先知或是「使徒」的身份,为的就是要欺骗别人的钱财,这种情形在哥林多教会发生好多起(参考哥林多后书十一:5)。其实这些都是故意要毁谤使徒保罗和其他同工。

第4至6节,这段话非常重要,也说出了传道者应该有的态度和使命感。使徒保罗强调一个传福音的人,不是在讲求人的称赞,因为福音事工是上帝拯救人的事工,是来自上帝的交托,因此,要对上帝负责。福音就是上帝的信息,上帝的信息可能会使人感受到如同针刺一般的难受(参考希伯来书四:12),但不能因此就不说、不传。也不能因为人的称赞就心满意足,因为人的称赞可能是虚假的,上帝则是鉴察人内心的意念。

第7至9节,这是一段非常感人的话语。使徒保罗表白他为了要传福音,可说是毫无保留地把生命都献上了。他在第7节这里说对待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有如母亲在乳养自己的儿女一样,而在第11节则是说如同父亲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再者,也从这里看到使徒保罗和同工传福音有一个特色,就是除非有信徒甘愿资助,例如腓立比教会信徒出钱出力,否则他就以自己的技能(织帐棚为业)维生,工作所得足够糊口之后就继续传福音的事工。这件事可从使徒行传第十八章1至5节中,他和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的故事得到证明。他不希望因为传福音反而造成信徒们的负担。

第10至12节,这是一段记载对献身传道的人很重要。使徒保罗和西拉,在传福音的事工上,确实很尽心、尽力,并且在生活言行举止中,都保持「纯洁、公正、无可责备」,并且这不是使徒保罗自己说了就算,他让帖撒罗尼迦信徒自己评断是否这样,同时,他也以上帝的名为证。
注意这里提到的三样言行:
一是纯洁,这是指分别为圣。意思是指与一般人有所不同。如果以今天的话语来说,就是不流俗。

二是公正,意思是指有规律,不随便,态度谨慎。

三是无可责备,意思是指没有甚么可以引起争端,或是让大家感到为难、不好处理的事。

他在这里也劝勉帖撒罗尼迦信徒,要以蒙上帝的喜悦为目标。因为基督徒就是分别为圣的人。

第13至16节,第13节是很重要的一节经文,使徒保罗很清楚地表示,他所传的确实是上帝的福音,并不是属于人的信息。因为福音是上帝的话语,对那些想要离弃上帝的人来说,听起来是很刺耳的。因为上帝的话就像双刃的剑一样锋利,使人难以忍受,甚至会刺透人的骨髓(参考希伯来书四:12)。这里也提到帖撒罗尼迦教会与犹大地区的教会一样,受到严厉的迫害(参考使徒行传八:1、十一:19、十二:1)。使徒保罗提到这些迫害基督徒的犹太人,其实也是杀害耶稣基督和先知的人,这些的行为是冒犯了上帝,一直在阻止福音传向外邦。使徒保罗说这些人的行为只会累积更多的罪恶,有一天上帝的「义愤」将会临到他们身上。

第17至20节,这是一段鼓励的话。第17节的「分离」,意思是指「成为孤儿」。使徒保罗告诉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他不能去看他们,是因为有阻碍,而不是故意弃他们于不顾。使徒保罗并没有说明到底是甚么事阻碍他们去看他们,不过有可能是因为耶孙被抓的事阻碍了,后来为了要避开不必要的灾害,信徒们将使徒保罗和西拉护送到庇哩亚,然后又从庇哩亚护送到雅典,可见当时情况的危急(请参考使徒行传十七:10—15)。

第19节使徒保罗再次谈到一个重要的主题:主耶稣再来。这也是他在这两封书信重复提到的问题,可见使徒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书信,主要目的就是要跟他们讨论有关这方面的信仰认知。

再者,使徒保罗称赞帖撒罗尼迦教会乃是他们工作成果的「希望」、「喜乐」、「冠冕」,他是指该教会的信徒,在受到迫害时,并没有放弃信仰,也因为对该教会存着极高的盼望,知道该教会可以成为传福音很好的基地。这里所说的「冠冕」一词,并不是指	-国王头上所戴的王冠(diadema),而是指在竞技场上比赛得胜者头上所戴的花冠(stephanous)。使徒保罗意思是说:当耶稣基督再临到的时候,他不会空手见耶稣基督,而是会双手捧着在帖撒罗尼迦教会的福音果实呈现在耶稣基督的面前。该教会的成果,等于使徒保罗等同工们头上的冠冕一样的耀眼,也是他们最大的荣耀。
经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 3:1-3:13

注释:

3.第三章:
第二章17节使徒保罗提到自己不能如愿地到帖撒罗尼迦教会去探望他们,但差派他最得意的门徒提摩太代替他去。而现在提摩太从他们那里回来,带给使徒保罗相当大的安慰,原因是提摩太提到该教会的各种见证,使他知道帖撒罗尼迦果然是一间很有美好见证的教会。

第1至5节,在这段经文中,使徒保罗提到差派提摩太去访问帖撒罗尼迦的教会,是为了要鼓励他们。但也同时告诉他们,他对该教会信徒有相当的信心。在第1节这里所用的「留」一字,原来是指含有「生死之别」的意义。换句话说,使徒保罗差派提摩太去,是在非常舍不得的情况下派去的,因为提摩太就如同他的「真儿子」一般(参考提摩太前书一:2),因为提摩太离开,使徒保罗就必须自己一个人独自前往雅典,可能因此而有「落寞」的感觉。提摩太好像在帖撒罗尼迦教会停留的时间比预期的还要长,当使徒保罗到哥林多城的时候,提摩太与西拉才来这城与他相会(参考使徒行传十八:5)。

使徒保罗说派提摩太去,目的是为了要坚定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不至于「退缩」。这个「退缩」,也是指「动摇」之意。这个词在当时通常都是用来形容狗尾巴摇来摇去的状态。使徒保罗很清楚知道,在他离开帖撒罗尼迦教会之后,随即有犹太人前去捣乱信徒的信仰,并且因为面临迫害,若是放弃信仰马上就可解除受迫害的威胁,因此有些信徒开始对信仰的态度开始摇摆不定。他告诉大家,经历迫害,乃是信仰成长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的事。因此,他表示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有相当高的期待和信心,不相信他和西拉等人在该教会的事工会经不起迫害的考验。使徒保罗会有这样的说法,当然是和他拼命传福音的态度有关。

第6至9节,这段经文可看出提摩太带了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三项好消息回来:包括他们有「信心和爱心」,以及对使徒保罗的想念,这三点让使徒保罗感到相当安慰。可能因为迫害越来越严重,且捣乱的事件不断,使徒保罗形容他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现在因为提摩太带来正面的消息,因此,才使他大大松了一口气。为此,使徒保罗说首先要感谢上帝。因为面对苦难的冲击、迫害的来临,若不是有上帝的带领,要走过这样艰辛的路段确实不容易。

第10节,使徒保罗再次表示很希望去帖撒罗尼迦探望他们,并且日夜为此事献上祈祷,可见使徒保罗对该教会有一份很深的感情。他说想去帖撒罗尼迦教会,是要去「补足」他们的信心。所谓的「补足」是指要提升、加强。

第11至13节,这段经文读起来,随即会想到这是一封书信的结束才有的句型。这样,很可能这第一封书信就是到此结束。从第四章开始,似乎又接上了另一封书信。这种类型的书信也出现在他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参考哥林多前书九:15)。在这里使徒保罗特别祝福帖撒罗尼迦教会在爱心上会更成长,不仅是在彼此相爱的信仰功课上,更在爱人类的心。从第四章9至10节就可到该教会不仅信徒彼此之间会互相帮助,而且还会帮助马其顿的其他教会之需要,这就是使徒保罗所称赞他们的地方。

第13节这里有几点要特别注意的:
一是提到「主耶稣和他的信徒们来临」,跟其它地方只提到「主耶稣再临」,这里是多出了「和他的信徒们」。很显然的,这句话的观念和犹太人对末日来临的观念很相似,那就是在末日审判时刻一到,上帝会和他身边的众天使一起降临审判世界。在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7节写的:「他要使你们这些受苦的人跟我们一同得到释放。主耶稣和他大能的天使从天上显现在火焰中的时候,上帝就要执行这一件事。」这样,可以明白这里提到耶稣基督的信徒死后就是与耶稣基督同复活、同在一起。因此,当主耶稣再临的时候,他们也会跟着耶稣基督一起来临。

二是真正有信心的人,会成为圣洁、没有缺点的人。这里所谓的「圣洁、没有缺点」,并不是说一个人成为「圣人」一般,都不会犯错,或是没有任何罪恶。而是说让自己远离罪恶,不再过犯罪的生活,和没有信耶稣基督的人,在生命的价值观及态度上有所区别。

三是能够站在上帝面前。圣经很清楚说明末日审判者就是上帝。无论是谁,每个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审判,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例外。
经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 4:1-4:18

注释:

4.第四章:
就像前面已经提起过的,这章似乎是一个新的段落,也可说是另一封书信。

如果注意使徒保罗所写的书信,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会劝勉收信的教会信徒们,在信仰与生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连结。在这段经文中,他强调「努力工作」与「火热的心事奉主」是同等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认真工作,跟热心事奉上帝都是一样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工作职场上随便、应付、偷工减料,这样的人无论怎样热心教会的事工,都是不正确的,也不算有好见证。因为好的信仰,并不只是在教会,也要在工作场合中见证出来。

第1至2节,类似在第二章至6节所说的,基督徒并不是要讨人喜悦,而是要面对上帝。因此,在生活上就必须活出上帝所喜悦的模样。

第3至6节,这段经文说出了帖撒罗尼迦教会信徒的信仰生活出了问题。从第3节这句「绝对没有淫乱的事」,就可看出在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出现淫乱的行为,这就和哥林多教会所发生的状况一样了(参考哥林多前书五:1)。因此,使徒保罗要他们知道「控制自己的身体」,这句话也可当作「与自己的妻子相处」,这句话很清楚,就是不可以有「婚外情」的行为。第6节所说的「不可以有对不起同道或占他便宜的行为」,意思是指有关性方面的事,也就是「通奸」的行为。因为这种事不但伤害自己,同时也伤害了别人,更严重的是,导致整个信仰团契的分裂、不和谐。

注意这里的「身体」一词所用的希腊文是「skeuos」,指的是「器皿」的意思。使徒保罗的意思是,我们的身体乃是上帝的「器皿」,必须洁净,不可以有污秽,因为基督徒就像要作为献祭给上帝的「器皿」一样。这就像他写给罗马教会提到的,基督徒要像个「活活的祭物献给上帝」(参考罗马书十二:1)。

使徒保罗在这里很清楚地说到,上帝对犯淫乱行为的人是不会原谅的,一定会惩罚。使徒保罗会这样强调,主要是要让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知道,无论是甚么理由,保持洁净的婚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课,因为婚姻是生命之约的记号,就像洗礼一样,都有上帝与我们生命立约的记号,因此,必须用纯洁的心来遵守。

第7至8节,这里所提到的「选召」这个字眼。这个字的意思并不是随便挑出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之后,所做的决定。含有「愿意付出」代价的意思。这表示上帝拣选以色列民族作为他的选民,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结果,而上帝拣选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甚么好条件,反而是因为上帝的怜悯和慈爱。因此,他劝勉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应该就要从被拣选的观念来圣洁自己,让自己觉得身为基督徒与一般人有不样的地方,要比一般人对自己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有更高的生活规律准则,有更严谨的工作态度等。他说拒绝这份拣选,不是拒绝人,而是拒绝上帝。请注意这里所谓的「拒绝」这个词,使徒保罗所用的希腊文是「ahteteo」,这个词的意思可以当作「遗弃」,也含有「不看在眼里」之意。也就是不愿意从败坏的当中改变过来,不把这些败坏的道德行为遗弃掉,这就是拒绝上帝拣选的恩典,等于是不把上帝的拣选之爱当作一回事,不看在眼里。

第9至12节,这里说要「彼此相爱」,使徒保罗在这里所用的是「philadelphia」这字,这意思是指同为一个家庭的亲兄弟姊妹之爱。使徒保罗会用这个「philadelphia」这个字来形容帖撒罗尼迦教会,有意要让该教会信徒知道:他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姊妹一样,都有同样的天父、同样的救主。他勉励他们要在这个爱人如己的功课上继续进步。而帖撒罗尼迦教会的确是一间很有爱心的教会,他们不仅会像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姊妹一般彼此相爱,而且还会关心所有马其顿教会的信徒,这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里他劝勉信徒要「安份守己」,这词在《台语版》圣经用「恬静」(中文《和合本》相同,用「安静」),意思是指会冷静思考,不随便跟着别人的意见起哄。

另一方面,使徒保罗也劝勉该教会信徒要「亲手做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句话说出一个重要的社会背景;当时希腊文化的社会,因为国势曾经达到颠峰的状态,人民富裕,几乎每人家中都有畜养奴隶做工。因此,靠劳力做工养活家计的人一直被希腊文化的社会鄙视,认为那是卑贱的人从事的工作。帖撒罗尼迦教会中,有些人就是这个态度,他们认为既然教会是一个大家庭,就要彼此分享,因此,只等待别人提供给他们吃喝用,却不晓得自己也要努力工作,以求自给自足,并进一步帮助需要的人,反而是游手好闲,喜欢谈天论地,评论他人的态度,不但对教会团契生活没有帮助,也不是一个信徒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第13至18节,每一个时代的信徒都会对耶稣基督再临的时刻,或是景象提出问题,就像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也是这样,因此,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用整章的篇幅论及有关复活的事。现在这里他跟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谈及有关耶稣基督再临的景象。早期教会有个共同的观点:主耶稣基督再临的时候,也是审判的时刻,不但要审判已经去世的,也要审判还活着的每一个人,因为那是末日的时刻。另一个观点是:信耶稣基督的人,都会得到复活的耶稣基督的拯救。很多人因为等待耶稣基督的再临,结果等到去世时还没有出现,因此带着忧伤离开世间。而还活着的人却一再祈求那末日赶紧来临。因此,使徒保罗说明这件事:即使已经去世了,当耶稣基督再临的时候,他会让那些已经去世的人,复活过来,并且带他们到他为大家安排的地方(参考约翰福音十四:1—4)。

第15节提供一个重要的观念:复活,对所有信耶稣基督的人来说,无论是已经死去的人,或是尚未死去的人,恩典都是一样,没有先后之别。 第17节的「云里」,通常都是指上帝显现的时候(参考出埃及记十四:19、三十四:5、四十:34—38)。而在空中与复活的主耶稣相会,乃是基督徒最大的荣耀。
经文:

帖撒罗尼迦前书 5:1-5:28

注释:

5.第五章:
会有等待耶稣基督再临的信仰,在早期教会看来,那也是世界末日的时刻来到。因此,大家就聚集在一起,把所有的金钱、财产都拿到聚会的地方,这也是早期教会信徒一个重要信仰告白。从使徒行传第二至五章,可以看到甚至有的信徒是为了要等待耶稣基督的再临,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拿来教会让大家一起公用,因为他们认为耶稣基督很快就会再临,他一再临,就是世界末日来到。这个世界都将消失,一切都将变成新的。世上这些财物等东西,都将变成没有用的东西。

但是,「等待」也是对信心最严酷的考验,一般可以等待一天、一个礼拜或是一个月,但是若得等待半年、一年之后,甚至在等待一年、两年以上,恐怕就需要更多的信心来支持。而当有些信徒因为等不及就去世了,信徒里面开始有人承受不了这样的失望,逐渐变得失去信心,帖撒罗尼迦教会也发生这种问题。因此,使徒保罗写这本书信,就是以讨论这个问题为主题。

第1至3节,这段经文可参考马太福音第廿四章36至37节,耶稣基督很清楚地说,没有人知道上帝的审判甚么时候会来临。使徒保罗就是借用耶稣基督所说的教导来说明:主再临的日子,就像小偷在夜里忽然来到一样,也像灾祸、像怀孕的妇女,突然阵痛临盆来到一样。他用这种方式来说明没有任何人可以知道主耶稣再临的日子的真确时间。

第4至8节,使徒保罗用「黑暗」和「白昼」来表明基督徒应该是属于「白昼」的人,也就是有生命希望的人。因此,不用担心不知道复活的耶稣基督再临的日子,因为信靠耶稣基督的人,都会知道怎样准备,因此,随时随地都在为迎接复活主耶稣再临而活。他特别强调基督徒应该是每天都很「警醒」,就像在白昼一样那样清醒,不能「沉睡」,而是需要「警醒戒备」。他在这里也用「沉睡」,以及「酗酒」来说明,这两个词都是指没有信耶稣基督的人,也就是没有真确信仰的人,这种人因为不知道生命的盼望何在,因此,不会有警醒的生活态度。他希望基督徒在生活态度上是积极、认真的,且会珍惜每个时刻,因为他知道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要迎接主耶稣基督的突然再临。他特别提到要「以信和爱」作为「头盔、护胸甲」,表示像个勇士准备要上战场去打仗一般发挥力量,这样就可以阻挡所有的诱惑。

第9至11节,在这段经文中,使徒保罗提到基督教信仰一个基本的认识:所有信靠耶稣基督的救恩的人,都会因为耶稣基督的缘故获得拯救。这也是圣经所说的,上帝差遣耶稣基督到世界上来就是要拯救所有信他的人(参考约翰福音三:16)。第10节可说是这本书信最重要的一节经文,也是他写这封书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有许多信徒来不及等到耶稣基督再临,就已经死去了。就像他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中所提到的,跟耶稣基督同死的人,必定也会跟耶稣基督同复活(参考罗马书五:8)。使徒保罗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个信靠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信徒,不论是已经死了,或是还没有死,都是一样,当复活的耶稣基督来临时,都不会有区别,大家都要同时享受与复活的耶稣基督同复活的喜悦和福气。因此,他在这里也说出一个信仰团契最重要的信仰态度,就是要彼此鼓励、帮助。这里所用的「帮助」,是指「建造」,就像盖房子一样,单独一个人没有办法完成一间安全的房子可居住,而是要许多人同心协力才能建造出一间安全的房子。信仰团契也是这样,如果单靠一个人的努力,这样的房子是很脆弱的,只有大家一起来,同样的心志,相同的爱心,互相扶持,这样建造起来的信仰团契在根基上才会更加坚固。

第12至13节,这里提到要「尊重」这个动词,其希腊文是「eidenai」,意思是指「认识」、「了解」。在这里也包含了「体谅」的意思。要特别注意的是,使徒保罗在这里所提起的「尊重」,是因为这些被拣选出来的福音同工是真的有认真「辛劳」工作,才会受「尊重」。这里使徒保罗也提到要用「爱心」对待这些被按立来传福音的工作者,这个「爱心」所用的希腊文就是「agape」这个字。这样的「爱心」,是真实的,不是表面的。

第14至15节,使徒保罗劝勉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要「警告懒惰的人」,这里「懒惰」一词,希腊文是「ataktous」,这是借用军事用语的词汇,指士兵不听从指示,不按照规矩行动。也就是脱队了,或是违抗命令一样。这也表示在帖撒罗尼迦教会中,有人进入教会中,却偏偏不守教会规矩,以为自己的见解最正确,不合群,也不合作,不愿意遵守大家共同约定的秩序。使徒保罗认为这样的人,不是只有传道者要规劝他,所有的信徒都有责任约束他。

「灰心」与「软弱」对照,这是指胆怯的意思。在教会中,总是有些人很容易就对信仰失去信心,特别是指那些遇到迫害就想要放弃信仰的信徒。在帖撒罗尼迦教会有遇到这样的案例,使徒保罗鼓励大家面对这些迫害时,大家更需要彼此相互鼓励,不要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放弃信仰。

「不可以恶报恶」,这句话也是他写信给罗马教会说过的话(参考罗马书十二:17)。使徒保罗认为伸冤的主权在上帝,上帝一定会「报应」。「为别人的好处着想」这句话,是比前一句的「不可以恶报恶」来得更积极。

第16至18节,这短短三节,却说出使徒保罗对一间有信仰见证的基督教会的期待和盼望,也可说是他为一间真正有美好信仰见证的教会,拟出了一个准则,就是常常「喜乐、祷告、感谢」这三样的心境。这里的「要常常喜乐」,指的是在受到迫害的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要凭着对复活生命的盼望,心中有喜乐。因为受迫害是为了福音的缘故。而要「常常祷告」,这也是经常被引用来劝勉今天的信徒的一节经文。祈祷乃是与上帝对话,也是基督徒生命力量的来源。会祈祷的人,就是在表明他的心中有上帝。然后他说「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感谢」,这句话更清楚地说出基督教信仰的特性,因为一个有真实基督教信仰的人,他很清楚知道有这么一天,生命将会复活在上帝面前。因此,在世上所经历到的各样际遇,都是为了将来复活作准备。

使徒保罗强调以上三项都是来自上帝的旨意,他这样说,是为了要鼓励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努力以赴,不要听到他这样说,就认为不可能,因为信仰乃是一门生命的功课,需要用心学习,也需要学习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第19至22节,这里「抑制」一词,原本是指把火消灭的意思。圣灵就像一把火,会使人的生命燃烧起来。有圣灵充满的人,就是生命充满活力的人。同样的,有圣灵充满的教会,会充满着活力,让人感受到教会积极在福音的事工上作见证。「不要轻视信息的传讲」,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上帝的话。使徒保罗强调圣灵最好的恩赐,就是传讲上帝拯救的信息。但上帝的话必须忠实传递,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使徒保罗在这里再次说明了等待耶稣基督再临的要件,就是信徒们想要保有最好的心灵,就必须弃绝邪恶,坚持保守美好的见证,这样才能谈得上准备最好的心灵,等候主再临的日子来到。而「查验每一件事」,这对当时弥漫着许多怪异论调诱惑人心的传说,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功课(参考歌罗西书二:4、20—23)。

第23至24节,使徒保罗写这封书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一开始就用「平安」,这字原本表示的意思是「没有恐惧」、「不再有死亡的威胁」。紧接「平安」的,就是「圣洁」,且是「完全圣洁」。「圣洁」所表示的乃是「分别为圣」的意思。也就是有所不同之意。他在这里特别提到「灵、魂、体」的「完全圣洁」,意思是指一个全人格的「圣洁」。使徒保罗强调上帝是「信实可靠」的上帝。所谓上帝是「信实」上帝,就是指上帝会依照他所答应的事去完成。圣经的作者一再告诉我们,上帝是遵守约的上帝。

第25至28节,这一段是本书信的结尾。使徒保罗一再期盼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为他和其他同工代祷。他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也是这样,要大家为他和其他同工们传福音的事工祈祷(参考歌罗西书四:3)。使徒保罗写这封书信,并不是只给某某教会的长老或是执事、代表看的,而是要给全体信徒看的。因此,他要求这封书信要公开朗读给大家知道。也因为这样,这书信会流传下来,因为必定有许多人听了之后,还想再阅读一次或几次。最后这里用「恩典」一词,表示的就是复活的救恩之意。
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