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 14章1节 到 14章12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4.第十四章:
使徒保罗所写的书信有个特色,就是会用一些篇幅讨论有关信仰和生活的关系。这种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不仅是在家庭、社会,同时也要用在教会共同信仰团契中。教会就是一个用信仰建立起来的团契,有来自各种不同社会、家庭生活背景,对事物的看法很自然地也会有所差异。更值得注意的是,当使徒保罗在外邦地区开拓教会后,教会里的信徒就开始有所谓「犹太人」和「外邦人」。而犹太人信了耶稣之后,很自然也会将传承自犹太人的习俗、信仰认知带进来。同样的,外邦人也有他们自己传承下来的习俗,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却要因为共同信耶稣的关系而相处在一起,这就需要很大的容忍胸襟才有办法,否则单单是吃的问题,就会引起许多争端。

罗马教会虽然不是使徒保罗所开拓的,也同样有类似上述的问题发生,就像食物的问题,发生在哥林多教会的事(参考哥林多前书八:7—12),也同样发生在罗马教会。食物的问题在犹太人看来,就有很多的限制,摩西法律写得很清楚,分成洁净与不洁净之物(参考利未记第十一章),很自然地,犹太人虽然信耶稣,但对食物的看法,必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彼得在异象中的反应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参考使徒行传十:9—16)。相对于外邦人来说,犹太人认为不洁净之物,外邦人看法可能不同。

5.第十四章1至12节:
从第十四章开始,直到第十五章13节,使徒保罗都锁定一个主题:在基督的信仰团契中,大家要彼此接纳,互相扶持。用体谅别人的软弱,这就是在耶稣里爱的一种表现方式。

第1至4节,这段经文是讨论到有关食物的问题。在第1节的「信心软弱」,并不是因为在生命中遇到了极大困难,或是因为发生挫折,导致对上帝的信心产生怀疑、动摇,并不是这样,而是指在良心上的感觉和信仰之间有了冲突,却不知道该怎样办而有疑惑,或是良心上的不安。这种情况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因此,使徒保罗要大家学习「接纳」,而不是用争论的方式。这里是从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谈起,就是饮食的事。圣经的教导是所有上帝赏赐之物,都是洁净的(参考使徒行传十:15)。使徒保罗希望大家都能接纳彼此之间对食物看法的差异,而不是一味地批评。

第5至6节,这两节是关于守哪一天才算是「安息日」的问题。这点确实困扰着初代教会,即使在今天也有这样的问题,只是不那么明显而已。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而设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而生的。」(马可福音二:27)使徒保罗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重要的是不论吃或是选择聚会的时间,都是为了尊崇主的救恩才对。

第7至9节,使徒保罗提供一个基督徒必有的观念:为了基督而活。因为基督就是为了我们而死,也为我们而复活。因此,每个领受基督恩典的信徒,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不论是生、是死,都是为了和基督连结。

第10至12节,这里很清楚地说出一个重要的信仰认知:每个人都要向上帝交帐,接受审判(参考希伯来书四:13)。第11节是引用以赛亚书第四十五章23节。使徒保罗也引用这节诗歌在腓立比书第二章10至11节,强调耶稣就是主,大家都要向他「下拜」。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罗马书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