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 22章1节 到 22章10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1.第廿二章:
撒母耳记作者在描述第廿二章有关扫罗去挪伯处分祭司亚希米勒之前,先插入了几段大卫逃往迦特王亚吉(参考廿一:10—15)、亚杜兰城(参考廿二:1—2),以及摩押的米斯巴(参考廿二:3—4),之后,大卫接受先知迦得的预警,他逃往哈列的森林(参考廿二:5)。会编入这三段记事,并不是时间上前后的问题,而是想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大卫逐渐累积他的人脉和势力。

从整个逃亡的过程中,可看到大卫到亚杜兰城寻求庇护,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因为从这里开始,大卫不再是孤独一个人,而是有一群人跟着他,而这群人当中,除了家人以外,还包括了祭司在内(参考廿二:20),这点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此后,他身边都有可协助他的力量,不但退可守,进也可攻。更重要的,他可随时透过祭司询问上帝的旨意(参考廿三:6)。相对的,扫罗却残杀了上帝的祭司,换句话说,作者已经在表示扫罗不但失去了上帝的灵保守,他更弃绝了上帝的旨意。这正好说明了大卫虽然是过着逃亡的生活,但有上帝的话语一直伴随在他身边,而扫罗则是因为没有上帝话语,而经常感到「失落」,他一直无法如心所愿的追缉到大卫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扫罗杀害了上帝的祭司亚希米勒和他的家族,这件杀害上帝的仆人祭司的事件,使上帝非常生气。圣经作者表达一个观念:任何统治的力量,若是缺少宗教信仰的支撑(辅导、协助),很快就会衰微。扫罗残害祭司,以及亚比亚他投靠大卫,正好说明一个政权的衰微,另一个政权的兴起之因。

2.第廿二章1至10节:
这段经文可分成两个段落,一是述说大卫获得摩押王的帮助,替他照顾父母,并且得到先知迦得给予的信息。二是描述扫罗埋怨他的臣仆不支持他,就在那时多益提供扫罗情报说大卫曾逃难到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去。

第1至2节,短短两节记载大卫离开迦特城,到亚杜兰去避难,但却也说明了大卫从此之后,有了新的转机,他不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有群众跟随着他,这些跟随者当中,有许多是不满扫罗政权的民众。这样,大卫一下子身边就增加了四百个跟随者,而他也成了这些投靠者的首领。

第3至4节,大卫又逃到摩押人的地区,这说明了在扫罗统治的以色列地区,已经很难让大卫有藏身之处。他在这里请求摩押王准许他的父母居住下来,使他毫无后顾之忧。而摩押王愿意庇护大卫的家人,可能与扫罗曾攻打摩押有关系(参考十四:47)。

第5节,先知迦得之所以会来帮忙大卫,必定是跟上帝给他的启示有关。因为大卫是上帝所拣选准备要接替扫罗成为以色列人的新王。前有先知撒母耳膏立大卫并且协助他逃亡,现在又有先知迦得加入大卫的阵营,这说明了在大卫身边,有上帝的仆人先知,以及后来又有祭司亚希米勒参与帮忙大卫,和祭司亚比亚他加入大卫阵营中等等,这使得大卫实力更加强大。这位先知迦得,也是后来参与编撰大卫一生事迹的作者之一(参考历代志上廿九:29—30)。而先知迦得会建议大卫回到犹大去,也在表示大卫的势力已经足够使他安全回去。但是否就是现在?这节经文可能是比较晚期的资料。因为此时的大卫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但有另一种说法是:大卫此后都在南部犹大地区活动。扫罗都在犹大北面、便雅悯支派的基比亚地区。因此,也有一种说法,说大卫和扫罗之争,就是南与北两方势力的对抗,也跟此逃亡的事有关。

第6至8节,这里说扫罗可能从其他人的报告中,得知有便雅悯支派的人去投靠大卫(参考历代志上十二:16—18),因此才会说第7节这些话,认为大卫就是用「田地和葡萄园」来贿赂便雅悯支族的勇士。扫罗要大家清楚知道此时的大卫根本就没有这种能力,而会传出这种谣言的人,是故意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对抗、谋害扫罗罢了。他也埋怨自己的儿子约拿单竟然和大卫结盟,而他的臣仆却没有人向他报告。但他说「大卫正在找机会杀我」,这种话刚好与事实相反。

第9至10节,这里说扫罗的畜牧长以东人多益,在发现大卫藏身于挪伯的亚希米勒处时,已经有想向扫罗报告了。在扫罗的认知中,这种帮助大卫,且借刀给大卫,都是在协助大卫谋害他(参考第13节)。多益是以东人,他可能是被掳来当看管扫罗家畜的奴工。如今可以和其他臣仆站在扫罗身边,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向扫罗报告有关祭司亚希米勒资助大卫逃亡的事而升官。多益举发亚希米勒替大卫求问上帝旨意,并且提供食物和歌利亚的刀给大卫。值得注意的是:多益指控祭司亚希米勒的罪状中有两项,一是为大卫「求问上主」,但这是属于祭司的职责,他不能拒绝。二是给予大卫「食物」和「歌利亚的刀」,这项指控使得亚希米勒全家族和该城的人惨遭扫罗屠杀。
重新查询 专卷研经 撒母耳记上系列
错误回报,请联系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