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下 15章1节 到 15章12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1.第十五章:
就像前面已经提起过的,大卫犯罪之后,他的家就发生了连串风暴,而这些都与大卫犯罪的事件有密切关系。约押是大卫的外甥,但也是大卫手下大将,且知道大卫设计害死乌利亚事件。因此,在约押心目中,大卫已经不是一位值得尊敬、畏惧的国王。约押设计使杀害了兄长暗嫩的押沙龙,从基述回到京城耶路撒冷,并且替他向大卫请求,使他能与大卫王见面。但押沙龙显然并不因此感谢约押的保荐,也没有因杀害兄长暗嫩而有悔改之意。反而在回到京城耶路撒冷后,积极进行争夺王位的计划。他当时会谋害长兄暗嫩,也是为了藉此获取继承王位的优先权。这正好说明了大卫多妻所带来的恶果。因为妻子多,儿女众多,大家都想要争夺更多的利益,才会发生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宫廷事件。摩西法律就有教导说「王不可有许多后妃,免得被诱惑离弃上主」(参考申命记十七:17a句)。撒母耳记下第十五章就是记载押沙龙设计夺取王位的经过,以及大卫为了要保命,逃离王宫的记事。

2.第十五章1至12节:
可能由于连年战事不断的关系,导致大卫疏忽了民政事务,但大卫的众多儿子们并没有替他分担这些国家事务,而才被宽恕回来的押沙龙,还看准了大卫这个缺失想趁机打击;他不但没有因为自己犯错,获得父亲大卫的宽恕、接纳,而愿意好好协助父亲大卫料理国政,将功赎罪。相反的,他利用这机会为大卫制造更多民怨,以争取自己在以色列人民中的美好声誉,为夺取王位作准备,这正好也为大卫王朝末期国政、家事变乱留下了一记伏笔。

第1至4节,从第1节来看,大卫似乎已经恢复了他的官职,因此他可以拥有「一辆战车和许多马匹」、「派五十个护卫为他开路」,表示他具有王储的角色或身份。他故意利用人最多的时候出现在耶路撒冷「城门口」、并且热心地替民众解决纠纷,以提高他在民间的地位和声望。他也利用机会挑拨民众对大卫重南轻北的怨恨,而且还故意加上这句「可惜王没有派人来听你的诉讼」,和「多么希望我是个法官」,这两句话表示如果他来掌王权,一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在暗示着他会比大卫更好,因为他可以给人民一个公道、公正的司法。这种话,其实也在暗示着:因为父亲大卫的放纵,没有让暗嫩强暴妹妹塔玛的事,受到应得的审判。所以押沙龙私自惩罚暗嫩——给予死刑,就是要为妹妹塔玛讨回一个「公正的审判」。

第5至6节,这两节更可看出押沙龙为了要夺取王位,用极柔软的身段,不但拒绝人民向他伏拜,并且「亲吻」人民,让以色列人民有个错觉,认为他是个亲民、爱民的最佳君王人选。

第7至8节,这里说「四年后」,意思是指过了一段适当的时间。但希伯来文圣经是用「四十年」。若是这样,押沙龙就至少已经三十多岁以上,而这时的大卫,应该也有七十多岁了。因大卫是三十岁时在希伯仑登基为以色列的王,他统治以色列共计有四十年(参考五:4)。这样,押沙龙这些动作很可能是发生在大卫执政的最后十年左右。押沙龙藉着想去「希伯仑」还他向上帝所许的「愿」,请求父亲大卫让他去。他会想去希伯仑,很可能是因为当大卫将首都迁往耶路撒冷时,希伯仑的人民相当不满意,因为大卫是在希伯仑被犹大人膏立为王(参考二:4),后来北部以色列人也是来希伯仑膏他为王(参考五:3)。结果大卫却是在攻下了耶路撒冷之后,就离开希伯仑。因此,这多少跟希伯仑人心中不满的情绪有关。这样,他可以将希伯仑当作夺取王位的基地,万一夺权计画失败,大卫想要捉拿他,希伯仑人或许也会支持他,或让他有足够时间逃离。

第9至10节,大卫怎么想没有想到,押沙龙是个狡猾的儿子,其实,在他谋害兄长暗嫩的事件上,应该就可看到他的这种诡计。大卫不防,允许他去希伯仑。而押沙龙就利用这次到希伯仑的机会,另派密使去各支派串连背叛大卫,拥护他在希伯仑当王。

	第11至12节,押沙龙也从耶路撒冷带了两百个不知内情的跟随者,以及大卫的顾问「亚希多弗」一起到希伯仑去,就这样,押沙龙的声势大涨,依附者越来越多。「亚希多弗」,是大卫的「亲家公」,他是拔示芭的祖父(参考十一:3、廿三:34),他为甚么要参与这项政变?是否也被押沙龙欺骗而跟着去?或是他也是押沙龙参与政变的献策者之一?并没有资料可参考。但他确实是一个足智多谋的策士。但也因为他的献策,使大卫感到相当懊恼和难过。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撒母耳记下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