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查經資料

/*************************************************************************
工作繁忙又沒有人可以一起研究的情況下,產生的研經資料一定不夠好,不過我還是
本著「網路上的資料修改很容易」的想法把東西貼到網路上來。希望終究是有比我更
適合的人能夠繼續在網路上張貼完整的聖經研究資料。
tjm在網路上的一切作品,都願意放棄著作權,歡迎轉載、引用,甚至修改。我想,或
者透過這種Open Source的分享方式,可以把上帝的話傳達給更多的人知道,並且也希
望有人可以站在這份研經資料的肩膀上繼續改進,讓網友可以有更好的資料可以取用。
**************************************************************************/
歌羅西書查經資料

※重要參考資料:
1.詹正義、潘秋松博士編輯,「活泉新約希臘文解經卷七─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
  立比書、歌羅西書」,美國活泉出版社出版。
2.中國神學研究院編撰,「聖經串珠註釋本」,證道出版社出版。
3.「現代中文聖經註釋」,種籽出版社出版。
4.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NIV Study Bible中文版)。
5.馮國泰著、胡啟芬、馮越明譯,「歌羅西書、腓利門書」,天道出版社出版。
6.賴特著、賀安慈譯,「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歌羅西書、腓利門書」,校園出版
  社出版。

☆代號說明:
  「●」:經文註釋
  「◎」:個人感想與應用
  「○」:相關經文
  「☆」:特殊注意事項
零、背景
  一、收信人:
    (一)歌羅西是弗呂家境內的一座古城,位於Lycus和河谷南岸,老底嘉與西
          拉波立兩個城市同在該河谷上,三個城市距離很近,教會間常有來往。
    (二)Lycus河谷的這三座城市被稱為弗呂家的城,其主要的居民為弗呂家人
          。這裡的居民有神秘幻想和興奮狂歡的傾向,而且特別迷信。
    (三)這三個城市都有不少猶太人居住,按照猶太人的Talmud的紀錄,弗呂家
          的猶太人,已經相當世俗化了。
    (四)一般認為歌羅西教會並非保羅親自建立的,Lycus河谷的這些教會,應該
          是保羅第三次傳到旅行中,住在以弗所的那三年期間,由保羅的一些同工
          將福音傳過去的。或者是歌羅西人到以弗所接觸了福音,而將福音傳回家
          鄉。
    (五)歌羅西教會與以巴弗的關係密切,很可能以巴弗是歌羅西教會的創立者或
          傳道人。
    (六)歌羅西附近常常有地震和火山爆發,出產質地極好的羊毛,並且有許多溫
          泉可以治病。目前歌羅西城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二、作者:保羅
  	   新約書信21封中有13封是他所寫。
    (一)旅行傳道共寫『帖前後』、『加』、『林前後』、『羅』
    (二)監獄中寫了『弗』、『西』、『門』、『腓』
    (三)囚禁後亦寫『提前後』、『多』
    
  三、寫作動機:
    (一)保羅寫歌羅西書是因著阿尼西母和以巴弗兩人而起。阿尼西母是腓利門的
          奴隸,逃到羅馬投靠保羅,而保羅決定送阿尼西母回歌羅西他主人那裡。
          以巴弗則可能是歌羅西教會的牧者,為異端的事情專程到羅馬來見保羅。
    (二)面對的異端:單由經文中無法清楚的確認歌羅西教會所面對的異端為何,
      		          不過可知該異端主張「上帝本性的豐盛,必須藉由一些神秘
      		          的經歷,人才能領受。而這些神秘的經歷,則必須透過一些
      		          禁慾主義生活的預備才能得著」。基本上這個異端的思想可
      		          以說是諾斯底主義的雛形與猶太教思想混合的一種型態。
      		      
  四、寫作時間與地點:
    (一)地點:一般認為可能是羅馬、以弗所、該撒利亞三個地方之一,而大部分
    		    學者認為羅馬最為可能。
    (二)時間:保羅在羅馬坐牢的時間大約是西元61-63年或62-64年,而本書四章
    		    10節中提到馬可不久要去探望歌羅西,而他自己也希望在獲釋後親
    		    自去探望歌羅西教會,因此這封信應該是在坐牢末期寫的,大約是
    		    在西元63年到64年之間。
      		      
  五、特點:
    (一)保羅其他的新約書信較為重視基督的工作,而本書重視的是基督的本性。
    (二)腓立比書、以弗所書、腓利門書、歌羅西書並稱為「監獄書信」。

  六、諾斯底主義:「諾斯底」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知識」,盛行於西元二、三世紀
                  ,其實諾斯底的論點到今日還留下其影響力。其主要論點如下:
      1.真正最高的神為純靈的,居住在淨光之中,與黑暗的世界完全隔開,是美善
        的。
      2.宇宙不是由這最高神所造,因為宇宙由物質構成,物質是邪惡的, 所以最
        高神不可能創造邪惡的物質世界。
      3.世界是由次神所造,而此次神並不認識最高神。
      4.世上的人為靈體二元的,只有少數的人心中有靈智慧光,需要一位救主來救
        他們脫離罪惡世界。
      5.耶穌只是約瑟與馬利亞的兒子,並非童女所生,但他的道德高超,勝過世人
        。
      6.耶穌受洗後,「基督」降臨在他身上,這基督乃來自最高神。
      7.這位基督在身上的耶穌向世人宣講最高神,並施行神蹟。
      8.有靈智慧光的人,可以得此知識認識最高神,投歸天父。
      9.耶穌釘十字架前,基督離開他回到天上,死在十字架上的只是一個人。
     10.而所謂的「救恩」是指脫離身體,但不是藉著信基督,而是靠特殊的知識而
        得。
                  此說因為把人當成靈、體二分,基督徒就被看成是一個得救的靈
              住在有罪的身體中, 而身體犯罪與靈無關,因此這一派的人有放縱欲
              望的傾向。
                  其實諾斯底思想不是由基督信仰內產生的,而是希臘的二元思想影
              響基督徒的信仰所致。希臘兩大哲學派別「伊比鳩魯」和「斯多葛」學
              派即是希臘諾斯底主義的兩大派別。此說以「二元論」為前題,不接受
              道成肉身的真理,而靈與體真的能二分嗎?物質真的是邪惡的嗎?這都
              是此說的根本問題所在。

                  新約聖經所記載的諾斯底主義是這類異端的雛形,並不是第二、三
              世紀中所發展出來的複雜系統,新約中許多書信都反映出作者對早期的
              諾斯底主義有相當的認識。
    
壹、引言(一章1-14節)
  一、問安 v1-2
    (一)寫信人:保羅(奉神旨意作基督使徒的)和提摩太  v1
          1.保羅身為羅馬公民(使徒行傳二十二章27節)。
          2.保羅的名字:
            按照當日的命名習慣,他的全名包括三部份:個人名字、族名、家庭的
            名字。而「保羅」一名極可能是保羅的家庭名字。「掃羅」應該是其希
            伯來文名字。
            ●「使徒」:
               (1)最簡單的定義是「被差遣的人」、「使者」。
               (2)新約用了這字八十次之多,大部份都在路加和保羅的著作中。
               (3)在非基督教的著作中,這字有時是指一支海軍艦隊航行出海,
                  或某政府派遣出來的大使。
               (4)這字在新約中通常是指那些被差遣去執行某種任務的人。
                  這字用在耶穌身上,就稱他為「受神差遣的人」(來三1)
                  聖經又用它來指被差遣到以色列人中傳道的人(路十一49)
                  ,也用於教會所差遣的使者身上(林後八23,腓二25)。
             ★(5)但是,新約聖經用這字卻主要是指基督所揀選並委以特殊使命
                  的一班人,他們都從基督那裡領受了能力和權柄。故此保羅申
                  明其使徒的身份,向讀者表明自己的權柄,目的是說他所寫的
                  教訓是帶著上帝的權威。
               (6)在深層次的意義上是指著一個「被授權作發言人」的人。
            ◎由上文,因此「使徒」這字還是不要亂用的好,免得別人誤解為第
              五種「使徒」。
          3.提摩太:
            ◎提摩太是南加拉太區某城的人(可能是路司得的人),父親是希臘
              人,母親是猶太人。所以以猶太人的角度來看,提摩太算是猶太人
              。
            ◎提摩太大約是在保羅和巴拿巴首次到該地區傳道時(使徒行傳十四章
              8-20節)信耶穌的(哥林多前書四章17節,提摩太前書一章2節)。

    (二)收信人:歌羅西的聖徒,也就是在基督裡有堅定信心的弟兄。 v2
          ●「聖」:基本意義是「分開」、「被分別出來」。這個字可以說概括了
                    上帝超然的屬性,這些屬性構成上帝的神性,使他和人分別出
                    來。
                    此字用於物件或人身上,表示該物或人已被分別出來歸耶和華
                    所有或被他所用,或和他有特別的關係。
          ●「聖徒」:保羅用來稱信徒的詞句(羅馬書一章7節、哥林多前書一章
                      2節、哥林多後書一章1節、以弗所書一章1節、歌羅西書一
                      章2節),意思是「被分別出來歸與上帝的人」。
          ●「忠心」:應該解釋為「相信」或「穩固相信」的意思,而以前者比較
                      可能,「聖徒」、「弟兄」都是指基督徒,那「有信心」用
                      來指基督徒也沒有什麼不對,不一定要有「穩固的意義」不
                      可。
    (三)願恩惠、平安由天父歸與收信人。 v2
          ●「恩惠」:是上帝向不配的人白白的賜予。
          ●「平安」:基本和主要的意義是一種「健全的狀態」,亦即全人在一終
                      極和末世性的意義上獲得拯救的狀態。其次(次要的意義)
                      ,平安指人因進入了健全的狀態而享受心中的平安。
          ●恩惠是根,平安是果。

  二、為歌羅西教會感恩 v3-8
    (一)感謝的對象:神、主耶穌基督的父。 v3
          ●「常常」為你們禱告:「常常」可以連於「禱告」或「感謝」,如果
                                連於感謝,那整節就應該翻譯為「我們為你們
                                禱告的時候常常感謝上帝」。
          ◎能夠理性深入研究聖經的人是否能夠常常禱告、感謝神?我們是否能
            真心為其他弟兄姊妹的「信心」、「愛心」與「盼望」感恩?
                                
    (二)感謝的原因:聽見歌羅西教會所顯露的的信心與愛心。 v4-5
          ●「向眾聖徒的愛心」:比較可靠的抄本作「你們向眾聖徒所有的愛心
                                」。

    (三)信心與愛心的源頭是盼望,而歌羅西教會所擁有的盼望: v5
          1.存在天上。
            ●「存」:「如寶物一樣的收藏」。
          2.從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聽見的。
          ●「是為」....天上的盼望:這個「是為」應該連於第三節或者是第四節
                                    有不同的看法,前者是指「天上的盼望」是
                                    保羅感恩的原因,後者是指「天上的盼望」
                                    是「信心與愛心」的根源。以後者的解釋比
                                    較可能。
          ◎我們還「盼望」嗎?這個「天上的盼望」真的是我們信心與愛心的根基
            嗎?我們的信、望、愛值得他人為我們感恩嗎?
             
    (四)福音傳到普天下,結果、增長,有如在歌羅西教會中一般。 v6
           ●「真知道」神:「確實認識」神。   

    (五)與保羅一同作僕人以巴弗將歌羅西教會在靈裡的愛心告訴保羅。v7-8
          ●「以巴弗」:是「以巴弗提(Epaphroditus)」的簡稱,原文是「悅
                        人」、「可愛」的意思。
          ●他為「我們」作了基督忠心的執事:有古卷作「你們」,不過還是以
                                            「我們」的抄本證據較強。
          ●「你們因聖靈所存的愛心」:直譯是「你們在靈裡的愛心」。是不是
                                      有牽涉到「聖靈」,眾學者意見紛歧。
          

   三、為歌羅西教會禱告 v9-14
     (一)聽見以巴弗報告之後,就為歌羅西教會進一步的禱告祈求。v9
           ◎「因此」:顯示出保羅是因為上帝做在歌羅西教會信徒身上的一切,
                       所以勇於向上帝求進一步的恩典。
                       
     (二)祈求內容: 9-11
           1.在一切屬靈的智慧與悟性上滿心知道上帝的旨意。 v9
             ●「智慧」:希臘文中用以指「心智才能」的最高用詞。在舊約中
                         是指「將對神旨意的認識應用在生活情境中的能力」。
             ●「悟性」:一種將事實與知識綜合在一起,進而尋出兩者之間關係
                         的能力。
             ●「智慧」偏重整體、一般性的原則,「悟性」偏重個別、特殊的應
               用。
             ●「滿」心:原文是被動式,「被充滿」的意思。指的當然是「上帝
                         把知識充滿信徒」。
             ●「滿心知道」:直譯是「充滿真知識」。
             ●「滿心知道神的旨意」:「你們被充滿了他旨意的知識」。
             
           2.以致於行事為人對的起主,凡事蒙上帝的喜悅,得以結出各樣善事的
             果子,漸漸的多知道神。 v10
             ●「結果子」:原文的時態顯示這是「持續不斷結果子」的狀況。
             ●「果子」:原文的意義就是指著「一切的善事」。
             ●「多知道」:「更加認識」的意思,原文的時態也是顯示一種持續
                           不斷「更加認識」的狀況。
             ◎被「瞭解上帝旨意的知識」充滿的目的是希望信徒「行事為人」配
               得起神,蒙上帝的喜悅,於是又更進一步的更認識神。
            
           3.上帝按照他榮耀的權能,使信徒得以剛強起來,得著各樣的能力,以
             致可以凡事歡歡喜喜的堅忍自制。
             寬容。 v11
             ●「權能」:指「完全的能力」。
             ●「照他榮耀的權能,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直譯是「按照他榮
                                                         耀的權能,使你們
                                                         得以剛強起來,得
                                                         著各樣的能力。」
             ●「得著各樣的能力」:原文時態也是表達出一種持續得著能力的狀
                                   況。
             ●「忍耐」:「堅毅」、「堅忍」、「不屈不撓的精神」。
             ●「寬容」:原指「對惡人不急於報復的一種自制力、忍耐心」。
             ◎在「認識神」與「行善事」的循環下,上帝依照他的全能,使信徒
               剛強起來,帶著各樣的能力,以致於能夠在這個世代中自制、忍耐
               。
             ◎保羅既然這樣替歌羅西教會禱告,就顯示出歌羅西教會仍然是不夠
               瞭解上帝旨意的一群信徒。
             ◎知道你們是真基督徒之後,我替你們禱告祈求,盼望你們能進一步
               在智慧與知識上更認識上帝的旨意,以致於能夠行出與上帝相配的
               善事出來,透過行這些善事,你們又能夠不斷的更進一步的認識上
               帝。並祈求上帝能照他的權能使你們得以剛強起來得著各樣的能力
               以致於可以在這個黑暗的時代中歡歡喜喜的堅忍自制,活出有韌性
               的生命來。

     (三)感謝天父: v12-14
           1.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 v12
             ●「同得」:「有分」。
             ●「基業」:原指「抽籤用的鵝卵石或木片」,後來引申為「抽籤得
                         來的分或產業」。這裡可能有暗示進迦南後十二支派抽
                         籤分土地的意思。
           2.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轉換到他愛子的國裡。v13
             ●「遷」:「轉換」、「移動」。本來是指「把一國的國民遷移到別
                       國作居民」的舉動。
             ●「愛子」:原文的意義是「子是父所愛的對象」。
           3.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v14
             ●「救贖」:原文由「離開」和「因付贖金而得自由」兩字組成,原
                         指「藉著付贖金使奴隸或負債者得自由」。這裡就是指
                         「基督替我們代付罪債,使我們自由」。對熟悉舊約的
                         人來說,這裡應該也會喚起「上帝把以色列人救贖出來
                         」的記憶。
             ●「救贖」、「赦免」:原文的時態顯示這是一種「持續」的狀態。
             ●「赦免」:原文是「差走」、「移走」的意思。
             ●「我們....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直譯是「我們有救贖和罪
                                                   惡之赦免」。
             ●「罪過」:「矢不中的」,「達不到上帝標準與要求」的狀況。
             ◎基督徒的救恩與目前所屬的國度,都跟那個「上帝所愛的基督」有
               關。

貳、無比的基督(一章15-23節)
  一、愛子居首位 v15-18
    (一)愛子是不能看見之神的像。 v15
          ●不能「看見」:此字不但指著「肉眼看見」,也包含「內心的領會與瞭
                          解」。
          ●「像」:「模樣」、「形狀」、「複本」。在希臘的思想裡,外表的像
                    乃是其本體的代表,因此這個字用來表達耶穌是天父上帝一切
                    內在本質的代表,等於是天父實質的外在彰顯。 
          ◎這一節就清楚指明上帝的本體是無法被人看見,也無法被人用理性來理
            解的。
    (二)愛子是首先,在一切被造的之上。 v15
          ●「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直譯是「一切被造的首生者」。
          ●「首生的」:由「第一、首先」和「生產」複合出來的字,原指「人或
                        動物的頭胎」,後來也用來指「與上帝之間的親密關係」
                        ,如七十士譯本的出埃及記四章22節:「以色列是我的兒
                        子,我的長子」。新約聖經中許多地方使用此字是強調其
                        「首先」與「第一」,而不一定跟「生」有關,例如羅馬
                        書八章29節、希伯來書一章6節、希伯來書十二章23節的
                        「長子」,啟示錄一章5節的「首先復活」。此字在新約
                        一共用了八次,有兩次的意義是「頭胎」,另外六次中此
                        字都帶有喻意式的意思,而這六次中,有五次是指耶穌,
                        只有一次(希伯來書十二章23節)不是指耶穌。
                        此字的研究可參考黃錫木著的「新約經文鑑別學概論」,
                        第167-169頁(基道書樓出版)。
          ●這一段經文把耶穌排除在「一切被造的」、「萬有」 之外。這裡的「
            一切被造的」,原文是所有格,而比較可能是「受詞所有格」(指一切
            被造的來自於首生者)或「比較所有格」(指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之先
            )。
                        
    (三)萬有的被造是本於基督、依靠基督,也是為基督造的。 v16
          ●「因為」:表示本節是用來解釋基督在萬有之上居首位(第十五節後半
                      的內容)的理由。
          ●保羅在此段用了「本於、依靠、歸於」(in him、through him、unto 
            him)三個介詞來表達萬物與基督的關係。
          ●「萬有」:「宇宙」的意思,是一個哲學名詞,指「所有存在的」。
          ●「靠他」:原文中這個「靠」可以同時表達兩種含意,表達「萬有是藉
                      著他且在他之內造的」。
          ●靠他「造」....藉著他「造」:靠他「造」的「造」字時態強調宇宙於
                                        歷史中被造的整體過程,而藉著他「造
                                        」的「造」字時態強調被造的動作完成
                                        之後所帶來的結果與持續的狀態。
          ●「藉著他」造:表達基督是宇宙萬物被造的中間者與維持者。
          ●「為他造的」:「歸於他」,表達基督乃宇宙萬物所以被造的目的。
          
    (四)愛子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 v17
          ●「立」:「繼續存在」、「繼續組織在一起」。

    (五)愛子也是教會全體之首,他是開始與來源,是由死裡首先復活的,使愛子
          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v18
          ●「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直譯是「他是身體,就是教會的頭」。
          ●「元始」:跟約翰福音的「太初」同字。此字有「來源」、「肇始」
                      的含意。
          ●「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直譯是「是從死人中的首生者」。
          ●「居首位」:「成為第一」。
          ◎這裡表達耶穌除了是萬有的之首之外,在得救的群體之中,也是居首位
            。這裡的「教會」當然也是只普世性的教會(所有得救的人的總集合)
            。
          ◎耶穌是上帝的代表與彰顯,也是宇宙之前與宇宙之上的存在,宇宙的被
            造是本於耶穌,也是依賴耶穌來維繫,並且是為耶穌而被造。基督除了
            是宇宙之上與宇宙之前的存在,並且是維繫宇宙的因素之外,也是新群
            體(教會)的來源與開始,透過死裡復活,讓基督在凡事上成為第一。

  二、父藉著愛子叫萬有與自己和好 v19-20
    (一)愛子居首位的原因是因為天父喜歡一切的豐盛在子裡面永遠居住。 v19
          ●「一切的豐盛」:雖然沒有說,但是這裡應該是「神一切的豐盛」的意
                            思(可參考二章9節)。而「豐盛」是一種神學上的
                            專門性用法,指著上帝的「本性、權柄、能力、榮耀
                            等等」的總和。
          ●「居住」:原文的時態顯示是「永遠居住」。
          ●原文中「喜歡」的這個動詞的主詞沒有明確的表達出來,不過學者大多
            以為「上帝」是比較可能的主詞。
          ◎「一切的豐盛」或者說是「所有的豐盛」是保羅很重要的用詞,因為當
            時諾斯底主義認為上帝的神性分享給一切半靈體,而有人也認為耶穌只
            是半靈體之一,只分享部分的神性。而保羅在這裡強調上帝是把「所有
            的本性、神性」都永遠居住在耶穌基督裡面。

    (二)藉著愛子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就進一步藉著他叫萬有跟自己
          和好。 v20
          ●「成就了和平」:「締造和平」、「做成和平」。
          ●「和好」:直譯是「離開敵對狀況」,強調「狀態的改變」。
          ◎原文中上帝的樂意(喜歡)包含兩部分,一是叫一切的豐盛在基督裡面
            居住,一是使萬有與自己和好。
          ◎15到20節是以一種詩體的方式來表達深奧的基督論。

  三、信徒以前與神隔絕、與神為敵,現在已經與神和好了,所以應該堅守福音。
      v21-23 
    (一)信徒以前與神隔絕,故意與神為敵。 v21    
          ●「與神隔絕」:原文無「神」字,應該翻譯成「被隔絕」。      
          ●「與他為敵」:原文沒有「與他」。
          ●本節可翻譯為:你們從前因著惡行,在心裡被隔絕而作仇敵。
          ●「心裡」:「經過心智」,意即「經由思考」、「有意的」的意思。
          ●「因著惡行」:「藉著惡行」。
          ◎信徒以前與上帝隔離,透過邪惡的行為,表達出信徒是有意與上帝為
            敵的。
          
    (二)現在天父藉著基督的死,叫信徒與自己和好,成了歸給上帝的、沒有瑕
          疵的。 v22
          ●「基督的肉身」:意思是「由肉身所構成的身體」。這樣強調「肉身」
                            可能跟駁斥「幻影說」有關。
          ●「沒有瑕疵」:「無污點」、「無瑕疵」,是七十士譯本宗教潔淨儀式
                          方面的用詞(是宗教術語)。
          ●「無可責備」:「無懈可擊」、「無可挑剔」,是法律術語。
          ●「引到」:「呈獻」、「呈給」、「帶到....面前」。
          ●「引到自己面前」:原文是「呈獻給他」,而那個「他」是指「神」。
                              這個詞可能與「獻祭制度」有關。
          ◎現在信徒透過耶穌肉身的替死,離開以前敵對上帝的狀況,成為配得過
            獻給神的無瑕疵祭物。

     (三)對信徒的要求就是在福音真道上有恆心、根基穩固而堅定不移的持守信
           仰。而這個信仰是歌羅西信徒聽過的,也是普世性的,保羅就是這個福
           音的僕役之一。 v23
           ●「只要....」:本節是一個假設與事實相符的條件句。
           ●「恆心」:「繼續停留」的意思。
           ●「引動」:「轉離」、「移開」。
           ●「失去」:「離開」。
           ●「福音的盼望」:「福音所帶來的盼望」。
           ●「執事」:原文由「經過」與「塵土」複合而成,顯示「因工作忙碌
                       而塵土飛揚的樣子」。
           ◎「傳與凡受造的聽的」:保羅自己也很清楚還有很多人沒有聽見福音
                                   ,不過他應該是用一種「預期」的意義來說
                                   這句話。亦即他認為原則上這個福音已經在
                                   普世上傳開,而且終將傳遍全世界。
           ◎信徒該作的就是在真道上有恆心,不要離開福音所帶來的盼望。而保
             羅就是這個福音的僕人。

             
參、保羅的事奉(一章24節到二章7節)
  一、受苦的事奉 v24
    (一)保羅為歌羅西信徒受苦反而覺得歡樂,希望能為了教會補足基督患難的
          缺欠。  v24
          ●「補滿」:原指「替代缺席」,而有「補足人之缺乏與不足」之意。
                      此字原文是現在式,表明保羅寫信時正在補滿的過程中。
          ●基督「患難」:此字指的是「生活上的困難或苦難」,聖經從來沒有用
                          這個字來描述基督十字架上的痛苦。
          ◎「教會」:這裡的教會當然也不是指著地方堂會,而是指著古往今來所
                      有聖徒集合的「普世教會」。
          ◎保羅的受苦都是「為了別人」的性質,而非「替代基督受苦」。而學者
            們認為這裡比較可能是「基督與保羅一同受苦」或「教會的頭與教會一
            同受苦」的含意(林後一章5節、腓三章10節等)。因此這裡是一種「
            合一」觀念下的受苦。基督替死的苦已經結束了,但是基督的身體還有
            苦難要承擔,也等同於是基督還有苦難要承擔一樣。
          ◎其實這段並不難瞭解,解釋這麼多的原因是因為許多人硬是要曲解這段
            成我們必須跟基督一同受苦完成救贖,搞成「受苦以成聖」一類的觀念
            。這真的是揮著雞毛當令箭了。
          ◎教會與個人是否也能學習保羅這種「在生活上補滿基督受苦缺欠的精神
            」,也願意為人群、教會與社會的苦難受苦?
          
  二、傳道的事奉 v25-29
    (一)保羅為了教會成為僕人,照著上帝所賜的管家職分。目標是要讓上帝的
          道理完全發揮功效。 v25
          ●「我照神...執事」:直譯是「為了教會我成了僕役,照神為你們所賜
                               給我的管家職分」。
          ●「職分」:指「家中的管家」。此字在希臘文中與「企業」與「經濟」
                      相關,這讓我們多少瞭解「管家」職分中的「經營」意義。
          ●「職事」:「僕役」、「服事的人」。
          ●「全備」:不單單是「把道理講完整」,而有「給予完全的發展和發揮
                      的機會」或「使之完全發生效力」的意思。
          ◎保羅自認自己的工作是教會裡的管家(經營者),並自認自己傳的是「
            上帝的道」,且他的目標就是要讓上帝的道完全發揮功效。

    (二)這道理在歷世歷代中隱藏,如今向聖徒顯明。 v26
          ●「奧秘」:原為神秘宗教的專門術語(諾斯底主義者也使用),原指神
                      秘宗教的儀式或教導。

    (三)上帝願意讓聖徒知道這奧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的榮耀,基督在外邦人心
          中成為有榮耀的盼望。 v27
          ●「願意」:「渴望」、「打算」、「喜歡」。
          ◎保羅所傳的道理原本是個不為人知的奧秘,不過現在已經被顯明出來。
            其中的重點就是外邦人也能夠享有基督救恩的榮耀盼望。

    (四)保羅盡心竭力的用各樣的智慧來勸誡、教導各人,希望每一個人能在基督
          裡成為長大成熟的人。  v28-29
          ●「傳揚」:「遍地宣告」。
          ●傳揚「他」:指「基督」,而非「奧秘」。
          ●「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原文無「神」字,所以
                                                      也可以翻譯為「要把各
                                                      人獻上,在基督裡成為
                                                      長大成熟的人」。
          ●「完完全全」:「成熟的」、「完全的」。
          ●「照著他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直譯是「照著他以大能在我心裡運行
                                          的動力」。
          ●「盡心竭力」:原指運動場上的競賽,引伸為福音事工上的奮鬥。
          ◎保羅辛勞的用各樣的方式,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基督裡成為長大成熟
            的人。

  三、禱告與勸誡 v1-7
    (一)保羅希望歌羅西信徒知道他為沒有與保羅親自見過面的信徒何等的盡心
          竭力。 v1
          ●「我願意....是何等的盡心竭力」:直譯是「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有何
                                            等大的爭戰」。
          ●「盡心竭力」:直譯是「爭戰」,「辛苦做工」的意思。
          ●當時「老底嘉」是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與歌羅西距離約十二英里。

    (二)保羅的目標就是希望信徒的心得安慰、在愛中彼此聯繫,以致於在理性
          上有充足的信心,真知道上帝的奧秘就是基督。所有的智慧與知識都蘊
          藏在基督裡。 v2-3
          ●「互相聯絡」:原指「身體上的關節、韌帶」等等,在此引伸為「在基
                          督裡的聯合」、「聯繫」的意思。
          ●「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直譯是「以致可以得到悟性
                                                  上一切豐富的確信」。
          ●「以致豐豐足足」:直譯是「進入一切的豐盛」。
          ●「悟性」:指「綜合事物的能力」。
          ●「真知道」:「完全知道」、「完全認識」。
          ●「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他裡面藏著」:直譯是「在他裡面蘊藏
                                                      著一切智慧與知識的寶
                                                      藏」。
          ◎諾斯底主義又稱為「靈智派」,他們認為特殊的「知識」是或得救恩的
            關鍵,因此非常強調知識。而保羅在此直接說一切的知識與智慧都蘊藏
            在基督裡,直接避免有人用「特殊的知識」來將信徒帶離基督。

    (三)保羅說這些話是希望避免有人會用花言巧語迷惑信徒,如果信徒能夠循規
          蹈矩,堅定的相信基督,保羅就歡喜了。 v4-5
          ●「有人」:原文是「單數」,表達出保羅心目中有一個特別的對象,可
                      能是歌羅西異端的領導人。
          ●「迷惑」:「欺詐」、「歪曲」。
          ●「花言巧語」:原指「具有說服力的話語」,在此指「使人入歧途的動
                          聽言語」。
          ●「循規蹈矩」:原為軍事術語,指整齊、完整、沒有斷過的隊伍。
          ●「堅固」:可能是延續「循規蹈矩」的軍事比喻,指軍隊堅強的陣容,
                      足以抵擋異端的侵襲。
          ●「見你們循規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堅固,我就歡喜了」:可以翻譯為「
                                                              「看見你們整
                                                              齊的隊伍和你
                                                              們對於信基督
                                                              所表現的堅固
                                                              陣容,我就歡
                                                              喜了」。
          ◎在此保羅等於是把歌羅西信徒當成一隊受攻擊的軍隊,如果在攻擊中軍
            隊仍然陣容穩固,那就可以放心了。
          
    (四)信徒既然接受了基督,就應當遵基督而行,在基督裡生根建造、信心堅固
          ,滿有感謝的心。 v6-7
          ●「行」:指「行事為人」。
          ●「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直譯是「在信仰上堅定不移,正
                                              如你們所受的教導一樣」。
          ●「生根」:原文時態顯示是「過去一次發生的事件」。
          ●「建造」與「堅定」:原文時態顯示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過程」。
          ●「增長」:「盈餘」、「滿溢」。
          ●「感謝的心也增長了」:應該譯為「滿有感謝的心」。而且原文的時態
                                  也顯示這是要「持續不斷的滿有感謝的心」。
          ◎保羅鼓勵信徒理應更進一步的在基督裡建造與堅固自己的信仰,抗拒外
            來的欺騙,並滿有感恩的心。亦即理應追求軍容壯盛,不怕攻擊。
          ◎這裡的「生根、建造」等等理應不只指著「知識」與「神學理論」上的
            成長,更是包括倫理上的實踐與「尊基督而行」。

肆、異端的威脅(二章8-23節)
  一、論虛空的哲學 v8-15
    (一)要小心有人用奠基於人間傳統而非奠基於基督的空虛哲學將信徒擄去。v8
          ●「恐怕有人」:原文的時態顯示這是的確發生的危機而非是一個假設。
          ●「擄去」:當作「戰利品」或「俘虜」般擄走。此字原文跟「會堂」很
                      接近,保羅可能有雙關語的意思在裡面。
          ●「理學」:「哲學」,原文直譯是「對智慧的愛」。
          ●「妄言」:「欺騙」、「迷惑」之意。
          ●原文中「理學」與「虛空的妄言」共用一個冠詞,因此「用理學和虛空
            的妄言」可以直譯為「藉著空虛、欺騙人的哲學」。
          ●「遺傳」:「傳統」。
          ●「小學」:「初步」、「第一課」、「粗淺的學問」。「世上的小學」
                      也可能可以解釋成「自然界的靈體」,這樣解釋的話就表示
                      保羅是針對諾斯底主義來發言。
          ◎這裡的原文時態透露出引導歌羅西信徒走入偏差的是「一個人」,應該
            是某一個較為突出的領袖。
          ◎保羅要信徒謹慎,怕有人用神靈、傳統等組成的虛幻哲學,把信徒擄去
            ,而這些信徒已經在基督裡得到真正的豐盛,卻反而被這些哲學所騙。

    (二)因為上帝本性的一切都是住在基督裡面。 v9
          ●「居住」:原文的時態顯示這種居住的情況是一種「持續不變永恆的真
                      理」。
          ●「神本性」:「神本身的本質與屬性」。
          ◎「有形有體」:很明顯的是針對諾斯底的幻影說提出的反駁,上帝的本
                          質有形有體的以身體的型態居住在基督裡面。

    (三)信徒在基督裡面得了豐盛,受了特殊的割禮。  v10-11
          ●「得了」:「使充滿」、「使完全」的意思。
          ●「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直譯是「你們也是在他裡面得到完全的
                                        」。
          ●「元首」:「頭」。
          ●「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直譯是「乃是受了脫去屬肉
                                                  之身體的割禮,也就是基督
                                                  的割禮」。
          ●「脫去」:原文強調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脫去或解除」。
          ●「肉體」:指人的「本性」。
          ●脫去肉體「情慾」:在最好的抄本之中並沒有「情慾」一字。
          ◎基督徒已經不需要透過其他的來源追求更多了,因為「完全」是透過基
            督得到的,也是居住在基督裡的。並且基督已經是其他可能源頭的源頭
            了。更何況信徒已經受了特殊的割禮,是超越其他宗教儀式所能帶給人
            的潔淨,基督徒乃是完全脫去了肉體的罪性。
          ◎其實我們對抗「虛無哲學」的方式常常也只是「自己的一套哲學」。而
            保羅在哲學之外卻是使用信徒的實際經歷。他大膽的指出諾斯底主義認
            為無法解決的肉體以及敗壞的人性不但已經被上帝勝過(上帝的本質以
            身體的型態住在耶穌裡面),而且信徒的敗壞人性也被基督完全拿去了
            。以「實際」對付思想,這是我們可以多加思考的。

    (四)信徒也透過受洗跟基督同死同復活,由肉體中死了,將攻擊我們的律法釘
          在十字架上。因此信徒可以依靠十字架誇勝。 v12-15
          ●「你們既受洗與他一同埋葬」:直譯是「你們在洗禮中已經與他一同埋
                                        葬」。
          ●也就「在此」與他一同復活:指「洗禮」。
          ●「都因信那叫他從死裡復活神的功用」:直譯是「因信那使基督從死人
                                                裡復活的神所運行的動力」。
          ●「塗抹」:「擦掉」、「塗去」、「撤除」、「取消」。
          ●「有礙」:「敵對」、「為敵」。
          ●「字據」:原指「手寫的文件」,特指「債務的字據,以為欠債的證據
                      」(借據)。   
          ●「執政的、掌權的」:指「超自然界的權勢」。
          ●「擄來」:「剝奪」、「解除」、「繳械」。
          ●「明顯給眾人看」:「公然示眾」。
          ●「誇勝」:「領導凱旋的行列」。指的是羅馬軍隊凱旋時帶著戰利品
                      公開遊行的景象。
          ●15節直譯是「他既解除了各執政、掌權者的權勢,就把他們公然示眾
            ,就是仗著十字架領他們在凱旋的行列中作俘虜」。
          ◎信徒因著信上帝,透過受洗與基督同埋葬同復活。因此神赦免了信徒,
            叫信徒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又撤除了律法中敵對信徒的「罪惡借據」(
            表明信徒缺欠了上帝的榮耀),將之釘在十字架上。另一方面,透過十
            字架,上帝解除了那些神靈的權勢,將之有如戰利品般的放在凱旋的隊
            伍後面遊街示眾,因此信徒是完全不需要再被過去的律法規條與其他神
            靈相關的信仰所綑綁。
          
  二、論律法主義 v16-17
    (一)既然已經在十字架上得勝了,因此不要再被律法主義者用飲食或日期規定
          來論斷自己。 v16
          ●「論斷」:「κ」開頭的字,「審判」、「判決」。
          ●「不可讓人論斷你們」:原文的時態顯示意義是「不要讓人常常論斷你
                                  們」或「不要讓人習慣性的論斷你們」。
          ●「節期」:指「一年一度的節期」。
          ●「月朔」:直譯是「新月」。指「一個月一次的節期」。
          ●「安息日」:一週一次的節期。
          ◎保羅要信徒不讓人因為他們不遵守特定的節期或飲食習慣,就論斷他們
            、審判他們。亦即不要為不守節期與飲食規定就自覺低人一等。這點在
            現今的基督徒圈子,還是有很多人以「吃不吃血」、「守不守特定的日
            子」來評斷基督徒是否犯罪或靈命高低,實在值得我們去小心抗拒。
            
    (二)律法是以後救恩事情的影子,但整個救恩的實體是基督。 v17
          ●「影兒」:「形體」的投影,卻不是「形體」本身。
          ●「後事」:指「將來要來的事」。
          ◎忘記實體而追求影像,真是愚昧,但現在還有多少愚昧的人呢?當信仰
            失去內涵時,「儀式」與「規條」是最有效的逃避之處。
          
  三、論敬拜天使 v18-19
    (一)不可以讓人因為故意謙虛和敬拜天使就裁定信徒不應得獎賞。那些人是
          沒有道理的自高自大。 v18  
          ●「奪去你們的獎賞」:直譯是「不要讓任何人做出不利你們的裁判」。
          ●「拘泥」:原文指「神秘宗教的入會儀式」(1912和1913年所發現的碑
                      文中的意義)。
          ●「拘泥在所見過的」:應該譯為「在入會儀式所見過的」。
          ●「無故的」:「沒有原因的」或「沒有目的的」。
          ●「自高自大」:原文是「吹脹」,形容吹捧自己的狀況。
          ◎這裡保羅要基督徒不讓人因為自己沒有參與特別的神秘儀式等理由就說
            自己不應該得到上帝的獎賞(或者說不配進天國、親近上帝等等)。目
            前仍然有許多教會以「有沒有說方言」、「有沒有特殊的聖靈恩賜」來
            當「是否進入神國」或者「與上帝關係親密與否」的判斷條件。這些都
            是保羅要我們拒絕的標準。

    (二)那些敬拜天使的人不抓緊這些天使與教會的元首(也就是基督),全身都
          靠著基督得以聯絡相助,就因上帝大得長進。 v19
          ●「持定」:「抓緊」、「持守」。
          ●「全身」:指「教會」。
          ●「筋節得以相助聯絡」:直譯是「藉著關節和筋絡而得著供應,彼此連
                                  結」。
          ●「就因神大得長進」:直譯是「以神所賜(或所要求)的長大而長大起
                                來」。
          ●19節直譯是「不緊連著頭,頭才是全身體藉著關節和筋絡而得到供應並
            且彼此聯合的來源,以致以神所賜的生長而大得長進」。
          ◎這些一口咬定要守節期或追求特殊屬靈經驗的人基本上沒有抓住教會的
            「頭」,以致於無法結連於基督而得到長進。
          
  四、論苦修主義 v20-23
    (一)信徒如果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上的粗淺學問,怎麼還會服從那些不可拿
          、不可吃一類的規定呢? v20-21
          ●「若是與基督同死」:表示與事實相符的條件句。
          ●「小學」:這裡可能是指「開端」、「初階」、「粗淺學問」或「自然
                      界的靈體」。
          ●「服從」:「容許自己服從」。
                 
    (二)這些律法主義的規定都是「人的吩咐與教導」,讓人徒有智慧之名,卻無
          法真正有效的克制肉體的情慾。 v22-23
          ●「說到」這一切:原文無此字。
          ●「私意崇拜」:「有目的的敬拜」。
          ●「私意崇拜」、「自表謙卑」、「苦待己身」:三個名詞共用一個介詞
                                                      ,表示這些都是禁慾主
                                                      義者所用的方式。
          ●「肉體的情慾」:「肉體的放縱」或「肉體的腐敗」。
          ●「功效」:「價值」。
          ●「這一切,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這一切東西,一經使用就都朽
                                              壞了」,表達這些規條所關心的
                                              ,都是一些暫時而不永恆的東西
                                              。
          ◎律法主義與苦修主義的錯誤有三:
            1.信徒已經跟基督同死了,脫離了世俗的學問與勢力。
            2.這是人的吩咐與教導,並且關注的只是暫時跟不重要的事情。
            3.這些東西對於克制肉體的放縱是無效的。
          ◎今天基督徒面對的各種學說,甚至教會傳統的行為與事奉教導上,也顯
            出同樣的現象:「在勝過肉體與罪惡上都顯得無用」。我們更當謹慎與
            檢驗我們所聽到的教導,好叫我們在「肉體的情慾」事上得勝有餘。

伍、基督徒的生活(三章1節到四章6節)
  一、生活的基本原則(三章1-4節)
    (一)基督徒既然與基督一同復活,所以應當求「在上面的事」,而不要思念
          世俗的事情。 v1-2
          ●「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原文是表示「與事實相符的假設」。
                                        亦即保羅確認信徒的確是與基督一同
                                        復活,而非要看他們的行為表現才能
                                        確定。因此「若」翻譯為「既然」會
                                        比較妥當一點。
          ●「求」:「seeking」,「尋求」、「渴求」,且原文的時態表示這是
                    「繼續不斷的尋求與渴求」。
          ●「思念」:「思想」、「以....為念」。且原文的時態顯示保羅要信徒
                      「持續不斷的以天上的事為念」。
          ◎在前面的經文中保羅批判了禁慾主義的無用,在此就用積極的「追求上
            面的事」來替代消極的「苦待自己的身體」。
          ◎在此保羅將事物分成兩部分,一是屬天的,一是屬地的。天堂是是基督
            掌權的地方,因此與基督一同復活的信徒本應該多以天堂的事為念。當
            然天堂的狀況如何我們並不清楚,但「上面的事」我們卻應該是相當清
            楚的,凡是與神的國度有關的事情,都應該是基督徒投注最大關注的地
            方。而與神國度無關的事物,雖不一定是罪惡,但實在不值得投注大量
            的關注。
          
    (二)因為信徒已經死了,信徒的生命與基督一同隱藏在神裡面。 v3
          ●「藏」:「隱藏」。
          ◎保羅這樣要求信徒的背後原因,是因為我們已經與基督同死,新的生命
            與基督一同隱藏在神裡面。既然對世界而言我們是死人,死人又怎麼會
            去關注世界的事呢?而我們真正的珍寶卻是在上帝那裡。
            
    (三)基督是信徒的生命,當基督再來時,信徒也要與他一同顯現在榮耀裡。v4
          ●「顯現」:「顯明」、「揭露」,指的是「基督再來」,此字在新約特
                      別用來指「基督再來」。
          ◎我們要追求與注意「上面的事情」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我們與基督一
            同得榮耀」的盼望。真正有意義而且存留到永恆的,是「上面的事情」
            。以下的經文就會闡述「上面的事情」與「地上的事情」的表現。
        
  二、生活的指導(三章5節到四章6節)
    (一)摒棄舊人生命的惡習(三章5-11節)
          1.要殺死老我的罪性:淫亂、污穢、慾火攻心、對邪惡的渴求、貪婪。因
            為這些邪惡的性情,上帝的憤怒與審判將臨到。 v5-6
            ●「治死」:「當作已死」、「以死待之」、「處死」。
            ●「淫亂」:指「婚外性行為」,「一切不正當的性關係」。
            ●「污穢」:「不潔」。在此應該是指著思想上的不潔淨,有人翻譯
                        為「淫猥的思想」。
            ●「邪情」:「一種來自肉體的驅力,除非得到滿足否則不會停止」。
                        指一種「慾火攻心的情緒」、「不能抑制的情慾」。
            ●「惡慾」:「邪惡的渴求」,與前面幾種相比,惡慾的範圍更廣,
                        程度最強,是指一種強烈的邪惡慾望。
            ●「貪婪」:「不知足的私慾」、「對物質的熱切渴望與追求」。
            ●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最好的抄本都沒有「悖逆之子」。
            ◎這些「地上的肢體」,前四個都跟「性」有關,「貪婪」也有可能跟
              性有關,不過原文是不侷限在「性」方面的。貪婪,就是把物質等非
              神的東西當神來對待,因此與「拜偶像」(不把神當神)是一樣的。
            ◎基督徒因著聖靈的內住,已經可以把這些邪惡的慾望當成是「已死」
              而不受其轄制,因此必須也應該做這個「決定」。

          2.信徒以前雖然也這樣做過,但現在應該要脫離這些事,以及個性上,言
            語上的一切惡習。 v7-8
            ●「活著」:原文時態強調「過去時間內持續的習慣動作」。
            ●「行過」:原指「四處遊走」,引伸為「行事為人」、「生活方式」
                        。
            ●「棄絕」:原指「脫去衣服」,在此指「脫去過去的生活習慣」。
            ●「惱恨」:指「與生氣有關的衝動或脾氣」。
            ●「忿怒」:原文是指比「生氣」更進一步的強烈情緒,是一種「是可
                        忍,孰不可忍」的爆炸性發洩。
            ●「惡毒」、「陰毒」:指「不良的用心,蓄意預謀害人」。
            ●「毀謗」:「道人長短」、「造謠生事」。
            ●「污穢的言語」:指「髒話」與「一切攻擊人的話語」。

          3.信徒之間不要再說謊,因為信徒已經是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了。 v9
            ●「不要....說謊」:原文的時態表示「不要繼續說謊」或「停止說
                                謊的習慣」。
            ●「脫去」:「脫下」 、「卸除」,以換衣服為比喻來說明信徒生命
                        更新。v10的「穿上」也是以穿衣服為比喻。穿上和脫去
                        原文的時態都是「簡單過去分詞」說明這兩個舉動都是
                        已經發生而無法重複的。
            ●「舊人的行為」:指未得救以前的行為、生活方式。

          4.信徒所領受的新人是照著他創造主的形象漸漸更新,能夠完全的認識主。
            信徒間並不分種族與身份。因為基督是一切,又住在每一個人裡面。 
            v10-11
            ●「新」:「年輕」、「新的」。
            ●「在知識上」:「以達於完全的真知識」。
            ●「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這新人照著他
                                                            創造主的形象漸
                                                            漸更新,能夠充
                                                            分的認識主。」
            ●「在此」:表示地方的副詞,指「在新人裡面」。
            ●「不分」:「不存在」。
            ●「西古提人」:當時羅馬與希臘人視一切外族為野蠻人,所使用的不
                            過是擬聲重疊音,如「βαρβαρ」之類的話,故
                            以「βαρβαροζ」來稱呼他們。
            ●包括「一切」:此字為中性的「一切」,在此用以指「基督」。
            ●「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but Christ is all,
                                                      and in all」。「唯基
                                                      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
                                                      中」。
            ◎我們所領受的新人理應是可以漸漸更新而完全認識主的,那我們是否
              真的覺得自己慢慢的在知識與經驗上更認識主了呢?

    (二)培養新生命的美德(三章12-17節)
          1.神所特選出來的人應該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 v12
            ●「存」:「穿上」。
            ●「選民」:「蒙揀選的人」。
            ●「憐憫」:「隨時發出的同情」。
            ●「恩慈」:指「態度上的友善與實質上的幫助」。
            ●「溫柔」:指「因著對神的順服,以致帶來對人的溫柔與忍耐的態度
                        與行為」。
            ●「忍耐」:「堅定不移的耐心」,「可以忍受傷害而不急著報復
                        的特質」。
             
          2.應該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並且要存著愛心來聯繫這些美德以達完全的
            地步。 v13-14
            ●「嫌隙」:「責備、埋怨」,表示「與某人之間敵對的關係」。
            ●「包容」:「克制自己」、「寬容他人」,而且原文的時態顯示這是
                        一種「持續不斷的自我克制態度」。
            ●「饒恕」:「施恩」、「赦免」,而且也是「繼續不斷的赦免」。
            ●「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應該譯為「在這一切之上,你們還
                                            要穿上愛」。
            ●「聯絡」:原文來自「綑綁」之意,「聯繫」。
            ●「全德」:原文來自「結局」,意為「完全」、「登峰造極」、「長
                        大成熟」。
            ●「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愛就是聯繫這樣美德以達於完全之境地
                                      的繩索」。
            ◎「包容」是個很特殊的字,雖然我們都譯為「寬容」、「包容」,但
              其實字義是「自我克制」。表示我們必須克制自己對於討厭或新奇的
              事物的自然反應,然後可以跟這些人相處無礙。原來,「寬容大度」
              的關鍵在於「克己」。

          3.讓基督的平安在信徒心裡作裁判,且要存感謝的心。 v15
            ●「基督的平安」:「基督所賜的平安」,可指「基督徒之間的和好關
                              係」或「基督徒內在的平安」。在此兩者都有可能
                              。
            ●「作主」:原指「在競賽中作裁判,裁決以決定勝負」,亦即讓基督
                        所賜的平安在信徒內心中作判斷。
            ●「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直譯是「你們在一個身體上蒙召,
                                            也是為了這個」。(「此」:「這
                                            個」,指的是前面的「平安」。)
            ◎其實我們蒙召,不是要彼此傷害,而是要進入一種和平的狀況,也是
              要享受內在的平安。這一點是我們可以常常多思想的....尤其當我們
              失去了外在或內在平安的時候。
          
          4.也要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存在心裡,用各樣的詩歌彼此教導、互
            相勸誡、歌頌神。 v16
            ●「詩章」:「詩篇」,通常有樂器伴奏。
            ●「頌詞」:指「基督徒向神所做的讚美詩」。
            ●「靈歌」:「屬靈的歌」,通指一切用樂器或不用樂器伴奏的屬靈詩
                        歌。
            ●「心被恩感」:「懷著感謝神恩的心情」。
            ◎這裡特別提到詩歌的功能,在於「教導」、「勸戒」。唱的時候理應
              懷著感謝神恩的心情來唱。

          5.做事說話,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天父。 v17
            ●「奉....的名」:表示「代表此人」及「被此人賦予權力去做事」。
            ◎當我們要「奉耶穌的名」來做事的時候,真的自認可以代表耶穌做這
              些事,耶穌賦予我們權力做這些事嗎?難怪保羅最後會用這個標準來
              當結尾。
              
    (三)堅固家庭中的人際關係(三章18節到四章1節)
          1.做妻子應當要順服丈夫。 v18
            ●「順服」:原來是軍事用語,意思是「置於....之下」、「在...之
                        下」。表達出這樣的順服是因為「認同上帝所設立的秩序
                        」,正如軍人順服是「認同政府的軍階制度」一樣。
            ●「相宜的」:「合適的」、「合宜的」、「天經地義的」、「順理成
                           章的」。
            ◎這裡保羅把妻子對丈夫的順服等同於是軍階的順服,亦即並非丈夫天
              生就比妻子優秀,但是整個制度還是讓丈夫處於領導的地位。「領導
              地位」與才幹高低、個人價值並無直接關係。
          
          2.作丈夫應該要愛妻子,不可苦待妻子。 v19
            ●「苦待」:「使一件事物變苦」,在此的意思是「使人感到痛苦」。

          3.作兒女要聽從父母。 v20
            ●「聽從」:「在某人的權柄之下聽命」,跟22節僕人聽從主人是同一
                        個字。

          4.作父母不要惹兒女的氣。 v21
            ●「作父親的」:原文可以指「雙親」。
            ●「惹氣」:「激怒」。原文也可以翻譯成「激勵」,不過這裡指的是
                        「激勵過度」導致兒女覺得父母喋喋不休,貪得無厭,而
                        反而產生反感的狀況。
            ●「失了志氣」:「灰心喪志」。 
            
          5.作僕人要真心聽從順服主人,因為上帝會給基業為報答,而且上帝是公
            平的,會讓行不義的有對等的報應。 v22
            ●「聽從」:跟20節的聽從是同一個字,指著「在某人的權柄下聽命
                        」。
            ●「得著基業為賞賜」:直譯是「得著基業為報償」。
            ●「偏待人」:直譯是「按外貌取人」。
            ◎保羅沒有急於推翻奴隸制度,只是將主僕之間的關係提升。這應該是
              保羅等人當初所關注的東西並非「社會改革」之故。這一段教導之中
              有關奴隸與主人的部分佔了特別多的篇幅,可能跟阿尼西母要回到腓
              利門家中有關。
            ◎我們目前雖然已經不再有奴隸制度,但是這裡提到的「無論做什麼,
              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應該還是可以應用在
              我們每天的工作之中。

          6.作主人的應該要公平對待僕人,因為主人和僕人同有一位主人在天上。
            (四章1節)
            ◎要「公公平平」的對待僕人,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教訓,因為
              保羅似乎表達出奴隸也有一定的「權利」,是主人應當用「公平」、
              「公義」去對待他們。這樣的表達,其實已經撼動整個奴隸制度的基
              礎。
            ◎此處的幾個命令,都是用現在式,亦即是要求信徒應該持續不斷的順
              服丈夫、愛妻子、聽從父母....。
            ◎這一段經文與以弗所書五章22節到六章9節所講的內容相近。

    (四)實行信仰上的責任(四章2-6節)
          1.信徒應該要專心致力於禱告,帶著感恩的態度,儆醒禱告。 v2
            ●「恆切」:「堅持」、「固守」、「專心致力於」。
            ●「在此」:指著「在禱告這件事情上」。
            ●「儆醒」:「保持清醒」。
            ●「在此儆醒感恩」:「在禱告的事上,帶著感恩的態度,繼續不斷的
                                儆醒」。
            ◎即使在說了許多神學與生活規範之後,保羅仍不忘提醒禱告的重要。
              保羅要信徒專心致力於禱告,而且是用感恩與清醒的心來禱告,這一
              點是我們可以多多去思考的。

          2.保羅要求信徒為他禱告,求上帝開傳道的門可以講神的奧秘(就是基督
            )。v3-4
            ●「也要為我們禱告」:本句之前有一個「同時」沒有被和合本聖經翻
                                  譯出來。
            ●「能以講基督的奧秘」:應該是「能以講論(神的)奧秘就是基督」。
            ●我為「此」被捆鎖:「奧秘」。
            ●「發明」:「使之清楚」、「顯明」。
            ◎即使是保羅,也需要信徒的代禱。

          3.要把握機會、用智慧與外人交往,言語帶著和氣,以致於可以知道如何
            回應他人。 v5-6
            ●「愛惜」:原意是「付出代價,由市場中買回」,引伸為「買贖出來
                        」。在此是表達時間有如重要的貨物,是我們應該要盡全
                        力買回來並善加利用的東西。
            ●「光陰」:「時間」、「機會」。
            ●「交往」:原指「四處遊走」,引伸為「行事為人」、「生活方式」
                        或「與人交往」、「待人接物」。
            ●「外人」:指「教會以外的非信徒」。
            ●「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直譯是「你們對外人要用
                                                    智慧行事,要把握時機。
                                                     」
            ●「和氣」:指說話「溫文儒雅」的態度,或「和善、溫柔的言語」,
                        「優雅的言語」。 
            ●「用鹽調和」:「機智」、「雋永」、「有意義」的話。
            ◎我們是否把握機會,用溫文儒雅的語言來回應非基督徒的需要?這點
              尤其是網路福音工作者所必須努力的。

陸、結語(四章7-18節)
  一、推薦推基古與阿尼西母,他們除傳達書信之外,也要直接用口傳達保羅的狀況
      (四章7-9節)
             
  二、問安(四章10-15節)             
      ●「亞里達古」:帖撒羅尼迦人,與保羅一起送款項到耶路撒冷,可參考使徒
                      行傳十九章29節。
      ●「耶數」:就是「耶穌」,與耶穌同名。「猶士都」,是「姓」,即是拉丁
                  文的「游斯丁」,意思是「公義」。這是個很普遍的姓。
      ●叫我心裡得「安慰」的:醫學名詞,指「抒解或減緩痛苦」。
      ●「得以完全」:「充分發展」、「長大成熟」。
      ◎這裡透露了許多保羅同伴的信息,例如路加的「醫師」身份等等。

  三、吩咐與祝福(四章16-18節)